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開機后顯示器無信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電子白板;投影儀;展臺;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3-0162-02
多媒體教室主要由計算機、投影儀、展示臺、中央控制系統、電子白板等多種現代教學設備組成,已經成為學?,F代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環境。要讓多媒體教有效服務于教學,就必須了解和掌握多媒體設備的維護。
1.供電系統故障和維護
故障現象:開啟整個多媒體設備中的任何一個都顯示為無電信號。
1.1 電源及電源插座。檢查電源插板開關是否開啟 ,若開啟則檢查電源插座 是否插上或連接好,若連接好則檢查總電源開關 是否跳閘.若跳閘則將總閘開啟后再返回檢查電源插板……。
1.2 電源短路:(1)插板出現短路現象:更換新的插板重新連接;(2)開啟電腦出現短路現象:將連接到電腦的所有設備斷開,每連接一個設備(如鼠標、鍵盤等)開啟一下電腦,當出現短路時則可確定該設備有問題,重新更換該設備即可;(3)其他設備短路,檢查方法同檢查電腦方法相同。
2.電腦方面故障和維護
故障現象:多媒體教室的電腦在正常工作狀態下突然死機,重啟后不能進入系統,開機出現藍屏,電子白板無驅動信號或經常查找驅動,U盤插入后找不到盤符等。
2.1 突然死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用硬關機后重新啟動,如果出現的頻率高,那就需要重新安裝系統了。
2.2 啟動電腦后不能進入系統。(1)CMOS設置錯誤:出現這種情況需要進入CMOS進行更改設置,一種情況是找不到硬盤,需要重新拔插硬盤線路連接;另一種情況是系統啟動沒有用硬盤啟動,重新設置為硬盤啟動即可。(2)系統損壞: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用備份好的系統進行系統還原,或者重新安裝新系統。(3)開機時無法進入系統,顯示器前排指示燈閃亮,則說明顯示器的分辨率調整不正確,此時應該重啟電腦,一直按著F8鍵不放,出現開機選擇菜單,選擇VGA/RGB模式,進入系統,降低分辨率。
2.3 開機出現藍屏。(1)系統軟件不支持本機硬件或兼容性不好,需要重新更換其它版本的系統重新安裝;(2)系統硬件損壞或硬件之間的兼容性不好,需更換主板或硬盤進行測試,直至找到故障原因,更換相應的部件即可。
2.4 電腦無聲音。當電腦播放音頻文件時,系統沒有聲音,解決此故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檢查電腦任務欄右下角音量控制器是否被調成靜音或者音量過小,如果是,則取消靜音或者調大音量;(2)電腦播不出聲音也有可能是音頻文件損壞或播放軟件的問題,嘗試換另外一個播放軟件;(3)檢查音頻接線是否正確,連接錯誤則重新進行正確連接;(4)檢查音頻驅動是否安裝或安裝正確,若異常則重新安裝。
2.5 移動存儲器。常見問題是電腦無法識別USB設備(1)直接將U盤插在電腦主機上.電腦主機前面的USB接口可能因長時間反復使用,接觸不良,此時可其接到主機后面的USB接口上;(2)在第一種情況下仍然不行,則需專業人員進行處理;(3)如果是MP4、MP5或手機內存卡,則需要開機后連接USB才能被電腦識別.
3.電子白板無驅動信號或經常查找驅動
3.1 電子白板無驅動信號:①重新拔插電子白板的USB插口或更換插口,檢查線路是否太長或中間有連接,且線與線之間的連接是否斷開或連接好。檢查USB驅動是否安裝,若沒安裝就將其安裝好。②電子白板的驅動程序是否安裝好或電子白板的版本是否一致。③操作系統是否相符(有些電子白板需要不同的系統支持)。
3.2 經常查找驅動:出現這種情況是USB接口松動、線路太長,信號太弱,重新拔插接口或縮短USB線路。
4.實物展臺方面
現象:展臺打開電源后,無法把信號傳遞到投影儀上。(1)屏幕上不出圖像:首先檢查視頻展示臺攝像頭鏡頭蓋是否取下,然后檢查投影機信號源選擇是否切換到展臺信號狀態。(2)投影畫面色彩失真:調整展示臺對比度或色彩飽和度,個別數據線質量不好也可出現這種情況,需更換數據線。(3)忽明忽暗或畫面模糊,雪花噪點很多:改善照明環境,增加輔助照明燈。(4)固定的陰影暗斑:著重檢查鏡頭是否有污漬沾染。
5.投影儀方面
故障現象:投影機無顯示、無法正常啟動、無信號輸入等。(1)投影無法正常啟動:檢查是否有電源指示:(無:查開關和供電;有:按中央控制臺上的開關按鈕),使用遙控器開啟.或者斷電重新啟動.如果仍然不行,則手動打開投影機電源;(2)投影機無信號輸入:此時可以按面板上的"電腦",讓視頻輸出切換到電腦即可;(3)顏色異常:中控上電腦投影輸出線松了,試著將其插緊.如果仍然不行,則換數據線;(4)投影大小異常:調整投影機上的控制圈,或者調整電腦的刷新率;(5)投影效果差:投影機老化,關閉黑板燈及兩側窗簾,增強投影效果;(6)圖像模糊,調整對焦、對比度和亮度;(7)圖像位置不對,調機位;(8)倒像、反像,用遙控器菜單來調整(倒像是天花板模式調反了,反像是調成了背投模式);(9)投影機報警(投影機下方指示燈為紅燈時):關閉所有設備,關閉總電源后重啟。
6.控制面板方面
故障現象:控制面板按鍵全部失靈,無法正常實現各種切換和啟動功能;能單獨正常啟動計算機,但連接到控制面板后無反應等。故障分析:嘗試摁下其中一個按鈕,發現按鈕彈性不足,或相應的指示燈無反應。重新啟動幾次都不成功。估計是使用時間較長后,其內部感應部位接觸不良了。由于控制面板是正體鑲嵌在一起,只能返回廠家修復或換用新面板。
6.1 中央控制系統無信號輸入。(1)檢查電腦到中控的視頻信號線是否松動,如果信號線松動,電腦屏幕上就會無信號輸出;(2)重新啟動中控系統,中控系統中的視頻功能模塊的死機也會造成電腦無信號輸出。
6.2 控制面板"系統開"無法開機。(1)沒有給控制系統供電,確認控制面板電源開關是否打開或電源線是否連接完整;(2)面板和主機的網絡連線沒有接好,請檢查面板和主機連線是否接好、連對正確;(3)主機的電源管理死機,請切斷電源幾秒后,重新連接電源并開機。
6.3 控制面板按鈕失靈。(1)若出現設備選擇、投影機控制、環境控制等整個區域控制不靈,可能是面板設置不對,請重新設置或聯系經銷商;(2)若出現紅外遙控或設備選擇等某個功能失靈,可能是主機某個功能模塊死機,請按控制主機前面的復位按鈕。
6.4 控制面板損壞需重新更換。(1)中控器上控制按鈕由于長時間按壓損壞失靈;(2)中央控制器多次重新供電后所有燈全亮;(3)單獨啟動電腦能正常運行,經多次檢查連接到控制面板后無反應等都需要更換控制面板。
1 性能與特點
(1)適用范圍廣
該試驗臺適用范圍廣,能完成QC/T44-1997標準《汽車風窗玻璃電動刮水器技術條件》中規定的刮刷頻率、刮刷效果及耐久性等性能試驗,其噴頭位置、噴淋水量均可調節,對被試電動刮水器大小規格無限制。
(2)試驗效率高
為更準確考核刮水器的平均使用壽命,避免單臺試驗的偶然性,該裝置可同時進行4臺刮水器試驗,試驗效率提高3倍。
(3)節水
試驗臺噴淋用水為循環水,可節約水資源。
(4)自動化程度高
試驗臺由計算機控制,能自動完成工作循環次數的采集、記憶和顯示,當達到設定試驗次數后自動停機。噴水量>5L/min,出水口壓力>0.2MPa,每刮刷5×104個循環后能快慢速自動切換。
(5)具有故障診斷及報警功能
系統設置各種軟件保護措施,試驗運行期間,如果刮刷循環計數感應開關10s無信號變化,說明刮水器不能正常工作,系統將報警。
為避免電動刮水器無水刮刷,水泵出水量必須達到一定要求。當水壓傳感器感知水泵壓力小于規定值時,系統將報警。報警后如不及時處理,2min后系統將自動停機。
2 結構與工作原理
2臺刮水器同時試驗時,刮水器試驗臺結構及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其結構主要由水路系統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
(1)水路系統
試驗臺水路系統由水箱、淋水噴頭、流量調節閥、壓力調節閥、水泵及管路等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水泵從水箱中吸水,水泵出口的流量和壓力由調節閥調節,壓力表顯示水壓大??;淋水噴頭噴出的水噴到駕駛室前擋風玻璃上后,經雨刷刮凈后回流至水箱,周而復始,實現試驗淋水系統自動循環。
(2)計算機控制系統
該試驗臺計算機控制系統框圖如圖2所示,其結構主要由控制器、計數傳感器、電動刮水器、數碼顯示器、水壓傳感器、水泵電動機等組成。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控制器采用AT89C2051型芯片,八位七段數碼管的驅動和刷新采用MAX7219型芯片,使用24C32 EEPROM型芯片進行數據存儲,MAX1232型芯片則負責單片機的復位和實現“看門狗”功能。
控制器的輸入有水泵出水壓力信號、霍爾傳感器計數信號。控制器的輸出有水泵驅動信號、刮水電動機驅動信號及報警顯示單元信號。刮水器刮刷擺刮時,霍爾傳感器便能感應到刮刷的接近與分離。每一次的接近與分離傳感器就產生1個脈沖信號。這個信號送到控制器就累加1次,達到設定試驗次數后,試驗自動停止。
試驗過程中,為防止因無水噴淋而造成刮水電動機過載損毀,在調壓閥的后側裝有1個水泵出水壓力傳感器測量水壓。傳感器采集到的水壓信號輸入計算機控制系統,當水壓連續15s低于0.2MPa時,控制系統將發出報警并切斷刮水器電源,試驗即停止。
控制器控制電動刮水器的啟動和停止,并且能自動切換刮水電動機刮刷速度。其控制系統能夠清晰顯示當前試驗次數,因故停機后能夠存儲數據,在下次開機試驗時可自動實現累加計數。試驗完成后,該控制系統自動停機,在下次試驗時需先將計數器清零。
[關鍵詞]計算機硬件;維護;應用
中圖分類號:TN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0-0059-01
1 電腦硬件的日常維護以及故障的判斷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1)防塵和防潮在電腦主板的日常維護工作過程中比較重要,中央處理器、內存條以及顯示卡等關鍵部件全部插在主機板上,假如上面有太多灰塵,容易使得主板和其它部件之間接觸不好,出現一些未知故障,給用戶的工作以及娛樂造成一定的麻煩;假如環境過于潮濕,主板極易變形而出現接觸不良等問題,就會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日常需要注意的事項:①電腦周圍的環境狀況:比如電腦的位置、電源、濕度與溫度等。②電腦體現的故障問題、顯示器所顯示出來的內容和正常狀況下的相同與不同之處。③電腦內外的物理狀況:比如粉塵、線路板以及零件、部件的形狀以及指示燈的顯示情況等。④電腦的軟件、硬件配置情況:比如所安裝的軟、硬件;系統資源的配置,軟件方面使用何種操作系統,硬件配置的驅動程序的哪種類型的版本。
(2)通過所觀察到的現象判斷產生故障的原因,判斷依據主要有:①元件、芯片方面的故障;②連線以及接插件等硬件故障;③部件產生的故障;④硬件兼容產生的故障;⑤跳線以及設置產生的故障;⑥電源產生的故障;⑦軟故障。在對故障進行分析的時候,盡可能利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加以判斷,不明之處,向有經驗的相關人員請教。
2 電腦硬件故障排除的主要方法
(1)觀察法。具體的做法包括:對電腦硬件的環境、插座、插頭、用戶操作電腦的習慣等進行仔細觀察。
(2)最小系統法。電腦硬件最小的系統包括電源、主板和中央處理器。該系統并無信號線的連接,僅僅存在電源到主板的連接電源。在故障判斷的時候是通過聽聲音或主板故障診斷卡來對該核心部分是不是能夠正常運行進行判斷;電腦的軟件最小系統包括電源、主板、中央處理器、內存條、顯示卡(或者顯示器)、硬盤以及鍵盤等。通過判斷確定系統是不是能夠正常的啟動以及運行。
(3)逐步添加法。該方法以最小系統為前提,每一次僅僅給系統添加一個設備或者軟件,來判斷故障現象是不是消失或者出現變化,從而判斷并且準確定位故障產生的部位。
(4)隔離法。該方法是先將容易妨礙故障判斷的軟、硬件進行屏蔽。同時也是一種將相互沖突的軟、硬件隔離開從而判斷故障是不是出現變化的方法。
(5)替換法。該方法是通過好的部件去替換可能出現故障的部件,從而判斷故障是不是消失的方法。好的部件并無型號方面嚴格的要求。
(6)比較法。這種方法和替換法較為接近,也就是通過好的部件和懷疑存在故障的部件的外觀、配置以及運行現象等各個方面進行對比,也可以在兩臺電腦之間加以對比,從而判斷故障電腦在環境的設置、硬件的配置這幾個方面的區別,以便查明故障的準確部位。
總而言之,排除電腦的故障最好是遵循:先排除外部設備然后排除主機,先電源然后部件,先簡后繁等原則。外設方面的故障比較容易查出并排除,首先應當依據系統的報錯信息對鼠標、鍵盤以及顯示器等外部設備的基本工作狀況。假如不存在問題,就應當考慮主機方面存在的問題。
3 電腦硬件的日常維護與保養工作
(1)整機。電腦最好放在通風狀況比較好、衛生清潔較好的房間,以免灰塵與高溫對電腦產生不利影響。電腦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應當將電源切斷,但是需要定期開機運行,以免由于潮氣損壞電腦的零部件。
(2)電源。①確保所購置的電源質量,并且定期對電源盒進行清潔。②電腦電源必須使用專用的插座。
(3)顯示器。對電腦的液晶顯示器定期進行清潔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不能用酒精進行擦拭,由于酒精對其涂層產生腐蝕作用,容易對電腦的液晶屏幕產生損傷。正確的做法是利用擦鏡頭的鏡頭紙,稍微沾上純凈水就可以進行擦拭了。
(4)主板。在電腦的機箱不開啟的情況下,通常不會接觸到主板,日常存在最多的問題是任意熱插拔電腦的零部件,容易對接口造成損壞,甚至會使得芯片或者電路板燒毀。
(5)中央處理器。①目前主流的中央處理器的運行頻率速度非常快,超頻沒有必要。②中央處理器通常在75℃以下就能夠工作。③中央處理器的風扇對保護CPU非常重要。風扇的葉片上應當定期清除其灰塵并且給在其軸承上添加適量的油。
(6)內存。①如果只安裝一根內存條的時候,首選與CPU插座類似的內存插座。②在對內存進行升級的時候,宜選擇與原有內存一致的,否則容易出現無法兼容的問題。安裝內存條的時候動作必須規范。
(7)硬盤。電腦中的硬盤比較脆弱,使用不正確比較容易出現問題。尤其是電腦在運行的時候切忌搬動,因為震動對硬盤的傷害比較大。此外,硬盤是電腦中最關鍵的存儲介質,大部分人容易忽視了對硬盤進行維護與保養,常常使得硬盤超負荷運行:下載容量很大的各種影視劇、游戲等、頻繁使用Windows的系統還原操作。一次性開啟過多(超過3個)的上傳或者下載的窗口。這些做法容易對電腦硬盤產生傷害。此外,在BT運行的時候,宜設置任務管理器將優先權調整到低于標準值。
[關鍵詞]多媒體教室;中控系統;監控系統;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1)09―0070―05
引言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高校信息化教學的發展。為了滿足信息化教學的需要,各高等院校不斷加大多媒體教室的投入力度,多媒體教室的數量不斷增長,有力改善了教學環境和手段,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據我們調查,江蘇省近一半的高校(46.6%)多媒體教室的比例在30%―70%之間,其中五分之一(20.O%)的高校達90%之高。同時,多媒體教室的增多也給多媒體設備的使用、管理帶來了很大工作量。如何避免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誤操作,正確使用和科學維護多媒體教室設備,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室功能已成為提升多媒體教學環境建設和多媒體教室管理效率的一個重要問題。
南京師范大學三個校區共328間多媒體教室,每間教室里面配備計算機、投影儀、顯示器、功放音響、銀幕、講臺、中控系統等設備。為了簡化多媒體教室的繁瑣操作,減少上課教師的操作過程,同時有效地控制多媒體設備,南京師范大學教師們(筆者也在內)設計研制了簡單易用的智能中央控制系統;為了實時監控和及時解決教師上課中遇到的問題,我們設計開發了基于C/S架構的自動遠程監控系統;為了方便多媒體設備的維護與管理,我們設計開發了基于B/S架構的多媒體教室實時管理與報修系統,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多媒體教室管理的智能化與信息化,方便了教師的使用。
一 多媒體教室智能中央控制系統
1 需求分析
由于多媒體教室建設在不同的年代,產品種類和型號各異,給上課教師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于不熟悉的教師來說很容易引起誤操作,導致設備故障,影響正常上課秩序。為了使復雜瑣碎的設備操作與管理過程簡單化,并且在不增加專業技術人員的前提下使大量多媒體教學設備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管理和維護,需要研制一種能夠適應多種設備控制的中控系統。
2 設計思想
如何實現中控系統的智能化,同時盡量降低整個系統的成本,是中控系統設計的首要問題。我們發現,目前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是電腦,要使中控的智能化程度超過電腦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用電腦作為中控設備,整體的價格就比較高,甚至高過臺式電腦數倍。因此,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我們經過研究,大膽改革了傳統中控的設計方法,直接把中控設計成電腦的外部設備,這樣可以用教室中的電腦來控制和實現所有外部多媒體設備和各種網絡信息化功能了。
3 功能設計
我們設計的中央控制系統分為硬件設備和應用軟件兩個組成部分,硬件部分功能集成多種設備電源管理、多種設備接口、多路控制和智能芯片為一體。該系統硬件部分背面功能接口如圖1所示。
(1)電源管理:一路電源輸入,六路電源輸出,可以通過電腦界面面板分別控制投影機、手提電腦、功放、銀幕等電源通斷,并且直接提供設備電源插座,不需要外加接線板,使用更加方便可靠:
(2)信號控制:設備提供了兩路VGA輸入,兩路VGA輸出,三路A/V輸入,一路A/V輸出,二路功放輸出,這些都能夠通過電腦界面面板實施控制。
(3)多媒體設備控制:提供三路RS232控制,一路控制講臺,一路控制電動熒幕,可以實現和臺式電腦、手提電腦智能通訊以及對投影機、講臺、電動銀幕的有效控制。
(4)運用程序:可以對不同品牌、不同型號、各種新舊多媒體設備實現編程控制,實現中控的軟件在線升級,使用極其方便靈活。
通過應用軟件界面,可以實現以下控制(如圖2所示):
(1)軟件面板提供電腦開關機、開啟和關閉投影機、電動銀幕的升降、音量的調節。
(2)軟件面板提供計算機、筆記本、視頻輸入切換。
(3)更換投影機、功放等外部設備時,系統可以提供刷新數據。
通過可編程232串口,把中央控制系統硬件部分作為電腦的外部設備,教師通過應用軟件操控中控,從而取代了傳統的面板控制,不僅節約了成本,增加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有利于電腦的智能化控制和網絡的遠程控制。
4 開發技術
該系統硬件的智能芯片是以89c51為核心,與音視頻切換模塊(AV Switch)、VGA信號切換模塊、電源控制模塊、紅外遙控模塊等共同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集中控制系統,其工作原理框圖如圖3所示。
應用軟件層采用C#程序設計語言開發,數據層存儲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系統,使用串口通信技術實現軟件對硬件設備的管理和操控。
二 多媒體教室自動遠程監控系統
1 需求分析
目前老師講課越來越依賴于多媒體教學系統,系統的穩定運行和老師對系統操作的熟練程度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師講課的進度與效果。對于一些操作不熟練的老師來說,一旦講課中遇到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進程。因此我們新開發了多媒體教室自動遠程監控系統,能實時監控各教室中老師的操作過程,對于老師解決不了的問題,管理員可以通過遠程的方式來幫助老師解決,從而節約了時間,節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效率,及時保障了教學需要。
2 功能設計
多媒體教室自動遠程控制系統的功能主要包括監控教師機、監控投影機,電動銀幕和向教師機發送文件四個部分。
(1)監控教師機:在客戶端開機和聯網狀態下,該系統可以監控老師對教師機的所有操作過程,管理員通過雙擊教室名稱來切換監控源(被監控的教師機)。全校328個監控源按照校區名稱和教學樓分類,方便管理員快速定位。默認狀態下,管理員不控制教師機,當老師對教師機操作有問題需要求助管理員時,管理員根據需要通過點擊[控制電腦]按鈕來控制教師機,待解決問題后,再點擊[取消控制]按鈕,釋放對教師機的控制權。
(2)監控投影機和電幕:該系統可以監控教室中投影機和電幕的運行狀態,當投影機和電幕開啟時,該系統接受信號,將狀態置為開啟,反之無信號接受,則為關閉狀態。
(3)向教師機傳送文件:當教師機需要安裝軟件或更新文件時,管理員可以通過該系統向教師機傳送文件,被傳送的文件放置到教師機指定位置。(該系統操作界面如圖4所示)
3 開發技術
該系統基于c/S(客戶機/服務器)系統架構,分為服務端程序和客戶端程序兩個部分,服務端程序安裝在服務器上,
客戶端程序安裝于每臺教師機上。教師機在開機和聯網狀態下,通過客戶端程序發送狀態信號給服務端程序,服務端在接受到客戶端發來的信號后,立即通過服務端程序做出應答,與客戶端建立連接,從而監控客戶端。系統全部模塊采用C#程序設計語言開發,數據層存儲采用SQL SERVER 2000系統。
三 多媒體教室實時管理與報修系統
1 需求分析
對于任課老師來說,教室是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上課之前他們需要提前了解教室的基本情況,例如教室的容納人數,多媒體教學設備配置是否滿足教學需求等。另外,上課過程中,如果教室設備臨時損壞也要及時報修,才能保障教學順利進行。通過該系統,教師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在校園網任何聯網的計算機內查詢教室的信息,及時報修教室設備。
對于管理人員來說,需要了解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配置情況,維修更新歷史,運行狀態以及故障情況,傳統的管理是使用紙筆來記錄,問題的反饋也主要是通過面談或電話,費時費力。因此我們新開發了實時管理與報修系統,它可以實現基于網絡的教室設備登記、查詢、設置、報修,并可生成維修記錄、更新報廢處理等一系列信息化操作,生成的維修記錄還可以作為類似故障維修的參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
2 功能設計
該系統基于B/S(瀏覽器/服務器)系統架構,分為前臺和后臺兩個主要功能模塊。前臺主要面向教師和學生等普通用戶,主要功能是多媒體教室查詢和報修,可以查詢的信息主要包括教室座位數,面積,所安裝的教學設備以及設備的狀態和維修記錄。當教師發現設備有問題時,在聯網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前臺報修。報修前臺頁面如圖5所示。
后臺主要為管理員操作,主要的功能包括教室管理,設備管理,維修管理,人員管理和新聞管理等功能。后臺管理頁面如圖6所示。
(1)教室管理:主要的操作包括增加、刪除、修改一個教室和設定教室的基本信息,如座位數、教室面積、是否是多媒體教室等屬性。該模塊也是其他模塊操作的前提,只有設置了教室之后,才能對教室進行設備管理。
(2)設備管理:教室中的計算機、投影儀、功放等多媒體設備都在此模塊進行管理,主要的操作包括設備的添加、更改、查詢、刪除等操作。設備屬性主要有類型、品牌、配置、狀態、提供商等。
(3)維修管理:主要的功能有新建報修、實時顯示待修設備、生成和查詢維修記錄,設置常見設備的故障類型和解決辦法等。報修記錄可以在前臺生成也可以在后臺生成。前臺主要面向教師等普通用戶,無需進行身份認證,只要是在校園網內部訪問報修前臺即可報修;后臺報修需要進行身份認證,由管理員登陸成功后完成報修程序。維修記錄只能在后臺生成,維修過程為管理員登陸系統成功后,快速查看實時待修教室,根據頁面上的報修信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維修,維修完成后,進入維修登記頁面進行登記,系統自動存儲每一條維修記錄,以待查詢。
3 開發技術
該系統基于B/S(客戶端/服務器)系統架構,該架構的優點是客戶端無需安裝任何軟件,只要在聯網的情況下通過瀏覽器即可訪問;軟件的更新只在服務端進行。系統后臺采用 2.0 C#語言開發,數據層存儲采用SQL SERVER2000系統,前臺呈現采用HTML和JavaScript客戶端語言。
四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