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花鳥魚蟲市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國基路153號。
2、陳砦花卉市場-觀賞魚區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國基路133號附近。
3、東區花卉市場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東四環路。
4、鄭東花卉市場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鄭東花卉市場
5、陳砦花卉市場
1、廣州市花地花鳥魚蟲批發市場
廣州花地灣花鳥魚蟲批發市場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芳村花地灣的廣州花地灣花鳥魚蟲批發市場,又名“廣州市越和花鳥魚藝大世界”,占地達十萬平方米,地處廣州地鐵一號線花地灣站C、D出口,同時占據珠三角輻射線交匯點的有利位置,并附設大型停車場,外地車不受交通限制,且多條公交車線路直達市場。
廣州花地灣花鳥魚蟲批發市場,迎合了廣大花鳥魚藝賞玩愛好者的需求應運而生。云集過千家廠商,獨具一格的休閑購物環境,自然、優雅而富有情趣。融匯觀賞性、珍稀性、專業性的產品陳列,吸引了國內外不同年齡層次人士,成為休閑游覽勝地,被廣州市旅游局授予為“廣州一日游”景點。每天吸引著數以萬計的全國各地的商家和消費者前來采購、考察。是全球最大的水族市場、觀賞魚銷售中心,全國園林園藝工程公司最集中地帶,華南地區最大的觀賞鳥批發集散地。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芳村花地灣花地大道北
電話:020-81529230 81529231
2、廣州市沙東有利國際服裝批發城
廣州市沙東有利國際服裝批發城由北城、南城、恒利三座服裝城組成,位于華南地區重要服裝批發集散地——廣州·沙河濂泉路的核心位置。沙東有利服裝批發南城,位于廣州先烈東路149號(近濂泉路口),該服裝城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商鋪1200家,商城通道流暢,配備中央空調,多臺自動電梯和貨梯,交易環境優雅。沙東有利國際服裝批發北城位于濂泉路31號,升級改造后成為濂泉路沙河服裝批發城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成交量最大的專業服裝批發市場。北城面積44000多平方米,商鋪1400家,內部采取專為批發市場設計的螺旋式上升通道,可從一樓平步至五樓,無樓層之分。是沙東有利集團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一個輻射華南地區,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現代化專業服裝批發市場。沙東有利服裝場面恒利商城位于沙東大街10號,將于2005年建成,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主要以寫字樓和倉儲作為南北城的配套設施使用。
地址:廣州市沙河濂泉路15號
電話:020-87713669
3、廣東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
廣東東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場座落在東莞市莞龍路下橋路段,于1997年9月開業。市場總占地面積5.2萬平方米,分南場區和東場區,并設有北果區、南果整車交易區、精品果區、季節性時果交易區和香蕉交易區。市場配套設施齊全,建有網站,配有場地電子監控系統、信息網絡、電腦化結算系統、百噸地秤、4780立方的果蔬保鮮冷庫、農藥殘留測檢室,并設有咨詢、衛生、裝卸、保安、食堂、招待所等管理服務部門。屬下的果菜市場2004年總成交額11.5億元,總成交量58.5萬噸;2005年總成交額12.4億元,總成交量63萬噸。已成為廣東省目前最大的優質果品集散中心之一。商品交易幅射范圍已達全國大部份省區,同時也成為向港澳地區提供國產優質果品出口的一個重要供貨基地。
地址:東莞市莞龍路下橋段
電話:0769-22204713 傳真:0769-22204713
4、廣州國宏服裝批發市場
廣州國宏服裝批發市場位于廣州市最繁華的流花服裝聚集地站南路東段國宏大廈,是一個規模宏大、配套齊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黃金中心地帶。國宏服裝批發市場經營的服裝種類繁多,包括各種針織、毛織、梳織服裝和流行、休閑時裝等。廣州國宏服裝批發市場已全面開業,300個寫字間和100多個商鋪一搶而空;眾多服裝名牌和設計公司、廠家已進駐大廈,經營服裝種類繁多,包括各種針織、毛織、梳織服裝和流行、休閑時裝等等,面向全國各地,并且許多產品已在俄羅斯、中東、東南亞等國外市場占據重要位置,現市場每日平均人流上萬人次。
地址:廣州市人民北路921號
電話:020-86662660
5、廣州水產品中心批發市場
國家級廣州水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設在鬧市黃沙大道的白鵝潭畔,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規劃建設面積25萬平方米,包括批發、零售海鮮、河鮮、冰鮮、塘魚、咸魚、海味等鮮活干咸水產品和農副產品以及與市場相配套的水產品加工場、冷庫、大型停車場、物資供應、信息、銀行、旅店業、飲食業等設施,集市場觀光旅游于一體的國家級大型綜合市場。
該市場的前身是廣州港務局新風港務公司于1994年利用港口碼頭開設的黃沙水產市場?,F經營場地2.5萬平方米,檔位230個,以經營鮮活水產為主,在全國乃至港澳地區、東南亞國家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該市場設在鬧市中心,與白鵝潭畔、鐵路南站和珠江隧道比翼相鄰。水陸交通十分方便。廣州毗鄰港澳,歷來是中南地區水產品集散地和出口港澳的轉口點。廣州又是國家重點旅游城市,“生猛海鮮”不僅廣州人喜愛,且影響全國。
地址: 廣東廣州市黃沙大道白鵝潭畔
電話: 020-81832346
6、深圳鐘表配套中心批發市場
位于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路的深圳鐘表配套中心批發市場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國家級批發市場。批發市場規劃占地2,100平方米,共有220個鋪位?,F超過九成的鋪位經已租出,入場企業共200家,其中三分之一租予香港廠商。
深圳鐘表配套中心批發市場發展目標是要給予鐘表生產商及零配件供應商一個集中采購交易的場所,是國內首個鐘表專業配套市場?,F時批發市場集中了中國內地、香港、臺灣、日本、瑞士、韓國等國家及地區各種鐘表零配件、原材料和生產工具等產品的生產商和經銷商。在批發市場采購的買家除來自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本土外,還有來自中國其他省外和海外買家,年接待客戶36萬人次。自開業以來批發市場累計營業額達12.5億人民幣。深圳鐘表配套中心批發市場已不單發展成為內地鐘表成品廠家的配套供應地,同時也是鐘表新潮流的窺視窗口,在內地占有重要的地位。
收蟋蟀輾轉山東
老陳從不在當地的花鳥魚蟲市場設置固定攤位,而是依靠臨時攤位打游擊。早在8月上旬,老陳就冒著高溫坐火車前往山東收購蟋蟀。因為本地的蟋蟀幾乎已銷聲匿跡,來自安徽的蟋蟀身子骨也不是特別硬朗,而只有山東蟋蟀在養蟲界是最英勇善斗的。老陳趕到山東兗州之后,又轉車到了寧陽、曲阜等地。當地農村有很多農民都將農舍改為了臨時旅館,專門出租給這些蟋蟀商,每天的租金多為5~10元,三四個人湊在一起就是一夜,村莊里外大小農舍旅館幾乎被擠爆了。據老陳介紹,販賣蟋蟀所帶動起來的產業在寧陽、曲阜等地每年可帶來4億多元的收入,稱得上是低成本高利潤。
當地農村都有農民自發組成的露天蟋蟀交易市場,老陳和其他收購商一樣,紛紛涌去趕集。農民們大多把自己家里的桌子、板凳拿出來排成一列,各類大小蟋蟀憑人挑選。面對眼花繚亂的蟋蟀,對于老陳他們來說就要擦亮眼睛,細心去辨別蟋蟀的體能特征了。
通常來講,雌蟋蟀是不好斗的,將大量雌蟋蟀放在一起它們永遠都是親如一家,所以只有雄蟋蟀才能進入老陳他們的視野。老陳一般選擇外表顏色較深的蟋蟀,光線照射下蟋蟀外殼往往油然發亮,而且蟋蟀的尾部不要太尖,否則的話斗起來沒有什么力度。
目標:野生優良蟋蟀
在老陳的身邊,不少外地客商都是一次性批量收購了幾十只平均價格在2~10元的普通蟋蟀,但是老陳卻并沒有立刻出手,而是僥幸遇到了當地一個捕蟀能手,并且從他手中看到40只上品蟋蟀。這些蟋蟀外表非常健壯,爭斗起來互不相讓,甚至還很難分出勝負,老陳認為能遇到這么好的資源機會確實難得,一番討價還價之后,以1.2萬元的價格悉數買了下來。在賣主看來,自己偶然捕捉到的野生蟋蟀每只能賣上300元已經算是不錯了。
老陳告訴筆者,這次收購的蟋蟀還算不上頂尖級品種,因為江浙人目前在斗蟋蟀的活動中還有些保守,一只蟋蟀賣上千元就已經算是高價了,而在比江浙等地更進一步的北京、上海,有些買家就算碰到賣價上萬元一只的蟋蟀也會毫不猶豫地傾囊笑納。
其實,老陳也想過到當地農村的野外去嘗試著捕捉蟋蟀,但是這次卻無功而返。別說是白天,就是晚上也沒有任何收獲。老陳坦言,除了自己對當地地形不熟悉之外,如今蟋蟀資源很緊俏也是一個原因?,F在每年8月趕往曲阜收購蟋蟀的有好幾萬人,而且基本上沒有空手而歸的,這樣一來,蟋蟀資源也就逐年減少了。再加上法律也并不保護蟋蟀,所以山野荒原很難找到蟋蟀的影子,只有當地農民才敢深入到地形險峻復雜的無人區去捕捉好的蟋蟀。今年中上等蟋蟀的收購價格普遍比去年翻了1倍,那么就可想而知在中心城市市場上的賣價會更加水漲船高了。
40只蟋蟀凈賺6萬元
花鳥市場
1990年中山公園東門旁,曾有一溜花鳥市場,坐落在改造前窄窄的老公園北路上。十來家狹小門面,撐起了廈門最初的閑情逸趣。百米長的花鳥市場,夾著花香鳥糞的味道,白天人來人往,門庭若市,入夜后也常有店家加班趕制鮮花籃,直到老路拆去,花鳥市場解散,一眾花草魚蟲店陸續遷往中山公園北門附近的溪岸路上。
老居民樓
曾經住著休業在家的老人,精力滿滿要勇闖世界的年輕人,和美的三口之家,新婚的夫婦,學生、攤販、公務員、個體戶……早已破舊的居民樓,曾經有這城市最真切的生活。如今這些居民樓在一日三餐和朝昔反復之間漸漸老去,老人們早已不在,那些勇往直前的年輕人也早已偃旗息鼓,那些奔跑在午后陽光的孩童或許也早起步飛向了這個世界。
華新路?幽靜老別墅
廈門有一種味道,不是在海灘邊,不是在街市里,而是在那些老別墅的紅磚瓦上。 華僑歸國潮時涌入的大量混搭著中國味道的東南亞文化,老華僑們遠從南洋歸來,帶來了上好的木料,南洋的風格,異樣的風情。世事更迭,時代變遷,這些靜靜屹立在新華路上的紅磚別墅,像一個個靜默的老人坐在路口觀望著世人。華僑歸國潮迎回了太多這樣老別墅,分散在城市的一些角落,帶著復雜的文化背景,在這里生根萌芽,再與本地居民文化漸漸融合。如今這里新生許多趣味小店,很可一逛。
中山公園創設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秋,以廈門市東北隅143萬余平方尺的丘陵、溪谷、濕地為園,設計者對天成的奇石、溪流、佳樹進行藝術雕琢,成就了許多美景,被譽為當年華南第一園。
廈門一莞爾小島,然山明水秀,名勝古跡遍布。當年,中山公園與虎溪公園、鼓浪嶼的延平公園,合稱廈門三公園;加以大八景、小八景、景外景,處處煙花錦繡,個個畫情皆有,無邊景色,俯仰可得。尤以中山公園地處鬧市邊緣,院內雕鏤砌筑,古雅幽絕,冠于虎溪延平,異于24景,頗得市民青睞,每于明月當空,海風輕拂之時,人們常信步園內,享受生活愜意,飽覽山水勝概。
淪陷時期,敵騎蹂踞,園內精華,與虎溪延平同遭凌夷。勝利后,社會賢達倡修公園,得以恢復舊觀,仍為市民尋幽必到之地。
彼時,白天的中山公園,是大型集會、體育競技、市民鍛煉的唯一場所;夜晚,乃是青年人的幽會天堂。那個年代,文娛項目單一,人們思想保守,還不懂享受電聲娛樂,中山公園就成了玩樂的唯一選擇:青年朋友在電影散場后,就往中山公園跑,來尋藏在迎春花中的小石凳,或到溪邊、山坡的幽靜地,偎依傾談。待殘月西沉,海風漸歇,“北仔餅”、源和堂蜜餞的叫賣聲休息歸去多時,甚至微露已下,一對對情侶才手牽手情意未休地從四個門轉入大馬路,散了去。這樣美好的日子只過了大約六七年,就發生了“”。但那六七年,留給了廈門人關于中山公園極美好的記憶。
別人家魚缸里養的魚大多數是買來的,而我家魚缸里養的魚卻是“捕”來的!
有一次,爸爸帶我上花鳥魚蟲市場去“開開眼”,看到大大的魚缸里游著好多漂亮的小魚!我也想要養幾條漂亮的小魚??砂职终f:“媽媽不讓養,因為以前養過這樣的小魚,可養的時間總是不長,所以媽媽就不想再養小魚了!我一聽媽媽不讓養,就撅個大嘴跟著爸爸回家了!
去年暑假里的一天,爸爸說:“我帶你去捕魚吧”!我一聽捕魚兩字,腦子里馬到上就浮現出了四個漁民伯伯各拉住一張大的魚網的四個角,魚網中間裝滿了大大小小的魚的場面!忙問爸爸:“網呢,讓我看看是多大的!爸爸神秘的一笑說:“等一下你就知道了!”我帶著疑問跟著爸爸上了路,只看見車筐里放著兩個不算大的塑料罐,其中的一個罐口上還系了一根挺長的繩子!
到了小湖邊之后,爸爸選好了一個地方,把系著繩子的那個小塑料罐放到了水面下,然后靜靜的站著不動,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站在邊上不敢動。過了一大會兒,看到爸爸迅速的把手里的繩子向上一提,小塑料罐里頓時充滿了水。啊!還有幾條小魚,我高興沖著爸爸喊:“魚,魚!”爸爸說:“大閨女,不用網也是可以捕到魚的!爸爸把捕到的小魚倒進那個沒有系繩子的塑料罐里,然后又用同樣的方法又捕到了幾條小魚!
現在,這十條小魚還在我家的小魚缸里養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