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技術革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202-02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發室間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嚴重而致命的并發癥之一[1],發生率為1% ~2%,預后差,病死率高,24 h內達24%,2周內達87%,1年內達90%[2]。盡早對疾病進行確診、積極的治療護理及嚴密的生命體征監護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總院于2010年6月收治一例廣泛前臂心梗并發室間隔穿孔,心功能Ⅳ級患者,經內科積極治療及護理,患者于20d后康復出院。現報告如下。
1 病例報告
患者,男性,42歲,于2010年4月29日突發胸骨后壓榨樣劇烈疼痛,無放射痛,伴氣短,住當地醫院對癥治療后,疼痛減輕,氣短無緩解。6月7日至我院就診,行心臟超聲檢查提示:符合冠心病改變,室間隔下部穿孔,二尖瓣輕度關閉不全,三尖瓣中度關閉不全,左室射血分數(EF)0.27,每搏輸出量(SV)42ml,左室收縮末期容積115ml。入院查體:患者無發熱,偶有干咳,飲食睡眠差,尿少。血壓105/77mmHg,呼吸20次/min,頸靜脈略充盈,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雜音。心率115次/min,心律齊,胸骨左緣3-4肋間可聞及收縮期Ⅱ級反流性雜音,三尖瓣聽診區可聞及高調Ⅱ級收縮期及舒張期雜音,有心衰體征。給予吸氧、磷酸肌酸鈉粉針、依諾肝素鈉注射液、多巴胺加速尿、美托洛爾片等藥物對癥治療糾正心衰 ,6月12日行動脈導管造影分析:右冠優勢,前降支近端閉塞,右冠中段粥樣硬化改變,左室收縮功能減低,室間隔中部向右室膨出,造影劑經此處分流至右室。6月17日經右股動脈行介入封堵術,術后常規給予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抗凝治療。術后左室射血分數(EF)0.45,每搏輸出量(SV)78ml,左室收縮末期容積47ml。6月28日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康復出院。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維持循環穩定,改善心功能 立即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路,采用24號留置針進行穿刺,便于搶救時各類急救藥品及血液制品的快速輸入,且利于防止藥液外滲及反復穿刺造成血管破壞。備除顫儀、臨時起搏器、IABP等各種搶救器材及搶救藥品。維持酸堿平衡、保證組織灌注,做好病情記錄,包括:液體的種類、量、用藥時間及每小時尿量。
2.1.2 維持心功能 針對患者尿量少、心率快、氣短,心功能Ⅳ級,有明顯心衰表現,對癥治療包括:①絕對臥床,取端坐位,雙腿下垂,減少靜脈回流。②25-30%酒精濕化吸氧,降低肺泡內泡沫壓力,改善通氣。③快速利尿,減少有效循環血量,降低心臟前負荷,緩解肺淤血,同時觀察患者電解質情況。④持續進行心電監護,防止心源性休克發生。病人心率維持在80-120次/min,收縮壓90-120 mmHg,舒張壓60-80 mmHg,中心靜脈壓6-12 mmHg。同時注意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變化。
2.1.3 術前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患者心功能差伴心絞痛史,癥狀嚴重,且對所患疾病及治療方法缺乏了解,本人及家屬存在嚴重的焦慮、恐懼心理,責任護士多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詳細講解治療及手術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預后,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問題,消除顧慮,取得患者及家庭系統的充分支持,幫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積極的心態配合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
2.2 術后護理
2.2.1 生命體征監護 24小時持續心電監護,橈動脈有創血壓持續監測,專有護士持續床旁監護[3]。嚴密觀察心率、心律及QRS波形、橈動脈壓的變化,特別注意脈壓的大小及外周動脈血管征,如發現心律失常及傳導阻滯,急性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等,及時告知醫生進行搶救。術后應詢問患者有無心前區不適,頭部動脈搏動感等[4]。
2.2.2 術側肢體的護理 為防止術后穿刺部位出血形成血腫,絕對臥床24h,右下肢制動12h,監測體溫變化,遵醫囑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穿刺部位持續1kg鹽袋壓迫6h。觀察穿刺部位敷料有無滲血,每日換藥,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切口感染,操作時注意周圍環境清潔,如局部滲血明顯、穿刺處傷口有無紅腫等感染征象,應及時更換敷料,并告知醫生。及時了解術側肢體供血情況,右下肢皮膚顏色、溫、濕度,足背有無腫脹及動脈搏動強弱等,1次/h。如發現肢體蒼白、發涼、黑斑、水腫等,可加用厚棉被保暖,勿用熱水袋加溫,以免皮溫升高,加重術肢缺血、缺氧。
2.2.3 并發癥的護理 VSR封堵術后主要并發癥為殘余分流,易發溶血。殘余分流和溶血的發生與VSR較大 ,所用封堵器大和紅細胞碰撞封堵器造成機械損傷有關,經過嚴密觀察和適當的治療.一般不會產生嚴重后果[5]。
2.2.4 生活護理 術后臥床期間,床頭搖起20~30°,術側下肢自然伸直或外展,可適當側臥,避免暴力性屈伸。指導患者進行腳部勾繃運動,每日腿部被動按摩,預防下肢靜脈血栓。
2.3 健康指導
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心絞痛、心梗發作的誘因、預防措施、及再次發作時的應急處理。囑患者保持良好心態、穩定情緒,勞逸結合,避免情緒激動、劇烈活動及重體力勞動,戒煙禁酒,指導合理飲食,養成良好作息習慣。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進行肝、腎功能、血液分析等項目復查。
3 小結
AMI后VSR突發心內左向右的分流,造成血流動力學急劇變化,迅速出現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經皮冠狀動脈內介入治療(PCI)和介入治療封堵穿孔相結合的方法提供了微創、有效的新方法,減輕了病人的痛苦,精心的圍術期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患者順利康復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陳在嘉,徐義樞,孔華宇.臨床冠心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4:508—512
[2] 張虹,李蕊,張奕花等.成功搶救大面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間隔穿孔一例[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5,8(3):727—729.
[3] 韓雪,劉梅芳,支晨. 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14例的術后護理[J].中國誤診學,2011.11(11):
經濟增長靠擴大出口,擴大出口靠制造業增長,制造業增長拉動就業需求,如果說這是韓國 經濟發展的正常模式的話,那么,如今這一模式已經發生了"變異":擴大出口對就業的拉 動作用日趨減弱,甚至在擴大出口的同時就業反而減少。2003年,韓國出口總額達1943.3 億美元,比上年增加19.6%,創歷史新高;然而,2003年就業卻比上一年減少4萬名,特別 是青年失業尤為嚴重,使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韓國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在下降。據測算,產業整體的平均雇用指數(每10億韓圓 產值所需就業者數),2000年為12.2,比1995年下降了25%。韓國的雇用彈性系數(與經濟 增長率相對應的就業增長率),2001年及2002年分別為0.63和0.44,2003年降為0.16。也 就 是說,經濟增長1%所誘發的就業人數,2001年為13.34萬名,2002年減至9.45萬名,2003 年再減為3.65萬名。
一定的必然性
韓國出現"無就業增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從產業發展角度看,產業升級是影響就業流向和增減的結構性因素。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 息產業 日益成為經濟增長主力,但它對就業者素質要求較高,就業門檻相應增高;傳統制造業由于 結構調整和機構化程度提高,吸收就業數量相應減少。一方面,制造業吸收就業的潛力減弱 ; 另一方面信息產業對勞動力選擇性加強,這就對擴大就業形成了"結構性制約"。流通業因 技術革新導致就業減少,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也對擴大就業形成了嚴重制約。
從勞動政策上看,高工資和就業市場缺乏彈性,加劇了"就業難"。近年來,韓國企業工資 上升加快,形成了"高工資結構",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只好將生產據點 向勞動力價格便宜的海外轉移,反過來又減少了國內雇用規模,加劇了就業壓力。同時,由 于強調保護勞動者,資方不敢輕易解雇工人,使勞動力市場失去彈性,形成了"出不去,進 不來"的難局。
出招破解難題
加快景氣復蘇,鼓勵擴大投資。為通過景氣復蘇帶動就業,韓國2004年擬將64%的預算安排 在上半年執行,并擬通過維持低利率基調減輕企業投資負擔;下大氣力減少政府限 制,為企業投資創造良好的機制和制度環境。
促進技術革新和人才培養,創造投資動力。
采取優惠措施,鼓勵外國尖端技術企業擴大對韓投資,為理工科人才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我覺得,只有國外的極客、駭客才能支撐起可穿戴設備的第一波購買。果殼預售的5000塊智能手表,大部分都是這一群體消費的,比如那些自己也想做智能手表的開發者們。
現在關于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有些是偽需求。可穿戴要有市場,就必須定向。比如是面對背包客、女人、小孩還是老人?而智能手表就沒有定向用戶,這個東西到底給誰用?做什么用?你很難想象一個使用場景。
可穿戴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多元的,不能只靠硬件賺錢。比如我們要做一款簡單、可攝像的眼鏡,背后支撐的是互聯網服務。可以做成自媒體電視臺和移動廣告位:把眼鏡給五星級大廚,或者時尚人士,看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好比一個即時真人秀。它不需要十分大眾的市場,所以精準定向和多元盈利很重要。
再有就是需要技術革新。如果一款腕帶整個都是顯示屏,這才是革新。現在的產品,沒有革新性的技術。甚至有些產品技術都是騙人的。比如某大公司出的一款運動手環,只有一個加速度器,它只能顯示你的運動量。不走路只是舉著手隨便晃動,它的計數也會增加。這種產品是不科學的。它成功是因為營銷好,做得好看了,做成潮流了。但這種需求是不可持續的,這就牽扯到用戶體驗。除非你做到自動化,用起來不費事還特別好玩,才值得分享、社交,擴展成社區。
做成時尚也是一個路數。智能手環Embrace+就做得非常好看,根據手機的不同信息來源,手環會變不同顏色,很簡潔—想想看,手環本來就是個飾品。
但現在的可穿戴設備,都太極客了。做產品的人,投資的人,用的都是純互聯網思維。我覺得只有投過時尚品牌的人才會懂得,這個東西要怎么設計怎么賣。
我認為,小米的雷軍能做好。因為他既懂生產,又懂營銷。一個可穿戴產品,做成什么樣不重要,能賣出去才最重要。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找準需求,找到噱頭,找到盈利方式。
可穿戴肯定不會像手機那么大眾,大多也不是剛性需求,但這個領域里肯定也有十億美元的生意。我個人認為,智能紙尿布就一定是個大生意,因為年輕家長一定需要這個東西:小孩什么時候要換尿布了,立馬提示到我手機,這太滿足需求了。或者,可穿戴設備可以在醫療領域內施展空間,這就是一種剛需。
2009年2月份,美國通過了經濟刺激方案,其中有190億美元的撥款和刺激資金是專門用在久久沒有作為的美國醫療業務技術革新。國會此舉的直接目標,是希望所有醫院能夠把紙質的病歷改作電子檔案,以便醫生和護士能夠方便地更新病歷,與同行分享病人的健康信息,甚至開展遠程醫療――這樣能給醫療體系節省數十億美元。
想一想就很美好,如果你的醫生通過智能電話就能調用你的病歷,或者通過Twitter短信系統就能查看你的康復情況,那該多么方便!其實這一天不會很遠,因為IBM和惠普這樣的大公司已經指派大批雇員幫助醫院進行技術運用。
不過,這項升級任務并不簡單。醫療系統中有數十萬主體――醫療連鎖機構和保險商,即使其中一些已經使用電腦,但目前它們使用的軟件平臺卻各種各樣,互不兼容。年長一點的醫生對于放棄傳統的圖表和處方單的建議也反應平淡,要使他們數字化,需要時間和專業的培訓。
盡管存在上述挑戰,一些醫院已經在推進無紙化建設。博愛基督保健醫院是波士頓大主教區管轄下的一家非營利性天主教醫療機構,去年它啟動了一項科技更新項目。項目計劃耗資7000萬美元,歷時4年。它原本只是一項消減成本的措施――這家擁有6家醫院的連鎖機構債務額高達2.7億美元以上――現在已經轉變成一個龐大的醫療現代化試驗項目。醫院首席執行官拉爾夫?德拉托雷立志要把這家醫院完全數字化,屆時將使用一套中央電腦系統存儲病例,并追蹤和管理住院情況。“它將成為一個集體大腦,能夠滿足病人的全部需要。”德拉托雷說。他是一位外科醫生,去年受聘負責管理這家教會醫院。
德拉托雷聘請托德?羅森豪斯和約翰?莫雷具體負責這一項目,前者是一位電腦科學家兼職業急診內科醫生,后者曾參與微軟Outlook軟件的設計。羅森豪斯和莫雷利用開發商和專業公司開發的現成醫療軟件,開發了一個名叫PatientKeeper的系統。醫院雇員和醫生借助該系統可以通過電腦或智能電話從醫院所有下屬機構獲得病歷。(參與一個試點小組的20名醫生已經在使用PatientKeeper。莫雷說,他們的初步反饋是肯定的)為了保護病人的隱私,每一位病人均以代號指代。他看過什么醫生,辦過什么手續,做過什么測試,以及用過什么藥物,均可查到。
這套統一的系統還能幫助醫院管理病人的停留情況。實踐將證明,它是一個統計數據的寶庫:博愛醫院通過分析病歷就可以發現一定的趨勢,從而幫助管理人員掌握應該準備什么藥物和疫苗,準確發現安全問題,甚至可以根據病人流動情況制定人員配備方案。
ACS衛生保健公司的醫療經濟學家杰弗里?鮑爾認為,目前只有很少的醫院像博愛醫院那樣熱情地接受科技更新。據他預計,大多數醫院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支出僅占預算的2%,要提高運營效率,它們可能需要將這一數字增加“一到兩倍”。
如果德拉托雷推進醫院數字化的項目取得成功,他可能將同時改善醫院的贏利和病人的醫療情況。例如,一位病人電話預約醫生時,住院管理人員可以利用在線系統查找到一位現時有空并且接受該病人保險方案的醫生,及早向病人提供幫助,會使得醫療方案更容易成功,也更加便宜。
首款可量產消費級MR邁入中國
了解,ODG相比AR領域多數的創業公司,算是“老人”,在剛剛結束的2017 CES上,ODG了消費級產品R-8和R-9兩款AR眼鏡。
2016年12月19日,ODG與咪咕視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首次進入中國市場,以ODG先進的技術優勢與咪咕視訊基于中國移動的用戶渠道與應用內容優勢,強強聯手,完善生態產業鏈。而本次推出的MIGU Glass MR眼鏡正是基于R-8和R-9技術推出。
眾所周知,VR/AR產業面臨內容短缺、價格偏高等瓶頸,而此次咪咕視訊與ODG的合作正彌補了這一短板。咪咕視訊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斌在MIGU Glass會上指出,咪咕視訊以網絡視頻服務經營為核心,視頻內容豐富,擁有300萬條視頻、1200路直播,具有視頻行業最健全的生態平臺、合作伙伴和商業模式。并基于中國移動體系,擁有8億+用戶基礎,深入滲透二、三線城市。此次與ODG合作,必將推動整個中國AR產業的快速發展。
作為首款可量產的MR智能眼鏡,其中,企業版MIGU Glass M1 Pro擁有雙高清1080p分辨率OLED屏,50度FOV,前置極清攝像頭支持4K影像,重量為200g。而個人版MIGU Glass M1整機輕至126g,大大拓寬了MR智能產業的應用場景,720p/60幀,1080p雙攝像頭視頻采集。據筆者親測,MIGU Glass佩戴輕盈,通過轉頭進行交互,可選擇豐富內置應用,影像視頻畫面清晰,形成360度VR體驗同時疊加AR場景。
MR將實現制造業、醫療業剛性需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