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色悠悠綜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區別是虹膜的顏色不同,虹膜的五層組織的細胞色素不同。
人的眼睛結構如果按照顏色來分類,可以大致分為有色素及無色素兩類。其中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有色素結構稱為虹膜,它的顏色決定了眼球的顏色。,它的顏色決定了眼球的顏色。
2、虹膜是由五層組織構成的,分別為內皮細胞、前界膜、基質層、后界膜及后上皮層。其中,前界膜、基質層和后上皮層中含有很多色素細胞,這些細胞中所含有的色素量的多少決定了虹膜的顏色。
3、色素細胞中所含的色素越多,虹膜的顏色就越深,眼球的顏色也就越黑;而若色素含量越少,虹膜的顏色就越淺,從而眼球的顏色就越淡。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實踐;更新觀念;地方特色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9—0187—01
本人于2003年開始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堂,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并在實踐中感受到學生在綜合學習能力方面的變化,如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等,其情況著實讓人振奮,它深深影響著學生的素質。下面我結合《哈薩克民俗》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談談關于綜合實踐活動的思考。
一、課題的選擇要體現地方性、生活性與現實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內容以學生的需求、社會生活為基礎,強調學科間的聯系,知識的綜合運用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著重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從而強化學科課程中缺乏的生活教育,環境教育等。所以對于第一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的初一學生而言,尋找課題是進行實踐活動的關鍵。我向學生提出將實踐活動與我們的生活環境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和開發地方、學校及周邊社區的課程資源,從學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會實際中選取學生關注的問題,這樣在實施過程中更利于開展活動。比如這次活動我們確定了以非常具有特色的哈薩克民族的民風民俗為研究課題,對于這一課題我認為它與現實生活有緊密聯系,作為民族地區具有地方特色,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要注重培養學生科學的素養
(一)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創新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以學生自主活動、自主學習為主。在這次《哈薩克民俗》課題研究中學生自愿組成課題小組,由于這個課題比較大,起初我還擔心學生是否有能力進行研究,然而學生給我遞交的課題研究方案設計讓我打消了顧慮,為了便于進行研究,同學們按照組員的興趣、特長、能力等條件,分成四個課題組,即:哈薩克民族文化組、哈薩克民族服飾組、哈薩克民族風俗組、哈薩克民族食品組,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展開對哈薩克民俗的調查研究,活動設計條理清晰,任務分工明確,以及對課題的研究設想都展現了同學們的精心制作,同學們積極的研究熱情,激烈高漲的討論......都可以看到學生的潛能。同學們利用課外活動和周末時間,在有關老師的指導和協助下,以飽滿的熱情展開了為期四周的綜合實踐活動。
(二)要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活動的內容和方式可以不受教學大綱和教材的限制,學生享有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他們可以標新立異,可以超越常規,各種潛在的創造欲望可以盡情地發揮,各種獨具的才能可以充分地展示,這種教育環境十分有利于創造性與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在《哈薩克民俗》課題研究中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對老師和同學們來說都是一次挑戰,正因為如此,沒有條條框框的約束,同學們可以放開手腳,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活動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親身經歷和感受,既有成功的快樂也有失敗的苦惱,這份經歷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課程資源也稱教學資源,是指一切對課程和教學有用的物質和人力。
一、明確融合內容
學習人文知識,培養國際化視野。例如在學校旁邊的香江野生動物世界、飛鳥世界隸屬全國首批國家級5A旅游景區,集動、植物的保護、研究、旅游觀賞、科普教育為一體,被譽為“中國最具國際水準的國家級野生動物園”,是全世界動物種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動物主題公園。長隆游樂園則集世界多種頂尖的機動游戲項目。這些著名旅游景點每年都匯聚大量國內外的游客。這是孩子們接觸外界,培養人文精神、國際化視野的良好窗口與平臺。
了解古建筑知識,激發熱愛勞動人民情感。番禺既有水鄉風貌,又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其古建筑又是一個取之不盡的教材庫。目前,保存完好的宅第園林有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余蔭山房,它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和觀賞價值。另外“寶墨園”集古建筑與高水平仿古建筑一體,而大石、南村、沙灣等鎮街的古村落也有不少獨特色的古建筑。通過將這些資源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效結合起來,讓同學們從中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又能激發學生愛家鄉、愛人民、愛科學的情感。
樹立環保意識,感受大自然風光。番禺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注意保護自然環境,其中蓮花山、滴水巖、大夫山等自然保護區仍保存著優美的自然環境,每逢節假日成千上萬的居民就會到達這些地方休閑、聚會。從政府實施宜居城市的理念到人人都用心去愛護身處的環境,這些都是教育的方向與目標,同樣也是綜合實踐學科課程內涵。
二、開發特色課程
在特色校本課程開發中,學校既以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資源為主,又要有效利用了學校校園資源。學校可結合當地景點資源,通過組織“讀、說、寫、畫、行”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例如組織歌頌比賽、書法比賽等文化活動,通過營造鄉土氛圍,達到豐富學生文化涵養的目的。具體框架如下:
課程目標:通過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首先是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體驗和經驗,了解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分享研究成果,w驗文化內涵;其次是形成對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傳統優秀文化的認同感、傳承的責任感;三是形成從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理解課程資源開發理念,掌握課程開發技術和方法;四是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五是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課程內容:分類整理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資源建設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課程實施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課程評價研究。
課程實施:整體規劃設計方案實踐活動交流活動展示活動
課程評價: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通過與綜合實踐課程的融合除了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外,還力爭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將研究資料整理歸類,撰寫成立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節的報告,并提交給上級有效部門。
三、融合的意義
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資源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讓學生加深對家鄉的認識和了解,培養熱愛家鄉、熱愛國家的民族情感。學生通過參觀家鄉特色景觀,領略鄉土文化的芬芳,深刻領悟鄉土文化底蘊,繼而激發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脈源的神秘向往,并在社區民情體驗中,與長輩們發掘景觀新內涵等,既能繼承和發展鄉土文化,又能感受到現代生活的氣息。運用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資源也能使學生發現旅游資源面臨的不良環境影響,通過重視和宣傳做好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發展和保護工作。
關鍵詞:中藥學;綜合性大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8-0128-02
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認識和應用的藥物,對保障我國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政府的政策扶持與引導下,我國中藥制藥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及中成藥等中藥制藥企業發展迅速,已同化學制藥、生物制藥一起成為了我國制藥行業三足鼎立態勢。在制藥行業新格局的形勢下,我國高校制藥工程專業大多開設了中藥制藥方向。《中藥學》是專門研究中藥基礎理論和各種中藥的品種來源、采制、性能、功效、臨床應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識的一門學科,是制藥工程專業開設中藥制藥方向的基本課程。目前,我國大多數高等院校的制藥工程專業都已經開設了《中藥學》課程。綜合性大學開設《中藥學》課程有其先天不足,如中醫藥知識氛圍薄弱,中醫藥基礎教學薄弱,沒有開設《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等中醫中藥基礎課程,在此學術與教學背景下,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中藥學》的興趣和效果一直是橫亙在《中藥學》教學者面前的一項艱巨挑戰。筆者在綜合性大學制藥工程專業從事《中藥學》課程教學十余年,不斷探索與實踐具有綜合性大學特色的《中藥學》課程教學方法理念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總論內容講深講透
總論部分系統介紹了中藥的采集炮制、性能、配伍、禁忌、劑量和用法等知識,是指導學生正確運用中藥的理論基礎。對于第一次開始學習中藥學但又無任何中醫藥知識背景的大學生來說,如果老師能講授好總論,將能使學生對《中藥學》全書內容有初步的概括性了解,為余下部分的學習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使學生在以后的各章節學習中能更加事半功倍。該部分教學需要深入、全面的傳達課本相關知識,既要多應用中醫藥的專業術語,又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詮釋這些術語,還要結合現代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讓學生正確認識中藥在古今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基本理解中醫藥的理論體系結構,了解和尊重中醫藥發展規律,樹立科學發展中醫藥的理念。例如,針對四氣五味,不僅要講授清楚四氣五味是所有中藥的基礎特性,同時還可以將傳統的四氣五味理論與中藥現代研究發現的物質基礎表征形式相結合,闡明中藥的功效是多種活性成分作用于機體的綜合效應。同時也要向學生說明,雖然現代中藥化學成分和藥理研究對中藥功效的物質基礎的闡明有重要意義,但在目前還不能全面指導臨床用藥,仍然必須遵循中醫藥理論體系來認識中藥的治療法則。
二、教學內容有取有舍、有輕有重
由于綜合性大學制藥工程專業的《中藥學》課時往往較少,因此精選教學內容對《中藥學》教學十分必要。綜合性大學制藥工程專業課程設置往往偏重于化學和生物學,醫藥學課程不多,尤其是中醫藥課程就更少,課時數也很少。如果固執的要求在規定的課時內全面講授課本內容,只能是粗略而淺顯的介紹,學生將會感到內容繁多,容易混淆。所以,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里對重點藥味要重點講解,而且力求講深講透。不是重點的藥味則主要通過與重點藥味進行對比學習,引出兩者功效、應用的異同。通過上述教學既能突出重點藥味,又做到了主次分明。同時,部分章節可適當略過,如當前臨床應用價值較小的驅蟲藥章節,就以學生自學為主。總之,通過精講中藥藥味與對比教學非重點藥味,學生能夠掌握學習內容的主干,顯著提高學習效果。
三、引導歸納、對比學習中藥的功效和應用
中藥最終是用于治病救人,所以《中藥學》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講授中藥的功效和臨床應用。不同中藥的功效、應用的共性和個性,功效類似中藥的各自特點,是學習《中藥學》的重點所在。藥味比較應在課堂教學中重點講解。如麻黃與桂枝均能發散風寒,用治風寒外感表證;但麻黃為“發汗解表第一要藥”,發汗力強,尤適用于外感風寒、惡寒無汗的表實證;桂枝則尤擅溫陽通氣,發汗之力弱于麻黃,表虛、表實證均可使用。再比如黃芩、黃連、黃柏皆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治療濕熱或火毒之證。然黃芩偏于清上清濕熱及肺火;黃連善清中焦濕熱及心胃之火,為治濕熱瀉痢之要藥;黃柏善清下焦濕熱,且還可清退虛熱,如此比較后三個藥物的共性與個性就一目了然。另外,辨證論治是中醫藥的精髓所在,同一病癥,證候不同則選藥不同。如麻黃、葶藶子、射干、沉香、蟲草均可治療咳喘證,如何區別其功效特征將對掌握其臨床應用幫助巨大。
四、緊密結合中藥現代化研究成果
綜合性大學現代科學學科門類多,學生接受到大量的現代科學信息,思想上難免會對傳統的中醫藥知識體系產生疑惑,失去學習《中藥學》的興趣和動力。為此筆者尤注意在教W中引入中藥現代化發展的最新成果,對已經研究清楚的中藥化學成分和藥理機制可在課堂上介紹,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屠呦呦從東晉葛洪所著《肘后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里得到啟發,成功地從青蒿中提取出了抗瘧的有效成分-青蒿素,被認為是抗瘧史上的一次突破。這一成果使她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天津天士力制藥的復方丹參滴丸,在美國已經完成Ⅲ三期臨床試驗,有望成為第一個成功被美國FDA批準上市的復方中成藥。這些成果均體現了中藥的有效性和巨大價值。通過中藥現代化研究成果的介紹,架起中醫藥學與現代科學的橋梁,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隨著《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和《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頒布,表明國家大力扶持中醫藥發展的強大決心。在制藥工程專業中藥藥劑方向人才的培養方面,中醫藥大學已具備比較完整的基礎課程體系。但對綜合性大學而言,由于學術氛圍、課程體系及師資專業等差異,使其無法全盤照搬中醫藥大學的培養模式。如何在綜合性大學建立科學的制藥工程專業中藥藥劑方向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模式,培養化學、中醫藥學科交叉背景的制藥工程專業人才,是每個《中藥學》專業教師的職責。積極探索與綜合性大學學術與教學環境相適應的《中藥學》課程教學方法和理念,培養出名副其實的制藥工程專業中藥藥劑方向人才,仍需全體《中藥學》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葉波,唐建民.國內制藥行業發展現狀與應對策略[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2012,10(11):133-134.
[2]姜楠,張文順.《中藥學》教學中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7):249-250.
[3]張振.制藥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進[J].藥學教育,2006,22(4):11-13.
[4]任艷玲,李楊.比較記憶法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6,8(3):141-142.
[5]袁穎,何世民,金素安,等.導入與 啟發相結合在中藥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中醫教育,2011,30(5):43-44.
關鍵詞 旅游產業結構;指標體系;綜合評價;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
中圖分類號 F59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3)09-0107-07
區域產業結構是隨著經濟增長而不斷變動的,它的演變構成了區域經濟發展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區域經濟的長期增長與區域產業結構變化高度相關,并且是影響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關鍵要素之一[1]。對應于旅游產業,同樣符合此規律。旅游產業結構的優劣是旅游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標志,其轉型和優化升級是旅游經濟增長的本質要求。
1 研究綜述
學術界很早就重視對旅游產業結構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從國外研究來看,北美和歐洲的研究成果比較突出[2-5]。這些研究成果大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旅游產業發展演變,而針對旅游產業結構的研究顯得相對薄弱。隨著我國專家和學者對旅游產業結構研究的深入,研究方法和內容較國外更為豐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王大悟、魏小安[6],師萍[7]等從理論上研究了旅游產業結構的一般概念,旅游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高級化;王良舉[8],張佑印[9],生延超[10]等分別利用SSM,區位商、產業集中度指數,構筑多部門經濟模型等定量方法對旅游產業結構進行實證分析,提出優化政策及研究旅游產業結構變動對區域旅游經濟的貢獻;麻學鋒[11-12]通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張家界景區旅游產業結構進行了實證分析。綜觀已有研究,對旅游產業結構一般概念及結構效益的研究較為成熟,但構建指標體系更全面的研究旅游產業結構水平明顯存在不足。
旅游產業的發展與旅游產業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一定的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對應一定的旅游產業結構;旅游產業結構水平不高,同樣會直接影響到旅游產業的效益和效率。伴隨著2011年1月4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本文結合已有研究成果,從旅游產業結構的內涵出發,構建一套全面真實反映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水平進行系統評價和綜合測度,旨在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論指導,并為實現旅游產業要素的合理配置以推動旅游經濟持續增長,加快旅游產業結構升級優化提供決策支持。
2 研究方法
2.1 指標構建
本文從旅游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高度化及效益水平構建旅游產業結構水平指標體系。其中,旅游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要求旅游產業體現較高的增長速度,各要素部門之間形成一定的集聚效應,并與關聯產業保持較為協調的比例關系;旅游產業結構的高度化要求區域旅游產業以技術進步為標志,充分利用技術分工提高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增加高彈性部門的產出比重,增強旅游創匯能力,不斷提高旅游產業生產要素的綜合利用效率;旅游產業效益水平則是區域旅游產業各部門結構效果與競爭效果的綜合體現,反映旅游產業各部門結構水平及具有的競爭力水平。
為了對區域旅游產業結構水平進行綜合測度,遵循代表性、系統性、可行性、科學性及數據可獲得性等原則,同時兼顧指標橫向和縱向的可比性,在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的一級指標體系下建立二級指標體系8項,具體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其中,旅游總收入年增長率(T11)用相鄰兩年旅游總收入的增加值占基年區域旅游產值的比重表示,反映旅游產業變動的程度,其數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旅游產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旅游產業區位熵(T12)即指旅游總收入區位熵K,計算公式為:K=(eij/ej)/(Ei/E),i表示旅游產業,j表示第j個區域;eij表示第j個區域旅游總收入;ej表示第j個區域國內生產總值;Ei表示上一級區域旅游產業總收入,E表示上一級區域國內生產總值。旅游企業密度(個/百平方公里)(T13)用旅游企業規模與各區域行政面積之比加以表征;旅游總收入年增長率、旅游總收入區位熵、旅游企業密度分別從增長速度、集中度及密集度方面較全面地體現了旅游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水平。
旅游產業占第三產業的比重(T21)是區域旅游總收入與區域第三產業產值之比,反映了區域第三產業構成中旅游產業所占的份額;高需求彈性部門收入占總收入比重(T22)中,高需求彈性部門包括游覽、娛樂和購物部門,根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游覽和娛樂具有求知和審美的特征,能夠滿足人們高層次的精神需要,購物是為了紀念和信仰,也具有高層次需要的特征,此三部門需求彈性較高,表示了人們真正用于旅游的支出,因此將其歸屬于富有彈性部門,表征旅游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水平;旅游外匯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T23)表征高端游客對旅游業的貢獻。旅游總收入占第三產業的比重、高需求彈性部門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入境旅游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分別從旅游產業產值構成、技術構成及消費結構體現旅游產業的高度化。
3 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綜合評價與測度
3.1 旅游產業結構水平指標評價
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包括山東全部海域和山東省青島、東營、煙臺、濰坊、威海、日照6市及濱州市的無棣、沾化兩個沿海縣所屬陸域,海域面積15.95萬km2,陸域面積6.4萬 km2。為了數據獲取方便,本文將整個濱州市納入到研究范圍。
為深刻評析區域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結合構建的指標體系,取半島藍色經濟區7地級市為研究樣本,指標數據來源于2002~2011年的《山東旅游統計便覽》、《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山東統計年鑒》、《中國區域經濟統計年鑒》。
3.1.1 合理化評價
3.1.2 高度化評價
為更形象地體現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的演變過程,根據量化結果得到圖1。
由圖1可知,2001-2010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數值極低,除2007年達到0.64,其余年份處于0.23-0.42的水平。從變動趨勢分析,由2001年的0.23攀升到2007年的0.64,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數值有所下降,近兩年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在低值水平處于波動變化的狀態。進一步分析,旅游總收入占第三產業的比重(T21)表現出平穩的小幅增加趨勢,隨著各種新型技術、高技術在旅游產業中的應用不斷擴大,旅游產業的產值結構水平得到提高,但旅游經濟的效益水平并沒表現出明顯態勢;高彈性部門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T22)與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表現出及其相似的變化特征,借助科技進步和社會分工的優勢,旅游產品結構得到一定程度的升級優化,游覽、娛樂、購物部門等高彈性部門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例得到提高,旅游產業結構不斷向高附加值化的方向發展;旅游外匯收入占旅游總收入(T23)的比重幾乎呈平穩的水平態勢,與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并不同步,高端客源消費結構對提高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的促進作用有限。
3.1.3 效益水平評價
旅游產業結構的效益水平從旅游產業結構效果指數及旅游產業結構競爭力指數得以體現。為更直觀地揭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效益水平的演變過程,結合公式(1)、(2),得到計算結果繪制圖2。
由圖2可以看出,從時序變化特征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效益水平2006年達到最低值0.435,其余年份在0.69-0.75之間,呈現出平穩的變化特征。出現低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威海和濱州兩城市旅游產業結構效果指數于2006年出現最低值0.938,旅游產業結構增長快的部門并沒有凸顯優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沒發揮應有的作用。具體分析,旅游產業結構效果指數值2001和2002年,達到0.999,2006年為0.973,其余年份為1,旅游經濟中朝陽的、增長快的產業部門比重大,區域總體旅游經濟結構尚好,結構對于經濟增長起到了一定的貢獻作用,表明旅游產業部門在不斷的調整之中,尚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旅游產業結構競爭力指數除2004、2005、2010年小于1外,其余年份大于1,區域旅游產業各部門總的增長勢頭大,具有很強的競爭能力,并不是造成旅游產業結構效益水平低的主要因素。
總體上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水平處于不斷變化的動態演化中,說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業的產業結構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表現出與結構調整協同的態勢。其中,旅游產業結構的高度化與旅游產業結構綜合水平表現出高度的一致性,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的提高與科技進步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旅游產業的產值結構、旅游產業的素質及高端游客是影響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的主要因素;旅游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是構成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的重要內容;旅游產業結構的效益水平的提高并沒有提高旅游產業結構的綜合水平,因此對旅游產業結構綜合水平的影響并不明顯。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的關聯程度,促使旅游產業各部門之間的要素比例關系更加協調,加大高新技術在旅游業中的應用,進一步提升旅游產業結構的產業素質,是提高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的關鍵。
3.2 旅游產業結構水平指標權重測度
根據公式(3)-(8),最終得到的指標權重的量化結果如表2。
在旅游產業結構水平指標體系構成中,旅游產業結構合理化指標權重值最大,其值達到0.450 206,表明旅游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構成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的最主要內容。
具體地,在合理化指標層指標體系構成中,表征旅游產業密集度的旅游產業區位熵對旅游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影響最大,其值達到0.472 467,旅游企業的密度的權重值為0.309 180,而旅游收入年增長率權重值僅為0.218 353。其次,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指標權重值次于旅游產業結構合理化指標權重值,為0.393 652,也是旅游產業結構水平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來看,構成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的三個指標層指標間的權重數值并沒有存在較大差異。其中,表征高端游客消費結構的旅游外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構成了高度化的最重要指標,權重值達到0.347 980,旅游總收入占第三產業的比重其次,權重值為0.336 668,高需求彈性部門占總收入比重權重值最小,為0.315 352。最后,旅游產業結構效益水平權重值最小,僅為0.156 141。在其指標構成中,旅游產業結構效果指數權重值達到0.575 836,優于旅游產業結構競爭力指數的權重值0.424 164。
3.3 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綜合指數測度
結合準則層指標權重值,在得出旅游產業結構合理化、高度化及結構效益水平的基礎上,帶入公式(9),得到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七城市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綜合指數值T,其值在 0-1之間,數值越大,表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水平越高,測算結果見表3。
表中的數據顯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綜合指數并不高,平均值為0.460,其中最高值為0.671,僅為青島一市,東營和濱州的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綜合數值低至小于0.3,這反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水平亟待提高。
從影響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綜合指數的各因素看,旅游總收入區位熵0.913,小于1,表明旅游產業集聚能力較弱,旅游產業結構各部門之間的關聯效應和滲透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高需求彈性部門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為0.34,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門檻較高,人們的旅游支出主要集中在餐飲、住宿、游覽等需求彈性較小的部門,真正用于購買核心價值和關鍵旅游服務的旅游支出較少;入境旅游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僅為0.053,高端游客對旅游業的貢獻還處于低水平。因此,由高需求彈性部門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入境旅游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等反應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的指標綜合指數低是導致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水平偏低的主要因素。
3.4 旅游產業結構水平區域差異分析
由表3 和圖3可以看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水平區域分異明顯,其數值大小在空間上呈板塊分布,由西部內陸地區濱州、東營向東部沿海地區的青島、威海漸次提高。具體而言:青島旅游產業結構水平指數接近0.7,明顯高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內其他城市,其旅游產業結構較為合理、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指數較其他城市最大,產業結構的效益水平較為顯著,高水平的旅游產業結構是合理化、高度化及效益水平綜合作用的結果。煙臺、威海、日照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綜合指數0.549,旅游產業結構合理化、高度化及結構效益水平指數較高,但次于青島,處于第二層次。濰坊處于第三層次,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綜合指數值為0.369,此城市表現出高數值的旅游產業結構效益水平,旅游產業結構尚合理,但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水平偏低。東營、濱州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綜合指數不足0.3,處于最低層次,兩城市在旅游產業結構效益水平指數達到較高值,但在旅游產業結構合理化與旅游產業結構高度化指數都非常低。
4 結論與建議
以上分析結果表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旅游產業結構水平并不高,影響旅游產業結構水平的合理化、高度化、效益水平指標有待進一步提升。為此,應做到以下幾點:
(1)提高旅游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水平。一方面,增加旅游總收入。青島在原有旅游產業發展較好的基礎上,增加游覽、娛樂項目的內容與檔次,提高游客消費水平;濰坊、煙臺、威海、日照應完善旅游服務設施建設,豐富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增加吸引力,加大客流量,增大旅游經濟效應;東營、濱州應抓住生態旅游特色,加大旅游資源的開發力度,同時依托城市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吸引旅游者的項目,獲取旅游規模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增強旅游企業之間的經濟技術聯系,促進旅游業內部結構協調發展。根據不同區域旅游產業及發展基礎,優化酒店、景區、旅行社等核心企業在各區域的分配,同時發揮相關企業的輔助作用,增強旅游產業上、下游之間的集聚能力,使各企業之間的比例更加協調,增強其經濟技術聯系。
(2)提高旅游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水平。通過科技創新優化高需求彈性部門內部結構。游覽方面,充分發揮區域濱海旅游資源、文化旅游資源及生態旅游資源等的優勢,挖掘高質量等級的旅游產品,培育精品旅游線路加大營銷力度塑造品牌;積極發展娛樂業,依托不同城市的發展水平及游客需求,完善娛樂設施建設,提供適合不同年齡層次及不同群體組合且參與性強的娛樂項目;加大旅游商品開發力度,延伸旅游產業鏈,促進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考察期內,旅游外匯收入一直處于平穩的態勢,青島、煙臺、威海三市旅游外匯收入占該區域的比重大于79.5%,因此,三市應以客源市場尤其是韓國、日本等游客的需求為導向,同時深化旅游產品的層次與內涵,吸引俄羅斯、美國等更多國際客源,穩定并增強創匯能力,其余城市應深度開發旅游資源,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對國際客源的吸引力,提高高端游客對旅游業的貢獻。
(3)提高旅游產業結構效益水平。加快食、住、行、游、購、娛的內部結構調整。參照《青島市旅游標準化發展規劃》、《威海市旅游標準化發展規劃》等,規范餐飲企業管理水平,提高餐飲企業服務質量;在已有星級飯店基礎上,合理優化配置高、中、低星級酒店在各區域的比例;規范旅游交通工具的設施、服務和管理標準,建立旅游交通信息平臺和管理系統,使交通網絡信息實現全面智能化,增強餐飲、住宿、交通等基礎層次部門的競爭力。優化游覽、購物、娛樂部門的內部結構,促進旅游產業中的強力要素朝陽的、增長快的部門的比重,按照游客需求及檔次,發揮旅游產業內部結構各個要素的最大優勢,從質態上改造旅游產業結構,促進旅游產業結構的全面升級。
參考文獻
[1]江世銀.區域產業結構調整與主導產業選擇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
[2]Fleteher C C J, Gilbertand D, Wanhill S.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etiee[M].London: Pitman Publishing,1993.
[3]Douglas C. Frechtling. The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a Primer[J].2010,37(1):136-153.
[4]Soo C J, Morrison A M, O’Leary J T.Benefit Segmentation of Japanese Pleasure Travelers to the USA and Canada: Selecting Target Markets Based on the Profitability and Risk of Individual Market Segments[J]. Tourism Management,2002,23(4):367-378.
[5]McKercher B. Segment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6):1215-1225.
[6]魏小安,王大悟.新編旅游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師萍.旅游產業結構評價方法初議[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29(1):85-88.
[8]王良舉.基于SSM的安徽省國際旅游產業結構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06,20(10):76-78.
[9]張佑印,顧靜,黃河清.中國區域旅游產業結構變化的空間差異分析[J].經濟地理,2012,(4):155-159.
[10]生延超.旅游產業結構優化對區域旅游經濟增長貢獻的演變[J].旅游學刊,2012,27(10):11-19.
[11]麻學鋒.區域旅游產業結構優化評價體系建構――基于張家界數據的實證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63-67.
[12]麻學鋒,馬紅鴿.區域性旅游業內部結構優化的綜合評價研究――基于張家界數據的實證[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0,(25):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