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白內障手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是顯微手術的重大醫學科研成果,我國自1992年開始引進并迅速推廣。進行手術時,在手術眼角膜或鞏膜的小切口處伸入超乳探頭,將渾濁的晶狀體和皮質擊碎為乳糜狀后,借助抽吸灌注系統,將乳糜狀物吸出,同時保持前房充盈,然后植入人工晶體,使患者重見光明。這種手術切口?。ㄇ锌谛∮?mm);術中術后無痛苦;手術時間短(一般約為10分鐘);不需住院(術后即可回家);快速復明(術后第二天即可恢復正常視力)。和傳統的白內障手術相比,其費用比較昂貴,對手術者,手術儀器,手術器械的要求較高,這限制了該種手術在我國經濟落后地區的廣泛推廣。
只是有的患者接受白內障手術后,一段時間又感覺視力逐漸下降,這可能是“后發性白內障”出現了。這個“后發性白內障”就是我們俗稱的“白內障復發”。很多患者一聽說又復發了就開始精神緊張,其實這時你只需要在眼科門診進行一次“YAG激光后囊截開術”,問題就可以完全解決,且以后就不會再復發。
需要提醒老年朋友的是,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術前應控制好血糖、血壓、盡量不咳嗽,術前應停止服用阿司匹林至少1-2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主要是遵從醫囑,頻繁點眼藥水,術后堅持復查。
另外,正常人的晶狀體在眼內相當于約1000度左右的遠視眼鏡,摘除白內障后,眼球內喪失了晶體這一必不可少的結構而處于高度遠視狀態,視物仍不清楚,而配戴無晶體眼鏡(框架式)及角膜接觸鏡又有很多缺點或不足,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安裝人工晶體,使視力及視野恢復到正常。正常情況下,植入人工晶體后可受用一輩子。
他在,是強巴林寺里德高望重的大活佛;他在重慶,是兢兢業業不斷奮進的醫者。幾千公里的漫長距離,他們似乎很難會有交集。然而,1998年的一場白內障手術把他們連在了一起,也讓人們記住了一位醫者的名字——葉劍。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手術,而是歷史上值得紀念的印記。那時,強巴林寺活佛飽受白內障困擾,受“身體不能破壞”佛教思想的影響,遲遲未能行手術。當時還是醫療隊成員的葉劍,得知這一情況后,積極與活佛溝通,并制定了詳盡的手術方案。被葉劍的誠意所打動,活佛接受了建議,手術很成功,活佛視力有了明顯好轉。
“活佛做手術了,他的白內障被葉醫生治好了!”這一消息立即傳開,眾多白內障患者聞訊紛紛趕來,排隊等著葉醫生做白內障手術。最終,醫療隊為包括大活佛在內的120多位藏族同胞成功施行白內障手術,葉劍本人被評為赴國家醫療隊模范隊員。
時光荏苒,一晃10余年過去了。當那段轟動的歷史再次被提及,葉劍也露出悠然回想的神態,“那段日子很難忘,榮譽倒是次要的,關鍵是讓很多患白內障的藏族同胞得以重見光明,這讓我很欣慰!”
在堆滿研究資料的辦公桌前,葉教授結合臨床實際,給記者介紹了老年性白內障的治療現狀,并就一些讀者關心的問題予以解答。
手術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葉教授告訴記者,在我們眼中有一個組織叫做晶狀體,正常情況下它是透明的,光線通過它及一些屈光間質到達視網膜,我們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體。一旦晶狀體由于某些原因發生混濁,就會影響視網膜成像,使人看不清東西,這就是白內障。白內障初期對視力影響不大,而后逐漸加重,明顯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白內障多見于50歲以上的人群。引起白內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外傷性白內障、糖尿病白內障等有比較明顯的病因外,其他可能形成的因素較為復雜。在我國,高原地區以及日照時間較長的地區白內障的發病率相對較高。
針對有些患者的“保守”想法——希望能通過藥物來治療白內障,以免除手術之苦,葉教授明確指出,手術是目前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方法。白內障患者晶狀體蛋白質變性,是一種不可逆的過程,就如同雞蛋清受熱后一樣,無論用什么藥物也不能將變性的蛋白,恢復成原先的清沏透明狀。
目前,依照白內障手術時,摘除晶體囊的完整性分為囊內和囊外摘除兩類。隨著顯微手術的普及和技術的提高,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如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方式。手術操作精細,創傷小,安全性大,并發癥少,術后恢復視力效果好。
百歲老人也能手術
是不是白內障要等到看不清東西時才能做手術呢?
面對記者的疑惑,葉教授解釋道,這一觀點已經落后了。過去的老年性白內障手術方法,采用白內障囊外摘出術或白內障囊內摘除術,由于切口大、并發癥多,術后視力恢復不理想,常常要求在白內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手術。
現在,矯正視力低于0.5或影響視野及視覺質量時即可考慮手術。若等白內障進入成熟期和過熟期,會大大增加手術的難度和并發癥發生的幾率,術后恢復的時間和過程也會相對更長,影響到治療效果。而且,白內障發展到成熟期的過程可能漫長,將長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需要注意的是,白內障一般雙眼先后發病,一眼白內障成熟失明后,另一眼也會在一定時間內因白內障混濁發展而嚴重影響視力。所以,對一眼白內障成熟已失明,另一眼還有一點視力的患者也應及時進行手術,否則等雙眼都失明后再手術,將會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隨著人均壽命的增長,白內障患者中高齡及并發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患者越來越多。對于這類人群,能否承受白內障手術取決于患者術前的全身狀況和術中監護措施。至于手術方式,現在多采取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超聲乳化手術一般最多半小時就可完成,患者基本無痛苦,絕大多數患者都能耐受手術?;加懈哐獕?、糖尿病的老年人,只要術前控制好血壓、血糖,并保持平穩,就可以進行手術。據葉教授介紹,今年8月該科還成功為103歲高齡的白內障患者進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
手術當天就能回家
白內障手術耗時很短,患者一般是不需要住院的,手術當天就能回家。但術前還是要進行檢查,包括眼部檢查和全身檢查。眼部檢查一般包括視力、視功能、眼壓和淚道、角膜曲率、A超和B超。全身檢查一般包括血常規、血糖、乙肝、心電圖、HIV、胸片等。
通常,主城區醫?;颊咴谧龊孟嚓P檢查后可以直接在門診手術(病情復雜、特殊情況的患者除外),對于非主城區醫?;颊咝枰≡?,出院后回當地報銷相關費用。住院治療時間大約4~5天,手術后第二天就可出院門診隨訪。
說到手術,就不能不說患者最關心的費用問題。葉教授介紹,白內障手術費用主要是手術費+人工晶體費+術前檢查費(視患者情況而定,最低300元左右,有些患者心臟不好、血糖高等就需要多些費用)+基本藥品費用。
人工晶體種類很多,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從幾百到上萬的都有。從目前的科室應用來看,大多數患者主要選擇是2000左右的晶體。
對于有些患者對白內障術后會復發的擔心,葉教授給出了明確答復:“不會?!?/p>
有一部分患者在做完白內障手術后,經過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會出現視力下降的狀況,這很可能是眼睛里的透明囊膜發生渾濁造成的。醫學上稱其為后發性白內障,簡稱后發障,實際上不是白內障復發。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激光進行治療,數秒鐘就可完全治愈,不需要住院,無任何痛苦,也不需要麻醉。因為是在顯微鏡下進行治療,非常精確、安全,治療結束后過5分鐘視力就能恢復如初。
1個多小時的采訪時間很快過去了。離開前,葉教授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每年約有45萬人失明,而其中有40萬是可治療的白內障盲。對白內障認識的不足,致使很多患者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合并嚴重并發癥,讓人痛惜,期待通過社會媒體的宣傳,醫患攜手戰勝白內障,明亮一代人!
【關鍵詞】高齡;白內障;超聲乳化術
凡是各種原因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等,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稱為白內障,多見于40歲以上,且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多。為探討高齡白內障患者實施白內障手術的治療效果,將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間50例(56眼)80歲以上高齡白內障患者實施超聲乳化術治療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間50例(56眼)80歲以上高齡白內障患者。5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80-93歲,平均87±1.5歲。按照晶狀體相關分級方法,Ⅱ一Ⅲ級核有33眼,Ⅳ級核18眼,V級核5眼。術前視力:光感-0.02者38眼,0.03-0.08者13眼,0.08-0.25者5眼。
1.2術前準備常規檢查:視力、光定位、色覺、眼壓、前房角、眼A/B超,并按角膜曲率和超聲測量的眼軸長度,根據SRK-Ⅱ公式計算出所需人工晶狀體屈光度。術前盡量藥物治療將眼壓降至25mmHg以下,術前30min行淚道及結膜囊沖洗,給予美多麗眼液散瞳,如眼壓仍高于30mmHg,則給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其中患者伴有高血壓的術前半小時先舌下含服心痛定5mg,以緩解術中出現血壓應激性升高。
1.3治療方法術前30min應用復方托品酰胺眼液滴眼液3次,散大瞳孔。術前5min用利多卡因滴眼作表面麻醉。超聲時間設置在15-280s,能量設置在30%-70%,晶狀體核乳化負壓在80-120Hg。作角鞏膜隧道切口,前房注入透明質酸鈉,連續環形撕囊,水分離,采用原位超聲乳化技術和雙手互助鑿核劈核技術,乳化吸出晶體核及皮質。I/A注吸殘余皮質。前房及囊袋內再注入透明質酸鈉后植入折疊人工晶體,BBS液保持前房深度。手術過程中時刻保持監測心電圖和呼吸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的變化,給予低流量吸氧。
1.4觀察指標主要觀察項目包括:術后第1天、第7天及第30天的視力;術前和術后第7天及第30天的角膜散光度。
1.5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版,組間計量數據采用(χ±s)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及卡方檢驗,P
2結果
2.150例患者56眼術后視力情況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查視力,術后第1天45眼視力>0.3,11眼視力為0.2-0.3;術后7d有46眼視力>0.5,8眼視力為0.4-0.6,2眼視力為0.2-0.4;術后30天隨訪裸視力0.1-0.3者8眼;視力>0.4者48眼。術后第1天、第7天及第30天的視力明顯好于術前,P
2.250例患者56眼術前術后角膜散光度、角膜內皮細胞計數比較見表1。
2.3術后并發癥未發生晶狀體后囊破裂、視網膜脫離、濾過泡損傷、角膜失代償等嚴重并發癥;術后出現角膜水腫3眼,應用藥物治療后2周消失,虹膜反應和晶狀體前膜1眼,通過藥物和激光綜合治療后消失。
3討論
老年性白內障是一種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影響老年人工作和學習的最常見眼科疾病,而白內障是眼科手術復明效果最好、最安全的一種眼病[1]。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品狀體植入術因其手術切口小、角膜內皮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炎癥反應輕、術后不需縫合、術后角膜手術源性散光小甚至幾乎不產生散光等優點,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已成為目前白內障手術的主流技術。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吸出術將渾濁的晶體吸出,使前房深度增加,解除了由于晶體膨脹所導致的瞳孔阻滯,使部分房角開放,有研究發現該法可在更少藥物的支持下更有效地長期控制眼壓,其術后濾過泡存在率高達92%[2]。在進行高齡患者白內障手術時,應考慮到此類患者角膜內皮細胞數量相應的少,選擇好能量,能量不宜大,超聲時間不宜長,這樣的話,可很好的避免術后角膜失代償并發癥的發生術后出現角膜水腫3眼。據報道,角膜內皮損傷導致術后角膜水腫最為常見。有研究證實,手術過程中角膜內皮細胞的損傷與超聲能量和時間呈正相關[3]。本組病例,實施超聲乳化術治療高齡白內障,術后第1天、第7天及第30天的視力明顯好于術前,P
綜上所述,超聲乳化術治療高齡白內障患者的臨床效果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青麗.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手術前期護理[J].黑龍江醫學,2007,8(31):618.
關鍵詞 白內障手術 眼 影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127
白內障是老年人的常見病,而且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的增加,臨床白內障的發病人數不斷上升,全球4千萬盲人中,約有>50%由于白內障所致,我國因白內障致盲者大約400萬左右,每年新增白內障盲人約40萬人,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重要治療方法[1,2],我國自從實施復明工程以來,為廣大白內障患者帶來了光明。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白內障手術患者86例,分別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內障摘除術與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觀察兩組術后1天、1周、1個月角膜知覺與淚分泌量,探討手術對眼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白內障手術患者86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3例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內障摘除術,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57~79歲,平均655歲。對照組43例行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55~79歲,平均645歲。兩組在性別、年齡、基礎疾病、病程等各方面差異無顯著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方法:①觀察組手術方法:本組43例患者均采用4g/L鹽酸奧布卡因進行表面麻醉后,以眼球上方穹隆部為基底,在1l:30~12:30方位切開眼球結膜,于眼角膜邊緣后1mm處做180°反眉狀1/2板層鞏膜切口,切口弦長30mm,至透明角膜內約10~15mm處,用30mm穿刺刀刺入前房,即形成有自閉功能的內切口瓣膜狀,再換用150穿刺刀于眼角膜邊緣9:00方位做一側切口,前房內注入黏彈劑;將聚丙烯酸酯折疊式人工晶狀體植入囊袋內,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加地塞米松眼液、托比卡胺滴眼液等進行常規治療。②對照組切口手術方法:本組43例患者麻醉、植入方式、術后用藥等同觀察組,切口制作方法是在眼球正上方角膜邊緣后界,做一長30mm,深度約1/2角膜厚度的水平直線切口,用30mm穿刺刀刺入前房形成鉸鏈切口。再用150穿刺刀于角膜邊緣2:00~3:00方位做一側切口,前房內注入黏彈劑。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手術前、術后1天、1周、1個月角膜知覺。
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處理,(X±S)組間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兩組分別在術后1天、1周、1個月對中央、下方、上方的角膜知覺測試結果顯示,觀察組43例患者的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討 論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內障摘除術與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均是臨床常用的手術方法,從兩種手術對眼的影響效果顯示,觀察組43例患者中央、下方、上方各部位角膜知覺在術后第1天下降值均低于對照組,特別是在上方表現尤其明顯,術后1周、1個月后角膜知覺恢復均好于對照組。
造成上述差別的其原因主要兩種手術方法的切口制作有所區別,觀察組采用小切口手法碎核術,其切口位置在距角鞏膜2mm的上方,對眼球上方角膜神經的損傷較小,穿刺刀刺入制作內切翻時,會造成少數神經纖維離斷,而整個眼球上皮內神經末梢及大部分基膜內的神經纖維均未損傷。在燧道制作時,角膜神經會受到輕微的鈍性損傷,但這種操作不同于纖維離斷造成的損傷,在術后會很快恢復。對照組切口位于上方角膜邊緣,做一長30mm,深度約1/2角膜厚度的水平直線切口[3,4],該切口離斷了上皮下密集的神經網與角膜邊緣的粗大神經及其發出的神經末梢,使各層次的神經纖維均受到離斷損傷。
本研究兩組分別在術后1天、1周、1個月對中央、下方、上方的角膜知覺測試結果顯示,觀察組43例患者的下降程度比對照組小,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兩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切口制作時的損傷多為鈍性損作,所以術后恢復也比對照組快。結果表明,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內障摘除術對患者角膜知覺影響較小,術后角膜知覺恢復較快。
參考文獻
1 李虹,袁非,王歷陽,等.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對淚膜及眼表的影響[J].眼視光學雜志,2005,7(3):162-165.
2 孫荔,閻啟昌,張勁松.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切口對角膜感覺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04,33(3):265-271.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目前白內障已成為我國第一致盲的眼病!但隨著手術方法、人工晶體替代材料等的發展,特別是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世界康復觀念已有了很大轉變,現代醫學對于白內障患者改善、恢復視力已經很有辦法了。
白內障手術的方法有哪些?
以往,白內障手術是單純的復明手術,即只要患者能重新看見東西就行了。現在,白內障手術不僅僅是為了讓患者重見光明,而且要讓患者看得清楚,因為現在有一部分白內障手術已列入屈光手術的范疇。這部分患者希望通過白內障手術同時解決手術前的遠視、近視、散光等問題。一般白內障手術用單焦人工晶體,這會造成有些患者看遠清楚,看近要用老花鏡;或者反過來,有些患者看近清楚,看遠要用近視鏡?,F在的手術是想辦法,讓患者手術后既能看近也能看遠,更少地依賴眼鏡。而且,現在使用的人工晶體有很多種類,有治療散光的也有治療老花眼的,既有多焦的也有可調節的。
白內障手術前后要注意什么?
白內障手術的適應證范圍很大。但如下一些情況要引起患者警惕。
對于一些嚴重心肺疾病患者:一是要防止手術中發生猝死,這是患心源性疾病者要特別注意的問題;二是要防止手術中出現呼吸障礙,這是肺功能不好者,尤其是有慢性阻塞肺部疾病如哮喘、肺心病患者要注意。
對于眼睛局部要預防感染:白內障手術處理不當,可引起眼內發炎即細菌性感染。如果手術發生了這樣嚴重的并發癥,可治盲就會變成不可治盲,發生率為1‰。這一比例雖然不高,但對患者的影響非常大。因為,這會對患者視力造成無可挽回的喪失!如何預防感染?一方面,醫生要嚴格執行手術規范操作;另一方面,患者要堅持在手術前使用3天抗生素。
一般來說,患者手術后第二天就可以去掉眼罩了,但不要做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如跑步、過度活動、提重東西都要禁止,還要避免劇烈咳嗽。
另外,有一些高度近視眼的患者,不管是手術還是不手術都很容易出現視網膜剝離,因此要格外警惕視網膜剝離的發生。這類患者術后短期內要到醫院做眼底檢查,萬一發生了視網膜剝離可以早發現、早治療,以取得好的預后。
眼藥水能治白內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