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常用歇后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木槌敲金鐘——不配
木耳豆腐一鍋煮——黑白分明
木夾里的老鼠——兩頭受擠
木匠打老婆——有尺寸
木匠釘釘子——硬往里擠
木匠丟了折尺——沒有分寸
木匠拉大鋸——有來有去
木匠刨木料——有尺寸
木匠鋪里拉大鋸——你來我去
木匠推刨子——直來直去
木刻的苦羅漢——難得一點笑容
木框里的算盆珠子——撥撥動動;任人擺弄
木蘭從軍——女扮男裝
木棉開花——朵朵紅,紅極一時
木偶表演——隨著人家的指頭轉
木偶唱戲——任人擺布
木偶打架——身不由己
木偶吊孝——無動于衷
木偶進棺材——死不瞑目
木偶流眼淚——虛情假意
木偶人——沒心肝
木偶送禮——小恩小惠
木偶跳舞——幕后操縱,全靠牽線人
木偶下海——不著底
木偶演悲劇——有聲無淚
木頭腦瓜——四六不懂
木頭敲鼓——普(撲)通
木頭人過河——摸不著底
木頭人救人——自身難保
木頭眼鏡——看不透
木箱鉆洞——有板有眼
木魚改梆子——還是挨打的貨
木字寫成才——還差一筆
穆桂英大破天門陣——陣陣少不下
拿菜刀哄孩子——不是鬧著玩的
拿豆腐擋刀——招架不住
拿豆腐去墊臺腳——不頂事兒
拿個小錢當月亮——吝嗇鬼
拿根面條去上吊——死不了人
拿了秤桿忘秤砣——不知輕重
拿尿盆當帽子——走到哪臭到哪
拿針眼當煙筒——小鳥
拿住荷桿摸到藕——抓根本
拿著棒槌縫衣服——啥也當真(針)
拿著草帽當鍋蓋——亂扣帽子
拿著車票進戲館子——對不上號
拿著鈍刀抹脖子——殺不死也痛
拿著風凰當雞賣——貴賤不分
拿著搟面仗當簫吹——實心沒眼兒
拿著和尚當禿子打——冤枉好人
拿著虎皮當衣裳——嚇唬人
拿著活人當熊耍——愚弄人
拿著雞蛋走滑路——小心翼翼
拿著雞毛當令箭——小題大作
拿著臉盆打月亮——不知輕重
拿著掃帚上杏樹——招杏(興)
拿著算盤串門——找仗(帳)打
拿著鐵鍬當鍋使——窮極了
拿著鞋子當帽子——上下不分
拿著野雞做供品——家財難言
哪咤發火——耍孩子脾氣
土地喊城隍——神呼(乎)其神
六月里吃蘿卜——圖新鮮
六月烤火籠——在奇不在暖
開園菜——新鮮
見駱駝說馬腫——少見多怪
打燈籠走鐵路——見軌(鬼)
巧他爹打巧他哥——巧上加巧
冬水田里種麥子——怪栽(哉)
劉老老進大觀園——看的出神
過濾了的空氣——新鮮
和尚不吃豆腐——怪齋(哉)
城隍菩薩的馬——不見騎(奇)
做賊的遇見截路的——趕巧了
葫蘆藤上結南瓜——沒見過的事
黑老鴉白脖子——新鮮樣
臘肉打湯——圖新鮮
關鍵詞:歇后語:文化內涵:文化差異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49X(2009)-03-0078-03
歇后語是民間根據豐富的生活經驗而創造出來的特殊的幽默語言品類,是幽默的一個分支,是漢民族特有的表達方式。在英語中沒有與其完全相對應的表達法。而且歇后語涉及面廣,由古及今,由天上到地下等不同范疇里,不同食物中由廣大群眾,專家作者們探究、修飾、創作了琳琳種種,題材繁多,寓意深厚,味道不同,表達著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褒與貶等等,或有優秀精神,或有娛樂欣賞價值的作品。因此歇后語的翻譯是個復雜而又棘手的問題。我們在翻譯歇后語時不僅要了解歇后語的出處和文化內涵,而且還要了解英語的表達習慣,這樣歇后語的翻譯才能達到“信、達、雅”的境界。同時,歇后語的翻譯有助于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了解中國,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廣泛傳播。
1.歇后語的構成與分類
歇后語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句話,前一部分像謎面,后一部分像謎底,“謎面”講具體的事物,“謎底”是對“謎面”的解釋說明或描摹,是表達本意的所在。“謎面”和“謎底”之間常用破折號隔開。從歇后語前后兩部分的內容聯系上來看,歇后語可分為比喻性歇后語和雙關性歇后語兩類。
1.1 比喻性歇后語
它所比喻的事物與使用歇后語的上下文所描寫的事物有相通之處。這類歇后語前部分是比喻,后部分使本意。例如:
⑴狗咬刺猬--無從下手 (A dog trying to bite a hedgehog――no way to make an approach)。
1.2 雙關性歇后語
雙關性歇后語運用諧音或詞語語義上的雙關通過聯想來表達意義。雙關性歇后語又可分為諧音雙關性歇后語和語義雙關性歇后語。
1.2.1諧音雙關性歇后語
這類歇后語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思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個意思。例如:
(2) 打破砂鍋--問(紋)到底 (Breaking an earthenware pot――(lit) cracked to the bottom.(pun) interrogate thoroughly.)
1.2.2 語義雙關性歇后語
這類歇后語是后半截出現一語雙關,其表面意思是對前半截作解釋說明,但其實際意思是表達整個上下文中完全不同的語義。例如:
(3)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Using a rolling pin to blow a fire――totally impenetrable).
2.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與歇后語的文化內涵
2.1 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
歇后語是群眾中廣為流傳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習語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中沒有與漢語歇后語完全相同的表達方式。要更好的了解歇后語的文化內涵,準確翻譯歇后語,必須要了解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經歸納總結,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 生存環境的差異
習語的產生與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密切相關。英國是一個島國,歷史上航海業曾一度領先世界;而漢民族在亞洲大陸生活繁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土地。比如花錢浪費,大手大腳,英語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漢語是“揮金如土”。英語中有許多關于船和水的習語,在漢語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對應習語,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暫時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奮力圖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2.1.2 習俗差異
英漢習語差異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過于在對狗的態度上。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的習語大都含有貶義:“狐朋狗友”、“狗急跳墻”、“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西方英語國家,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英語中有關狗的習語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語言的影響而有貶義外,大部分都沒有貶義。在英語習語中,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如“You are a luck dog(你是幸運兒)”,“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人學不了新東西等)”。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歡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
2.1.3 的不同
英漢語中有大量的與宗教有關的習語。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與此有關的習語很多,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等。在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在英美,人們信奉基督教,相關的習語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go to hell(下地獄)”。
2.1.4 歷史典故
英漢兩種語言中還有大量由歷史典故形成的習語,如“草船借箭――坐享其成”、“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東施效顰”。而大部分的英語典故習語多來自《圣經》和希臘羅馬神話,如achilles‘ heel(致命的弱點),meet one's waterloo(一敗涂地),a Pandora‘s box(潘朵拉紙盒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等。
2.2 歇后語的文化內涵
漢語的歇后語形象生動,比喻新奇。前半部分是形象,后半部分是寓意或雙關。明白它的意義往往要經過思索,才會達到理解上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的意外之境。許多歇后語給人以詼諧風趣、辛辣刺激的感覺。如“老虎變豬婆――又笨又惡”和“駱駝生驢――怪胎”。因為中英語言畢竟分屬不同的語言,產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完全對應的喻體與文化內涵相一致的現象只是少數,大量的歇后語所表現出的文化特征只是部分地對應或毫無相同之處,漢英喻體不同,文化內涵亦不同,表達方式迥異,例如:
(4)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When the tiger is away from the mountain, the monkey calls himself the king.)與英語習語“In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is king.(盲人國里獨眼為王)”意思相近,但文化內涵并非完全等同。
歇后語的文化特色無不與其豐富多彩的來源有不可分割的聯系,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生活習慣、社會習俗、歷史典故、思維觀念和道德標準產生了許多中國式的表達方法,絕大多數歇后語就是這種典型的中國文化的折射。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中的“泥菩薩”形象恐怕令英美人難以想象。因此,如果拿let alone anyone else來翻譯就不足以表達出文章的文話內涵,前者有“愛莫能助”之意,而后者含義卻是“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再如:
(5)老鼠爬稱鉤--自稱自(A mouse climes onto a steelyard hook――weighing itself in balance/chanting the praises of oneself )句中的“稱”是個諧音,既表示稱重量weigh又表示稱贊praise,用來表示那些沒有本事的人自我吹噓,而英美人區別不了“稱”與“稱贊”諧音的韻味。
3.翻譯的標準
關于翻譯的標準,中外翻譯理論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張。嚴復主張“信、達、雅”,傅雷主張“重神似不重形似”,魯迅提出了“寧信而不順”,著名的美國翻譯理論家Eugene A. Nidar在他的《翻譯理論與實踐》的前言中說翻譯的任務是以最清晰最易讓人接受的形式表達原文的意義。雖然這些主張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中心要結都是譯文要忠實準確的表達原文的含義,保持原作的風格。所謂忠實表達原文的意義,應指重視表達原文的字面意義、形象意義和隱含意義三個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話、每個習語、詞匯都同時具備三種意義,有的可能只有字面意義,沒有形象意義;有的可能兼有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但沒有隱含意義。尤其是,任何兩種語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對等,要把原文中的三種意義全部再現于譯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與隱含意義在翻譯時由于文化的差異出現矛盾,字面意義或形象意義應當服從隱含意義。其次,原文的形象意義在目的語中可能找不到對應的或沒有完全相同的形象,或者形象相同,隱含意義卻沖突,這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形象的隱含意義的準確傳達,可更換另一個譯文詩刊熟悉的形象或得舍棄形象意義,只譯出隱含意義。總之,隱含意義,也就是原文意欲表達的意義是最重要的。我們在翻譯歇后語是也應牢記這一條。
4.歇后語的翻譯方法
根據歇后語的分類、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歇后語的文化內涵及翻譯標準,歇后語的翻譯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4.1 完全直譯法
完全直譯法是最直接的一種方法。完全直譯法不僅要求信息內容的對等,而且盡可能地要求形式上的對等,以保持原文載有的文化價值和形象生動的比喻,從而豐富英語的詞匯和表達手段。“謎面”和“謎底”屬于一般事物和情理,其間的關系各民族人民都能理解,在不引起讀者誤解和不違背譯文表達習慣的前提下,這類歇后語只需直譯。如:
(6)千里送鴻毛――禮輕情意重(To send the feather of a swan one thousand li――the gift in itself may be insignificant, but the good will is deep.)
(7) 一根筷子吃藕――挑眼(Eating lily root with one chopstick――picking it up by the holes.
4.2 直譯加注法
等值翻譯很難在所有層面上實現,特別是意義相同,詞和形式也一致的等值存在著不少客觀的困難,主要因為中西文化淵源差異。英語中幾乎不存在類似漢語歇后語的表達形式,為了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和形象,一些含有典故的歇后語常采用直譯加注法,以免使讀者感到莫名其妙。如:
(8)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Box on the ear was skillfully given by a Chou Yu and gladly taken by a Huang Kai.)[A fourteenth century novel based on events which took place in the third century A.D. Chou Yu of the Kingdom Wu had Huang Kai, another of Wu general, cruelly beaten, and then sent him to the enemy camp in order to deceive the enemy.]
4.3 意譯
意譯主要是指在翻譯時抓住內容和喻義這一重要方面,犧牲形象、結合上下文比較靈活地傳達愿意。以喻義為主的歇后語有的雖有形象,但與喻義關系不大;有的雖然形意并重,但用直譯無法表達時,我們就用意譯法。如:
(9)他必審問我,我給他個“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He is sure to ask questions but I'll hold my tongue to begin with.)
(10)窮棒子鬧翻身,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When we pass from the old society to the new one, each of us shows his true worth.)
(11)我們校隊近年來可是“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Our school team has kept losing in the recent years.)
4.4 直譯和意譯兼用
直譯和意譯兼用就是在采用直譯以保留原文比喻形象的同時,又兼用意譯,有時略作適當補充,使譯文能更清晰地傳達原文含義。歇后語常帶有深深的歷史和文化烙印,如何把歇后語中負載的文化價值移植到英語中去確實是件很困難的事。有些民族文化色彩濃的歇后語在于形象和風格,翻譯時須以忠實于原文所表達的意義為前提,直譯之后再加意譯,以顯其喻意。
(12)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ChuKeK Liang the mastermind, meaning that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13) 我說二三百兩銀子,你就說二三十兩!戴著斗笠親嘴,差著一帽子!(When I say two or three hundred taels, you say twenty or thirty! It's like kissing in straw helmets――the lips are far apart!
(14)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 The tail of a rabbit can't be long――won't last long.)
4.5 習語套用法
英語里有些習語和漢語的一些歇后語采用相同或極其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達相同或極其相似的喻意。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妨借用英語同義習語來譯。例如:
(15)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16)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A dog given a bone who doesn't come back for more.)
(17)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我們在借用英語習語來翻譯歇后語時應注意他們的修辭色彩,如兩種語言的修辭色彩不同,我們就不能套用。如“老王賣瓜--自賣自夸”就不能譯成“No man cries stinky fish”。前者有褒義,而后者則沒有。
5.結束語
歇后語的翻譯相當靈活,譯者應根據所譯文章及歇后語的具體情況做到靈活處理。盡管歇后語的翻譯靈活,但總的來說,譯者在翻譯時還是應該遵循以下兩條原則:
5.1比喻性歇后語的翻譯,如果漢英兩種語言中的比喻相通,一般保留原文的形式和內容,采用直譯法
5.2 雙關性歇后語的翻譯,由于雙關語(尤其是利用諧音構成的歇后語)很難在英語中找到內容和形式都完全一致的情況,一般采用意譯法。
參考文獻:
[1]凌利.歇后語詞典[Z].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2]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2.
[3]郭著章.英漢互譯實用教程[M].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3.
[4]劉學明.漢英習語用法對比研究及應用 [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
[5]侯寧海.英漢習語大典[Z].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1.
[6]黃伯榮.現代漢語[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漢英辭典[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7.
[8]呂瑞昌.漢英翻譯教程 [M].西安: 陜西人民出版社, 1983.
【關鍵詞】 米索前列醇 直腸用藥 產后出血 護理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者。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嚴重并發癥,居我國孕產婦死亡的首位,而子宮收縮乏力占出血量總數的78%―80%1。為了更有效地控制產后出血,我院開展米索前列醇塞肛直腸用藥預防產后出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自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分娩產婦,有高危出血因素者230人,如:妊娠高血壓疾病、疤痕子宮、巨大兒、羊水過多、雙胎、多胎多產等;年齡、身高、體重、孕周、產次、新生兒體重等條件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1.1 230人隨機分兩組,觀察組130例,對照組100例。
1.2.2 米索前列醇由浙江仙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2.3 觀察組在胎兒娩出后即刻由助產士肛塞米索前列醇400ug,達直腸深度5-7cm,同時宮體注射催產素20u。對照組胎兒娩出后即刻宮體注射催產素20u。測量并記錄兩組產婦24h出血量、第三產程時間;記錄觀察組產婦應用米索前列醇前后血壓、心率變化。
1.2.4 血液收集及計量方法。產后收集出血量以容量法計算,紗布侵透不滴血以10×10cm為10ml計算;回病房后的陰道出血使用已經過試驗的專用紙墊計算。累計為24h出血量。
1.2.5 統計學方法 采用X2檢驗和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產后出血量、第三產程時間比較見下表
由上表可見,對照組產后出血量、產后出血率明顯高于觀察組;第三產程時間明顯比觀察組時間長。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均
2.2 觀察組產婦應用米索前列醇前收縮壓(15.28±7.22)kpa,舒張壓(9.88±1.78)kpa,心率(78.38±12.62)次/min;用藥后收縮壓(15.26±7.12)kpa,舒張壓(9.68±1.58)kpa,心率(77.58±11.67)次/min。
2.3 應用米索前列醇副反應。觀察組有2例輕度發熱,1例輕微惡心,無腹瀉、嘔吐等癥狀;本次觀察未見過敏反應病例。藥物副作用少,多為易過性,無需特殊處理。
3 討論
3.1 米索前列醇是一種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能快速被粘膜吸收約8min起效,血漿藥物濃度30min達高峰,清除半衰期為1.5h,對各妊娠期子宮平滑肌有選擇性收縮作用2,也可以使子宮頸纖維組織軟化,對各期妊娠子宮均有收縮作用,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終止妊娠和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的產后出血。因直腸用藥作用快,持續時間長,與催產素相比,其又比催產術有更強的收縮作用;子宮平滑肌對催產素的敏感性與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有密切關系,妊娠子宮對催產素敏感性也存在著個體差異,使用超過一定的量對子宮的收縮作用就不明顯。而米索前列醇廣泛存在于體內不飽和脂肪酸中,在常規使用催產素后加米索前列醇塞肛,作用時間長,比口服副作用少,可隔2-6h反復使用,可使子宮收縮明顯增強,第三產程明顯縮短,產后出血明顯減少,有效地解決了因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的產后出血。達到預防產后出血的目的。
3.2 米索前列醇應用前后血壓、心率無明顯改變。更適宜應用于預防妊娠高血壓疾病產后出血的預防。妊娠高血壓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為全身小動脈痙攣,使子宮肌供血不足而水腫纖維變性,直接影響產后子宮收縮,而且中度以上的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產前多用硫酸鎂鎮靜、解痙、降壓治療,鎂離子拮抗鈣離子對子宮的收縮作用,從而抑制子宮收縮作用
,使子宮肌松弛。故妊娠高血壓疾病產婦預防產后出血的關鍵是使子宮在較短時間內收縮,并且是持續、強有力的收縮,由于催產素個體敏感性差異較大,使用效果不理想;麥角新堿又有升壓作用而不能使用;米索前列醇對心血管作用不明顯,不加重產婦的心臟負荷,對產婦無不良反應。 通過觀察證明,米索前列醇納肛直腸用藥,適合各種原因引起子宮收縮乏力而導致的產后出血,有效地降低了產后出血的發生率,方法簡單、安全、效果好,值得推廣應用。
4 護理
4.1 用藥前做好心理護理,向產婦及家屬解釋使用米索前列醇的目的,消除緊張,取得配合。準備好搶救藥品和器件。
4.2 用藥時護理。胎兒娩出后由助手戴無菌手套用食指將藥物經納入直腸5-7cm,動作輕柔,不要過早打開藥物外包裝,以免受潮影響藥效。
4.3 用藥后護理。用藥期間每10-15分鐘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監測生命體征變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注意有無藥物副反應。準確計算出血量,環形按摩子宮,促使子宮內積血盡早排出,鼓勵患者多飲水,盡早下床排尿,防止產后尿儲留的發生.
參考文獻
半夜吃黃連歇后語
半夜吃黃連——暗中叫苦
其他常見歇后語
半夜吃甘庶——不知頭尾
半衣敲鐘——一鳴驚人
空喜歡了一場
半夜過獨木橋——步步小心
半天云里打麻雀——空對空
半天云里掛日袋——裝瘋(鳳)
半天云里點燈——高招(照)
半天云里跑馬——露馬腳
半天打不出噴嚏來——難受
半天云里翻筋斗——終久要落地
半天云里掛鍋鏟——吵(炒)翻(飛)了天
半天抓云——一句空話飛)了天
半天云里騎仙鶴——遠走高飛
半空中的火把——高明
半路天小差——有始無終
公的衙門——好進難出
包公斬包勉——正人先正己
包腳布圍嘴——臭了一圈
包單布洗臉——大方
包米面做元宵——捏不到一塊幾
包子出了糖——露了餡兒
(比喻不愿意讓人知道的事暴露出來了。)
包子饅頭做一籠——大家都爭氣
包工頭監工——動曰沒動手
剝皮的獨頭——太露骨
保險柜里安家——目的是安全
(比喻使安全得到保障。)
寶劍出鞘——鋒芒畢露
寶玉出家——一去不回
抱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
抱著琵琶進磨房——對牛彈琴
抱在懷里的西瓜——十拿九穩
(比喻辦事非常準確或有把握。)
抱著枕頭做好夢——空喜一場
抱著枕頭跳舞——自得其樂
抱著機器人親嘴——你有情他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