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六習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初中英語 備課
一、備學生──全面了解學生,注重科學發展
1.了解班級基本狀況。包括班級特征、學生構成、智能結構、學習情況、興趣愛好、對本學科的學習態度及代表性意見等。只有對班級了如指掌,才能通覽全局,科學施教。
2.了解學生個性特征。教師應對每位學生的姓名、年齡、視力、聽力、身體狀況、特長愛好、師生關系、居住地址、家教環境等個體自然狀況詳細了解,作為備課依據,以便區別對待,分類指導。
3.了解學生學習基礎。一是班級整體基礎;二是個人學習基礎,還要了解班級中優中差生的所占比例。在講授新課前,特別要了解學生對原有知識的預習準備是否充足;新課講授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障礙以及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是否濃厚等。
4.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反應。教學工作是教學內容和具體方法的雙重體現。 教師采取何種方法實施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經常深入班級,了解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及時反饋信息,調整教學方法。
5.了解學生個性品質。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了解學生的氣質類型、興趣愛好、性格特征、智力差異,為發展個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據。
6.了解學生動態變化。 教師既要從靜態角度了解學生,更要從動態角度熟悉學生。即及時了解學生在各方面的變化和進步。對差生的微妙進步教師應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并強化引導,使之體驗成功的愉悅和增強前進的動力。
二、備教材──深刻理解課標,吃透教材內容
備教材要掌握六個環節。一是掌握課程標準。只有理解課程標準的實質,才能與時俱進、居高臨下的鉆研教材、確定目標、探索創新、指導教學。二是掌握教材內容。教師只有研究教材體系,明確教學任務,弄清教材的基本結構、指導思想、知識技能、編寫意圖、內涵外延和深度廣度,才能最終明確教學目的與要求。三是掌握重點難點。教材內同類知識中分量較大,處于重要或主要地位的內容就是教學重點;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消化、不易掌握或操作困難的內容、技巧就被確定為教學難點。教師不應把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相互混淆。四是掌握教材特點。教師在研讀教材的過程中,特別要理出教材的特點,才有助于根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選擇恰當科學的教學方法。五是弄清教材疑點。所謂教材疑點就是學生對教學內容中含混不清、似懂非懂、容易誤解且產生疑惑的部分。教師在備課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容易產生質疑的問題,以便釋疑解惑。六是掌握教改信息。只有掌握最新教改信息,吸納現代化教學理念,豐富整體教學活動,拓寬學生思維空間,轉化最新教研成果,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三、備資料──科學選擇資料,貴在靈活滲透
1.博覽精選,厚積薄發。教師應是一個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愛好廣泛的復合型人才。他既應精通本學科的業務知識,還要掌握或略知教育學、心理學、天文、地理、文史、哲學、藝術及現代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使教師在選用資料和舉例時信手拈來靈活運用。
2.消化吸收,貴在創新。對教輔資料既不能機械照搬,更不能喧賓奪主, 而應將其作為開拓思路的工具,依據教材內容靈活選擇,科學滲透。重在消化吸收,貴在用活創新。
3.對引入教學資料中的觀點,事例必須嚴格考證,使之科學、實用、可信。 在內容上緊扣教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避免錯誤,避免空洞。
4.引入教學資料的內容應該與時俱進,符合時代潮流和教改方向。對開發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展有積極作用。避免陳腐、消極、過時、無用的內容重復再現
四、備教法──突出改革創新,注重教學流程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體現了教學方法的層次多樣性和形式靈活性。教師備教法既要熟練掌握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法等單一的傳統教學方法,更要根據學科特點,實施自主參與、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分層發展的學習策略。要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模式,改革教法,探索和采用利于學生開拓創新、個性發展的教學手段。如情景教學法、快樂教學法、誘導教學法、感悟教學法、探索教學法等。既要學習優秀教師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創造的最新教法和模式,也要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教學方法。還要掌握、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無論哪種教學方法都要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做到注重過程教學,發展學生潛能。
五、備學法──體現靈活多樣,立足因人而異
教師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愛學”、“樂學”。在學習中發展,在創新中學習。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方法為重點,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因此,教師在備課中還要備學生的學法,即備學法指導。
學法指導應體現層次多元化,形式靈活化,手段現代化,態度親情化。學法指導的技巧通常有這樣幾種:一是滲透指導,就是在課堂上見縫插針,隨時滲透。二是講授指導,開設學法指導課,直接向學生傳授學法要領。三是交流指導,教師組織學生總結、交流學習經驗,相互溝通,取長補短。四是點悟指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迷茫或疑惑時,教師給以恰當的誘導、點撥。五是示范指導,是指教師在必要時親自示范,讓學生效仿。
正確處理規劃編制和規劃執行的關系
推動蘇中融合發展,重塑經濟地理,應當堅持規劃引領,增強規劃編制和執行水平。
注重規劃的編制。建議重點圍繞如何與長三角核心區對接融入,合理布局土地、人口、交通、產業等要素,編制高起點、高標準的蘇中地區發展規劃。規劃編制應當突出三點:一是前瞻性。根據國際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發展、城鎮化發展的新形勢,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新變化,提出應對策略,確定發展框架。二是統一性。注重與長三角地區區域規劃、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規劃、寧鎮揚同城化規劃的銜接,注重三市規劃之間的相互銜接。三是可操作性。從規劃編制之初,就充分考慮規劃執行問題,并提高到操作層面上,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注重規劃的執行。建議從三個層面增強規劃執行的嚴肅性。縣級層面應該擁有一定的規劃編制權,在保證與上位規劃一致的基礎上,認真執行好規劃,及時與上級和周邊地區溝通對接。地級市層面,在抓好自身規劃執行的同時,對縣級市一些重要區域的規劃加強指導和把關。省級層面,加強統籌,對蘇中地區發展規劃相關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規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
正確處理產業集聚和錯位競爭的關系
蘇中地區應注重合理分工、差別競爭,以產業集聚強化發展優勢,以優勢互補提高發展效益。
注重產業協作,加快產業集聚。借鑒蘇南、蘇北共建園區的做法和經驗,引導蘇中開發區加強與蘇南開發區的結對合作。圍繞產業鏈前延后伸,加大龍頭項目、缺環項目、延伸項目招引力度,進一步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增強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例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是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產業之一,上海、浙江,以及南京、鎮江、揚州、淮安等地均有一定的產業基礎。蘇中三市特別是揚州市,建議用足用好江蘇省支持蘇色產業發展的政策,精心服務上海大眾儀征分公司,積極爭取上海大眾二期項目落戶,努力打造江蘇乃至長三角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繼續加大汽車零部件項目招引力度,加快零部件項目集聚,打造以配套上海大眾為主,輻射周邊的零部件生產基地。
注重錯位競爭,培育產業特色。引導和支持南通重點發展依托江海的船舶、鋼鐵、化工等臨港產業以及與上海分工協作配套的其他產業;揚州重點培育壯大汽車、新能源、半導體照明、電子信息、化工等產業;泰州重點培育壯大醫藥、機電(船舶)、化工等產業。同樣以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為例,建議蘇中三市特別是揚州市找準自身產業定位,根據不同車企的市場、消費人群的區別,確定產業發展重點,避免與長三角其他地區形成產業同構化、同質化競爭。
正確處理整體融入和局部率先的關系
考慮整體性,推動蘇中地區整體融合。一是加快推動同城化進程。建議蘇中三市主動融入寧鎮揚同城化和錫常泰、蘇通經濟圈建設,努力在設施、產業、資源、要素等方面提升融合度。加快規劃建設以軌道交通為重點的城際交通網絡,促進城市間無障礙對接。二是加快培育區域中心城市。南通全方位融入、對接上海,建設江海交匯的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揚州圍繞建設“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名城”的目標,建設具有鮮明特色和文化底蘊、古城風貌與現代氣息并存的城市。泰州拓展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建設百萬人口大城市。三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議蘇中三市加快推動與下轄縣市同城化,引導各縣市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培育壯大重點中心鎮。抓住擴權強縣和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機遇,增強縣域經濟自主發展能力。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四是扶持薄弱地區發展。針對蘇中地區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按照《促進蘇中與蘇北結合部經濟相對薄弱地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要求,抓緊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考慮差別化,推動部分地區率先融合。蘇中地區各個地方條件不同、基礎不同。在推動蘇中地區整體發展的同時,根據各個地方區位、產業、資源的不同,每個大市選擇1~2個縣市,打造融合發展的先行區。這一點在蘇中地區發展中已經有了實踐。例如,靖江2003年就與江陰合作建立了全國首家跨行政區域的江陰—靖江工業園區,帶動了靖江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蘇南、蘇中的聯動開發起到了示范作用。下一步,建議進一步發揮靖江、啟東的先行優勢,將它們分別打造為泰州實施江海聯動開發的先行區,南通實施跨江聯動、轉型升級的先行區。此外,儀征作為寧鎮揚之間的節點城市,交通十分便捷,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與南京、揚州緊密相關,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社會管理等方面也與南京、揚州聯系密切,建議考慮將其打造為寧鎮揚同城化的先行區。
正確處理綜合開發和資源保護的關系
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加快開發進度。以過江通道和城際軌道建設為重點,以快速化、通勤化交通網絡建設為目標,推進蘇中三市與蘇南、上海綜合交通網絡的全面銜接。針對蘇中地區水網密布的情況,將水利工程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實施江河整治、中小河流治理、小型農田水利、農村飲水安全和河道疏浚等工程。推進蘇中電網建設,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蘇中地區能源、信息保障水平。
以資源保護為紅線,推動可持續發展。應當堅持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對產業布局、資源配置等提出更為合理的戰略安排。建議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建議加強生態功能區保護,從嚴管控污染排放,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抓好重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長江岸線是蘇中三市發展的重要資源和條件。一方面,進一步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加快實施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推進沿江深水泊位和內河干線航道建設,使南京沿江港口群具備類似于沿海港口的功能。另一方面,按照綜合開發、效益優先、集約利用、遠近結合、可持續利用的原則,統籌規劃長江岸線資源,科學劃分生產、生活、生態和預留岸線,做到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經濟與生態相結合。
正確處理發展、改革和穩定的關系
堅持將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當前,與上海及蘇南地區相比,蘇中地區最大的問題還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夠充分,突出表現在經濟實力、城鎮化水平、城鄉居民收入等方面存在差距。蘇中三市應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瞄準長三角核心區,在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加快發展速度,加快追趕進度,逐步消除與長三角核心區之間的差距,接近和達到長三角核心區發展水平。
堅持將改革作為最大紅利。江蘇省委、省政府針對蘇中三市的特點,提出了“一市一試點”的政策。其中,南通統籌沿江和沿海開發,統籌海洋和陸地產業發展,統籌海上和陸域資源的利用,創建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泰州依托產業基礎,深化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探索較后發展起來的地區在產業轉型升級上實現跨越并帶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揚州雖然地處江北,但是江南特色濃郁,與南京、鎮江同城化效應明顯,積極開展跨江融合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探索與蘇南全面對接、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當前,蘇中三市應充分把握機遇,積極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創新。根據各自試點任務,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未來5~10年改革框架性方案,以及最近1~3年的具體行動計劃。二是抓緊組建工作機構。成立綜合改革試點領導小組,設立改革辦公室,負責綜合改革的謀劃、統籌、推進、督辦工作。三是抓緊啟動相關改革。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穩步實施、綜合改革的思路,優先選擇部分重點領域、突出環節,率先啟動改革,以帶動綜合改革試點的整體突破。
堅持將穩定作為重要保障。改革必然牽涉利益格局的調整,往往會面臨方方面面的壓力和阻力。如何克服這些壓力和阻力,既需要基層的努力,更需要高層的決心。新一屆中央政府高度重視改革,更加重視市場作用和政府職能轉變,放手、放權、放給市場正成為宏觀經濟的重要思路。因此,在推動蘇中地區改革的過程中,省級相關部門要帶頭支持改革,給予基層一定的試錯權,保護地方的積極性。地級市對縣級的指導、把關,應更多地側重于宏觀層面,不宜過于具體。尤其是在行政審批方面,建議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精簡行政層級改革試點。縣級層面要統籌好改革力度與群眾接受程度的關系,既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又保證群眾利益不受損害。同時,通過一定的方式,引導群眾正確認識和對待改革,自覺參與和支持改革,共享改革成果。
正確處理政策支持和自我奮進的關系
推動蘇中融合發展、重塑經濟地理,既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蘇中三市的自力更生、加壓奮進。
摘 要:中國的現代家具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家具品種不斷細分,設計更精致,質量也穩步提高,在家具出口量保持穩步提高的同時,國內市場也日益繁榮起來。文章簡述了目前家具行業的現狀,指出了家具產品在倉儲、生產、物流及信息化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究探討了RFID技術在家具行業中應用的廣闊前景,設計了基于RFID的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實現對家具產品的實時監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假冒偽劣家具產品的增長,從而有效地提高和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
關鍵詞:RFID;家具;物流;追溯系統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China's modern furniture industry after nearly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made tremendous progress, product categories continue subdivision, design and quality gradually improved, while maintaining a steady increase furniture exports, the domestic market is also growing prosper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urniture industry, pointing out the furniture in the procurement, production, logis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pects of the problems, studying and discussing the prospects of RFID technology and methods in the furniture industry, the design of RFID-based furniture products logistics and traceability system, real-time monitoring of furniture products, to a certain extent, inhibit the growth of fake and shoddy furniture products, thus effectively improve and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Key words: RFID; furniture; logistics; traceability system
0 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3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在世界家具產業領域的地位日益提高,全球家具貿易總量的五分之一是中國完成的,家具產品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產值已超500億美元[1]。我國家具行業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家具品種不斷細分,質量穩步提高,產量持續快速增長,產品結構持續穩健優化,然而,相對于國外先進的同行,我國家具產業的發展還是較為落后。在倉儲管理上,家具產品款式更新換代快,原材料種類繁多,采購信息不對稱;在生產加工中,生產效率低下,產品層次落后;在家具市場上,仿造行為較為普遍,家具盜版情況嚴重[2]。為了更好解決家具產品存在的問題,建立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是非常必要的。
國外對物流追溯系統的研究發展較早,巴西Web Forest Plant研究所應用的RFID芯片標記樹木的樹種、樹高等信息,用于監控木材采伐的合法[3]。Anders Bjork等提出采用RFID技術監控林產品供應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建立基于RFID的追溯系統能夠高效地利用原材料信息,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達到監控整個原材料供應鏈的目的[4]。我國對物流追溯系統的研究起步較晚,對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的研究更少。家具產品物流溯源系統,是追蹤家具產品從原材料采購到商品進入市場各個階段監督系統,可以實現對家具產品的有效監督,確保家具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從而有效地防止家具盜版、偽造、使用劣質材料等損害消費者的情況發生,對于規范和保障家具市場具有重要意義[5]。
1 家具行I的發展現狀
1.1 家具行業的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家具產業也充滿了機遇。我國是全球家具生產大國,更是人口最多的家具產品消費大國,14億的人口隱藏著巨大的市場。家具制造業是一種勞動較為密集的產業,中國勞動力充足,有利于勞動力成本優勢的發揮。從世界形勢來看,家具產業可以吸收更多的外資以及引進更為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對家具產業走出國門,開拓海外市場成為可能。同時,家具產業面臨挑戰,從物流角度來看,我國的物流同發達國家相比,行業普遍存在效率低下、信息技術落后、物流的法規不夠完善、物流的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嚴重制約家具產業的發展。從銷售角度看,我國中低檔家具已經出現供大于求,對于高端家具不能滿足市場。從產品質量看,我國的家具產業較為混亂,沒有形成有序的產業鏈,市場上充斥著假冒偽劣產品,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1.2 我國家具產業的主要問題
1.2.1 信息化程度低,倉儲管理混亂
目前,我國的家具產業信息化程度低,特別在倉儲管理尤為突出。在原材料方面,一是原材料缺貨,造成生產停頓,無法按時交貨或交貨時間不確定;二是配料供應不及時,如定制零配件,如果供應的時間沒確定,將影響到后續的生產計劃。在制品庫存方面,在制品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生產所需要的時間,如果在制品過多停留,將大大影響生產的效率,產生積壓,造成資金流通緩慢,周轉困難。成品倉庫的管理更為復雜,因為要面對產品、消費者、物流等因素,家具企業經常會出現存貨難、找貨難、出貨難、出錯貨等情況,需要花費人力物力去解決,增加企業運營成本。另外,家具產品種類繁多,款式更新快,對于國內多數家具企業,現在主要依靠人工處理單證等。人工存在著主觀因素,容易疏忽、疲勞造成錯誤,對于繁雜的產品種類,員工很難完全識記所有產品,更無法精確的熟知各種產品的型號、顏色、數值等。當有訂單時,需要生產主管核算物料,又要人員采購,還要詢問庫存情況,如果庫存數據不準確,將提高企業生產成本,甚至造成呆滯庫存,造成企業的直接經濟損失[6]。
1.2.2 生產自動化低,生產效率低下
在我國的家具產業中,家具生產自動化低下,產品層次落后,缺乏先進科學技術。目前,在家具生產工藝方面,手工化程度普遍偏高;在作業流程方面,規范化程度明顯偏低。大多數企業都是采用人工和機械結合生產加工的,只有少數大型的企業采用全過程機器生產。同時,我國家具產品生產多數是采用單元化的模式,而國外采用的是生產流水線方式,這造成我國家具生產效率低下,工人生產積極性不高,人員管理困難。在生產方面,生產進度跟蹤困難,損耗控制復雜。另外,對廢棄的物料隨意拋棄,無法確定報廢原因及其對應的責任人。
1.2.3 產品假偽嚴重,質量無法保證
相對正規的家具產品,不法廠家使用劣質原材料獲取暴利,憑借成本領先優勢,占據更廣的市場。有些新品家具,一上市就被盜版,雖然樣式、外觀等看起來沒什么差別,但制作的原料及工藝差距巨大,甚至廠家使用含有超標甲醛等有害原料,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更對消費者人身造成長期危害[7]。另外,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使消費者產生逆向心理,對市場喪失信心,容易把正規產品視作假冒偽劣產品,缺乏安全感,這就需要政府、企業、商家聯合,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樹立公信力,提振消費者信心,提升家具市場購買力。面對橫行的偽劣家具產品,我國急需建立家具產品追溯系統,保證家具產品的質量。
2 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關鍵技術
2.1 RFID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通過無線電訊號進行特定目標識別和讀寫,且不必在識別系統和物體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的通信技術[8]。一套完整的系統,是由閱讀器與電子標簽、應用軟件系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RFID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當標簽進入磁場,能夠接收來自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在磁場中產生感應電流以獲得能量,并將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發出去;另一種就是由標簽本身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通常帶有電源),解讀器接收信息并進行解碼,將解碼后的信息傳遞到中央信息系統進行相關數據處理。
RFID標簽具有特定唯一的編碼,通常是依附在物體表面以進行識別對象。RFID電子標簽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主要應用在汽車防盜、食品防偽、文檔追溯、物料管理等。閱讀器是讀寫電子標簽信息的設備,其主要優勢有:可同時處理多個標簽;安全性強;系統集成簡便;超低功耗,主動標簽技術可靠性高。
2.2 RFID的優勢
隨著對RFID越來越深入的研究和應用,RFID的優勢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肯定。RFID主要有6大優勢:快速掃描條形碼;體積小型化、形狀多樣化;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可重復使用;穿透性和無屏障閱讀;數據的記憶容量大。RFID的應用方便我們對家具產品進行跟蹤查詢等,對追溯系統的建立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
3 基于RFID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
3.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在創建一個新的或改變一個現存的系統或產品時,確定新系統的目的、范圍、定義和功能時所要做的所有工作。家具產品需求分析,是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開發關鍵的環節,關系到后續程序編輯和網頁設計等,決定系統是否實用、合理有效。基于RFID家具產品追溯系統,主要是對物流進行追蹤,對生產進行管理,以及對成品質量的追溯,實現家具產業鏈的全程監管,樹立家具企業良好企業形象,保證家具產品質量,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3.1.1 系統用戶需求分析
消費者需要對家具產品進行追溯查詢,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家具企業需要借助本系統進行供應鏈管理,確保作業流程順利進行;供應鏈其他環節主體需要在本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信息共享,提高供應鏈效率。因此,本系統主要為消費者、核心企業以及供應鏈其他環節的主體提供服務,消費者通過對家具產品追溯系統的查詢了解自己購買的家具在整個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情況;企業實現對家具產品作業流程的全面監控;供應鏈其他環節,如采購者可以通過系統查詢到哪些原材料企業質量有保障。
3.1.2 系統功能需求分析
結合家具產品追溯系統調研情況和家具產品追溯系統的服務對象,本系統應實現的功能主要有:一是溯源功能,是本系統最主要的功能,針對消費者需求,系統提供透明追溯的功能,真正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二是管理功能,為核心企業管理家具產品質量提供幫助,以便在產品質量發生問題時,能夠快速反應,追溯到問題環節,及時對問題產品召回,對相應問題責任人追查。三是共享功能,為供應鏈各環節提供信息,進一步計劃和調整環節內的作業,提高作業效率。
3.1.3 系統數據需求分析
對于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實現系統功能的基礎一定要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綜合比較一維條碼、二維碼及RFID技術,顯然RFID在許多方面占優勢,所以本系統主要通過RFID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從而確保數據的安全可靠。
3.2 系y業務流程分析
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是由主頁面以及5個子系統構成,分別是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原材料采購管理、生產加工管理、物流管理、產品追溯、系統管理。該系統主要是構建一個數據可靠、運行高效、信息共享的追溯平臺,實現對家具產品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管,同時方便消費者查詢相關的產品信息,甚至可以實現對問題家具產品的召回。此系統是以一個憑借RFID技術,在家具產品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物流、產品銷售等各個環節實現有效可行的信息化追溯管理系統。
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主要是將各個子系統匯總在一個平臺,方便各個部門選擇操作,不同類型的用戶可以簡單明了地進行相應的登錄。
(1)原料采購管理分析:采購員登錄,錄入原材料類型、企業名稱、地址、號碼、采購負責人、采購號碼、原料批次、原料檢測情況等。
(2)生產加工管理分析:生產者登錄,錄入生產企業名稱、地址、號碼、生產負責人、負責人號碼、生產批次、生產檢測情況等。
(3)物流管理分析:物流員登錄,錄入物流企業名稱、地址、號碼、運輸負責人、負責人號碼、運輸時間、運輸地點始終、運輸貨物情況等。
(4)產品追溯分析:消費者登錄產品追溯系統,根據家具產品上面的RFID編碼查詢家具產品相關的信息。
(5)系統管理分析:系統管理登錄,主要是對采購員、生產者、物流員進行管理,主要是查詢、添加等錄入。
3.3 數據庫分析
靜態數據包括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企業、產品追溯等信息收集和整理。動態數據是物流管理的信息收集和整理,主要包括采購運輸,成品運輸等。數據管理是為家具產品在不同的環節中提供相應權限。系統管理員一般為政府監督部門,主要職責在于系統的維護、管理注冊用戶賬號的審核以及權限的設置。
4 基于RFID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初步設計
根據Web網頁設計和數據庫設計,初步設計并實現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首先,面對不同的追溯系統用戶,用戶選擇對應的類型,根據系統管理員給定的用戶名及密碼進行登錄。然后,根據需求及流程分析,設計并初步實現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的五大子系統,其主界面如圖1:
最后,依據家具產品特性,對各個子系統信息進行管理。圖2為采購員登錄原料采購管理,可以進行相應的采購信息錄入、修改、查詢,其主要界面如下:
對于生產者登錄生產加工管理、物流員登錄物流管理、消費者登錄產品追溯系統、系統管理員登錄系統管理的設計類似。
5 結論與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家具的需求與日俱增,對家具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市場的混亂讓假冒偽劣者有可乘之機,建立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可以有效制止這些假貨的擴張,能夠有力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從而保證消費者的權益。本文通過分析家具產品存在的問題,透過家具產品的業務流程,利用RFID信息采集,結合網頁和數庫,初步設計出可行的家具產品物流追溯系統,保障了消費者利益,維護了家具市場秩序,健全了家具市場健康發展的體制。
由于知識水平、現有技術能力、時間以及開發經驗有限,系統還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系統用RFID技術進行數據采集,但沒能將RFID信息直接導入數據庫;數據庫中各個表存在的關系沒能進行關聯及數據調用;對于各子系統的界面尚需進一步完善;產品全程物流可視化監管還未實現,將在以后的工作中對這幾個方面作進一步完善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阮麗娟. 我國家具行業物流研究分析[J]. 現代經濟信息,2013(5):265.
[2] 潘福斌,蘭欣,鄭佳文,等. RFID在家具行業供應鏈中的應用[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359-362.
[3] Xinwen Yu, Xu Zhang, Yanchen Yang. Institute of Forestry Resour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China[Z]. 2012.
[4] Anders Bjork, Martin Erlandsson, Janne Hakli.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he forestry supply chain using RFID[J]. Computers in Industry, 2011(8):830-841.
[5] 張梅. 中日農產品物流追溯體系比較與借鑒[J]. 世界農業,2014(1):31-35.
[6] 黃文艷. 家具制造企業的存貨內部控制――以D公司為例[J]. 經濟論壇,2012(7):164-166.
【關鍵詞】子宮肌瘤;剔除術;復發;危險因素
子宮肌瘤是婦科臨床上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多發于生育年齡婦女。目前對該類肌瘤的治療方法以子宮肌瘤剔除手術為主,但是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較高的復發率[1-2]。為了探討子宮肌瘤患者剔除手術后復發的危險因素,筆者回顧性總結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300例資料,現將總結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00年至2011年期間在我院施行子宮肌瘤剔除手術治療的患者300例資料,年齡范圍為32~55歲。子宮肌瘤直徑平均大小為5.1±2.9cm,300例患者中有102例肌瘤主要位置是漿膜下,有88例肌瘤主要位置是肌壁間,有110例肌瘤主要位置是粘膜下。統計資料入選標準:患者均經影像學檢查和醫生診斷確診為子宮肌瘤(包括178例單發肌瘤和122例多發肌瘤)并且施行子宮肌瘤剔除手術,患者均知情并且同意配合本研究進行的隨訪調研工作。統計資料排除標準:排除同時合并凝血障礙患者,排除同時合并嚴重的內科疾病以及其他不適合進行手術患者。
1.2 數據采集方法 所有子宮肌瘤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前均由有經驗的醫師進行確診,通過影像學資料記錄觀察到的子宮肌瘤的直徑大小和數目,另外,對患者的一般病例資料(病程和年齡等)做好記錄備查。患者手術治療半年時間后進行復查,復查方法為盆腔B超檢查和相關婦科檢查并由醫師進行確認,如果發現新的子宮肌瘤則記錄為子宮肌瘤復發。
1.3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19.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對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方法選擇卡方檢驗,以0.05為檢驗標準,雙邊檢驗方法比較各因素分組間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00例子宮肌瘤患者手術治療半年后開始隨訪調查,確診復發例數為38例,復發率為12.7%。具體復況如下表1。
3 討論
由本研究數據統計結果表中可以看出:子宮肌瘤患者剔除術后復發危險因素包括子宮肌瘤大小、位置、年齡和肌瘤數量(各因素分組數據的復發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病程因素和體重等因素并不是子宮肌瘤術后復發的主要原因(分組間復發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筆者分析可能的原因如下:在子宮肌瘤的數量和大小方面,多發性子宮肌瘤患者體內可能有很多微小的肌瘤不能被B超發現,只有在手術過程中通過醫師的觸摸和經驗進行判斷,這就難免使部分微小的肌瘤不能被徹底清除,導致手術后肌瘤復發[3],這對于臨床治療子宮肌瘤的啟示是:對于多發性子宮肌瘤患者,單純B超檢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借助CT、實驗室檢查和醫師經驗進行判斷,這有利于降低子宮肌瘤的復發率。
同樣,年齡因素是子宮肌瘤剔除手術后復發的重要原因,筆者分析原因如下:子宮肌瘤的產生和生長與女性激素相關,人體內女性激素水平的變化規律是青春期前雌孕激素水平很低,隨著年齡的增長,分泌量逐漸增加,生育年齡分泌達高峰,圍絕經期雌孕激素分泌開始減少,因而,年齡越大的婦女,其子宮肌瘤產生和生長的幾率較小,手術后的復發率也較低[4]。這對于臨床治療子宮肌瘤的啟示是:對于年齡
參考文獻
[1]商晶華.子宮肌瘤剔除術后復發的相關危險因素初探及對策[J].安徽醫藥,2013,17(1):110-111.
[2]孫軍花,葛曉英.子宮肌瘤切除術后復發危險因素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4):613-614.
關鍵詞:腦室置管引流術;腦室出血;臨床療效
腦室是指大腦內部的空隙,人體大腦共分為四個腦室,若腦內空隙發生出血癥狀則稱為腦室出血。本文將對我院2010年2~2013年11月收治的68例腦室出血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從而探討快速細孔鉆顱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腦室出血臨床療效,為提高此類患者治療效果提供可靠依據,保障其預后及生命安全,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2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側腦室出血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實施傳統Dandy's鉆顱器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34例作為對照組;給予快速細孔鉆顱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患者34例作為觀察組,共68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9例,年齡18~93歲,平均年齡(49.21±1.07)歲,出血原因:腦動靜脈畸形破裂5例、煙霧病1例、高血壓45例、顱腦外傷7例、動脈瘤破裂8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例數、出血原因等)差別無統計學意義,組間具有臨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經臨床醫學影像檢查確診為腦室出血;②選擇外科手術治療;③對本次治療所使用手術治療方法具有良好耐受性,可堅持完成治療;④未處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時期;⑤無精神類疾病;⑥無惡性腫瘤疾病;⑦無心臟、肝臟、腎臟等機體重要器官嚴重器質性病變;⑧家屬對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權,且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研究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抗感染、術前準備、術后并發癥預防等措施,對照組實施傳統Dandy's鉆顱器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觀察組給予快速細孔鉆顱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2.3治療方法 常規消毒、鋪巾及麻醉后指導患者取平臥位實施手術治療:①快速細孔鉆顱腦室置管引流術:將患者頭部下方墊高,與肩呈25°夾角,將患者發際后2.5cm與前額中線2.5cm作為起線,兩線相交處即為手術所需鉆入點,利用三角鉆(德國)于鉆入點處進行鉆孔,鉆頭鉆透顱骨、硬腦膜并到達皮層后,在顱腦側室的前角改用導針將硅膠引流管置入其中,深度約為5mm,常規使用7號針縫合(1針)固定引流管,顱腦側室外接引流瓶,手術過程僅耗時5min左右;②Dandy's鉆顱器腦室置管引流術:切開頭皮,頭皮夾及電灼止血,乳突拉鉤牽開后顱鉆進行鉆顱(鉆入點同觀察組),鉆孔完畢后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骨沫及清除殘存內板,利用骨蠟止血及電灼硬膜后將硬膜以十字切開,電灼皮層,將引流管置入側腦室,常規縫合皮下、帽狀腱膜(3針)、頭皮(4針),有效固定引流管后顱腦側室外連接引流瓶,整個手術耗時約60min。
1.2.4療效判斷標準 根據腦室出血患者治療后醫學影像檢查結果、臨床表現等情況判斷其治療效果:①顯效:逐漸恢復意識及身體機能,經醫學影像檢查顱內無出血或血腫情況;②有效:經醫學影像檢查顱內無出血或血腫情況,但意識及身體機能未恢復或恢復不良;③無效:經醫學影像檢查仍有出血或血腫情況,或死亡(術中、術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腦室出血患者經不同手術方法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分析,見表1。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達85.29%,死亡率僅為2.94%;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僅為70.59%,死亡率高達14.71%,兩組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腦室出血屬于臨床急性出血性腦血管疾病,致死率為50%左右,老年腦室出血患者死亡率更高(約80%),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結構及周圍環境改變等多因素共同作用,腦室出血發生率呈顯著上升趨勢,已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高度重視。
研究表明[1],腦室出血致殘及致死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增高顱內壓,從而增加腦疝形成幾率;②發生腦積水;③由于腦室出血而釋放或產生的有害活性物質[血栓烷A2(TXA2)、五羥色胺、血管內皮素、丘腦下部滲出物、脂肪過氧化物、氧合血紅蛋白、血管緊張素、自由基等]可引發腦血管痙攣;④出現腦水腫。因此提示臨床醫師治療腦室出血的關鍵因素是如何盡早緩解或消除上述各類因素,從而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
目前臨床治療腦室出血的主要方法包括藥物保守治療及外科手術治療,但藥物保守治療所需時間較長,且療效較差,部分患者未獲得理想療效需中轉手術治療,因此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貽誤造成嚴重后果。Dandy's鉆顱器腦室置管引流術是臨床治療腦室出血的傳統手術方法,該法雖能獲得一定臨床療效,但其所需時間長,操作方法復雜繁瑣,且由于術中對患者造成較大創傷,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不利于患者盡快恢復健康[2]。本文中對照組腦室出血患者應用傳統Dandy's鉆顱器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后,腦室出血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僅為70.59%,且致死率較高(14.71%),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隨著臨床醫學水平不斷發展,應用快速細孔鉆顱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腦室出血可獲得顯著療效,并已在臨床推廣使用[3]。本文研究可知,觀察組腦室出血患者經快速細孔鉆顱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后,其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Dandy's鉆顱器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患者顯著升高(85.29%),死亡率則顯著下降(2.94%),治療效果較為滿意,與席永強[4]等人研究結果相符。
快速細孔鉆顱腦室置管引流術特點[5]:①短時間內將患者腦室(雙側或單側)置管引流,從而快速廓清血性腦脊液;②對各種有害活性物質(可誘發血管痙攣)進行有效阻斷;③緩解顱內壓增高情況,減少臨床搶救時脫水劑的使用量,降低使用脫水劑可能造成的相關并發癥;④降低腦室內壓后使周邊發生水腫腦組織壓力相對較高,有利于水腫液滲透至低壓腦室從而減輕水腫;⑤術中對患者造成手術創傷較少,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利于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利用快速細孔鉆顱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腦室出血患者可顯著提高其臨床療效,有效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Graeb DA,Robertson WD,Lapointe JS,et puted tomographic diagnosis o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etiology and prognosis[J].Radiology,2014,2(1):91-96.
[2]成志.雙側腦室穿刺引流與腰穿腦脊液置換治療重型腦室出血臨床觀察[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17(13):355-356.
[3]魏麟,李剛,金澎,等.快速細孔鉆顱腦室置管引流術治療腦室出血3571例臨床分析[J].華神經醫學雜志,2012,10(07):73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