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青銅葵花讀后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姚子琪
不尋常的冰項鏈
人世間有很多愛,有關愛、喜愛、友愛……但我最喜歡的是純美的愛。《青銅葵花》這本書就講了一個純美的故事,其中的《冰項鏈》一章,是我最欣賞的,因為它最最體現了青銅對葵花那份純美的愛。
讀《青銅葵花》有感
五(4)劉盈佳
如果說一本好書就是一位知心好友,那么我就有許多位知心好友。其中,《青銅葵花》是最好的一個。當我懷著復雜的心情讀完《青銅葵花》時,一份份真情使我回味無窮,父女情、母子情、兄妹情、祖孫情……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句甚至每一個字都激起了我心底的情潮。
《青銅葵花》這本書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天賜機緣,使農村男孩青銅與城市女孩葵花成為同一屋檐下的兄妹,他們一起成長、生活。當宿命再次將葵花召喚回城市時,一瞬間爆發的情感竟使啞巴青銅大聲地叫了起來:“葵——花!”
我最喜歡《青銅葵花》中的第四章《蘆花鞋》,在這本書中,苦難幾乎是永恒的。因為家境清苦,一家人只有在冬閑時才編織蘆花鞋地。青銅天天背著蘆花鞋去賣,不怕苦,不嫌累,背后又有一段多么不可動搖的精神在支持他!當蘆花鞋還剩下十一雙時,下了一尺厚的雪。北風呼嘯,許多人都在家里呼呼大睡,但青銅卻早早地起床了。他要去賣鞋地,許多人都勸他不要去賣了,但青銅卻還是堅持著。當蘆花鞋賣完時,有個人在失望而歸。青銅低頭看看自己的雙腳,決定將自己的蘆花鞋賣給他。當我們穿著棉襖還在喊冷時,青銅卻迎著寒風,赤著雙腳獨自行走在冰天雪地之中。我仿佛看到了青銅的解釋:奶奶費力地撿起地上的柴火,爸媽辛勤地在地里勞動,妹妹葵花干著瑣碎的家務活……我仿佛聽到了青銅的責問:大家都這么辛苦,我這點付出又算得了什么?終于,青銅帶著被風雪吹紅、洗凈的雙腳回家了, 家人都被他感動了。而青銅卻只是笑了笑說這沒有沒有。我也為懂事的青銅哭了……
《青銅葵花》的內容很美。故事里的女孩葵花,從小就沒了媽媽。她跟著雕刻家爸爸從城里搬到了大麥地。在那里,她認識了兩個男孩。
一天,葵花走在大麥地的小路上,遇見了一個名叫嘎魚的男孩。這個孩子總是捉弄她,讓葵花很尷尬。一次,葵花爬上了一艘小船。這艘船沒槳,船在水面漂呀漂,不知漂了多久,也不知漂到哪兒去了。這時,葵花看見了一個小男孩,牽著牛朝她走來。他把船系在牛的角上,帶她過了河。
最后,葵花的爸爸找到了她,得知那個男孩叫青銅。青銅是個啞巴,五歲時遇了大火,逃生了,但發了高燒,過后,一個說話流利的孩子成了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以后,葵花天天找他玩,但不幸的事發生了——
葵花的爸爸在葵花地旁的小船里畫葵花,可一陣巨大的風把爸爸的畫稿吹到了天空中。爸爸想撿離的最近的畫,誰知那小船一翻,爸爸掉進了水中。
從此,爸爸再也沒上來。
葵花失去爸爸后,村長每天和葵花在一棵樹下等領養她的人。最后認定的兩家是青銅家和嘎魚家。看到兩家人爭得不可開交,最終葵花選擇了青銅一家。
青銅家很窮。不知為什么,葵花一晚上就融入了他家。葵花是青銅的尾巴,青銅是奶奶的尾巴。要知道,葵花除了親生父親,最親的人恐怕就是青銅了。
從此,青銅和奶奶不讓她擔驚受怕,不管是風吹雨打,大雪飄飄,還是三月蝗災,他們都盡力讓葵花吃好穿好。從此,青銅全力以赴地盡了哥哥的職責,不管尋找葵花把腳刺破,還是給她做冰項鏈吹小洞吹得腮邦子直麻......甚至帶她看馬戲爭奪位置被有幾個孩子打得屁滾尿流,他都盡了一份心給葵花。大概,在葵花眼中,他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
——《青銅葵花》讀后感
母愛是無私的,她的愛無時無刻地滋潤著我們的心,她比山高、比海深,比天空廣闊、比大地遼闊。然而,今天我認識了一種可以與母愛可以互相媲美的,它就是兄對妹的愛 ,它是比母愛更無私 、更高尚、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兄愛,它 就是我近期讀完了曹文軒叔叔的優美長篇小說《青銅葵花》,這是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的葵花與鄉村的青銅成了兄妹,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十二歲的那一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常常遙望蘆葦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城市。
準備上學了,青銅家因為貧窮,只能讓一個孩子去上學,而感到無可奈何時,青銅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抓鬮--摸銀杏。誰能想到,青銅在此做了手腳,青銅也上學,但為了妹妹,他把上學的機會送給了妹妹,這樣的哥哥真是太難得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把青銅家的房頂掀起,為了不浪費家里的油燈,借同學家借光寫作業被拒之門外,只好來到石碾上借著月光寫作業,青銅為了妹妹,制作了南瓜花燈,這是在世界上最美的花燈。
過年了,葵花要上臺表演,媽媽把衣服改了改讓葵花穿上,老師說要是有一條項鏈就更好了,為了妹妹,大冷天青銅開始吹制冰項鏈,連腮幫子都吹麻了,為了妹妹吹了大半天,也在所不辭。
為了給妹妹補上一張上色兒的照片,全家總動員,一起來編織蘆花鞋,而賣鞋的任務就交給了青銅,餓了就吃干糧,渴了就吃雪,為了?妹妹補一張照片,就連腳上的蘆花鞋也賣了,回到家會,腳被凍得通紅,仍然很高興,因為可以把沒照的照片補上。
一天,可惡的蝗蟲把糧食吃得干干凈凈,村里人像大病了一場,兄妹倆一起挖蘆根,妹妹找不找哥哥,哥哥奮不顧身,連腳底都快被穿破,最后哥哥帶著蘆根、妹妹滿載而歸。
一、閱讀推薦: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之先,最需要的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怎樣才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呢?我首選的方法是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奇妙的世界,形成閱讀期待,讓學生自然走進課外閱讀。
上課伊始,我就以《青銅葵花》封面的一段話為切入口:“青銅將繩子的兩頭分別系在窩柵里的兩根柱子上,然后朝他們笑:燈!這是燈!晚上,葵花不用再去翠環家或秋妮家了。這是大麥地最亮最美麗的燈。”同學們,知道這盞燈是什么燈嗎?它為什么就是大麥地最漂亮的燈呢?然后引導學生看封面,封面上有什么?這是什么地方?給你什么感覺?這個小姑娘是誰?接著了解作者,指名讀《作者簡介》。這段話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獲獎特別多)。這么一本書,為什么就會受到這樣的贊譽、獲得這么多的獎項呢?引讀《內容提要》,默讀,說說你了解了什么?還有什么是你特別想知道的?再瀏覽目錄,猜猜看,這九個小故事會發生些什么呢?當學生交流后,再適時引導:是的,精彩的故事就在這本書里。要想知道詳細內容,就得靜下心來好好讀讀這本書。通常,我們可以采用這樣的一些方式引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朗誦文章精彩片斷,介紹文章梗概,講述文章開頭或結尾,觀察文章插圖,指導學生表演故事的生動情節等等。經過這層層鋪墊和渲染后,學生的閱讀胃口往往會被吊足,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入書中。
二、閱讀指導:教給方法
當學生已經被激發并進入閱讀時若只有一股熱情,興趣難以持久維持。此時,就需要教師利用閱讀課,對學生進行指導,教給學生方法,引導他們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效,讓“趣”和“法”齊頭并進。閱讀一般有四種閱讀方法:精讀、泛讀、瀏覽、速讀。“精讀”也叫細讀,就是一字一句地精細地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圈點批注,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劃出文章的妙詞佳句、優美片段。精讀方法需要老師的耐心指導。以這本書中第一個故事《小木船》為例,我就重點指導學生學會批注的精讀方式,讓學生試著跟書中人物對話,跟自己對話,將覺得最美的文字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最能打動自己的地方,進行圈畫、寫批注。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方式自己讀完整本書。學生在感受文字魅力的同時也能逐漸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閱讀交流:推動檢測
當已經有了推薦和指導的兩節課后,速度快的同學已經讀完,即使讀得慢的同學也有所進展。這時,就有必要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檢查,以達到交流、鼓勵、推動、提醒的作用。檢查主要方法有:朗讀、敘述讀物內容,回答問題,評論人物,抽查讀書筆記等。教師要精心安排交流環節,將小組交流與全班交流相互結合,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結合。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展示自己閱讀情況、交流經驗心得的機會。
四、閱讀鑒賞:回歸整體
在經過三個星期左右的全書閱讀后,需要指導學生把已經獲得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讓他們認真思考、綜合,弄清全書的內在聯系,以達到總結、深化、提高的目的。以《青銅葵花》為例,它是一部小說,作為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的賞析是必要的。另外,作為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的代表,文中的細膩精致的語言也是值得深深琢磨和推敲的。因此,我設計了這樣的四個交流話題:
(1)九個故事中,你能講講最喜歡的那個小故事嗎?(主要內容)
(2)這些小故事里有哪些人出現,你是怎么看他們的?(人物形象)
(3)這些故事那么吸引人,離不開描寫的語言,所以我們還要注意情感表達的細膩,景色描寫的瑰麗。(語言特點)
(4)在這本書中,作者想向讀者傳達什么思想呢?(主題思想)
然后,指導學生根據自己讀書所得,選準其中的一兩個方面,引導學生談具體、談深刻,以真正實現閱讀欣賞的目的。然后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其他學生在此處多交流,然后再回歸到整體,從而對全書有整體認識。比如在初次探討嘎魚這個人物時,許多同學都是持反對態度。但是,很快在讀完全書后,同學們對嘎魚有了新的認識,因為他能知錯就改。這樣一個頑皮卻又不失天真的孩子贏得了學生的心,對于文章中的“美”、“愛”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五、閱讀表達:豐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