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化療護理觀察要點

化療護理觀察要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療護理觀察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化療護理觀察要點

化療護理觀察要點范文第1篇

癥發生。

[關鍵詞] 腫瘤;介入治療;護理;經驗

[中圖分類號] R473.6[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3(b)-116-02

介入放射學是近年來在影像診斷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臨床 醫學,具有微創、簡便、安全、有效的特點,特別是腫瘤介入治療已取得矚目成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1999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腫瘤科進行介入治療的患者126例,其中,原發性肝癌108例,繼發性肝癌18例,男110例,女16例,接受介入治療最多4次,最少1次。

1.2 方法

患者平臥于床上,暴露術野,上至劍突下,下至大腿上1/3,協助醫生消毒、鋪巾、備齊無菌物品、選腹股溝下方股動脈、局麻下穿刺血管,依次插入5F動脈血管鞘,肝癌選用5F肝管、導絲,將肝管送至肝動脈開口處,找到肝固有動脈,再向前達肝左、右動脈及至肝癌的供應血管,在DSA儀監視下行血管造影,根據影像資料判斷腫瘤性質范圍,供血情況,選擇四聯抗癌藥物,鹽酸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絲裂霉素,順鉑注射液,按要求稀釋、配制。用注射器抽吸藥液緩緩注入腫瘤部位,同時將止吐藥從靜脈通道滴入,再注入碘化油、抗腫瘤藥物進行栓塞。拔出導管和血管鞘,壓迫15~20 min止血,然后用繃帶包扎固定,患者頭偏向一側送回病房。術后常規3 d抗感染、補液、穿刺側大腿6 h制動,24 h后拆繃帶下床活動。

1.3 護理要點

1.3.1 術前護理

晚期癌癥患者常有恐懼、煩燥、絕望的情緒反應,心理負擔重,術前必須了解患者的病情,主動關心、體貼,幫助患者克服消極心理,協助醫生做好患者及家屬的思想工作,消除顧慮,對患者及家屬說明手術的優越性、目的及意義、操作過程,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消除對介入的緊張、恐懼心理,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支持。

1.3.2 術中護理

配合醫生正確擺放,暴露術野、配制好肝素鹽水,1%利多卡因,協助醫生不間斷注射肝素鹽水,同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密切觀察穿刺肢體動脈情況。化療藥物稀釋要用40~50 ml 0.9%NaCl溶液、推注要緩慢。介入治療結束后,迅速拔管,壓迫一定要到位,防止局部血腫。

1.3.3 術后護理

1.3.3.1 心理護理做好解釋工作,向其講解可能出現的癥狀和原因,消除顧慮。向患者說明介入治療后3~4 d,因腫瘤細胞壞死、水腫等原因,癥狀會較治療前加重,需做好心理準備。

1.3.3.2 病情觀察術后4~6 h,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24 h內平臥,術側肢體制動,下肢肢體保持伸直12 h以上,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血腫,術側肢體血供,皮溫情況及顏色感覺的變化,可遵醫囑肌內注射血管擴張藥,術后常規靜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直至痙攣解除,足背動脈波動良好為止,患者出現的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呃逆等癥狀一般經對癥處理,1周以后癥狀得到緩解或消失。術后鼓勵患者飲水,促進毒素和造影劑排泄,介入治療24 h后要解除加壓包扎,如果肢體血液循環障礙,應加強肢體功能鍛煉,采取按摩促進血液循環或用熱水袋熱敷,術后2 d吃流質食物,第3天恢復正常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為主,并多飲清涼飲料、鼓勵患者用淡鹽水漱口,清潔口腔,促進食欲[1-2]。

1.3.3.3 發熱的護理多發生在術后2 d,體溫為37~38℃,此時需注意室內空氣流暢,多飲水、注意保暖,保持皮膚清潔,給予口腔護理,勤漱口,必要時給予解熱鎮痛藥及抗生素治療。

1.3.3.4疼痛的護理患者疼痛時,應耐心聽取患者主訴,了解疼痛部位、性質,持續時間和程度,根據病情給予相應的止痛藥物,消除患者焦慮、恐懼心理,喚起患者生存欲望[3]。

1.3.3.5 腹瀉與便秘護理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導致細菌侵入造成腹瀉,給予止瀉治療,又由于患者進食少易造成便秘,指導患者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富含纖維素食物、多飲水,必要時給予保留灌腸。

2 結果

126例腫瘤患者中106例腫塊明顯縮小,12例腫塊稍微縮小,有8例患者無明顯變化。

3 討論

對于介入治療的腫瘤患者,護士應該傾注全部的熱情與愛心,將同情心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同時護士更應該切實掌握介入治療全過程、護理配合、護理要點,做好周密的準備工作、迅速而準確地做出反應,認真仔細地觀察病情。不僅如此,護士對于腫瘤介入治療所用的抗癌藥物、造影劑,栓塞劑的成分、藥學性質、毒副作用以及應對處理方法都應該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才能確保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安全[4]。

[參考文獻]

[1]閆牡丹.腫瘤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J].中華醫學研究雜志,2003,3(12):53.

[2]薛嵐.心理干預對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0):787.

[3]馬雙蓮.臨床腫瘤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3:107-108.

化療護理觀察要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宮頸癌 介入治療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6-218-02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手術為主要治療手段,晚期難以切除病例,采用髂內動脈插管進行動脈內化療和栓塞已為有效的輔助治療,為手術創造條件。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保證介入治療順利進行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問題。我科自2009年10月開展宮頸癌介入治療,因護理得當,均取得滿意結果。現將護理觀察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間,采用導管介入治療宮頸癌18例,年齡29歲~72歲,平均年齡54.5歲,已婚16人,未婚2人,其中Ⅱb期10例,Ⅲa期5例,Ⅲb期3例。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首次接受介入治療患者由于缺乏介入醫學知識,同時考慮到治療效果與手術費用等問題,往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恐懼與焦慮心理[1]。針對這種心態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有針對性地做好解釋工作,并詳細說明治療方法、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對擔心介入治療能否成功、擔心并發癥的患者,詳細介紹手術過程、方法及各種安全措施以及手術的安全性、可靠性,消除其恐懼心理,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使手術能順利進行。

2.1.2 術前準備 配合做好各種必要的術前檢查,如血、尿、糞三大常規,血凝四項,肝、腎功能,彩超,CT,MRI,胸透,心電圖等,白細胞過低者、體溫過高者應暫停手術,擇期手術。

2.1.3 皮膚準備 范圍同常規腹股溝部手術。做好手術的皮膚消毒準備工作,情況允許者術前一日洗澡。這也是預防術后局部傷口感染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

2.1.4 術前一日做普魯卡因皮試和碘過敏實驗,并準確觀察記錄實驗結果。碘過敏試驗的方法是用30%復方泛影葡胺注射1ml作靜脈注射后觀察20分鐘,如有潮紅、頭痛、惡心、嘔吐、蕁麻疹等即為實驗結果陽性,應及時報告醫生。

2.1.5 飲食、腸道準備 介入前1天~2天進易消化少渣食物,以防術后便秘而用力排便導致穿刺點出血,術前8 h禁食,4h禁水。

2.1.6 術前肌肉注射山莨菪堿10mg,并根據情況遵醫囑給予鎮靜劑如安定、魯米那等。

2.2 術后護理

2.2.1 生命體征的觀察 術后心電監護,嚴密監測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體溫、尿量等情況,并做好記錄。如患者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并伴有休克早期癥狀,而穿刺部位未見缺血,應高度懷疑體內血管破裂可能,及時通知醫生明確診斷,及早處理。本組未出現血管破裂現象。

2.2.2 傷口的觀察護理 術后安返病房后患者平臥,保持穿刺側肢體伸直,制動6 h~8 h,觸摸足背動脈,若搏動良好,可在穿刺部位用砂袋壓迫止血6 h~8 h。若患者平臥時間過長,可用手緊壓穿刺處向健側轉臥,囑患者避免屈膝,屈髖及用力咳嗽或打噴嚏,以免局部壓力增高而導致出血。術后24 h后方可下床活動,72 h內避免劇烈活動。 本組1例因過早活動而至皮下滲血,經及時重新加壓包扎而止血。

2.2.3 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2.2.3.1 發熱 大部分患者術后有不同程度發熱,體溫在37.5 ℃~38.5 ℃之間,多由于腫瘤組織缺血壞死,毒物吸收而產生至致熱源影響中樞散熱調節[2],只要患者可耐受,可不給予降溫處理,以利于壞組織吸收[3]。本組1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僅鼓勵患者多飲水,未作特殊處理,持續3-5天后恢復正常。

2.2.3.2 肢體疼痛 原因可能是化療藥或栓塞劑返流入臀上動脈,造成局部血運障礙;也有可能是插管時間長,導管內或周圍形成的血栓進入動脈分支內所致[4]。主要表現為臀部和(或)下肢疼痛、麻木感,重者可影響活動。對于出現肢體疼痛者,除適當使用鎮痛劑,靜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對癥處理外,還要嚴密觀察肢體的皮溫、皮色、血運情況及疼痛程度的變化,并將下肢抬高30°,協助病人各種活動,防止摔傷。隨著藥物的被排泄和側支循環的建立,肢體疼痛會得到改善并逐漸消失。本組8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經上述處理,疼痛均得到緩解。

2.2.4 藥物反應的觀察護理

2.2.4.1 胃腸道反應 本組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癥狀,鼓勵勤漱口,惡心嘔吐者予昂丹司瓊8mg靜脈推注對癥處理,進食環境應清潔,避免刺激性氣味,注意色、香、味搭配以提高食欲,增強體質,飲食宜少食多餐。本組經對癥處理,消化道反應緩解。

2.2.4.2 骨髓抑制 術后3-5天復查血常規,嚴密觀察白細胞計數。本組有骨髓抑制Ⅰ級3例,經肌肉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恢復正常,無嚴重骨髓抑制。

2.2.4.3 腎毒性 化療藥物多經肝臟代謝,腎臟排泄,為使藥物在尿中的濃度下降,減輕毒性,術后連續水化3-5天,保證每日進入的總液量3000-3500ml以上,鼓勵患者多飲水,記錄24小時尿量,每周定期監測肝腎功能。本組肝功能谷丙轉氨酶輕度升高1例,經護肝降酶處理后恢復正常。未見腎功能損害患者。

2.2.5 觀察陰道流血或排液 患者治療后腫瘤組織的壞死脫落,陰道有較多的血性分泌物,應每天用0.5%碘伏溶液沖洗陰道,保持外陰清潔。

3 討論

介入治療是利用超聲、計算機斷層掃描、核磁共振、x射線等現代醫學影像導向技術,定向地對病變所在器官和組織進行診斷及治療的方法,由于女性生殖系統血供主要來自髂內動脈,因此對髂內動脈及其分支直接進行大劑量化療藥物灌注和栓塞,可增加腫瘤局部化療藥物濃度,提高療效減少全身毒副作用,為婦科腫瘤治療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本組18例宮頸癌介入治療患者,16例宮頸介入治療后順利手術切除,2例介入治療后未能手術選用放療。血管介入是一門新興學科,介入治療術前、術后觀察及護理是不可缺少的,是防止并發癥的重要環節,要求護士有高度責任感,精湛的護理技術,以防止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

參考文獻

[1] 厲藝哲.表阿霉素、順鉑介入治療宮頸癌的護理對策[J] .浙江臨床醫學,2003,5(10):798-799.

化療護理觀察要點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介紹后腹腔鏡下腎輸尿管全長及膀胱袖狀切除術后的護理過程和體會。方法

通過經腹腔鏡施行腎輸尿管全長及袖狀膀胱切除手術32例病人的護理觀察。掌握此類病人護理與治療的優點及注意事項。結果

32例病人返回病床后狀態良好,持續性膀胱清洗色清,疼痛較輕,僅在術后10h給予度冷丁100mg肌注1次。輸血的4例,出現術后并發十二指腸漏的1例,術后第3日放置外流管外流十二指腸漏出液,7日后好轉,引流出血量少,在20~1200ml之間。結論

經后腹腔鏡手術治療腎盂和輸尿管腫瘤,切口小,恢復快,減少病人術后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質量。但隨之增加的 并發癥不容忽視。

【關鍵詞】 腹腔鏡;腎盂;膀胱;術后護理

輸尿管全長膀胱袖狀切除術是治療上泌尿系統移行細胞腫瘤的基本術式。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我科經腹腔鏡行腎輸尿管全長及膀胱袖狀切除術32例。術后出血量少,20~32h下床活動,恢復良好,正常情況下在術后10天左右出院,出現并發癥的病人在20天左右出院。

1

臨床資料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腎輸尿管全長加膀胱袖狀切除術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齡為46~83歲,平均67歲;輸尿管腫瘤17例,腎盂腫瘤15例,左側14例,右側18例,其中輸尿管腫瘤合并膀胱腫瘤3例。經過腎盂鏡、輸尿管鏡活檢確診后選擇腹腔鏡標準術式,32例術中順利,手術時間為1~5.5h,平均3h,出血量50~600ml,平均900ml,4例需輸血,1例術后出現并發十二指腸漏,術后3天放置引流管引流十二指腸液。術后20~32h下床活動,平均住院時間為11天,術后病理報告為移行細胞癌30例。輸尿管低分化腺癌1例,輸尿管鱗狀細胞癌1例。常規行膀胱灌注預防腫瘤復發,隨訪1~23個月,平均14個月,1例術后3個月發生盆腔轉移,目前帶瘤存活,1例術后1年因心衰死亡,其他均未見復發,繼續化療。

2

后腹腔鏡操作簡介

經尿道用針狀電極距輸尿管口約0.5cm環行切除膀胱。采用腰部3個穿刺套管針入路,行根治性腎切除,輸尿管盡量向下游離,下腹部行5~9cm切口,取出腎標本,然后行下段輸尿管及部分膀胱袖狀切除。J~O腸線8字縫合膀胱2~3針或不縫合[1]。

3

術后護理

3.1

術后監護要點

術后協助病人取平臥位,進行重要生命體征的動態檢測包括呼吸、脈搏、心率、血氧飽和度,每5min測量血壓1次,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6h后可輕微活動四肢,2天后可下地活動。密切觀察有無并發癥的發生,如出血、腹膜刺激征癥狀等,發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對癥處理。觀察持久性膀胱沖洗液的顏色,如出血過多,及時給予處理,如適當使用止血藥或輸血,及時補充血容量等。觀察膀胱有無攣縮,觀察引流管內引出物的色與量,直到轉出監護病房[2]。

3.2

心理護理

病人術后需平臥時間長達20~30h,許多病人很難堅持,躁動不安,不能很好配合。特別是出現并發癥的病人有明顯的心理壓力,會出現煩躁不安,緊張激動以及神經敏感,并對新技術新器材產生懷疑。我們及時給予感情支持,詳細講解手術過程,并重復住院宣教時講到的并發癥的可能,如出血、感染、血腫局部痛等都是事先預料之中的,穩定病人情緒,消除病人緊張心理,增強治療的信心,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為術后病人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和良好的心理氛圍,達到病人早日康復的目的。

3.3

疼痛的護理

術后麻醉完全清醒后切口會出現疼痛,大部分較輕微,極少數疼痛較重,在麻醉藥藥效消失后切口部位疼痛明顯,持續24h左右,也有延遲48h者。對于輕微疼痛者,向其說明疼痛原因及緩解時間給予適當的止痛劑或根據患者的耐受力和感知程度進行心理疏導,轉移其注意力等。仔細觀察疼痛部位,注意疼痛的性質,排除急腹癥的情況下緩解病人的疼痛。

3.4

保持水、電解質的平衡

術后病人禁食1~2天,次日晨起應化驗腎功離子,注意相關數的變化,出現異常時給予對癥處理。注意觀察呼吸情況,防止水中毒的發生。

3.5

發熱護理

病人一般術后1~2天會出現高熱,主要是由于組織液被吸收后產生的吸收熱。當體溫超過38.5℃以上時給予物理降溫,如冰敷、乙醇擦浴等。必要時給予藥物退熱。同時注意補液量充足,更換衣被。每4h測1次體溫至體溫正常后。

4

討論

隨著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應用,病人的臥床時間越來越少,術后恢復越來越快的優勢不可否認,但與之相關的術后并發癥仍不容忽視。注意觀察并發癥的發生,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不良后果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馬潞林.腎移植術后并發自體泌尿系統移行細胞癌9例的診治體會.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06,27:14-15.

化療護理觀察要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心包積液;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圍手術期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男9例,女13例,年齡19-68(42.5+13.6)歲。結核性心包炎8例,非特異性3例,轉移癌性5例,心導管術所致急性心包填塞6例。

1.2方法患者取半臥位,超聲定位后取劍突與左肋緣三角區內為穿刺點,局部皮膚小切口,針頭指向左肩胛并與體表成30°角,針柄接心電圖V1導聯,SeiIdinger穿刺法,見積液流出時停止進針,J型鋼絲插入心包腔內,去掉心電圖連接,擴張皮下及心包,豬尾巴導管在鋼絲引導下插入心包腔內,拔出導引鋼絲,立即接上事先關閉的三通管,側孔接輸液器,遠端接引流瓶,根據情況逐漸放液或間歇放液,直孔接50ml注射器,調整三通開關,可行心包腔內注射藥物,心包腔內沖洗。每次注藥時更換一次性注射器,每天用生理鹽水沖洗2次引流管,積液消失48h拔管。若拔管后又有積液形成,可反復多次置管。

2結果

22例患者置管29次全部成功,每次引流量40-500ml,每次置管在5-10min內完成,無并發癥出現。其中1例結核性心包積液置管3次,后因心包縮窄而行心包剝離,術中見心包厚15mm。1例轉移癌性心包積液在外院心包穿刺時突然暈厥,轉我院置管引流后病情穩定。3例心導管術所致急性心包填塞均為心包穿刺失敗,病人生命垂危,后立即心包置管引流治愈。另3例心導管術引起的急性心包填塞直接置管引流,2例治愈,一例因右室穿孔,手術修補治愈。

8例結核性心包炎7例預后良好,經配合抗癆治療治愈后未再發心包積液,1例未正規抗癆治療形成慢性縮窄性心包炎,于3年前失訪。3例非特異性心包炎均恢復正常工作。5例轉移癌性心包積液3例肺癌手術后3-5年配合化療現健在,1例肺癌患者死于呼吸衰竭,1例肝癌死于腦出血。6例風心二狹病人5例順利完成了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術,現均健在。

3術前護理

3.1心包積液的患者長期呼吸困難、煩躁、精神緊張,飲食差,嚴重影響睡眠和生活,因此求愈率極強,對穿刺成功的期望值大。針對這些心理狀態,我們要鼓勵患者,關心體貼患者,解除其緊張恐懼情緒,向其耐心講解治療的方法過程、注意事項及置管的價值,介紹成功病例,邀請手術成功者與之交談,增加自信心。

3.2患者準備①面了解病史,超聲定位,明確積液量;②監測脈搏、血壓、呼吸等情況,嚴防并發癥的發生;③局部備皮,皮膚清潔;④檢查血常規、血凝四項等;⑤囑患者術中避免咳嗽,低流量吸氧,進食含優質蛋白食物,水腫者應低鹽飲食

4術中配合

4.1選擇最佳位置,消毒,鋪巾,配合醫生穿刺。

4.2嚴格無菌操作,選擇正確適宜的留置導管,我們體驗選用豬尾巴導管,其管徑細,有側孔,不易被絮狀物堵塞,引流通暢。

4.3備好搶救藥品,搶救物品,如:吸痰器、除顫儀、心電圖機等,各種器械均處于備用狀態。

4.4在心電監護下,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及心電圖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必要時終止穿刺。

4.5每次抽出不可超過500ml,放液后遵醫囑注入藥物。

4.6術中與患者交談,轉移患者的注意力,緩和氣氛,減輕其緊張情緒,使其配合。

5術后護理

5.1置管術后保持半臥位,持續心電監測,連續監測生命體征,加強巡視,及時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嚴密觀察并記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及引流液的性質、色、量及粘稠度,做好留取標本的送檢工作,為尋找病因提供充分的依據。

5.2局部穿刺部位皮膚用無菌敷料覆蓋,并定時更換,嚴密觀察局部有無紅腫、滲液、壓痛,一旦發現有滲液,立即報告醫生,局部消毒,更換敷料。置管期間,局部皮膚保持干燥,減少感染機會,本組無一例發生繼發感染。

5.3妥善固定導管,防止滑脫。我們將豬尾巴導管置入皮膚20cm―25cm后,局部用縫線與皮膚固定,本組無導管滑脫

5.4確保留置導管通暢,根據心包積液的量及性質可采取1次/日、1次/2日、2次/日,每次引流30分鐘,每次抽液后向引流管內注入無菌生理鹽水5ml或10ml肝素鈉稀釋。

5.5加強基礎護理,協助患者翻身,保持環境安靜,床單位整潔,鼓勵患者進食易消化、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保持大小便正常

5.6加強巡視,向患者講解置管期間的注意事項及觀察要點,使患者對病情有一定的充分認識,及時識別經皮心包腔只管引流術的各種并發癥,提高警惕,嚴防并發癥的發生。

6護理體會

經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心包積液可減少患者的痛苦,避免了以前反復穿刺引流的各種并發癥,如氣胸、血胸、心包填塞等,而對于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尤其重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保持引流管通暢、嚴防導管滑脫、鼓勵患者、增加自信心等護理措施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提高例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減少了社會負擔。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涞源县| 民权县| 池州市| 辉南县| 张家港市| 乃东县| 南阳市| 金川县| 景谷| 乌拉特中旗| 利辛县| 蒙阴县| 封开县| 京山县| 仪陇县| 腾冲县| 昌宁县| 湛江市| 宣恩县| 南陵县| 新民市| 无锡市| 龙井市| 潜江市| 闽侯县| 大宁县| 陈巴尔虎旗| 瑞金市| 阿荣旗| 札达县| 津市市| 三门县| 丰原市| 都匀市| 长岛县| 大石桥市| 灌云县| 安塞县| 福清市|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