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紅梅公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十月二日上午,小姨帶著我們一家人游玩了常州紅梅公園。公園里,景色優美。黃燦燦的,紅艷艷的一串紅,開得熱鬧極了,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呢。樹木很多,但幾乎沒有一片落葉,地上很干凈。
公園里到處是人,玩的地方也很多。我和爸爸玩了太空漫步、碰碰車、泡泡球樂園,還有激戰鯊魚島。要說最讓我難忘的還是參觀鳥語林。鳥語林里有許多小動物,它們都是小演員。十點半表演開始了。我們站在一個小水池邊。一位叔叔在水池對面指揮動物表演。山羊走鋼絲、猴子騎車、小狗鉆圈都很有意思,尤其有趣的是鸚鵡的表演。鸚鵡能聽懂叔叔的的話,表演了升彩旗、騎單車、蕩秋千。鸚鵡一邊左右蕩,頭一邊合著節拍起伏,逗得游客們哈哈大笑。最后它還飛到媽媽面前,把她手里的一元的硬幣叼走了呢。哇,這些小動物真是太聰明了!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我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公園。
紅梅公園位于常州市東北面,因園內的著名古建筑紅梅閣而得名,是市內最大的一個綜合性公園。
好玩景點:
1、三區:在公園的南部是文物古跡區,有紅梅閣和文筆塔。在公園的西北部是娛樂活動區,有運動場、春暉茶室、青少年活動場所、游艇、聽松樓和舞廳。在公園的東部是科普教育區,有動物園、盆景園、月季園和屠一道根藝藏珍館等。
2、八景:在紅梅公園里,根據各區景點的不同特色,分為紅梅春曉、古剎鐘聲、曲池風荷、青巒倒影、鳳橋花徑、翠薇秋霞、孤山雪松和文筆夕照八個景點。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梅蘭芳 京劇藝術 文化距離 跨文化傳播
京劇大師梅蘭芳曾經多次奔赴日、美、蘇等國進行京劇演出,這種國際交流使古老的京劇藝術走向了世界。尤其是在與中國文化迥異的美國地盤上演出成功,更讓我們驚訝這一跨文化傳播的巨大魅力。那么,我們所要探討的問題就是,梅蘭芳的美國演出為什么能夠成功,是怎樣獲得成功的。下面筆者就從跨文化傳播角度思考并試圖解答這一問題。
一、中美文化差異:美國人不解京劇
梅蘭芳在赴美演出之前曾去過日本演出,日本與中國同屬亞洲,文化背景相仿,演出是非常成功的。但是相比去日本,梅蘭芳對去美國演出顧慮極大,這將是面對東西文化差異的問題,堪稱一場跨文化的演出。有學者甚至指出,中國對于美國人來說完全是陌生的,在他們的印象里,中國人只會做雜碎和雜碎面。有位名叫倫伯的美國人認為中國人完全缺乏藝術美感,原因是所有演員的吐字都是單音節的,沒有一個音不是從肺部掙扎吐出的,聽起來就像是遭到慘殺時所發出的痛苦尖叫,更有人說那唱腔高到刺耳以致無法忍受,尖銳的聲音如同一只壞了喉嚨的貓叫聲。①
當時,紐約時報以半瞧不起的口吻告訴紐約市民說,要看東方的戲劇,就要不怕煩躁,看躁了,就最好是出去呼吸幾口新鮮空氣……,又說梅氏扮成女人,但是全身只有臉和兩只手露在外面。②
正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尤其是戲劇文化的差異,造成了兩者文化間的巨大鴻溝。這種情況下,梅蘭芳去美國演出,能就此改變美國人對中國戲劇的印象,還是給美國人進一步諷刺挖苦的機會?當時誰也不敢肯定。
二、為演出“有的放矢”準備:充分了解美國文化
赴美演出,首先要跨越兩種相異文化之間的鴻溝。而要跨越這個文化鴻溝,最先需要做的是了解美國文化和美國的戲劇藝術,然后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實現理解和溝通目的。因此,為了解美國文化,梅蘭芳等人付出了很大心血。
梅蘭芳劇團赴美演出的主要組織者齊如山,他向凡是他所認識的美國人以及由美國回來的留學生,全面探詢美國方面的情形、美國人的心理以及他們對中國戲的意見。齊如山說:“美國旅游團或單人來中國,差不多都要來拜訪梅君,并且特別演戲,請他們聽,請他們批評。演出之后,總要設法問他們對于中國戲的真意見”。③劇團在出國之前,只要遇到歐美人士便問他們梅蘭芳演戲哪些地方最好,這就偵察了外國人的心理,好做出國演戲的準備。差不多有六七年的時間,問過的外賓就有一千多人。
當時,梅蘭芳也非常注意了解美國文化。梅蘭芳遍訪在華美國人和曾留學美國的中國學者以做可行性研究,頻頻與熟知美國文化的知識分子接觸,一方面了解美國文化以做到知己知彼,一方面也在尋求他們的幫助,其中出力最大的有和張彭春。
劇團赴美到了紐約以后,大家與在美國的諸位人士商議演出的方法,了解到美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而且沒有聽中國戲劇的習慣,不容易感興趣和不習慣長久坐觀。針對于此,梅蘭芳等人決定適應美國人的觀看戲劇的心理和習慣,改變了在中國長時間連續演戲的狀況,而采用了縮短演戲時長的做法,每晚只演一場共四段,連說明、音樂、叫簾、休息等共用兩個小時。而且演四段也是按照美國人的觀戲心理設置的,因為如果只演一段,戲劇的情節就不大容易明白,而且這樣的話臺上一切動作全戲沒大變換,可能會使美國觀眾不耐煩。情節、動作、服裝等都要時常更換,以適宜美國人的觀劇心理。
了解到美國的戲劇的“象真”(即寫實)特點,一般需較大的活動舞臺,因此戲臺普遍寬大。④針對這一特點,為保證赴美演出的良好效果,劇團特別制作了演戲用的桌椅,它們都是可以任意放大縮小的,而且尺寸普遍比中國戲臺用的加大一些。
由于美國人聽不懂中國話,所以在劇目選擇的過程中,梅蘭芳特別請精通中西戲劇差異、又熟知西方觀眾心理的張彭春幫助準確選擇劇目。張彭春憑借所具有的豐富現代戲劇西方戲劇知識的表演程式以及多年導演戲劇的經驗,建議選擇一些做、打多于唱、念的戲,如《刺虎》《汾河灣》《貴妃醉酒》《打漁殺家》等,以及《霸王別姬》里的劍舞。果然《刺虎》最受美國人歡迎。而且考慮到兩國語言差異,張彭春在開演之前就用英總說明,說明中國劇的組織、特點、風格以及一切動作所代表的意義,然后由劇團邀請來的華僑翻譯楊秀女士用英劇情介紹、說明。
三、大力策劃宣傳:使美國人了解中國戲劇
梅蘭芳在決定赴美后一直到動身前,和他的“智囊團”成員做了大量的幾乎是面面俱到的準備宣傳工作。
首先,就是利用招待外賓的機會進行宣傳。每逢有外賓來到國內訪問旅游,總有機會與梅蘭芳劇團約見。就利用約見的時候,把關于戲劇的圖畫書籍陳列出來請他們看,給他們詳細解說,使他們逐漸產生興趣。對于這種方法的效果,齊如山說:“他們(外賓)都靜靜的聽著,有時候眼里充滿了好奇之光,有時候臉上露出些驚訝的神氣,有時候恍然大悟,有時候驚喜非常。總之,他們對于中國劇的神情無論真懂與否,總似感到很大的興趣。在我們的本意,也正希望他們能發生興趣,留有深刻印象,等他們回國去,在茶余飯后,說給他們的親戚朋友們聽,作為談話的資料,這樣就間接的替我們宣傳了。”⑤
其次,與美國的新聞界、各大戲院劇場聯系,寄去照片、劇照并配以文字說明。也時常給駐在各國的中國大使官員通信,同時經常給熱心此事的留學生們寄去相關中國戲劇和梅蘭芳等的資料,以供他們給報館通信宣傳。而且還專門聘請了兩位美國人,每月付給一定報酬,讓他們定期與美國各報館通信,每封信都附上梅蘭芳的一兩張照片,這樣的宣傳也非常有效,劇團在以后就常常接到美國通信員的來函索要中國戲劇以及梅蘭芳的材料和圖片,并述說他們的媒體誠意,樂意代為宣傳。這樣材料和圖片就時常直接寄給美國的一些新聞媒體。齊如山對此感慨道:“美國來信索要梅君相片的越發多了,每年只算相片費大約在四五千元以上。據朋友調查美國登過梅君消息的媒體,他見過的就有幾十種。但至少寄到梅君家里的有三十余種。美國以個人名義要相片的信就有幾百封。”⑥
在準備赴美的最后階段,梅蘭芳劇團還特意寫了一百多篇臨時送各報館宣傳的文章,專門針對不同的報紙而寫成不同的樣式,此外,又專門把預備梅蘭芳沿途接待新聞記者時應該發表的談話,也寫了幾十篇,然后都譯成英文,以備臨時在美國分送。
第三,梅蘭芳赴美演出的主要組織者齊如山,為了進一步擴大宣傳力度和影響,還專門組織力量臨時撰寫了幾本宣傳書籍,譯成英文。在這些宣傳品中,有詳細介紹中國京劇知識的《中國劇之組織》,共分八章:唱白、動作、切末、衣服、盔帽、胡須、臉譜、音樂,除文字敘述,還專門搜羅摹畫種種關于戲劇的圖畫十六幅;有專門介紹有關梅蘭芳的歷史的《梅蘭芳》,因為《中國劇之組織》完全是宣傳中國劇的,既是梅蘭芳去出演,關于他個人也應該有專門宣傳,《梅蘭芳》主要介紹了梅蘭芳家族和歷史、旦角的由來和地位、梅蘭芳的創作品、梅劇在中國劇的地位,國內對梅蘭芳的歡迎和評價、外國人眼中的梅蘭芳等內容;有《梅蘭芳歌曲譜》,因為美國人習慣把歌曲譜成五線譜,為宣傳中國戲,有了這種譜,美國人便可有路可循,從而很快習慣我們的戲劇;有對梅蘭芳準備演出的戲加以逐一說明的《說明書》,它不僅是簡單寫出戲的內容情節,還把一切動作、作工、唱工、應該注意什么地方等等都清楚的寫出來,以使美國人能夠提前盡可能的理解和領會戲劇。
齊如山等人還精心畫了兩百幅圖,涵蓋了劇場、行頭、古裝衣、冠巾、胡須、扮相、臉譜、舞譜、樂器、鐘、宮譜、角色等15類,都配以中英文的雙語說明。
對于劇場和舞臺的布置,也考慮到美國受眾心理。考慮只須采取足夠吸引他們的模式,完全中國式的特色就能夠切中他們的心理,令美國觀眾大開眼界從而一炮打響。最終劇團決定設置成完全是中國特色的中國故宮戲臺模式。舞臺布置如下:第一層是劇場的舊幕,第二層是中國紅緞幕,第三層是中國戲臺式的外簾,第四層是天花板式的垂檐,第五層是舊式宮燈四對,第六層是舊式戲臺隔扇。劇場的門口滿掛中國式宮燈、梅劇團特有的旗幟;劇場內也掛著許多中國式紗燈,上面繡有人物故事、花卉、翎毛;壁上掛介紹中國戲劇的圖畫;所有劇場人員包括檢場、樂隊、服務人員都著統一的中國式服裝。這樣觀眾從靠近劇場開始就將被中國文化所包圍,也有助于他們對中國戲的理解。⑦
四、實現文化溝通:中國京劇風行美國
梅蘭芳和他的劇團,在熱心的文化界人士協助下,利用各種能夠促進文化溝通的手段,加強對中國戲劇和梅蘭芳的宣傳力度,通過積極主動了解美國人和美國文化、以及讓美國人充分了解中國戲劇和文化這兩種互動的方式,拉近了中美兩國的文化距離,促進了中國京劇藝術與美國藝術文化的有效溝通,尤其是改變了中國京劇在美國人心中的“刻板印象”,讓他們充分體驗到了中國的國粹――京劇的無限魅力。毫無疑問,梅蘭芳赴美演出之成功,有效的跨文化溝通和宣傳功不可沒。■
注釋
①許姬傳、朱家潛:《梅蘭芳的舞臺藝術》,中國戲劇出版社,1960年版,第106頁
②梅蘭芳、馬連良、程硯秋:《中國戲劇大師的命運》,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頁。
③齊如山:《梅蘭芳游美記》,岳麓書社,1985年版,第3頁。
④梅蘭芳:《梅蘭芳回憶錄:舞臺生活四十年》,團結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頁。
⑤齊如山:《梅蘭芳游美記》,岳麓書社,1985年版,第12頁。
⑥齊如山:《梅蘭芳游美記》,岳麓書社,1985年版,第13頁。
⑦李伶伶:《梅蘭芳的藝術與情感》,團結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頁。
參考文獻
1、齊如山:《梅蘭芳游美記》,岳麓書社,1985年版。
2、周姬昌:《梅蘭芳與中國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3、梅蘭芳、馬連良、程硯秋:《中國戲劇大師的命運》,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4、劉彥君:《梅蘭芳傳》,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許姬傳、朱家潛:《梅蘭芳的舞臺藝術》,中國戲劇出版社,1960年版。
6、李伶伶:《梅蘭芳的藝術與情感》,團結出版社,2008年版。
7、梅蘭芳:《梅蘭芳回憶錄:舞臺生活四十年》,團結出版社,2006年版。
8、梅蘭芳:《梅蘭芳戲劇散論》,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版。
9、武俊達:《京劇唱腔研究》,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年版。
10、錢寶森:《京劇表演藝術雜談》,北京出版社,1959年版。
11、單波、石義彬主編《跨文化傳播新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春天,柳樹發芽了。小湖里的水融化了,一條條小船從湖里劃來劃去,有的像天鵝,有的像鴨子,船里的大人和小孩玩的可高興了。
夏天,柳樹長得很茂盛。有的小朋友在小湖里玩水,一會兒我潑他一身,一會兒你潑我一身,他們的身上都濕透了,可很開心。這時荷花開了,有粉紅的、白的,可漂亮了!特別是粉紅的,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老年人在亭子里唱戲,真好聽!
秋天,樹葉黃了,每個角落都有一點落葉,風一吹,落葉就翩翩起舞,好看極了!
冬天,小湖里結了冰,小朋友在上面滑來滑去,開心極了!
[關鍵詞]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腦損傷;血清腦型同工酶;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中圖分類號] R72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12(a)-0095-03
膽紅素腦病是新生兒常見病癥,也是臨床新生兒致死、致殘的重要因素。目前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進步,新生高危病癥的救治成功率越來越高,因此要求臨床早期對腦損傷進行監測并及時干預。但是研究顯示在患兒出現明顯的膽紅素腦病臨床表現前,部分患兒已經出現了神經毒性損傷[1],并且對黃疸患兒長期隨訪資料顯示,在傳統意義上安全膽紅素水平內,患兒也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及低智力,因此膽紅素腦病的疾病譜較廣[2]。本文筆者檢測高膽紅血癥新生兒血清腦型同工酶(CK-BB)、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進行行為神經能力測評(NBNA),分析NSE與CK-BB水平與腦損傷的關系及其早期診斷意義,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第二人民醫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80例為研究組,同期健康足月新生兒80例為對照組,排除先天畸形、感染、窒息及分娩機械傷引起的腦損傷患兒。其中研究組患兒根據總膽紅素(TSB)水平分為重度高膽紅素血癥組(重度組)(TSB≥342 μmol/L,即20 mg/dL)34例、輕度高膽紅素血癥組(輕度組)(171 μmol/L≤TSB
1.2 方法
全部患兒均采用真空采血管采集股靜脈血2 mL,行3000 r/min離心后低溫靜置10 min分離血清,然后將血清分為3份,其中TSB檢測采用重氮法,使用儀器為日產OLYMPUS 5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清NSE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采用瑞士CanAg公司NSE酶聯免疫試劑盒及美國BIO-rad 550酶標儀;CK-BB測定采用比色法測定CK-BB活性的免疫抑制酶動力學方法;所有檢測步驟均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NBNA)評分法:包括27項行為能力和20項神經反射[3],在光線半暗、安靜的環境中進行,應先將欲測試的新生兒放在上述環境中30 min后測試,在2次喂奶中間,睡眠狀態開始,室溫要求24~28℃,全部檢查在10 min內完成。總分37分及以上為正常,37分以下為異常。
1.3 統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兩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性研究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組與對照組NSE、CK-BB、TSB、NBNA的比較
研究組NSE、CK-BB、TSB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NBNA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研究組中不同膽紅素水平患兒NSE、CK-BB、TSB、NBNA的比較
研究組患兒中,重度組NSE、CK-BB、TSB水平明顯高于輕度組,NBNA評分明顯低于輕度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分析顯示,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NSE、CK-BB水平與NBNA評分均呈負相關(r = -0.579、-0.437,P < 0.05),NSE、CK-BB水平與TSB水平呈正相關(r = 0.412、0.596,P < 0.05)。
3 討論
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發生主要受腦內膽紅素水平的影響,膽紅素主要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而血腦屏障極易受內環境及個體因素的,因此即使患兒血膽紅素在生理范圍內,仍有可能發生神經毒性損傷危險性[4],因此預防膽紅素神經毒性損傷要注意個體化差異,有學者指出應根據患兒不同胎齡、日齡、出生體重及其他高危因素制定個體化干預指征[5]。這也同時導致臨床對該類患兒進行預防干預時很難統一確切的標準,因此尋找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腦損傷相關的敏感指標對診斷、預防及治療高膽紅素腦損傷有重要意義。
NSE是參與糖酵解途徑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種,特異性地存在于神經組織和神經內分泌組織中,其在腦組織細胞的活性最高,周圍神經中的水平遠低于腦內,因此NSE可作為中樞神經損傷的敏感性指標[6]。正常情況下NSE存在于成熟的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中,當神經細胞損傷時,細胞膜崩解,NSE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和外周血,由于其穩定性較高,故通過血清檢測較為容易。研究顯示但患兒血膽紅素水平高于10 mg/dL時,血清NSE即可出現明顯升高,并且隨著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的升高,血清NSE水平繼續增加,兩者呈正相關關系[7],由此可見患兒在輕度高膽紅素血癥時已經出現神經損傷,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患兒NSE水平高于對照組,重度組水平高于輕度組,NSE與TSB呈正相關與文獻報道相符。
CK-BB是肌酸激酶的一種,主要存在于腦內神經元和星形膠質細胞中,對反映腦神經元和膠質細胞損傷具有較好的特異性[8]。腦神經受損時CK-BB從腦細胞釋放直接進入腦脊液,或通過受損的血腦屏障進入外周血。研究顯示高膽紅素血癥腦病患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患兒血清CK-BB水平均出現異常增高[9]。本文中研究組患兒血清CK-BB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與文獻報道一致。NBNA測評是一種全面評價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水平的評估方法,文獻報道顯示NBNA可早期反映新生兒神經功能異常,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有學者報道新生兒總膽紅素水平高于10 mg/dL時,NBNA評分出現下降[10]。可見傳統臨床認為TSB的合理范圍內(
綜上所述,對于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單純通過TSB判定腦損傷可靠性較低,而本研究高膽紅素患兒中,NSE、CK-BB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NBNA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NSE、CK-BB水平與NBNA評分呈負相關,提示隨著膽紅素水平的升高,患兒腦損傷加重,臨床可以將NSE、CK-BB作為腦損傷的敏感指標。
[參考文獻]
[1] Soorani I,Woltil HA. Are moderate degrees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healthy term neonates really safe for the brain?[J]. Pediatr Res,2001,50(6):701-705.
[2] 胡亞美,江載芳.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39-411.
[3] 劉華君,納志云,魏群德,等.新生兒20項行為神經測定、腦干誘發電位對診斷膽紅素腦病的價值[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2,17(3):211-212.
[4] 吳青林.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神經毒性作用的監測[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5):56-58.
[5] Shortland DB, Hussey M,Chowdhury AD. Understanding neonatal jaundice: UK practice and international profile [J]. J R Soc Promot Health,2008,128(4):202-206.
[6] 陳潔,錢新華,梁婉儀,等.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及S100B蛋白在新生兒膽紅素腦損傷的變化及意義[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2,20(6):62,66-68.
[7] Xu S,Yang SJ,Yi HY,et al. The clinical value of sermn neuron-specific enolase in neomatal hyperbilirubinemia [J]. The Journal of Neonatology,2005,20(5):210-213.
[8] 孫治安,張秀清,井麗娟.膽紅素腦病發病機制及防治新觀點[J].中國綜合臨床,2000,16(8):571-572.
[9] Gao C,Wang J,Miao SX. Relationship between hybrid muscle creatine kinase isozyme and changes of bilirubin level in neonates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J]. 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2005,20(6):5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