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自然有哪些有趣的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索溪峪,是土家語音譯;這三個字按其意為:“suǒ” 霧,“xī” 大,“yù” 山莊,連起來就是“霧大的山莊”。索溪峪位于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東北部,總面積25400公頃,武陵源區人民政府駐地軍地坪在此景區中心。景區于 1982年2月設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核心面積3640公頃)。有公路分別與張家界市城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相通,并與慈利至長沙公路連接。景區內以軍地坪為中心,已開通至各小景區和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多條車行游道,全程54.3公里。新修了綠喁山莊——天子山、十里畫廊——臥龍嶺——西海、天臺——寶峰橋、鷹窩寨——寶峰湖游船碼頭等高標準步行游道,總長9.4公里。景區呈盆地狀,四周高,中間低,山、丘、川并存,峰洞、湖俱備。峰秀、谷幽、水碧、洞奧為其景觀的主要特征。現已開發小景區8個,即:西海峰林、十里畫廊、水繞四門、百丈峽、寶峰湖、黃龍洞,一線天,一共約300多個景點。
命名由來
索溪之名,最早見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XX年)。據民國《慈利縣志·事記》載:“宋真宗祥符三年,慈利蠻相仇殺,治澄州知州劉仁霸宣鼓諭解之,乃筑武口、安福、楊泉、索溪、西牛五寨,以資鈴控。”
明清以降,索溪仍是土司地區即 “慈利蠻”聚居區。索裸峪之名是一個標準土漢混合地名。索溪峪常年云霧繚繞,是一片云山霧海,土家族人民叫它索溪峪,因主家語“索”是霧的意思,“峪”是寨的意思,土家語意:索溪峪是云霧纏繞依山臨澗的山寨。
自清雍正八年“改土歸流”以來,索溪峪逐步漢土混居,對索溪峪之名賦于的含意亦有所變,索溪乃蜿蜒如繩之溪,諸多文流南北入匯,亦有搓索之狀,峪乃山間狹谷,從形狀說,切名甚合漢語語意。且此地如神堂灣等處有許多未解之迷,其中有著無窮的奧秘,取屈子“吾將上下而求索”句,索溪峪更富于深深的寓意。
因此索溪峪之名為各民族各個時代所認可,一直沿用至今,至于有人將索溪寫成字索溪,可能是由于逢山則加山旁、遇水即加水旁的習慣,或是便于書寫美觀的緣故。
“索溪峪”廣告詞
1、崇山峻嶺、大氣磅礴、隨心所欲,只有索溪峪,讓你找回活潑的自己。(阮夢露)
2、索溪峪,索溪峪,好山好水好風光,野景野物野外貌,索溪索峪索人心,歡迎大家來游玩。(張婭)
3、索溪峪景色優美,野性十足,歡迎大家來觀賞。(蔣秉禹)
4、索溪峪,山野水野猴子更野!索溪峪,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樂趣。快來吧,見識一下大自然獨特的“野”。(金至誠)
5、索溪峪,好地方:奇群山,動植物,個個野;怪巖石,開眼界。你來了,準不忘。(金一丹)
6、索溪峪,好風景,是個旅游的好地方,“一線天”“百丈峽”,驚險又磅礴,山青又水秀,大家都來索溪峪,沒有一個不說好。(金藝陽)
7、驢友們,你們還在為去哪里而擔心嗎?今年中秋節,索溪峪將震撼你們的心靈。你們將遨游到這神奇之美、自然之美。”一線天“、”百丈峽,將會讓你們大開眼界。我們在索溪峪等候你們的到來。 (許政航)
兒童服裝有趣的廣告詞
有趣的廣告詞和賞析
有趣的廣告詞和提示語
著名科技公司有趣的招聘廣告詞
生活中有趣的廣告詞大全
生動有趣的廣告詞
新奇有趣的廣告詞
有趣的廣告詞提示語
有趣的服飾廣告詞大全
經典搞笑有趣的廣告詞大全
搞笑有趣的廣告詞集錦
比較有趣的廣告詞
生活中有趣的廣告詞
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其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形成一種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能力。所以提問的方式非常重要,提問的內容角度也應以正確、深度適中為宜。從不同的角度提問能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讀知識,能把他們的思維空間拓寬,使他們的思維方向發散開來。 我們可以從周益民老師所教的《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片段中得到啟示。
師:大家想一想,詩人把大自然說成是綠色,原因是什么?
生:大自然里有很多的綠樹、綠草、青山。
生:可是那么多的紅花、藍天,這些不是綠色的啊。
師:后面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可是詩人為什么一定要說成是綠色的呢?嗯,綠色是不是有另外的含義?
生:可能綠色代表了生命,代表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
師:說得太對了,“生命之樹常青”就是從這里來的。
生:老師,我在電視上看到沙漠里的綠洲,那就是生命的希望。
生:綠色代表了活力,像一個小學生朝氣蓬勃,天真有熱情。
生:老師,我還會背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綠被我們傳誦下來了。
生:老師,我們還看到超市里有綠色食品,綠是環保的意思。
師:是的,同學們,我們現在在一個什么樣的課堂里?
生:綠色。
生:我就不同意這個觀點,其他顏色同樣也可以代表大自然的色彩!
師:那你能不能說一下大自然還可以是什么顏色的呢?
生:大自然可以是紅色的。紅花、紅色的果實,其代表了豐收的景象。
師:紅色的大自然。好!讓我們感覺到了大自然的火熱,給我們以力量。我們還學了很多有關“紅”的詩句,比如說――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
生:映日荷花別樣紅。
生:人面桃花相映紅。
生:霜葉紅于二月花。
生:老師,大自然還可以是白色的。冬天有白雪,在白雪的裝點之下世界是那樣的圣潔。
師:不錯,由這位同學說的我想到了“瑞雪兆豐年”。
生:我覺得大自然不是單色的,而是彩色的,“五彩斑
斕”“五顏六色”就是對大自然的最好的寫照。
師:大家說得太棒了。老師就想了,我們同是生活在一個大自然中,可我們為什么對大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是因為每個人的愛好都有區別。
生:因為每個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大自然。
師:太好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讓我想到了坡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就是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原因。剛才我們討論的內容是不是我們心中的自然與現實的自然之間的關系呢?好,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與他一起體會他心目中綠色的大自然吧。
以上的教學片斷非常精彩,由教師的一句 “詩人為什么一定要說大自然是綠色的”展開了討論。學生把生活的實際與詩文聯系在了一起,于是,課堂就變得有話可說了。有的學生從所見所聞出發,看到大自然有綠樹、綠草、青山,所以大自然是綠色的;有的學生從自己的感受想到,因為綠色象征生命與活力,所以大自然是綠色的;還有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大自然是紅色的、白色的;更有一位學生想到了大自然是彩色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再看到學生的被動與冷漠,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眼里快樂的“火花”――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浮想聯翩、妙不可言、心靈共鳴。
學生的知識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本,而應在掌握了課本知識后,再在教師的引導下把這些知識運用到課外,把相關的知識聯系起來思考,這才是知識的價值所在。如學習《趕海》一文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在你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事,你能說來聽聽嗎?學習了《微笑著承受一切》后,可讓學生思考:你還知道哪些人也像桑蘭一樣堅強?你能具體說說他們的感人事跡嗎?學習了《荷花》一課,可讓學生在欣賞荷花的美的基礎上,又補充出示大自然中其他美好事物的圖片讓他們欣賞,并告訴他們:大自然是神奇美妙的,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感受,就會發現更多更美的事物。你能把你眼中的美好事物寫出來嗎?這幾個發散思維的提問都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問”,讓學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廣”,把“問”與閱讀、寫作等聯系了起來,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縱向、橫向發展。
[關鍵詞]生物;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滿興趣的學習過程,能加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培養學生探索精神,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充滿興趣的學習過程,能讓學習變得更加有效,更加輕松。只有培養好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轉化為主動學習。
一、上好第一節課
上好第一節課,是個良好的開端。在第一節課上,要盡最大可能地吸引住學生。因此,緒言課教師不能照本宣科,隨便帶過,應給學生多介紹一些有趣的生物事例,內容要豐富、詳實。如生物科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生物科學發展的前沿動態、大自然中有趣的生物現象等。這需要教師平時注意收集資料,有所積累,才能舉出生動有趣而鮮活的例子。另外,教師應用一些輕松活潑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注意情感的投入,融洽師生關系,為今后師生的交流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提高教學的直觀性
對于講解生物的形態結構和一些生理變化,如果教師只用干巴巴的語言來描述,學生難以接受。即使教師講得再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也不會太高。如果利用多媒體,結合掛圖、模型、實物等直觀的教學手段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三、讓學生親身體驗
如學習《人體生理》時,可讓學生感受自己的身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有效激發求知欲望,主動去探究知識;學習《膝跳反射》時,可讓學生親自做一做;學習《脈搏》時,讓學生測一測自己的脈搏。
四、設計新穎的課堂導入
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于平淡無奇處生疑。如學習《鳥綱》時可設計一組問題:鳥為什么會飛?人縛上一對翅膀就能飛嗎?家鴿有哪些結構特點適行?以問題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為學好《家鴿的生理結構》做好鋪墊。學習《反射》時,課前可發給學生不同的禮物,如紙包里的山楂、畫的山楂、寫在紙上的“山楂”字樣,讓學生說出自己吃到山楂,或看到畫的山楂,或看到“山楂”字樣的反應。學生興趣大增,為學習不同類型的反射做了很好的鋪墊。
五、巧用比喻
恰當引用比喻,能夠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 如植物有胚乳種子的胚如同嬰兒,胚乳便是母乳。種子萌發時,胚所需要的營養由胚乳提供,正如嬰兒吸食母乳一樣。胚乳的取名由此而來。又如,如果把一個細胞想象成一個工廠的話,那么,細胞壁則是墻內的警衛,各種細胞器如同場內一個個設備不同的車間一樣,各有其不同的生產任務。如線粒體可稱為動力車間,葉綠體是原材料加工車間,細胞核則相當于工廠的行政管理機構,有著指導調控全廠生產活動的職能。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識記和理解,又增強了趣味性。
六、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的很緊密,涉及學生的生活、身體健康等,學生很感興趣。如體育課長跑時,氧氣消耗量很大,呼吸加快。教師可教學生結合如何調整呼吸頻率和深度,提高呼吸質量,從而提高長跑的成績。另外,要加強實驗教學,讓學習多作實驗,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驗證,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興趣。
春天到了,太陽露出了笑臉,白云在藍天上飄呀飄,美麗的花兒都開放了,小鳥也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叫著“春天來啦!春天來啦!”,孩子們都很盼望著春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喜歡的、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尊重幼兒的自主活動,注重活動的過程,支持幼兒的發展。”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求,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兔八哥去春游》。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標志,都將引發一系列的猜想,將這些標志串聯在一起,讓幼兒樂看、樂想、樂說。,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托,拓展了幼兒的思維,促使他們用豐富的語言進行表述,體現了語言活動的有效性。此外,幼兒在活動中也體驗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真切情感!
目標預設
1.根據標志展開想象,合理創編故事情節,并用完整的語言表述。
2.嘗試用不同的詞匯描述兔八哥春游過程中的不同情景和心情。
3.感受春游的有趣,萌發熱愛春天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以幼兒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理念,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為幼兒樂意參與活動,根據情境能大膽、合理地進行想象和講述。同時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詞匯描述兔八哥春游過程中的不同情景和心情。
設計理念
1.注重主題背景:隨著春天的臨近,大自然中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春天里讓幼兒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春游”是極具吸引力的,利用情境的創設讓幼兒體驗春游過程中不同的心情,從而主動獲得感性經驗,形成自己的認識結構。
2.注重教學手段:問題和操作的設計有多樣性、層次性,給幼兒留有生成和發展的空間。
3.注重體驗原則:尊重幼兒的興趣,以幼兒發展為本,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
設計思路
冬去春來,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著絲絲春意,他們對春天既熟悉又好奇,作為大班幼兒已有春游的經驗,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去春游。他們已處于大班第二學期,應該學習有計劃、有主見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所以活動首先讓幼兒思考兔八哥出去旅游,必要的準備有哪些?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畫出不同的標志:天氣、物品、心情等等,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師幼互動的質量。接著創設不同的情境:兔八哥春游時走上小橋、掉入洞穴,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詞匯描述不同情景和心情,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然后兔八哥打開了一扇神奇的門,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結局,這是本次活動的亮點,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最后的延伸活動讓幼兒用標記的形式畫出旅行過程中還可能到過的地方、發生的有趣事情。這樣幼兒通過觀看、互相交流、親身操作,層層遞進地完成了本次活動。
活動過程
一、以兔子標志作為第一幅圖導入活動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先猜猜講的可能是誰的故事?(出示
)
一開始就直接出示了兔子的標志,一方面讓幼兒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兔子,另一方面讓幼兒對標志有了初步感受,一個好的標志能用最簡單的圖形,讓別人明白一個意思。
2.師: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都看見了兔子的標志。這只兔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兔八哥,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幼兒和課件互動)
3.師:故事里會講兔八哥什么事呢?我們來看一看這個標志。(出示 )
4.師:兔八哥悄悄地告訴我,春天到了,它要做一次春游,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什么變化。你們春游過嗎?去過哪些地方?
每一次旅行對幼兒來說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幼兒天性外向,都非常喜歡這種生活方式。教師的這種提問引導調動了幼兒原有的相關生活經驗,因此回答非常豐富
二、串聯各種標志,創編故事情節
1.師:那我們就跟著兔八哥春游吧,出去游玩,準備哪些東西?天氣要怎樣?兔八哥會是一個怎樣的心情?(晴天的天氣,快樂的心情)
出去游玩前必要的準備就是了解天氣,在出游前選定一個明媚祥和之日,會給人帶來一個好的心情。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當場在白板上畫出 和 ,用太陽作為天氣標志,用笑臉作為心情標志。這種師生互動既體現了教師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又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標志的興趣。
2.師:兔八哥開始春游了,它走呀走呀,突然在路邊看到了一個標志,你來猜猜,這個標志代表什么意思?(出示 ,幼兒猜測:小橋、游樂場的大門、長城、電話亭、火車隧道、城堡等)
3.師:到底是什么呢,我們來看一看。噢,兔八哥走上了小橋,這個標志就表示前面是座橋。站在橋上,兔八哥會看到什么景色呢?站在橋上看到這么漂亮的風景,心情會怎么樣?
看似一個很簡單的提問,但能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從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看見的景色:①抬頭看:藍藍的天空上,有紅彤彤、熱辣辣的太陽;有像棉花一樣的白云;小鳥快樂地飛來飛去。②低頭看:清清的河水里,一群小魚在做游戲;綠綠的水草扭來扭去,好像在跳舞;小螃蟹伸著大鉗子吐著泡泡。小蝌蚪甩著尾巴快樂地游來游去;③向遠處看:有一座座高高的山;密密的樹林里小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天邊還有七彩的彩虹。在春天里,看到這么多美麗的風景,幼兒們自然而然地表現出高興、喜悅的心情。
4.師:兔八哥帶著這份好心情向前走,繼續著它的春游。哇!在路邊又看到了一個標志,這會是什么地方呢?(出示 ,獵人的陷阱、神秘洞穴、地下通道、打球的球場、一口井、紅綠燈)
5.師:正在這時,聽到“咚”,兔八哥不見了,它去了哪兒?哎呀,不好,它掉入了一個洞穴。哦,原來這個標志就是小心洞穴(動畫課件)在這個黑乎乎的洞里,兔八哥的心里會感到怎樣?
情節峰回路轉,兔八哥本是看到美麗的風景,心情很愉快,可到了這里,不小心掉入了洞穴。幼兒的情緒也跟著起伏,可能會看到很恐怖的東西:邪惡的女巫、身體比樹還要粗的蟒蛇、巨大的黑熊、吸血的紅蝙蝠、兇猛的怪獸等。幼兒們將聯想自己在黑乎乎的洞穴里會遭遇到什么,此刻是害怕的心情,體會到人物的心理變化。
6.師:誰來救救這只可憐的兔八哥呀?怎么救?
幼兒的想法會是稀奇古怪的,其實都來源于我們的生活。生活體驗是想象力的來源,只有聯系生活經驗,大膽展開想象,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7.師:瞧,誰來了?(動畫課件,小老鼠說:兔八哥,你別怕,請你跟我往前走,你會看見一扇神奇的門,打開這扇門,就會發生有趣的事。孩子們,快看就是這扇門,門上的神奇標志就躲在小椅子底下,快把它找出來。)每個幼兒座位下有不同的標志門,比如多拉、星星、恐龍、金幣、樹林、花園等。如果兔八哥打開的是你這扇標志的門,它會看到什么,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請幼兒先自主找朋友說說,然后在集體面前講述)
8.師:兔八哥究竟打開的是哪扇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畫課件:魔仙棒標志,兔八哥推開門進入到魔仙島,變成了兔八哥小魔仙啦。)
三、完整欣賞故事
師:我們把這么多標志串在一起就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兔八哥去春游》,這個故事可是我們小朋友自己編的哦,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把一張張標志以電子畫冊的形式展現在幼兒面前,幫助幼兒梳理整個故事)
動感電子畫冊給孩子帶來了視覺的沖突,將平面的東西立體化,將故事中的標志串在一起,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通過立體動態的形象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給孩子最有效的傳達方式。
關鍵詞:小學生;課堂語言;表達能力
一、從觀察入手,培養小學生的課堂語言表達能力
1.讓小學生觀察、感受大自然
大自然是語言學習的最好課堂。只要小學生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看到了周圍自然界和勞動中的種種關系和相互聯系,在學生的心里會產生一種巨大的潛在欲望。這種欲望就是交流思維,交流自己的感受,希望同伴們來分享美的歡樂。這時就需要教師用豐富多彩的語言詞匯做一番描述,小學生容易接受并掌握,而且很自然地會用自已學過的詞語來表達自己豐富的思想感情。小學生的課堂口頭表達能力也就隨之得到了鍛煉。
2.讓小學生觀察、感受教材中的圖片
小學教材中有些課文配有色彩鮮艷、形象生動的圖畫,這些圖畫常能喚起小學生觀察、聯想和說話的興趣。如筆者在教學看圖學文《盧溝橋的獅子》時,指導小學生觀察圖畫: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真是很難數清楚。小學生被“帶到”了雄偉壯觀的盧溝橋上,此時讓小學生展開想象:“你如果到盧溝橋參觀,將會看到什么?是不是只看到課文寫的那些獅子的形態?還會有哪些形態的獅子?它們又會怎么玩,怎么樂?1937年,在槍炮聲中的獅子還會有快樂嗎?這時這些獅子又在想什么?做什么?”學生打開了思維的閘門,張開了想象的翅膀,說出了自己可能看到“追逐打鬧的獅子”“放開歌喉唱歌的獅子”“練武稱王稱霸的獅子”“高呼要和平、不要戰爭的獅子”“號召大家一起抗日的獅子”,等等。小學生怎么想就怎么說,興致勃勃,從而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和思維,有效地進行了課堂語言交際訓練。
二、創設情境,激發小學生的課堂語言表達興趣
1.通過分角色扮演創設情境
布魯納曾說:“小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分角色扮演的課文,教師可通過角色扮演創設情境。小學生只有對學習材料感興趣了,才會激起情感,情感又會觸發語言動機,提高語言技巧,使小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他們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往往會對那些內容有趣、情節生動、人物形象豐滿的兒童文學作品(如寓言故事、動物故事等)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2.通過教師豐富的語言創設情境
在教學中,教師要主動加入到小學生中間,成為小學生的伙伴,努力營構輕松和諧的氛圍,讓小學生輕裝上陣,敢于表達并樂于表達。教師生動的語言能吸引小學生,可以喚起他們濃厚的說話興趣,讓他們興致勃勃地交流自己的情感。如筆者在上口語交際課《我愛畫畫》時,先讓小學生猜謎:“‘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說的是什么?”當小學生猜出謎底“畫”后,再告訴學生:“畫畫可以讓我們看到美麗的校園,風景如畫的黃山,漂亮的鮮花,可愛的小動物……可以看到一個多彩的世界。”然后順勢揭示課題―――《我愛畫畫》。
3.通過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
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可使課堂語言訓練生動化。畢竟小學生和教師一起的時間多在課堂上,受時間和空間條件制約,有時無法創設情境。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師無法描述、小學生沒看過的東西或景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小學生產生感性認識,更激發了小學生的興趣,對口語交際教學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豐富課外活動,對簡單的語言表達進行延伸
經過上述鍛練,小學生由怕到敢,已經可以做一些簡單的課堂語言表達,還需進一步為他們創造鍛煉的機會,不斷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1.舉行作文朗誦會
每次書面作文后,找出幾名作文優異的小學生,讓他們先讀自己的作文,然后介紹自己努力提高寫作水平的經驗。這樣,讀的學生得到了鍛煉,聽的學生受到了啟發,學生想說話的愿望就強烈了。
2.組織游戲活動
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設計和組織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小學生在活動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如教師可組織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如“瞎子擊鼓”“貼鼻子”“畫嘴巴”等游戲,用較短的時間完成簡單的游戲,然后指導學生說,教師可提示:“游戲開始我們做什么?過程怎樣?結果怎樣?你覺得哪部分最有趣?為什么有趣?觀眾的反應怎樣?”還可以組織勞動競賽活動,如組織“疊被子”“釘扣子”等比賽,然后按先后順序說說活動的經過、結果及自己的感受。
3.舉行演講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