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柏寧格幼兒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字:幼兒教師 大五人格 情緒勞動策略
1、引言
情緒勞動是區別于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第三種勞動,它是指個體努力調整自己的情緒以表現出組織所要求的面部和肢體表情的過程(Hochschild,1983)。情緒勞動策略是指個體在情緒勞動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節與管理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他包括表層行為策略(個體只在外部表情上偽裝出組織所要求的情緒,但內心體驗與外部表情不一致)、深層行為策略(個體通過對自己的內心體驗進行調節,從內而外地表現出組織所要求的情緒)和自然行為策略(個體的情緒體驗與組織所要求的情緒相一致,個體自然地表現很出內心的情緒體驗)(Diefendorff,2005)。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深層行為策略和自然行為策略的個體具有更好的工作表現和心理健康水平。
關于情緒勞動策略的前置變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個體的工作滿意度對表層行為策略起到顯著負向影響,對深層行為有顯著正向影響(Johnson,2007;楊林鋒,2010);組織支持對員工的表層表現和深層表現有顯著影響(柏喬陽,2006);情緒智力與員工的深層行為有顯著的預測作用(湯趙穎等,2009);正負性情緒會影響到員工情緒勞動策略的采用(柏喬陽,2006);角色失調對員工的表層行為有顯著預測作用(Ashforth,1993)。針對特定群體的情緒勞動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員工、醫院醫生和護士及中小學教師群體,對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策略研究目前很少。
本研究對大樣本的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進行了調查,并定量分析了其與人格的關系,以補充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的研究課題,并為幼兒園招募幼兒教師提供理論參考。
2、方法
2.1測量工具
(1)情緒勞動量表。本研究采用Diefendor等(2005)編制,臺灣學者鄔佩君修訂的《情緒勞動量表》,包括表層行為,深層行為和自然行為三個維度,共14個項目,采用五點計分。該量表的信度是0.87,本次研究的信度是0.866。
(2)大五人格量表。1987年由美國心理學家Costa和McCrae編制,由中科院的心理學家張建新教授修訂。量表包括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宜人性和責任感五個因子。該量表的效度信度是8.78,本研究的信度是8.45。
2.2被試
本研究以幼兒教師為被試。選取了來自陜西西安三所幼兒園,廣西柳州兩所幼兒園,廣西桂林三所幼兒園,廣西南寧兩所幼兒園,廣西北海兩所幼兒園和廣西梧州一所幼兒園的幼兒教師共計390名。發放問卷390份,回收375份,其中有效問卷332份。已婚142人,未婚190人;農村61人,鄉鎮102人,城市169人;大學40人,高中97人,大專85人,中專66人,初中44人。
2.3統計方法
對收集到的數據采用SPSS13.0對數據進行分析。
3、結果
3.1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
人口統計學變量差異檢驗表明,結婚與否對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策略沒有顯著影響;年齡與幼兒教師的深層行為策略顯著相關,相關系數為0.34。以學歷和出生地為自變量,分別以表層行為、深層行為和自然行為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學歷對深層行為的主效應顯著(F=2.51*),事后檢驗表明大學學歷的幼兒教師的深層行為顯著高于初中和中專的;出生地對表層行為的主效應顯著(F=5.38***),事后檢驗表明出生于城市的幼兒教師在表層行為上要顯著高于出生于農村的幼幼兒教師,且學歷與出生地的交互作用顯著(F=2.37*);在自然行為維度上,學歷的主效應顯著(F=2.51*),事后檢驗表明,大學生的幼兒教師的自然行為顯著高于初中、中專、高中和大專,學歷與出身地的交互作用顯著(F=2.10*)。
3.2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與大五人格各因子的相關研究
表1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與大五人格各因子的相關
由上表1可以看出,大五人格與情緒勞動策略之間相關密切。表層行為與神經質呈顯著正相關,開放性呈顯著負相關;深層行為與外向性和開放性呈顯著正相關,與神經質呈顯著負相關;自然行為與宜人性和責任感呈顯著正相關,與神經質呈顯著負相關。
3.3大五人格對情緒勞動策略的回歸分析
本研究采用層次回歸分析的方法,使用逐步回歸的方式,探究大五人格各因素對情緒勞動策略的預測作用。即在控制了對大五人格和情緒勞動策略可能有影響的人口統計學變量之后,探究大五人格對情緒勞動策略的預測能力。該層次回歸分析的第一層變量是學歷和出生地,第二層變量為人格變量。分析結果見表2。
表2大五人格和情緒勞動策略的層次回歸分析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在表層行為維度,出生地對表層行為有負向,引入了人格變量之后出生地、外向性和責任感都對表層行為有負向影響。在控制了人口統計學變量之后,大五人格所解釋的變異量為12%。在自然行為維度,學歷的影響顯著,引入人格變量之后,學歷和宜人性對自然行為有正向影響,神經質對自然行為有負向影響。在控制了人口統計學變量之后,大五人格能解釋的變異量也是12%。對于深層行為維度,學歷對其有正向影響,但引入人格變量之后,并不能解釋更多的變異量。
4、討論
4.1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在人口統計學上的特點
人口統計學指標是探討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影響因素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發現年齡與幼兒教師的深層行為策略顯著相關,相關系數為0.34。這可能是因為年齡較大的幼兒教師比年齡較小的幼兒教師對情緒調節和管理更有經驗。學歷對深層行為的主效應顯著(F=2.51*),大學學歷的幼兒教師的深層行為和自然行為顯著高于初中和中專的,這可能是因為具有較高學歷的幼兒教師比學歷較低的幼兒教師,較多的受文化知識的熏陶,對工作和對待幼兒園學生的態度比較端正,所以能較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出生地對表層行為的主效應顯著(F=5.38***),出生于城市的幼兒教師在表層行為上要顯著高于出生于農村的幼幼兒教師,這可能是由于環境的原因,導致在農村長大的幼兒教師比在城市長大的幼兒教師更加純樸,不善于掩飾自己的情緒。
4.2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與人格特點的關系
回歸分析表明,外向性和責任感都對表層行為有負向影響,宜人性對自然行為有正向影響,神經質對自然行為有負向影響??刂屏巳丝谧兞恐?,大五人格對表層行為的解釋量為12%,對自然行為的解釋量也有12%。相關分析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外向性和責任感對表層行為有負向影響,可能是因為外向性人格的性格特點是追求自由,不受約束,所以具有該人格特質的幼兒教師不傾向于偽裝出組織所要求的情緒。宜人性對自然行為有正向影響,可能是由于具有宜人性人格特質的幼兒教師更加體貼,善良,有同理心,從而能自然地產生對幼兒園學生的喜愛和疼惜。神經質對自然行為有負向影響,可能是因為具有神經質人格特質的幼兒教師敏感多疑,經常感到焦慮和抑郁,從而很難打開心扉真誠地面對工作和幼兒園學生,很難有自然行為策略。
4.3對幼兒園招募幼兒教師的一些思考
研究結果表明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策略在人口統計學變量和人格維度上都有差異,所以幼兒園招募幼兒教師應注意一下幾點。在人口學資料上,學歷較高,年齡較大,出身在農村的應聘者可能比學歷較低,年齡較小,出生在城市的應聘者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現。就人格特點而言,具有宜人性、外向性和責任感人格特質的應聘者可能更加適合幼兒教師的工作。建議幼兒園招聘幼兒教師時,可以考慮對應聘者進行人格測試。
為實現“全球消除矽肺國際規劃”而奮斗 劉世杰
人造礦物纖維對肺泡巨噬細胞的毒作用研究 王起恩,韓春華,吳衛東
進一步辦好刊物 為國家預防保健戰略重點服務
溫石棉改性前后對人胚肺細胞癌基因改變的比較 樊晶光,王起恩,劉世杰
城市環衛清掃粉塵對工人的影響 牟清玉
矽肺患者血中一氧化氮和脂質過氧化水平的變化 周君富,吳丹參,朱永平
礦物粉塵誘導的肺泡巨噬細胞因子對肺成纖維細胞作用的研究 周建華,周立人,楊吉成
鈾礦矽肺動態分析 楊永生,周立人,吳企
急性溴素中毒22例臨床分析 呂亞莉,周寰遠,方振輝
釩鈦磁鐵礦塵對家兔肺泡巨噬細胞毒作用的體外研究 宋永康,陳啟升,官躍東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分析 彭則,李建強,王崇剛
影響塵肺診斷問題的探討 魏玉苗
某礦區接塵工人30年惡性腫瘤發病情況調查 秦祥忠,黃承鎖,劉尚軍
IgA腎病腎組織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檢測 汪年松,張月娥,吳兆龍
中國部分地區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學 周育森,董京芳,周乙華
鎢礦呼吸性粉塵與總粉塵濃度的關系 萬國林,陳劍,李克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血清氨基酸濃度的改變 柯雪琴,楊敏,薛品榮
間接免疫熒光技術檢測家犬唾液狂犬病毒抗原 尹和平,霍建國,林洋
維生素K對幼鼠骨代謝的影響 趙新華,趙熙和,任典旭
新型肝炎病毒TTV簡介 王海濤
圍產保健對降低低出生體重的影響 陳華,湯雪娟
過碳酸鈉作業工人職業危害調查 張鳳林,孫秀玖,宋桂花
腦血管意外與血脂水平的研究 許宏偉,楊期東,唐北沙
對氨基水楊酸鈉對大鼠腦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 黎軍,胡萬達
1988~1992年中國神經管缺陷發生率的動態變化 王艷萍,朱軍,吳艷喬
2 665名兒童乳牙齲病的調查 韓亞萍,郭建力,梁麗
對塵肺病理診斷標準的修訂建議 王洪源,李毅,張巖松
關于呈等比趨勢資料幾何均數校正問題的探討 李福林,郭毓梅
駐馬店地區病因不明突發疾病的調查 何文生,蘇桂枝,曹新勝
鼻灌洗在職業和環境醫學中的應用 翟日洪,蔡麗芬,磨傳真
兒童接種腎綜合征出血熱Ⅰ型滅活疫苗效果 鄭貴明,馮學靈,阮孝連
中國發生艾滋病毒感染流行的危險因素 廖蘇蘇,王全意,張孔來
列車乘務工作對女工生殖機能的影響 韓秋菊
黔東南州1974~1996年塵肺病發病統計分析 楊仲民
太原市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調查 趙和平,張玲榮,張繚云
桑椹果汁延緩衰老作用的研究 張曉云,楊小蘭
某地區地下水質中氟化物與碘化物含量的相互關系 王博玲,郭秀麗,郝志
克矽平抗自由基作用研究 孫明山,竇偉宏,寧濱蓮
龍陵縣1970~1996年瘧疾防治措施及效果 張自富
散發性腦炎的病因學分析及臨床探討 趙忠信,潘廣錦,王淑芳
甲苯二異氰酸酯吸入對肺損傷的實驗研究 劉穎格,李煥章,戚好文
苯作業工人白細胞降低率與苯累積暴露的劑量-反應關系 張鳳林,趙海森,蔡章金
外來流動人口孕產期保健調查 謝學勤,詹紹康,馮學山
煤礦塵體內外細胞毒性和致纖維化作用的相關研究 曾昭玉,楊賽麗,沈漢明
煤礦工人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分析 王洪源,李軍,趙燕平
銻對小鼠肝線粒體抗氧化酶系統影響的實驗研究 王安,安飛云,高澤宣
飼料鋅過量對幼鼠腦發育及學習記憶的影響及其機理探討 孔祥英,劉力建,盛錫聯
四川省涼山彝族和漢族人群血壓與胰島素關系的研究 單廣良,王學超,張孔來
澳門地區高血壓調查分析 澳門鏡湖醫院高血壓調查組
第六次全國勞動衛生與職業病學術會議紀要
回歸分析中的一種錯誤策略 金丕煥
一起糞產堿桿菌食物中毒的調查研究 張賓燕,王敬芝,崔
一起食用蠑螈引起中毒的調查報告 黃紅武,劉輝,陳一峰
沈陽市戒毒所吸毒人員調查 周密,蓋啟海,謝曉斌
132例瘧疾病人就醫行為和家庭經濟損失 許建衛,劉行知,楊煌
接觸噪聲工人血壓與腎上腺激素關系研究 楊永堅,胡傳來,余秋月
廣西玉林麻疹流行分析及控制策略 劉義威,謝科運
農村五歲以下兒童死亡漏報情況分析 黃玲,辛玉霞,韓暉
晚期絲蟲病人的醫療需求及其防治工作 袁方曙,李順平,郭淑玲
不同類型腦卒中人群歸因危險度分析 徐衛歷,仇成軒,耿貫一
監測與預測結合看控制規劃對兒童生存的貢獻 童方
冠心病起源于胎兒時期的學說 米杰,張孔來
淋病疫苗研制的若干問題 何芳,趙連三
醫學重復觀測數據組間比較的生長曲線模型 陳長生,徐勇勇,張音
酸消化擴散法測定蔬菜中氟化物含量實驗條件研究 張志瑜,戴國鈞,徐淑琴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調查及快速檢驗方法的比較 余淑冰,梁景濤,忠
氣相色譜法測定尿苯的研究 計時華,何美景,葉懷莊
25起職業性急性中毒事故分析 王麗華,丁小竹,張海燕
國產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后九年效果評價 徐慧文,左弘,莊貴華
試論我國醫藥衛生認證制度 史安俐
當前傳染病及其免疫預防面臨的新挑戰 郭存三,蘇萬年,魏文杰
執著進取 全心奉獻——記流行病學家吳系科教授 倪進發,孫業桓
學校環境改造前后對氣傳微生物含量的影響 許際華,葛素君
857名學童智力影響因素分析 陳佩珍,陳峰
溫嶺市0~5歲海島兒童貧血調查 張銘生,金良坤,徐凡
重組人神經營養因子-4/5蛋白抗三氧化二砷神經毒作用 樓屹,王國荃,黃燕
1998年長江三峽庫區萬州段成蚊監測結果分析 羅超,王宏偉
某些血、尿生化指標與婦女骨密度的關系 胡迎芬,趙熙和,白錦
胰島素抵抗性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制 趙曉華,宋征,李興
金屬硫蛋白對γ射線和絲裂霉素C致遺傳損傷的拮抗作用 薛宏偉,郝福英,魏雪濤
塑料大棚環境下生長的蔬菜營養成分及有害物分析 姚華,嚴衛麗,李國君
氨致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 王培芃,孫中衛,鄒戰平
腎綜合征出血熱Ⅰ型滅活疫苗接種和對照人群隱性感染的比較 阮玉華,徐校平,邵守坤
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空氣中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 金米聰,符展明,王立
單克隆免疫色層法快速檢測食品中嗎啡 安桂蘭,邱曉東,許黎陽
用失能調整壽命年指標測量呈多分支發展的疾病 羅俊祥,金水高
抗原表位亞單位疫苗研究現狀及策略 陳元鼎,戴長柏
谷胱甘肽作為脂質過氧化損傷指標的研究 宋玉果,王滌新
二硫化碳接觸工人尿中代謝物水平與腎功能損傷的關系 畢勇毅,李陽,蘇擁軍
中國漢族大學生視力不良與體質的關系 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組
貴州省四個民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觀察 傅舒禮
中國職業醫學在發展中迎接挑戰 何鳳生
銅、錳對鎘致大鼠體內脂質過氧化的拮抗研究 趙長峰,姜會敏,張娟
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病學研究進展、問題與展望 吳系科
血吸蟲病和HBsAg攜帶狀態與肝癌的模型分析 張云昌
中國兒童鉛中毒基礎研究概況及值得注意的問題 賀錫雯
鉛中毒對小鼠頜下腺神經生長因子基因表達的影響 丁斐,陸璐,曹錚
百白破疫苗注射后過敏危象救治一例 謝金華,密亞萍,古桂香
上海市嬰幼兒血鉛水平與體格發育的關系 顏崇淮,沈曉明,章依文
濰坊市交通民警血鉛水平的分析 李萍,郭健,李佩賢
幼兒園環境中鉛含量對兒童血鉛值的影響 高萬珍,李竹,王振剛
珞巴族中小學生照明與桌椅衛生調查 馬小慶,王媛,袁芳
鉛中毒篩選指標的再評價 呂玲,林果為,徐麥玲
醋酸鉛抑制神經細胞45/Ca2+/的內流 肖杭,陸巍,程健
中國北方兒童格林-巴利綜合征病例對照研究 烏正賚,吳滬生,王全意
急性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94例分析 張迎曉
抗生素應用與嬰幼兒慢性腹瀉病的關系許能鋒 吳斌,陳素清
急性有機磷中毒中間綜合征35例報告 羅榮華,李天祿
維生素D3促進大鼠胃癌血管新生機制的探討 楊原,高國林,王洪恩
自由基誘導劑對氟中毒大鼠腦氧化水平的影響 邵千里,王亞南,官志忠
石家莊市雞肉中己烯雌酚含量調查與分析 陳杏琴,任永紅,劉俊榮
兒茶素對LoVo細胞生長周期的影響和誘導凋亡的作用 譚曉華,周殿元,張亞歷
高危人群補硒預防肝癌的作用 李文廣,諸亞君,顏曉文
鎳化合物致人胚肺細胞轉化及細胞周期的研究 毛新良,子井達彥,王起恩
第三次劉世杰預防醫學獎勵基金評選活動揭曉 王起恩
氯化鎘誘發腎上腺皮質細胞凋亡與應激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研究 趙敏,楊杏芬,魏青
ob基因型對小鼠早期發育的影響 徐培渝,Truett GE Walker WA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患者抗氧化系統的變化 于燕妮,周永,張華
二硫化碳接觸工人體內一氧化氮水平的初探 江曉東,簡樂,胡迪生
甲型肝炎疫苗接種者和甲型肝炎患者抗體滴度比較 韓莉莉,邢玉蘭,張秀春
腎綜合征出血熱疫苗接種后血清抗體水平變化 龔震宇,翁景清,趙芝雅
中國部分地區庚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凌斌華,莊輝,王磊
生活飲用水中砷的極譜分析 王中一,張天麗
微波消解—氫化物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食品中鉛 李鳳萍,謝連宏,陳繼強
空氣中對二氯苯時間加權平均濃度測定方法 肖上甲,黃薇,陳敏
硫代碳酰肼直接火焰原子法檢測雞蛋中的鎳鈷 茍勇
環境中的二惡英及其對健康的影響 成建華
血管內皮損傷與急性肺損傷 劉和亮,趙金垣,趙伯揚
香煙對生殖力影響的研究進展 沈維干
人工神經網絡流行病學應用進展 高蔚,施侶元
蛋白激酶抑制劑對青石棉致肺成纖維細胞周期改變的影響 詹顯全,楊青,王治明
一起煉銦所致周圍居民氯化鋅中毒事故調查 楊樂華,朱新河,孫康
中小學生及其家長吸煙狀況的干預研究 劉秀榮,劉楓
1 824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的回顧性分析 郭辛,周書鳴,馬新民
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方法淺談 劉尊永,向紅丁
急性硫化氫中毒的幾個問題探討 任引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