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食品安全檢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目標任務
(一)目標:
1.學校負責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相關衛生部門、教育部門的食品衛生安全法律意識與責任意識得到加強;
2.消除飲食衛生安全隱患;
3.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動態監督管理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要求;
4.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健全有效,管理機制健全。
(二)任務:
1.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全面落實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健全學校衛生動態監管檔案;
2.檢查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檢查大中專學校食堂承包經營準入制度落實情況,檢查對上級部門的整改意見落實情況;
3.檢查學校是否有未經許可擅自加工并向學生銷售食品的行為;
4.檢查學校食堂、食品小賣部取得食品衛生許可證情況;
5.檢查食品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及衛生知識培訓情況;
6.檢查食品采購索證、貯存、加工、餐飲具洗消等各個環節衛生情況;
7.檢查學校食堂食譜日報批制度是否健全,檢查當日食譜中是否有嚴禁加工的易引起中毒的食物,如豆角、青魚、野蘑菇、酸菜、黃花菜和發芽土豆等;
8.檢查自備供水、二次供水水質、檢測及達標情況;
9.檢查學校桶裝飲用水索證及檢測報告情況;
二、檢查步驟和時間安排
(一)第一階段:20****年12月4日至12月10日。市衛生和教育部門全面動員,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并完成自查自糾工作。
(二)第二階段:20****年12月11日至12月31日。衛生和教育部門開展第一輪檢查,要求全面、深入、細致,書寫現場檢查表(此表已經復印并發至各基層學校)及衛生行政執法文書,依法查處違法行為,提出整改意見。
(三)第三階段:2009年1月5日至1月15日。對學校開展第二輪檢查,重點檢查各縣區、各學校對整改意見落實情況。
(四)2009年1月16日至1月23日。進行全面總結,對領導不重視、管理制度不健全、整改意見落實不到位的學校進行通報批評。春節前,市教育局將全市情況上報省教育廳。
三、保證措施
(一)調度重視,迅速行動。各縣區教育局、局直單位要對此次專項檢查調度重視,主要領導要靠前指揮,合力配合衛生部門精心組織,迅速行動。要立即召開班子和各層面的專門會議,認真研究落實食品衛生安全檢查工作的各項要求。
(二)自查自糾,加強整改。全市各級各類學校要實施地毯式拉網排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認真排查,并落實整改措施,確定整改時限和責任人,促進學校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規范管理。
通知下達后,我校立即召開了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會議,組織相關成員認真學習和討論,成立食品衛生自查工作小組,在寒假期間對我校食品衛生安全情況進行全面的嚴格的檢查。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全面自查,及時整改。
按照《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衛生規范》、《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要求,我校對校園內的兩個學生食堂和一個小賣部進行全面檢查,重點工作是食堂、小賣部的飲水設施,我們已定期對學校的飲用水設施進行清理消毒,去年學校投入2萬余元為學生購買了3個自動開水器,以確保學生的飲水安全;尤其對食堂的原材料購買、食品加工環境、流程等進行檢查,除操作臺衛生還須加強外,基本符合標準,特別是嚴把食品輸送渠道關,完善了學校食物采購索證制度和食物留樣的規定,確保師生的食品衛生安全。食堂的庫存食品加工原料的使用能夠確保在保質期內使用,校內小賣部嚴禁銷售的“三無產品”、過保質期的食品,一旦發現食品過期變質必須立即登記銷毀。食堂、小賣部的工作人員均持有健康證。自查結束后,針對自查結果學校組織相關人員對食堂和小賣部進行了一次全面清掃和消毒。本次自查結果基本合格,食品衛生檢查小組對食堂和小賣部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衛生環境一定要加強;二是食堂消毒設備要更新(學校已準備再次投資購買消毒柜);三是建立定期檢查機制。
三、定期檢查,杜絕后患。
為切實加強2016年春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預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切實保障師生飲食安全,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教育局決定對全區各類學校(含大學、專科院校、托幼機構)開展春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全區各類學校食堂(含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幼托機構食堂)
本次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1、學校食堂餐飲服務許可和從業人員健康體檢情況。2、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落實情況。3、食物中毒預防和控制機制以及建立食品安全管理責任體系與責任制度落實情況。4、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傳、食品從業人員教育培訓開展情況。5、食物儲存、進貨查驗、購銷臺賬登記、索證索票、留樣、餐廚廢棄物管理和食品安全承諾等制度落實情況。6、餐飲具清洗、消毒和食品安全防范措施執行情況。7、食堂基礎設施和衛生環境,包括食品加工、貯存、陳列等設施、設備和保溫、冷藏、冷凍設施維護、運行情況。8、有無銷售、使用“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過期變質及其它不合格食品,是否有違規采購、使用劣質食用油和非法使用添加劑、不合格調味品等現象。9、“透明餐飲安全體系”推進情況。
此次檢查采取學校自查和監管執法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學校自查主要由學校對照檢查內容,認真查漏補缺,完善食堂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管理責任,整改和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監管執法檢查階段,由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部門組織人員采取現場查看、查閱資料等方式開展執法檢查。對于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現場指出,限期改正,及時落實整改責任;對存在嚴重違法行為的,將依法處置,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一)提高認識,加大投入。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關系廣大師生身心健康,牽動千家萬戶,關乎社會穩定。各學校、托幼機構、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要充分認識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把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效措施,進一步提高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水平,加大對學校食堂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嚴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關要求,設置食品原料處理、食品加工、貯存等場所,配備相應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蠅防鼠、洗手等設施設備,改善食堂衛生條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二)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各類學校要建立健全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并嚴格實施食品原料采購記錄和索證索票制度、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清洗消毒制度、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制度、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度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嚴格規范承包經營學校食堂的管理,學校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嚴把學校食堂承包經營的準入條件,把保證食品安全作為承包合同的重要內容列入其中,加強對承包經營學校食堂的檢查,督促承包經營者加大投入、改善條件、加強管理、認真落實好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對拒不整改的,要及時中止承包經營行為,決不留安全隱患。
(三)落實責任,強化自律。校長作為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不僅要提高自身對食品安全的認識,還要做好對本單位食品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從制度的落實抓起,從原料采購和食品加工的每一道環節抓起,從餐飲消費食品安全關鍵環節控制抓起,落實責任,強化自律,不斷提高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四)消除隱患,做好防范。各類學校要成立本單位食品安全管理組織機構,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加強對學校食堂關鍵環節的控制和監督,及時了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狀況,制定食物中毒應急處置預案,提高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能力和水平。要經常組織自查、互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隱患。積極在廣大師生中間開展宣傳教育,一旦發生事故,要迅速控制事態,及時報告教育、市場監管局和衛生行政部門,并積極配合做好相關處置工作。
(五)繼續抓好“透明安全餐飲體系”工程推進工作。各類學校要繼續做好“透明安全餐飲體系”工作,維護好視頻監控設備,并確保正常使用。對新開辦的學校食堂,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督促和指導其在后廚烹飪、餐具清洗消毒、備餐間等關鍵部位安裝攝像頭,并將視頻信號傳輸至“食在__”網絡平臺,便于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進行實時監督。
春季學校食堂檢查時間緊,任務重,區食品監管和教育部門將集中執法力量按時按質完成檢查工作,各校、各分局要通力配合,做好本次檢查工作。區市場監管局、教育局將對本次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總結和通報。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系人:
區教育局聯系人
一、加強領導
成立縣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副局長和餐保所所長任副組長、藥品監管股、稽查股、餐保所相關人員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注安科,同志任辦公室主任。
二、加大宣傳力度
7月15日召開動員大會,參會人員為全局所有干部職工和所有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認真學習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吉府辦明〔2013〕46號)、《關于印發全市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吉府辦字〔2013〕177號)以及省局《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緊急通知》(贛食藥監字〔2013〕64號)、《關于印發全省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贛食藥監辦〔2013〕32號)、關于《印發全市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吉食藥監辦[2013]40號),部署全縣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工作。
三、檢查內容和時間安排
1、時間安排:
2013年7月15日-8月15日為自查階段,所有食品藥品(器械,下同)生產經營單位組織開展食品藥品安全自查,深入徹底排查治理食品藥品安全隱患,排查情況、整改方案和整改結果于8月12日前上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備案。
2013年8月16日-9月15日為檢查階段,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本轄區的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全面的現場安全檢查,對本部門的安全情況進行隱患排查,對檢查、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必須做到逐條整改、逐項落實、不留后患。
2013年9月16日-30日,市局組織對部分縣(市、區)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情況進行抽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
2、檢查內容:
食品安全領域:一是開展重點領域、重點品種的監督檢查。特別要加強餐飲環節、學校食堂、民工食堂、機關食堂、企業食堂以及農村聚餐的食品安全監控工作,加大對熟肉制品、鹵制品、水產品以及采食野生蘑菇的監管力度。二是抓好打擊“保健食品”四非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法生產、非法經營、非法宣傳等不法行為,重點檢查易發生違法添加行為的減肥、輔助降血糖、緩解體力疲勞、改善睡眠等產品企業,查堵可能發生問題的安全漏洞,此項工作由縣餐保所負責。
醫療器械安全領域:重點檢查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特別是輸注器具、麻醉穿刺包等直接與人體血液循環相接觸的醫療器械,突出檢查原材料采購、原材料檢驗或驗證、生產過程(關鍵控制點)檢驗、出廠檢驗、不合格品控制等關鍵環節,生產、檢驗、環氧乙烷消毒、設備是否完好。加大對骨科植入物、心臟起搏器、血管內導管、支架、介入器材、人工晶體、人工心臟瓣膜等高風險產品相關經營和使用單位的監督檢查。
藥品安全領域:要從質量控制、物料管理、生產管理等環節,認真查找可能存在的藥品安全隱患,監督企業嚴格執行藥品GMP的有關規定,監督企業嚴格按照注冊的標準組織生產和檢驗。要進一步加大經營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易制毒化學制劑、興奮劑、生物制劑、血液制品、疫苗、基本藥物等重點品種的企業的監督檢查,監督企業嚴格執行藥品GSP的有關規定。
安全生產領域:要督促轄區內所有涉藥涉械單位和食品藥品檢驗所開展全面自查工作,督促其加強危險化學品使用設施、設備、安全附件的安全檢查,加強對高溫、高壓、易燃、易爆等重點車間、重點部位的安全監控,及泄露監測報警、通風、防火防爆設施設置維護及運行的檢查,加強品、、毒性藥材(藥品)、菌毒種、環氧乙烷滅菌氣體和危險化學品的管理。
四、有關要求
1、加大宣傳報道。要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食品藥品安全法規、制度和知識等系列宣貫活動。要廣泛發動群眾,設立舉報電話、信箱,公布舉報獎勵辦法,鼓勵社會舉報并及時兌現獎勵。
2、落實整改措施。對檢查出來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和隱患都要列出清單,建立臺賬,標明檢查時間、檢查人員,被檢查單位名稱、發現問題和隱患,并提出整改要求;要會同所在單位商定整改事項,明確整改措施、資金、責任、時限和預案等事項,做到“五落實”;對可能引發較大、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隱患,立即下達整改通知,并將有關信息要及時報告縣政府和市局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為切實做好我轄區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區人大的統一部署,經人大街工委決定,組織區級人大代表在全轄區范圍內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徹底排查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隱患、規范食品安全經營行為。“兩節兩會”前夕,2018年1月17日上午,人大桃源街工委組織區人大代表19人,對桃源轄區的友嘉超市、桃源再就業市場、桃源酒店等食品、餐飲經營場所進行監督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 精心組織,領導重視
人大桃源街工委對此次食品安全檢查工作非常重視,于2017年1月15日召開了專題會議,成立了桃源街道食品安全視察檢查領導小組,組長由人大街工委主任孫繼武擔任,副組長由人大街工委副主任范濤擔任,組員由區人大代表、食品安全監管科科長和社區書記擔任。同時,召開新一屆代表有關如何開展食品安全視察的培訓會,對17名新一屆區人大代表和9名社區書記等26名檢查組成員進行了相關知識的培訓,并初步制定了街道食品安全檢查的方案。
二、 確定重點, 細致檢查,促進檢查出實效
按既定方案,由人大街工委主任帶隊,采取了實地察看、現場詢問等方式對我轄區范圍內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經營單位;群眾日常消費量較大的肉制品、乳制品、煙酒類等零散市場和小作坊等人群密集地餐飲消費區域進行了細致地檢查。
按照食品安全視察培訓中提到的檢查要素,代表們首先對友嘉超市的生鮮部進行了檢查。據超市經理介紹,超市里生鮮食品的經營和售賣均是遵照食品安全相關經營管理規定,經營人員都取得了健康證并能按期換證。代表們逐一檢查了經營人員的健康證明,并核對了分裝售賣商品的原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檢查了食品的進貨渠道、銷售記錄。而后,代表們來到桃源酒店,檢查了餐飲經營場館的經營證照是否齊全,是否公示。在經過允許后,代表們還對餐廳的后廚進行了檢查。
三、匯總結果,認真總結,指明方向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