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親情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多次追問自己,莫非,不是你尋到了那個目標,而是那個目標尋到了你?或者,你們互相尋找,然后驚喜地擁有了對方?反正,那個目標開始小蛇一般明晃晃地躍動著,總誘著你的腳步向前。
你懷疑過自己。你曾沮喪地說:“太多的人都比我優秀。”你老是巴望著自己的名字排在成績單的第一位,然而,你的前面,總有幾個名字在那里晃啊晃,攔住你,不讓你遂愿。我說:“媽媽是做教師的,知道教育界有個著名的‘第10名現象’,就是說,在班級里排名第10名左右的孩子以后是最有出息的。別氣餒,你要生出與競爭對手較量人生最終得分的雄心。”你又說:“媽媽,你和我爸爸都是學中文的,按照遺傳學的原理,我似乎更適合學文科,可我偏偏選了理科。我覺得我好像是選錯了。”我說:“其實,媽媽的理科學得棒著呢!媽媽一直為自己選擇了文科后悔呢。現在好了,你成了媽媽最好的后悔藥。”
你于是微笑著前行,心兒的帆,鼓得滿滿。
你尋夢尋得好辛苦。在萬里之外的異國,我驚訝地發現你稚氣未脫的眉宇間竟隱約有了一道只有母親才能發現的細紋!我慌了。我問自己,這孩子究竟給自己的眉心施了怎樣的壓?須知,上萬次的局部皮膚活動才能締造一條皺紋啊!離別的時候,我鄭重書寫了《母親至囑16條》,令你貼于床頭。其中一條,就是告誡你“不皺眉”的。我好怕在追夢途中,你被滑黠的竊賊竊走人生的快樂。我要你的眉梢永挑著歡笑。
后來,你戴上了博士帽。你告訴我說,你是你們高中同學中第一個拿到博士學位的。我立刻想到了那張曾被你萬分看重的成績單。孩子,你看,這一回,到底是誰的名字,當仁不讓地排到了第一位?
再后來,你被允以可觀的人生紅利。你問我:“我到底該不該去拿呢?”我記得曾跟你說過,生命,有一種粗略的計分方式,那就是金錢占有的多寡。而今,你突然擁有了這種并不惹人反感的得分機會,我自然不該攔你。但是,孩子,與你進一步接近自己的人生目標相比,我建議你舍棄這紅利,我寧愿看你在更靠近目標的地方,乘著風,去追夢。
“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孩子,不要聽信這樣的話。相信吧,當你擁抱遠方的時候,你就擁抱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只有卓異的耳朵,才可以聽清遠方的召喚;只有插翅的心靈,才可以飽覽遠方的勝境。
有時候你也會惶惑,抱怨說你與自己的目標互相背棄了,懵懵懂懂,甚至南轅北轍。我想提醒你的是,那一年,我們一起攀登峨眉山,蜿蜒的山路,有一截,居然是往回走的。你叫了起來:“這離金頂不是越來越遠了嗎?”可是,峰回路轉,柳暗花明,我們在走過那一段非走不可的“冤枉路”之后,必然地攀上了更高的山峰。
父親帶他去公園,上個衛生間的工夫,讓他等著,出來,他人就沒有了。一個女人給了他一根棒棒糖,然后說,走,帶你去找你爸爸,他就跟著走了,這一走,就是12年。
12年后,他再回到這個家,一切變了。
小弟12歲,叫著爹地媽咪,還年輕的父母看著他黑瘦的樣子直嘆息。他說話一口四川腔,那年,他被人販子拐到了四川山里,賣給一對不能生育的父母,那個男人是拐子,女人是麻子,開一個小賣店,為了買他,傾家蕩產了。
他還記得3歲時家的樣子,花園洋房,德國人留下來的老房子,那時有汽車的人家少,可他們家有。
他還記得家里保姆的樣子,是50多歲的老女人,給他洗澡時唱兒歌,他還記得母親是漂亮的女人,愛穿旗袍,愛用法國的香水,父親喜歡抽雪茄煙,一家人愛在壁爐前講故事唱俄羅斯的民歌,可這些記憶是如此的模糊,以至于到了四川之后很快就被生活的貧乏漸漸沖淡了。
養父母只能維持他的溫飽,但即使是這樣,有一塊糖,也會讓給他吃。
10歲,他跟著養父上山采藥,12歲,會做農活,15歲,他已經是家里的頂梁柱了,這一年,歷經了千辛萬苦的父母,終于找到了他。開著寶馬車的父母來接他了。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寶馬車,很威風很漂亮。他躲在養父母身后,不相信這是事實。可父母的長相和他是一樣的,雖然他黑他瘦,但基本的面貌卻是那樣的類似。
父母給了養父母10萬塊錢,當時買他時,養父母只給了3000塊錢,可是3000塊于這樣的一個家來說,已經是傾家蕩產了。
10萬塊,應該足夠養父母養老了。
可是,他的養父母笑著拒絕了,他們說,是你的兒子,更是我們的兒子,兒子是無價的。
他是流著眼淚離開的四川。
一步三回頭,最后,跪倒在養父母跟前,養父母讓他走,是的,他不離開,哭喊著不走,養父母說,走吧,回青島吧,那里更適合你!我們希望你有大出息,不希望你窩在這山溝溝里。
此時的他,和弟弟一樣,也只上初一而已。
弟弟看到他,愣了半天,父母說,叫哥。
弟弟叫,哥。
母親牽著他的手,這雙女人的手多么細膩而光滑,而養母的手是多么粗糙!弟弟撒嬌,要母親帶著去吃必勝客,而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必勝客!
弟弟帶著他去洗澡,這是他第一次在這么華麗的浴室洗澡,光滑的大理石,還有雕塑,還有那閃著光亮的衛生潔具,他只在小河溝里洗過澡,哪里在這種地方洗過澡?
熱水器他不會用。是弟弟教了他。
第二次再用,他燙了腳,一個人躲在衛生間哭,母親說過,不洗干凈不許上床的。
他睡不習慣那軟軟的床。
他不習慣叫爹地媽咪。
他吃不習慣西餐。
……
飯桌上,他是局外人,一個人拿著辣椒吃,一吃一大把。
母親給他買來老干媽辣椒醬,他說謝謝。
母親愣了,轉過臉,哭了。
12年,他把親情全然忘記了,他只記得養父養母滄桑的容顏。
第一次考試,他全班倒數第一,弟弟正數第一,父親去開家長會,回來說了他兩個字,丟人。
他轉身就跑了。是的,他沒怎么學過英語,他在四川時是第一名的,來了青島之后,他不適應。
他跑了,跑到火車站,坐車去四川,沒有錢,他扒了火車,一路上風餐露宿,到了四川,一頭扎進養父母懷里,放聲嚎啕。
3天,他在這里呆了3天,是養父母趕他走的,他們說,是因為恨鐵不成鋼你爹才這樣說你啊。
家庭貧困的他們,為了讓他少吃些苦,居然給他買了臥鋪票,當他趕回青島的家時,才發現父親的頭發幾乎全白了。母親說,你父親后悔得腸子都青了,他說,如果再把兒子丟了,他這一輩子后悔死了。
第一次,他跪在父親面前,說,爸爸,我錯了。
那是他第一次叫爸爸,父親摟著他哭了,他才知道,那心中的恨,那盤根錯節的東西,叫做親情,即使多年不見,他仍然是他的爹,她仍然是他的娘。
他仍然是自閉而內向的孩子,學習成績雖然遙遙領先了,可仍然是自卑,考上大學之后,他居然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幾年之中,他叫爸爸媽媽的次數屈指可數,倒是每年春節,他一定要坐火車回四川過春節,進門就幫養母做臘肉打掃房間,好像只是出了一趟遠門,父母從來沒有抱怨過他,只是說,這孩子懂得感恩呢。
大三時,養父母都去世了,他不再跑四川了,可也很少回青島。
母親打電話來,他總是不能開口叫那聲媽。
畢業后他留在了北京,母親在北京開了分公司,然后說,你來幫我吧。
那時弟弟出了國,他幫助母親打理公司,后來,母親回了青島,公司全交給了他,因為有了分公司的業務,他得常跑青島,一回青島,一定要回家,家里只有父母了,有時回去,看到父母呆呆地看電視,他就覺得他們真的老了。
母親說,你知道為什么要在北京開分公司嗎?因為你在北京,你爸爸說,開了公司,有了業務,就能老看到兒子了,至少,他得回總部開會吧?即使是行政關系,即使是開會,只要能看到兒子,心里就是高興的。
那時,他的眼淚再也沒有忍住,父親丟了他之后,一直不能原諒自己,一直耿耿于懷,因為有好長一段時間母親近乎半瘋狀態,所以,他能回來已經是最大的安慰了。
而他性格的內向讓父母很傷感,所以,他們一直那么遷就著他,其實北京的業務不是很好,可是為了能看到他,他們寧可賠錢,也要在北京開公司。
一年之后,他關了北京的公司,帶著女友回了青島,他成了公司的少帥,結婚后,他和父母住在了一起。
有了寶寶之后,父母堅決要替他看著,他笑著說,也沒想讓別人看啊,就想讓爸爸媽媽看著,其實,是給你們生的,我自己,寧可“丁克”呢。
父母看了他一眼說,臭小子。
他笑了,把父母和妻子兒子抱在一起,一直想掉眼淚,這親情啊,穿了千重山萬重水之后,卻還是這樣濃得化不開。
那是考卷"飛舞"的刷刷聲,
那是老師"絮叨"的溫和聲,
那是父母的吵架聲,
默默的閉上眼,
淚無聲的落下,
在多解的數學試題中,仿佛親情也是多解的,
在聲聲的教誨中,
我已受夠了你們,
你們總是各不退一步,
難道不想看到海闊天空的壯景嗎?
今夜,
我在對月做題,我已想出了3種方法來解析數學題了,
可是我總想不到任何親情的結果來替你們解決問題,
我只希望:
不管如何,你們都是我最疼最疼的!
在中考即將降臨時,
也許我會心無雜念,
也許我會忐忑不安,
也許我會握到成功的手,
這是我在一本雜志看到的小故事。但也是最能觸動我心靈的小故事。每每看到它,仿佛都能看到那位母親獨自坐在家門口,就這樣靜靜地看著那條回家的路,手里還握著女兒送她的手機。。這個畫面一直揮之不散,我不知道為什么,但是就那起我終于懂得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的意思了。
相比之下,我比她幸福得多。現在我只是一個學生,雖然還沒有因為上班而忙到沒時間回家,但是自從到了城里上學以后,才發現回家的時間一點一點地減少了。。躺在宿舍的床上,不時就會想起媽媽的老火靚湯,好香好香。哼起爸爸最愛唱的《朋友》,好熟悉好熟悉。于是想家的味道在空氣的混雜中變得更濃了。于是一直在等著時間的到來、
終于,暑假如期而至。我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回到家,準備實行我籌備已久的計劃。
暑假的天氣總是那么晴朗,我貪心地吮吸著這般大自然的味道。然后邁著輕快的腳步走向市場。市場里熱鬧非凡,夾雜著人們討價還價的聲音。呵,好熟悉的聲音呀。享受著這般平常卻動聽的聲音,我也開始了我的工作。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我拿著滿滿的成果回到家。由于爸爸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中午不回來吃飯。這也給我制造了好時間。我認真地認真地進行我的計劃,就等著那個時刻來臨。晚上七點多,熟悉的車聲在我耳邊響起。我給他們拿來衣服拖鞋,送上茶水。然后對他們說,肚子餓了吧,那就慢慢享用羅。說著,便用手指指飯桌。轉身那一刻,我感覺到他們那驚訝的眼光。我笑了笑,計劃正奔向成功呢!
一家三口圍著飯桌,飯香在家里飄,燈光是溫和的。這樣的氣氛是多溫馨啊。我們什么也沒說,我想無聲勝有聲就是這樣子了吧。在我給媽媽盛湯的時候,忽然聽到“謝謝”,就在這一刻,我發現原來親情是那樣的真實、、
飯后不久,爸爸媽媽就要休息了。我連忙沖向浴室,倒盆熱水,加上一點去疲勞的香薰。然后走到他們的身旁,把他們的腳放進盆里。我小心翼翼地一邊給他們按摩,一邊吩咐著說,平時晚上泡泡腳,加上一點香薰、這樣不僅去疲勞睡眠質量也會好點的。說完便抬起頭,卻發現他們早以熱淚盈眶,還一味點頭笑著說,對呀,對呀,還是我家的女兒說得對。。這一刻的他們笑得就像孩子一般,我安心的笑了。
夜靜靜的,他們早已入睡。輕輕地為其蓋上被子。然后靜靜地看著他們,原來時間真的不饒人呀。曾經俊朗高大的小伙子如今被時光的摧殘,皺紋爬上的額頭,臉容也漸漸消瘦了。再看旁邊的美人兒,曾經引以為傲的黑發不知不覺中增添了白發。。
走出房間,關上門。這一天,我很高興。計劃完成得很成功。才開始了第一天就已經得到如此多的收獲,也許今天做的對于其他人平凡得不過,但是對于我來講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子女是父母的至寶。學業、工作這些都已經成為了我們人生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不應該把原本屬于他們的時間也給霸占了,父母沒有多少個十年,就像那首常回家看看說的“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總操心就奔個平平安安”。父母的心在兒女身上,而兒女的心卻在外頭。好好利用時間,常回家看看。珍惜眼前的兩老,不要換來以后的懊悔呀。
父親很早以前就打算好了,退休后回山東老家。他要守在年邁的奶奶身邊盡孝。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父親還差一年就退休時,遠在山東的姑姑來信說奶奶過世了。
父親聽到這個消息,并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大哭一場,而是坐在那里不停地抽煙,飯也不吃,水也不喝。直到夜深了,他都沒有挪過位置。母親知道他心里難過,也就由他了。可他一坐就是兩天,母親見這么下去也不是辦法,只好采取強制手段,逼著父親上床睡覺。
父親也沒和母親擰著干,乖乖地躺在床上,誰也不知道他到底睡著了沒有。接下來的日子他依然不吃不喝,母親只得請大夫來給他瞧瞧。大夫給父親掛上了吊瓶,然后悄悄告訴母親:“他這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是急火攻心,你得想辦法讓他哭出來,要不然問題就大了。”母親一聽,急壞了。父親是個硬漢子,自打母親嫁給他的那天起,就從沒見他哭過。想什么法子讓他哭出來呢?
一家人挖空心思也沒想到什么好辦法。后來,母親突然想起,父親這輩子最怕受窮,于是請了兩位打舊社會過來的老人跟他聊天。哪知父親依然如故,沒有半點流淚的意思。
有親戚朋友說:“兒女是爹娘的心頭肉。要是你們想不出能讓他哭的事,不如就說說你們自己的傷心事,興許他會心疼。”這話說得有理,我們決定試一試。
于是,我們兄妹四人輪流上場訴苦。首先是大哥,他離婚不久,心里正難過著呢。其次是我,失去了一次晉升的機會,這可是影響我一輩子的大事啊!小弟的工作也相當不順利。還有面臨高考的小妹,壓力那是相當的大。
父親聽完我們四人的訴苦,非但沒哭出來,反而指著我們的鼻子大罵:“一群沒出息的東西,這是餓著你們了?還是渴著你們了?老婆跑了你哭,升不了官你哭,工作不順心你也哭,有學上你還哭。哭有什么用?覺得不如意你們就努力……”話還沒說完,他就暈了過去。這下大家傻眼了,趕緊把大夫找來。大夫把父親救醒后,一個勁地搖頭。我們頓時明白,再這樣下去,父親的日子可就真不多了。
這回,父親的眼淚沒流出來,我們兄妹四個的眼淚倒是止也止不住了。父親大概是不愿見到我們這個樣子,閉上眼睛,背對我們躺著。母親生氣了,狠狠地在他背上拍了幾巴掌,啜泣道:“你倒是哭呀,你怎么不哭呢?孩子們都傷心成這樣,你怎么就不感動呢?你的心是木頭做的,還是石頭做的?你……你就留著那兩滴眼淚,把你的老命也賠進去吧……你就這么狠心,撇下我們……”顯然,母親的這番話觸動了父親,他雖然沒有流淚,卻緊緊地握住了母親的手。
無計可施的我們,只好守在父親身邊。看來父親是要跟著奶奶去了,我們雖然沒說什么,但心里都很怨恨奶奶。
幾天后,父親越來越虛弱了。小妹一直拉著他的手,叫著:“爸、爸、爸……”父親睜開眼看看她,吃力地說道:“你是大人了,不哭。”小妹趕緊擦去眼淚:“爸,我不哭。你想吃啥,我去給你弄。”父親想了想說:“那你去弄兩個紅薯吧。”
聽到父親說想吃東西,我們都高興壞了。他一生最愛吃的就是紅薯,天天吃都不膩。為這,我們全家現在一看到紅薯就反胃。今天他想吃東西,我們都以為是好轉了,可他說完這句話又昏了過去。鄰居大伯的一句“是不是回光返照”,讓我們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小妹跑去菜場買來紅薯,然后一把將紅薯丟下鍋煮。鍋里的水還沒燒開,她就把鍋蓋打開看了七八回。好不容易等到紅薯有八分熟了,她趕緊拿出一個,用力把它掰成兩半。一半放在父親手里,另一半放在父親嘴邊。見此情景,我們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淚,小妹的淚水滴滴答答落在父親臉上。
就在這時,父親突然清醒過來,他手里緊握著那半塊紅薯大聲地叫了一聲:“娘!”然后環顧四周,沒有找到奶奶的影子。他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那半塊紅薯,用另一只手輕輕擦了一下手上的淚滴。
父親看看手里的紅薯,再看看我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大伙兒勸他別吃這么快,可他不聽,一眨眼的工夫,紅薯吃完了。突然,他開始猛咳起來。我們兄妹幾個趕緊又拍又打,父親終于把吃進去的紅薯吐了出來,同時吐出來的還有紫黑色的血塊。我們把父親扶起時,發現他的臉上滿是淚水。這還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父親流淚……
父親以前從來不提他小時候的事,這回他卻將我們叫到床邊,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他小時候家里特別窮,奶奶怕父親餓死,便求闖過關東的大爺爺把父親也帶出去。臨走時,奶奶把家里僅有的五個紅薯都煮熟了讓父親帶上。那五個紅薯都是八分熟的,因為紅薯這樣吃最扛餓。
就在父親快要跨出門檻時,還在襁褓中的小叔叔哭了。父親知道家里再沒有可吃的東西,便要把那五個紅薯留給自己的弟弟。奶奶攔住他,把紅薯一個個地又裝進了他的口袋里。奶奶裝最后一個紅薯時,小叔叔哭得更厲害了,奶奶只好把最后一個紅薯掰了一半,留給小叔叔,另一半還是塞到父親手里,說:“兒呀,這也許是娘最后一次煮東西給你吃了,以后咱娘兒倆還不知道有沒有相見的一天。”奶奶的淚一滴滴地落在父親臉上,頭上,還有那拿著半塊紅薯的手上……
原來父親還有這樣一段童年往事,我們現在終于理解了父親的紅薯情結。幾十年前,紅薯是父親的救命糧,幾十年后,紅薯又一次救了父親。
自從父親流下第一滴眼淚后,他的淚水就像開了閘的洪水,怎么也止不住,無論我們怎么勸都不起作用。這么哭下去也不是辦法啊,大伙兒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后來,還是鄰居大伯悄悄告訴我們:“你們也不用太著急。他呀,過去上有老,下有小,他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什么事都能扛下去。如今娘沒了,他一下就覺得自己老了,人也就脆弱得多。以后你們要多關心關心他,我呢,也常來找他出去散散心。慢慢地,他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