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全日制工程碩士;化學工程領域;學科交叉;人才培養模式

化學工程領域含基本無機與有機化工、石油化工與煤化工、精細化工、生物化工、材料化工、冶金化工、環境化工等工業行業。化工產業既是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又與信息、生物、材料、機械、計算機、資源、能源、海洋、航天、國防等高新技術領域相互滲透[1-9]。同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化工產業的產品需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迫使傳統化工產業積極開展產品研發和工程技術創新。產業的交叉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與此同時,也促進了高層次應用型工程碩士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6-8]。因此,以化工為基礎的技術革命和技術創新大力發展中高端終端產品迫在眉睫。通過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以“多學科交叉工程領域”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為目標,搭建高校、企業的橋梁,是實現理論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1“多學科交叉”化學工程領域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本著“面向工業界、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西南地區以及國家化工支柱產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依托交叉發展的行業需求,培養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和法規意識,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識,較強的工程技術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創新研發的能力,并能將“交叉學科”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有效應用于化工生產中的產品開發、工程設計、過程裝備設計研發以及工藝技術改造的高層次應用型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的人才。

2重慶理工大學全日制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人才培養現狀

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我校化學工程學科在資源環境化工、精細化工、工業催化、化工裝備與控制等領域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在資源與環境化工領域,針對重慶及西南地區特色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重大需求,建有“重慶市化工廢水與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企業聯合建有“重慶市光氣衍生物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開展天然氣資源精細化利用、化工產業廢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化、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和固廢處理等領域的研究。在精細化工與工業催化領域,重點開展催化材料、納米材料、能源材料等化工新材料方面的研究,與企業聯合建有“重慶市化工本質安全協同創新中心”。研究成果主要應用于電子工業、能源化工、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氯堿化工等領域。在化工過程裝備與控制領域,依托我校化學化工學院的“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和學校“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建設發展。在新型環保設備、新型分離過程設備、化工設備腐蝕與控制技術研發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與企業聯合建有“重慶市防腐涂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上述學科領域里,由于長期與重慶化工產業界合作,已經形成了基礎研究與工程實際緊密結合的特色發展之路。因此,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已經實現了多學科交叉的人才培養格局,并開展了多學科交叉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通過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機械工程、環境工程、車輛工程、生物工程、控制工程等工程領域的交叉融合,立足于企業的發展和需求,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多家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形成了多學科交叉的大綜合工程性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

3“多學科交叉”全日制化學工程領域課程體系構建

化學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總體上分為校內與校企聯合的兩階段培養模式。校內培養階段主要完成課程學習,校企聯合培養階段采取實踐、學習研究、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按照由基礎向專業方向發展的分模塊化設置,主要包括基礎模塊、基本技能模板與工程交叉融合模板、以及與地區化工產業特點相結合的工程實踐模塊,如圖1所示。在公共基礎模塊,除了設置公共的工程英語,政治和工程數學外,還增設了工程經管課程,培養工程管理人才。在學位基礎課程中,針對化工企業在反應和分離等基礎知識方面,開設了高等反應工程和分離工程,并開設了化工過程設計,以期培養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增設了知識產權和文獻檢索等課程,培養學生在科研成果方面的查詢和寫作能力。在工程交叉融合模板,立足于化工產業與機械工程、材料工程、車輛工程、控制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的融合,每個模塊都開設了3門課組課,比如化工與機械的結合,開設了過程原理與裝備、壓力容器的分析設計、高等化工流體力學等課組課。教學內容上突出化工理論與技術的先進性和實用性,通過精選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采取理論結合實際的案例式教學、以問題為導向的啟發式教學、課堂研討式教學和課程結合課內實驗等教學模式。根據工程碩士人才培養的要求,改革課程教學評價與考核方式,采取筆試、案例分析、小論文等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突出學生的問題分析與知識應用能力。實踐教學與學位論文主要在實踐基地完成,可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段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在具體的生產崗位輪崗和企業主要管理崗位見習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企業學習培養采取以企業高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為主、學校指導教師為輔的校企聯合指導的方式,學生在“雙導師”指導下,通過在企業參加實踐活動獲得在實踐中鞏固和深化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發現并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在企業完成論文選題和論文研究工作。論文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生產背景和應用價值,論文選題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并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實用性。

4總結

隨著科技的發展,高附加值的中高端化工產品的發展成為了發展方向,這需要機械,材料,控制工程等為支撐。同樣,科技的發展也引領了產業的深度交叉融合,因此,在高層次的應用型工程碩士培養過程中,需要重新定位多學科交叉下全日制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人才培養目標,充分發揮行業和專業組織在培養標準制定、教學改革等方面的指導作用,建立學校與行業企業相結合的專業化教師團隊和聯合培養基地,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推動學科交叉下全日制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

參考文獻

[1]王干,薛懷國,刁國旺.“大工程領域”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以揚州大學化學工程領域多學科交叉人才培養為例.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71-74.

[2]劉峙嶸,樂長高,余春林,歐陽霞.產學研、創新創業創意耦合培養化學工程領域人才的實踐.中國電力教育.2013(35):34-35.

[3]張越,呂宏偉.地方高校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的實踐探索.化工高等教育,2015(1):11-13.

[4]徐心茹,馬桂敏,房鼎業,沈本賢.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淺見.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1):112-113.

[5]趙鐘興,黃祖強,童張法.泛北部灣地區工程碩士化學工程領域招生現狀與對策.化工高等教育,2009(4):14-16.

[6]張海英,汪航.我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若干問題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7(28):63-67.

[7]房鼎業.制訂學位標準,推進工程碩士教育可持續發展[J].化工高等教育,2007(1):90,94-95.

[8]劉殿華.加強實踐教學,產學研聯合培養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化工高等教育,2012(29):11-14.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范文第2篇

應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術和理論直接應用到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去,工程實踐能力是應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的一項重要素質,是學生能否適應社會需要的一項重要能力。實踐技能是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基礎。特別是生物工程學科,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企業結合緊密的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現狀分析

生物工程專業于1998年經教育部批準在高校開設,在本科專業目錄中明確隸屬于工學的生物工程類,包括了原來的生物化工(部分)、微生物制藥、生物化學工程(部分)、發酵工程等4個專業,從而大大拓寬了專業口徑。鄭州大學于2008年開辦生物工程本科專業。此前該校開設有生物技術、制藥工程2個相近專業,分別歸口于生物工程系和化工與能源學院。兩專業辦學規模穩定,已經形成較完善的教學和實踐(實驗)體系。而生物工程專業在實驗體系(實驗課程、實驗教學內容、實驗室建設)、實習環節(實習類型、實習方式和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則面臨著軟硬條件不夠、辦學經驗不足等重大挑戰。這些因素嚴重制約著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和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辦學近4年來,我們發現在學生工程素質和實驗技能培養方面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生物工程實驗模塊體系尚未完全建立,部分課程缺少實驗,不但影響教學效果,還易導致學生產生“重理論,輕實驗”傾向,這對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極為不利。

根據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生物工程專業規范”,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生物工程專業必須加強實性踐環節的教學,構建實踐性環節教學體系,著重培養以下能力:實驗技能、工藝操作能力、工程設計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等。實踐教學應包括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課程設計、教學實習、社會實踐、科技訓練、綜合論文訓練等多種形式。此外,也明確規定了該專業的主干學科應該包括生物學、化學、工程技術學三個領域。相應的實驗課程也應該在這些方面得到體現。然而在實際辦學過程中,涉及到生物學領域的生物分離工程、發酵工程、生物工藝學的相關實驗,以及涉及工程技術領域的工程制圖和生物工程設備的相關實驗,卻因受限于實驗室設備、師資隊伍條件等原因未能正常開設、或開設課程內容簡單膚淺,沒能達到提高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的要求。因此,現有的專業實驗構成現狀,難以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探索與發揮的空間,難以發揮專業基礎實驗對學生實驗技能和操作技能培養的作用,難以適應企業用人單位的需要。

2.專業涉及到的三個主干學科的實驗課程模塊,缺少相互銜接和重要知識點的相互補充。作為主干學科之一的“生物學”課程模塊,沒有脫離原有“生物技術”專業的影子,多數實驗課程在實驗項目、教學內容上與之沒有區別,更沒有體現“生物工程”的“工程”教育特點。生物學基礎實驗、驗證實驗開設比例過大。阻礙了三大學科之間的滲透,特別是未能強調“工程創新能力”的培養。

3.實踐實習體系沒有真正建立,缺少穩定、有效的專業實習基地,“雙師型”、“復合型”師資缺乏,嚴重制約了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首先,缺乏穩定、針對性強的實習基地。由于專業方向及特色不明顯,實習單位選擇盲目,實習地點不固定,實習內容變化快、深入不夠;其次,現有的專業師資隊伍主要是以生物學背景的教師為骨干,而雙師型教師、不同學科交叉融合的復合型師資嚴重缺乏,這種狀況根本不利于生物工程專業的發展與工程類人才培養的要求。

4.辦學就業導向教育不夠,學生考研“趨向”嚴重影響實驗教學效果。一般來說,學生考研對于改善學風、為國家培養更高層次人才非常重要。受“生物技術”專業影響,我校“生物工程”專業2012屆畢業生中有60%以上的學生參加考研。但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課程學習,特別是實驗、實習環節。同時,多數學生以考研為主要追求目標,實踐、實習環節重視程度不夠、投入時間不足,使得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改革內容與目標

1.對實驗體系進行模塊劃分,明確各模塊的教學內容和側重點。建立“化學工程實驗”和“生物分離工程與工藝實驗”模塊課程組,加強課程建設。

將實驗課程體系劃分為“生物學實驗”、“化學工程實驗”和“生物分離工程與工藝實驗”三個模塊,三個模塊的教學內容和側重點各不相同,修改實驗課大綱,整合實驗項目與教學內容,重視三類課程相互之間的銜接、重要知識點的互補。

在模塊建設中注意對薄弱模塊進行強化,特別是強化“化學工程實驗”和“生物分離工程與工藝實驗”模塊教學,增設部分實驗課程。同時,這些課程的教師分散到擔任教學任務的專業系中,參加教研活動和專業建設工作,根據各個專業的特點和要求,適時地修改或調整實驗教學內容和方式。

2.改革專業實驗技能考核方式。重視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在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方面的重要性,建立較完善的畢業論文設計)質量保障與評價體系。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范文第3篇

朱家華,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3年出生,2006年獲揚州大學應用化學工科學士學位,2009年獲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工程碩士學位。同年起于美國拉馬爾大學攻讀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主攻先進納米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制備、表征以及在能源儲存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目前已在Macromolecules、Chemical Communication等SCI期刊40余篇。參與《半導體納米技術百科全書》等書籍的編寫工作。多次在國際會議上介紹研究成果并作口頭報告。

獲得自費生獎學金對我是一項崇高的榮譽。在國外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遇到了種種的困難,包括語言障礙、儀器操作、撰寫論文等,但是在導師的指導、家人的關愛和朋友的幫助下,克服了所有的難題。在此特別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尤其要感謝祖國的支持與培養。——白振華

白振華,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獎者。1983年出生,2005年獲內蒙古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士學位,2008年獲河北工業大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碩士學位,2012年獲日本神戶大學光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進行1年博士后研究,目前在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繼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開發高效的可見及紅外光區域熒光納米材料,應用于激光及生物成像方面。留學期間,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13篇,其中7篇為第一作者。

在美國留學的5年,是學業充實的5年,也是充滿艱辛和坎坷的5年。能夠獲得自費生獎學金,我十分感激國家對海外學子的殷切關懷。它不僅是對我們學業成就的一種肯定,更激勵著我們今后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有朝一日運用自己所學為祖國的繁榮發展添磚加瓦。——盛

??

盛,2011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1985年出生,2007年于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分別于2010年、2012年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化學與生化系碩士、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錳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結構與機理,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沉淀機理以及其誘發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的原因。留學期間,研究成果發表在Proc. Nat. Acad. Sci.,J. Am. Chem. Soc.等國際學術期刊。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化學工程與工藝 基礎實驗訓練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c)-0240-01

本文以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為例,淺談化工專業學好該實驗的重要性及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基礎實驗訓練除加強物理實驗、電子實驗、計算機、金工實習等基礎外,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專業實驗是重點[1]。其中,無機及分析化學是由原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統合而成的一門基礎化學課程,也是化工專業學生必修的第一門化學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原子結構的基本理論、元素化學的基本知識、誤差的基本概念和化學分析的基本技能。由于無機及分析化學是第一門化學基礎課,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相關基礎課和專業課打下基礎,所以這門課程以對后續基礎化學和專業化學課程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化學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所以與之相應的實驗課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是加強該課程實踐性教學環節的一門主要課程。通過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無機及分析化學基本理論的理解。

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使學生在學習一些典型的化學分析法實驗的基礎上,正確地、熟練地掌握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認真觀察現象進而分析判斷、邏輯推理、作出結論的能力;初步學會處理實驗數據及正確表達分析結果的方法;正確設計實驗(選擇實驗方法、實驗條件、實驗儀器和試劑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查閱手冊、工具書及其它信息源獲得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嚴謹的科學作風,認真、細致、整潔的科學習慣,并鍛煉學生獨立從事科學實驗的能力,為學習后續課程和將來從事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總之,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對化工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在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勇于開拓的創新意識,應始終貫穿整個基礎實驗教學過程中。

為了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實驗預習報告,用于實驗課前預習。預習的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數據及記錄。讓學生在實驗課前對實驗做到胸有成竹,清楚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理解相應的實驗原理,清楚實驗步驟,知道在實驗過程中需要記錄哪些數據,不至于在實驗過程中手忙腳亂。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將實驗數據記錄在預習報告本子上,實驗結束后,將實驗報告本子拿給實驗老師看。實驗老師主要看實驗結果記錄的是否正確,誤差大小,并簽字。要求學生在寫實驗報告時,將預習報告本上的實驗數據記錄貼到實驗報告冊上,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以達到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同時,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做好記錄,認真分析實驗結果,從而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在第一次實驗課上,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節約用水,節約試劑。在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微型實驗,除了勤儉節約、降低實驗成本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盡量減少污染物排放,使學生具有環保意識。微型化學實驗是指用盡可能少的化學試劑獲得比較明白清晰的反應結果和化學信息的一種新型實驗方法[2]。在實驗過程中,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前提下,將實驗工具書上的試劑量變為原來的一半或者更少,以達到節約試劑的目的。將一些價格昂貴的試劑,在實驗準備過程中配制成溶度較稀的溶液,如在生理鹽水中氯化鈉含量的測定實驗過程中,將AgNO3的濃度配制為0.05mol/L。在上述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潤洗滴定管時,潤洗液的量為5mL。在一些制備和提純實驗中,要求學生將產品稱量完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有些藥品可以重復利用,如氯化鈉的提純實驗。

化學實驗是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允許有不同的觀點、方法、手段,甚至有不同的結論,應提倡創新,鼓勵探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創新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氛圍[3]。在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多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課后,要求學生認真寫實驗報告冊,并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同時要求他們通過查閱工具書、文獻資料等手段按時完成思考題。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實驗室對學生開放。開放實驗室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延伸到課后。課堂內已經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同時學生的科研能力也日趨成熟。開放實驗室,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實驗室去驗證自己的想法,準備畢業論文。學生可以自己想課堂,自行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老師起到輔助的作用,幫助他們分析實驗成敗的原因,指出他們實驗方案的可行部分,鼓勵他們要有勇氣面對失敗,鍛煉學生的意志,訓練其縝密的思維能力。

總之,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對化工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起著關鍵的作用,希望在教學中得到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鐘軍.對加強化工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認識與思考[J].廣州化工,1999,27(4):136-137.

能源化學工程專業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分離工程;應用型人才;林產化工;三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212-02

分離工程課程作為化工專業及其相關專業的一門骨干課程,具有內容涉獵面廣、知識點多的特點。該課程對石化工業、無機和有機化學工業、石油加工、資源和能源工業、材料工業、聚合物加工、生化工業、制藥工業、環境保護和核工業等許多國民經濟重要工業領域的人才培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分離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目標是開發出一種新的工程類專業課教學模式,通過一門專業課的教學改革實踐,使學生的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得到提高。該項目完成后,教學改革經驗可以在其他高等林業院校的工程類專業課教學中推廣應用。

一、課程改革的目的和需求

林產化工專業是以樹木、森林采伐和加工剩余物為原料制備生物質化學品、生物質新材料和生物質能源的國家重點專業。專業立足于黑龍江省的資源特點和優勢,突出“綠色和環境友好化學與工藝”的主要特色,抓住生物質資源代替石化資源的機遇,以生物質資源的高效化學利用為特色,瞄準世界各國的林產化工領域科研前沿,培養能在林產化工、精細化工、化學工業等領域從事植物化工的生產、設計、產品開發工作并且具有較強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由于分理工程課程所涉及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較多、較散,各知識點間相互聯系不是很緊密,內容相對比較抽象,教學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反映該門課程難學、難懂,在有關知識的應用方面特別是工程計算方面只能機械模仿教材例子完成課后作業,通過計算機編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不夠[2]。因此,造成了學生一定程度的畏學情緒和厭學心理,若單純地講授理論知識學生很難理解,影響了對知識的掌握和課程教學質量。針對林產化工專業分離工程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林化專業分離工程課程改革的關鍵是:加強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的結合,彌補講授法的缺陷,以小論文代替作業、自主設計實驗[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向社會服務和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學生們參加國家、學校和學院三個層次不同級別的創新實驗,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最終達到強化學生工程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的總體素質達到全面提高。

二、課程教學改革

林化分離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內容包括:①教學方案的改革,結合目前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研究其教學內容的內在規律、教學重點和難點,調整教學重點并增加林產化工科研領域分離工程技術使用的新技術相關的設備和方法原理的知識點;②分離工程課程面臨著學時壓縮(由72學時壓縮為32學時),而知識量、信息量反而增加的矛盾,這需要構建新的教學體系和方案。③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容易理解的課程章節采用以考代講的方式,或采用多次研究型和課題調研型的大型作業,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創新精神,以小論文的形式提交并在課程結業考試中占一定的分值;降低課時縮減的壓力。④針對工廠現場分離設備存在的問題,提取工廠數據,讓學生自己設計程序進行計算,培養學生解決工廠中實際的分離問題的能力。

三、分離工程課程需求與三結合法的結合策略

本課程實施“專業課與基礎課結合”、“專業課與實踐結合”和“專業課與競賽結合”的“三結合”教學方法[4]。該改革方法意在加強林化專業學生化工分離基礎理論,強化培養學生化學工程的理念,力求使學生掌握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在化工工程技術方面具有初步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課程教學中以實例原理凝練知識點應用指導原理的層次進行教材內容的組織;將產學研所獲得的科研成果、工廠實踐經驗和學科前沿知識等帶進課堂,有機地融入到教學內容里,增加學生對學科前沿知識的了解,推進課程建設;以工程實踐中的應用為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實施情況

1.專業課與基礎課結合,調整林化分離工程課程體系。本專業課程體系按職業崗位能力需要,對主要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進行了必要的整合。林化分離工程課程體系的構建采用的調研方案為:收集有關研究資料;到其他高等院校進行調研;確定教學內容和新教學大綱,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學改革方案,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結合林產化工領域科學前沿進展情況和本校的科研成果實施實訓教學和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和參加教師科研課題等實踐環節,彌補課堂教學的缺陷,著重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提高學生的素養。①課程內容與學科前沿的結合,進入在21世紀,分離技術向高級化、應用廣泛化發展。與此同時,分離技術與其他科學技術相互交叉滲透,產生了一些更新的邊緣分離技術,如生物分離技術、膜分離技術、環境化學分離技術、納米分離技術和超臨界流體萃取等技術。近年來科技人員在分離過程及設備的強化和提高效率、分離技術研究和過程模擬、分離新技術開發幾個主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過這些研究成果在工業上的應用,強化了現有的生產過程和設備,在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開發新技術和設備、實現生產控制和工業設計最優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也促進了化學工業的進一步發展。林化分離工程從分類、研究內容及方法出發,詳細地介紹了多組分分離基礎、多組分精餾的簡捷計算和嚴格計算、多組分氣體吸收和解吸、特殊精餾(包括恒沸精餾、萃取精餾、加鹽精餾和反應精餾等)和萃取技術等化工基礎知識,同時結合科技前沿,引進結晶、其他新型分離方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薄層色譜等)和分離過程及設備的效率與節能等內容。課程內容與學科前沿的緊密結合有利于學生以生物質資源的高效化學利用為特色,瞄準世界國的林產化工領域科研前沿,成為能在林產化工、精細化工、化學工業等領域從事植物化工的生產、設計、產品開發工作、具有較強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②課程體系考核重點的調整,林化分離工程課程除借鑒化工原理課程內有關相平衡條件、相平衡常數和分離因子的定義、活度與逸度的定義、相平衡常數的計算方法、泡點方程及露點方程的內容外,還借鑒了Henry定律、Langmuir方程、Langmuir-Freundlich和Freundlich方程氣體的吸附平衡和液體的吸附平衡的內容。林化分離工程課程立足于基礎課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合理擴展和延伸,體現了專業課與基礎課緊密結合的課程改革的指導原則,實現了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的目的。比較化工分離工程和林化分離工程,發現二者在課程的指導原則上存在不同,化工分離工程作為基礎課程,其教學體系強調加強化工基礎、拓寬專業、理論扎實、擴大信息;林化分離工程由于教學學時只有32個學時,教學環節更注重拓寬專業、注意與前期專業課程的銜接,避免重復教學,啟發思維、引導創新便于自學。因此,化工分離工程課程體系考核重點在于掌握傳質過程和分離工程的基本理論,了解重要的分離單元操作及其設計、計算、應用基礎,對于林化分離工程而言,考核重點在于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的多組分分離基礎、多組分精餾的簡捷計算和嚴格計算、多組分氣體吸收和解吸、特殊精餾、和萃取技術等簡單的化工基礎知識,同時結合科技前沿,掌握結晶、其他新型分離方法和過程的技術原理,實際應用實例和設備的效率與節能等內容。該課程體系的調整重視現代分離技術及其前沿發展,有利于林化專業的學生培養扎實的理論基礎,活躍的創新意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利用先進的手段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能力。

2.專業課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分離工程實驗的實訓性。我們發揮實驗獨立開設實驗課與大學生創新項目的實訓作用,強化林化分離工程實驗與專業領域結合的緊密性;同時積極進行林化分離工程專業創新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充分利用學科所在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優勢,進一步開放實驗室,并實施“課程認知—實驗技能訓練—課程實踐—創新實踐”的專業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能鞏固和加深對課堂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得到實驗技能的基本訓練,并強化工程實踐的觀念。課程認知是在課堂上講解分理工程實驗的理論和原理,實驗技能訓練在實驗課上完成,根據實驗動手能力和實驗的完成給予實驗技能考核;課程實踐主要是會同本專業的化工原理課程實習,在哈爾濱化工二廠和三精制藥等企業進行化工分離和藥物精制分離等課內實例的工廠實踐環節。幾年來學生運用分離工程專業知識解決了很多創新的科研和工程實際問題,學生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題目均具有實際工程背景,設計質量有很大提高;學生涌躍參加校、省和全國各類專業技能大賽,在“挑戰杯”和林業部舉辦的“嘉漢杯”等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大賽中成績斐然。綜上,采用“三結合”教學法對林產化工專業分離工程課程建設與實踐的初步探索,經過初步實踐檢驗,教學過程調整授課重點,突出生物質資源的高效化學利用的特色,使學生更好理解林化專業分離工程的概念,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養成嚴謹、求實、認真的精神,為林化專業學生在林產化工、精細化工、化學工業等領域從事植物化工的生產、設計、產品開發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葉慶國,徐東彥,王英龍,程江峰,尹進華.分離工程精品課程的建設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1,(03):23-25+29.

[2]劉翠瓊.跨學科研究生創新型人才培養現狀的調查研究——以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培養為案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2,(06):59-62.

[3]張軒,陳海燕.高校生物分離工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4):75.

[4]肖瓊.“三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策略[J].當代職業教育,2012,(09):30-32.

[5]張啟昌,程廣有,劉寶東,趙紅蕊.地方林業院校林學特色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2):158-16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中区| 香格里拉县| 姚安县| 合阳县| 雅安市| 北川| 娱乐| 普定县| 定兴县| 平和县| 曲靖市| 友谊县| 巴彦淖尔市| 通辽市| 新干县| 镇宁| 阿拉尔市| 清丰县| 宜川县| 金秀| 五原县| 洪洞县| 万安县| 黄浦区| 宁国市| 平顶山市| 砀山县| 虞城县| 宜良县| 南漳县| 五华县| 赤壁市| 蕉岭县| 南召县| 遵化市| 彩票| 苏尼特右旗| 隆德县| 南华县| 开平市|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