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五星級酒店宣傳口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國際旅游島 旅游房地產 海南 開發模式
隨著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戰略的正式獲批,海南旅游房地產的發展也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旅游業是海南的主導產業,因此,從旅游視角思考房地產,已成為海南房地產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2010年7月獲國家發改委批準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規劃綱要》,對海南旅游房地產市場做出了重點強調與明確規劃。本文從海南省旅游房地產項目開發的現狀出發,分析了目前主要的三種開發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之策,對海南旅游房地產的發展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海南旅游房地產發展現狀與特征
1.海南已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
2005年至2009年海南全省游客總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持續上升,2009年接待過夜國內外游客2250.33萬人次,入境游客55.15萬人次,旅游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4%(表1)。 在旅游業穩步提升的拉動下,以“度假房產”、“生態房產”為著力點的旅游房地產市場快速升溫,外銷率不斷提高,房價持續走強,轉型升級步伐加快。2009年,全省房地產銷售量560.34萬m2,比上年增長50.5%,實現銷售額351億元,比上年增長73.2%。
數據來源:據海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統計資料整理。
海南憑借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優美的環境資源,吸引了國內外諸多著名品牌酒店投資建設。如“國家海岸”――海棠灣首批建設的十幾家酒店就包括凱賓斯基、朗豪、費爾蒙、希爾頓逸林、喜來登、君悅、香格里拉等著名品牌。硬件設施的建設和完善為發展國際化的休閑度假旅游奠定了基礎。目前,海南酒店客房有36578間,五星級或按五星級標準建設的酒店已過180家,國際品牌酒店已達48家,位列全國各省市之首。隨著旅游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對旅游住宿設施等旅游房地產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大,據《海南省旅游總體規劃》預測,到2020年,海南省旅游住宿酒店客房需求量約11.1萬~13.2萬間。
2.海南目前旅游房地產發展的總體空間特征可以概括為“東鬧、西靜、中隱”
東線的濱海度假地產以東線高速為串聯,借助政府規劃和優越的海岸條件,將自然資源轉化為地產資源,將單純海景觀光、商務會議客源轉化為房地產客源。中線利用固有的熱帶雨林和溫泉等資源,通過先期低端度假產品催熱市場,大力發展養老度假休閑地產。西線為島內保持原生態較為完整的地區,原生態的海岸和山地雨林資源豐富,最早規劃為工業開發集中地帶,旅游地產開發尚在初級階段,將定位為原生態野趣旅游地產。
3.開發熱點已跳出??诤腿齺唭蓚€重點城市
從旅游區域發展的基礎上看,東部沿海地區的發展較為成熟,是當前的熱點開發區域。但隨著其他地區旅游資源的逐步開發,中西部市縣的旅游地產也風生水起,開始升溫。???、三亞踞海南島南北兩端,一直以來都是旅游房地產發展的領軍城市。在??凇⑷齺喌母偁幹校D系亩€城市旅游房地產市場也悄然興起,具有明顯特征的開發熱點區域已初步形成,且在空間上呈現出以熱點城市為點,以東部海灣為線,向中部、西部全面發展的趨勢。
4.旅游房地產產品更加豐富與多樣化
20世紀90年代初,三亞首先出現了分時度假酒店(產權酒店),由此形成了長久以來產權酒店“唱獨角戲”的局面。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者的需求日益個性化、多樣化,在市場的多種需求下催生了各式各樣的旅游房地產產品。從項目地理位置看,有濱海、森林、山地等風景區旅游地產,亞龍灣人間天堂•鳥巢度假村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從經營模式看,有公寓式酒店、家庭旅館、養老休閑社區等,尤其是養老休閑社區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發展勢頭強勁。
5.開發商和購房顧客多元化
海南獨特的自然環境資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同時也吸引了大量房地產商紛紛入駐海南。目前,中國房地產開發百強企業中已有超過60家在海南進行房地產開發,這個數字已經超過房地產百強企業在國內某些一線城市的開發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南島房地產的客源更加多元化。據海南建設信息網的數據,2008年,海南房地產的客戶范圍已從以東北、北京等為主擴展到全國(圖1)。
二、海南旅游房地產開發主要模式
1.依托濱海、熱帶雨林、溫泉等高品位旅游資源的度假酒店開發模式
度假酒店是以接待休閑度假游客為主,為休閑度假游客提供住宿、餐飲、娛樂與游樂等多種服務功能的酒店。它與一般城市酒店不同的是,多建于濱海、山野、峽谷、鄉村、湖泊等自然風景區附近,而且分布很廣,市場范圍遍及全國各地,向旅游者傳達著不同區域、不同民族豐富多彩的地域和歷史文化 。海南的度假酒店一直是旅游房地產發展的主力軍,由早期建設的亞龍灣到近期規劃建設的海棠灣、棋子灣等,均是以開發高檔度假酒店為主。
此類旅游房地產的特點,首先是自然條件優越。如正在開發的海棠灣酒店項目,多數建在風景優美、海景資源豐富的海灣,占據了具有絕對優勢的一線海景資源,為度假酒店的濱海觀光、海上游樂等項目奠定了基礎;其次是品牌特色明顯。吸納國際性品牌酒店入駐海南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一個重要戰略,是促進旅游接待條件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首先達到國際化水準,提升海南旅游“國際化”的重要舉措;第三是目標客戶明確。不論是前期規劃還是后期建設,海南的度假酒店項目都是以國際、國內的高端客戶為主要目標,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規劃綱要》的獲批,對外實行以“免簽證、零關稅、放航權”為主要特點的旅游開放政策,必將為海南帶來大批國際高端消費群體。
高星級酒店建設迅猛的主要問題是同質化嚴重、高端客源競爭激烈且市場淡旺季節明顯,酒店未來收益面臨嚴峻挑戰。從海南接待游客的客源地結構來看,目前國內游客占全省游客總量的95%,境外游客僅占5%左右,且國內游客仍然是以觀光為主,因此,低價、低品質競爭的低端化旅游市場運行模式仍在延續,難以實現旅游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根據國家旅游局統計數據,近年來三亞市亞龍灣五星級酒店平均出租率在48%―64%之間,而??诘奈逍羌壘频昶骄鲎饴蕿?6%―57%,酒店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表2)。
2.以熱點城市為主的旅游居住地產開發模式
海南具有獨一無二的熱帶氣候、環境等旅游資源,將這種資源與房地產融合在一起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客觀需求,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從目前旅游房地產開發的情況看,三亞、??凇偤R劳袕妱莸穆糜钨Y源,結合自身的城市配套優勢,已成為海南旅游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主力城市,并將這種以城市資源為賣點的居住地產、度假地產帶入高速發展時期。
此類旅游房地產的特點,在土地市場方面,一線海景用地開發殆盡,二線用地的度假、居住價值日益提升,因此未來的外城區將成為市場主要競爭地;在產品方面,隨著市場規模和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一線海景資源日益稀缺,房地產開發更加注重產品自身品質與特色的打造,在戶型方面出現兩極分化:一是面積在250―400m2的高端別墅;一是50―80 m2的大眾化小戶型公寓。在房地產業內,小戶型曾被多數人看作是一種過渡產品,時至今日,小戶型產品豐富多樣,功能不斷完善,諸多小戶型在提高其使用率、性價比、居住舒適度的同時,其健康住宅的標準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在客戶需求方面,市場為外向型市場,購房目的為旅游、度假、養老、投資等。如據《2010年海南省房地產市場調查報告》分析,??诟叨朔康禺a客戶購房的主要目的就是度假、養老、享受生活(表3)。
旅游居住房地產發展的主要問題是,投機性質的購房者占多數,由此造成了樓房空置率高、設施浪費、成本增加等問題。海南國際旅游島戰略推出后,旅游房產價格被迅速拉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投機購房,導致入住率很低。據統計,在海景房最集中的三亞灣等地,小區內的常住率僅20%左右;文昌某樓盤的入住率則10%都不到。同城市傳統房地產相比較,旅游地產由于其時段性入住的特殊性,造成了“三浪費一增加”,即樓房空置浪費、社區基礎設施浪費、周邊公共服務設施浪費及管理成本的增加。
3.集度假、居住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房地產開發模式
建設國際旅游島是海南一次重大的戰略調整,旅游業由“觀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轉變,同時也促進了旅游房地產市場的轉型升級。與觀光型旅游不同,休閑度假游往往會以某地為據點,將休閑、觀光、運動、體驗甚至商務等有機結合,是以慢節奏為特征的生活方式,所以休閑度假者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一般較長,對于這種較長時間的度假,光有景觀和酒店遠遠不夠。因此,海南初步形成了獨特的集酒店、度假公寓、住宅(第二居所)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房地產。
此類旅游房地產開發的特點,在自然環境選擇方面,與多數度假酒店相同,是以海景、湖景、山景、文化景觀等風景資源為依托,同時重視康樂資源(如溫泉資源)、旅游配套資源等;在產品構成方面,這是多種類型組合的旅游地產產品,可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如傳統酒店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服務性,度假公寓、度假別墅則具有更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給消費者一個異域家的感覺;在目標客戶方面,在豐富的旅游度假產品基礎上,目標客戶范圍較廣,主要是來自內地省份以休閑度假、康體療養、養老為主要需求的候鳥一族。同前兩種開發模式相比,此類旅游房地產的優勢最大。
綜合性旅游房地產開發的主要問題在于,目前開發的產品多以酒店和小高層度假公寓、度假別墅為主,全部冠以養生度假、生態居所的宣傳口號,核心競爭力無法體現。另外度假公寓、度假別墅基本以島外客戶為主,受海南旅游季節性明顯的因素,旺季熱銷,淡季無人。
三、海南旅游房地產發展的應對之策
1.注重產品特色,靈活營銷,增加客源
針對依托濱海、熱帶雨林、溫泉等高品位旅游資源的度假酒店開發模式,為了避免惡性競爭,首先應努力借鑒國外旅游度假勝地酒店業的開發經驗,吸取其先進的開發理念,充分挖掘本土的文化特色,依托豐富獨特的旅游度假資源優勢,突出休閑度假、養生、健康長壽、適于居住等主題,努力把海南建成國際知名的度假勝地。其次,靈活運用營銷策略,如形成“度假權益”產品,就是將酒店的客房使用權按時段進行分解,用優惠的價格按份銷售給固定的消費者,消費者在約定的年限內,每年擁有一段時間到該客房住宿、度假的權利,同時還享有轉讓、饋贈、繼承等系列權利以及對酒店其他服務設施的優惠使用權。眾多高端酒店的興建,并不意味著海南能從“國內島”成功轉型為“國際島”,或從低水平的“觀光目的地”轉變為“度假休閑目的地”,相對穩定的多元化客源才是問題的關鍵。
2.建立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入住率
針對以熱點城市為主的旅游居住地產開發模式,海南省相關部門應當建立法律法規來控制樓房空置率,如取消空置房物業費打折,從1999年到2006年8月,海南關于空置房的物業收費一直是按50%來執行,2011年1月1日海南省物價局開始正式實施《海南經濟特區物業管理條例》中的明確規定,房屋空置超3月,將全額繳納物業費。物業費的提高對降低空置率,促使房地產市場的良性發展可以起到積極作用。正如國家欲在2012年出臺的“房控稅”一樣,海南省也可以出臺征收樓房空置費等政策,以此降低空置率。旅游房地產的核心是以其是否部分或全部執行旅游功能來界定的,因此一般性的投資房地產并不能稱之為旅游房地產。但是,購房者在進行“二次銷售”即將房屋時段性的使用權銷售或出租給度假客人后,一般性房地產就可以轉化為旅游房地產。建立相關法規,努力提高入住率,可以將房屋的一次性投資轉化為分期的旅游度假收益,不僅可以幫助置業者快速收回投資,還可緩解海南旅游“淡旺”季節性的矛盾,從根本上拉動區域經濟增長。
3.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
針對集度假、居住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房地產開發模式,由于其開發規模、投資、建筑面積較大,因此應該以提升房地產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為目標,改善房產結構,促進房產的多元化發展,完善配套設施,以高品質休閑房產為主要發展方向,以家庭旅館等其他度假產品為補充,滿足高、中、低各類收入游客的旅游需求。另外,由于旅游地產的特殊性,購房者不會長期在海南居住,因此對周邊的生活圈要求不高,但是對社區內的物業服務、社區文化生活、區內生活設施等一系列的軟性指標要求較高,這就需要提高服務人員專業知識及素質,豐富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等,從根本上讓消費者體會到家的感覺。
四、結語
旅游房地產是伴隨度假旅游普及而發展起來的,但反過來,旅游房地產的發展,又支持和引導了度假旅游的深入開展。開發商需要尋找與旅游發展共贏的方式,將旅游房地產產品與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文化、歷史等因素相融合,運用到旅游房地產開發項目上,注重“借勢”去發展旅游房地產,達到最大的綜合效益。作為全國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海南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氣候、環境等旅游資源,旅游房地產擁有獨特的發展優勢,組合了居住、度假、商務、養老等多種因素在內的全新度假投資置業方式,使越來越多的島外人士來海南旅游置業成為時尚。可以預期,海南的旅游房地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一定會呈現更加理性、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2009年海南省旅游發展年度報告[R].海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2010.
[2]度假權益產業發展情況概述及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重大意義[R].海航酒店集團.2010.
[3]2010年海南房地產市場發展報告[R].中國房產信息集團.2010.
[4]田良、張靖、申濤.海南省近年大中型旅游房地產項目建設初步調查分析[J].區域旅游:創新與轉型.海南出版社,2010.5:419-423.
[5]高兵,林峰.從單一度假地產到綜合性旅游地產開發[J].旅游運營與地產開發.2010.(10).
[6]baike.省略/view/2337538.htm.
[7]宋.旅游房地產發展與國際旅游島建設[N].海南社會科學網.2009.11.
關鍵詞:潮州市 旅游 SWOT分析
一、潮州市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Strengths
1 旅游資源豐富
潮州市旅游資源的總體特點有:
(1)種類豐富。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分析,潮州市擁有全部8主類旅游資源,資源類型齊全。
(2)總量多。潮州市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著名僑鄉,素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稱、“中華古典文化櫥窗”等美譽。除了豐富的自然資源,潮州市的人文旅游資源也非常突出。全市現有文物古跡72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是粵東文物古跡薈萃之地。這些人文勝跡在廣東,甚至在全國都有一定影響。
(3)文化品位高,內涵豐富。潮州本土的原生文化與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融滲透,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類型――潮州文化,是潮州綜合的人文旅游資源。其特點有:一、內容豐富。潮州方言、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風情等,無不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蘊涵濃郁的中古遺風,潮州因而被漢學家譽為“中原文化的典櫥”。二、品位高、特色鮮明。其建筑、雕刻、飲食在全省、全國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地位。如潮劇為全國十大出國演出地方劇種之一;潮州刺繡是我國四大名繡中粵繡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我國兩大木雕體系之一;潮州大吳泥塑與無錫惠山泥塑、天津泥人張同為全國三大泥塑產區;潮州楓溪的工藝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細如絲、聲如罄”見長,是中國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被譽為“中國瓷都”。
(4)開發潛力大。潮州的旅游資源相當豐富、種類多,適合多種經營與開發、創新發展。而這些也是潮州發展旅游的先機和基礎。應該對其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與開發。
2 區位條件優越
潮州地處廣東省東部,西與福建接壤,省內則與汕頭、梅州等著名的旅游城市接壤,這樣可以吸引旅游客源就近前來游覽。交通方面也比較方便:潮州地處要塞,公路與鐵路都相當發達汕汾高速公路、國道G324線、廣梅汕鐵路等重要干線都經過境內,與省內及周邊城市連接緊密,鄰近汕頭外砂機場與規劃建設中的潮汕國際機場。另外,汕梅(州)高速公路、潮揭(陽)高速公路、廈深鐵路正在建設,交通條件上對外進入相對比較便捷。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潮州區位條件堪稱粵東之優。
3 旅游客源市場優勢
首先,潮州比鄰汕頭、梅州以及廈門等著名旅游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不少游客就近前來游覽;其次,作為著名的僑鄉,1000多萬的旅居海外的潮籍僑胞,這是潮汕旅游發展的先天市場條件。同時,華僑也絲推廣潮州旅游形象和以僑引外的條件。再者,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以及自身所具備的其他優勢,它將成為珠三角地區以及廈漳泉地區乃至長三角地區出游選擇的重要目的地??驮词袌鰞瀯荼容^突出。
(二)劣勢分析Weaknesses
1 產品特色不鮮明
潮州市雖然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沒有充分發揮這些旅游資源的功能和效應,還停留在普通大眾化觀光旅游方面,沒有形成鮮明的主題形象和高品位、組合型的系列旅游產品和特色旅游項目。現有的大多數旅游產品已經較為老化、單一,缺乏較強的吸引力,主要表現是產品結構不合理,仍然是以文化性的觀光旅游為主,處于較低層級的階段;產品的升級換代速度慢,創新不夠;旅游產品的參與性不強,觀光類占多數,給游客帶來的體驗參與比較少。
2 旅游品牌定位不準
潮州旅游品牌定位方面存在著“貪大”、特色不鮮明、定位過高或過低、定位混亂等問題。在旅游品牌的形象提煉中,沒有準確提煉品牌形象、反映內容不貼切,缺乏時代感、品牌宣傳口號不洗練等等。如主打“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名片,在如此激烈旅游市場競爭中,面對更為理性的旅游消費者來說,已難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加上潮州的客源市場目標基本定位在珠三角及周邊地區,沒有進一步向內陸或國外延伸,使得客源市場空間更為狹小。
3 宣傳營銷不充分
從旅游開發的實踐來看,潮州在旅游宣傳和營銷方面力度仍然不夠,旅游產業的廣告遠遠沒有市場規范,沒有設立專項的宣傳促銷經費,各部門各單位力量薄弱,未能形成統一聯合的促銷格局;沒有形成強有力的宣傳推廣與營銷執行渠道、宣傳推廣不到位而得不到外界的認可和接納,影響了潮州市旅游資源知名度的擴大和提高。
4 旅游接待能力較弱
旅游住宿設施不完善。目前,全市較具規模的酒店有28家,近百家低檔旅社,共有客房1577間,床位2997張,餐位7640個。目前仍沒有五星級酒店。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講,潮州的酒店接待能力都處于劣勢。由于酒店規模小,大多數管理、服務水平有限,經營特色不突出,全市旅游酒店的整體競爭力較弱。
旅游景區景點都比較小,可進人性差,設施不齊全。整體的接待能力低。難以吸引和接待大批量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此外,本市旅行社數量略少,且規模不大,實力不強。其中國際旅行社4家,國內旅行社14家,整體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比較有限。
5 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整體水平不高
尤其在旅游旺季更凸現不足,目前全市導游人員大都是學歷較低的中專學生,而且各旅行社的導游人員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導游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體旅游質量。此外,由于潮州市的旅游整體實力不強,大環境吸引能力弱,對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吸收,不利于潮州旅游業的長遠發展。
6 體制不夠健全
近幾年,潮州市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投入巨資對現有旅游資源進行大規模的保護修復、改建擴建,但是,由于發展大旅游的運作協調機制沒有建立,資源的管理權限分散,多頭管理,分別歸屬不同的部門,造成各自為政的局面,不利于統一規劃,有時牽涉到各部門之間利益,難以迅速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三)機遇分析Opportunities
1 省政府大力支持
由于當前粵東潮州、汕頭、汕尾、揭陽4市整體經濟實力在省內地區較為落后,省政府為加快這4市經濟發展速度、協調全省經濟的和諧全面發展,于近年加大了扶持力度。潮州市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視,獲得豐厚的投資資金,有利于本市旅游業的開發建設。
2 市政府重視
在潮州市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潮州市的旅游有了很多可以利用的優惠條件和協同效應。潮州市政府根據《潮州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將潮州市旅游總體定位為:世界潮州文化之源,廣東東大門,粵東文化生態休閑旅游地。提出了旅游旺市的發展戰略,為潮州市發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依據;也給本市的旅游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潮州市在粵東
旅游的龍頭地位日漸凸顯。
(四)威脅分析Threats
1 旅游相關產業發展薄弱
旅游業是一個相關性非常強的綜合性產業,涉及到很多行業和部門。旅游者的旅游活動包括食、住、行、游、購、娛六大環節,要滿足旅游者的需求必須各行業、各部門密切配合。但由于本市相關行業發展相對落后,直接影響了旅游業整體效益的發揮。
2 周邊地區競爭激烈
潮州市周邊分布有汕頭、揭陽、梅州以及廈漳泉旅游強勢地區,這些地區都將旅游作為城市的主要功能。潮州旅游資源與周邊地區具有一定的同質性,區域競爭激烈,形成強大的競爭壓力。東受武夷山、西受粵中和粵北、南受南澳島競爭影響、北受江西影響。如何協調好以之關系,化弊為利。顯得尤為關鍵。
二、加快潮州市旅游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突顯產品差異化
在保持觀光旅游的情況下,應在優化旅游產品結構上加大調整力度,創造性地提出本地區旅游的游客利益點和旅游品牌形象個性,針對不同類型游客的消費需求和出游動機,發展品牌旅游、特色旅游,探索新的旅游熱點,加強旅游者高度自我參與及體驗。如潮州甲第巷民居展覽館中可按照舊時百姓的平常生活景象進行恢復,并允許游客參與到百姓的日常起居,體驗一把純粹的潮式生活等。
(二)準確定位與傳播旅游品牌
潮州市旅游品牌塑造和宣傳要圍繞定位開展工作。主要以下方為基礎:一是明確旅游者的需要和動機,依托潮州市已開發和潛在的旅游資源優勢,尋求同類產品的差異化特征;二是從文化方面進行定位,深入挖掘潮州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示獨特的潮洲文化資源,從而為旅游者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和文化享受。另一方面,通過采用先進的營銷理念與潮州市旅游業的實際情況密切結合起來,運用整合營銷傳播理論,整合各方力量,進行開展統一的旅游品牌傳播。
(三)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
人才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潮州市的旅游教育、科研機構可同旅游業建立暢通的聯系機制,互動合作,為旅游業訂單培養輸送專業人才,提高全市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四)加強區域聯合
區域旅游合作有利于推動潮汕區域旅游市場的發展,消除旅游合作項目的市場化障礙,實現利益共贏;是充分發展區域旅游資源共享、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必由之路。但在合作過程中需要確立并發揮良好的制度安排的作用,打破由于原有舊制度帶來的路徑鎖定影響,切實使區域旅游合作惠及合作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