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答謝中書書翻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實是欲界之仙都的翻譯:這里真是人間仙境啊。
實是:確實是。欲界:指人間。仙都:仙境。實:實在。
出自《答謝中書書》,是淺易文言文,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全文共68個字,以“美”字統(tǒng)攝全篇。文章以感慨發(fā)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nèi)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16—0075—01
當老師多年,越來越佩服學生了。學生潛力無窮,就看老師能不能相信他們,給他們充分的展示機會。講綜合性學習《說不盡的橋》時,我讓學生查找資料,分組展示橋的魅力。結(jié)果大出我所料,學生涉獵之廣泛,資料之豐富,幻燈之精美,讓我感慨萬端。由此我想,新時代的老師除了“傳道授業(yè)解惑”外,更要激發(fā)學生的潛力,給學生充分的展示機會。
也許有的老師會說,那是綜合性學習課,學生好查資料,其他課文,學生未必能做好。那我就再舉幾個例子。
講《記承天寺夜游》時,我這樣組織學生:第一步,讀通課文;第二步,自主翻譯;第三步,小組合作解決難點;第四步,各組派代表講解;第五步,其他學生提問,各組代表作答,老師適時點撥、指正。(操作這幾個過程時,老師要先“煽動”學生積極參與,比如老師可以告訴學生,提問時可故意刁難。)
于是,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課堂生成許多問題和答案:
1.作者為什么要寫時間?
答:游記小品文,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是必然的。
2.為什么要偏偏是十月十二日夜? 是不是蘇軾的日記?
答:可以視為日記,那天就是十月十二日嗎。
3.為什么解衣欲睡了,又欣然起行?
答:蘇軾屬文人雅士,有閑情逸致。農(nóng)民工累了一天,才不看月亮呢,有的話,也會被視為神經(jīng)病。
4.為什么偏要找張懷民?找別人不行嗎?
答:他們都是被貶之人,志同道合,能相互理解。再說,他們都是文人雅士,志趣相投。找你,你行嗎?
5.坡被貶到黃州,心情應(yīng)該抑郁,為什么還“欣然”?
答:他被貶黃州,心情是抑郁的,所以才去夜游,釋放一下嗎,就像你煩惱了去打游戲一樣。
有學生反駁:不全對。從本文描寫來看,景色的確很美,作為文人雅士,和志同道合者一齊游賞,應(yīng)該是高興的。
有學生補充:高興是有的,也有抑郁,從最后一句就能看出,你細品一下“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好像在說“我們都成了閑人了!” 他本是朝中大官,現(xiàn)在成了閑人,自然有不得志的感慨。
6.文中的“閑”怎樣理解?
……
再如講《答謝中書書》時,有學生針對“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提問:為什么魚在傍晚才跳?這個問題看似有意刁難,但深究之卻有意義。為什么猿鳥在早上鳴?傍晚不鳴嗎?魚真的只在傍晚跳嗎?經(jīng)老師提醒,學生一討論,明白了,這里用了互文的修辭方法。
講《我的第一本書》(自讀課文)時,我采用了一種新的模式。先讓學生自讀課文,之后上臺演講。講什么呢?我提的問題是:你從本文中讀出了什么?先在黑板上寫一個關(guān)鍵詞,之后圍繞這個詞進行演講。結(jié)果也是出人意料,舉例如下:
學生甲:我讀出了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的學習很關(guān)心,還幫兒子把一本破書修補成兩本,最后帶兒子到另一所較好的學校去讀書。
學生乙:我讀出了辛酸。那個年代怎么那么窮?學生連本書都買不上。別說學生了,老師“弄不成”也只能弄到國語課本。喬元貞后來連學也上不起了,考第一名的聰明孩子最后只能挎?zhèn)€籃子走街串巷去謀生,可悲。
學生丙:我讀出了友情。作者把僅有的一本國語課本分一半給他的好友喬元貞,透出鄉(xiāng)間村鄰友好的情義。
學生丁:我讀出了一種情趣。就是作者和他家的狗,那么默契,都可以演雙簧了。
……
【關(guān)鍵詞】 讀準 讀熟 讀懂 讀美 讀寬
【中圖分類號】 G4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6(b)-0036-01
1 讀準
古詩文教學中,首先要讀準字音,做到準確無誤。需要注意以下幾種情況:多音字,古詩文中出現(xiàn)多音字,一般要據(jù)義定音。如“塞”字,阻塞、堵塞,現(xiàn)動詞性,要讀sè,“sāi”音是名詞性,有塞子、瓶塞之意;動詞性是放入之意,“sài”音是名詞性,邊塞、要塞等險要之地的意思;通假字,通假字屬于假借現(xiàn)象,同音替代最多,也有字形接近的:如“被堅執(zhí)銳”、“屬予作文以記之”“略無闕處”,追本溯源,分別通“披”“囑”“缺”所以讀音應(yīng)為pī、zhǔ、quē;生僻字,就是大多時候不常用的字,這就需要平時多積累,才能少犯錯誤。
2 讀熟
在讀準的前提下,進一步就是把詩文讀熟,要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讀出文氣,這需要做到以下四點:句讀要準確,一旦停頓有誤就不易理解、把握文意了。如“其一犬坐于前”,應(yīng)當在“其一”后面短暫一停頓,而不能在“犬”后停或連讀;注意長短句子,做到緩急相宜,如“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此樂何極!”就要一氣呵成才有味道;注重句子的語氣,把握輕重音,如陳述語氣、感嘆語氣、反問語氣、限止語氣都要讀準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的“寧”字就要重讀;注重節(jié)奏的把握,特別是古詩,一般按音節(jié)停頓,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總之,讀熟就要做到不增不減,不脫不漏,熟練流暢。袁闊成先生的評書《三國演義》中《出師表》一節(jié)的朗誦當是典范。
3 讀懂
所謂“懂”,就是要明白作者表達的意思,體味作者獨特內(nèi)心感悟,把握作者流露的真摯情感。
第一步是讀懂句子的含義,這必須把握住重點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的理解,特別要注意①通假字(前面提到通假字的讀音):一定要明白本字是什么,否則會產(chǎn)生歧義,如“欲信大義于天下”就需明確“信”字是通假字,通“伸”,“伸張”之意。②古今異議詞:有些詞義古今有很大差異A:詞義擴大,如“每假借于藏書之家”中的“假”字,古詩文里是動詞,借、憑借、利用之意,現(xiàn)代漢語又多了形容詞“虛偽、不真實”的意思。B詞義縮小,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妻子”不單指配偶,還有孩子。C詞義交叉,如“臨表涕零”中的“涕”字是眼淚之意,D詞義轉(zhuǎn)移,如“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犧牲”古今詞義就完全不同了。③詞類活用,主要表現(xiàn)在實詞之間轉(zhuǎn)換,如“銜觴賦詩,以樂其志”,“樂”字就得活用作意動用法,翻譯為“以……為樂”。此外,常見的虛詞的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如“而”的用法就分為順接、轉(zhuǎn)接、修飾三種用法。還要把握詞的本義、比喻義、引申義等。
在讀懂含義基礎(chǔ)之上,就要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體味他們的真情實感,做到真正讀懂,這是更高一個層次。這需要對古詩文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設(shè)身處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感同身受,盡力做到與作者共鳴。只有如此才會深入、透徹理解古詩文,才會體會古文人精神世界,感受他們獨有的人格魅力。如白居易的“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境界夠高的了,但比起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所顯示的情懷來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4 讀美
入選教材的古詩文都是經(jīng)典名篇,是古代燦爛文化的代表,美是不言而喻的,讀之可以陶冶美的情操,提高美的品味。
4.1 感悟古詩文里的自然美
很多古詩文都有著對自然山水的細膩描繪,讀來給人以美的享受,“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石出”,歐陽修用最簡潔的語言準確的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特征,如同一副畫卷展現(xiàn)開來,有身臨其境之感,賞心悅目,美在其中。
4.2 品味作者對生活美的追求,很多佳文都是作者對他所處時代的反應(yīng),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過故人莊》表達出作者愉悅和期盼,而世外桃源又怎么不是陶淵明的理想和追求呢?生活美就展現(xiàn)在作品中,作者的喜悅躍然紙上,那么美好,也令讀者向往
4.3 欣賞古詩文的藝術(shù)美,A體味優(yōu)美的意境,讀《答謝中書書》眼前就是絕好的山水畫
讀《三峽》連綿高聳的群山、四季多變的江水叫人留戀往返;讀《觀潮》又受到強烈的震撼。B把握精巧的構(gòu)思、多變的表達手法,構(gòu)思巧妙體現(xiàn)古人的嚴謹創(chuàng)作態(tài)度,《五柳先生傳》作者就巧妙的假別人口吻來抒寫己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醉翁亭記》,篇末才點出主人公。《口技》《觀潮》作者又都不約而同運用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結(jié)合的方法,至于抽象的說理詩文作家們習慣運用比喻說理,使說理變得通俗易懂,便于讀者接受,如《魚我所欲也》、《公輸》、《馬說》等,這都值得我們鑒賞、學習。C欣賞、學習生動凝練的語言,不論是古詩還是古文,作家們都對語言精琢細磨,所以語言又簡潔凝練又生動活潑,富有表現(xiàn)力,賈島“推敲”的故事是最好體現(xiàn),“春風又綠江南岸”、“云橫秦嶺家何在”中的“綠”“橫”都用絕了,給人美的享受外,還不得不佩服古人遣詞造句的功力。
總之,古詩文的語言凝練,感情細膩,音韻和諧,手法豐富,章法嚴謹,意境深邃,反復(fù)讀來能給人精神享受,靈魂凈化。
5 讀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