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行路難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李白的《靜夜思》應該是大多數人最早接觸的詩歌之一,明白如話,簡潔曉暢。很小就知道這個世界上曾經有個了不起的人物――李白,因為他的詩氣度不凡,因為他的故事(鐵杵成針)恒者定成。
讀李白的《行路難》胸中如有萬馬奔騰,大有排山倒海之勢向你洶涌而來。
詩歌一開篇就用極其奢華的器具側面點明了這是一桌極其昂貴的酒席。先不表那酒菜有多昂貴,單看那蓄酒的器具----“金樽”,盛菜的器皿――“玉盤”,就可以想象得出那“金樽”里的酒是如何地甘醇,如何地迷人,再加上那清洌的質地,更讓人垂涎三尺。那“玉盤”里盛載的食物,也定是世上少有的珍奇,但這非同尋常的器物里價格不菲的美酒珍肴卻絲毫不能引起嗜酒詩人的酒興,詩人放下金樽,扔了筷子,離開餐桌,不是他不想吃,是心中煩悶,實在難以下咽呀!
能用什么來排解心中的煩悶呢?
――舞劍!
可拔出佩劍,四下里望去,內心里卻一片茫然。
詩人用極具撞擊力的畫面,突顯了人物內心的苦悶和無法排解這種苦悶的痛苦。
這首詩應該是李白被唐玄宗“賜金還山”之后所作。回顧詩人一路顛沛走來的路,不難透視出詩人內心的痛苦無奈與失意茫然。他鄙視科考,但卻渴望能施展才華,實現“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的抱負。于是,他彎彎曲曲,終于通過結識虔誠于道教的玉真公主(玄宗之妹),才得以公主向皇上舉薦。“知人善任”嘛,皇上終于“知”其“人”,于是就“任”其職――翰林待詔,誰會知道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詩人,竟不知摧眉,不會折腰,偉大的抱負還沒有實現,便被“賜金還山”。皇上還是很開明,沒有因“存心在諷刺、毀謗娘娘”而降罪,反而還“賜金”,估計皇上也覺得這才華橫溢的李白是不合適供奉翰林的。但一心要建功立業的詩人從此卻沒了施展抱負的舞臺,這怎么能讓人開懷!因此,縱有斗十千的美酒,值萬錢的珍饈,又如何能下咽?這就讓難讀者不難理解了。
離開皇宮,身后那高大厚重的朱門一定不會向他再啟,抬望眼,敢問路在何方?詩人又如何能不茫然!
為何“不能食”,為何“心茫然”,詩人一開篇就用設懸的手法道出其內心世界極其復雜極其悲憤的原因:“欲渡”有“冰塞川”,“將登”卻是“雪滿山”!這就是詩人眼前所面臨的處境呀!人生的路,在此刻幾乎以臨絕境。
然而,讓我們倍受鼓舞的是,詩人雖然經受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打擊下,但卻并沒有絕望:在他的內心深處,還有那個八十歲才得以重用的可愛老頭――姜子牙閃過;還有那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為商湯做出貢獻的賢臣――伊尹跳動。他們才是他人生的航標,有他們在心中,人生的希望就不會泯滅;有他們在心中,我們的李白就不會因此沉淪!這兩個歷史人物,又點燃了詩人眼中那希望的光芒。在最失意的時候能找到心靈的慰藉,在最絕望的時候能找到點燃希望的火把,縱觀千古,也許只有我們的李白才如此大氣。詩歌起伏跌宕,讓讀者在此也得以欣慰。
詩人從遠處收回目光,舉目四望,“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輕輕淺淺的低吟,又讓我們和詩人一起焦慮,一起不安,一起跌入深谷。是呀!“今安在”?“今安在”?也許,這是千千萬萬個處在低谷者的自問,也許,這是萬萬千千個人生道路上遇到坎坷時,發自內心深處的叩問,問誰?問天,問地,問自己。也許沒有答案,也許答案形形,五花八門:或許是“一了百了”的消極遁世;或許是“天無絕人之路”的自我安慰;或許是“車到山前必有路”的順其自然;或許是“絕處也能逢生”的積極樂觀……但卻只有李白能用萬丈的豪氣和磅礴的大氣唱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鏗鏘之歌。
讀這首詩,我們仿佛能看到詩人正徘徊在酒桌前,青衫隱隱,長帶飄飄,他揮舞著長劍,時而動作緩慢遲疑,時而如疾風驟雨,他的內心一定是波濤起伏,狂瀾如怒。面對坎坷,詩人有他的無奈,有他的痛,但我們更多看到的他是:不失望,不灰心,不氣餒,是用磅礴的大氣來詮釋人生的挫折。
附: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1、《行路難》其二開頭“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與《行路難》其一完全不同。第一首用賦的手法,從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寫起,起得比較平,而這一首詩用了很多典故,一開頭就陡起壁立,讓久久郁積在內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噴發出來。亦賦亦比,使讀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內容十分深廣。
2、這首《行路難》表現了李白對功業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頓中仍然想有所作為的積極用世的熱情,他向往象燕昭王和樂毅等人那樣的風云際會,希望有“輸肝剖膽效英才”的機緣。篇末的“行路難,歸去來”,只是一種憤激之詞,只是比較具體地指要離開長安,而不等于要消極避世,并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時他還抱有它日東山再起“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幻想。
(來源:文章屋網 )
玉堂向夕如無人,絲竹儼然宮商死。細人何言入君耳,
塵生金尊酒如水。君今不念歲蹉跎,雁天明明涼露多。
華燈青凝久照夜,彩童窈窕虛垂羅。入宮見妒君不察,
莫入此地出風波。此時不樂早休息,女顏易老君如何。
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通:饈;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碧 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
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注釋
⑴行路難: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舊題。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
⑵玉盤: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⑶投箸:丟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無所適從。
⑷太行:太行山。
⑸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兩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復:忽然又。
⑹多岐路,今安在: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擬”、“代”,都表示,用樂府舊題寫作。
擬行路難 ,為樂府組詩名。南朝宋鮑照作。共十八首。主要抒發對人生艱難的感慨,表達出身寒門的士人在仕途中的坎坷和痛苦。也有描寫游子和思婦之作。大多感情強烈,語言遒勁,辭藻華麗。有五言、七言及雜言句。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