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螞蟻的啟示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常聽人說“螞蟻攻泰山”這句話,但真正的含義我還'不太了解。一次偶然的機會,終于讓我茅塞頓開。
星期天的上午,我在石坡旁邊看書。忽然我在陡峭的石坡上看到一片黑壓壓的東西。走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群螞蟻在運蜻蜓。那場面好熱鬧、好壯觀哦!那些只有菜籽大小的螞蟻,一個個精神抖擻,大家齊心合力,運著一只大蜻蜓。此時此刻,我仿佛聽到了它們用力發出的喊聲:“咳喲,咳喲!”它們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種團結協作的精神真令人佩服。
蜻蜓被運到了石坡中間的一個小洞旁,他們都停住了。這個小洞大概是它們的老巢,我忽然明白:他們是要把蜻蜓運到巢里去,然后共同分享。因為洞口小,蜻蜓運不進去。怎么辦?它們在洞口停了一會兒,接著一個大膽的行動開始了??“切割”。它們把蜻蜓切成一塊一塊的,就像五馬分尸。切割完了,又一塊一塊地把這些“戰利品”像開始那樣,齊心合力地運進了洞里。運完后,洞外一只蜻蜓也不見了。我估計,它們是共同去品嘗這美味佳肴了。當時我在想,它們為什么在洞口切割時不順便吃上一飽,偏偏要等到洞里才飽餐一頓呢?看來,螞蟻的集體生活還是過得有滋有味。沒有一個早吃,沒有一個多吃,也沒有一個去偷吃。他們這種集體主義的精神還真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小小的發現,讓我意外地知道,螞蟻不但聰明,而且具有團結協作、自我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應該向他們好好學習。
暑假的一天,我在樓前的草坪上玩耍。忽然,抬眼望見不遠處有一條長長的黑線。我帶著好奇走近一看,原來是一群螞蟻在搬家!我悄悄尾隨其后,并很快發現一個黑乎乎的洞穴。定睛一看,一群“螞蟻大軍”邁著整齊的步伐在行進,每只螞蟻身上還馱著沙粒大小的食物。這時,我才明白是一群螞蟻在往洞外搬運食物。但是,它們為什么要搬家?它們又將搬往何處呢?我一時間不得而知。
正當我疑惑不解,只聽到頭頂一聲悶雷,緊接著天也暗了下來,還捎來一陣陣清涼的風!不好,可能要下雨!我趕緊往家里跑。正當我驚魂未定關好家門,就聽到一陣雷聲伴著閃電帶著雨點傾然而下!我突然想到那群小螞蟻,它們會不會被大雨給沖走?大約半個多小時風停雨住后,我拉開房門迅速下樓沖向螞蟻洞穴!所見已是 “蟻去穴空”另一番景象了!
那么,它們又去了哪里呢?待我低頭細看,發現了小螞蟻的足跡!于是,我尋跡而往。在不遠處的一個高坡,居然又發現了一個洞穴,洞口有幾只螞蟻走來走去,似乎站崗巡邏的“哨兵”!看到這些,我才猛然醒悟。原來,聰明的螞蟻并沒有被雷電所嚇倒,更沒有被雨水沖走,而是提前轉移到了安全的新家!
可是,螞蟻又如何先知先覺做到這些的呢?我馬上打開電腦查詢答案。經過查閱相關資料,我終于明白:螞蟻雖然居住在地面以下,但它天性喜歡干燥。在它們的身體上有一個感知濕度的器官,當空氣中的濕度太大時,它就感覺要下雨了,就會向高處搬家,以免被水淹死。 久而久之, 便有了“螞蟻成群,明天勿晴”的諺語。
天地之間,奧妙無窮。類似“螞蟻搬家,天要下雨”的自然現象不勝枚舉。這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知識無處不在,學習永無止境!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會多觀察、多思考,不斷探索宇宙的無窮奧秘!
西山鎮中心小學四年級
我彎下腰,眼睛升得老高。我看他們搬糧食的時候齊心協力,那些糧食都放在背上,用自己的四只腳有力的走著。
我看著看著突然覺得螞蟻這樣齊心協力,都是它們那團結友愛的心。我又突然想起了我們班。班長讓我們上課不要講話,可班長不管講幾遍,我們都還是我行我素,沒一點長進。
我又想起了一個班的班級如果缺少這種團結的話,就會不經意得打敗。
大自然給了我們許多啟示,比如人們利用蝙蝠的超聲波造出了雷達,用鷹滑翔的原理造出了飛機……這些都靠著大自然的啟示,人們才能得以進不,發展。
而給我啟示最多的是那一只只微不足道的小螞蟻。他們很勤勞,日日夜夜不停地挖洞,然后又把沙礫一顆一顆搬出來,這樣來來回回沒有停止,也沒有一只螞蟻逃避。它們干起活來很認真,而且分工明確,一些站在洞里,不停地挖沙子,一些站在洞口,不停地把沙子運出去,一些站在洞邊,不停地把沙子搬到離洞口較遠的地方,就是這樣的枯燥,辛苦的反復工作,依然一絲不茍,還有一些在周圍布停徘徊,尋找食物。它們十分的團結友愛。小螞蟻找到食物不會自己吃掉,而是和同伴們分享,食物太大了,一只螞蟻就回去叫同伴一起把食物運回到洞中。而遇到侵略者,它們就會派出小部分出動,而從不單槍匹馬的去對敵,如果敵人太強大,后方就會出動源源不斷的后備軍去打敵人,直到趕走侵略者,得到勝利之后,再分享戰果,很多種螞蟻就是靠著這一點團結互助友愛的精神,使螞蟻群不斷日益壯大的。如果遇著有受傷的同伴,別的螞蟻就會把它駝回蟻洞去。
螞蟻給了我很多啟示,我應該向螞蟻們學習,學習它們勤勞勇敢、認真踏實、堅持不懈、一絲不茍的態度和團結友愛的精神。這種態度和精神一直不斷的激勵著我。
五年級:何敬濤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非常不幸,兩只螞蟻誤入了一個表面非常光滑的玻璃杯,它們在杯底四處搜索,發現沒有任何縫隙,只好開始向上攀登,這是它們通向自由的唯一的路。然而玻璃杯實在是太光滑了,它們沒走兩步就重重的跌了下去。揉揉摔痛了的屁股,爬起來,再往上攀登,但很快又重重的跌了下來。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要到杯口了,最后幾步卻失敗了。掉了下來,這一次比哪一次都摔得更重。一只螞蟻說:“咱們還是放棄吧!否則再繼續冒險會跌得粉身碎骨的。”另一只說:“剛才,咱們離勝利就只差一步了。”說罷,它又開始重攀。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攀登,它終于爬到了杯口的邊緣,用盡最后一點力氣,翻過了玻璃的圍墻。接著,杯子里的螞蟻問它:“兄弟,快告訴我,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它笑著說:“誰在最困難的時候不喪失自信,誰就有可能獲得成功。”
聽完這篇故事后,我曾經想起一個與成功的螞蟻同樣決心的人,她就是-海倫。凱勒。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使她變成了一個又聾又瞎的殘疾人,她沒有放棄,她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學會了英、法、德、拉丁等五種語言,后來,她又愛上了文學,成了一名作家,她寫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石墻之歌》、《沖出黑暗》、《我是怎樣成為一名社會主義者》……等許多文章。
世界上沒有失敗,只有放棄,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山。生活就如一艘航船,不全是風平浪靜的港灣,更有激流與險灘的重重困難。所以面對困難時,堅持不懈,認準目標,永不放棄。
江西贛州贛縣城光小學五年級: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