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日語畢業總結

日語畢業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日語畢業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日語畢業總結

日語畢業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職;日語;畢業論文;寫作方式

高職教育有著培養學歷以及職業兩者的特點,需要兩者兼顧,教育有關管理部門在對外語專業畢業論文的大綱當中給予了明確的建議。作為一個三年的學習成果的考察項目,畢業論文的寫作在其學習考察當中是不可忽視的,在學生們心中的重要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假如照搬照抄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不能排除個別學生能夠寫出比較優質的畢業論文,但是對于很多學生以及老師來說則有著很大的困難。雖然有部分學校使用了比較容易完成的形式,但是距離培養計劃仍舊存在一部分的距離。除此之外,學生對于畢業論文的態度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問題,例如態度不端正、抄襲現象時有發生、指導教師的建議不重視等,其日語專業的畢業論文也出現上述的問題。該專業的學生以后從事語言研究的人數不多,他們就業時唯一有利的也只有說明自己日語考試的級別證書,如果招聘企業沒有特別說明,學生們也不會主動說自己的畢業論文情況,這種招聘形式反饋到了學校后,學校的一些老師對于畢業論文不重視的情況由此出現。本文從高職院校的日語專業入手,從培養人才任務出發,尋求一種有著高職文化的畢業論文寫作測評的方式。

一、高職日語專業畢業論文測評體系改變的原因

學生在今后實際工作當中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說:在學校期間學習日語專業的過程中僅僅注重寫作方面的培養,在聽、說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了在實際過程當中不能很好的運用本專業的知識,出現這種情況和一直延續下來的教學方法、教學設施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也和社會當中日語能力考試的考核方法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日語的社會測評方式是從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引入,至今已經有20余年的時間,因為中國和日本都屬于漢字文化,所以學生一般能夠在放棄聽力的情況下達到有關考核的標準,這樣一來就讓一部分人擁有日語二級或者一級證書但是并沒有達到證書的頒發要求,在聽、說方面還沒有達到標準,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了社會的普遍現象。作為培養全面的日語人才目標,顯然這種考試并沒有對于學生的全面能力進行測評,因此,需要從高職教育的培養需求入手,探究如何完善教學成果的另一種方法———畢業論文。通常的高職日語專業的學生一般在學習之前為零基礎,因此對于他們來說,雖然日語是一個沒有基礎的語言學科,但是往往都采用學習英語的模式來學習日語,現在日語也沒有改變“聾啞日語”的情況,但是在這三年當中,不僅僅有日語考試,還有畢業論文,今后的實踐等考驗,所以,就一定要求在學習和實踐當中建立起一定的聯系,畢業論文就是兩者聯系的一個樞紐。

二、高職日語畢業論文改革初步實踐

其畢業生的日語語言使用能力,在通常情況上來看就是“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其畢業論文也可以從這幾項能力方面入手,對其進行實施以及規劃,畢業論文能夠將聽力能力以及翻譯能力作為最基本的能力,使用“聽—翻譯—寫綜合”方法,最后使用答辯等手段來完成,這樣不僅僅能夠對于學生日語學習情況給予綜合的評價,也能夠讓老師反思在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在這種角度來看,高職日語“聽—翻譯—寫綜合”的方法可以依照下面的順序進行:

(一)“聽”

指導老師所提供的題材范圍應該比較廣,并且主題確切,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與內涵性,比較適用于學生采納,也不會產生侵害知識產權的現象。在其錄音資料所出現的內容中可以確保同學們借助網絡平臺搜查到相關的參考資料與文獻,也可以確保其完全不抄襲。當同學們選擇好錄音材料之后,應將其錄音內容采用相應的方式轉換為文字模式。而這一過程也就是“聽一譯一論”的綜合體現,這項能力不但可以有效的評定學生們的聽力水平,也可以對其以后的深入化學習形成重要的影響,進而為指導學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譯”

在日語和漢語中,原本均源自于漢字文化,繼而導致學習日語專業的同學們在多種情況下均忽略了對譯文表達的不斷訓練與深化,在一般情況下翻譯也僅停滯在“日式中文”中。學生們不斷練習“譯”,不但能夠更深入的提升其自身的學識與素養,也可以有效改善這一課程的學習內容。

(三)“論”

在NHKjournal錄音內容中,可以包含多個領域,并且學生們在此能夠按照其想法進行選取。當完成聽和譯兩項流程之后,學生們能夠自主的進行思考,并且在搜索有關的文獻以及資料之后,采用“論”的模式將個人的觀點與理論進行闡述,繼而表明出學生個人的認知、想法與目的,使其畢業論文能夠得到更深層次的拓展,乃至于上升至新的層次,得到升華。這一現象的出現可以促使學生們在搜索文獻資料以及創新能力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意義。然而,并不是每個學生經過學習知識均可邁向這一層次,一般均是源自于其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四)“答辯”

即便是在聽—譯時期,有很多學生也會出現投機取巧的現象。但是,只要正確的應用錄音資料,便可以針對某一程度進行評定,繼而順利完成答辯流程。在答辯過程中,通過對其應對能力進行觀察,便能夠有效判斷出其能否應用日語來體現出個人的思維活動。在“聽—譯—論”綜合應用的過程中我們能夠了解到,聽與說之間的關系是呈正比的,均受對方的影響。

三、高職日語畢業論文改革的研究

“聽—譯—論”也是在經歷過很長時間的實際操作之后方可進行應用的,然而,其所應用的效果卻為大家提供出了較多的經驗與啟發,有利于學生學習與拓展。首先,一定要正確的理解高職教學和普通的本科教學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高職教學能夠切實的尊崇職業化以及實際化的原則,進而培育出符合大眾發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在最近幾年以來,因為大學教育已經面臨大眾化,所以本科教學針對此也逐漸開始邁向實際化與職業化的模式進行發展,在這種狀態的驅使下,高職院校更應當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改善教育方案,方可得到有效發展。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很難對畢業論文有所意識,所以對其指導教師而言也具備極強的工作強度與難度。此項專業自身如果沒有切實的尊崇其相應原則,而學生則將會更加難以對其認真對待與學習。大學畢業生在其完成學業之后仍舊會存在很多學藝不精的現象,由此則可證明在日語專業教學過程中仍舊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然后,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匯報與總結的時候,日語水平測試則會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然而,畢業論文則屬于一項嚴肅的過程,不但可以改正測試中所存在的不良之處,并且也能夠體現出測試不能取代的效果。最后,“聽—譯—論綜合”這一流程比較明確,并且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能夠憑借自身的感受進行思考,進而引起無限的遐想,極其有利于加快教學改革的實施。在實現這一流程之后,學生們能夠切實的掌握到一種正確的外語學習方式,極其有利于其今后各項能力的開展,并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畢業論文能夠對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的總結。在日語專業中“,聽—譯—論綜合”的論文模式在世界各地中均未對其進行過比較深入的探討,然而,實際結果則表明,這種方式是比較可行的。假設能夠在此專業中將這一學習模式廣泛推廣及使用,不但能夠有效改善其本身的不足之處,也可以為教學活動增添活力色彩。

參考文獻

[1]符小軍.高職日語專業畢業論文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7,4:46-48.

[2]王小偉.高職院校日語專業畢業論文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9:34-35.

[3]劉文琪.提高商務日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1:161-162.

日語畢業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新疆涉外旅游;日語導游;人才培養

近年新疆地區的旅游業發展蒸蒸日上,在來疆觀光調研的國內游客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入境和出境游客人數也在迅猛增長,新疆的國際旅游市場開始飛速發展。涉外導游作為聯接國際旅游市場的橋梁,直接影響著新疆國際旅游的服務質量。旅游人才資源問題也越來越成為被關注的焦點。

所謂涉外導游(guide - interpreter)是指“從事國際入境旅游服務和中國人出境旅游服務的導游人員,通常包括接待國外旅華團隊或散客的中方‘全程陪同導游’和‘地方陪同導游’、中國人出境旅游團隊由中方派出的‘領隊’以及旅游景區(點)從事涉外旅游講解工作的‘景區(點)講解員’”。根據不同的語種,涉外導游又可以分為英語導游、日語導游、俄語導游、法語導游等其他語種導游。根據新疆近年旅游業的發展及未來趨勢,歐美諸國、中亞五國及日本等國家仍為主要客源國。據此新疆涉外旅游對英語、俄語、日語導游的需求仍居首位。然而,在新疆地區,相較于英語、俄語語種,日語語種的學習者較少、就業面較窄、教育培訓力量比較薄弱,日語專業被定位為尚待發展的小語種產業。由本地高校培養的日語專業人才數量不多,高素質的日語人才更是屈指可數,這已無法滿足飛速發展的旅游市場對日語涉外導游的需求。為數不多的日語使用者卻成為了本地涉外導游隊伍的中堅力量,承擔著日本游客入境游和新疆游客赴日出境游的主要接待任務。

如何為當地旅游機構輸送合格的日語涉外導游是新疆各高校的旅游專業、日語專業所面臨的共同課題。但目前有關新疆日語涉外導游方面的資料少之又少,缺乏對其基本狀況的調查,此項數據的短缺直接影響涉外導游培養機構對市場的準確認識及對培養模式及課程的定位。因此,開展對日語涉外導游狀況的調查和對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對于新疆蒸蒸日上的旅游業來說是當務之急。

一.新疆國際旅游市場及日語涉外導游相關調查報告

(一)旅游業對新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據中國新疆網2013年1月23日統計,2012年新疆接待入境旅游者149.8萬人次,創匯5.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3.06%和18.35%;接待國內旅游者4710.84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41.75億元,同比增長了23%和32%;旅游總人數突破4860.64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576億元,同比增長了23%和30%。高速發展的新疆旅游業為國民經濟做出的貢獻再創歷史最高水平。2012年新疆旅游總收入約占新疆GDP的5.6%,相當于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7%,直接創業人員25萬人,間接從業人員達100萬。

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于2011年5月25日新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提出:“新疆旅游業呈現出大發展的良好態勢,正在成為新疆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已完全具備把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條件”。新疆旅游業“十二五”藍圖為:2015年接待國內游客8000萬人次,入境游客2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850億元,力爭達到1000億元,初步建成我國西部的旅游勝地;到2020年,把新疆建成我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二)新疆旅游機構對日語專業人才需求擴大,要求提高

筆者采取抽樣問卷調查的方式,面向疆內20家大中型國際旅行社、四星級以上涉外酒店以及重點旅游景區(點),對近5年來日語專業人才的崗位需求和素質要求的情況展開調查。

上表顯示,新疆各大旅游機構招入的日語專業人才數量逐年遞增,持有全國導游資格證的日語人才比率也逐步上升。分析可知,新疆地區對日語專業人才,尤其是日語涉外導游的需求正在擴大。同時,根據語言能力、業務能力、知識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提出23項考察標準,對行業所需的日語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進行調查。統計發現,要求最高的前三項分別是外語聽說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新疆本土旅游知識;而被認為不太重要的則是學歷學位和工作經驗。相較于2008年以前,行業對所需的日語專業人才的各項要求都有提高,行業期待的是具備較強實際應用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三)新疆地區日語專業人才數量少,專業對口就業率不高

新疆地區的高職高專院校承擔著培養日語專業人才的主要任務。由于本地區需要使用日語的崗位多分布于旅游、酒店、外貿行業,因此高校日語教育往往與旅游、商務專業相結合?,F對近3年來新疆日語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基本狀況進行調查,總結為下表。

由表可見,新疆高校日語專業畢業生數量少,導游資格證的通過率雖有提高,但整體水平仍然偏低。就業人員當中僅有近半屬于專業對口就業,并且在導游行業中,存在轉業率高,流動性大的現象。

二.新疆日語專業用人需求與人才素質的矛盾點

(一)新疆日語涉外導游需求尚未滿足

將上文中表1和表2的調查數據進行對比后發現,新疆地區的日語專業畢業生人數低于各大旅游機構招入的日語專業人才數量,日語專業畢業生當中通過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的人數與行業所要求的持證人數也有很大差距。新疆本地培養的日語專業人才數量尚無法滿足旅游行業用人需求,新疆日語涉外導游缺口較大。

(二)高職院校日語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有待提高

用人單位對所需人才的日語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注重日語聽說能力,以求達到導游接待服務過程中與外賓語言溝通無障礙。但由于學校的日語專業教育往往側重于文字語法知識,而缺乏實際外語交流環境,因此日語專業學生的聽說能力普遍低于讀寫能力。

(三)日語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需要加強

調查表明,在新疆各大旅游機構對日語涉外導游提出的要求中,對新疆本土旅游知識的要求位于前位,而對工作經驗的要求位于后位。這說明用人單位可以給缺乏工作經驗的日語專業人才提供機會,使之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得到培養鍛煉。但這樣的日語人才又必須具備豐富知識儲量,這既包括取得導游資格證所需的知識水平,還包括能夠為旅游接待服務的時事敏銳度,甚至包括除日語以外的其他外語能力。豐富的學識和廣闊的視野是對一名日語人才綜合素質的衡量標準,也是成為一名優秀日語涉外導游的必要條件。

(四)學校教育難以培養人際溝通能力

比起學歷,更注重人際溝通能力,這既是新疆用人單位對日語涉外導游的要求,也是當今企業對社會人才工作能力的普遍要求。學校教育側重于專業知識的培養灌輸,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較少。因此接受學校單方面教育的日語人才難以同時擁有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和人際溝通能力。

三.新疆高職院校對日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

高等職業教育需要培養一批有社會技能的實用型人才,高職院校的教學應以就業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新疆地區高職院校培養的日語專業人才應以旅游及其相關行業為就業方向,從而為新疆旅游機構輸送高素質的日語涉外導游,為地方經濟輸入新鮮優質的血液。

針對日語涉外導游用人需求與人才素質之間的矛盾點,高職院校對人才的培養模式應有所調整。對于涉外導游人才的培養,必須和導游這一職業要求相吻合,學生所學的知識應適應崗位的要求。這就要大力加強學生的技能操作,提高學生的就業綜合素質,注重培養學生適應崗位群的需求,做到學以致用。

(一)將取得導游資格證書納入高職日語專業考核合格的必要條件

完成高等職業教育的考核標準之一是必須取得與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能力證書。針對新疆地區日語涉外導游尚未滿足的現狀,可將本地高職日語畢業所須的職業能力資格證書定為全國導游資格證。開設現場模擬導游課程,鼓勵學生參加導游培訓班,督促學生取得導游資格證書。通過提高日語專業的導游資格過考率,充實新疆的日語涉外導游隊伍。

(二)增設校內實訓室,提高學生的日語聽說能力

學生的外語聽說能力離不開實踐、再實踐的過程,只有場所的不斷豐富,才能為其提供有利的條件。目前,新疆高職院校日語專業正在使用的校內實訓室主要分兩類:一是數字化語音實訓室,主要培養學生基礎的日語發音和聽力水平;二是翻譯實訓室,通過提供同聲傳譯資料和景點描述,培養學生的日語口譯能力和筆譯能力。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日語聽說能力,需要提供更接近真實生活的外語交流環境。建議增設兩類校內實訓室:一是模擬涉外導游實訓室,通過提供三維立體景點視頻,學生在仿真情境下使用日語演練導游接待、景點講解等內容,幫助學生形成導游能力;二是跨文化溝通體驗室,通過提供客源國視頻、服飾、餐飲器皿等設施,幫助學生體驗異國文化與禮儀,學生在仿真演練過程中學習跨文化交流技巧,并了解客源國禮儀和價值觀。

(三)調整公共課程體系,增加實用型課程

現有公共課程科目少,單門課程課時量大。某些課程內容對培養日語涉外導游人才而言無需深入研究,而過多的課時造成了授課內容重復、學生聽課質量下降的問題,同時也浪費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針對上述問題,可以增加有關歷史、文學鑒賞、美學等課程,將單門課程過多的課時量平均分配給多門公共課,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同時起到啟發學生自主鉆研新知識的作用。

(四)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高質量日語涉外導游

加強與新疆旅游機構、旅行社、酒店的交流和聯系,建立良好的互利合作關系。鼓勵教師下企業,深入一線,切身感受國內外旅游市場的風云變幻,樹立質量意識和危機意識,不斷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同時對旅游企業優秀的涉外導游人才可以采取正式引進、短期聘用或臨時兼職等多種形式充實師資隊伍。

與各大旅游相關行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建設校外實訓基地。把實踐教學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通過義務導游、臨時講解員、隨團見習導游等形式,增強實際工作能力。也可以考慮進行分層教學,對部分經濟條件許可的學生,通過組團到疆外或國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實地考察,增強學生對旅行社外聯、領隊業務的了解,增加與社會接觸的機會,提高人際溝通能力。

(五)不忽視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心理修養

職業道德不僅是反映社會道德的需要,而且是反映職業、行業以及產業特殊利益的要求。在教學中,我們往往強調業務知識和業務技能的培養,而忽視職業道德教育。當今社會中存在著導游人員服務意識淡薄,個別導游人員有侮辱祖國的言行等問題,這是個人道德品質的不良表現,同時也反映出職業道德教育的不足。無論何種教育形式,傳授知識都要與育人同步而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提高運用道德標準判斷事非的能力。

我國的旅游專家對導游工作者提出身心健康的條件,導游工作中接觸的人多而雜,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這要求導游工作者應該有健康的心理來抵制不良誘惑,同時學會心理調適排解壓力。成功的學校教育應在傳授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學生建立健康積極的心態,幫助學生早日成為適應崗位需要的優秀涉外導游。

參考文獻:

[1]2011年新疆入境旅游者抽樣調查綜合分析報告[A ]. 新疆年鑒[M ]. 新疆: 自治區地方志編委會新疆年鑒社,2012.

[2]新疆教育廳. 新疆普通高等學校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 Z]. 2011.

[3]丹尼遜·納什. 宗曉蓮譯. 旅游人類學[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4.

[4]衛青,王慧,于娜.廣西涉外導游人才需求現狀分析及培養對策[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0. 2

[5]陳乾康,袁靜. 論涉外導游人才的培養[ J ].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第32卷第5期,2005.9.

[6]曹華.淺談高等職業教育對導游人才的培養[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4.

[7]魏小安.旅游熱點問題實說[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8]陳德廣.從旅游研究博士論文看旅游學學科發展[J]. 旅游學刊,200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州市| 哈巴河县| 霍山县| 东兰县| 大姚县| 乐至县| 二连浩特市| 资阳市| 张家界市| 曲松县| 博湖县| 垫江县| 米泉市| 织金县| 富平县| 余庆县| 永州市| 红安县| 咸宁市| 建平县| 本溪市| 五原县| 徐闻县| 长泰县| 蛟河市| 东港市| 甘泉县| 德安县| 灵寿县| 大厂| 陕西省| 潼南县| 呼和浩特市| 连江县| 塘沽区| 乌苏市| 沾益县| 阿鲁科尔沁旗| 泊头市| 阳曲县|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