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憶難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從出生到現在,我難忘的記憶里有一位給我印象深刻,怎么忘都忘不了的人——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長了一張圓嘟嘟的臉蛋,臉上鑲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眼睛下面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鼻子,還有個櫻桃小嘴。一對難看的招風耳長在她身上一點兒也不顯得突兀。
記得有一次,嬸嬸看到她的頭發長到脖子中間了,就說:“哎呀!你的頭發長長了,明天叫你姐姐帶你去剪短它。”她一聽,立馬瞪圓了雙眼,氣鼓鼓地說:“我不要,我要留長發,我不要剪它。”嬸嬸聽到她這樣說,神情很平淡,貌似聽了自己女兒的這些話已經不見怪了。嬸嬸用平淡的聲音說:“你現在才6歲,你留長發來你會自己扎嗎?”妹妹自知自己不會扎頭發,轉個身,她像一匹飛奔的馬快速地跑回了房間還把房門給關上,跑時嘴里還不停的念叨:“我要留長發……我要留……。”我心里想:大概是跑進房里哭了吧。每次她一生氣都會躲在房里無聲地哭,哭完了她自己就會出來,然后開電視坐在沙發上默默地看著動畫片,一聲不吭。
她生氣時有時還會使用暴力。我每次惹她生氣時,她就會把手伸過來,捏住我的肉,然后大力一捏,之后我的手就烏青了。那滋味,至今想起來還覺得被她捏過的地方疼呢。
她現在已經搬去韶關住了,幾乎每年我們倆都見不到面。我在這邊很想念她,不知在那邊的她是否也在想念著我呢?我難忘的記憶有一個我最難忘的人啊!她就是——既可愛又惹人喜歡的妹妹。
1.學會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2.學會運用倒敘的手法增加文章的波瀾。
技法指導
一、寬題窄做。“難忘的記憶”這道文題比較寬泛,學生很難在瞬間找到寫作的切入點,不妨將題目做些補充延展。如:難忘記憶中的某個人,難忘記憶中的某件事,難忘記憶中的某段情,難忘記憶中的某個瞬間……使文題變得小一些,寬題窄做,大題小作。例如寫父愛,朱自清先生從“背影”這個小巧的角度入手,將父愛描寫得細膩溫暖。
二、雕琢細節。這道文題適合寫記敘文,記敘文以寫人敘事為主。寫作時,在人物描寫上要具體,可以通過人物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力爭栩栩如生。魯迅先生是寫人的高手,他的《孔乙己》就是經典的范例。
1.外貌細節: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2.語言細節: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三、巧設波瀾。在事件的敘述中要有曲折的情節,可以采用倒敘、插敘或者懸念設置的手法,使情節波瀾起伏。例如蕭乾的《棗核》,采用設置懸念――加深懸念――解釋懸念的思路,使文章的情節一波三折,讀來搖曳多姿。
四、扮靚記憶。難忘的記憶中可寫的內容包羅萬象,選擇什么樣的內容來寫,這需要用心去篩選。最好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來寫,盡量避免和別人的思維雷同。寫別人所不曾寫、不敢寫,這樣,難忘的記憶才會鮮活、精彩。
五、巧作過渡。最后要處理好過渡的問題。文章的思路是現實――過去――現實,“現實”與“過去”之間就需要巧妙過渡、連綴,才能使文章渾然一體。常見的過渡句有:
1.我的內心一片濡濕,往事便清晰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2.我的記憶的閘門緩緩地被打開。
范文示例
難忘的記憶
姚 丹
閑來無事時,我最喜歡在記憶的樂園里游逛。無意間邂逅了那幾顆紫色的桑葚,那小小的紫色的果實于我來說,藏著一段多么令人難忘的記憶啊。
那是小學畢業季的最后一節體育課。男生們忙著考引體向上,女生們就坐在操場邊的兩棵桑樹下說悄悄話。伸出手去,接住穿過枝葉的點點光影,女孩子們藏在心底的秘密就像溪水一般流淌出來。
“哎呀,這是什么?”劉欣忽然拾起一個小小的紫色的果實,“能吃嗎?”隨后就直接丟進嘴里。
“哎――劉欣!”我們驚到了,“你怎么什么都吃!”
“嗯,味道不錯哦。”劉欣向我們扮了個鬼臉,“這是桑葚,桑樹的果實。我們摘一點如何?”
于是一呼百應,我們都站了起來。
高個子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伸手就能摘到桑葚。幾個矮個子只有望“樹”興嘆的份。機靈的平曉凡將跳繩往樹枝上一甩,使勁往下拉跳繩,這樣就抓住了樹枝,很快就摘下了桑葚;然后又抽下繩子,轉向別的樹枝。矮個子們見了,紛紛效仿。
“嗨!繩子借我用一下。”
“哎呀,你甩到我了。”
“抱歉啊!”
……
我們的笑聲也像那穿過樹枝的光影,灑落一地。
“徐鳳儀,你干嗎呢?”一個女生忽然大叫道。我們紛紛轉向徐鳳儀:她正踩著樹杈往上爬呢。
“低處的都摘光了,高處還有更好的呢。看我的。”徐鳳儀又往上爬了一截,突然樹晃了一下,她抓住樹杈,忽而膽怯起來,望著樹下的我們。
“別擔心,”我走到樹下,“我們都在下面呢。”她聽了,停了幾秒,似乎膽子大了些,慢慢騰出一只手,摘下幾顆紫紅色的桑葚丟了下來……
下課了,我們去洗手間把桑葚洗干凈后平分。38顆桑葚,16個女生,每個人只能分到一點,但每個人都興奮不已。
現在回想起來,我還記得那桑葚的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像是能沁入人的心底。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紫色的、酸甜的記憶呀。
點評
習作選擇的是作者記憶中難忘的一件事:和小伙伴們在體育課上一起摘桑葚。材料真實而新穎,顯示了作者選材上的獨具匠心。那紫色的、酸甜的桑葚是小伙伴們真摯的情誼的見證,讀來真切感人。人物描寫生動傳神,活潑的語言將一群天真爛漫的少女描寫得非常可愛。文章過渡自然,銜接緊湊,渾然一體。
片段演練
1.如果遺忘了幸福,怎么快樂?如果遺忘了快樂,怎么樂觀?如果遺忘了樂觀,怎么憧憬明天?與其這般,不如把生活的點點滴滴,記在心間。如果記憶了苦難,你要重新站起;如果記憶了悲傷,你要重新微笑;如果記憶了今天,你要擁有更燦爛的明天。記憶是一種快樂,絲絲入扣,滴滴沁心,暖人心脾。
請以“記憶”為題寫一個片段,不少于300字。
小時候,我性格活潑、好動,比較調皮,爸媽都很喜歡我。那時,我的爸爸是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師,他工作一直很敬業,也很有追求。在工作之余,他利用休息時間努力自學安徽師范大學的中文專業的課程,順利拿到了大學本科文憑。盡管他工作很忙,但一有時間總是喜歡帶我到鄉間小道上散步,去河邊垂釣,教我唱歌、背古詩,講述詩歌中描述的五味人生,讓我在懵懂的歲月里感知到爸爸對生活寄予的美好希望與藏在他心中的那份為理想而執著努力的力量,我也學會了像爸爸那樣堅強地面對今后的人生。我也因此和爸爸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很喜歡有事沒事的粘著爸爸,無論是他上課還是在工作之余。如今,爸爸為了心中的法治夢想遠在重慶勤奮工作,他志存高遠、勤奮務實的形象是我今后學習與生活的前行動力,我雖多思念,但亦欣喜,亦多支持!
爸爸,謝謝您!您總是用您的言與行詮釋著您的理想,以及為理想而努力前行的勇氣。您曾經勉勵我:唯其艱難,更顯勇毅!我至今依稀記得,并默默的以您為航燈,胸懷理想,砥礪前行!
當然,媽媽不同于爸爸,她則是以其慈愛的一面展現給我,無私地作出自己的犧牲,我至今難忘!記得有一次,媽媽在院里洗衣服,怕我跑出去玩不安全,索性就把我關在屋里,我就在屋里翻東西,一不小心,把媽媽剛倒的一大碗剛熱開水碰翻了,熱水全部灌到我的脖子里了。那時正是冬天比較寒冷的時候,我穿著厚厚的棉襖,熱水把我的脖子上肉都燙熟了。我疼得大哭了起來,媽媽聽到后飛一般的撲到屋里。我至今還依稀記得,媽媽當時嚇傻了,不知所措,大哭起來,傷心的2天都沒有吃飯,眼睛都哭腫了。媽媽為了不讓留下疤痕,四處打聽,和爸爸一起去了很多地方治療,經過2個多月才恢復好,到現在還有淡淡的疤痕。
媽媽,謝謝您!這件事雖然過去7年多了,但它卻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時常想起。它記錄了我的成長歷程,體現著您對我的愛,謝謝您!我常常想,我今生只有好好學習,努力做一個優秀的人,才足以回報媽媽對我無私的愛!媽媽,我愛您……
歲月如歌,往事如煙!童年的生活總是那樣難忘、那樣短暫……如今,我已讀六年級了,即將要離開在我最孤獨、最無助時給我鼓勵的王老師和魏老師,也將要結束令我留戀的小學生活。在今后新的學習征程上,路雖漫漫,但我會永存這份記憶,繼續努力,為愛我的人,也為了我自己……
我愛聽故事,愛聽有趣的故事,愛聽有趣又能給人帶來啟示的故事。在記憶的星空里,有一個這樣的故事讓我覺得可能一生都不會忘記了!
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大戶人家娶了三個老婆,一個正室兩個妾室。本來日子應該過得不錯,可是奇怪的是,每當他的老婆懷孕之后,不久就會莫名其妙的流掉。一次,這家的二夫人和三夫人同時懷孕了,財主高興壞了,可是二夫人很不高興,因為這一切一直以來都是她在暗箱操作,決不允許別人的孩子出生。這天,丫鬟端來了二夫人的安胎藥,沒想到她喝了藥之后竟然也流產了。原來,善良的三夫人把自己的安胎藥送給了二夫人,到頭來,這個二夫人終究是害人又害了己。
從這個故事當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與其打破別人的藥罐,不如煎好自己的藥罐。生活中,這個道理也很管用。
我們班有的同學平時白天玩的特別瘋,拉著朋友一會去小店一會兒去操場,每天看起來都無暇顧及學習,可是到了考試成績卻十分的優秀。后來一打聽,原來是晚上放學回去之后下苦功,看書做題有時到一兩點。陪著他一起玩的同學卻什么也不知道,成績掉了一大截想爬玩性又太重了。雖然表面上看他們得逞了,可是小小年紀就這樣的熬夜,錯過了長個子和身體的各項發育的關鍵時機,到頭來,難道損失的不也是自己嗎?這樣的代價難道不大嗎?
故事中的智慧十分的豐富,我愛故事,更愛故事啟迪我的智慧人生。
7年了,整整7年了!時間從我這帶走了童年,帶走了童年的玩具和我的玩伴,卻沒能從我的記憶里這帶走他那張洋溢著燦爛微笑的臉,還有和他有關的一切事情。
7年前我才六歲,上一年級,而他卻上四年級。可他卻并不因為自己年長就看不起我這個小妹妹,他一點也沒有當哥哥的架子,反而對我很好。有空時,他會很有耐心的教笨拙的我識字,不厭其煩的聽我用幼稚得可笑的聲音朗讀課文,或者教給我一些令我驚訝的合不籠嘴的東西。每次他都認真的教著,而我,也很認真很認真的學著。學完后,他都會帶著我做游戲,還給我糖吃。因為有了他,我的童年才不會因為爸爸媽媽上班忙,沒多少時間陪我而感到孤單。我的童年是在快樂中度過的。
后來,房子拆遷,他們家搬走了,我們家也搬了。
再后來,我進入高年級了。童年的記憶漸漸遠去,漸漸模糊了,可我始終沒有忘掉他,我堅信我們還會在見面,他是不會隨著時間和我的童年一起消失的!
果然,初一的第二學期,我遇到了他,遇到了那張依舊洋溢著燦爛微笑的臉。我很習慣地叫了聲“哥哥”,他先是愣了愣,不一會兒,他就回過神來。接著,他用一種很親切的聲音說道:“妹妹,你好呀!這么久沒見了,哥哥都長變樣了,你還記得哥哥?”語氣中帶著一點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