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建國短詩

建國短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國短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建國短詩范文第1篇

2.讓我用一心一意的問候,一心一意的祝福,一心一意的祝愿,愿你擁有十全十美的幸福,十全十美的快樂,十全十美的人生,十一快樂,國慶節日快樂。

3.山外青山樓外樓,國慶長假樂出游。安全第一要記牢,同伴結行少煩憂;食品住宿上心頭,乘車坐船莫落后;身邊環境神多留,朋友關懷記心頭。

4.生命中的快樂,有誰愿意拒絕,有誰傻傻放棄,幸福其實就在手心,只要輕輕握緊,生活的陽光此生將如影隨形!祝國慶快樂、假期愉快!

5.十月的陽光充滿喜慶的味道,秋日的田野蕩漾豐收的微笑,繁華的大街涌動溫暖的熱鬧,又是國慶佳節到,愿福星把你照,快樂把你抱,幸福把你繞。

6.走遍祖國最想母親,走遍世界最想祖國。不同的民族,同一個祖國。母親的生日,同喜同喜。祝福你在這個和平幸福的年代里節日快樂!

7.走一步有一步的樂趣,睡一覺有一覺的意義,聚一回有一回的情意,笑一聲有一聲的運氣。國慶到,為你收集所有的吉祥如意,祝你享受全部的順利福氣!

8.祖國生日人民慶,全國上下人心喜,長假迎來作休息,繁忙工作且放邊,朋友相約結伴行,祖國河山自由行,清山綠水國壯麗,和諧社會民心齊,國泰民安日子好,十一國慶勝過年。

9.做人要厚道,祝福可霸道,國慶來到,祝福搶道:愿你駛入開心快車道,眉開眼笑;總是有著歡樂好運道,大賺鈔票;時時漫步幸福人生道,日子美好!

10.祖國成立數十載,人民當家把身翻,艱苦奮斗搞建設,落后面貌全改變,改革開放吹號角,國富民強展新顏,萬眾一心團結緊,高奏凱歌永向前!

11.蓮塘里你的隨意綻放,讓我撲朔迷離;你那一池傳情的眼波,令我我陶醉不已;我愿在這清馨的花香里,挽留住我和你!國慶節快樂!

12.白云是屬于藍天的,繁星是屬于夜空的,葉子是屬于泥土的,而我的祝福是屬于你的,國慶節就要到了,短信送上問候,提前祝你長假愉快!

13.山外青山樓外樓,國慶長假樂出游。安全第一要記牢,同伴結行少煩憂;食品住宿上心頭,乘車坐船莫落后;身邊環境神多留,朋友關懷記心頭

建國短詩范文第2篇

國慶節

每年都隆重度過的國慶節。

這一天我愿我的筆飛得更高昂。

它帶著我的感恩與贊美的詩行。

讓我的身心得到隆重的釋放。

讓我的燃燒得到隆重的飄揚。

國慶節,每年都隆重度過的國慶節。

是你讓我們擁抱了真正的故鄉。

是你讓我們珍藏了真正的榮光。

是你讓我們享有了真正的思想。

是你讓我們生長了真正的翅膀。

國慶節,每年都隆重度過的國慶節。

把這首詩奉獻給祖國母親!

放歌國慶

鮮花遍地,美酒飄香,紅旗飛舞。

甲子壽、華燈添彩,群黨三江同慶祝。

江山美、翠柏青松壯,墾地開荒建路。

任磨難、兒女奮發,并肩脫貧奔富。

萬眾共把和諧鑄。

看繁榮、偉業卓著。

驕陽艷、東方崛起,宏偉藍篇華夏部。

六十載、憶萬里,黔水赤河四渡。

曠史前、高原鐵路,神載飛天幕。

國黨政策英明,開盛世、民族擁護。

創輝煌、國泰民安,華章共譜。

子孫樂、舉觴吟賦。

幾代繁榮駐。

港澳歸、巨龍華誕,五湖響徹鑼鼓。

……

小學國慶節

禮炮聲聲震天下,

五星紅旗似彩霞。

光輝歷程世矚目,

神州大地遍地花。

改革開放揚起帆,

祖國躍上千里馬。

今日再展戰洪圖,

燦爛前景世人夸。

視如今,

風雨過后更神氣。

聲聲慢·國慶

金秋十月,各地人民,情緒多么激昂!馬路街頭,敲鑼打鼓鏗鏘。龍騰虎躍凜凜,對對獅,如醒東方。廣場上,看煙花四射,五彩十光。

好個升平景象!看祖國昌盛,熱暖心房。回顧以前,科技成果輝煌。工農業進展快,教文衛,繼業精良。火箭起,表中華,安泰富強。

國慶節的詩歌

紅旗隨風舞翩翩,

燈光溢彩映亮天。

舉國同慶數十載,

千家萬戶習開顏。

國慶節詩歌

華夏河山遍紅旗,

中原內外皆兄弟。

南輾北轉實不易,

念往昔,

歲月崢嶸應有憶。

贊頌國慶

對酒當歌歌盛世,

無情沉醉醉當今,

面壁圖騰騰英華,

視網為家家溫馨,

迎風起舞舞今生,

執手相嘆嘆當今,

吟詩作樂樂太平,

撫琴獨唱唱太平,

仰天長嘆嘆鄉愁,

舉杯邀月月如鉤。

洪魔肆虐似無敵,

建國短詩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路橋過渡段; 差異沉降;

施工措施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 超載運輸是公路運輸的主要問題。 這些對橋梁因超載和設計、 施工的缺陷,臺背回填處路面出現差異沉陷或跟橋臺脫開, 導致了車輛通過臺背時跳車嚴重。公路的安全性、 舒適性和可靠性在現代公路建設中變得非常重要。 因此, 路面的平順程度很受人們重視, 尤其在橋梁引道處, 橋臺與路基存在剛度差異性以及路基差異沉降等原因, 導致路面不平順, 進而出現橋頭跳車現象, 導致了車輛的不安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工程中路橋之間一般都設置一定長度的過渡段, 使路橋之間的剛度逐漸變化, 降低差異沉降, 避免橋頭跳車現象, 下面我將從以下討論這個問題。

1 路橋過渡段的常見問題

1.1 橋頭引道過渡段結構設計不合理, 粗粒料填筑法、 鋼筋混凝土過渡板 (即搭板法) 和加筋土法是常用的設計方法。通過這些方法提高路基的整體強度,,能夠降低路橋間的剛度變化。從公路工程建設指南可知, 橋頭引道過渡段一般采用搭板結構。 雖然人們設置搭板但是橋頭跳車現象仍然嚴重,橋頭搭板斷板現象仍然常見。從設計上講有以下常見情況:

1) 根據橋的大小來設置橋頭搭板長度一致主要為: a.大中橋, 搭板長度為 8m; b.小橋, 填土高度小于 0.5m 的通道以及涵洞, 一般的搭板長度為 5m。 但是, 橋頭引道路堤是處于高填方路段, 軟基路段橋涵結構與橋頭路堤相比較而言沉降量大, 一定要加長搭板長度, 避免差異沉降, 進而降低橋頭跳車現象。

2) 由于未考慮地基上的板計算, 導致了未考慮臺背路堤沉降, 雨水沖刷帶走臺背填土等原因自然原因導致搭板與臺背路堤脫空的不利受力狀態。嚴重的搭板設計強度不足,產生斷板,引起橋頭線形突變, 在一定程度上誘發車輛跳車現象。

3) 橋頭搭板一般不作專項設計。但是, 從工程實踐可知, 合理地處治軟土地基,實施臺后填土壓實是消除路堤填筑土體沉降的條件,而可靠的搭板設計是解決橋頭跳車的重要保證。

1.2 橋頭引道軟土地基處治不佳

從統計學研究以前案例發現,由于軟路基導致的橋頭跳車, 從設計方面分析其原因, 主要是施工圖設計時,地質勘察布孔不夠密集,鉆探深度過于淺顯, 導致了布點的時候未能及時發現軟基存在, 更嚴重的是未能準確探明軟基范圍以及深度、 軟土的物理力學性質等,有時候出現橋頭路堤軟土地基處治遺漏,或勘探的時候的處治方法不按照標準。 工程施工過程中對軟基處理目前國內已有換土法、超載預壓法、 減少附加應力法、 排水固結法、 振動碎石樁法等處理方法,有時候也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決定方法, 從而以改善地基性能, 提高承載力, 減少沉降, 縮小橋臺與路堤的沉降差, 避免錯臺。有時候采用樁基礎。 但是如果是在相當厚的軟土層修筑高路堤, 則會出現軟土會因回填材料的質量而向側向擠動并對基樁施加很大的力。導致的后果是使橋臺產生水平位移或轉動。這將損壞支座、 伸縮縫,有時還會損壞橋面和橋臺。 為了避免不正常的位移的出現, 必須減輕回填材料,或者增強地基土或用基樁, 達到抵抗側向流動的強度。此外在橋頭采用樁板法、 輕質填料、 連接箱式橋臺、 支撐連續板等措施可有效地減少路基的沉降。

1.3 橋頭引道路堤邊坡防護措施欠妥

從公路橋頭引道路堤設計和施工指南可知, 砂類、 滲水性土為臺背路堤填土常用原料, 進而不需要考慮防水和排水設施; 假如橋臺處于長期浸水路段, 一般采用漿砌片石護坡。 在錐坡范圍設置漿砌片石護坡,并且臺背設置方格網草護坡或草皮護坡是在橋臺路段常用措施,但是在工程勘察過程以及監理中很多時候發現, 許多橋頭路堤沉降比較嚴重的地方, 主要原因是錐坡和護坡水毀。 橋頭引道路堤邊

坡防護措施以及臺背防水和排水設施等設計處理不當,就會促使臺背填土流失, 導致路基強度降低。 所以在用過程中發現行駛車輛長期反復作用下,橋頭引道過渡段填土塑性變形,誘發橋頭路堤差異沉降,最后出現橋頭跳車現象。

2 路橋過渡段的結構設計

2.1 路橋過渡段的變形控制

國家規定路橋過渡段的路基路面工程實施指南可知,變形控制必須解決以下問題:

a.工后沉降量的控制; 根據交通部 《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 JTJ017-96 規定,路橋連接處最大容許工后沉降為 10cm。 但是只有要求根據沉降曲線換算的工后沉降量小于容許工后沉降值,并且要求連續 2~3 個月觀測的沉降量每月不超過 6mm, 才能進一步進行路面施工。 b.對于路橋交界處的錯落式沉降

采用一些方法變成連續的斜坡式沉降。 因此,其變形控制主要是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和路橋間差異沉降。 總結前人教訓, 當路面局部縱坡達到 0.5%時, 就會導致車輛行駛會產生晃動或搖動現象。專家們指出,通過分析不均勻沉降值對路面結構附加應力的影響,建議路橋過渡段的沉降差值控制標準以 5cm 為最佳方案, 路橋之間形成的沉降坡差以不大于 0.4%為標準。

2.2 合理設置緩和過渡段

公路相關法律規定《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JTJ017-96 明確指出: 對于地下處治方案, 應注意段間的緩和過渡, 從而降低段間的差異沉降。但是由于不同的結構型式, 導致了橋臺剛度大的混凝土結構逐步過渡到柔性的填土路基結構和瀝青砼路面結構,從而導致其強度不一致。處置此類軟土地基時, 強度過渡段應該設置在各段不同強度之間。因此地面上的路堤, 亦需要設置強度過渡段。

3 路橋過渡段的施工措施

a 設計出嚴格的路橋過渡段施工組織方案。

b 路堤填料的選擇。實施路橋過渡段路堤填筑之前,要有目的地根據實驗以及實際情況選擇施工路段的填料, 采用各種土壤作對比試驗。 主要的實驗室檢查包括: 1.聯合測定土壤的液限和塑限,實施篩分和擊實試驗; 2.同等壓實度時的壓實遍數與松鋪厚度實驗, 在同等條件下得出相應數據。 從實驗結果中,比較各種土壤的技術指標, 從中選出最適宜的土壤作為過渡段路堤的填料。從經濟角度考慮,以就地取材為主。填料的選擇原則應該考慮各個方面的問題。

3.3 加強壓實要求

同時進行臺背路堤填土應與錐坡填土,并按設計要求寬度一次填土, 分層填筑過程, 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該超過 15cm,其施工順序嚴格按照要求來進行, 具體監察的內容為:

a.檢查填土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 在符合工程監理要求后才能進行碾壓;

b 嚴格根據壓實試驗提供的松鋪厚度和進而控制壓實遍數進行壓實或者采用更多的壓實次數;

c.振動壓路機碾壓時,臺背路堤填土與路基土方連接處一般都采用振動碾壓, 這樣增強碾壓效果外, 但是在橋臺附近采用不振動靜壓,并慢速碾壓, 避免損傷橋臺。

建國短詩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氣候變化;低碳城市;碳排放;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 F292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1003-8256.2014.04.011

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活動排放越來越多的溫室氣體,而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會加劇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近幾年,極端惡劣天氣明顯增多,氣候變化已經威脅到人類生存發展環境,如何減緩及適應氣候變化變成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亟需解決的重要任務。低碳發展首先成為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同選擇,低碳城市、低碳社區、低碳經濟等眾多概念應運而生[1]。

城市一方面是創造財富的核心,另一方面也是改變生態格局、大量消耗能源資源、引起溫室效應等問題最集中的地方。資料顯示,城市消耗全球75%的能源,其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75%以上[2,3],城市是碳排放的主要集中地,也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載體,城市層面的行動和努力將決定低碳發展的成敗,建設低碳城市是現階段多國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2010年8月和2012年4月分別啟動了兩批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至今我國已有30多個城市積極開展了低碳城市試點建設工作,但是在高度熱情背后也顯現出部分跟風、建設思路不清晰等現象[3,4]。 當前我國正處于快速城市化階段,2011年城市化率達到51.3%,預計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可能突破70% [5,6]。

因此,無論是應對氣候變化外交壓力還是國內低碳城市建設的內在需求,在我國現階段研究低碳城市建設策略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進行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入手,聚焦城市尺度,提出了城市低碳建設的研究策略,指出了實施路徑,并分析了目前建設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本文研究結果以期對現階段我國各地低碳城市的建設提供支撐和決策參考。

1 低碳城市的定義

盡管低碳城市近幾年成為研究和討論的熱點,但低碳城市目前尚無國際上統一的定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認為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的水平[7]。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夏堡認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中實行低碳經濟,包括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建設一個良性的可持續的能源生態體系[8]。綜合分析國內大部分學者觀點,可概括為: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1]。

低碳城市之所以出現許多看法及定義,主要是因為低碳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并且具有動態性和區域性,城市的低碳化建設與城市的發展階段、資源稟賦密切相關,需要依據城市的自身發展特征選擇適宜的低碳發展模式。

2 低碳城市建設方案研究策略

城市的低碳轉型需要先了解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分析能源消費結構和碳排放情況,找出重點排放源,根據能源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進行低碳情景預測分析,最終確定低碳建設方案,因此,低碳城市建設方案研究可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2.1 城市發展現狀調研

城市低碳建設方案與城市的發展階段及資源稟賦息息相關,在分析制定城市低碳建設方案之前,需要先了解城市自身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分析城市的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及技術狀況,掌握交通、建筑等基礎設施情況,研究城市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找出城市低碳發展的優勢和不足。

2.2 城市碳排放清單編制

編制城市碳排放清單是低碳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通過清單編制可以了解城市碳排放水平和排放結構,識別關鍵排放源,為實現城市低碳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9]。根據IPCC指南,城市的碳排放包括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活動、林業和土地利用變化及城市廢棄物等5個領域。查找獲取不同領域活動水平數據,研究確定排放因子,編制不同領域的碳排放清單,分析獲得重點排放源。

2.3 低碳情景預測分析

根據碳排放清單,找出碳減排的重點領域。綜合運用能源科學、社會科學、環境科學和經濟學等相關理論,構建以最小成本為目標的低碳城市建設優化目標函數,借助LEAP、kaya等情景分析模型,研究GDP增長、人口規模變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技術進步等驅動因素對城市低碳發展的影響,分析影響城市低碳化建設的主要因素及相互關系,選擇城市的最佳低碳發展模式。

2.4 提出城市的低碳發展戰略

在現狀調查、清單編制、低碳情景預測分析基礎上,研究提出符合城市自身特點的低碳發展戰略。為確保城市低碳方案的有效實施,還應分析城市現階段低碳發展的重要障礙,從內部機制、外部環境等方面研究提出有利于城市低碳建設的保障政策,加強政府引導與宏觀調控,最終實現城市的低碳高效發展。

3 低碳城市建設實施路徑

由于城市的低碳發展路徑與城市的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密切相關,因此,每個城市的未來低碳發展戰略也各不相同,但是城市低碳建設的實施路徑歸納起來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低碳生產

工業生產在城市的碳排放中占有相當高的比例,實現低碳生產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發展低碳技術(包括減碳技術、零碳技術、儲碳技術)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費,實現綠色生產。提高城市物質、能源循環利用水平,延長碳在經濟活動中的流動周期。通過提高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能源消費結構。

3.2 低碳建筑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武涌同志指出,現階段我國建筑能耗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例為27.6%,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這個比例還會增加,因此城市建筑碳排放是城市溫室氣體的主要締造者之一[10]。推行節能建筑,是當前發達國家低碳城市建設的一大亮點,英國政府計劃到2016年所有新建房屋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并對節能綠色建筑給予稅收優惠;芬蘭環保部制定了建筑物隔熱標準,規定新增建筑物墻體必須使用絕熱層,增加墻體厚度,使用二層或三層玻璃[11]。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建筑節能低碳,根據我國“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到2015年,北部嚴寒地區建筑達到節能設計標準的比例占到95%以上,全面推行供熱計量收費,推動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應用。

3.3 低碳交通

根據IEA研究報告,2008年交通部門CO2排放量占全球CO2排放總量的22.5%,發達國家交通部門CO2排放占到25%[12]。我國交通部門能耗和碳排放量占到8-10%,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這一比例會有所提高[13],因此,交通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快城市的低碳建設,必須大力發展低碳交通,如發展公共交通、推廣清潔燃料汽車、選用小排量汽車等。

3.4 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就需要我們從節電、節水、節氣和回收等環節來改變生活習慣。另外,還需加強低碳宣傳,培養低碳理念,提高低碳意識,從而引導市民實現消費行為的低碳化。對于普通市民來說,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而不是一種能力,大家行動起來,從點滴做起,盡可能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3.5 增加碳匯

通過城市的合理規劃布局,提供更多森林、草地、濕地等具有吸碳能力的碳匯空間,也可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

4 目前我國低碳城市建設存在的障礙

盡管低碳經濟的概念已經于2003年由英國政府提出,但是從國外到國內,從低碳經濟到低碳城市,政府及市民對“低碳”的理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在低碳建設方面都進行了嘗試,但是有些城市還流于形式,口號比較響,動作比較小[3]。目前我國進行低碳城市建設存在的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4.1 對低碳城市的內涵缺乏統一的認識

我國低碳城市建設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低碳經濟、低碳城市這些概念對于大部分市民來說還屬于新鮮事物,所以在很多地方對低碳城市建設存在誤解或片面的理解。有的政府將低碳城市建設簡單地理解為新能源開發、循環經濟、節能減排,其實低碳城市建設不僅僅包括這些內容,還包括交通、建筑、碳匯等;不少市民認為“低碳”、“應對氣候變化”都是與自身很遙遠的內容,低估了公眾行為對低碳的影響。低碳城市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綜合型系統工程,既不是簡單的政府行為,也不是單純的市場行為,而是需要充分調動區域內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

4.2 大部分城市建設缺少低碳發展規劃的引領

目前城市低碳建設存在部分跟風、照搬照抄等現象,缺乏統籌規劃。城市規劃是政府對城市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重要手段,要改變“高碳”運行模式,首先要政府正確引導。政府應堅持以低碳理念進行城市規劃建設,在城市發展規劃中加入低碳內容,既要考慮傳統工業的節能降耗,又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要引導公眾自覺踐行低碳。

4.3 缺乏統一的低碳城市評價指標體系

盡管針對低碳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較多,但在實踐操作方面尚未達成共識[14]。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城市低碳建設的盲目性。盡快出臺制定低碳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將會促進我國低碳城市高質量建設。

4.4 缺乏配套的支撐體系

低碳城市建設需要技術創新、金融創新、制度創新的支撐。技術的落后是制約低碳城市建設的主要障礙,實施技術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會使得成本顯著增加,金融創新方面的滯后導致低碳產業融資較困難,低碳城市建設在政策和法規方面缺乏有力保障。

我國進行低碳城市建設,建議:(1)規劃先行。根據城市自身發展特點認真進行低碳發展方案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低碳發展戰略,做到規劃先行,統籌發展。(2)加強低碳引導。政府要深入宣傳低碳理念,開展低碳教育,讓大家都行動起來,從工業生產到個人行為都自覺低碳。(3)提供配套的支撐體系。結合城市的低碳發展戰略,政府在政策、法規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5 結束語

低碳城市建設是現階段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城市的低碳建設不能照搬照抄,與城市自身的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息息相關。要做好城市的低碳建設,需要結合城市的自身特點研究提出低碳發展戰略,做到規劃先行。同時,政府要深入宣傳低碳理念,加強低碳引導。

參考文獻:

[1] 顧朝林.氣候變化與低碳城市規劃(第2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

[2] 袁曉玲,仲云云.中國低碳城市的實踐與體系構建[J].城市發展研究,2010,17(5): 42-47.

[3] 蘇美蓉,陳彬,陳晨,楊志峰,梁辰,王姣.中國低碳城市熱思考:現狀、問題及趨勢[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3): 48-55.

[4] 劉文玲,王燦.低碳城市發展實踐與發展模式[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4): 17-22.

[5] 章立東.低碳城市建設的困境與對策[J].低碳經濟,2013,(2):20-22.

[6] 譚志雄,陳德敏.中國低碳城市發展模式與行動策略[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21(9): 69-75.

[7] 夏杰.低碳城市目標下的城市發展模式轉型[J].江蘇城市規劃,2011,(1):26-29.

[8] 李金兵,唐方方.低碳城市系統模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0(12):67-71.

[9] 李芬、毛洪偉、賴玉佩.城市碳排放清單評估研究及案例分析[J].2013,20(1):14-21.

[10] 武涌.大陸城市建筑節能減排方案[C].北京:第四屆兩岸應對氣候變化學術研討會,2013.

[11] 侯景新,郭志遠.低碳城市建設的對策研究[J].生態經濟,2011,(3):49-54.

[12] 沈滿洪,池熊偉.中國交通部門碳排放增長的驅動因素分析[J].江淮論壇,2012,(1):31-38.

[13] 陳徐梅.大陸城市交通節能減排方案[C].第四屆兩岸應對氣候變化學術研討會,北京,2013.

[14] 朱婧,劉學敏,姚娜.低碳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進展[J].經濟研究參考,2013,(14):18-28.

Analysis on Low 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Path in China at Current Stage

YAN Guihuan, XU Chongqing, LV Yuexia, GUO Dongyan, XIAO Qi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Jinan 250014;

Key Laboratory for Biomass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14)

建國短詩范文第5篇

[關鍵詞]工作面;過斷層;實踐

中圖分類號:TD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6-0179-01

目前國內綜采面過斷層的常用技術方法主要有調整割煤高度法、跳采法、挑頂臥底法等。大采高綜采工作面由于采高大,過斷層破碎帶時有支架實際支護阻力降低、頂板漏矸等情況發生,尤其當斷層落差較大時,會加大工作面通過的難度。大采高綜采面過斷層的方法與斷層落差、煤層厚度、煤層傾角、支架最小工作高度、斷層處巖石硬度以及工作面推進方向等因素有關。

1 問題的提出

合理的過斷層方式對礦井經濟尤為重要。劉莊煤礦171301推采過F18斷層,結合礦實際情況,選擇采取強推硬過還是通過補掘巷道跳過斷層開采,進行對比分析,以得到最佳方案。

2 技術要求

工作面過斷層時采用做小巷與斷層上下盤進行連通,解決行人、通風、運輸;工作面回采期間斷層處不得少于2個小巷道;過斷層做小巷每隔15m做一個小巷,巷道斷面規格為1.0m×1.5m,坡度為500,最大坡度不得超過60°;小巷道支護采用單體柱支護,柱距為0.5m,巷道內必須使用連鎖繩,每0.5m用木料設置臨時臺階,用繩設置扶手。

3 理論分析

工作面能否直推過斷層,主要根據工作面采高、煤層厚度及斷層落差大小等因素進行判別,斷層落差與煤厚及采高的關系見圖1,分為兩種情況。

(1)當煤層厚度較大,斷層落差小于煤層厚度與工作面采高之差時,即兩盤對接部分大于采高時,如圖1(a)所示,工作面可直接推過斷層,即:

h

式中:h―――斷層落差,m;

H―――煤層厚度,m;

M―――工作面過斷層時采高,m

(2)當斷層落差大于煤層厚度與工作面采高之差,兩盤對接部分小于采高,如圖2(b)所示,在煤層頂底板巖層較軟,普氏系數f≤6時,可以考慮采煤機挑頂或割底的方式截割部分巖層通過此斷層。

h>H-M

4 關鍵技術

(1)加強頂板管理。加強工作面頂板管理,頂板破碎時及時拉移超前支架進行支護,防止因頂板破碎誘發頂板事故;在頂板破碎片幫嚴重區域,采取上金屬網方式對破碎頂矸進行維護,能夠很好地防止掉矸漏矸和片幫冒頂現象發生,在工作面過斷層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2)加強層位控制。為順利快捷通過工作面斷層,過F18斷層期間提刀幅度控制在7°-8°范圍內,即減少了上盤留底煤量又保證了下盤合理的割矸長度,為工作面上盤層位順利快捷找到下盤層位創造了有利條件。

(3)加強設備檢修。過斷層期間,加強對液壓支架與采煤機的檢修力度,確保支架對頂板的支護有效,支架不得出現竄液自降現象;采煤機割矸量大,易損壞機刀及刀座,過斷層期間全部采用進口耐磨機刀,對損壞的刀具及時更換,防止出現磨損刀具座現象

(4)加強放炮管理

過斷層當巖石較硬時,必須采取放炮破巖,打眼放炮時?必須遵守如下規定:

第一,打眼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頂部用支架護頂,幫部浮煤浮矸找凈,并派專人觀察頂板,打眼時下方嚴禁站人,打完眼之后風鉆要挪到小巷道以外10m;裝藥要使用合格的木質炮棍,裝藥前要吹凈眼內的煤巖粉;放炮使用的炸藥必須是安全等級不低于三級的煤礦許用含水炸藥,雷管必須是同一廠家生產的瞬發電雷管或毫秒延期電雷管,當使用毫秒延期電雷管時不得超段使用,且總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裝藥時采用正向裝藥,連線方式為串連。禁止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的炸藥、雷管混用;雷管使用前必須進行導電試驗,遠距離起爆時必須使用MFB一200起爆器,以防因電流不足而出現拒爆;

第二,工作面配渥ㄖ胺排焙妥ㄖ巴嘸煸保裝藥連線由放炮員親自進行,班組長配合。裝藥時除班組長、放炮員、安檢員之外,其余人員必須撤離裝藥地點;堅持使用水炮泥,裝藥時藥卷必須接實,眼口必須用炮泥和水泡皮堵實,封泥長不少于500mm,不裝藥的眼或殘眼必須用炮泥填滿;必須堅持“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當放炮點前、后20m范圍以內瓦斯濃度超過0.5%時,禁止裝藥放炮,禁止在瓦斯超限的環境內作業;裝藥和放炮時,工作面所有設備以及回風流中的設備必須斷電,并掛停電牌,用舊皮帶將支架、管、線等蓋嚴,高壓管頭用扣件保護,管線和支架的保護范圍,必須超過放炮區10m以外;

第三,放炮前后,必須對放炮點周圍20m范圍內灑水降塵,包括巖幫,放炮時風巷噴霧必須正常開著;工作面打炮眼必須采用濕式鑿巖;過斷層期間,在機巷的警戒線以外無淋水、頂板完好且無電器氣設備處設置炸藥箱,炸藥必須裝箱保管,由放炮員24h看護(放炮時由班長指定人員看管)雷管和放炮器材由放炮員親自管理,禁止交于他人,放炮結束后雷管要交接清楚;放炮前必須由當班班長親自安排,在放炮區進、回風側100m設置警戒。待警戒員到位,并經確認所有人員撤到機巷警戒線以外后,由放炮員在機巷的警戒線以外,先發信號,后進行起爆(撤人時放炮員必須是最后一個撤離);爆破時破炮母線隨用隨掛,其吊點在支架的伸縮梁油缸處,每三架一個吊掛點,機巷的吊掛點在機巷上幫距頂板300mm以下,且不得其它電纜相交;

第四,放炮結束待炮煙吹散后,由放炮員、安檢員和當班班長進入檢查,發現無危險后其余人員才能進入復工;放炮后及時檢查支架、設備和管線是否完好,以及拒爆、殘爆、空幫空頂、瓦斯情況等: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當炮眼發現異狀j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等現象時,禁止放炮當出現拒爆、殘爆時,必須在起爆15min后再沿線檢查,找出拒爆的原因,并按《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處理;放炮前由班長安排對放炮地點進行洗塵,放炮工作由當班班長負責統一指揮;放炮前工作面上隅角封閉墻必須打好,在瓦斯濃度超過1%時禁止放炮。

(5)加強防瓦斯事故管理

第一,在施工期間,通風部必須派專職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情況,發現瓦斯忽大忽小等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通知施工單位停止作業,并撤出所有人員;放炮時,嚴格執行“一炮三檢”、“三人連鎖”放炮制度,加強瓦斯檢查工作;

第二,在施工期間,工作面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或C02濃度達到1.5%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并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第三,所有人員必須熟知突出的預兆,當發生下列預兆時,必須立即撤到安全地點,并向礦調度匯報。①聲響預兆:煤層中發出悶雷聲、爆竹聲、機槍聲等,統稱為“響煤炮”;②地壓方面預兆:響煤炮的同時會出現煤壁掉渣、片幫、煤壁開縫、支架來壓、工作面煤壁外鼓、巷道底鼓、炮眼變形裝不進藥、鉆孔中噴煤粉、噴瓦斯、夾鉆、卡鉆等;③瓦斯變化異常:瓦斯忽大忽小,風流中瓦斯濃度增大。打鉆時頂鉆、噴孔等;④煤層結構變化:煤層層理紊亂,煤壁松軟、干燥、煤壁暗淡無光、煤塵增大等;⑤溫度變化:煤壁和工作面附近發涼,有特殊氣味。,

5 結語

(1)根據該工作面實際地質條件,采取直接過斷層的技術措施通過斷層區域,在過斷層前,制定了調整采高等技術措施,確保工作面安全通過斷層。

(2)過斷層期間,對工作面采高進行嚴格控制,同時確保支架良好的工作性能,做好巖壁片落、頂板漏矸等防范措施。通過該工作面過斷層實踐表明:工作面采取直接通過斷層,在減少工作面搬家工程量的同時,保證了工作面的順利推進,提高了資源回收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江| 阳新县| 衡东县| 庆阳市| 泉州市| 红桥区| 贞丰县| 仙居县| 宜阳县| 剑阁县| 平安县| 大关县| 新竹县| 花莲县| 宽甸| 商洛市| 长子县| 嘉善县| 枣庄市| 临武县| 浏阳市| 白朗县| 蒙自县| 潼关县| 新丰县| 通榆县| 四子王旗| 肇东市| 乌拉特后旗| 江城| 温泉县| 堆龙德庆县| 江陵县| 崇明县| 广平县| 五家渠市| 尼玛县| 宜昌市| 乐清市| 安国市|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