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柳永的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柳永;《樂章集》;用典;化俗為雅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23-0026-02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對于典故一詞解釋為:“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從西漢的賈誼開始,運用典故成為文學家們一種新的寫作方式,在后來很多文人都將典故融入到自己的詩詞文當中。有人認為“宋詞始于蘇軾”。事實上,宋詞用典的開創者是柳永,他的《樂章集》用典,使得他的詞含蓄委婉,化俗為雅,突破了篇幅的限制,展示出了更真切深厚的情意。
柳永《樂章集》212首詞中有多處用典,概言之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以女性形象為主的歌妓詞和閨怨詞
歌妓詞是指那些以歌妓的形象和心態以及詞人同歌妓的關系為內容所做的歌詞;閨怨詞則是古代女性生活中對感情的一種抒發,主要側重于夫妻感情的描寫,也有很多是以風塵女子的口吻來寫的。柳永摒棄了早先不平等對待歌妓的態度,樂于和歌妓們詩詞唱和。同時還以女性的角度來展現女主人公愛恨交織的復雜情感。他的歌妓詞是一種俗詞,大多數是應歌而作,但是在這些歌妓詞中柳永大量運用典故:1.《柳腰輕》第二句“章臺柳、昭陽燕。”中“章臺柳”典出《本事詩?情感》:“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章臺柳”指的是長安柳氏,柳氏是女,有著娉婷的身段和絕世的容顏,和韓更是歷經磨難才終成眷侶。柳永在此引用這一典故,可以借用以前歌妓的形象來暗指自己詩中這一歌妓的美麗容貌、優美的歌聲以及不幸的遭遇,更是借用古人的典故來展示歌妓也可以擁有美好的愛情。2.《合歡帶》:“……更都來、占了千嬌。”中“都”引用《詩?鄭風?有女同車》:“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自相逢,便覺韓娥價減,飛燕聲消。”中“韓娥”典出《列子?湯問》:“韓娥東之齊,過雍門,賣唱借食,走后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檀郎幸有,凌云詞賦。”中“凌云詞賦”典出《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說,飄飄有凌云之氣,似游天地之間意。”,“擲果”引用《晉書?潘岳傳》:“岳美資儀……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擾,投之以果。”這首詞也是一詞數典,引用了古代韓娥是古代韓國一位有名的歌唱家的故事,她唱起歌來感情相當投入,聽過她歌的人都為他的歌聲動容,柳永在這里用韓娥這種神奇的歌聲來暗指自己遇到的歌妓也是歌聲甜美,讓他亦為之陶醉。以古指今,柳永豐富了詞的表現域,也顯示出了柳永善于囊括古今的才華和駕馭語言的能力。寫歌妓詞的時候大量用典,使得這類詞多了一分文雅之氣,而且他在引用古人的話時還添加自己的詞匯加以渲染,使得詞更加具有畫面感。
二、羈旅行役詞和抒懷詞
羈旅行役詞是指出門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之作,都包含著由此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溫馨家庭的憧憬。柳永的羈旅行役抒懷詞運用典故,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游子心中的憂郁不滿,孤獨彷徨,而且還寫了許多羈旅過程中所見之景。現舉例如下:1.《尾犯》:“佳人應怪我,別后寡信輕諾。”中“寡信輕諾”典出《老子》:“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而“……按新詞、流霞共酌。”中“流霞”語出王充《論衡?道虛》,后泛指美酒,北周庾信《衛王贈桑落酒奉答》詩:“愁人坐狹邪,喜得送流霞。”在這首詞中柳永抒發了自己對佳人的思戀之情,運用“輕諾寡性”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應該不守承諾,失信與他人,有種傷感和懊悔的情感。2.《宣清》:“念擲果朋儕,絕纓宴會,當時曾痛飲。”“擲果”典出《晉書?潘岳傳》:“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擾,投之以果,遂滿載以歸。”“絕纓”在漢劉向《說苑?復恩》中記載:“戰國時楚莊王宴群臣,日暮酒酣,忽然燈燭熄滅,有人拉扯美人衣,美人扯斷那人的冠纓,并請求莊王上燈找出絕纓之人。莊王令所有的人都自斷冠纓,然后上燈,盡歡而散。”而下片中的“玉釵亂橫,任散盡高陽。”里的“高陽”典出《史記?酈生列傳》。在這里面,柳永將事典于語典相結合,看上去很混亂,實則卻相互之間融合在了一起,幾個古愛情的故事同時出現增添了詞的柔和情感,抒發了柳永的孤獨彷徨以及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之情。柳永的羈旅抒懷詞融入大量前人的詩句,內容比較豐富,他運用典故將內心的郁悶不平,落寞孤寂,對朋友的懷念等情感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了,讓讀詩的人在感受他內心多變的情感的同時亦可以懷念前人,知曉一些精美的故事。
三、歌詠太平的詞
宋代的城市經濟空前繁榮,柳永正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富庶的時代,他以一個百姓的身份將北宋時期的繁華景象展現在他的詞中。而他的投獻詞有一定的貢諛成分,內容中體現了對當時掌權者的歌功頌得。他的歌詠太平的詞雖不及羈旅抒懷詞和歌妓詞的數量多,但是也照樣運用了大量的典故,而且基本上是一首詞化用許多典故,例如:1.《早梅芳》:“……映虹橋倒影,蘭舟飛棹……”一句里“虹橋”引用陸廣微《吳地記》:“吳、長二縣,古坊六十,虹橋三百有余。”“漢元侯,自從破虜征蠻,峻陟樞庭貴。”中“漢元侯”指三國時魏將張既。據《三國志?張既傳》載“他曾輔佐曹操定關中,多次平定匈奴、胡羌之亂,先后為雍州、涼州刺史,封武始亭侯、都鄉侯、西鄉侯。”“籌帷厭久,盛年晝錦,歸來吾鄉我里。鈴齋少訟,宴館多歡,未周星......”中“晝錦”典出《史記?項羽記》,后來稱富貴還鄉為晝錦;“鈴齋”出自唐韓《贈鄆州馬使君》:“他日鈴齋內,知君亦賦詩。”“周星”指一周年,典出白居易《與劉蘇州書》:“去年冬,夢得……遷蘇州刺史……歲月易邁,行復周星。”這是一首典型的歌詠太平的詞,柳永依舊在詞中大量用典,通過展示前朝有名宏偉的建筑物來突出自己所處朝代的繁華,社會太平,但有一點對當權者的奉承之意。2.《中呂宮?送征衣》:“過韶陽。v樞電繞,華渚虹流,運應千載會昌。”一句里“v樞”典出《史記?天官書》“索隱”:“《春秋運斗樞》:‘斗,第一樞,第二旋,第三璣……’”,而“電繞”典出《宋書?符瑞志》:“黃帝軒轅氏,母曰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黃帝于壽丘。”“華渚”引用《宋書?符瑞志》:“帝摯少昊氏,母曰女節,見星如虹,下流華渚,既而夢接意感,生少昊。”“遇年年、嘉節清和,頒率土稱觴。”中“率土”語出《詩?小雅?北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無間要荒華夏,盡萬里、走梯航。”里“要荒”語出張衡《東京賦》:“藩國奉聘,要荒來質。”“竟就日、瞻云獻壽,指南山、等無疆。”中“就日瞻云”是古代朝見君主的稱謂,典出《史記?五帝本紀》:“帝堯者,放勛。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柳永寫歌頌太平的詞不是很多,但比起前兩類詞,歌詠太平的詞用典數更加繁多,一句話中就有幾處用典,不僅借古建筑展現了當今社會的繁華之景,而且還使得詞更加典雅,讓詞由俗轉雅。柳永的歌詠太平的詞多用典故,極盡鋪陳之能事,不僅描寫出了當時城市繁華的景象,而且有奉承當政者的意思,增加了詞的感染力和文雅氣。
參考文獻:
[1]韓泉欣.直解《文心雕龍》[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213.
關鍵詞:慢詞;以賦為詞;屯田蹊徑
中圖分類號:I22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1-0097-02
柳永是北宋時期的大詞家,人稱“柳屯田”,其所創之詞感情抒發酣暢淋漓,題材廣泛不拘于廟堂,描寫對象的焦點集中在平民角色,種種的開創之舉使其在詞的歷史被后世不斷傳唱,是北宋詞創作方面的集大成者。
一、柳永與“慢詞”
慢詞肇始于唐代民間,是一種新興的民間文學,任二北先生說:“須知唐代民間歌曲,早已為柳永之先聲;柳永固有本而來,并非創獲。”[1]然而大量創作慢詞則是在柳永這里。柳永之所以能大量創作慢詞是因為他能“變舊聲,作新聲”、“奏新曲,普新詞”。李清照《論詞》評價柳永:“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慢詞的創作是在小令之后開始的,小令多在含蓄蘊藉,多借比興之手法用象征意象來表情達意,有雷同詩歌之嫌,所以在小令時代,詞并沒有真正實現文體的獨立,充其量是詩的另一種形式而已。而在柳永這里,以往的小令不足以表達他的似海情深,他有蓬發不盡的感情要流露要宣泄,他只能將以往的小令用一種新的形式打破,隨即一種有別于以往的形式便應運而生――慢詞。
柳永對詞的貢獻首先表現在題材選用和詞調改編上。題材上,他不拘泥于單一的對象,將以往只描寫宮廷生活和上流社會的視角轉向更為廣闊的天地,為讀者展現的是一個包羅萬象的人間世界。他善于捕捉廣泛的市民階層的生活,通過對小人物的描寫展現底層社會的多樣化。比如對女性的特殊群體――生活的描述。柳永終生落魄天涯,混跡秦樓楚館,為了迎合市民階層的欣賞及歌妓之需,他多創制俚俗之詞,擴大了傳統詞的表現范圍,當然感情表達方面也較之前更酣暢淋漓。所以說小令的體制是不能滿足他的創作之需的,這就推動了他大量制作慢詞的進程,將以往文人詞的廟堂之音轉向民間。
就詞調而言,《樂章集》共收柳詞212首,單就慢詞而論就達122首之多,這不能不說柳永在慢詞制作上的傾向,而從小令到慢詞的體制上的變化引起了變調的必然發生:有宋一代共有詞調近九百個,其中有一百多個就是柳永創制,其中《樂章集》二百多首詞中所用詞調就有一百多個,而且絕對不是敷衍之作。例如他將《木蘭花》、《定風波》、《長相思》等幾十字的小令鋪衍為上百或二百多字的長調。當然,變調也新添了不少表現藝術,從而使得感情能更加充分地抒發和表達,“有井水處皆歌柳詞”也成了一段佳話。
北宋的民間音樂十分興盛,而自唐五代以來的舊調不被文人看重,他們只是在不諳音律的情況下耽于小令的創制,所以說唐五代小令只是一種廟堂詞。例如以晏殊為代表的貴族士大夫詞人所創之詞更是代表了一種廟堂傾向。所謂的慢詞新聲,他們當然是嗤之以鼻的。而柳永作為一個落魄的文人,將形骸放浪于歌樓妓館,這樣他便有了充分的機會接觸到市井新聲,于是大量創作慢詞也就成了當然。
二、以賦為詞
慢詞不僅在形制上有較大的篇幅,而且其在敘述題材上以及敘述方式上也有突破。這樣與以往的小令的含蓄凝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故而柳永將賦的筆法引入詞的創作不是偶然,而是為了適應慢詞創制的需要。慢詞在篇幅上固不用說,較小令更長,所以無論是在每一片還是在整體篇幅上都有更大的形制。例如《定風波》在唐五代敦煌曲子詞里面本是六十字的小令,而柳詞《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已經是首百字的長調了。其次,在敘述題材上,慢詞已經不像小令那樣以意象――點暈染造景釀情,而是偏重于面的描寫,鋪張揚厲,以大手筆鋪染成一幅毫無掩飾的水墨畫,讀得人酣暢淋漓,看得人如癡如醉,沉浸其中。
慢詞重在寫景,而寫景又是賦的專長。賦在古代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是“六義”之一,作為一種詩歌表現手法,即是直書其事而不假于他物;《毛詩正義?關雎傳?疏》:“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則詩文直陳其事不譬喻者,皆賦辭也。”又《詩集傳》中朱熹注:“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二是與詩騷并稱的一種文體,“賦體物而瀏亮”即是說明這種文體的特點在于鋪寫景物。而“詩六義之賦被賦體作品所繼承和發展,是賦體特征得以形成和鞏固的先決條件,而賦體特征的形成固定,又與詩六義之賦的進一步發展密切相關。”[5]從這兩點上看來,慢詞的創作不論是在題材上還是在手法上,用賦化都是一種捷徑和必然的選擇。“慢詞的產生,與其他的詩體一樣,與音樂有著密切關系;而慢詞的興盛,除了社會因素外,則與賦體文學有很大關系。”[3]一是慢詞的需要,二是賦在寫景和如何寫景上的優勢。這兩點都在柳永的詞作中一一體現得淋漓盡致。《望海潮》即為一例: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竟豪奢。
重湖疊■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這是一首為人稱頌的長調慢詞,大寫特寫杭州的繁盛,各類事物包羅萬象。如此多的內容不是以往的一首詞所能表達的,而在柳永這里卻洋洋灑灑如一片優美的散文一樣,像“市列珠璣”一樣將其一一數來,展現一幅濃墨重彩的水墨畫,活靈活現。上片頭三句,總寫“錢塘自古繁華”,大手筆領起全片,接著用一系列繁盛之物證明東南之形勝。從上片的“煙柳”之遠景到“云樹”的近景,再從下片的西湖美景到“千騎”游賞之情形,最后歸結到對好景杭州的贊賞。通篇開門見山,鋪敘完成,給人以散文的感覺,但讀來卻韻律十足,不減詞之風流。固有周濟說柳詞:“鋪敘委婉,言近意遠。”(《介存齋論詞雜著》)又有劉熙載說柳永:“善于敘事,有過前人。”(《藝概?詞曲概》)都是贊揚柳永的鋪敘手法和運用鋪敘法所取得的藝術成就的。從以上的分析例證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另外《雨霖鈴》這首詞更是從情景交融方面對以賦為詞的絕佳證明: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劉熙載在《藝概》中的“點染”說:“詞有點染,柳耆卿《雨霖鈴》云:‘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點染之間不得有他語相隔,隔則警句亦成死灰。”以“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空曠來烘托離別傷景,后一句再用“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進一步渲染:離別在清秋季節,還是多情之離別,更添一份凄涼與悲愁。通篇層層渲染鋪敘,達到了情景的水融,是以賦為詞的力證。正如夏敬觀云:“耆卿詞當分雅、俚二類。雅詞用六朝小品文賦作法,層層鋪敘,情景兼融,一筆到底,始終不解懈……”[2]
三、以賦為詞的影響
關于柳永以賦為詞的影響,前賢時哲,已有頗多精到的論辭,此不免有贅述之嫌。柳永善用賦法,開拓了詞的表現藝術,對后世詞、曲的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代的蘇軾對柳詞的借鑒可見一二,俞文豹《吹劍錄》記載: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詞?”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可見蘇公對柳永的在意。蘇軾雖不贊同柳郎之風,然其對柳詞的借鑒最明顯的一處在于《滿庭芳》中蠅頭微利的化用,當然此處不排除兩相創作雷同的可能。再一點,柳開以賦為詞,而蘇則以詩為詞,同樣的開創之舉,定有手法思路上的借鑒和相同情愫。其次對秦觀和周邦彥的影響,這里就有一段蘇公與門人的對話――“不意別后,公卻學柳柳七作詞”,這說明柳詞已經為大多文人接受,并且已經不能阻止他進入文學創作大家的視野。另外,周邦彥作為詞學大家對以賦為詞的手法也用到了極致,故禽云《柯亭詞話》指出:“周詞淵源,全自柳出。其寫情用賦筆,純是屯田家法。特清真有時意較含蓄,辭較精工耳。”近人夏敬觀在《手評樂章集》中說:“……故慢詞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2]
另外從李清照的詞論中也能看出李對詞的創作傾向――“苦無鋪敘”,是說應當以賦為詞不能只是點點滴滴,明顯是受柳詞的影響。再者,對元曲創作的影響,主要以關漢卿為主,此不贅述。用張進先生語即是:“柳之《傳花枝》與關漢卿的《不伏老》套曲都帶有自傳性質,后者在意辭與手法兩方面都脫胎于前者,從而將‘浪子’情懷進一步發展為‘銅豌豆’精神,在俗文學史上可稱一脈相承。”[4]
從以上的例證我們很明顯能看出來,柳永在詞的創作上的“賦家之心”。其以賦為詞的創作筆法被后人稱為“屯田蹊徑”也正是源于此。他“以賦為詞”不僅開拓了詞的表現對象,豐富了詞的思想和表達技巧,更重要的是為后世樹立了一種規范,影響了一群人的創作,可以這樣說,沒有柳永的開拓,便沒有詞的如此的興盛,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
參考文獻:
[1]任二北.敦煌曲初探[M].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
[2]夏敬觀.手評樂章集[M]//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豐家驊.略論柳永慢詞與賦體文學之關系[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2).
關鍵詞:霜;柳永;離別;羈旅;思婦。
“霜”,是自然界的產物,本與人的情感無關,但在柳永的詞中卻賦予它豐富的內涵,離別的痛苦、羈旅的艱辛、思婦的愁情……
在柳永的詞中,“霜”這種自然意象經常出現,如: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八聲甘州?對瀟瀟》)“霜天冷,風細細。觸疏窗、閃閃燈搖曳。空床展轉重追想,云雨夢、任欹枕難繼。”(《婆羅門令》)“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醉蓬萊》)“偶露凄清,正是登高時節。東籬霜乍結。”(《應天長》)“人寂靜。夜永清寒,翠瓦霜凝。疏簾風動,漏聲隱隱,飄來轉愁聽。”(《過澗歇近》)“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望海潮》)等21首詞中都存在“霜”這一自然意象。詞人通過“霜”來展現自己的內心感受,表現羈旅行役之艱辛,引發游子的思鄉懷人之情。柳永也借晨霜經太陽即化隱喻人生短暫,哀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惡劣。
這類“霜”意象的詞從內容上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是表現離愁別緒。霜,出現于秋季,遇太陽而化,自古至今,這一自然意象在古詩詞中就被披上了傷感的外衣。在柳永的詞中,表現離愁別緒是典型的一種類型,此類詞中,“霜”這一意象也經常出現,為離愁更增傷感。如《采蓮令》:
月華收,云淡霜天曙。四征客、此時情苦。翠娥執手送臨歧,軋軋開朱戶。千嬌面、盈盈佇立,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
一葉蘭舟,便恁急漿凌波去。貪行色、豈知離緒。萬般方寸,但飲恨,脈脈同誰語。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隱隱兩三煙樹。
斜月西沉,霜天破曉,執手相送,情何以堪!這首送別詞,既表現了心上人的無限依戀,也抒寫了將行人的感懷。把送別和別后相思的情景層層鋪開,深刻而細致地寫出了人物的不舍、懷念的感受。上闋將離別的時間定在月落云收,霜天欲曙之時,離人去去情苦,居人依依不舍,而“霜”這一意象更增加了兩人內心的傷感、痛苦;下闋寫離人別后無限惆悵和不盡的留戀,而無人可與訴說愁苦,只能恨別吞聲,其哀其痛,更是不能忍受,“寒江”,既與上闋的“霜”相呼應,又異曲同工地勾起了詞人內心的思念、不舍,為離別更添了幾分痛苦。
二是傳達羈旅行役之苦。柳永一生仕宦失意,命途多舛,他的羈旅窮愁之詞俯拾即是,這類詞充滿了人生的失意之感,在意象的使用上,也是盡其所能地使用傷感、悲涼者,“霜”意象就是期中一種。《鶴沖天》:“閑窗漏永,月冷霜華墮。悄悄下廉幕,殘燈火。再三追往事,離魂亂,愁腸鎖。無語沈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則個。”背井離鄉,羈旅異地,想起往事,內心充滿了離亂、愁苦,“月冷”、“霜華”、“殘燈”,這些外在的事物無不增添詞人內心的愁苦。
三是體現思婦之情。離情別緒是詩詞的傳統題材,這類詞在柳永《樂章集》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體現思婦情感的也不少。這些詞在描述思婦幽怨、思念情感之時也不乏生動的自然意象的運用。如《斗百花》:
颯颯霜飄鴛瓦,翠幕輕寒微透,長門深鎖悄悄,滿庭秋色將晚,眼看菊蕊,重陽淚落如珠,長是淹殘粉面。鸞輅音塵遠。無限幽恨,寄情空“歹帶”紈扇。應是帝王,當初怪妾辭輦,陡頓今來,宮中第一妖嬈,卻道昭陽飛燕。
颯颯霜飄鴛瓦:颯颯,本為風雨之聲的象聲詞,此處專指深秋之風聲;鴛瓦,鴛鴦瓦,即成雙成對的瓦。颯颯霜飄鴛瓦,是說深秋的冷風吹動鴛鴦瓦上的霜花,長門宮一派深秋之蕭瑟氣象。
1、《定風波》。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享單。終 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2、《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3、《鶴沖天 》。
【關鍵詞】電磁流量計;原理;結構;選擇;安裝;應用
電磁流量計是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來測量導電介質液體的體積流量的測量儀表。電磁流量計的變送器內有涂層或襯里,對原水、污水以及工業生產用的各種酸堿溶液的流量均能進行測量,并且檢測過程中不受被測量介質的溫度、壓力以及流動狀態等變化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測量范圍寬、適用范圍廣。
一、電磁流量計的測量原理
電磁流量計是一種導電液體體積流量的測量儀表,其測量是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進行的。我們已經知道,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力線運動時導體自身會產生一定的感應電勢。同理,導電流體在磁場中作垂直方向流動而切割磁感應力線時,也會在管道兩邊的電極上產生感應電勢。根據右手定則可以判定感應電勢的方向,根據以下公式可以計算出感應電勢的大小:
Ex=BDv (1)
在以上公式中,Ex代表導體的感應電勢;B表示磁感應強度;D代表測量管道的內部直徑;而v則代表液體的平均流速。又因為體積流量qv等于流體的流速v與管道的截面積(πD)/4的乘積,因此,將(1)代入,可以知道:
Qv=(πD/4B)*Ex (2)
根據(2)式可知,在管道直徑D與磁感應強度B兩個量不變的情況下,被測導電液體的體積流量與感應電勢呈線性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在管道兩側各插入一根電極,此時可以引入感應電勢Ex,根據公式(2)測量此時的感應電勢大小,就可以求得導電液體的體積流量。這就是電磁流量計的測量原理。
二、電磁流量計的應用
(一)電磁流量計的結構
1.測量管
電磁流量計是用來測量日常生活用水和各種工業用水的體積流量的儀表,考慮到被測液體的腐蝕性,測量管的內部一般都會加上襯里材料。
2.勵磁系統
為了克服脈沖DC勵磁、高頻勵磁、低頻勵磁等勵磁方式的缺點,使得測量不受流量噪聲的影響,有的廠家已經生產出雙頻勵磁的勵磁方式。采用這種勵磁方式的電磁流量計抗噪聲能力強,具有測量精度高、響應速度快等優點。
3.檢測部分
電磁流量計的檢測部分主要由電極和干擾調整部分構成。采用電磁流量計進行體積流量測量的液體有些具有腐蝕性,電極要與被測液體直接接觸,因此電極的選擇必須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
4.變送部分
由于電磁流量計的變送器的主要作用是將傳感器的信號轉換成與被測液體的體積流量成正比的標準信號輸出出去,因此變送器必須具有較高的穩定性、較準確的精度以及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二)電磁流量計的選擇
簡單地說,電磁流量計主要是由傳感器和變送器兩部分構成的。由于變送器可以根據傳感器進行調整,因此電磁流量計的選擇實際上就是傳感器的選擇。電磁流量計傳感器的選擇,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口徑和量程
正常流量保持在最大流量的50%―70%之間,流速一般選擇2―4m/s為宜。流速確定以后,我們可以根據公式q=πD2v/4來確定口徑。
2.腐蝕性
考慮到被測液體的腐蝕性,測量管的內部一般都會加上襯里材料。在傳感器的選擇中,我們應該根據各種被測液體腐蝕性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內襯和電極材料。
3.介質
電磁流量計是用來測量各種導電介質液體的體積流量的儀表,其測量是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進行的。由于介質必須具有導電性才能夠切割磁力線,因此電磁流量計不能測量蒸汽、石油以及氣體等非導電流體的流量,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4.溫度和壓力
被測液體的溫度可能會對電磁流量計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根據溫度的不同選擇不同內襯的流量計。另外,電磁流量的使用壓力也不能夠超過流量計自身的耐壓。
(三)流量計的安裝
1.安裝場所的要求
電磁流量傳感器外殼防護等極為IP68,對電磁流量計的安裝場所必須嚴格要求。首先,根據被測液體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安裝場所。混合相流體的測量應該選擇那些不會引起混合液體相互分離的場所進行,雙組分液體的測量則應該避免將電磁流量傳感器安裝在混合尚未均勻的下游,而那些測量化學反應的管道則需要將傳感器安裝在反應充分完成段的下游。其次,電磁流量傳感器的安裝應該避開那些電磁干擾較大以及周圍具有高濃度、腐蝕性較強的氣體的場所。最后,陽光直照和震動對電磁流量的使用也具有不良影響,因此傳感器的安裝應該盡量避開有陽光直照和震動大的場所。
2.電磁流量計的接地
電磁流量計傳感器及介質必須具有相同的電勢,才能避免電極遭到腐蝕性破壞,保證測量結果的精準度,這就是所謂等電勢。等電勢的形成,是通過在傳感器內安裝的參考電極來保證的。如果被測液體在無襯里并接地的金屬管中流動,可以通過連接到變送器的外殼來滿足接地要求;如果管道材料不具有導電性,就必須使用接地環,滿足測量要求。
結語
研究表明,電磁流量計可測量電導率≥1μs/cm的各種具有導電性的液體的體積流量,可測流量范圍大。目前,因其獨特的優點,電磁流量計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化纖、造紙、礦冶、給排水、制藥等各個工業生產領域當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專業技術人員在電磁流量計功率損耗的降低、抗電磁干擾能力的增強以及耐高溫高壓性能的提高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電磁流量計將會在更多領域得到更廣泛地推廣與應用,給現代化工業生產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
參考文獻
[1]常蘋莉.論電磁流量計的應用研究分析[J].科技創業家,2012(19)
[2]陳毓民.電磁流量計應用概況和技術發展[J].電子制作,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