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和我的故鄉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天上掉下個UFO》
中秋之夜,貴州黔南的阿福村驚現神秘UFO,距離中國天眼只有15公里,剎那間轟動全村,爆炸性新聞甚至驚動了北京的記者。《再進科學》節目組的記者老唐(王寶強飾)和小秦(劉昊然飾)深入村中調查,回鄉加入UFO調查隊伍的還有科學家董科學(董子健飾)。村長王守正(王硯輝飾)和商人王出奇(王迅飾)熱烈歡迎三人的到來,然而在調查過程中,幾人又似乎“各懷鬼胎”。事件中的關鍵性人物,外表木訥、內心狂野的農民發明家黃大寶(黃渤 飾)亦驚喜現身 。
3、《北京好人》
張北京(葛優飾)續集,鏡頭對準在北京漂泊的異鄉人。從《北京你好》到《北京好人》,張北京的這頂奧運紀念帽始終沒有摘下,去年還盼著在奧運開幕式上張藝謀能“給咱掃個鏡頭”,如今竟瀟灑放話沒接藝謀拍戲邀約。
4、《最后一課》
伴隨一通國際長途電話打來,望溪村全村陷入了忙碌之中,為參照老照片恢復出1992年的一堂課,全體村民齊心協力,甚至模擬還原當年那場瓢潑大雨。望溪村全體村民要幫老范(范偉飾)解決什么問題。
5、《回鄉之路》
故事發生在陜西的毛烏素沙漠,這片曾經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是綠樹蔥蔥。“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鄧超飾)幫助家鄉致富尋找買家,卻遭到電商閆飛燕(閆妮飾)的嫌棄,兩人因回母校參加校慶而被迫共同踏上回鄉之路,一路波折不斷、摩擦不停。
6、《神筆馬亮》
清秀俊逸的秦嶺阻隔了冷熱氣流,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家鄉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
春天,北辰坡花果山上桃花、梨花、杏花競香斗艷,整個山城彌漫著陣陣芬芳。到了秋天,遠遠望去,南門坡被黃金的樹葉遮蓋,若不嫌路遠,不厭爬山,金黃的葉子下面,數不盡的野果,野葡萄、野山梨、五味子、八月炸、九月紅……還有更多不知名的野果你可盡情享用,滿載而歸。在七十年代,這里簡直就是大山里孩子們的樂園、天堂。然而讓人難以忘懷的還是家鄉的那條小河。
玉帶似的小河繞城南流過,繞城而過的小河給山城帶來了無限的生機,給孩提的我帶來了無盡快樂。夏天,頑皮的孩子們不顧大人阻攔,成群結隊來到河邊,女孩們一般去了上游,躲在葫蘆壩后面,潑水跳舞,好不熱鬧;男孩們年齡長者,自覺擔負起組織和保護者的任務,有站在葫蘆壩上向下跳水的、有游泳的、有捉魚捉蟹的,對那些初學者,盆子、褲子也就成為能利用的好工具。喝幾口河水,摔幾個跟頭,螃蟹夾疼了手指,算不了什么。讓我們津津樂道的事是比一比誰的收獲大,看一看誰的成果多。夕陽斜下,玩意正濃,在家人反復催促下,我們才極不情愿的離開。而我們的勞動成果還時不時會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吃完飯,人們不約而同來到河邊,這里是消夏納涼,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聽潺潺流水,看水中游魚嘻戲,聊奇聞趣事,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夜幕降臨,幾個要好的朋友躺在葫蘆壩上,談天論地,說古道今。望著漫天的星斗,尋思著天有多高?外面世界有多精彩?如果有一天,躍過龍門,我們一定要走出大山。
如今,身處平川,習慣了一望無際平原帶來的所有便利,忍耐著嚴寒與酷暑,膩味了喧囂的鬧市,涌擠的人群,對故鄉的思戀與日俱增,多少次魂牽夢繞歸故里。
“天邊飄過故鄉的云,它輕輕的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
終于,母校校慶,我回到久別了的故鄉。
踏遍山城每個角落,徘徊故園小徑,追尋兒時的印跡,人是物非,花果山幾乎被建筑物占領,攔河建廠也使清澈的小河面目全非,干涸的河流,的河床上留下被人們遺棄的雜物。
五月天氣,躺在床上,周身燥熱,無心睡眠,千頭萬緒,心中無比傷感,萬般遺憾。為什么經濟發展要以犧牲自然環境做代價?為什么不能因地制宜,營造一個空氣清閑,鳥語花香的美麗山城?
世間萬物都呈現了大自然造化的神奇,巍峨的山脈,奔騰的河流,潮漲潮退,日出日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使我們森林茂盛,小河清流,空氣清新。無度開發,破壞了生態,使河床干涸、流水渾濁、沙塵暴示虐,人類生存受到威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至關重要。
我愛故鄉的小河,它雖然沒有名川大河那樣雄偉,也沒有長江、黃河那樣對人們有多大的貢獻,但是它為附近的人也做了不少貢獻。
在夏天,農民伯伯沒有水澆地的時候,就會往小河里吸水灌田。蕭何只是默默地躺在河里,沒有任何的怨言,任勞任怨的人人們用水。
有的人喜歡釣魚,他們又想到了到小河里去釣魚,小河還是什么也沒有說,讓人們在河里釣魚。小河每天都在那里緩緩地流淌,最后到了那里,我也不知道。但是小河不管是春、夏、秋、冬,還是寒冷與炎熱,都靜靜地躺在河里,給魚兒一個溫暖的家,小河對周圍的人、事、物也很有幫助,比如說,有人想要洗澡,就會到小河里去洗;有的莊稼缺水了,就會用小河的水灌溉。
關鍵詞:貨幣流速 股市 房市 效應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770(2006)10-019-03
一、引言
貨幣流通速度是貨幣經濟學的一個關鍵概念,是體現名義產出水平和貨幣數量之間關系的宏觀變量。對貨幣流通速度把握不準,貨幣需要量就不能被準確預測,從而貨幣供給就不可能適量,貨幣形勢及整個經濟形勢就有可能向社會不合意的方向轉化。各國貨幣當局在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上都十分慎重地考慮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因此,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探討股市和房市對貨幣流通速度的效應是對貨幣流通速度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的一個方向。在這方面,國外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供借鑒。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貨幣流通速度基本呈現持續下降的態勢。我國學者對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給予了眾多解釋。綜觀國內既有文獻,專門研究股市和房市對貨幣流通速度影響的成果不多,股市對貨幣流速的效應存在爭議,未有對房市影響貨幣流通速度進行實證研究的,也未有將股市和房市結合起來研究其對貨幣流通速度影響的。因此,深入研究股市和房市對我國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具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股市和房市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理論闡釋
按照托賓(2000)的觀點,貨幣資金、有價證券和房地產是居民持有的三種。
主要資產。居民在收益與風險之間選擇貨幣和其他資產的最優組合,從而確定最優的貨幣持有量。因此股市和房市的發展必然會對貨幣需求產生影響。根據M. Friedman (1988)的經典研究,我們認為股市和房市對貨幣流通速度的效應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股票(房地產)價格的上漲意味著居民名義財富的增加,而財富的增加將增加對貨幣的需求,從而降低貨幣流通速度。股市、房市與貨幣需求的這種關系, 這種效應我們稱之為財富效應。但是,如果財富的增加由收入增加相隨或由收入的變化引起,則股票(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對貨幣流通速度的效應不確定。
2.股票(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反映了風險性資產的預期收益相對于安全資產而言有所上升,在居民風險偏好程度不變的前提下,這種相對收益的變化將導致資產組合的風險程度上升,從而導致居民通過增加其資產組合中相對安全的資產的比重來對沖風險的上升,比如增加對短期債券和貨幣的持有,從而引起貨幣需求的增加,從而降低貨幣流通速度。這種效應我們稱之為資產組合效應。
3. 股票(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往往伴隨著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交易量的增加, 成交量越大,需要用來完成媒介作用的貨幣就越多,相應地,對貨幣的需求就越大,而股票交易量和存量房地產交易量不計入國民收入賬戶(人和經紀人的傭金除外),因而貨幣流通速度下降。這種效應我們稱之為交易效應。
4. 股票(房地產)市場價格的上漲,交易量的擴張一般會使得股票(房地產)的吸引力增加, 會使得人們調整自己的資產結構,多持有房地產,少持有貨幣,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貨幣(比如廣義貨幣中的儲蓄存款) 有一種替代作用,結果降低了貨幣需求,從而提高了貨幣流通速度。這種效應我們稱之為替代效應。
股票(房地產)價格變動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凈影響由上述四方面的效應共同決定,在上述4種效應中,一般而言,財富效應會降低貨幣流通速度,資產組合效應和交易效應降低貨幣流通速度,而替代效應則提高貨幣流通速度。
三、實證檢驗
(一)變量、數據來源及計量工具說明
因為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從1990年起步,所以樣本區間為1991-2004年。
我們采用收入型貨幣流通速度(狹義、廣義貨幣流速分別為V1、V2),將股票成交額ST(實際股票成交額)、商品房屋銷售額HT(實際商品房屋銷售額)、通貨膨脹率、貨幣化程度作為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變量。實際股票成交額RST、實際商品房屋銷售額RHT根據GDP平減指數計算,GDP平減指數以1991年為基期。貨幣化程度采用城鎮人口比例近似替代。由于城鎮人口比例只有年度數據,所以實證檢驗時各變量均使用年度數據。在分析股市和房市對貨幣流通速度的效應時,本應選擇股票價格指數和房地產價格指數作為影響變量的,但我國1998年才開始公布房地產價格指數,年度數據過少。當然,商品房屋平均銷售價格可以利用,但本文是將股市和房市結合起來考察這兩大資產市場對貨幣流通速度的效應,股票價格指數是相對指標,商品房屋平均銷售價格是絕對指標,兩者不具可比性。所以,我們只能忍痛割愛,選取股票成交額和商品房屋銷售額(兩者均表示交易量,均為絕對指標,具備可比性)作為股市和房市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變量。另外,關于機會成本變量,由于我國的利率未市場化,所以選取通貨膨脹率作為對貨幣流通速度的影響變量。通貨膨脹率INF根據消費價格指數計算。貨幣化程度MN采用城鎮人口比例近似替代,理由如下:一是廣泛采用的貨幣化指標M2/GDP正好是M2貨幣流速的倒數,若用M2/GDP分析貨幣化對M2貨幣流速的影響,無異于同義反復;二是城鎮人口比例也是常用的衡量貨幣化程度的指標,且在樣本區間內,城鎮人口比例與M2/GDP的相關系數高達0.994。在進行計量分析時,使用的軟件是Eviews5.0。
(二)格蘭杰因果檢驗
判斷一個變量的變化是否是另一個變量變化的原因,常用的方法是格蘭杰(Ganger)因果檢驗。從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來看,股票成交額、實際股票成交額、商品房屋銷售額、實際商品房屋銷售額均是狹義貨幣流速和廣義貨幣流速的格蘭杰原因。不過,總體來看,上述四個變量對廣義貨幣流速的作用顯著于對狹義貨幣流速的作用。
(三)Johansen協整檢驗
Johansen協整檢驗可以得出多個變量構成的系統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及其具體形式。Johansen協整檢驗應用的前提條件是系統的所有變量滿足一階單整過程,即為I(1)變量。我們首先對貨幣流速及其影響變量進行單位根檢驗,采用的是ADF檢驗。從單位根檢驗結果來看,除廣義貨幣流速在10%顯著水平上滿足一階單整過程外,其余變量均在5%顯著水平上滿足一階單整過程,符合Johansen協整檢驗應用的前提條件。
Johansen協整檢驗是基于VAR殘差為獨立同分布的正態變量。利用AIC、SC準則、滯后參數的t-統計值及殘差的診斷檢驗結果,我們判定我們考察的貨幣流速及其影響變量組成的系統均為VAR(1)。此外,Johansen協整檢驗對趨勢假設的設定比較敏感,我們的設定依據是計量經濟學軟件Eviews5.0幫助文件中的標準及數據的時序特征。
狹義貨幣流速、廣義貨幣流速與股票成交額、商品房屋銷售額、通脹率、貨幣化比率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狹義貨幣流速、廣義貨幣流速與實際股票成交額、實際商品房屋銷售額、通脹率、貨幣化比率也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相應的正規化后的協整方程分別為(變量前加L,表示該變量的常用對數。各方程下面括號里的數字為t-統計值):
LV1=-0.1139LST-0.0116LHT+0.0118INF-0.4835LMN-3.5837
(5.69)
(0.10) (-3.87)
(0.68)
LV2=-0.0323LST-0.1566LHT+0.0041INF-0.2685LMN-3.6464
(14.15)
(11.96) (-11.84) (3.30)
LV1=-0.1023LRST-0.0505LRHT+0.0104INF-0.3483LMN-3.6019
(8.82)
(0.51)
(-4.08)
(0.57)
LV2=-0.0208LRST-0.1560LRHT+0.0031INF-0.3486LMN-3.7408
(41.79) (36.72)
(-28.21) (13.33)
(四)對協整方程的分析
1.通脹率與狹義、廣義貨幣流速均正相關,貨幣化與狹義、廣義貨幣流速負相關,這符合經濟學界普遍接受的觀點。但是在狹義貨幣流速的協整方程中,從t-統計值來看,貨幣化的效應不顯著,這可能是由于考慮股市和房市對狹義貨幣流速的影響后,貨幣化的作用減弱了。
2.股市與房市對貨幣流速均具有負效應。狹義貨幣流速主要受股市的影響,股票成交額、實際股票成交額每上升1%,狹義貨幣流速大約下降0.1%。從t-統計值來看,房市對狹義貨幣流速的影響不顯著;廣義貨幣流速主要受房市影響,商品房屋銷售額、實際商品房屋銷售額每上升1%,廣義貨幣流速大約下降0.16%。股市對廣義貨幣流速的影響也是顯著的,只是系數偏小,其效應小于房市對廣義貨幣流速的效應。
3.我國股市、房市交易與貨幣流速負相關,主要是因為隨著股市和房市的發展,這兩大資產市場對貨幣的需求增加,再加上股市和房市發展的不成熟、不規范導致了一些貨幣沉淀在這兩大市場上,貨幣供給中有相當一部分并沒有進入生產、消費和流通等實體經濟領域。結果總貨幣供給有所增加,但作用于實體經濟的貨幣卻相對下降。我們知道,股票交易量和存量房地產交易量不計入當年GDP。這樣,根據收入型貨幣流通速度計算公式:V =名義GDP/ M ,隨著股市和房市交易量的擴大,貨幣流通速度就有下降的趨勢。
從股市來看。1990年以后,我國股票市場快速發展起來,股市交易量增大,對貨幣的需求增加,導致貨幣流速下降。而且,由于我國股市發展不完善,投資者行為不成熟,股市將貨幣資金轉化為實際投資與消費的效率低下,甚至還成為巨大的“漏斗”,使大量資金“滲漏”在股市中,無法支持實際生產。例如,認購新股的規定使大量貨幣作為專項存款和保證金沉淀在一級市場,以追逐較高市盈率帶來的投機收益;上市公司所募集資金中的相當部分還以委托經營的方式流回二級市場,進行股票的投資和炒作等。1998年以來,“滲漏”到股票市場的貨幣量占當年貨幣量M2增長的比重逐年增加,1998-2000年分別為15.28、16.73 、23.5,2001年達到最高水平26.32%,2002年為21.91。這說明我國幾年來貨幣供給增量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滲漏”到股票市場“漏斗”,由此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下降。
從房市來看。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也較快地發展起來,1998年以后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房市交易量大增,對貨幣的需求增加,導致貨幣流速下降。而且,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不甚規范,產生的房地產泡沫會吸納大量資金,而泡沫破滅后這些資金間接地轉化為銀行的不良貸款,這部分資金又退出實物流通部門,造成了貨幣沉淀。房地產市場引起的貨幣量流通損失占當年M2的比率應該不小于5%。此外,房地產市場資金周轉較慢,流動性差,也導致貨幣流通速度減慢。
四、理論及政策含義
(一)股市、房市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可以為判斷我國貨幣供應量充足與否提供依據。我國部分學者常以貨幣供給增長率超過經濟增長率與物價變動率之和,來說明我國貨幣供給過多或至少是充足的,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因為,若從股市、房市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來看,我國貨幣供給并未完全作用于實體經濟,甚至有可能有效貨幣供應(保持實體經濟增長的貨幣量)是不充足的。
(二)股市和房市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可以為“中國之謎”提供一種解釋。所謂“中國之謎”,是指貨幣供應與物價變動之間存在反常規關系,即貨幣供應變動與物價變化非正相關。正是因為股市和房市吸納了相當一部分的貨幣供給,作用于價格水平的貨幣相對減少,所以貨幣供應的高增長并未導致高通脹。
(三)股市和房市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有助于解釋我國的一些經濟現象,但同時也提醒我們警惕通貨膨脹和股市、房市泡沫。一旦經濟形勢、公眾心理預期和市場供求發生變化,沉淀在股市和房市的貨幣就可能像“出籠的老虎”,沖擊實體經濟。2001-2003年,股市行情在低位徘徊,股市成交額不斷萎縮,意味著大量迷失于股票市場“漏斗”的貨幣回歸實體經濟,這是形成2003年突發性通貨膨脹的一個原因(裴平、韓貴新,2005)。而且,若沉淀在股市和房市的貨幣長期非正常地增長,則有可能產生股市和房市泡沫。
(四)由上述三點自然引出以下政策建議:
1.應建立合適的指標體系監測股市和房市。要進一步規范股市和房市的發展,減少違規資金的流入,避免股市和房市泡沫的產生。央行貨幣政策的制定、貨幣供應的規劃應該考慮到股市和房市對貨幣需求的影響。從股市和房市對貨幣流速的不同效應來看,股市方面主要考慮其對狹義貨幣的影響,房市方面主要考慮其對廣義貨幣的影響。
2.央行應采取預防性的貨幣政策。這就要求央行對未來經濟形勢做出前瞻性預測,并且能夠適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1)就長期而言,應認識到,當前我國股市和房市吸納了部分貨幣,導致貨幣流速下降,是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必經的一個階段,但隨著我國股市和房市的發展與完善,股市和房市導致貨幣流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會逐漸消失,股市和房市對貨幣流速的正效應將逐漸顯現。這時,央行關于貨幣供應充足與否、通貨膨脹形勢等都要有新的判斷標準,要做好前瞻性的預測工作,把握好金融調控的時機。
(2)就短期而言,沉淀在股市和房市的貨幣“出籠”沖擊實體經濟的力度還是有限的。不過,央行也要加強對沉淀在股市和房市的貨幣進行監控和引導,同時提高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的水平,針對沉淀貨幣的動向和對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測,提前采取強有力的調控措施,而不是在沉淀貨幣“噴涌”而出并引起突發性通貨膨脹后匆忙應戰,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保持經濟與金融的穩健運行。
參考文獻:
1.王維安,賀聰.房地產價格與貨幣供求:經驗事實和理論假說[J].財經研究,2005(5):17-28
2.Friedman, Milton. Money and the Stock Market[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8, 96: 221-245
3.王少平.宏觀計量的若干前沿理論與應用[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4.裴平,熊鵬.我國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的“滲漏”效應[J].經濟研究,2003(8):21-26
5.杜子芳.貨幣流通速度、貨幣沉淀率與貨幣供給量[J].管理世界,2005(1):26-30
6.裴平,韓貴新.迷失的貨幣與突發性通貨膨脹[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1):39-44
作者簡介:
關鍵詞:藏書;編撰;出版;影響
中國分類號:G237.9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20-0259-02
藏書是文化沉積的結果,它是在文字出現以后,伴隨著圖書的編撰與出版而產生的一種文化活動,是文化發展的階梯。圖書的編撰和出版是圖書收藏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圖書的編撰與出版就沒有圖書的收藏,反之,圖書的收藏又為圖書編撰和出版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有力地推動著圖書編撰與出版的發展。當然,嚴格來說,編撰與出版是有鮮明的界限的,但這種區別不在本文論述之列。
我國古代藏書歷史悠久,形式豐富多樣,藏書家燦若星河,藏書數量驚人。有如此發達的藏書事業與古代高度發達的圖書編撰與出版業是密不可分的,離開了圖書的編撰與出版,藏書業就猶如空中樓閣。反之,如前所述,藏書文化的發達也有力地推動了圖書編撰與出版業的發展,沒有藏書事業的發展,編撰和出版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一、藏書為圖書的編撰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人類認識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發展的過程,不管哪種學科知識的發展都離不開前人的積淀,而豐富的古代藏書正是多門學科發展的源泉。
第一,為目錄學的發展提供材料;目錄學作為一門專門科學,其發展離不開藏書事業的發達,甚至可以說,沒有藏書活動就沒有目錄學。西漢劉歆第一次對皇家藏書進行整理統計,編纂出我國第一部綜合性目錄《七略》,還依據劉向所作的各書記錄編成了《別錄》,這是我國最早的藏書書目提要。以后目錄學逐步發展,到了宋代,由于雕版印刷的初興和加速發展,藏書事業越來越發達,編寫書目的也逐漸增多,其中私藏書目可知者就多達44種,出現了多部很有特色的私家藏書目錄。像晁公武的提要式《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的解題式《直齋書錄解題》,尤袤的版本著錄式《遂初堂書目》等。明代的私藏書目現存也達22種,如晁的《寶文堂書目》、高儒的《百川書志》。清代是古典目錄學發展的鼎盛時期,傳世的僅私藏書目就多達240余種,如趙建宗的《舊山樓書目》、張金吾的《愛日精廬藏書志》、黃丕烈的《百宋一廛書錄》、孫星衍的《平津館鑒藏記》。還有的藏書家編有多種目錄,如錢曾編有《讀書敏求記》、《述古堂書目》和《也是園書目》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更是利用全國藏書、集眾人之力而編成的巨大型書目,全書凡200卷。著錄圖書3401種,79309卷,存目6793部,93551卷,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以前我國重要的古籍。可以說:任何一部書目的問世,無不依賴豐富的藏書資源。正是由于眾多書目的形成,才推動我國目錄編撰和目錄學理論一步步向前發展。
第二,為史書方志的撰寫提供材料;我國歷史悠久,史書的編寫是古代圖書編撰出版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上所述,孔子作為最早的藏書家“約史記而修春秋”,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更是司馬遷“石室金匱之書”,根據國家藏書進行編次撰集,用時二十多年編撰的紀傳體通史。《漢書》的作者班固就曾做蘭臺令,蘭臺是漢代皇家藏書的地方,班固在此博覽群書,最終完成了我國第一部斷代史。其實,縱觀正史二十四史,沒有哪一部史書的編撰能離開內容豐富、數量巨大的皇家藏書。甚至很多史書的編者都直接在皇家“圖書館”工作。宋太祖趙匡胤平定南平、吳、后蜀后,把所獲的文史副本贈與大臣王溥,后王溥依據所藏之書編撰了開會要體史書先例的《唐會要》、《五代會要》。清代著名學者章學誠,家藏書甚富,又與藏書家朱筠極友善,遍讀朱筠所藏之書。纂修有《和州志》《亳州志》《永清縣志》,后得畢沅之助,編纂《湖北通志》。另有清人萬斯同在京師時,攜書十多萬卷,有《補歷代史表》、《紀元匯考》、《宋季忠義錄》等多種史學著作。綜上所述,在史書方志的編撰中,藏書是最佳的取材之源。
第三,為文學家的創作提供素材。俗語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歷代文學家,無一不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他們或自己藏書,或借閱朋友之書。據統計,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藏書家都有自己的著作。五代藏書家羅紹威,家藏圖書至萬卷,又置藏書樓,有詩集《偷江東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家有藏書樓,名“池北書庫”。北宋歐陽修自稱“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棋一局、常置酒一壺、鶴一雙”,遂以“六一居士”自稱,文章冠天下,有《歐陽文忠公集》《毛詩本義》《居士集》《六一詩話》《集古錄》等多種著作。陸游以詩文著名,藏書之富變見稱一時,其父陸宰,為越中三大藏書家之一,有藏書樓曰“書巢”、“雙清堂”,著作有《劍南詩稿》、《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渭南文集》、《放翁詞》等。杰出女詞人李清照更是有名的藏書家,靖康中,攜帶書畫之精華十五車,避亂南方,趙明誠卒后,她奔波于臺、越、杭間,家藏古物,十之去八,猶有書兩萬卷、金石刻兩千卷。明末毛晉,前后聚書達八萬四千余冊,編著有《隱湖山志》、《海虞古今文苑》、《詞苑英華》、《毛詩名物考》、《宋詞選》、《野外詩題跋》、《明詩紀事》、《蘇米志林》、《隱秀集》等數百卷。清代袁枚以薪易書,積至四十萬卷,筑藏書樓“小倉山房”、“所好軒”,同時也可謂著作等身,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子不語》、《隨園隨筆》等三十余種。同時期的陳@有藏書樓“向山閣”,所著有《聲類拾存》、《續唐書》、《石經說》、《簡莊綴文》、《松硯齋隨筆》、《恒言廣證》、《經籍跋文》、《詩集》等多種。
第四,為類書、叢書等的編寫提供材料;古代豐富的公私藏書,為各種大型圖書的編寫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以官府藏書講,歷代諸多類書如三國《皇覽》,唐《藝文類聚》、《初學記》,宋之《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冊府元龜》,明之《永樂大典》,清之《古今圖書集成》、《淵簽類函》《佩文韻府》等鴻篇巨制無一不是直接利用藏書樓的產物。以私家藏書論,歷代藏書家艱辛搜尋精心匯編的專題巨著如黃宗羲的《明文海》《宋元學案》《明儒學案》、嚴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以及大量的地方文獻匯編如《四明叢書》、《金華叢書》等,俱系利用藏書而成的長篇巨著。黃丕烈的《士禮居叢書》,張海鵬的《墨海金壺》,徐乾學的《鑒古輯覽古文淵鑒》,孫星衍的《岱南閣叢書》《平津館叢書》,曹溶的《學海類編》等大家、名篇迭出,俱系利用藏書而名重文壇學界。至于清代編修《四庫全書》這一劃時代的鴻篇,更是官、私藏書樓各逞所長、珠聯璧合、共襄其成的范例。
第五,為校勘輯佚書籍提供材料。文獻資料自產生以后,在流傳過程中,由于保存手段技術條件的限制,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謬誤,“無錯不成書”“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虎”即是這一現象的歸納。有筆誤,有殘缺,有遺失,……造成這些謬誤的原因各異,有兵火,有天災,有人禍……而數量巨大的公私藏書為這些古籍的校勘補正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宋元明清各代,藏書家中孜孜不倦于校書者屢屢不絕。北宋宋綬、宋敏求和王洙、王欽臣兩家父子,均以富藏書精校勘聞名于世。明代趙用賢歷時八載校勘五卷本的《洛陽伽藍記》,參考五種不同版本,共改正訛誤、增補遺漏860余字。清代學者盧文,家藏圖籍數萬卷,藏書樓曰“抱經堂”。盧氏治學多用力于訓詁和校勘,經他校的書,大都匯刻于《抱經堂叢書》中。之所以這么多的藏書家精于校勘,無疑得力于他們私家豐富的藏書資源。
二、很多藏書家自己就是圖書出版家
古代圖書的出版應包括書籍的傳抄和刊印兩種形式。
嚴格意義上的圖書出版應該是雕版印刷出現以后的事情,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古代書籍的傳抄也可以算作圖書出版的初級模式。歷史上很多王朝都設有國家圖書館,而這些圖書館一般是兼有編撰與出版的職責,如隋代的秘書省,唐代的秘書省、集賢殿書院,宋代的崇文館等,在圖書館工作的官員除了編撰圖書以外,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抄書。私人藏書家方面,可以說每位藏書家在聚集典籍的過程中都離不開抄書,他們或自抄、或雇抄。印刷術發明以前,如漢代梁子初、楊子林,均抄書“至于白首”、“所寫萬卷”;三國時也重視藏書,蔡邕之女蔡琰也曾抄書;南北朝的袁峻,每日抄書五十紙為定規,“紙數不登,則不休息”;隋代杜公瞻的《編珠》、虞世南的《北堂書鈔》都是抄書的杰作;唐代的韋述,曾一年抄完《姓族系錄》200卷;柳仲郢把《史記》、《漢書》、《后漢書》各抄一遍,《魏書》、《晉書》及南北朝各史書皆抄兩遍。雕版印刷術發明以后,抄書仍為藏書家藏書的主要途徑。宋代尤袤藏書3000余部,他“不僅自己日記手抄若干卷,其子弟與諸女亦抄書”;元代莊肅的八萬余卷藏書多半手抄;清代蔣衡范歷時12年抄完了《十三經》,全書共80余萬字,蔣壑手抄最大一部書為850卷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藏書家的抄書來源,有利用職務之便抄自官藏,有藏書家之間互相借抄。通過藏書家的抄書活動,使一書復制出更多的副本,豐富了藏書家的藏書品種,增加了藏書的數量。
書籍的刊印可以稱得上真正的圖書出版。古代很多藏書家利用自己豐富的藏書資源,充當了出版家的角色。五代后蜀的藏書家毋昭裔首開刻書先例,之后熱衷于刻印書籍者層出不窮。南宋藏書家井度將殘缺不全的《宋書》、《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等七部史書收全補齊,校刻成《眉山七史》,使其得以完整流傳。陳起集藏書家、出版家于一身,僅所刊唐集總數遠在50家以上,其所刻之書,受到近代學者王國維的高度評價:“今日所傳明刊十行十八字唐人專集、總集,大抵皆出陳宅書籍本也。然則唐人詩集得以流傳至今,陳氏刊刻之功為多。”名氣最大、刻書最多的當數明代江蘇常熟毛晉,其藏書達8萬余卷,一生刻書總計有600多種,刻版達10多萬片。清代藏書刻書更是盛行,僅私家刊刻的叢書在1500種以上,占現存叢書總量的一半以上。常熟張海鵬在汲古閣本《津逮秘書》的基礎上增訂成20集,收書170多種,1410卷的《學津討原》,此外還刻有《太平御覽》1000卷。刊刻叢書的還有鮑廷博的《知不足齋叢書》、孫星衍的《岱南閣叢書》、黃丕烈的《士禮居叢書》等。
綜上所述:悠久的藏書歷史,深厚的藏書文化,豐富的藏書資源,是我們享之不盡的財富,它們匯聚成我國幾千年的文化長河,藏書業為其他學科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為了藏書而開展的抄書、刊印更是推動了古代圖書編撰與出版的巨輪。
參考文獻:
[1]任繼愈等.中國藏書樓(壹)[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2]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3]李玉安,陳傳藝.中國藏書家辭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1989.
[4]王國強.中國古代藏書的文化意蘊[J].圖書與情報,2003 ,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