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用物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途徑;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 S1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5-0161-02
以生態學理論和生態規律為基礎的農業循環經濟,是在農業發展領域借用其他領域的循環經濟理論來指導組織農業生產,實現大農業生產的效益最大化與危害最小化,達到生產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理想狀態。通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可以有效進行資源化綜合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對降低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增加農民的整體收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農業循環經濟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
農業廢棄物是指在整個農業生產過程中被丟棄的有機類物質。研究發現,我國目前農業生產中對水資源的利用僅僅為35%,秸稈、糞便等再循環為40%,每年有大量可回收再利用資源因被丟棄而浪費掉[1]。而通過大力推廣農業循環經濟,可以對農業生產中的農業廢棄物進行再循環利用,進而減少大量相關農用物資、勞動力的投入,達到緩解資源不足、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目的。
2 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途徑
2.1 能源化利用
近年來,廣大農村地區能源消費數量、種類和結構發生變化,人們對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更加重視。其主要是利用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通過發酵和熱解產生能源,例如建立沼氣池。
2.2 肥料化利用
通過利用農業廢棄物肥料化技術,將廢棄物處理后制成肥料和土壤改良劑,形成有機肥還田,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保證了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有機礦物質,改善了土壤結構,減少化肥農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施用量,減少了開支,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與品質,使其發展為有機綠色食品。
2.3 飼料化利用
農業廢棄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和纖維類物質,經過適當的技術處理,便可作為飼料用[2]。其中,主要是將秸稈、玉米稈等農產品廢料通過微生物處理轉變成適宜飼料,以滿足家禽等飼養需求。
2.4 材料化利用
可以利用農業廢棄物中的高蛋白資源和纖維性材料生產多種物質材料和生活資料,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又一個拓展領域。秸稈是高效、長遠的輕工、紡織和建材原料,其表面安度小、韌性大、抗沖擊能力強,是很好的工業材料。
3 農業廢棄物循環經濟利用形式
3.1 以沼氣為紐帶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以沼氣生產為紐帶的農業生態循環經濟模式是循環經濟在農業生產方面應用最廣泛的形式之一。通過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生產沼氣,將作物種植、動物養殖、微生物發酵和農村環境建設等合理結合起來,解決了現代農業及農村環境所面臨的環境污染、資源消耗、生態破壞等問題,實現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循環利用和農業生產的高效經濟利益,達到家居環境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和農業生產無害化的目的。
3.2 以綠色農業為基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通過發展以綠色農業為基礎的農業循環經濟,可以減少農藥、化肥等農用物資的投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最終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3.3 以有機農業為抓手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有機農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施用大量有機肥料,對種植業、養殖業的廢棄物進行發酵,將其作為有機肥料施入農田,不但可以解決農業廢棄物的環境污染問題,還可以變廢為寶。因此,有機農業可以形成一定的產業鏈,發展成循環經濟,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3.4 以休閑農業為依托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休閑農業是目前農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通過整合農業生產和景觀資源,吸引游客來體驗農業生產過程和進行休閑度假等旅游活動,使農業資源可以在不同時間段內得到充分利用。同時,使農民在休閑農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從事以種、養、加工為主的商品經營活動獲得收益,增加了收入,促進了經濟發展。
4 存在的問題
4.1 廢棄物總量不清
據文獻資料[3]指出,目前我國沒有全面和詳細地統計農業廢棄物年生產量,農業廢棄物經過何種方式進行利用處理缺乏明確數據。即使有一些大數據可以粗略估算,但與相關農業部門登記在案的信息不符。
4.2 宣傳力度不夠
農業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意識較差,相應的技術宣傳推廣力度不夠,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經濟價值、環境價值及社會價值,絕大多數農業廢棄物未被作為一種資源加以利用,導致其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
4.3 技術轉化落后
我國一些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已經較為成熟,但目前與世界發達國家發展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相關研究相比,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如知識產權方面、創新性方面等比較落后,同時對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宣傳不夠,相關技術推廣和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導致我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化程度不足,發展緩慢。
5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對策
5.1 建立健全農業循環經濟法律體系
政府必須建立長期的工作保障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宣傳發動,使農業循環經濟理念深入人心。同時,政府應制定能適應當地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依法保障農業循環經濟的良性發展,在財政、信貸、稅收等方面制訂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調動社會團體、人民群眾利用農業廢棄物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積極性,對農業循環經濟建設做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確保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向集約化、規模化、商品化、高效化、潔凈化方向發展[4]。
5.2 制訂農業循環經濟長遠發展規劃
政府部門應從循環型農業的發展思路、途徑、目標、模式及相關工作措施等方面制訂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重點打造糧食和農產品加工型循環經濟產業鏈、畜牧和水產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林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及秸稈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鏈,為農業循環經濟的長效發展建立長遠目標。
5.3 推進農業循環經濟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針對目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不足,應將工作重點放在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和休閑農業的推廣和研究方面,加大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理論的研究,解決我國在相關方面研究的薄弱點;要注意引導市場,鼓勵企業自發介入,以及對國內外相關經驗和技術的消化吸收,最終建立以相關龍頭企業為發展主體,通過市場經濟引導的農業循環經濟技術研發創新體系。
6 結語
在農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和相關研究有了較大發展,但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理論還處于探索階段,農業廢棄物所帶來的污染狀況仍然不能忽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潛力還有待開發。因此,應加強農業廢棄物綜合循環利用的意識,制訂相應的法規政策,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產業提供技術支持,最大程度地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同時,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加快制訂有利于促進廢棄物資源化的相應政策,明確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方向是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農業的根本。積極鼓勵創新技術的發展,增加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使農業廢棄物轉化為農業循環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促進農業循環經濟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7 參考文獻
[1] 張寶悅,王新鋼,王激清.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視角下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2(5):5-6.
[2] 陶思源.基于農業循環經濟視角下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J].農業經濟,2013,4(4):22-23.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產品;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P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09-2270-02
The Application of E-Commerce Technology in the New Countrysid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JIA Hui-xia
(Information Center of Luoping County Government Hui Autonomous Region of Ningxia, Shizuishan 753400, China)
Abstract: The electronic business platform of Ningnong Shizuishan city is set to construct service system for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the sale, the purchase, the payment, the storage and the logistics of farm products. The platform offers services mainly for farm product suppliers, buyers and the supporting service suppliers for farm products. It is the information hub for farm products, relevant companies, relevant sales and purchase and offers other serves as the match-maker, the shop on Internet, the payment on credit, the invitation or application of bids, the auc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earching.The platform will fully make use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fercilities constructed and realize the valuation of IT services with electronic business as its core and make real the modern electronic business model from information to capital and logistics, thus offers high-efficient and exellent services.
Key words: e-commerce; farm countryside; informationization;
平羅縣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國家級社會主義新農村信息化省域試點)的新農村信息化示范縣,平羅縣農村信息化建發展理念“政府推動、各方聯動、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并探索出“大體系整體運營,小站點特色經營”的長效發展機制。注冊成立了“石嘴山市寧農石嘴山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開發建設了具有政務公開、公眾服務、農產品網上洽談、結算支付等功能完善的電子商務平臺― “寧農石嘴山電子商務平臺”(),384家各類企業及信息站在該平臺上建立了網上店鋪。
1 平臺概述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信息化服務設施,以電子商務技術為核心,以已經建成的遍布全市各個縣區、各個鄉鎮的信息站為基礎,通過建立規范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和管理模式,將寧農石嘴山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成為全區乃至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及影響力的大型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對全市以及全區農產品電子商務體系整合和網上交易平臺的建設起到示范作用。
1.1 平臺建設目標
1) 整合全市各部門信息資源,采取數據倉庫技術、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異構數據互訪技術,建立產前引導、產后銷售的全面、具體、高效的信息服務體系。
2) 接入NPS支付平臺或者EPAYMENT系統,建立網上支付體系,實行網上認證、加密技術,通過CA認證提高網上交易的安全性。
1.2 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功能架構
以圖1所示,平臺分為訪問層、門戶層、應用層、信息資源層、基礎支撐層。
2 平臺角色劃分
寧農石嘴山電子商務平臺主要用戶角色分為農產品供應商、農產品采購商、農產品支撐機構三類,如圖2。
3 系統平臺部署和子系統劃分
石嘴山市電子商務平臺網絡應分為外網和內網,外網即互聯網,內網和外網采用防火墻技術邏輯隔離。
外網應部署電子商務門戶網站、會員商務中心子系統、農貿市場管理子系統,如圖3。
內網部署電子商務業務管理子系統。
電子商務業務管理子系統涉及系統核心數據,為保障數據安全,當管理人員需要從外網訪問時,應采用VPN技術接入進行訪問。
4 電子商務門戶網站
電子商務門戶網站應提供以下功能:
1) 農村基礎數據庫。
數據庫平臺對全市土地資源、農產品資源、流通企業資源等基礎資源進行采集、分析、指導、決策和管理;能夠支撐運行業務管理、客戶資源和供應商系統管理;能夠指導農業產前農產品結構調整,跟蹤產后農產品銷售等情況。
2) 農產品企業分類目錄。
通過企業所在區域、產品類型分類目錄進行查詢,也可按企業名稱、地區、產品名稱進行搜索。點擊企業名稱可直接進入企業網店或企業子站;
3) 農產品分類目錄。
通過產品類型分類目錄進行查詢,也可按產品名稱、產地、價格、廠家等進行搜索。點擊產品名稱可直接查看產品詳情及供求信息;
4) 供求信息目錄。
按時間倒序列出供求信息,可通過時間、金額、產品等進行搜索;
5) 通過企業網店或企業子站,可查看企業簡介、信用等級、產品目錄、相關資質,提供購物車功能,提供多種支付方式;
6) 提供當地價格行情查詢,提供農業分析、農業技術、新產品等農業實用技術文庫和法規知識的查詢和全文搜索功能;
7) 提供在線客服功能,通過網絡與來訪者進行文字、語音方面的溝通,提升服務水平。
5 會員商務中心子系統
會員商務中心子系統為農產品供應商、采購商、支撐機構提供會員信息管理、網絡內容管理、商務業務管理等功能。
5.1 面向農產品供應商
1) 提品管理中心。新產品,制作產品演示資料;刪除或修改已有產品資料,對產品供應信息進行維護;
2) 對收到的購買意向或訂單進行落實,管理自己的訂單;
5.2 面向農產品采購商
1) 自己的采購信息,對銷售意向進行管理;
2) 進行在線支付,管理自己的支付活動和帳號信息。
5.3 系統功能特色
5.3.1 支持多級商品分類功能
可在一個商品大類中創建多級商品小類,使網店可不斷地擴大經營品種。
5.3.2 購物車功能
靈活好用的購物車,實時了解當前所購買商品總價,實時對購物車商品進行增刪,實時計算商品總價。
5.3.3 在線生成訂單
系統自動將客戶資料、產品資料、總金額、支付方式、配送方式等信息自動生成完善的訂單,并發送到商店管理后臺,供商店管理員實時進行處理。
6 平羅縣農村電子商務應用效果案例
案例1:
團莊村建設高效節能日光溫室300座,由信息員魏其明帶領當地農民20余人承包租種。冬季大雪期間,由于平羅縣信息中心氣象信息及時,300座溫棚辣椒安然無恙順利過冬。銷售季節來臨,魏其明再也不像過去幾年早幾個月就去外地聯系客商,而是不慌不忙地在寧農石嘴山電子商務平臺了辣椒供應信息,立即就有幾十條配對的求購信息出現在眼前,他通過平臺提供的自動撮合和洽談功能與西安等地商家談妥了交易事項,最終以高于市場價0.2元/斤的價格銷售辣椒300噸,比往年增收近8萬余元。商務平臺寵大的功能使他不僅比往年減少了開支,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利益,還使他認識到信息化網絡的方便快捷。
案例2:
勝利村信息員馬曉梅得知本村農民馬少林種植的紅柳苗無人問津,便在寧農石嘴山電子商務平臺上了供應信息,巧的是寧夏高速公路管理處也正在網上尋求紅柳苗供應信息,當下雙方以高于市場價0.05元的價格達成紅柳苗交易2萬多株,不僅為村民獲取了較高的經濟利益,促進了農民增收,信息員本人也受得了群眾的歡迎和肯定。
7 結束語
目前,依托寧農石嘴山市電子商務平臺,石嘴山市商務中心已與周邊11家大型農產品交易市場取得了信息對接,及時獲取各地市場動態和價格行情,全縣蔬菜、糧油、肉禽等50余種農副產品及其它產品在商務平臺上實現了網上銷售,實現銷售收入6689余萬元,進一步擴大了平羅縣農產品銷售規模,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推動了平羅縣農業產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方美琪.電子商務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關鍵詞:污泥處置;農用資源化;高溫好氧堆肥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9X(2010)01-0024-02
1 引 言
城市污泥雖然會造成污染,但采用合理的處理處置手段進行綜合利用,能達到污泥資源化的目的。污泥經消化處理可利用其有效的生物能源: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產生的腐殖質可以改良土壤避免板結;而污泥中豐富的氮、磷、鉀等則是植物和農作物生長不可缺少的營養物,污泥農用前景廣闊。
2 污泥的肥效與農用經濟效益
目前,污泥的土地利用是普遍認可的一種經濟有效的資源化利用方式,英、法等發達國家污泥的農用率在70%左右,有的高達80%以上,而我國則不足10%。經過處理的污泥可以施用于土地,一方面可以利用土壤的自凈能力使污泥進一步穩定,同時也能為植物提供營養元素,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是污泥處置較好的方式之一,越來越受到重視[1]。
2.1 污泥的肥效
污泥能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生物量的生產力。據報道,采用盆栽試驗方法,探討了不同性質土壤和不同施肥方式對通菜和蘿卜作物生長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水稻土、赤紅壤、石灰性土和褐土上盆栽作物施用適量(l%)污泥,可以顯著增加通菜的產量。施用堆肥加化肥可明顯改善蘿卜的品質。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腐殖質,是一種良好的有機肥料。易降解的有機物釋放出植物所需營養物、土壤微生物所需的能量,可改善土壤結構,難降解的有機物構成了土壤中有機物的濃度。適量的污泥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如增加持水能力、改善供氧條件、減少風蝕、減少容重、抗壓等,還可以改善土壤的化學特性如增加土壤的陽離子交換容量(CEC),從而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土壤的陽離子交換容量越大,越可以保持住大量的陽離子營養物質,減少營養物質的流失。污泥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還可以與土壤中的痕量金屬結合,包括銅、鉛等污染物。不僅如此,土壤的生物特性也會得到改善,有機物可以為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碳源,因而加入污泥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從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生物活性的提高也有利于土壤中有害污染物的降解,食用有機物的土壤動物的代謝產物也可增加土壤中的營養物質。
2.2 污泥農用的效益
污泥農用是污泥最終處置手段中的最佳選擇,這不僅是由污泥中豐富的有機質含量決定的,也是由龐大的污泥產生量和增值潛力所決定的。如今世界范圍內的大多數農耕土地由于施用過多的化肥而變得越來越貧瘠,土地的良性循環被逐漸破壞,只有大量輸入有機質,才能夠改良土壤,而污泥恰恰是一種廉價、理想而又充足的來源。
當然,污泥中重金屬及有毒有害有機物的含量對于農用有著重要影響。但是也應該看到,隨著工業污染治理的加強,流入市政管網的未加處理的工業污水越來越少,這樣對于控制污泥的重金屬含量及有毒有害污染物,使之能夠達到農用的要求是可以實現的。
3 污泥農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3.1 污泥中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的控制
污泥中的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含量已成為污泥土地利用的重要限制因素,污泥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銅、鎳、鉛、鋅、汞等重金屬和許多種有毒有機物,若農田中長期施用會導致土壤污染,使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它們被農作物吸收后又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從而影響人體健康。所以許多國家都制訂了污泥農用的重金屬控制標準。
污泥直接施用可能導致作物中有機污染物的吸收累積,需經適當的堆肥處理后施用才較為安全。在污水污泥中有機污染物與重金屬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工作還有很多要做,包括污泥中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的表現形式以及污泥處理過程中它們的變化及對土壤――污泥系統的影響。這樣才可以很好地解決污泥中污染物對環境及人類健康造成的影響。然而,污泥質量根源于污水廠處理的污水的質量,因此也要從污染源著手,降低進入城市污水的重金屬及其它有毒物質的濃度[2]。
3.2 污泥農用的施用量控制
污水污泥的農業利用,不僅可以消除污泥對環境的污染,也可使其資源化而提高作物產量。一般來說某塊農田適用污泥數量有一定限度,當達到這一限度時,污泥的農用就應停止一段時間后再繼續進行。因此,許多政府頒布了農用污泥重金屬濃度標準、土壤中重金屬濃度標準和嚴格的無害化要求,并對單位面積土地污泥的應用量也有嚴格的限制。我國規定施用符合污染物控制標準的農用污泥每年不得超過30t/hm2,且連續施用不得超過20年。具體的污泥施用量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氣候條件、地理環境、作物種類及土壤同化能力制定適合本地區特點的污泥施用額定負荷量,以確保污泥的農田施用安全。
4 污泥農用高溫好氧堆肥
自然界中有很多微生物具有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實踐證明,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溫度、濕度和pH值條件下,使有機物發生生物化學降解,形成一種類似腐殖質土壤的物質,在熱力學上是完全可能的。這種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機固體物質的方法稱為堆肥化。
有機固體廢物是堆肥微生物賴以生存、繁殖的物質條件,而氧氣則是好氧微生物進行新陳代謝的必不可少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在通氣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的活動使得有機物得以降解,同時使堆體的溫度上升,極限溫度可達80~90℃,故好氧堆肥也稱為高溫堆肥。在堆肥的過程中,堆料中的溶解性有機物質透過微生物的細胞壁和細胞膜而為微生物所吸收,固體的和膠體的有機物先附著在微生物體外,由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分解為溶解性物質,再滲入細胞。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氧化、還原、合成等過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機物氧化成簡單的無機物,并放出生物生長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機物轉化為生物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合成新的細胞物質。
在好氧堆肥過程中存在兩種微生物,即對較易降解有機物快速分解使其升溫的高溫微生物(嗜熱菌)和對較難降解有機物緩慢分解并使其腐熟的中溫微生物(嗜溫菌)。
嗜溫菌和嗜熱菌生長的溫度環境不同,其在堆肥過程中的作用也不相同。在堆肥初期,隨著有機物的降解,堆體的溫度隨之上升,溫度可達60℃以上,這一階段稱為高溫階段。在此溫度下,嗜熱菌可正常生長,其他微生物和有害病菌因溫度太高而被殺死,因而可以實現無害化。隨著易降解有機物被逐步分解,堆體溫度也逐步下降,進入適合嗜溫菌生長的溫度范圍,在此階段,嗜溫菌進一步降解有機物,最終使堆料腐熟化,因而,這一階段也稱為腐熟階段。在通常的好氧堆肥工藝中,高溫階段和腐熟階段在同一個反應器內進行,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二次性好氧堆肥化工藝是基于將堆肥過程中嗜溫菌和嗜熱菌在分開的、各自適宜的環境中進行不同基質的降解和穩定化的一種較新的工藝,與傳統的一次性堆肥工藝相比,具有發酵周期短、占地面積小、基建投資低等特點,因而,在本次實驗中采用該工藝。其中,一次發酵采用強制通風的方式供氧:在二次發酵中,因堆料的含水率降低,孔隙率增大,故堆料露天堆置,采用自然通風方式供氧。
參考文獻:
關鍵詞:電子政務 農業發展
一、電子政務概述
1、電子政務的概念及內涵。在探討如何通過電子政務平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前,對于什么是電子政務必須澄清。關于電子政務,從世界范圍來看,有多種多樣的提法,如電子政府、計算機化政府、政府信息化、數字政府、網絡政府等,但比較普遍的理解為“電子政府”或“電子化政府”,它的原意是指對現有的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進行優化重組之后,重新構造成新的政府形態。其核心內容是借助互聯網構建一個跨越時間、地點、部門,以顧客滿意為導向的政府服務體系― ―虛擬政府,其月的是使政府機構在管理和服務職能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建成精簡、高效、廉潔和公平的政府運作模式。
電子化政府最重要的內涵是運用信息及通信技l術打破行政機關的組織界限,建構一個電子化的虛擬機關,使得人們可以從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及服務,而不是傳統的要經過層層關卡書面審核的作業方式;而政府機關間及政府與社會各界之間也是經南各種電子化渠道進行相互溝通,并依據人們的需求、人們可以使用的形式、人們要求的時問及地點,提供人們各種不同的服務選擇。主要從應用、服務及網絡通道等三個層面進行電子化政府基本架構的規劃:一是政府部門內部的電子化和網絡化,二是政府部門之間通過計算機網絡而進行的信息共享和實時通信,三是政府部門通過網絡與民眾之間進行的雙向信息交流。具體地說, 目前各級政府部門所廣泛使用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屬于第一類電子政務的范疇;國家最近建設完成的“三金” 工程和電子口岸執法系統就是第二類電子政務的典型例子;政府部門通過自己的互聯網站政務信息,以及進行網上招標、網卜招聘、接受網上投訴等,則屬于第三類電子政務的范疇。
2、當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現狀。
根據CNNIC統計報告,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以govern結尾的域名總數6686個,是1997年l0月第一次調查結果323個的2l倍。政府網站數量的上升充分反映了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尤其是“政府上網工程” 的豐碩成果。在政府信息化的建設和應用過程中,北京、上海、廣東等很多省市都在努力推進政府信息網上公開,重大決策網上調研等工作。
二、農業生產現狀淺析
我國的國情就是農業人口多,農村范圍廣,在政府工作中,一直是比較難管理的一部分,基層情況上報和政府文件下達都存在層層傳遞的問題,這樣在時間上延誤不說,還存在數據失真以及上傳而下不達的情況。農業是我國的根本,但是由于農業生產本身的特點,使得農業生產中無論是在技術還足在理念上都比較落后,農業管理的方式落后,信息不暢通,造成
嚴重的供求不掛鉤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也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1、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我國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管理服務的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還是沿襲過去的計劃經濟管理方式, 并形成部門分割、行業壟斷的缺陷, 使農業資源不能有效配置。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地區封鎖, 形成了地方保護主義、內貿外貿脫節、產供銷脫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 這種管理方式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使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處于十分不利的競爭地位。
2、信息滯后現象明顯。在傳遞農業生產服務信息方面, 大多數還是采用過去的傳遞渠道, 現代先進的傳遞工具應用的不多; 傳遞的信息經常在時間上滯后, 而且所傳遞的信息以事
后信息居多, 事前預測分析性的信息偏少; 農業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能力不強。這些因素嚴重影響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3、農村信息化水平低。目前我國農村還有很大一部分農民生活處在維持溫飽狀態, 不具備購買計算機等人網設備的能力。據C N N I C 的統計數據顯示, 在我國上網人群當中, 農民只占0.4%,不能上網的非網民占非網民總數的31.4% 。即使在比較富裕的地區, 對于昂貴的網絡、計算機設備的購買能力還是比較有限。
三、發揮電子政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作用的具體舉措
1、建立和完善農業專家系統。由于我國國情的特殊,我國的農業從業人員一般文化水平不高, 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 難以應對一些特殊的問題,比如種子品種選育、蟲害防治、牲畜養殖等, 這就需要建立起基于電子政務平臺的農業專家系統, 及時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問題, 在系統中開設針對農業生產的不同欄目,如種植業、養殖業等,對養殖業又可以分為豬、雞、兔子等子欄目,每個欄目中添加相關的農民可能遇到問題的一般解決方法,也可開設專家咨詢欄目,請專家為廣大農民答疑,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技術。
2、建立和完善農業的電子商務平臺。農業信息的閉塞扭曲了市場主體的行為,而讓農業信息暢通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設立和完善農業的電子商務平臺,專門針對農業相關的農產品購銷信息,買賣雙方可以在網上直接瀏覽相關的購銷信息,并達成購買意向, 甚至簽訂購買合同;買賣雙方還可以購銷信息,并注明地區、價格、數量、品質以及種類等詳細信息;還可以設置在線拍賣系統,對農產品進行在線拍賣。
3、注重國內信息與國際信息系統
建設的關系, 防止信息的“ 片面性”。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對外開放的推進, 農業農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日益增強,農業的競爭要面對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四、結束語
雖然目前我國有部分地區在發揮電子政務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但鑒于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 農業信息大多分散于不同的相關管理部門, 不僅給農民和涉農企業獲取和利用信息帶來不便,也難以滿足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政府加強宏觀調控的要求,所以我們在電子政務在農業中的應用一定要注意信息的互聯互通以及信息的共享問題,建立相關的標準,確保一致性。
參考文獻:
[1]何海波.“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淺析”[J].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 年第 12期
刻苦鉆研出成果 掀起農村用水新革命
傳統的農村用水大多是原始的手提肩挑,條件稍好的在住所附近打口壓水井,再好點的就裝個潛水泵,建個水塔,搞成自來水。但無論用哪種方法取水都存在一定弊端:手提肩挑及手壓水費時費力;而家庭裝的自來水,則是冬天太冷、夏天太熱,且存放時間稍長一點就會滋生細菌、影響水質,而水池又必須經常清洗,且清洗起來也勞心費力。何況從經濟角度說,潛水泵一般都裝在戶外,很容易被盜,而且易生銹、漏油、不防潮,使用壽命短,抽水時耗電量也大。看到農村用水存在的諸多弊端,邵陽胡新華經過幾年的刻苦鉆研,成功研制了無塔自動供水系統,并于2006年8月獲得了國家專利(專利號ZL200520050987.4),掀起了農村用水的新革命。
[二]
無塔供水優點多 安裝使用均方便
該套無塔自動供水系統有幾大優點:
1、該系統整個裝制均安裝在室內,既防盜又防潮,經久耐用,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
2、不要水塔、安裝簡單,使用方便。一般農戶家里只要有一口水井或離家有200米左右有水源、5-6層樓也可安裝。而對安裝人員的 來說,即使只有小學文化,只要經過專業培訓就會安裝。
3、完全杜絕水塔與水箱因貯水而造成二次污染, 保證水質新鮮,且用起來冬暖夏涼,實現了健康用水的新概念。
4、適用范圍廣,發展潛力大。除了廣大農戶家庭用水,還適用于各種大型種植基地、大型養殖場、和各種水泥預制廠。
5、安裝價格低、使用成本少,一般一年用電在20 到 50 元左右。特別適用于廣大農村家庭用戶,不會給用戶造成經濟壓力。
[三]
看準市場謀商機,當機立斷建公司
現任興達公司董事長賀崢嶸是胡新華多年好友,看到該系統在農村市場的巨大潛力,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在長沙成立了無塔自來水技術推廣中心,沒想到一年多下來,取得了可喜成效,增培訓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并在附近各縣市安裝了幾千戶。
為了讓該系統更廣泛地適用于社會,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受益,早日改變原有的用水模式,于是加大投資力度。因地理環境優勢及為了方便培訓商,為了將該項目做強做大,因此組建了現在的邵陽市興達農村實用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并由胡新華擔任技術總監。
經過一年多對產品的反復驗證及對農村市場的反復考察,他發現了農村巨大的市場及利潤空間(每安裝一套的純利在350元以上)以一個75萬左右人口的中等縣為例,農村人口占80%以上(還有一部分城鎮人口沒有用上自來水),按每個家庭4人計算,即有15萬戶的潛在用戶,如有1/5的農戶安裝(原有的手壓井在地下水豐富的地區占50%左右,該產品將取代原有的手壓井,1/5的用戶安裝是最保守估計),即一個縣最少有3萬個以上的用戶,那么將有3萬*350元/套=1000多萬元以上的利潤等著你去賺取。將能使多少加盟商發家致富。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