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想起了半命題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2A-0040-02
“為賦新詞強說愁”這一詩句真實地反映了現今學生的寫作狀態。“愁”是學生作文的寫照,“新詞”如何賦,“說”又如何打開束縛的枷鎖?筆者認為,這需要給寫作一定的自由度。傳統的作文教學受應試理念、工具性的限制,大多是命題或半命題作文,或拘泥課本、脫離生活、毫無新意,或從句式到篇章結構千人一面。這不但助長了假、大、空的文風,而且對學生的人格成長也有很大的負面作用。因此,給予作文教學一定的自由度及生長空間,不僅能夠解放作文教學,而且也是作文教學追求的價值。
下面,筆者以《鮮花》作文教學為例,從命題、選材和表達等方面談談如何拓展作文教學的自由度。
一、命題自由
傳統作文教學中,學生對文題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命題作文,變成了命令學生作文,進而引發畏難的情緒,導致學生看題色變。筆者倡導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少寫命題作文。寫什么,讓學生有話可說,是第一要義。我國文壇巨匠茅盾先生說過:“寫自己熟悉的,這對于初學寫作者來說,永遠是一句正確的話。”生活處處有作文,生活中的素材應該是小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當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情緒的儲備達到了比較豐厚的程度時,習作的內容就能展現出個性。教師如果能夠走進學生的生活,獨具匠心地策劃好一個個作文主題,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教師通過師生對話導入作文教學如下。
師: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份生活中常見的禮物。(展示禮盒)誰來猜一猜這是什么?
生:變形金剛、毛絨玩具……
師(打開禮盒):你們看,哦,原來是一束――
生:鮮花。
(板書:鮮花)
師:這束鮮花在你眼前,難道你不想說些什么嗎?
生:好香啊!
師:請你贊美它兩句吧!
生1:真是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生2:我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機。
師:這一束美麗的鮮花令這位同學想到了生機勃勃的景象。那么,這束鮮花又讓你想到了什么呢?
二、選材自由
清代學者劉大就材料與文章的關系在《論文偶記》中有如下闡述:“譬如大匠操斤,無土木材料,縱有成鳳盡堊手段,何處設施?”而在作文實踐中,學生感到最頭痛的恰恰正是選材問題。筆者認為,選擇素材應給予自由,即制約少、范圍寬,且打破固定的條框約束,學生可以根據對材料的認識,自由地觀察與體驗,想象與聯想,生發與鏈接。
師:這束鮮花,又讓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看到了這束花中有幾朵康乃馨,我想到了母親。
師:母親,多么親切的詞語呀,你是怎么想到?
生1:前幾天是母親節,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到花店為媽媽挑選了九枝康乃馨,代表著我愛媽媽的心天長地久。
師:鮮花可以送人,表達情意。(板書:人)
師:還有同學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生2:有。一次我二姨生病了,我們全家去醫院看望她,就送了一束鮮花給她。
師:鮮花表達了什么心意?
生2:希望她早日康復。
師:剛剛這位女生,還記得將鮮花送給媽媽時,媽媽是什么反應嗎?
生1:媽媽把我緊緊摟住,嘴里不住的說著“謝謝乖女兒,你真的長大了”。
師:剛剛這位男生,還記得將鮮花送給二姨時,她是什么反應嗎?
生2:她很高興,臉上的笑容就像我送她的鮮花一樣燦爛。
師:你們想到的是與花相關的故事,相信這些故事一定都很美好。(板書:事)
生3:我看到這束鮮花想起的是襯托著鮮花的花瓶。
師:你為什么想到花瓶?說說看你是怎么想的?(板書:物)
生3:如果鮮花是燭光,花瓶便是燭臺;如果鮮花是白云,花瓶便是藍天。花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呵護著鮮花,自己永遠沉默無語,它擁有的是靜寂的美。
師:你的語言如詩般優美,把它寫下來一定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詩歌。
生4:我想起了春天,花兒們一朵朵競相開放、爭奇斗艷。
師:看到鮮花會想起美好的春光。(板書:景)這花兒們如何爭、斗,要是能寫出一個童話故事來說不定會很有新意。
生5:我想到了一句話:生如夏花之美麗,死如秋葉之靜美。
師:同學們由這束鮮花想了這么多,或想到人,或想到事、物、景,同學們的發言讓我感受到了你們的睿智和豐富的情感,而且可能還遠遠不止這些,或許我們還能有更多的思索。
師:同學們,我發現我們的課堂上還有一朵花,你們看,你們思維的碰撞,開出的不正也是一朵絢爛的“花”嗎?
發散性思維,是指思維主體圍繞同一個思維對象進行多方面、多渠道思考的思維方式。思維成功與否關系著寫作的成敗,開動思維多向發散,同一材料或同一個話題,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發現事物的內蘊和意義,可以讓學生思路洞開、思如泉涌、下筆千言。從教學片段我們可以看到,在自由選材的過程中,教師巧妙地將學生所思所想進行概括、歸納,這一過程中教師沒有強調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等寫作方法與技巧,目的就是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自然、靈動地表達出來。這樣的作文教學做到了讓學生樂于表達,易于表達。
三、表達自由
一束鮮花創造了一個境界,使作文課產生了美妙的“化學反應”,讓學生調動起心里的感受,產生一吐為快的表達欲。選擇的文體既要根據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需要,又要切合自身的寫作能力,讓學生自定文體,或編述故事、記敘經歷,或抒發感情、發表議論,或臨摹寫真、展開想象。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命題的能力,并對學生的命題提出明確合理的要求。這樣,習作的內容才會更加鮮活而富有個性。
師:同學們,這束鮮花給予我們許多的聯想和感悟。這就是寶貴的創作靈感啊!抓住靈感,寫下來的定會是妙筆生花之作!
師:寫之前,如果有個合適的題目會更好。那么你的文章準備取個什么題目?(相機提示:新、奇、簡、明)
師:你想用什么形式來表達呢?
本次習作是以“童年的回憶”為題的命題作文。習作提示由兩段文字和一幅插圖組成,第1段文字提示交代了本次習作的范圍是“童年都有值得回味的事”,要求回憶之后,寫一件最有趣的事;第2段文字交代本次習作的要求和重點,把童年有趣的事寫具體,寫出真情實感。插圖提供了釣魚、畫畫、捕蝴蝶等幾種童年趣事,旨在啟發學生習作思路。
設計理念:
遵循課改精神,習作指導應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個人的獨特感受出發,激活學生儲備的生活信息,促進個體語言的生成,讓習作課堂成為學生快樂生活的天地。本課教學設計我以此為指導思想充分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激發學生參與作文的熱情。讓學生在和諧民主的習作氛圍中無拘無束地、有創意地寫作。根據習作內容和學生的知識能力特點,利用文本、音畫引路等多種形式, 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易于動筆書寫自己的童年趣事,樂于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熱愛,感受童年的樂趣。
學情分析:
學生屬于作文初始階段的提高期,知識、能力、社會閱歷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儲備,但一提起寫作文,依然人人恐慌、害怕,需要教師積極地鼓勵和表揚,樹立表達的自信心。
教法和學法:努力創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把事情的經過寫生動、寫具體、寫出真情實感,突出一個“趣”字。
能力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合作、交流、表達和創造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童年的歡樂和美好,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把習作中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2.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習作指導和創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師:老師業余時間是個攝影愛好者,喜歡用鏡頭捕捉生活中的一個個精彩的瞬間。我把其中幾張有趣的照片精心制作成相冊,帶給大家來分享,你們想看嗎?
2.請大家欣賞:播放課件,配樂鋼琴曲《童年的回憶》,師解說。
3.師:聆聽著優美的樂曲,欣賞完老師的作品,同學們有什么感受?
生1:照片中的這些孩子一個比一個可愛!
生2:照片中的xx游戲我也玩過,可好玩了。
生3:聽媽媽說,我小時候打預防針的時候還哭過呢!
生4:這些照片展示的都是發生在童年里的趣事。
生5:我也想讓老師把我做的趣事拍下來。
師小結:好啊,老師答應你。看著大家興奮的神情,聽了你們發自內心的話語,老師知道這一組畫面勾起了你們對童年的回憶,想起了許多曾經做過的趣事。這節課就讓我們用手中的筆,寫出那些美好的回憶吧!(板書:童年的回憶。)
二、自讀提示,明確要求
1.師:任老師常說“審題是寫好作文的關鍵”。(課件9)現在請同學們輕輕打開書,翻到46頁,認真讀一讀書中的兩段文字,看看自讀提示給我們本次習作提了哪些要求,如果你讀懂了,可以用筆畫一畫,寫一寫標注。
2.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你們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
3.生匯報,師板書:
內容:寫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一件事。
要求:(1)詳略得當,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2)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師小結:同學們不但找得準,而且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歸納,看來你們的審題能力又提高了。
明確重點:請同學們把書放下,瀏覽一下黑板上的習作內容和要求,想一想我們應該注意的重點是什么?
師:同學們真是一群愛思考、會學習的孩子,老師喜歡你們。
三、構思習作,口頭敘述
1.師:請同學們再看書中的插圖,圖中的小朋友有的在釣魚,有的在畫畫,有的在捉蝴蝶,他們都在“大自然這本讀不完的大書”中找到了樂趣,老師現在特別想聽一聽你們都做過什么趣事,在哪找到了快樂,大家愿意告訴我嗎?
師:如果班里的36名同學一一都把趣事告訴我,就算下課了也說不完。這樣吧,請同學們6人為一小組,先和小伙伴說說你的趣事,然后每組推薦一名講得最好最有趣的同學,再來告訴老師好嗎?口語表達是寫好作文的前提。請看老師的友情提示一。
2.出示課件,指名讀。讓我們趕快行動吧,說一說,比一比,看看誰的童年故事最有趣。
3.生小組交流,師巡視。
師:剛才我走在同學們中間,早就被大家的趣事給吸引住了。老師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聽聽了,請每組推薦的代表舉手示意一下。誰愿意第一個站起來說說你的童年趣事,讓老師和同學們一同分享你的快樂?
4.全班交流,師生根據習作要求評價。
師小結:在剛才的交流中,老師發現講故事的同學講得眉飛色舞,聽故事的同學聽得喜不自禁,有的同學還笑出聲來了,看來這些故事的確很有趣,感染了大家。
四、拋磚引玉,指導寫法
1.師:行文要有章法。如果把這些趣事寫下來,怎樣才能寫精彩,并符合習作要求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2. 生小組內討論交流。
3.生匯報,師適時出示課件:
①寫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 、結果,分清詳略。
②對人物有細節描寫:語言描寫 、 動作描寫 、神態描寫、 心理描寫、外貌描寫。
③恰當地引用一些好詞好句,運用修辭手法。
④為了更好地突出主題, 也可以自命題。(老師覺得你的想法很有創意,尊重你的決定。)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在本單元的課文閱讀學習中,已經掌握了寫事記敘文的章法,你們真了不起!請看老師的友情提示二。
師:這是老師為大家推薦的一些好詞好句,僅供大家參考,如果你能在寫文章中恰當運用,對于突出主題“趣”會有很大幫助。指生開火車讀、齊讀,談體會。
5.教師出示對比段,學生自讀,體會如何能寫具體。
師:“哪一個片段具體生動?為什么?”
五、學生動筆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1.師:同學們,快趁熱打鐵吧,把你心中的趣事行云流水般寫下來吧。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關注學困生。
師小結:老師在巡視中發現,大多數同學都能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活動等細節描寫,把最有趣的部分寫完了。請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使文章表達得更加完整,主題更加突出呢?
生:加入恰當的開頭和結尾。
師:是啊,好的開頭和醒目的結尾如錦上添花,能夠緊緊地抓住讀者的心,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忽略這一點。
(設計說明:學生有了說的基礎和行文的指導、提示,寫起來如行云流水,所以應該在烘托中心、凸顯主題上加以指導。)
六、作業布置(課件22)
1.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把作文補寫完整,使文章變得更精彩。
2.結合作文要求,試著修改自己的作文。
師總結:老師現在就把我積累的好詞佳句用到這堂課的結束部分,為這堂習作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設計說明:這樣引導和作業安排,既降低了學生寫作起始階段的難度,又培養了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和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板書:
童年的回憶
內容:寫童年生活里最有趣的一件事。
要求:1.詳略得當,有趣的地方寫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