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寫事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英語作文書信格式分一般格式和特殊格式。一般來說,英文書信包括:信頭 (Heading)、日期(Date)、收信人姓名及地址(Inside Name and Address)、稱呼 (Salutation)、信文(Body of the letter)、結束語(Complimentary close)、署名(Signature)和附 言(P.S.)。
英語作文寫信格式之逐項介紹及注意事項
就英語作文書信格式而言,藍天外語的老師給出了介紹。信頭,指的是寫信人的地址。但是,地址的寫法與中文的有區別,順序應該從小到大。寫日期的時候應注意,年份要寫完整,月份除了May, July外,其他的月份可以使用縮寫,但是不能使用數字來表示。寫收信人姓名及地址的時候要注意使用稱號,如對普通男子用Mr,對未婚女子用Miss,對已婚女子用Mrs等。稱呼是指對收信人的稱呼,一般會使用Dear….信文是信的主要內容,也是信的主體部分。署名的時候一般使用Yours, ….附言是當寫信人突然想起還有事情要說的時候,在信的署名下面寫上P.S., 然后寫上要補充的內容即可。
A 信頭(Heading)英語作文寫信格式
英文書信通常由下列五個部門構成:
信頭包羅寫信人地點和寫信日期,通常寫在信箋的右上角。在比力熟識的朋儕之間的通訊,寫信人的地點常可略去。本課的信頭就只寫了寫信日期,而沒有寫信人的地點。日期通常有下列兩種定法:
(a)月、日、年:如August 一五, 二零零__
(b)日、月、年:如一五th august, 二零零__
地點的寫法通常是由小到大,如:門牌號、街道名、市(縣)名、省名、國名(郵政編碼通常寫在都會名之后)。這同中文書信的地點寫法完全相反。地點可以寫一~三行,日期寫在地點的下方(見信箋款式)。
地點的寫法通常是由小到大,如:門牌號、街道名、市(縣)名、省名、國名(郵政編碼通常寫在都會名之后)。這同中文書信的地點寫法完全相反。地點可以寫一~三行,日期寫在地點的下方(見信箋款式)。
B 稱謂(Salutation)英語作文寫信格式
稱謂指寫信人對收信人的稱謂,如Dear Xiaojun,寫在信頭的下方和信箋的右邊。稱謂一樣平常用Dear…或My dear…掃尾,稱謂后一樣平常用逗號。
地點要由小到大。
b.朋儕間的信函無需加上寫信人地點和收信人地點。
c.稱謂語用Dear+姓(正式),Dear+名(朋儕間)。十分任意的函件可直呼其名。
d.末端語或竣事語可憑據現實環境用: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With)best wishes/regards!
All the best!
Good Luck!
Give my best wishes/regards to……!
e.題名也分正式與非正式兩種:英語作文寫信格式
正式:“Yours sincerely,”、“Yours faithfully, ”或“Sincerely yours,”、“Faithfully yours. ”
非正式,朋儕間等:“Love, ”大概“Yours ever, ”
關鍵詞:真語文;寫作教學;路徑
中國分類號:G633.34
對語文教師而言,寫作教學可以說是“老大難”的問題了。不少語文教師想出讓學生背寫作框架,模仿名家寫作套路等方法來教學生作文。然而,實際的效果并不明顯,學生的寫作水平沒有得到實質的提高。相反,過多地倚重寫作技巧的指導在很大程度上將學生引入了寫作學習的歧途。歸其原因,主要還是不少教師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并沒有真正教會學生寫作文,寫作教學偏離了方向,丟失了本真。
近來,由《語言文字報》、《語文建設》雜志等主辦的真語文大討論系列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掀起了呼喚真語文的。在這樣的背景下,讓寫作教學回歸本真,發揮實效顯得尤為重要。語文教育名師黃厚江老師說:“真語文的基本要求是: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為目的。”就寫作而言,其本身即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因此,如何讓寫作教學不偏離真語文的方向,讓學生真正學會寫作文才是當前語文寫作教學的正確路徑。筆者認為,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一、抒真感情
寫作是抒發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也是人和外部世界交流的一種途徑。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來,但凡是打動人心的作品往往都包含著真感情。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語言雖平實,但許多人讀來都為之感動,甚至唏噓不已,這主要是由于文中飽含的全是一個兒子對父親的真感情。
在寫作實踐中,不少學生為了應付作業或考試而編故事,把作文寫得假情假意,或者過分拔高文章的主旨,動輒上升到國家、民族、人類的高度,這樣的寫作可以說是沒有生命力的。新課標明確規定:“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抒真感情,寫真文章。于漪老師在上《永恒的懷念》作文講評課時,就強調了文章的生命在于真實,她以班上學生寫的幾篇作文為例,挖掘文中表露真感情的細節,從“事真”、“情真”、“理真”三方面對學生進行疏導,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正面引導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寫作的真正目的,樹立起抒真感情,寫真文章的觀念。
二、積真素材
作文素材是寫作的必備要素,它對于寫作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不少教師也注重素材的積累,要求學生準備記錄本,摘抄名言名句或優秀范文中的好句子。誠然,這樣的方法對寫作有一定的幫助,然而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是不見明顯提高。原因在于,別人的詞句畢竟是別人的,生搬硬套在自己的文章中只是增加了表面的光彩,并沒有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積累真素材。什么是真素材?從自己的生活實踐中找到的就是真素材。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盈,溪水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可見,離開了生活,寫作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寫作教學也就變得舉步維艱。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的真素材。比如,有的教師要求學生每天寫日志,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及點點滴滴的生活感悟。長此以往,學生就能積累到大量而豐富的生活素材,這些素材是他們自己觀察到的,體悟到的,因而在寫作時就能自然而然地運用到,且十分契合情感,從而使文章變得生動且富有感染力。
三、育真興趣
這里的“真興趣”是指學生真正喜歡寫作文,有通過文字抒感,表達觀點的強烈需求,它是相對于許多學生為了應試或完成任務被動寫作而言的。事實上,不少學生的寫作都是被迫進行的。有的雖主動寫作,但往往也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做準備,并不是對寫作有真興趣。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寫作的真興趣成了許多語文教師必須直面的重要問題。
筆者認為,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的關注點入手,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的關鍵所在。以高中學生為例,中學生從高一下學期開始進入心理“斷乳期”。這一時期,在心理上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和成人感。他們在許多問題上都有自己的觀點,且比較喜歡評論國內外的大事,關注文藝動態。因此,教師可從學生的這些興趣愛好入手,進行寫作教學。一個很好的例證就是語文特級教師曹勇軍老師的教學實踐,他要求每周兩三位同學對熱點新聞進行評論,開展一系列時事演講活動,并就此出版了《高三(10)班在六樓》一書,反響很大。曹勇軍老師的做法就很好地以學生的關注點為切入點,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寫作的興趣,將作文教學融入到生動活潑的社會熱點討論中,使學生在充滿熱情的氛圍中鍛煉了寫作能力,提高了寫作水平。
四、探真方法
這里的“真方法”指的是符合語文寫作教學規律,適應學生寫作思維特征,能真正提高學生寫作素養的方法。它是相對于不少教師忽略寫作教學本真,偏向技巧指導的方法而言的。真語文強調用語文的方法來教語文,寫作教學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有價值、有意義的寫作訓練。
中秋節,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在吃月餅,有蛋黃餡的,有豆沙餡的、有綠豆糕餡的、有棗泥餡、水果餡、有香芋餡……。,每一家都吃得開開心心,每一戶都吃得高高興興,那種感覺無法形容,然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嗎?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吧!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月餅的由來和在海上世界吃月餅的時候發生的一些有趣事情吧!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著科學的發展,祭月現在催向理性,慢慢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
月餅象征著團圓,也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拿著月餅、西瓜、水果,等物品對著月亮: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關鍵詞:建筑施工 科學管理 協調配合 工程質量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各專業工程施工中協調配合往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經常處理得不盡人意。像消防、供水安裝等,由于是有關部門指定的專業施工隊,與土建及其他專業隊之間配合往往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或者不會立即產生大的影響,有些甚至只是小的問題,但逐步積累起來,到了工程主體完工時,就會發現很難處理;不得已只好采各種補救措施,比如:打樓板,調管路,最終使成本增加,工期拖延,甚至帶來質量問題,嚴重時產生安全隱患。由此可見,工程施工中各專業的協調管理工作是很必要的。
解決協調配合管理的問題,必須從根本上找到問題的源頭。各個專業單位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因此,在配合施工的過程中,也是以降低的成本,獲取更多的利潤為目標,這樣就不可避免的帶了各種各樣人為的不利因素,使相互之間缺乏合作精神,各掃門前雪,使彼此配合與協作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最終不但給工程管理帶來難度,使盈利的目的難以實現,甚至對工程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由于各專業單位不能形成統一的目的,在實際施工中,協調配合管理便有了一定的難度與復雜性。實際上,單從理論講,協調工作并不特別困難,只要各個專業單位嚴格按規范施工,就不會出現上述矛盾,可以極大的減少問題的產生。因此在實際施工中,一定要以規范為準繩,嚴格控制各個專業施工單位的每一道工序,以減少上述人為的、技術上、管理上的不利因素,達到保證工程質量與品質,針對上述問題,下以幾點是非常重要的。
1 要使各個專業施工隊伍具有整體觀念,深刻理解到相互之間的盈利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
比如:當結構施工單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由于不嚴格按照規范操作,至使給排水預埋件產生位移,那么在給排水安裝單位安裝管道時,必然會增加困難度,由此帶來成本上的增加,使盈利的目的不能實現,對工程量也產利不利影響;同樣,如果位移較大,結構專業施工隊伍也須進行修復才可以保證安裝工程的質量,由此也會造成結構專業施工隊伍成本上的增加。當然以上只是簡單的列出一個很小的事例,但是在實際施工中,各交叉部位也多數都是一些小的東西,一般情況下對工程影響不大,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較大的問題,讓我們很難補救,甚至無法挽救。即便是這些小的問題,如果事先不設法考慮解決,事后處理起來也很麻煩,有時甚至要花幾倍的代價,而且還會影響工程的質量,造成經濟損失。作為工程的建設者、管理者,從設計、監理到施工的各單位首先要從對業主、用戶負責的角度認識問題,要從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責任義務的角度,認真對待協調問題,當個各單位具有了整體配合意識那么協調配合管理就有了基礎。
2 有了基礎并不一定能達到目的,我們還必須重視管理的科學性
(1)科學管理,一定要具有一套完整、行之有效、并適合具體項目的管理模式,為此必須根據具體項目的特點來進行分析,確定管理的重點難點,多方面考慮各種影響工程施工的因素;使管理具有明確的目的,有章可循。我們可以在現有管理水平的基礎上,針對影響工程質量品質的一些關鍵問題,從技術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學的管理體制,明確每一個施工人員的目標責任,從而達到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2)建立起的科學的管理模式,還要嚴格落實到位,一直以來我們的施工管理,更多的趨于表面形式。工地辦公室的各種制度、計劃、圖表,給人的感覺是管理得井井有條,而實際問題如何解決,卻依然可能存在問題;這是因為,雖然這些工作也很重要,對施工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如果我們過于追求這些,或多或少的會造成產生紙上談兵現象,反而對施工管理產生不利影響,無益于工程管理工作的改進和提高,因此科學管理必須嚴格落實到實際施工過程中去,有效實踐非常關鍵。
3 要從提高專業管理人員、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業務能力、綜合素質抓起
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求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加以重視。工程質量與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綜合素質密不可分。在做好管理的同時,應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專業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新技術產品的了解掌握。培養施工人員的敬業精神與細致的工作作風,施工過程中嚴謹而不呆板,不留瑣碎,不存后患。
4 加強協調管理的各個環節控制,從圖紙設計到竣工驗收,必自始至終須嚴格把關
可以根據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以達到保證工程質量與品質的目的。
4.1 設計及會審階段
提高設計圖紙的質量,減少因技術錯誤帶來的協調問題。設計圖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的優劣。圖紙會簽又關系到各專業的協調,設計人員對自己設計的部分,一般都較為嚴密和完整,但與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夠一致。這就需要在圖紙會簽時找出問題,并認真落實,從圖紙上加以解決。
同時,圖紙會審與技術交底也是技術協調的重要環節。圖紙的會審應將各專業的交叉與協調工作列為重點,進一步找出設計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再從圖紙上解決問題。而技術交底是讓施工隊、班組充分理解設計意圖,了解施工的各個環節,從而減少交叉協調問題。
4.2 施工作業階段
施工階段是工作的重點,因此協調工作不僅要從技術上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過管理以減少施工中各專業的配合問題,建立以甲方、監理為主的統一領導,由專人統一指揮,解決各施工單位的協調工作,作為甲方管理人員、監理人員,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專業的工序,設計的要求,這樣才有可能統籌各專業的施工隊伍,保證施工的每一個環節有序到位。建立問題責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層到班組逐級的責任制度。
建立獎罰制度,在責任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獎懲制度,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建立嚴格的隱蔽驗收與中間驗收制度。隱蔽驗收與中間驗收是做好協調管理工作的關鍵。此時的工作已從圖紙階段進入實物階段,各專業之間的問題也更加形象與直觀,問題更容易發現,同時也最容易解決和補救。通過各部門的認真檢查,可以把問題減小到最小。
建立專門的協調會議制度,施工中甲方、監理人員應定期組織舉行協調會議,解決施工中的協調問題。對于較復雜的部位,在施工前應組織專門的協調會,使各專業隊進一步明確施工順序和責任。
這里要強調的一點是,不論是會簽、會審還是隱蔽驗收,所有制定的制度決不能是一個形式,而應是實實在在,或者說所有的技術管理人員,對自己的工作、簽名應承擔相關責任。
5 事前控制
要從以前工作的經驗教訓中發現問題,對具體項目采取事前預見性的控制措施。這就要求總結經驗施工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協調管理也不例外,作為技術管理人員,要善于不斷地總結前人的或者是以前工作中的經驗教訓。施工中協調部分的常見問題如下。
建筑的外表、功能與結構的關系:各種預制件、預埋件、裝飾與結構的關系、施工的特點、要求。
電氣部分與土建的協調:各種電氣開關與門開啟方向之間的關系,暗埋線管過密(配電箱出線處等)梁板的影響,線管在施工中的堵塞等。
給排水與建筑結構的協調:衛生間等地方給排水管線預留孔洞與施工后衛生潔具之間的位置,以及管線標高、部分穿樓板水管的防滲漏。
輔助專業之間的協調:各種消防、通風管線穿梁時,樓面凈空是否影響結構與使用,大型設備的安裝通道,附件的預埋精度,以及弱電系統、控制系統等。
小結:
以上只是簡單列取了一些問題,實際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協調問題會很多,這就要求不斷總結經驗,在事前對容易出現的協調問題,有充分的預見性,做到提前預防,有備而戰。
參考文獻:
[1]黃子偉.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實踐與創新研究探討[J].價值工程.2011.
關鍵詞: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馬佐夫兄弟》 個人 世界和諧
個人與世界和諧的沖突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思想界十分關注的問題。俄國的知識分子包括別林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赫爾岑、米海伊洛夫斯基、拉甫洛夫等人都認為個人比世界和諧重要。其中陀氏以文學的方式,通過其作品《卡拉馬佐夫兄弟》,來表現他對這一問題的看法與解決之道,獨具魅力。
一、陀氏的神正論
在基督教文化傳統中,宇宙是一個完美的存在,各種事物和諧共處。這種“和諧”也是基督教所宣揚的在人間追求的最終目標――“千年王國”的基本形態。從社會學或倫理道德層面來看,苦難和罪惡不斷對“和諧”提出挑戰,進而質疑上帝的至善萬能。于是有了神正論問題。
陀氏關于個人與世界和諧問題的觀點與他的神正論密不可分。由于實踐和理論的矛盾(完全脫離),陀氏一方面相信“和諧”是宇宙的本質,也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又因社會現實的苦難而質疑“和諧”的代價太高。“神正論折磨著他:怎能容忍上帝和以禍害、災難為基礎的寧靜和平呢?如果在世界中創造的將是無辜者的苦難,難道能夠容忍這種創造嗎?”[1]可見,他的神正論已顯現出個人的苦難是世界和諧所補償不了的觀點。這在陀氏的作品《卡拉R佐夫兄弟》中有充分的體現。
二、陀氏的《卡拉馬佐夫兄弟》
陀氏關于個人與世界和諧的沖突問題的看法與解決方式可以從《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窺見。在第五卷《離經叛道》一節中,伊萬通過向阿廖沙講述了幾則無辜的孩子在人世間受苦受難的故事,表明自己不能接受無辜受苦的嬰孩的眼淚。他極其尖銳地向阿廖沙提出一個問題:“假如你自己要建造那樣一座人類命運的大廈,其目的是使人最終得到幸福,給他們以和平與安寧,如果為此必須,而且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使那么小的一個小人兒――那個最小的嬰孩――小拳頭捶著胸地痛苦,在他擦不干的眼淚上建造這座大廈,在這種條件下你是否同意成為那個建筑師?”[2]這是關于是否容許以犧牲和痛苦為代價換取世界和諧的問題。“陀氏通過伊萬之口審判了積極的進步論,審判了建筑在此前一代代人的痛苦和眼淚基礎上的未來和諧的烏托邦。”[3]伊萬不接受的不是上帝,而是上帝創造的世界。因為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有惡。即使世界上的一切罪惡和人類的一切苦難在時間的終點被證明是有道理的,那么他仍舊不想接受這個世界。他尤其不能接受的是無辜的兒童所承受的暴虐,兒童無辜而經受的苦難與折磨是任何東西都贖買不了的。如果大人在塵世受苦受難是自找的,他們偷吃了知善惡樹上的果實,選擇作惡。可是無辜的孩子為什么受苦呢?小孩子們剛來到這世上,什么也沒做,什么也沒吃。而如果說是因為被自己的父母偷吃禁果而受牽連,這一點是伊萬不能也不想接受的,因為無辜者是不應該受苦的,更何況是弱小的兒童!無辜的孩子為什么要為父輩們的罪孽承擔責任呢?他們為什么要為此承受并悲慘地死去呢?正是因為塵世間有無辜孩子流出的血淚,所以伊萬完全拒絕以孩子的苦難為代價、為填充購買真理所必需的那個數目所達到的最高和諧,因為它抵不上受難孩子的一滴眼淚,抵不上的原因在于這眼淚是無法抵償的。可是它們應當得到抵償,否則就不可能有和諧。
伊萬的說辭無不代表著作者自己的觀點。這其實在《地下室手記》里就已經尖銳地提出來了。在那里,那種不愿意成為世界機器的銷釘、整體的部分、實現世界和諧的手段的個性的吶喊已經達到了瘋狂的地步;在那里,人完全不是追求幸福的理智存在,而是有著痛苦需求的非理性存在。地下室人不能認同世界和諧,不能認同水晶宮,不能認同自己只是工具。當千萬人由于放棄個性與自由而獲得幸福時,地下室人不能接受強加的世界和諧、幸福的螞蟻窩這一所謂的進步所帶來的結果。陀氏既不接受以無辜者的苦難為基礎的世界,也不接受被理性智慧所主導的沒有自由、也沒有痛苦的世界。他最反對的是強加給人的那種幸福。他思想的基本主題即是:人的自我意志與世界和諧的問題。自我意志高于幸福安寧。陀氏認為人只有通過自由和痛苦才能在神的王國里實現和諧、天堂、善的生活。任何世界和諧、世界秩序都是不能容忍的,只要其中還有不公正的痛苦,哪怕是一個人的痛苦;只要其中還有痛苦的嬰孩的一滴眼淚,世界和諧的入場券就應當被退回去。
而知識分子別林斯基為解決個人與世界和諧的問題,主張以革命的方式建立為個人而服務的社會。他雖然看到了這個世界以大多數個體的血淚為代價來達成的宇宙和諧是如此的不合理,卻不做任何現實的事情以減少眼淚,反而使流淚的人更多。別林斯基這樣的革命家們搞革命,而革命的基礎就是無數的眼淚和痛苦。他沒有看到,革命破壞的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物質層面,更會把一個時代的精神層面,包括歷史遺產、文化價值等徹底摧毀。他的意識是啟示錄式的,他們希望的是歷史的終結,于是開始了超歷史的進程,平等、自由和幸福的地上王國將在其中實現。任何過度的、相對的東西,任何發展的階段,在他那里都是行不通的。這正是革命的社會主義的意識。別林斯基革命的目的是美好的,然而這一過程卻違背了目的,要通過無數個人的血與淚,犧牲無數的個性,才能實現讓個人不再為世界的和諧犧牲的社會。這不是個荒謬的悖論嗎?
“陀氏天才地洞徹了社會主義螞蟻窩的精神基礎。他從宗教上意識到,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是偽‘共同性’、偽教會,它帶來的是人的個性的死亡,人身上的上帝形象的死亡,是人的精神自由的終結。”[4]他選擇回歸到阿廖沙式的基督的愛中去緩解人與世界和諧的沖突。既然世俗的政權使無辜者受苦、奴役,那么就應完全拋棄它,建立一個神權政治。在他的神權政體里,教會取代國家來領導塵世中的人們,教會的教條取代了法律來約束人們。這樣,世上將不會有無辜者的苦難。同時,也避免了別林斯基那種目的與手段的相悖:用暴力流血的革命方式來實現為個人而服務的社會。表面上看,陀氏的神權政治烏托邦是實現個人自由與完善的理性政體,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個嚴重的悖論。他要用神權來取代世俗政權,用教法來取代法律,這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來奴役人。神權政體使人脫離了愷撒的王國,又陷入了教會的權威之下。沒有了法律,又有法律的變形――嚴苛的教條在精神上制約人。這是一種無限的怪圈循環。陀氏提出的神權政體的初衷是要拋棄流血的革命、虛偽的國家統治,但也忽略了神權也會在精神上奴役人的弊端。
三、結語
關于解決個人與世界和諧的沖突問題的方式陀氏有著自己的弊端,值得我們反思。但是他對于人的個性比世界和諧更重要的思想卻正是其文學魅力之所在。俄羅斯文學,或者俄羅斯將在不斷的反思中前行。
注釋:
[1]雷永生譯,尼?別爾嘉耶夫:《俄羅斯思想》,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版,第76頁。
[2]臧仲倫譯,費?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85頁。
[3]耿海英譯,梅列日科夫斯基:《果戈里與鬼》,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年版,第2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