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兵車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用扳手旋松,將套固定螺絲,從車把上抽出把套,沒有螺絲的把套可以直接用力抽出;
2、用扳手旋松指撥的固定螺絲,從車把上抽出指撥;
3、用扳手旋松原車車閘手柄的固定螺絲,從車把上抽出車閘手柄;
4、從原車車閘手柄上拆下剎車線;
5、將剎車線安裝到新的車閘手柄上;
6、將車閘手柄穿入車把,調整到合適位置鎖緊即可;
【關鍵詞】機動車 傷害 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R18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37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ormulating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asons of motor vehicle injury in observation points of Dalian city during 2006 ~ 2009. Method Research objects,including reason constitute,occurring time,property and positions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 injuries and injury person's age,occupation and cultural distribution from three Pilot hospital of Dalian city during 2006 ~ 2009,will be analyzed descriptively.Results Observation points have reported 10243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during 2006 ~ 2009,Occupying the damage total of 15.23%,taking the fourth place of 13 damage reasons. In motor vehicle accidents,25-44 age group take the first place(42.66%),main of whom are male(58.02%). Highway/street (57.16%), trade and service places (22.85%) and industrial/building sites (13.74%) constitute the top three of accident sites. The primary professional of motor vehicle accident injuries include commercial services people(18.51%),retiree (10.83%) and professional technical staff (10.68%). High school (60.6%) and primary school (21.9%) cultural degree is in the majority.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have a distribution all the year round ,which mainly occurs in 4, 6, 7, 8 and 10 months. Most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cases damages are contusion (60.36%), followed by fracture (17.86%) . Main parts of damage is head (30.30%),the second is multiple trauma (17.65%),lower limb (16.61%) and torso (13.50%). The mainly activities when accident happen are driving and riding vehicles (45.97%) and leisure activities (34.25%),most of which are contingency (98.88%). Main outcome is go home after treatment (73.26%).Conclusion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damages are most contuse and fracture of head and limbs and trunk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men. They occur in riding traffic tools on highway/street and leisure activities. Occurrence time focused on 4,6,7,8 and 10 months. Therefore,the dominating preventive action of reducing the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damages consist of perfecting road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advertising traffic laws,taking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t rush hours and cultivating good traffic consciousness.
【keywords】Motor vehicle Damage Epidemiological
傷害是目前世界各國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與感染性疾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一起構成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負擔[1],嚴重危害居民的健康與生存質量。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交通機動車程度的提高,由機動車車禍引發的傷害已成為青壯年意外傷害的主要原因[2],1994 年我國車禍發生數量比1951年增加42倍,死亡人數增加了77倍[3]。2006年大連市沙河口區成為43個全國傷害監測點之一,大連市確定大連市中心醫院、大連市第五人民醫院和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3所醫院為傷害監測哨點醫院。本文通過對大連市2006~2009年傷害監測點機動車車禍傷害監測資料進行分析,旨在了解大連市傷害監測哨點醫院報告的傷害病例分布特征、嚴重程度及結局等,為其預防策略及措施的制訂提供基礎信息。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收集2006~2009年期間每年1~12月大連市3所三級甲等醫院(傷害監測哨點醫院)診斷為傷害的全部首診病例資料。
1.2 方法 由大連市疾控中心統一培訓的臨床醫生,對到該院首次就診的傷害病人進行詢問,并登記到統一的《全國傷害監測報告卡》。報告卡信息有患者一般信息,傷害事件的基本情況包括:傷害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性質、部位、程度及結局等。各哨點醫院報告卡由感染管理科專人收集上報到沙河口區疾控中心。沙河口區疾控中心專業人員負責收集、核對和錄入數據庫,數據上報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對數據進行清洗和質控,上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大連市疾控和沙河口區疾控中心定期對哨點醫院報告質量實施督導檢查。
1.3 統計分析 使用全國統一的傷害監測軟件進行錄入;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傷害原因構成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哨點醫院共報告傷害病例65963例,其中機動車車禍10243例,占傷害總數的15.53%,居14種傷害原因的第四位。男性機動車車禍居傷害原因的第四位,為13.41%;女性機動車車禍居傷害原因的第三位,為19.87 %,具體見表1。
2.2 機動車車禍發生基本情況
2.2.1 發生機動車車禍人員年齡分布
發生機動車車禍10243人中,男性5943人,占58.02%,女性4300人,占41.98%,男女比1.38:1,發生機動車車禍人員的年齡分布情況如表2。
表2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車禍病例的年齡分布情況
2.2.2 發生機動車車禍人員職業分布
發生機動車車禍人員發生機動車車禍10243人中,前3種職業分別為商業服務業人員為1896,占18.51%,其他/不詳1128人,占11.21%,離退休人員為1109人,占10.83%,辦事人員為1094人,占10.68%,專業技術人員為1037人,占10.12%,發生機動車車禍人員的職業分布情況如圖1。
圖1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病例的職業分布
2.2.3 發生機動車車禍人員文化分布情況
發生機動車車禍人員以初高中及小學文化人群最多,分別為33.0%、27.6%及21.9%,大專為8.9%,大學及以上僅為6.7%,分布圖如圖2。
圖2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車禍病例的文化程度分布
2.3 傷害發生地點
發生機動車車禍地點以公路/街道最多,占到一半以上,為57.6%,貿易和服務場所,工業和建筑場所分別以22.85%及13.74%分居二、三位,具體見表3。
表3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車禍發生病例的發生地點
2.4 傷害發生時間
傷害在不同月份分布中,2006年和2008年10月份機動車傷害人數最多,2007年11月份最高,2007年4,6、7、8和10月份人數最多,見圖3。
圖3 2006-2009年大連市月機動車車禍傷害發生人數
2.5 傷害發生的性質
傷害發生性質排在前4位的分別是挫傷(60.36%)、骨折(17.86%)、腦震蕩(7.93%)和銳器傷(5.73%),見表4。
表4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車禍發生病例的傷害性質
2.6 傷害發生意圖及程度
傷害程度以輕度傷害為主占71.07 %,所有傷害均以非故意傷害(意外事故)為主占98.88 %,見表5-6。
表5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車禍發生的嚴重程度
表6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車禍發生病例的發生意圖
2.7 傷害發生的部位
發生機動車車禍傷害的部位以頭部(30.3%),多部位損傷(17.65%),下肢(16.61%)及軀干(13.50%)為多見,見表7。
表7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車禍的發生的部位
2.8 傷害發生時的活動
人員發生機動車車禍傷害時的活動以駕乘交通工具為主,占45.97%,其次是休閑活動,為34.25%。
表8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車禍發生病例發生時的活動情況
2.9 傷害發生的結局
表9 2006~2009年大連市傷害監測機動車車禍發生病例的傷害結局
3 討論
近年來, 機動車交通事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 給社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引起各方的重視與關注。掌握機動車車禍傷害的分布特點及基本規律,了解導致發生機動車車禍傷害人員的年齡、文化、職業及主要傷害發生地點及部位等基本情況,確定主要傷害問題及高危人群,進行重點干預,是減少機動車車禍傷害的發生基礎和前提條件。
本資料分析結果表明,大連市就診機動車車禍傷害病例以25~44歲的青壯年為主,男女性別比為1.38:1,與張金太等的研究報道一致[4];男女的差異與男性的社會活動和社會交往比女性多,暴露于各種傷害危險環境的機會多有關,也與男女工作性質不同、性格差異有關。傷害發生地點主要集中在公路/街道、貿易和服務場所、公共居住場所、家中、工業和建筑場所,與機動車出現頻率高有關;傷害高發月份主要在4、6、7、8、10月,這與有關報道相似[5’6];傷害主要發生部位為頭部、多部位、下肢及軀干,與這些部位暴露較多有關;傷害主要發生人員為初高中及小學文化人群,這與上述人群文化知識水平不高,交通法規理解不深有著密切關系。今后要加強對機動車車禍傷害的預防控制工作,特別是對重點人群、危險場所以及多發季節的防范。應針對不同性別、年齡、職業人群采取有的放矢的干預措施,加強危險警示;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設置安全設施、規范安全駕駛和交通規則;進行健康教育,普及交通法,培養司機及居民良好的交通意識,降低由此造成的危害;進一步完善傷害的急診室監測系統,掌握傷害發生的動態變化及其特點,要逐步使機動車車禍傷害監測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以確保監測資料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克安.應盡快將傷害預防控制工作納入國家公共衛生議程[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3):188-189.
[2].楊功煥,黃正京,譚健,等,我國人群的主要衛生問題― 全國疾病監測死亡資料分析.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6 ,17 : 199.
[3].王聲涌,王淑芬,池桂波. 我國車禍的流行病學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7,18(3) :134.
[4].張金太,詹思延.2004年青島市黃島區急診傷害監測病例的描述性分析.疾病控制雜志.2006,10(1):39.
本案涉及到的爭議罪名為侵占罪、盜竊罪、職務侵占罪和敲詐勒索罪。
[速解] 本文認為,行為人的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和敲詐勒索罪。
本案應分為兩個階段,即賣車前和賣車后發短信兩個行為。
賣車前的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本案李某雖是邵某夫婦所雇請的司機,邵某夫婦是車輛的實際車主,但該金優牌重型自卸車登記的車主是某物流有限公司,物流有限公司才是金優牌重型自卸車的法律主體,邵某夫婦將車掛靠于該公司,其雖是實際車主身份,但依據掛靠合同僅限內部作用,對外不是承擔法律責任的主體。涉及到金優牌重型自卸車的相關法律事務得以某物流有限公司的名義對外行使權利和承擔責任,因此,李某的工作性質屬于公司的工作人員,其職務就是該公司的司機。李某以職務之便將車開出來秘密藏起來,并將車賣與許某獲利,其行為已構成職務侵占罪。
賣車后發短信的行為構成敲詐勒索罪。李某以欠工資為由發短信向被害人邵某夫婦索要3萬元,否則不還車,這屬于單獨行為。邵某夫婦此時不知道車已經被賣掉,因此對李某的這一勒索短信仍然具有威脅效力,內心足以使其產生恐懼、害怕。且李某一開始稱邵某夫婦欠其工資11000元,而發勒索短信卻索要3萬元,顯然也超出正常合理的要求。因此,李某在實施前一行為后,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邵某夫婦使用威脅的方法,強行索取公私財物,其行為已構成敲詐勒索罪。
關鍵詞:汽車產業;海外并購
一、五個案例
(一)吉利與錳銅公司合作經營
2006年12月20日,吉利與錳銅公司簽訂協議,成為吉利海外之路的償試。合作4年之后,其合作品牌“倫敦出租車”在中國的的銷售卻不盡如人意,在上海每月僅生產400臺,一半以上出口英國,上海每月銷售40到50輛。根據錳銅控股2009年財報,該公司全年虧損730萬英鎊,而2008年財年虧損1420萬英鎊。
(二)上汽并購韓國雙龍
2004年10月28日,上汽集團收購韓國又龍汽車48.9%的股權,總收購金額為5億美元。根據上汽原有計劃,上汽可以借雙龍技術和研發優勢加強自主品牌的研發,雙龍汽車可以借上汽在中國的資金、渠道優勢進入中國,雙方實現共盈。但以后的經營并沒有按照初衷進行。并購雙龍汽車后,一些深層次的因素,諸如人員整合、與雙龍工會的關系等方面出現了問題,加上上汽在整合國際資源等方面人才、經驗的短缺,一度陷入危機,后聘有國際運作經驗人士化解了危機,在2006年、2007年一度實現贏利。2008年后,由于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加上韓國國內市場受政府政策影響等原因萎縮,歐美市場也受到嚴重沖擊,韓國雙龍現金流陷入嚴重危機,至2010年雙龍進入破產程序,上汽并購雙龍案以失敗而告終。
(三)北汽收購薩博核心技術
北汽以2億美元價格購買了薩博3個整車平臺、2款發動機技術和2款變速箱技術等核心技術,可用于中高級轎車和suv等車型。北汽的自主研發體系的建立時間將因此而大大縮短,整體研發技術管理體系也會更快更好的發展。
(四)吉利收購沃爾沃轎車
2010年3月28日,吉利與福特簽訂協議,以18億美元價格收購沃爾沃,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海外汽車并購案。吉利完成收購,總資金需要在180億元左右,如此龐大的資金,對吉利是個巨大的挑戰。目前吉利的年營業收入是140億元,贏利為12億元,積累如此大的資金,需要15年的時間。如此之大的資金流出,一旦吉利的資金鏈出現問題,后果將無法估量。橫亙在吉利面前的,還有4大挑戰:人才關、技術關、經營關和品牌關。
(五)騰中收購悍馬案
2009年10月9日,通用汽車與中國民企四川騰中重工宣布,雙方就通用旗下悍馬車業務的出售簽署最終協議。騰中重工將收購通用悍馬,騰中重工將為此次收購付出10億美元,其中收購悍馬品牌付出5.5億美元,其余4.5億美元用于在成都龍泉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建悍馬生產線。 2010年2月24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底特律宣布騰中重工無法完成對其旗下悍馬品牌汽車的收購,此項交易失敗。
二、案例分析
(一)出發點都是為了加強自主品牌開發,通過并購來提高自身技術、品牌優勢。
(二)對國外品牌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熱衷,有的相當程度上達到了迷信的程度。
悍馬是個高能耗產品,不符合中國目前發展戰略,而國內企業卻還熱衷于收購,說明國內企業對海外品牌盲目追求。
(三)國內企業在進行海外汽車并購時,對社會環境沒有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或者說是對當前困難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存在一并就靈的思想。
吉利參股經營“倫敦出租車”,由于對市場缺乏有效分析,在理想化的狀態完成了參股經營,致使未取得預想成果。雙龍并購后,一度經營良好,由于和工會的沖突和金融危機等因素而失敗。
(四)國際化人才大量短缺,國際化管理經驗較少,整合國際資源能力較差,沒有管理國際化公司的基礎。
吉利進軍汽車產業才十年之久,無論在資金、人才、管理經驗等與跨國公司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個并購案中方過于理想化,還有些急于求成。
三、國內汽車海外并購形勢
中國汽車企業由于國際大環境,面臨著較好的海外并購機遇。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及國家政策的支持,給并購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環境,而全球金融危機則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創造了機會。一是中國正面臨經濟總量突破式發展階段,國內存在巨大市場空間,每年銷售量正以100萬輛的速度遞增,給國內汽車企業實施海外并購提供了堅實的市場空間支持。二是國內汽車技術研發能力正在不斷提升,給國內企業并購海外汽車企業后進行技術吸收改造開發提升,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是中國的國際影響正在擴大,中國文化正在走向世界,中國品牌的汽車開始進入世界市場,為國內汽車企業進行海外并購,開發國際市場提供了支持。四是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汽車行業成為重點發展產業,國家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待遇。
四、對策與建議
中國汽車企業應該勇敢面對國際并購潮,冷靜地進行海外并購行為。中國汽車企業在進行海外并購時,一是并購時要對自身實力進行實是求是的分析,不能靠一時熱情而進行并購。二是要注重核心技術的并購,不要過分迷信于海外品牌,可以按需并購,同時注重自身技術能力的提高,增強并購的侃價實力,三是對并購的困難要進行合理的預測和認識,四是要注重風險的回避,如人員整合、匯率風險等,五是要對全球市場做正確的評估,尤其是社會人文、政治環境分析,六是要注意本國汽車市場的整合與并購,七是并購時要選擇好對收購對象,實現資源互補,不能過分迷信一并就靈,八是并購時同步注重自主品牌的國際化戰略,九是注重跨國經營人才的培養和積累,十是海外并購要循序漸進,不能急功近利。
參考文獻:
《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調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要“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合理規劃和調整學校布局”。教育部公布的《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征求意見稿),還針對“盲目撤并”現象提出規范要求:多數學生家長反對或聽證會多數代表反對,不得強行撤并;已經撤并的學校或教學點,確有必要的應當恢復。
出臺如此嚴格、嚴謹的措施和法規,就是為了將撤點并校工作做好、做實。特別是針對撤點并校后學生的住宿、交通、安全等問題,相關法規明確提出要注重在協商與溝通中解決,做好新老學校的“無縫隙對接”,讓撤點并校發揮應有的教育優化功效。
但是,看看伊川縣此次的做法,顯然有悖于相關工作原則。被撤并學校的校長稱,“頭天接并校通知第二天即落實”,硬生生地把學生“哄”到了新學校。而新學校也沒有教師來上課,各項設施不完備,管理非常混亂。可見,當地根本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就匆忙合并,而且不顧學生“臨近中考和期末考試”。
無視國家相關規定,采用簡單粗暴的手段強推撤點并校,不僅有失坦蕩,而且涉嫌違規。此外,針對并校后學生的教育費用會相應增加的問題,相關部門也沒有和家長及時溝通協商,僅僅考慮單向度的教育調控需要,而將學生、家長應該享有的參與權、協商權都扔到了一邊。如此“單邊行動”,人為增加了撤點并校的群眾阻力,也讓地方政府的形象暗淡很多。
撤點并校引發的爭議,近年來并不少見。撤點并校后也衍生出不少問題,比如學生上學距離遠了,交通安全問題凸顯;吃飯也成了較為麻煩的問題;最值得關注的是,容易造成學生的情感孤獨等問題,讓一些孩子成為“事實上的精神孤兒”。當前,不少地方都在認真反思、糾正這種一哄而上、簡單粗暴的撤點并校。
在一些地方,撤點并校也許真有必要,但無論如何,也應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在適當的時候采取適當的手段進行,最起碼要做的工作,是問問家長們是否認可,尤其是學生們愿不愿意。而不能采取“霸王硬上弓”的方式搞“粗魯合并”,否則,損害了學生的教育權益,同時也損害了當地政府的形象,“一舉兩不得”,絕非明智之舉。 (來源:《中國教育報》 耿銀平M文)
生源危機倒逼高校轉型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的《2015高招調查報告》提供了一些“大數據”。報告顯示,包括河南、山東、廣東等地在內的多個地區,已連續4~5年未能完成招生計劃,尤以二本與三本院校最為突出,個別地區超過10%的招生計劃無法完成。
“生源危機”背后,是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加速上升。近兩年來,這一數據平均增長4%,2013年已達34.5%。入學率的大大提升,使得學生和家長的主動選擇權大幅增加。“考上好大學”取代“考上大學”,成為許多家長和考生的最高目標。而高校從過去的“我選擇”變為現在的“被選擇”,其教育結構類型的不夠合理、部分高校辦學質量不高、特色不鮮明、同質化傾向嚴重等問題,就愈發鮮明地暴露出來。
因為種種原因,近年來,一些高校在考慮自身定位時,出現了高層次、綜合性、研究型的趨同追求。不僅本科院校朝著綜合性大學邁進,高職院校也如此,導致的一個負效應,就是失去了自身特色。其中尤以地方院校最明顯。以湖北為例,2013年全省67所本科院校中,有62所開設了英語專業,僅從設置的專業角度看,各校之間差別并不大。
還有一些高校,在專業設置上不顧自身定位和條件,什么熱門就開什么專業。在2014年度高校新增本科專業名單中,新增開設物聯網工程等10個熱門專業的高校,竟占申請新增專業高校總數的22%以上。
凡此種種,使得高等教育機構出現了規模變大、學生變多,但質量卻難以提升、文憑“含金量”不足的現象,帶來招生難與就業難的雙重壓力。應該說,高等教育的普及,是我國培養高素質勞動大軍,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但如果高校求數量不求質量、求規模不求效果,這樣的目標將難以實現,甚至還可能出現一些人所說的“高教泡沫”。
當前,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正在全面啟動,改革的指向是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這就使得一些高校的“生源危機”在未來幾年或將持續,甚至更為嚴峻。換個角度看,招生進入“買方市場”,正可成為高校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倒逼一些高校推進綜合改革,激發辦學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特色辦學理念和辦學效能,最終實現“質量與特色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