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楓葉隨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思念就像雨一樣,蔓延落下,敲擊著我的心房。
發絲已經開始盤起,容顏也漸漸的被妝容所代替。原來少年時代的那張素顏朝天的臉已經很難再找回了,只是仍舊以為自己還是個孩子,還想一直這樣單純的走下去。被時光催著老去的歲數,已經逼迫的不得不去接受些現實。情人節的晚上,對著桌子上的食物和香檳,對著鏡子著裝了好久,卻忽然發現自己身邊沒有人陪伴著過這個浪漫的日子。
窗戶外面浪漫的氣息感染著自己,窗簾被風吹起擾亂了思緒。還是忍不住感嘆了下時光催人老,紅顏一夜白。蝴蝶結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燭光下的眉眼總是能夠想起很多時候的自己。浪漫的夜晚,獨自吃完了晚餐,出來的時候天色正濃,對著靜謐的天空默默的許愿,早日能夠遇見自己生命里的那個人,然后就不會再獨自的吃著和晚餐。
對著夜晚的天空,分外的想念一些人和一些故事。
女子的背影已經消失在眼里,嘆了口氣開始喝咖啡。旁邊的情侶親密的牽著手,我假裝不在意,眼淚卻不自覺的落下來。曾經,我也這樣的幸福過,曾經也有那么一個人,什么都依賴著我,在美麗的夜晚會偷偷的帶著我出去看星星,在長滿四葉草的草坪上,靜靜的坐在一起,欣賞著靜謐的天空,訴說著未來幸福的藍圖。那些星星成為了見證人,包含了我們滿滿的幸福。
而如今,感情還在,記憶還在,只是人不在了。四葉草曾經祝福過我們的愛情,星星曾經微笑著對我們眨過眼睛,你的手曾經停在我的肩膀,你的深情曾經溫暖了我整個歲月。有人說,每一顆星星里面都能夠包含一個秘密,他們眨眼,卻從不會告訴別人。那么,在這個思念肆意的夜晚,允許我對著天空想念我們曾經的浪漫,還有曾經的你。
因為擁有,因為記憶,因為不能公開,因為難以釋懷。
我總是在絕望的時候遇見最美麗的驚喜,或許曾經的那些不完美成就了如今的我。我始終相信,一個人,可以沒有愛情,可以沒有事業,但是一定需要有理想,有目標。因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斗志,只有斗志才能夠成就一個人,夢想的鼓勵是前方明亮的燈光,而我們就一直在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前進,不斷的努力進步著,為了那盞希望之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當夢想綻放的一剎那,是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候。
就像當年高考分數下來的時候,我平靜的站在分數榜旁邊,平靜的接受成功和羨慕的目光,我沒有大喜大悲,因為我的付出和回報是正比的,我感謝上天給予的公平,然后安靜的走出學校。夜晚的時候看著家鄉的方向和曾經的屋檐,心里特別的舒坦,因為夢想一直在引導我航行,而結果讓我感受到了希望和公平。
綻放之色彩,照亮了整個夜空。
想起那年的我們,會在安靜的夜晚,去江邊放著煙花,肆意的綻放著我們華麗的青春和浪漫的歲月,煙花放出的色彩照亮了我們的臉,那一張張笑的天真燦爛的笑容,深深的刻在腦海里。那一年,我們好像都很青春;那一年,我們好像都很努力;那一年,我們好像都純真幸福過。記得亦舒曾經寫過一本小說《她比煙花更寂寞》,很多人都覺得煙花很脆弱,綻放之后就沒有了色彩,其實我覺得,煙花再短暫,它仍舊是曾經綻放過的。
走出家門,初冬的陽光依舊暖暖的灑落在我的身上,不經意間抬頭仰望,那金燦燦滿樹的銀杏葉,把我的視線凝結,我詫異我驚嘆,何時這里栽種了這樣古老的樹種,何時這里的冬日是別樣的一片金燦燦。我曾多次走過這里怎么就沒有發現這如金蝴蝶一樣翩翩飛舞童話般奪目的浪漫,這樣的好景致一掃初冬的蕭瑟和灰暗。
彎腰撿起一片淡黃的銀杏葉,洗去葉兒上的塵土,明亮亮金黃黃扇形的葉兒,展示它一年中最美麗的絢爛。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年初冬時節,去江西龍虎山正一觀院里,看到的那一棵高大的古樹金燦燦,讓我想起了廬山三棵樹旁那棵有著越千年的古銀杏樹還是那樣的茂盛參天,還讓我想起曾經夾在書菲中的銀杏葉和楓葉的情愫依戀,讓我拾起了封存許久沉香般記憶的葉片。
記得高中畢業后,那是70年代末,鄭州的公園和街道還沒有種植銀杏樹和楓樹林。我和好友一起來到北京游玩,那時正值中秋節前夕,游玩了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之后,和爸爸單位的兩位同事一起游覽香山公園。
這是我第一次登山,一路上曲徑通幽處有一些石砌的別墅小樓,各具風格,幽靜仙居一般,走在這樣郁郁蔥蔥的山路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山中的悠然和愜意。山上有許多我叫不上名的古樹參天,當我看到一棵古樹,它的葉子像一把小扇子時特別的好奇,身旁的叔叔告訴我,這就是古銀杏樹,與地球同時代,并順手摘下一片葉子,并告訴我它的葉脈很獨特是針葉形的,我接過銀杏葉細細看,越看越喜歡,就小心翼翼地夾在了小本子里。
在登鬼見愁的山頂中,不知何時突然抬眼看到有幾處火紅的色彩,霎時奪目好看,隨想起那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走到近處,我撿拾起一片片地上飄落的紅葉,就夾在了小本子里一同帶回家去。還記得當時捉了幾只蝴蝶也夾在了小本子里,這些成為我兒時的珍藏,牽引我美好記憶蹁躚。
從此許多年,當作書簽的銀杏葉和楓葉,也就成了我心中的一道風景線。如遇同學來家中玩,就欣喜地翻開書中的葉子,曬一曬我拾起美好記憶的葉片。當我看書時,常常會拿起葉柄把葉子放在唇邊,閉上眼睛吻一吻它沉香的記憶,伴我入眠。
不知是幾時丟了那樣細膩的情懷,變成如今的慵慵散散。再聞一聞那些黃葉、紅葉的沉香,每一枚葉子都珍藏著我年輕時的記憶,寄寓著我的悠悠情懷。
看著灑落一地金黃的銀杏葉,安然地伴著泥土的沉香慢慢地歸隱而去,為生養它的根送去一縷香魂,和著冬日的雨雪,滋養它來年的期許,待到來年的春日,又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生機盎然。
大自然在我們眼中變幻著斑斕的色彩,每一種不同的葉片也都是那么的絢爛和美麗,每一種葉片的色彩,在不同的季節變幻不同的顏色,隱含著生命的代碼和軌跡。
我認為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有責任改變這種狀況,而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借助詩化語言激發學生的審美潛能,進而詩化學生的心靈,使他們能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效提高語文素養。詩歌是語言藝術的精髓所在,代表著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朱光潛先生說:“詩比別類文學較謹嚴,較純粹,較精微。”他還認為“詩是培養興趣的最好媒介。”因此,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興趣,教師不妨以詩化語言為突破口。什么是詩化語言?簡言之,詩化語言是指具有詩的韻味、詩的意趣、詩的風格的語言。這樣的語言具有情感美、形象美和音樂美,最能感發人心,以其特有的情感魅力和審美讓學生投入忘我的學習之境。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最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就是對感官富于刺激性的語言。形象生動的語言,能讓學生有如臨其境的現場感;富有感情的語言,能感染學生,陶冶情操,振刷精神。總之,詩化語言能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自主學習,欲罷不能。我和學生自主開發了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活動主題為《秋之戀捕夢網》,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在組合運用詩化語言提升活動品味,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以詩化語言激發學生參與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我引導學生自主開拓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題和資源。我對學生說:“在教材中,沒有關于秋天的綜合性學習內容,那就讓我們為秋天開道。碧云天,黃葉地,西風緊,殘,秋天如約而至。楓葉將故事染色,瀟瀟暮雨洗出一個清秋節。柔柔的一抹斜陽給我們帶來溫暖的憂傷,秋月撒下的漠漠輕寒勾起我們的遼遠的秋的相憶。秋天來了,讓我們走進秋天,構思秋天的詩。”這一段頗有詩意的開場白將古詩詞和學生喜愛的歌詞融匯起來,又用幾組形象感人的鏡頭展現出美麗的秋色畫卷,讓喜歡秋天的學生受到激發,讓那些不怎么喜歡秋天的孩子對秋天有了感覺。學生們就很自然地在這樣詩化語言的引導下,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隨后,我在與學生的探討交流過程中,將這次活動主題定為富有詩意的“秋之戀捕夢網”。處于人生黃金時期的學生,從某種意義而言都是詩人,他們對詩化的語言有著敏銳的感知力,他們的心靈也猶如一張無弦琴,只要我們教師巧妙地彈撥,就會發出美妙的和鳴。
(二)用詩化語言構想、提煉活動方案設計。最初,我與學生共同設計方案時,就提兩個要求:一是要有詩意,二是要有一點創意。我讓更多的學生發揮專長,從各方面設計活動方案,如朗誦、品鑒、音樂、攝影、繪畫、書法、郊游等等,然后在考慮將學生設計的活動方案納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學生交來的活動方案有吉光片羽的創意和詩思,但較為零碎,如:寫一封致秋天的信,將這封信貼在樹上;同學們拍攝或親手描繪的秋景圖,并配短詩;有關秋天的詩詞或書畫作品賞析;配樂朗誦,如朗誦李清照的《聲聲慢》,古琴配樂《梧葉舞秋風》;選擇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去郊游,放飛風箏,寄語秋天……我對學生的方案進行提煉梳理,確定了由四個主要環節構成的活動方案:一、尋找秋的足跡;二、文藝中的秋韻;三、探究秋的意蘊;四、共同寄語秋天。但總覺得詩意不濃,還是有些枯燥與僵化。后來,在收集有關秋天的詩詞的過程中,閃現了這樣的靈感:給每一個環節配上意味相近的詠秋詩詞名句,將各個活動環節詩化。活動方案因此逐漸成形:一、“曉來誰染霜林醉”——閑尋秋蹤跡;二、“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文藝世界中秋之舞步;三、“不知秋思落誰家”——探究秋的意蘊;四、“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寄語秋天”創意活動評選。我認為,引用詩詞提煉活動方案的設計,要比要求學生機械背誦、默寫詠秋的古詩詞更能激發學生的詩情,而且化詩為思,隨機生成、觸處成春,也使活動更富有創造力和美的光彩。當然,這樣詩化語文活動方案的前提是要充分培養學生讀詩的興趣,運作的關鍵是師生要有大量的詩詞積累。
(三)以詩化語言展示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成果。著名特級教師陳鐘梁先生說:“語文課是美的,這種美潛伏在語言的深處。”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語言教學,抓住了語言,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根本。語文綜合性學習要彰顯語文本色,拒絕被異化為政治課、生物課、地理課,也應緊緊抓住語言。因此,要求學生用詩化語言展示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成果就尤其必要。在學生的筆下,這樣與秋天相遇:“秋天就這么來了。早晨起來開窗的時候,手指一下子涼了起來,風把秋的味道,一絲一縷的傳遞到我的世界。”秋日陽光里的樹葉有夢幻般的美:“樹葉在風的裹挾中旋舞飛揚,日光的影子,在落葉上惝恍迷離地劃過,這些葉子就像一個個金色的精靈狡黠地沖我眨眼,而后翩翩而下。山路上,一片,一片,半綠半黃的,點點泛金的,金黃燦亮的,深紅淺絳的,疏疏密密。”在品讀悲秋詩文后有這樣的感喟:“冷月殘陽、枯樹衰草、寒蟬驚蛩、斷鴻啼鴉……這些歷代詠唱不衰的秋景,以其永恒的魅力、莫名的傷感,長久地對應著詩人們的愁懷,映現著中國詩人以愁為美的詩心。”這些詩化的語言所呈現出的真切情感或者情境,令人不知不覺地就融入到或靜謐或悠遠,或歡悅或悲愁的氛圍中,令人陶醉在濃郁的詩樣的秋天里。其中體現出來的創作能力,是單純進行仿句訓練無法比擬的。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創作引發了學生對自然的親切綿邈的深情和詩意的思索。自然是人類詩性的家園,也是人類智慧的源泉。不能和自然對話的人缺乏靈氣的底蘊,恐怕在學業上也終究難有所作為。學生通過詩化的語言與秋天相約,與自然相擁,得到的不僅僅是心靈的震撼,可能更多的是去領悟自然之美“與人類當中比較有思想的人的心情絕對和諧一致”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