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壟斷競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壟斷競爭市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壟斷競爭市場范文第1篇

關鍵詞:壟斷競爭;傳媒企業;經營模式

改革開放的到來加速了中國出版業的市場化進程,但在改革初期,其事業單位的屬性成了發展的一大阻礙,因而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隨著2003年出版業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國出版業的轉企改制真正取得了成效。目前,中國出版業處于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下:參與競爭的中小企業數量較多,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差異性不大,可替代性較強。同時,出版業受到國家的高度控制,國有企業在競爭中的主體地位突出,壟斷性較強。因而整個市場具有明顯的壟斷競爭市場的特征。本文以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為例,試析傳媒企業的發展。

一、企業的發展現狀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是全國首家百億國有出版文化企業。集團涉及的產業領域包括出版、發行、印刷、酒店、地產和金融6大板塊,現有員工10000多人,直屬子公司3家。在“2010年(第七屆)中國500家最具價值品牌”評選中,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的品牌價值位居第243位,是全國唯一上榜的出版傳媒集團;同年首次公布的新聞出版產業調查報告中,鳳凰集團在全國出版集團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中位居第一。集團下屬6家出版社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一級出版社,進入全國百佳出版社行列。集團榮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稱號。

在文化產業迅速發展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正在積極地搶抓機遇,按照努力成為全國文化產業重要的戰略投資者的新戰略定位,聚焦書業,聚焦傳媒,聚焦文化產業,積極探索跨地區、跨媒體、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界的發展路徑,爭取在“十二五”末實現銷售收入、凈資產翻一番的奮斗目標。

二、企業的經營模式

出版企業的競爭市場明顯具有壟斷競爭的特性。在壟斷競爭市場中,既有壟斷,又有競爭,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產品差別。以圖書市場為例:一方面,當你走進書店時,你會面對著各式各樣,成千上萬的書。同時,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寫作或出版一本書而進入這個市場,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競爭性。另一方面,每本書都具有獨特性,出版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書的價格。在中國,還要加上政府的行政干涉,使圖書的壟斷性進一步加強。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作為國有出版企業,其面臨的競爭可以概括為兩種:民營出版業和跨國出版企業。民營出版業具有較之更為靈活的機制和豐富的市場經驗,跨國出版企業則具備雄厚的資金、知名的品牌,更主要的是有“不怕賠錢,占領市場”的理念。那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是如何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進行市場經營的?

(一)打造標志性品牌,增強在消費者心中的影響力

打造品牌是出版企業力爭做到的最高目標,因為在市場經濟中,品牌意味著你的不可替代性。對于出版企業來說,蘭登書屋、培生教育、巴諾書店等,都是可以努力學習趕超的對象,能否像它們一樣成為大眾出版、教育出版、連鎖書店等領域的國際一流的企業,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鳳凰出版集團正在努力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在作者方面,有饒雪漫、楊紅櫻等有較強市場號召力的知名作家,饒雪漫的青春疼痛系列、楊紅櫻的校園小說系列已成為知名品牌。同時,鳳凰投資的所開啟的“文化商業地產”投資――鳳凰書城已為其帶來較好的收益。在一系列知名品牌的推動下,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自身也成為一個具有號召力的知名品牌。

(二)擴大與民營書商的合作規模,加快整合民營出版資源

民營出版業雖在現階段受到政策的限制,只能打“球”,從事一些與出版有關的業務,但他們所具有的在市場經濟中摸爬滾打的經驗正是國有出版業所缺少的。與民營書商戰略合作是鳳凰出版集團整合外部資源做大做強的一條重要路徑。2011年5月28日,鳳凰出版集團在與民營書商共和聯動成功合作成立鳳凰聯動公司的基礎上又與民營書商合作成立北京鳳凰壹力文化有限公司、北京鳳凰雪漫文化有限公司等。在這一系列合作的基礎上,就實現了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的雙贏。

(三)加強與跨國出版企業的合作,實現強強聯合

與民營出版企業相比,跨國出版企業是更為強大的競爭對手。跨國企業本就擁有強大的實力和較為成熟的市場運營經驗,與之“硬碰硬”只會帶來不利于己的局面,相反合作反而會開創新的局面。集團與世界知名的法國最大出版集團阿歇特公司聯合成立由鳳凰集團控股的鳳凰阿歇特公平合資公司,打開了阿歇特在全球的發行網絡。這一合作,成為鳳凰“走出去”的重要途徑。

(四)堅持多元擴張,搭建融資平臺

鳳凰的發展模式在行業內是獨特的,即“出版傳媒業為主,地產、金融等產業同時發展”。鳳凰置業公司借殼耀華玻璃于2010年1月28日成功上市,鳳凰置業現在已擁有鳳凰和鳴、和熙、和美、鳳凰山莊、蘇州鳳凰廣場等五大骨干項目。通過北京銀行、集團發行中期票據20億元的籌資計劃也運營順利。鳳凰集團積極開展資本運作,謹慎投資基金、信托、保險、金融工具的全方位運作,極大地提升了了集團的融資空間,更好地推動了集團的發展。

三、企業的前景展望

出版業的體制改革為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帶來了新的發展活力,也帶來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改革還有許多不徹底的地方,如體制僵化、市場運作不成熟、資源浪費等等。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的發展為借鑒,以下的建議和戰略可以說是一點小小的啟示。

(一)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真正融入市場經濟

我國出版業的改革相對于其他行業多了行政管理的束縛,出版集團的成立大多是行政捏合而非市場自由選擇的結果。這也是我國出版業的特殊性所在,即使在經過較深層次的體制改革之后,其受政府控制的程度仍遠遠高于其他行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版集團更應該努力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改變過去“人浮于事”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另外,還要增強市場意識,轉變自己的觀念,建立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和職業經理人制度,讓真正懂得出版經營的職業經理人去經營出版。

(二)整合出版資源,提高出版資源的利用率

整合出版資源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我國的出版資源受到地域、行業、所有制的限制,往往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溝通的不暢,出版同質化、資源的浪費等現象普遍存在,加強出版資源的整合就自然而然的提上議程。在整合的過程中,要尋找適合各個成員單位的模式,能整的則整,不能整合的就不要輕易整合,總之,要從實際出發,不能搞“一刀切”。

(三)在合作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防范風險

正確的合作可以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可企業不能因為急于合作便忽視了背后可能存在的風險。在與民營和跨國資本合作的過程中,既要充分利用其優勢,又要堅持以我為主,確保自己在合作中對于重大的原則問題具有控制權。

我國的出版業改革目前正處于關鍵時期,出版企業必須在這個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中尋找適合自身的市場經營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未來的發展中穩步前進!(作者單位:北京印刷學院)

參考文獻:

[1] 曼昆?經濟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4):389-396.

[2] 劉擁軍,魏玉山等?2009-2010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6):233-236.

壟斷競爭市場范文第2篇

市場競爭的最高境界是制定本領域內的游戲規則標準,這是每個參與商戰者夢寐以求的目標。理性的看現在國內市場經濟的發展現狀,單獨依靠哪位孤軍奮戰來完成這個使命機會渺茫。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在技術領域和個別地方保護經濟領域中看到過有這種獨當一面的現象。但是針對國內分銷領域來說,復雜的地域環境造成的多重因素幾乎把這個可能降至為零。

為了早日踏入這個最高領域,精明的商人一直在尋找這個機會,近期我們就看到這種現象初見端倪。

(南方日報)記者日前獲悉,滬、京、津、渝、穗五大城市的五家醫藥股份公司,將在本月底發起結成醫藥經濟聯盟,共享藥品權,形成共同分銷、區域經濟聯動的新格局。據廣州醫藥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此次結盟從去年即開始醞釀,目前已經到了快開花結果的階段。

(華西都市報)記者昨日從可靠渠道獲悉,四川長城電信投資管理公司將與中國郵電器材重慶公司、陜西蜂星電訊、云南德春電信四家當地龍頭級手機經銷商強強聯手,通過建立合資公司的方式打造西部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手機銷售網絡。這也是西部手機流通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資本合作。

從這兩則新聞報道中,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這種跨區域的戰略合作就是為了完成制定行業規則標準做充分的準備。對這些現象,國內商戰中也是屢見不鮮,譬如2000年的彩電峰會國內眾彩電廠家達成的價格聯盟,但最終還是以各自為政分頭降價結束了。

其實形成這種局面是由很多競爭加劇利潤直線下滑造成的,所以諸商家才想起如何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當然區域合作是優選的保護措施。

三大特征形成一股強勢經濟

為了對這種市場現象有個清晰明確的認識,我們不妨從這類事件中反映出以下“三大”特征來看看。

特征一:大規模

我們翻閱關于這類事件的新聞報道,從中都可以尋找到合作成員強調的大規模。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 資金鏈大

每個成員的年銷售規模都在上億,可想而知這個合作聯盟的年銷售規模都已逾幾十億。

2、 銷售網絡大

每個成員都是區域行業銷售的巨頭,并且在本地的銷售網絡中有數百個經銷商,那么這個合作

聯盟中將會匯聚數千個商家來參與這場空前的合作。

3、 跨區域大

合作成員都是來自全國經濟重頭的各省市,那這個合作聯盟就聯動各區域,并且也會對地方經

濟形成一股很強的力量。

特征二:大分銷

這是每個成員各自心目中都期待的,期待可以通過聯手結盟促進銷售增加,從而可以牢牢穩固地方頭把交椅的位置,同時也可以繼續從供應商中爭取更多的市場資源,而且也可以在下游商家中堅固自身強硬的話語權。譬如聯盟成員對品牌產品的共享權,甚至獨家經銷權在手中就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而且可以有所減緩多年不能根治的竄貨和竟品蠶食自己的市場分額。同時在運營成本上也會大大降低,譬如物流成本和市場開發維護成本及人力成本方面都可以策略性的降低,從而鞏固穩定的銷售利潤。

特征三:大促銷

大促銷是對消費者來說的,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產品,而且也會在售后服務中享受到到位的服務。當然消費者在購物時也就減少了選擇和猶豫在哪個賣場購買的機會,終端零售品牌將快速形成,認店購買商品將是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的主流。聯盟商在把實惠產品送到消費者身邊的同時,區域內其他同行分銷商也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甚至短期內在終端會演變成你方唱罷我方休的惡性競爭,消費者可能會短期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但從長遠來看,消費者選擇商品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將會大大降低。畢竟對上游供應商來說,行業單件產品生產成本是一定,但市場和消費者卻永遠不會考慮行業生產成本孰高孰低。這樣勢必在終端形成低質商品充斥,難見有品質優良的商品。

多重負面影響 慎防形成壟斷

市場競爭提倡公平,但是這并不妨礙每個商家形成自身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但這對消費者,上下游合作商和地方政府來說卻是不可回避的隱患。下面我們就從這三方來說聯手結盟這種現象有可能形成的負面影響做個簡單說明。

1、 消費者

消費者在市場經濟中的最大利益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隨時隨地選購到價廉物美的商品,但是維護消費者的利益的一種重要市場舉措就是正當的市場競爭。可想而知如果在某區域內一旦形成一枝獨秀,消費者的選擇范圍將會大大縮小,同時公開公平的商品價格也將嚴重被打破,特別是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沒有完全被消費者理解和有強制有力的措施來監督執行時,這種市場局面更是消費者所不愿看到。這點在我們身邊也有,譬如部分地方保護主義強烈的煙草商品。在某些地方廣大煙友只能看到屈指可數的幾個品牌香煙。

2、 上下游合作商

由終端制勝形成的在各大KA賣場開出的名目繁多的各類收費,讓多少上下游銷售商頭疼不已,因此造成的糾紛和爭吵更是一波未平一波由起。區域龍頭形成聯手結盟對上下游合作商來說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這樣可以省去和各種銷售商打交道造成的煩勞,憂的是自己蹩腳的腰包可能又要再次遭受搜刮。供應商高興新產品一旦打入這個聯盟肯定極大縮短新品上市時間,同時新品的推廣力度也會前所未有,同時相信聯盟成員將會開出翻幾番的市場費用。下游經銷商不會再左挑右選哪個商有優惠政策,自身利益也只能聽從由命。

壟斷競爭市場范文第3篇

關鍵詞: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壟斷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 寡頭壟斷市場

市場類型主要指市場競爭或壟斷這兩種類型。根據市場主體在某一商品市場中的數量比例和競爭程度,可以把市場劃分為四種基本類型:即完全競爭市場、完全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及寡頭壟斷市場。

首先,先來談一談完全競爭市場。完全競爭又稱純粹競爭,是指一種競爭完全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這種市場需具備四個特點:(1)市場上存在這規模小且數量眾多的買者和賣者(2)產品是同質的(3)資源能夠自由流動(4)市場信息充分完全。它是各種市場理論的基礎,在現實生活中,完全競爭市場的產品是開放性的,如:海爾、可口可樂、麥當勞、德克士、蒙牛等都屬于完全競爭市場。但最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的還是農產品市場,所以,一般我們把農場品市場稱作市場。

在完全競爭市場上,企業完全受市場支配,市場價格由供求雙方的競爭決定,個別買和個別買者都只是這一價格的接受者。由于競爭激烈,成本被壓得相當低。生產者要對市場供求變動作出及時的反應。

但這種市場也有不好的一面:無差別的產品使消費者失去了選擇的自由,各廠商的平均成本最低不見得就使社會成本最低,生產規模都很小的生產者物理進行重大的技術突破。所以,在實現經濟生活中,完全競爭的情況是極少的,而且,一般說來,競爭最后必然導致壟斷的形成。

其二,便是完全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市場又稱獨占性市場,是指完全由一家企業所控制的市場,什么叫壟斷呢?打個比方:全世界只有我在賣石油,我想賣多貴都可以,因為只有我有賣,這就叫壟斷。

在實際的經濟社會中,在完全壟斷或其他具有某種壟斷性質的市場條件下,都存在價格歧視,什么叫價格歧視呢?價格歧視就是指廠商以不同價格銷售成本同的同一種產品。譬如:學校對不同家庭收入的學生收取的學費不同;旅館、飯店旺季要價高,在淡季要價低;、工業用電分別按不同價格收費;同一種產品在銷路未打開的邊遠地區、傾銷地區和國際市場上價格較低;等等。價格歧視有三種類型:分別是一級價格歧視;二級價格歧視;三級價格歧視;北京公共汽車對一般市民、學生和老人收取不同票價便是是價格歧視中的三級價格歧視現象。

完全競爭市場和完全壟斷市場是市場中的極端類型。經濟中更常見的是由壟斷與競爭不同程度組合而成的市場類型,即壟斷競爭市場和寡頭壟斷市場。

對于這兩種市場類型,首先,我們先來談一談壟斷競爭市場。這種競爭市場更接近于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是指既存在壟斷,有存在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有不是完全壟斷的市場。這種市場類型的主要特點在于,這個市場既存在有限度的壟斷,有存在著不完全的競爭。這一特點表現在價格方面,就是價格的差異。作為一種比較現實的市場類型,它同樣也具備四個特征,即(1)每個廠商的產品是不同質的,存在產品差別,但差別又不是很大(2)廠商的數量眾多(3)每個廠商所占的市場份額不大,產品又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廠商存在獨自行事的特征(4)行業進出比較容易。壟斷競爭市場的產品是管制性的,例如:自來水、電力、中國移動、中石化、火車票。

壟斷競爭市場運行的效果是有利有害的。對消費者而言,其好處是,不同特色的產品可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偏好;但不足之處在于,這一好處的活動須付出較高的代價。對生產者而言,短期超額利潤的存在可以迫使廠商激發自己創新的內在動力,依靠創造產品差別、提升產品品質以求生存發展,生產出多種式樣、豐富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需求,從而促進產品創新與技術進步;但壟斷競爭不能使生產資源進行最有效的配置,代表性廠商的產量規模或生產規模小于最優生產規模,出現生產能力過剩,又會使銷售成本增加。

最后,還剩下寡頭壟斷市場。寡頭壟斷市場是指由少數幾家廠商所壟斷的市場。它同樣是一種比較現實、比較常見的市場類型。它的形成也同樣需要四個前提條件;(1)廠商極少(2)互相顧忌(3)產品同質或異質(4)行業進出不易

在寡頭壟斷市場上,每家廠商的產量都占有相當大的分額,從而每一廠商對整個行業的價格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每家廠商在作出價格與產量的決策時,不但要考慮到本身的成本與收益情況,而且還要考慮到該決策歲失察功能的影響以及其他廠商可能作出的反映。

為了謀求最大利潤,寡頭廠商往往通過各種或明或暗的形式就價格和產量達成某中協議。公開勾結最常見的就是卡特爾,什么是卡特爾呢?卡特爾是指一個行業中的各個獨立的寡頭廠商,就價格、產量和其他諸如瓜分銷售地區等事項達成協議并據此結成的經濟同盟。而由于卡特爾常常受到社會的反對,各寡頭廠商便采用暗中默契的辦法勾結,比較普遍的辦法則是采用價格領導制,即首先一個或幾個實力強大的寡頭廠商率先制定和變動價格,其余寡頭廠商追隨氣候相應的定價和變價。但寡頭壟斷市場可以實現規模經濟,而且,價格比較穩定,且便于政府對行業的管理。

壟斷競爭市場范文第4篇

關鍵詞:國際貿易,國際直接投資,市場結構

國際貿易理論與市場結構理論分析框架的產生

國際貿易是商品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和交換,國際直接投資則表現為貨幣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和循環。按照蒙代爾的理論,商品資本的國際流動可以完全替代貨幣資本的國際流動,國際投資就不會發生。按照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產業資本的循環依次經過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形式,并且三種資本形式還要保持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上的并存性。單個產業資本循環的特點也體現在社會總資本的循環中,從世界經濟的范圍分析,產業資本循環經過上述三種形式才能保持經濟活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市場結構理論來自于產業組織經濟學,按照該理論市場可以分為完全競爭和不完全競爭市場兩大類型,不完全競爭市場又分為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和完全壟斷三種類型。完全競爭市場和不完全競爭市場的差別主要體現為產品差異性、進入和退出壁壘以及賣方集中度。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是產品具有同質性,進入和退出壁壘小以及賣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競爭市場則相反。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廠商提供的產品有差異、行業的進入壁壘較大,具有規模經濟及由此產生的賣方集中度。古典貿易理論和現代貿易理論都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上,新貿易理論則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產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隨著世界經濟活動的發展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有融合趨勢。

從歷史上看國際貿易理論的產生先于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早期的國際貿易理論從發源于15世紀歐洲原始積累時期的重商主義開始,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以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壟斷優勢理論為標志。這兩種理論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國際貿易理論的邏輯起點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上,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則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范圍內統一的貿易市場和資本市場逐步結合,商品、資本、技術和服務的流動日益密切,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呈現相互融合的趨勢,但是統一的理論框架還沒有建立起來。本文從市場結構的角度分析國際貿易理論和直接投資理論,并指出新貿易理論和國際直接投資理論融合的基礎在于不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的新貿易理論解釋了產業內貿易產生的原因和福利影響,不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遞增使得壟斷競爭廠商都具有向國外出口產品的動機,加之這些廠商生產的是有差異的同種產品,產業內貿易形成。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產生于不完全競爭市場,如果具備貿易壁壘和資本自由流動,國際直接投資廠商進行跨國直接投資就能夠實現對國際貿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競爭市場與國際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經歷了從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現代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的發展過程。按照市場結構劃分前三種可以歸納為一類,它們的理論基礎都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基礎上。古典貿易理論包括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李嘉圖的相對優勢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包括一般均衡理論、相互需求理論和對偶理論,這些理論都建立在完全競爭的假設下。現代貿易理論則以要素稟賦論為代表,該理論體系闡述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在于產品的價格差異,價格差異源自于成本差異,成本差異產生于生產要素的豐裕度。主要理論包括要素稟賦論、要素價格均等化原理、薩繆爾森—斯托爾帕定理和羅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貿易理論分析都假定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產要素在各國內部是自由移動的,而在國家間是不能移動的;國家之間實行自由貿易,不存在政府對貿易的干預或管制;生產和交換是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進行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處于“充分就業”狀態;貿易雙方的出口價值等于進口價值,國際收支平衡;運輸費用和其他交易費用為零;沒有要素密集度轉變的情況,生產同一商品時各國的生產技術一樣,生產函數相同;沒有規模經濟的利益,不存在規模經濟遞增。從上述的前提條件可以看出該理論體系將國際直接投資排除在外,首先國家之間沒有多余的資金可以投資;其次國家之間沒有要素流動的可能性。總之古典貿易理論和新古典貿易理論沒有給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留下任何成長空間。

要素稟賦論創立后成為最重要的國際貿易理論,該理論認為如果掌握了一國的資源稟賦情況就可以推斷出該國的對外貿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實證分析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學者們提出了各種解釋用于修正要素稟賦論的前提條件,如貿易壁壘說、自然資源稀缺說、生產要素異質說以及人力資本說等等。前提中完全競爭的假設在現實中難以滿足,完全競爭市場中企業只能作為產品價格的接受者,他們提供的產品是同質的。國際貿易活動中的許多現象無法用完全競爭的市場來解釋,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的新貿易理論應運而生。

不完全競爭市場與新貿易理論

新貿易理論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它的創建是建立在兩個相關學術領域的發展之上:即產業內貿易理論和產業組織理論。該理論認為資源差異和規模經濟均是國家進行專業化和貿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競爭和規模報酬不變條件下的產業間貿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競爭和規模收益遞增的產業內貿易,它更強調的是非比較貿易優勢。同時為強調規模經濟作為貿易的原因作了三個基本創新:將產業組織引入貿易理論,將貿易理論從完全競爭模式的不現實中解脫出來;摒棄了傳統的二維假定和凸性生產可能性曲線,新貿易理論發展了一種“層級結構”的方法來解釋貿易和要素流向,即產業間貿易仍由要素稟賦的差異來決定,而某產業內部具有類似要素比例的產品之間卻相互分工和貿易,后者在產業間貿易的格局中表現為凈貿易量;區分了技術溢出的外部經濟和市場規模作用的外部經濟。

把新貿易理論看作和古典貿易理論完全對立是不確切的,新貿易理論只是補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設框架下所難以解釋的現象。新貿易理論建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基礎上,而古典貿易理論建立在完全競爭市場基礎上。

不完全競爭市場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壟斷優勢理論,它由美國學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論文《國內企業的國際經營:關于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傳統的國際投資理論都假定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海默則認為,要解釋戰后對外直接投資現象,必須摒棄傳統理論中關于完全競爭的假定,對不完全競爭進行研究。在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企業不具有支配市場的力量,它們生產同類產品,擁有獲得所有生產要素的平等權利,這樣就不會有對外直接投資發生,因為它不會使企業擁有高于當地對手的優勢。只有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企業才能獲取壟斷優勢,并通過直接投資在國外予以利用。

金德爾伯格將壟斷優勢分為四類:來自于產品市場不完全的優勢;來自生產要素市場不完全的優勢;企業擁有的內外部規模經濟;由于政府干預,特別是對進入市場以及產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業優勢。后來學者在海默的理論框架下進一步發展了壟斷優勢理論,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論述跨國公司壟斷優勢的來源;二是跨國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資與許可證交易三種方式中選擇直接投資的根據與條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論就是鄧寧的國際生產折中理論。

國際生產折中理論認為,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是由企業特定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特定優勢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企業特定優勢類似于海默提出的壟斷優勢,即一國企業擁有的高于其他國家企業的優勢,并且這種優勢只是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非充分條件。內部化優勢是指企業為避免市場不完全而通過內部化將企業的優勢保持在企業內部。市場不完全的含義近似于不完全競爭,鄧寧認為市場不完全可以分為兩類:結構性市場不完全和知識性市場不完全。企業利用市場不完全通過內部化建立壟斷優勢,內部化優勢越大,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傾向性越明顯。內部化優勢還不能充分解釋對外直接投資,利用出口照樣可以發揮優勢。區位優勢可以更充分地解釋對外直接投資的原因,因為區位優勢屬東道國所有,企業無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適應和利用。只有國外區位相對國內區位具有更大優勢時企業才可能進行對外直接投資。

不完全競爭市場下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的融合

在世界經濟活動中,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的融合體現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區域上呈現高度的一致性,在貿易和投資領域還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發展中國家的規模在逐步擴大;國際直接投資的產業流向與貿易商品結構的變化一致,二戰前以發達國家的制成品和發展中國家的初級品為主,二戰后傳統的工業品貿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業品貿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資本的跨國界流動,戰后國際資本更多地流入制造業和新興工業部門,加快了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國際直接投資改變了國際貿易的模式與格局,最初國際貿易更多表現為產業間貿易,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產業內貿易和企業內貿易在增加。國際直接投資對貿易的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實現的,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企業貿易量在不斷擴大。第四,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的融合協調機制統一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內實現。

壟斷競爭市場范文第5篇

關鍵詞:LED顯示屏行業;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價格;平均成本

中圖分類號:TN949.199 文獻標識碼:B

Discussion to Pri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Through Micro-economic Theory

LU Rong-qing

(Nanjing Handson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1100,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topic of the pri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micro-economic theory. It comes up with ideas that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was a fully competitive industry in the past, market determined price, product price was the average cost of the industry, etc. Meanwhile, it comes up with the idea that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will enter into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phase. It also analyses the pric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of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under fully competitive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ve market.

Keywords: LED display screen industry; fully competiti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price;average cost

引 言

由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北京奧運會、建國六十大慶、上海世博會等重大活動和場館建設,使我國LED顯示屏行業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近年來,行業銷售額每年以25%~40%的幅度增長。顯示屏行業的固定資產投入相對可以較小,流動資金需求量也不大,業內已形成基本配套的產業鏈,因此投入相對容易,每年有許多新成員加入。產品同質化、技術雷同化,大多數中小企業無核心競爭力,競爭的主要方式就是價格競爭。價格競爭一度影響行業的發展,使部分產品質量下降、技術進步緩慢,一部分企業處境相當困難。業內普遍有尋找避免價格競爭對策的良好愿望。顯示屏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競爭不可避免,競爭使一部分優秀企業得到發展。顯示屏行業的未來也同樣存在競爭,經濟學理論也給了我們相同的結論。

1 過去的顯示屏行業屬于完全競爭行業

市場可以按不同方法進行分類,經濟學通常按照競爭程度這一標準,從廠商數量、產品差別程度、廠商對產量和價格的控制程度及廠商進入市場的難易程度這些特點將市場分為: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四類。四種市場的產品價格的決定因素和競爭方式各不相同。農業、行業準入容易的制造業一般屬于完全競爭行業;公用事業屬于完全壟斷;汽車制造業屬于寡頭壟斷;有產品差異和品牌效應的制造業如飲料、香皂等屬于壟斷競爭。LED顯示屏行業前幾年是廠商的數量很多,上千個顯示屏制造、銷售商,產品差別很小,大部分企業采用相同的控制系統和套件材料,產品同質化,技術雷同化;沒有廠商能控制價格,只要有幾個廠商參與競爭,價格立即回歸行業平均成本;廠商進入產業完全自由,固定成本可以較小,每年有企業關閉,也有企業進入,行業進入無技術、資金和政策壁壘,因此顯示屏行業符合完全競爭市場的特點。

2 市場決定顯示屏的價格

根據經濟學的需求規律和供給規律,商品的價格隨著供給的增加而下降,如圖1供給曲線D所示;商品的價格隨著需求的增加而上升,如圖1需求曲線S所示。在競爭性的商品市場中,商品的價格是由需求和供給兩種力量決定的。在市場的供需關系不變的情況下,市場的價格是客觀存在的,不會隨著某個企業的生產狀態變化而改變。只有當行業的供給曲線或市場的需求曲線變化,市場的價格才會發生變化。我們每個企業是市場價格的接收者。市場的價格即為行業均衡價格,如圖1供給曲線D與需求曲線S的交點所應對的價格P0。這是因為完全競爭市場有大量互相獨立的買者和賣者,每個買者和賣者的購買和出售的產量只占市場總額中很小的一部分,市場價格只能有全體買者的需求總量和全體賣者的供給總量共同決定,所以每一個廠商只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價格的制定者。廠商改變銷售量不會引起市場價格的變動。如果廠商想把自己的銷售價格抬至比市場價格高,它的銷售量便會急劇下降,所以單個廠商面對的是一條具有完全價格彈性的水平需求曲線,如圖2所示。所以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下,某個顯示屏企業的銷售量不影響我們行業的價格,顯示屏企業也不可能自行決定銷售價格,高于行業均衡價格將無法獲得銷售額。

完全競爭行業的價格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著整個行業的均衡變化而變化。由于行業的管理、技術的進步和要素價格的下降等原因會形成供給的增加,如圖3所示供給曲線S0移至S1,在需求曲線D不變的情況下,新的均衡價格為P1,價格下降,但數量增加。反之,如果要素價格上升,供給曲線移至S2,新的價格為P2,價格上升,數量下降。由此可見,過去的十年中,顯示技術的進步拓展了顯示屏的市場需要,但沒有給廠商帶來超額利潤,許多企業的利潤率都不及十年前。

3完全競爭下的顯示屏價格就是平均成本

完全競爭產品的價格不但是市場決定的,而且價格必定是行業的平均成本,不可能有任何暴利。當市場均衡價格高于行業平均成本,則廠商獲得超額利潤,就會由新的廠商增加和原廠商擴大生產規模,其結果是供給曲線變動,價格下降。當市場均衡價格低于行業平均成本,則廠商均衡進入短期停止營業點,其結果是供給曲線變動,價格上升。因此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價格一定等于行業平均成本。

在完全競爭市場的企業單純擴大經營規模也不可能獲得超額利潤。假如廠商擴大經營規模,可降低成本價并獲得超額利潤,其他廠商都這樣做時,行業供給就會擴大,在市場需求不變時,產品價格會下降,直到超額利潤消失,廠商變動規模的情況就會停止。可見,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上,長期均衡即為無超額利潤又無虧損的狀態。這時,產品的價格等于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再沒有廠商進入或退出該行業,再沒有廠商擴大或收縮經營規模。

4 完全競爭市場的四種企業狀態

完全競爭市場下的企業由于經營的差異,將會有不同的盈虧狀態。圖4為完全競爭市場企業盈虧狀態圖,圖示了企業四種盈虧狀態,圖中MC為邊際成本曲線,AC為平均成本曲線,AVC為平均可變成本曲線,MR為邊際收益曲線,d1為供給曲線。企業的產品價格是行業的平均成本,但各個廠商產品的成本不同于行業成本。當某個廠商的平均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成本,則該廠商就能獲得超額利潤,如圖4中E1點所示,產品的價格P1高于企業的平均成本AC,企業獲得超額利潤P2E1AA,企業能得到較好的發展;當企業的價格P2與企業的平均成本AC相同,則收支相抵,如圖4中的E2點所示,企業的超額利潤為零,企業能正常運行;當廠商產品的價格高于企業平均可變成本AVC、低于企業平均成本AC時,企業處于虧損,如圖4中的E3點,此時產品價格P3大于平均可變成本,除可補償全部的可變成本外,尚可收回部分固定成本,廠商仍可生產。當價格等于或低于平均可變成本時,企業處于完全虧損狀態,如圖4中的E4點,廠商應停止營業。因此企業在完全競爭市場下,由于經營的差異,企業有不同的盈虧狀態。廠商在組織生產時應遵循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原則,決定產量,組織生產,以實現利潤最大化或虧損最小。由此可見,即使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在技術和資金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加強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就能生存并得到發展。在技術和品質進步的前提下,產品產生差異性,使企業能擺脫完全競爭。業內的骨干企業的發展歷程證明了這一點,同時也解釋了一部分企業為什么會在市場競爭中破產關閉。

5 完全競爭市場下的顯示屏行業

顯示屏行業的發展歷程,充分印證了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在八十年代,由于我國市場經濟不完善,使一部分領先的顯示屏企業獲得了相當的暴利。在九十年代,一部分企業由于技術和生產上的優勢,特別是較早涉及全彩屏的企業取得了超額利潤。在2000年以后行業處于完全競爭狀態,企業的競爭較多的反映在價格競爭上。顯示屏的價格逐年下降,價格下降除了原材料的價格下降因素以外,行業的平均利潤也在不斷下降。九十年代全彩屏每個像素的價格高達近百元,在今天全彩屏每個像素的最低價格只有3元左右。企業的利潤從50%以上下降到行業平均毛利率不到20%。利潤的下降使一部分企業難以維持,每年有幾十家廠商關閉或轉業。所有期望通過組織或幾個企業來控制行業價格的努力都未實現。行業的競爭就是價格的競爭,產品的價格就是產品的行業平均成本,低價是客觀存在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6 顯示屏市場將進入壟斷競爭階段

隨著顯示屏行業的發展,近年來部分骨干企業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加強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使本企業的生產成本低于行業的平均成本,獲得超額利潤,實現企業的發展。更重要的加大技術投入、開發產品的差異性,使企業進入壟斷競爭廠商之列,獲得壟斷利益。2005年銷售收入在億元以上的企業有7家,占行業企業總數的6%,它們的銷售收入占全國的33%;2006年11家企業銷售收入上億,它們的銷售收入占全國的43.2%;2007年17家企業銷售收入上億,它們的銷售收入占全國的46.7%;2008年25家企業銷售收入上億,它們的銷售收入占全國的42.5%。數據說明近年我國顯示屏廠商仍然不少,上億元的企業在增加,而上億元企業產值占全國產值的比例并無增加,并且目前沒有產值超過十億的企業,因此業內沒有形成寡頭壟斷。但是這些企業的技術和品質較一般企業有一定的優勢,它們一般都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控制系統,有較完備的生產制造設備和工藝,形成良好的信譽和服務體系。這些企業的產品與其它企業的產品已形成一定差別,在一些領域其它企業的產品已難以完全替代骨干企業的產品,骨干企業的產品產生了一定的壟斷性。但是骨干企業的大部分產品僅僅是同類產品的差別,產品之間可以替代,也就是競爭大于壟斷。行業目前仍然進出容易,每年都有不少的企業退出,又有相當的企業進入。所有這些均符合壟斷競爭市場的特征,廠商不少,產品存在差別,進出容易,市場勢力大小取決于產品差異程度。因此顯示屏市場已進入壟斷競爭階段。

7 壟斷競爭下顯示屏價格與市場競爭

由于產品的技術、品質有一定的差別,從而差別形成了不可完全替代,不可完全替代形成了壟斷。但是顯示屏行業的差別僅僅是同類產品質量上的差別,或者是部分產品上的產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競爭依然存在,并且競爭大于壟斷。顯示屏行業處于有部分壟斷的競爭市場。按照經濟學理論,壟斷競爭市場的行業需求曲線與完全壟斷市場的行業需求曲線(圖1)相同,行業的價格是由需求和供給兩種力量決定的,但是廠商的供需曲線不同于完成競爭市場的廠商曲線,如圖5所示,廠商供給曲線DSR是一條向右下傾斜的直線,表明部分壟斷廠商的供給會影響產品的價格。產品的價格隨著這些壟斷廠商供給的增加而下降。在完全競爭情況下,任何個別企業的供給變化不會影響產品的價格。在壟斷競爭市場中,壟斷廠商通過均衡生產能謀求利潤最大化,如圖5所示。當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即MC=MR,此時,產量為QSR,價格為PSR。價格PSR高于平均成本AC,廠商可獲得超額利潤PSRFSRAA′。

由于壟斷競爭廠商進出行業較自由,若行業有較大的超額利潤,新廠商就會進入行業,提供相替代的產品與原廠商競爭,使原廠商市場份額縮小,產品價格下降,直至超額利潤減小。同時由于壟斷競爭廠商的產品有一定替代性,壟斷競爭廠商控制價格的能力就受到一定限制,廠商斟酌定價的幅度較小,因而價格競爭產生的利益不大,這使壟斷競爭廠商更著重于產品質量、服務等非價格競爭。通過產品變異形成新的需求,產生新的市場和壟斷;通過品質競爭,即產品差異性競爭,包括提高質量、改進性能和結構、增加功能、完善服務等,以減輕替代品的威脅,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同時通過市場細分、產品定向來爭取局部市場的競爭優勢。所有這些非價格競爭給壟斷競爭的廠商帶來了更大的超額利潤。因此在現階段,一部分進入壟斷競爭的廠商的競爭也逐步向非價格競爭發展,使顯示屏的市場進入一個新的層次。

8 結 論

總之,通過市場經濟的洗滌,顯示屏行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行業也得到飛速的發展,國內一流產品的質量已接近或超過國際品牌產品,國內主流產品的大部分技術指標與國際品牌產品已接近。銷售上開始注重國外市場的開發,近年來產品出口所占比例逐步增加,業內也逐步形成了明顯的分工和配套產業鏈。顯示屏產品的競爭已從價格競爭向非價格競爭發展。

參考文獻

[1] 尹伯成. 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相關期刊更多

反壟斷研究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東北財經大學產業組織與企業組織研究中心;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競爭政策專業委員會;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產業經濟學學科建設專業委員會

競爭政策研究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工業和信息化部

安徽大學法律評論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安徽大學法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东市| 宝山区| 将乐县| 武定县| 迭部县| 新兴县| 岑巩县| 资溪县| 屯昌县| 黎川县| 衡东县| 松江区| 廊坊市| 开远市| 遂平县| 寿光市| 博白县| 金川县| 南和县| 镇沅| 崇明县| 海伦市| 南江县| 凉城县| 渝中区| 大足县| 云浮市| 祁东县| 宜州市| 肥东县| 友谊县| 陵川县| 洛隆县| 昌黎县| 马尔康县| 东方市| 孙吴县| 偏关县| 诸城市| 潍坊市|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