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妊娠合并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東西兩部產科在2000年1月至2000年9月收治住院的孕婦進行隨機抽樣調查120例,按有無合并癥或并發癥分成兩組進行調查,兩組孕婦均為初產、單胎,無合并癥或并發癥(正常組)年齡的孕婦在20-33歲,平均年齡27±3.01
歲,孕周31-41周,平均38+3/7周;有合并癥或并發癥(異常組)包括合并心臟病、腎臟病、肝內膽汁淤積綜合癥、系統性紅斑狼瘡、妊高癥、前置胎盤等的孕婦年齡在23-38歲,平均年齡29±3.79歲;孕周24-39周,平均36+1/7周。
1.2方法
采用調查問卷法,在孕婦中晚期初次住院期間有專門護師,先對孕婦作必要的解釋,然后由孕婦獨立的完成問卷調查。
1.2.1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編制,此表共二十個項目,主要評定依據為項目所定義的癥狀出現的頻度,分四級,標準總分為50分〈1〉。
1.2.2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由Zung于1965年編制,此表共二十個項目,主要評定依據為項目所定義的癥狀出現的頻度,分四個等級,按中國常模結果,總粗分的分界值為41分,標準分為53分〈1〉。
1.2.3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有80年代中肖水源編制,量表共有10個項目,大多數為1-4級評分。該量表結構分三個維度:客觀支持,指個體所達到的客觀實際的,可見的社會支持;主觀支持,指個體主觀體驗到的社會支持,對所獲支持的滿意程度;對支持的利用度,指個體對社會支持的主動利用度〈2〉。
1.2.4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和X2檢驗方法。
2結果
有關心身問題的調查研究指出,在綜合科門診中,74.2%可有不同狀態的醫學心理臨床問題,其中29.8%表現各種心理癥狀,44.3%可達心理障礙或稱心理癥的程度;心理性癥狀的分布為,焦慮癥狀占30.5%,抑郁癥狀33.1%,強迫癥狀為10.9%。
2.1兩組孕婦焦慮自評結果的比較和分析(表1)
表1兩組孕婦焦慮自評結果的比較
2.2兩組孕婦抑郁自評結果的比較和分析(表2)
表2兩組孕婦抑郁自評結果的比較
2.3兩組孕婦在社會支持方面的比較和分析
2.3.1兩組孕婦在社會支持評分結果比較(表3)
表3兩組孕婦在社會支持評分結果比較
2.3.2兩組孕婦家庭成員主要支持來源比較(表4)
表4兩組孕婦家庭成員主要支持來源比較
3討論
3.1運用心理護理的技能,減輕焦慮、抑郁情緒
本組資料統計異常組的孕婦,其焦慮和抑郁狀況與正常組的孕婦有著顯著性差異(p<0.01),主要與異常組的孕婦在缺乏客觀因素或充分根據的情況下對胎兒生長發育和健康的擔心有關,尤其是某些疾病是否會遺傳給胎兒,胎兒是否畸形,對于合并癥嚴重的孕婦同時擔心自己是否能安全渡過分娩期等等。這些孕婦會出現多思少眠、顧慮重重、憂慮不安、緊張疑慮等表現;有些會出現言語減少、興趣索然、懊惱喪氣等自尊和自信心降低的表現。護士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撫慰法,如應用多與孕婦眼光接觸、多傾聽、避免稱呼床號改稱姓名、在產婦宮縮時多撫摸等;采用轉移法,如適當指導孕婦增加一些興趣活動、把握分寸的幽默、暗示語言等;同時給孕婦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清潔優美的環境。
3.2重視護士的個人品質和技能的培養
護士是與病人的頻繁接觸者,尤其對于剛入院的孕婦。產科收治的孕婦一般均在孕期的中末期,此時的孕婦正處于情緒緊張度的增高期,處于緊張中的孕婦主要表現自信心不足或對可能發生的事件缺乏心理準備〈3〉。而產科護士的一言一行隨時影響著她們高度緊張的精神,一旦有不良的因素隨時可以引起或加重她們的緊張、焦慮和恐懼等不良心理問題。故護士更應努力學會并識別孕婦對軀體疾病出現的無效應對和不良適應的危險性,并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2〉。同時護士要加強各種基礎和專科技能的鍛煉,學會全面地系統地對病人實施各項護理措施,以期減輕和治愈孕婦身心問題。
3.3加強孕婦針對性的健康宣教
隨著護理程序的運用,整體化病房的逐步開展,健康教育越來越收到人們的重視,如何具體地、連續地、動態地、系統地對孕婦實施健康教育,就必須真正了解孕婦的需求再實施個體化、針對性實施的健康教育,使孕婦在可能出現的問題上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和心理應對,以減輕心理緊張度。
3.4加強對有合并癥組的孕婦的心理支持
從家庭成員的主要支持來源的調查結果表明,孕婦的主要家庭支持者是丈夫和自己的父母。所以護士應積極地發揮他們的作用,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調查還顯示有異常組的孕婦的夫妻支持率(93.3%)和公婆的支持率(71.7%)低于正常組的孕婦,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在婚前有隱瞞或潛伏而造成夫妻的矛盾,這時護士應巧妙地運用溝通及時得到夫妻雙方的理解,為孕婦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同時向孕婦提供可能獲得支持途徑的信息,如醫護人員也是提供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之一,指導他們積極尋求恰當的幫助與支持,主動參與護理活動,自覺調整精神、心理壓力,保持情緒穩定,維護心身健康〈4〉。
3.5良好的妊娠心理對胎兒發育的影響
有資料表明孕婦的心理狀態,如緊張、敏感、焦慮、恐懼、激動或抑郁均可影響妊娠子宮的血流供應,繼而影響對胎兒的氧供應,導致胎兒缺氧或營養不良,造成死胎、早產或胎兒生長遲緩,如果給與合理的心理安撫或社會支持后,可大大增加胎兒的存活率〈3〉。另有報道表明不良心理因素會影響泌乳,使乳汁減少。正確、及時、有效地心理疏導,有利于孕婦保持一個良好的妊娠心態,促進胎兒健康地生長,同時也保證了產后順利地授乳。
4結論
【關鍵詞】 妊娠合并癥;妊娠并發癥;新生兒;體質量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6.068
新生兒的體質量能夠反映胎兒在子宮內發育情況, 過低或者超重時, 均一定程度上對母嬰的健康產生消極的影響[1]。目前, 臨床上越來越多的報道發現出生后嬰幼兒的健康狀況與新生兒出生時的體質量密切相關。因此, 對于新生兒的體質量的控制是目前優生優育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次研究中對11984例單胎活產產婦進行相應的檢查以及專門設計問卷調查,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1月期間收治的11984例分娩產婦(單胎), 孕周為29 ~42周。
1. 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 調查采取面對面的詢問方式, 調查問卷則為全國婦幼衛生監測, 辦公室根據調查內容制作的《孕產婦個案調查表》。孕婦的所有問卷答案均經過合格的專業婦產科醫生幫助進行填寫。現將新生兒的體質量分為三組:低出生體質量兒(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多因素比較采用Logistic 回歸分析。P
2 結果
2. 1 單因素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2194份, 收回問卷達到12170份, 問卷回收率為99.8%, 其中有效問卷11984份。有妊娠合并癥/并發癥的患者1562例, 檢出率為13.0%。新生兒體質量分布為500~5800 g, 平均體質量 (3267.5±195.3)g。低體質量兒500例(4.2%), 正常體質量兒10852例(90.6%)、巨大兒632例(5.3%)。
選擇前置胎盤、上呼吸道感染、胎盤早剝、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泌尿系統感染、貧血、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肝病以及羊水過少等妊娠合并癥/并發癥進行χ2檢驗后, 孕婦中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和低蛋白血癥及羊水過少合并癥/并發癥各單因素組內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多因素分析 以單因素分析(P
3 討論
參與此次調查的共11984例新生兒, 其中90.5%的新生兒體質量均處于正常范圍, 僅有9.5%的新生兒體質量異常。產婦妊娠合并癥/并發癥檢出率達到13.6%, 仍處于較高水平[2]。妊娠合并癥/并發癥等情況的發生不僅影響母親及腹中胎兒的健康, 嚴重時甚至會直接導致孕婦的死亡。因此, 在對于孕婦孕產期保健工作中, 醫師要對孕婦妊娠合并癥/并發癥等情況給予足夠的重視并且重點關注, 采取相應的措施。
本次調查的11984例產婦中, 其中妊娠合并前置胎盤84例, 發病率僅為0.7%。經過多因素分析, 結果表明妊娠合并前置胎盤是導致新生兒體質量異常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結果是無妊娠合并前置胎盤者的2倍之多。作為妊娠期的嚴重并發癥, 前置胎盤是導致孕婦在妊娠晚期出血的一個主要原因, 這與孕婦在懷孕前多次刮宮以及子宮手術等損傷子宮內膜的行為有關。作為醫務人員, 應當適當加強對服務對象有關健康計劃生育知識宣傳, 盡量避免適齡婦女有多次刮宮或引產的行為, 這樣才可以有效的預防生殖道感染并且適當的減少子宮內膜損傷以及子宮內膜炎的發生。
妊娠晚期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是胎盤早剝, 通常具有起病急和發展快的特點。若孕婦不重視或醫師處理不及時, 很有可威脅孕婦和腹中胎兒的生命。在此次調查中顯示11984例產婦中胎盤早剝發生率僅為0.3%。這與醫師對于分娩后孕婦胎盤檢查的仔細程度有很大的關系, 但是對于有些輕型胎盤早剝患者, 由于癥狀不明顯而易被忽略。對于妊娠期患有高血壓疾病的孕婦, 醫師以及孕婦家屬應該加強對孕婦孕期的管理, 盡量避免外傷以及性生活與重體力勞動, 并積極配合相應的治療。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會嚴重影響孕婦及胎兒的身心健康, 這是導致孕產婦發生圍生期病率和導致孕婦和胎兒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3]。本研究表明, 孕婦妊娠期高血壓對于新生兒體質量有顯著性關系(P
在本次調查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也較低, 僅為1.9%。但是從本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所產的新生兒中, 巨大兒和低出生體質量兒的數量明顯多于正常體質量兒。多因素分析的結果也表明孕婦妊娠期糖尿病與新生兒體質量有明顯關系(P
若孕婦在妊娠晚期中腹內羊水量
綜上所述, 本研究結果發現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羊水過少是導致新生兒體質量異常的重要因素, 醫護人員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用以控制妊娠合并癥/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張春麗. 2006~2009年我院低體質量新生兒調查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0, 3(23):120.
[2] 曾潔, 石艷玲, 羅家有, 等. 13669名孕產婦合并癥/并發癥檢出率及其影響因素. 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3, 38(11): 1092-1098.
【關鍵詞】 妊娠;腎病綜合征;并發癥
clinical study on 36 nephritic syndrome during pregnancy
liu yan.beijing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university hospital,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nephritic syndrome during pregnancy(nsp)and approach its disposal styategies.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taken to 36 cases of nsp form 2005 to 2008,including their pregnancy outcomes,complications,modalities of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perinatal outcomes and therapy methods.results 20 pregnancy women complicated with ascitic fluid,24 fgr,6 perinatal deaths.conclusion severe dropsy and ascitic liuid are outstanding features of nsp,complication during pregnancy,by which mother and infants prognosis was severely influenced,and earlier diagnosis and properly disposal is the key point to impove mother and infants results.
[key words] pregnancy;nephritic syndrome;complication
妊娠期腎病綜合征(nsp)是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特殊類型,是產科少見而嚴重的并發癥,可導致孕產婦及圍產兒不良結局。因此提高對nsp的認識,了解其臨床特點,掌握其處理策略,對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并發癥及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院共有10 380例孕婦分娩,患者年齡22~42歲,平均29歲,初產婦21例,經產婦15例,孕周18+2~37+5周,平均30+2周。重度子癇前期患者215例,其中36例為妊娠期腎病綜合征,nsp占分娩總數的3.47%,占重度子癇前期的16.7%。
1.2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1)所有患者均以水腫、高血壓就診,5例患者感頭痛頭暈、視物模糊,1例患者抽搐入院;(2)收縮壓130~200 mm hg,舒張壓90~135 mm hg;(3)白蛋白17~29.2 g/l,24 h尿蛋白定量3.5~12.8 g,血清總膽固醇7.8~14.2 mmol/l,5例尿素氮升高,3例肝功能受損,6例血小板減少;(4)5例感頭痛、頭暈患者行mri,2例提示合并腦梗死,1例腦出血。
1.3 診斷標準 腎病綜合征按《婦產科疾病診斷標準》[1]:(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 g/24 h);(2)高脂血癥(血清膽固醇>7.77 mmol/l);(3)高度水腫;(4)低蛋白血癥(血漿蛋白<30 g/l)。
2 結果
2.1 圍產兒情況 36例患者中雙胎1例,2例<24周者行引產術,圍產兒共35例,33例系早產兒。終止妊娠孕周為28+5~37+6周,新生兒體重780~3 500 g,平均1 950 g,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發生率68.6%(24/36)。新生兒輕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5例,圍產兒死亡4例,病死率11.4%。
2.2 終止妊娠時機及方式 1例32+3周妊娠患者入院時并發hellp綜合征,血小板1×109/l,入院2 h發生腦出血,急癥行剖宮產術及開顱手術,新生兒存活,產婦死亡。1例34+3周妊娠患者,重度子癇前期、胎盤早剝、死胎、失血性休克入院,入院立即輸血輸液搶救休克,急癥行剖宮取胎,患者存活。其余患者如確定胎兒成熟即終止妊娠,如出現母嬰嚴重并發癥隨時終止妊娠,無并發癥者保守治療到34周,在確定胎兒成熟情況下終止妊娠。nsp患者因多存在胎兒宮內慢性缺氧及fgr,對經陰分娩耐受性差,加之血壓異常升高,產程中血壓不易控制,且易誘發子癇,可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征。本組36例中28例行剖宮產終止妊娠,8例行水囊和(或)縮宮素引產。
2.3 并發癥 hellp綜合征3例,腦出血1例,腦梗死3例,胎盤早剝2例,fgr 26例,羊水過少12例,腹水20例,腹水量200~2 500 ml,胸腔積液4例,肺水腫2例,產后出血8例,dic 2例。
3 討論
3.1 nsp發病機制 近年來,對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病機制進行了大量研究,許多學者認為可以從免疫發病機制加以一元化解釋,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病機制與移植免疫的機制相似,由于母嬰間異常免疫及胎盤與腎臟具有共同抗原,滋養層細胞抗體與腎臟交叉反應導致免疫復合物沉積于腎小球基膜、子宮及胎盤的血管壁上,引起腎小球腎炎樣改變[2,3],nsp免疫反應的靶器官可能以腎小球毛細血管為主,故腎臟損害表現較單純性妊娠高血壓疾病明顯。
3.2 nsp臨床特點及處理策略
3.2.1 蛋白尿 由于免疫復合物沉積在腎小球基膜,補體激活與氧自由基釋放等損傷其屏障,引起腎小球通透性改變,致蛋白尿發生。nsp患者蛋白尿特點是發病早,蛋白量大。本組病例最早發生于18+2周,24 h尿蛋白定量最高達12.8 g,而楊孜[4]認為,大量蛋白尿不是終止妊娠的指征,如患者病情穩定,無其他嚴重并發癥,仍可采取期待療法。對蛋白尿的處理首選腎上腺皮質激素,因激素可抑制免疫反應,穩定細胞膜,減少滲出,減輕水腫和蛋白尿。對近期需要終止妊娠且胎兒不成熟患者首選地塞米松,既可減輕蛋白尿又可促胎肺成熟,但地塞米松進入體內需要經肝臟轉化才能發揮作用,而甲基強的松龍進入體內可直接發揮作用,起效快,水鈉潴留少,副作用小,對需要保守治療長時間(大于1周)的患者,首選甲基強的松龍,而對30周前發病的患者,因保守治療時間可能更長,則首選強的松30~60 mg/d,病情平穩后可減量至5~10 mg/d,維持。
3.2.2 高脂血癥 nsp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脂血癥。妊娠期患者本身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加之nsp患者血漿蛋白降低及膠體滲透壓降低刺激肝臟合成脂蛋白增加,分解代謝減慢和脂庫動員增加導致高脂血癥,使血流緩慢,血液黏稠度明顯增加,有血栓形成傾向并可使胎盤血管粥樣硬化,胎盤絨毛血管廣泛梗塞,血流灌注量大幅度減少,極大影響胎兒對營養物質的攝取,造成胎兒宮內生長受限[5],因此對高脂血癥不容忽視,可口服阿司匹林50 mg每天一次和(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6 150 u,12 h一次。低分子肝素有抗凝、抗血栓作用,能降低纖維蛋白含量及血液黏滯性,增強纖溶活性[6],因此應用肝素能改善血液高凝狀態,降低血液黏滯性,改善全身器官血液循環,改善胎盤功能,既可有效預防血栓形成,又可預防和治療胎兒功能生長受限。
3.2.3 高度水腫 高度水腫是nsp患者突出特點,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水腫,發病越早,疾病越嚴重,水腫程度越重。腎病綜合征水分的潴留,大部分由于腎臟本身處置鈉的能力失常有關,特別遠端腎單位對醛固酮的敏感性上升,而對心鈉素有抵抗,致腎臟排鈉下降,引起水鈉潴留。此外,由于低蛋白血癥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均可導致嚴重水腫[7]。對水腫應積極處理,在發病早期控制液體的異常潴留是預防病情加重的重要措施,對全身嚴重水腫者可酌情使用利尿劑,避免嚴重并發癥肺水腫的發生,但不主張單純使用利尿劑,因nsp患者本身存在血液濃縮、血容量不足,盲目利尿只能加重血液濃縮且可致電解質紊亂,可在應用白蛋白的基礎上利尿,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將組織間液吸收至血液循環,減輕水腫。腹水量多少與胎兒預后相關,大量腹水產生往往提示胎兒預后不良,應盡早終止妊娠。急性肺水腫是病情嚴重的表現,具有致命的威脅,重在預防,避免輸液過多及輸液過快,一旦發生,應緊急處理。
3.2.4 低蛋白血癥 由于大量蛋白經腎臟從尿液中丟失,妊娠高血壓疾病血管痙攣引起肝細胞缺血壞死,導致蛋白生成能力低下,胃腸血管痙攣使蛋白吸收障礙,因而引起嚴重的低蛋白血癥,輸入白蛋白可改善低蛋白血癥,配合利尿劑可明顯減輕組織水腫,但由于腎小球濾過膜損傷,輸入的白蛋白在1~2天內即經腎臟從尿中排出,補充白蛋白并不能達到糾正病理狀態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補充白蛋白反而增加腎臟負擔。因而要嚴格掌握適應證,臨床上可輸注氨基酸,作為蛋白質合成的原料增加蛋白質的合成。
3.3 終止妊娠的時機 nsp患者多發生圍產兒預后不良,因此終止妊娠時機選擇尤為重要。其治療原則是力爭保證母體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延長孕齡,以減少圍產兒不成熟而致的圍產兒死亡,對胎兒宮內安危的監測和胎盤功能的監測是保守治療的重要環節之一,無負荷試驗(nst)假陰性率比較高,臍動脈血流s/d比值的監測更能反映胎兒宮內安危,可每周兩次給予監測,同時應注意母體臟器功能監測,可以遵循每周一次的實驗室檢查原則,終止妊娠時機參考一下情況:(1)發病孕周<24周;(2)明顯的fgr治療效果不好;(3)腹水增加迅速;(4)臍血流監測提示臍動脈舒張末期血流缺失;(5)妊娠已達34周,胎兒成熟度提示胎兒成熟;(6)孕婦伴有嚴重合并癥,如心腎功能衰竭、高血壓危象、胎盤早剝、嚴重的hellp綜合征。
【參考文獻】
1 秦佩俐.婦產科疾病診斷標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82.
2 姚天一.妊娠期腎病綜合癥.中國使用婦科與產科雜志,1996,12(4):202.
[關鍵詞] 妊娠高血壓;HELLP綜合征;糖皮質激素;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714.24+6[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1)08(a)-131-02
妊娠高血壓病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但合并HELLP綜合征在臨床是比較少見的,它是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減少所引起的臨床表現為特點,可使孕婦子癇率、病死率、圍生兒死亡率顯著升高,特別在基層醫院由于對疾病的認識水平、檢查條件限制,往往導致誤診。2010年1~12月本院在315例產婦中出現2例妊娠高血壓合并HELLP綜合征患者,通過積極治療的處理,取得滿意效果,現作臨床分析報道如下:
1 病例資料
患者1,女,23歲,身高161 cm,體重71 kg,未次月經為2009年5月20日,預產期為2010年2月27日,孕35周前產前檢查,各項臨床指數提示正常,孕37周產前檢查,血壓為17.0/13.5 kPa,水腫(+),尿蛋白(++),以“妊娠高血壓病”于2010年2月14日收住院。入院后血壓波動范圍為(17~22)/(12~15) kPa,實驗室檢查,尿分析示:尿蛋白(++),肝功能示:谷丙轉氨酶45 U,HBsAg(+),血常規示:血紅蛋白105 g/L,血小板102×109/L,電解質及腎功能、出凝血時間及B超均提示正常。給予患者鎮靜、間斷吸氧、降壓等常規處理。入院后20 h臨產,患者感頭痛,視力模糊,右上腹部疼痛,并且出現嘔吐,血尿等癥狀,查體:血壓24/16 kPa,眼底鏡檢查示:視網膜小動脈痙攣,右上腹壓痛明顯,雙下肢見出血點。急查:肝功能示谷丙酶110 U,血常規示血小板60×109/L,尿分析示肉眼血尿。考慮患者并發HELLP綜合征可能。立即匯報醫療科組織搶救,給予鎮靜、吸氧,硝苯地平、硫酸鎂、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白蛋白,同時備血。10 min后患者出現神志不清、抽搐、呈昏睡狀態,與此同時陰道檢查,頭先露宮口+5,隨即行產鉗術助產術分娩一男嬰,阿氏評分為8分,產后出血為300 ml。患兒經復蘇后轉診至上級醫院搶救。約2 h后,患者清醒,查血壓20/11 kPa。繼續給以降壓、糖皮質激素等措施,用藥3 d后患者頭痛減輕,上腹部疼痛消失。查血壓18/10 kPa,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示血紅蛋白100 g/L,血小板90×109/L,尿分析示尿蛋白(+),肝功能示谷丙酶50 U,住院7 d出院。出院后回訪,患兒輕度腦癱。
患者2,女,22歲,身高163 cm,體重82 kg,未次月經為2009年7月14日,預產期為2010年4月21日,孕12~30周前產前檢查:血壓波動范圍為(18~20)/(11~14) kPa,B超提示輕度脂肪肝,其余各項指標均提示正常。孕33周圍生前檢查,血壓22/114 kPa,水腫(++),伴有頭痛,精神不振,四肢無力等癥狀,于2010年4月17日以“妊娠高血壓伴先兆子癇”入院。入院查血壓血壓22.0/14.5 kPa,經鎮靜、間斷吸氧、硫酸鎂、硝苯地平等治療,血壓漸趨于穩定,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示:血紅蛋白110 g/L,血小板90×109/L、尿分析示:尿蛋白(++),肝功能示:谷丙轉氨酶50 U,B超提示輕度脂肪肝,電解質及腎功能、出凝血時間正常。4月18日下午2時許,患者出現宮縮,進入產房,行胎頭吸引器助產術,娩出一女嬰,阿氏評分為10分。產后2 h血壓為18.0/14.5 kPa,產婦極度疲勞,精神萎糜。產后3 h產婦血壓9/5 kPa,頭痛加劇,伴有嘔吐、心悸、呼吸急促,并且出現上腹痛疼痛,同時發現血尿,體檢:血壓18/16 kPa,脈搏125/min,兩肺有濕性音,心音低頓,右上腹壓痛明顯,雙下肢出現散性出血點,眼底鏡檢查示視網膜小動脈痙攣。急查:肝功能示谷丙酶150 U,血常規示血小板45×109/L,尿分析示內眼血尿。考慮患者并發HELLP綜合征。立即請示院長組織搶救,給予吸氧、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強心劑、解痙劑、輸注白蛋白擴容、同時輸新鮮血600 ml等綜合措施,2 h后患者癥狀緩解,神志轉清,血壓回升至11/8 kPa。繼續鞏固治療,產后第5天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示血紅蛋白108 g/L,血小板100×109/L,尿分析示正常,肝功能示谷丙酶75 U,第10天患者無明顯不適,實驗室檢查各項正常出院。
2 討論
妊娠高血壓合并HELLP臨床上比較少見但決非罕見。HELLP綜合征的診斷為:①外周血涂片見破碎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增多,TBIL>20.5 μmol/L,LDH升高,尤其>600 U/L,以上任何一次異常都提示溶血。②谷丙轉氨酶異常或>70 U/L。③血小板<100×109/L,以上三項全部符合可診斷為HELLP綜合征。部分HELLP綜合征的診斷為溶血,肝酶異常或血小板減少這三個指標中任一項或兩項異常[1]。臨床醫生應該根據此標準及早發現、盡快處理,以免造成嚴重后果。但是在臨床往往將患者出現癥狀誤診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甚至認為該患者是乙肝攜帶者,肝功能異常,誤認為正常并發癥而不予重視[2]。本組1例患者為脂肪肝,1例患者為乙肝攜帶者,均出現谷丙酶增高未予重視,待出現血尿,血小板減少,雙下肢出現瘀點甚至出現呼吸、循環衰竭時才給予治療,為時已晚。診斷的關鍵是對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及時通過實驗室檢查以明確診斷,以免誤診。
妊娠高血壓合并HELLP綜合征起病急預后差。本病可發生于妊娠中期至產后的任何時期,在作產前檢查和產后觀察時要密切注意患者多方面情況,病程發展非常快,如不及時處理,輕則產婦病危,重則母嬰均有死亡的可能性。尤其是產后出現HELLP綜合征,一旦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如不及時處理,產婦隨時有死亡的危險。因此要求臨床醫生一旦發現要及時匯報,協同醫院各科室力量,全力搶救以提高成功率。
妊娠高血壓合并HELLP綜合征的搶救要采取綜合性措施,尤其是采用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本組2例患者在搶救時給予地塞米松15 mg/d,同時應用甲基潑尼松200 mg給予沖擊治療,連用3~5 d,收到較好的效果。糖皮質激素的應用能不同程度地緩解HELLP的病情,可使PLT下降,LDH降低,穩定AST,同時使尿量增加,促進胎兒肺成熟,減少新生兒呼吸道綜合征及早產兒顱內出血[3]。同時給予鎮靜、吸氧、硫酸鎂等應用,硫酸鎂首次使用劑量為4.0 g靜脈推注,并以靜脈維持2 g/h,同時應用硝苯地平10~20 mg舌下含化能迅速降低血壓。對產生溶血和出血量較多的患者在應用糖皮質激素的同時盡量使用新鮮的全血,避免使用血小板,以防加重血管內凝血、以致DIC的發生。
妊娠高血壓合并HELLP綜合征要迅速終止妊娠。HELLP綜合征不是剖宮產的指征,對>32周或胎肺以成熟的孕婦要迅速地采取陰道分娩方式終止妊娠。本組2例患者中1例是產鉗助產的方式,1例采取胎頭吸引的方式終止妊娠,取得滿意的效果。如果HELLP綜合征合并DLC者應立即行剖宮產術,術前最好新鮮血,麻醉方式應采用全麻,而不是持硬,因持硬可能引起硬膜外血腫[4]。醫務人員還應該認識到由于HELLP綜合征圍生兒死亡率高的風險存在,故產前必須做好新生兒復蘇的各項準備工作,以提高圍生兒成活率。
[參考文獻]
[1]趙洪霞.妊娠高血壓并發HELLP綜合征11例臨床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9,38(1):27-28.
[2]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0.
[3]張麗娟.妊娠高血壓并發HELLP綜合征9例治療分析[J].臨床雜記,2008,9(9):15.
【關鍵詞】 雙胎妊娠;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作者單位:215500 江蘇省常熟中醫院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是發生在妊娠晚期,少數發生在妊娠25周之前,以瘙癢及黃疸為特點的疾病, 主要危及胎兒安全。而雙胎又屬高危妊娠, 兩者并發對胎兒的危害更大, 易引起早產、胎兒窘迫、死胎、死產, 圍生兒死亡率增高。自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孕婦中雙胎合并ICP共13例, 本文通過對13例雙胎合并ICP 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患者年齡20~ 35歲, 發病孕周14~ 39周左右; 初產婦12例, 經產婦1例。既往均無ICP病史,無死胎死產史,無新生兒死亡史。并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2例, 合并糖耐量異常2例,合并產前發熱:上呼吸道感染1例。建卡時發現膽汁酸升高2例。
12 診斷標準 B超檢查提示雙胎妊娠;在妊娠期出現皮膚瘙癢;總膽汁酸水平升高;肝功能異常,主要是丙氨酸轉氨酶和天冬氨酸轉氨酸輕度升高;可伴輕度黃疸,血清膽紅素輕度或中度升高;患者一般情況良好,無明顯嘔吐,食欲不佳,乏力及其他疾病癥狀,排除病毒性肝炎及肝膽結石、膽管阻塞及皮膚疾患。一旦分娩,瘙癢迅速消退,肝功能亦迅速恢復正常。
13 治療 13例都住院治療,左側臥位,吸氧(3~5 L/min),30 min/次, 2次/d,自測胎動計數1 h,3次/d,測胎心3次/d,每日行胎心監護1次,其中3例足月者入院前有皮膚瘙癢,未就診,入院后查肝功能及膽汁酸升高,即刻行剖宮產終止妊娠,術后隨訪肝功能及膽汁酸均成下降趨勢,7例口服熊去癢膽酸500 mg,2次/d及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457 mg,3次/d,予能量支持治療(1次/d,7 d為1個療程,休息7 d后,再繼續),3例在口服熊去癢膽酸500 mg,2次/d及能量支持治療時同時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商品名:思美泰)10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1次/d,7 d為1療程,休息7 d后,再繼續。不足月者分娩前予地塞米松10 mg 靜脈滴注, 4次/d,3 d。每周監測肝功、總膽汁酸及彩超,再決定治療方案或終止妊娠時間。終止妊娠:凡雙胎孕周達36周以上者一旦確診ICP及時終止妊娠。而34周<孕周<36周者若有產科合并癥或治療效差,瘙癢重、母血總膽汁酸居高不下或胎監提示異常者,在盡可能行促胎肺成熟的情況下并在孕周達35周以上剖宮產終止妊娠。孕周< 34 周治療效差,瘙癢重、母血總膽汁酸居高不下轉上級醫院。
2 結果
13例IC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癥狀,予保肝治療降膽酸后4瘙癢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鞏膜及皮膚黃染漸減退,膽汁酸漸下降, 肝酶逐漸下降,除其中1例于孕35+3周早產順產外,余12例均在積極干預后剖宮產終止妊娠,2例新生兒轉兒科治療2 d,母嬰均治愈出院。其中3例因瘙癢癥狀無明顯減輕,膽汁酸下降不明顯,肝酶升高采取剖宮產,這3例中2例于孕35+3周手術終止妊娠。2例31 ~ 34周瘙癢癥狀無明顯減輕,膽汁酸下降不明顯,肝酶升高轉上級醫院,予電話隨訪,均于孕36周余采取剖宮產,母嬰均治愈出院。2例新生兒轉兒科治療2 d,母嬰均治愈出院。其中2例產婦產時出血偏多,行BLynch捆綁術。
3 討論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一種妊娠期特發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雌激素、遺傳與環境等因素有關。妊娠期胎盤合成雌激素,孕婦體內雌激素水平大幅度增加導致膽酸代謝障礙、膽汁流出受阻、膽汁回流增加,肝小葉中區和毛細血管內膽汁淤積及膽栓形成,從而導致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發生。同時肝臟中酶的異常可引起膽紅素代謝異常。高雌激素水平的多胎妊娠,ICP的發病率比單胎妊娠高5倍以上,對胎兒危害極大,流行病學資料表明ICP的發生有明顯的地域和種族差異,此表明遺傳和環境因素也與ICP的發生有關。
雙胎妊娠合并ICP患者圍生兒病率和病死率明顯增高。雙胎孕期應縮短檢查間隔,而ICP對胎兒危害嚴重,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一旦確診雙胎合并ICP,宜住院保肝支持治療,加強胎兒監護,必要時予促胎肺成熟,一旦胎兒成熟、治療后肝酶及膽汁酸仍進行性升高、皮膚瘙癢癥狀加重或監護中發現異常則及時終止妊娠以降低圍生兒的病死率。
參 考 文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