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課后反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教學觀念;創新精神;教學方法;活動課;交流反思
2012年12月3日,我校每年一度的“公開課教學活動”拉開了大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立足課堂觀察,構建有效課堂”;活動目的:1.提高課堂教學效益;2.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本人十分愉快地參加了初一(2)班思想品德課、初一(3)班音樂和美術課、初二(2)班物理課以及高一(2)班化學課的觀、評課活動,受益匪淺。觀課就像照鏡子,參加這次觀課活動,也使我更加理性地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從中受到了很大啟發。
一、通過這次觀課活動,使我的教學觀念發生了轉變
所謂觀課,就是把課堂教學活動作為觀察對象,通過觀察與思考,獲取關于課堂教學的有關信息,以作出相應地判斷和評價。觀課評課是教師展示個人業務水平和教學個性的平臺。因為上課是教師勞動最為集中的體現,所以,教師個人的知識素養、教學能力、教學理念以及教學風格等,都會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最直接的展示。教師個人可以借助觀課評課活動,向同行傳達自己的教學主張,向評價者顯示自己的專業水平。觀課評課是同行之間進行業務交流以及互幫互助的必要活動。上課是教師的專項勞動,是每一個教師都必須進行的工作,具有教師工作的共通性。所以,觀課評課是教學業務交流中最好的手段之一。觀課評課是評判教師專業素質與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既然上課是教師勞動最集中的表現,那么,就可以通過教師的課堂表現去全面了解和準確判斷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觀課評課已經成為師資遴選和教師業務考評的一種重要途徑。
二、通過這次觀課活動,讓我感到,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僅停留在創設教學情境上是不夠的
教師首先要具有創新的精神,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大膽地嘗試,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要采取寬容的態度,
注重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抓住一切時機激發學生創新的欲望,注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反應等作出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評價。如:王欣老師在初一(2)班上的思想品德課“感悟青春”。她通過“三站式青春之旅”和“樂樂的三篇日記”的教學情境創設,較好地對該課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了處理。
三、通過這次觀課活動,讓我認識到,無論哪種教法,其基本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
課堂應當是學生學習的天堂。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教師的作用是負責組織、引導、幫助和監控,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讓學生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關注學生各種能力的發展,促進其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展,建立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創設和諧、寬松、民主的課堂環境。追求學習結果轉向追求學習過程,真正把學生當成獲取知識、發展自我的主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切實構建“以學生為中心”教育觀。如:袁靜、索麗姬兩位教師在初一(3)班上的音樂、美術合課“春之聲——藝術創作實踐”。她們通過精心設計,用聲音、色彩、繪畫、表演等創作活動將不同學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激發學生對自主學習、思考、探索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不失為一種大膽的課堂創意,良好的跨學科結合。
四、通過這次觀課活動,讓我看到,一節成功的活動課往往需要教師的周密思考,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原則
盡可能多地考慮師生的共同參與性與互動性,操練過程中的趣味性和交際性,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參與性。如:劉露萍老師在高一(2)班上的“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氧化鋁和氫氧化鋁的兩種性質,Al(OH)3的制備”化學實驗課,就是如此。
五、通過這次觀課活動,讓我堅定了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任務至關重要”的認識
如果學生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就會對老師的這門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學這門課。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一、本節課成功之處
1、教學行為基本達到教學目標。本節課是章節復習課,我運用了學案式教學,讓學生通過做練習理解概念,掌握了運算法則。讓學生回憶并口述所學的基礎知識,采用互答式鞏固了所學內容;通過老師精講,強化重點、難點、易混點、注意點,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總結、歸納,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分清解題思路,弄清各種解題方法。比如知識點四化簡和計算時,有的同學145=35,分母還含有根號,0.8=20.2,被開方數還是小數,都一一進行了糾正,強化了最簡二次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運用類比的數學思想,把有理數的有關概念、性質、運算法則等和實數進行類比,讓學生明確在實數范圍內同樣適用;能不講的盡量不講,按照大綱要求,不再隨意把知識延伸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認真研究教材,精選習題與考題。反復閱讀教材,體會教材的嚴謹性,各種各樣的考題,無一例外都要以教材為命題依據。在近幾年的中考中,這塊知識大多以填空和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我在復習這塊知識時也特別注意與中考方向相結合。例如:學案的拓展提高中第2題,一個正數的兩個平方根分別是2a-2和a-4,則a的值是;(是2011年茂名的中考題);又如三、反思評價中第(4)題,一個自然數的算術平方根為a,則和這個自然數相鄰的下一個自然數是()A.a+1B.a2+1C.a2+1D.a+1(是2009年濰坊的中考題)。對于設計的典型習題,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分析題目考查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探索、交流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知識,找出解題規律,提高審題水平,增強學生應對中考的自信心。
3、教學活動注重師生溝通。教學過程中,師生形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參與學習過程,知識讓學生梳理、規律讓學生尋找、錯誤讓學生判斷,以學生為主體比如學案中知識點三實數的分類,227,3.1415,-7,-8,32,0.6,0,36,π3,0.10010001……
練習:請把符合要求的數填在橫線上
整數分數
無理數負實數
思考并解答:實數是如何分類的?給學生設置四類數填空,學生通過判斷、分析,很自然的能把實數按兩種思路(定義和正負)進行分類。本節課課堂提問較多,多數學生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見解,并產生了不同的爭議,反映出學生的個性差異,我只是進行了適當的引導和點撥,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本節課不足之處
一、反思教學目標
三維教學目標的設計,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制訂,要具有現實性、具體性、可操作性。有些教師把教學目標形式化、空洞化,以為制訂、設計教學目標沒有太大的意義,對此缺少足夠的認識。殊不知目標能否實現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標志。因此教師必須對教學目標的設計作深刻的反思,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總結,把過程和方法視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在具體化的基礎上層次化、精心化,同時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其中,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二、反思教學過程
教師必須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學過程設計,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啟發學生積極有效的思維,充分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保持課堂張力和活力。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教師課后反思就是使教學過程設計更合理,更優化,即教學過程能否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能否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方法,能否適時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在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合理調整,創造更新。
三、反思教學效果
教學反思的目的是解決課堂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總結新經驗,以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教學反思不是對課程簡單的回顧,而是要針對課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整改,對其優點進行發揮,以期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掌握反思方法
反思的方法可謂多種多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式選取不同的方法。比如最常用的有自我提問法。有成就的教師往往都是有問題意識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課后反思這一途徑來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1認真研讀教材,吃準教學目標
我作課所選的是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Wouldyoumindturningdownthemusic?》。本課的句型結構很簡單,難的是如何設置合適的場景來練習。我采取了直接教授目標語言的方法,開門見山告訴同學們“Wouldyouminddoingsomething?”是一種請求別人做某事的有禮貌的方式,一般情況下用“No,notatall”“Certainlynot”“Sorry,I’lldoitrightaway”等回答,如果人們介意做某事,可以說“Oh,you’dbetternot”“Yes,Idomind”。把這些目標語言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識記,然后設置場景進行練習。在第一場展示中,我設置了請同學們打開糖盒、品嘗糖果、撿起地上的一片紙以及是否介意教師喝水等場景。先由教師問、學生答,進一步學習使用目標語言,然后再過渡到教師展示圖片,同學們自己問、自己答。
第一場展示后,幾個評委老師提出“Wouldyoumind”這一句型不適合問別人是否介意吃糖,所以在第二場展示中我進行了調整,換成“Wouldyoumindgivingmeyourpen?”“Wouldyoumindmovingthechairaway?”,受到了評委的好評。由此可見研讀教材多么重要,合適的場景才能使語言發揮更好的功效。
2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使用“Wouldyouminddoing[WW(]…[WW)]”這一句型。圍繞這一目標,我設計了“Whocangetthemostautographs?”這一游戲,讓同學們在一分鐘內彼此問答并得到對方的簽名,旨在反復操練這一句型。
游戲過后,我放映了幾組關于同學們校園生活的視頻短片,旨在練習同一場景下不同的英語表達,豐富我們的語言,在實際應用中掌握語言。
在這節課中我還請同學們自己總結學習過的有關提出建議的句型,請一名同學現場在鍵盤上輸入并在屏幕上展示,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為電腦的普及,對于同學們來說這個要求并不難達到,反而會使學生因為是自己同學在操作而顯得格外興奮,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效果也就更好。
教學設計的邏輯性不可忽視
任何課的設計都要圍繞最終的目標進行,活動難度要由易到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逐漸進步,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成功和快樂。這節課上,我設計的活動由師生互動到生生互動,再到小組活動,最后到同學們分成兩組進行“debate”,整個活動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事實證明,根據課堂需要而精心設計的活動,比單純為了活動而設計的活動效果要好得多。通過這次優質課比賽,我意識到在今后的每一節課中都要多動腦筋設計活動,同時要注意活動必須緊密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不可忘記活動的邏輯性,不能為活動而活動。
4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是每位教師教好課的前提
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因此課堂教學效果如何,教師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作為英語教師,掌握并運用標準的語音語調和流暢的口語是起碼的條件。由于平時的工作中沒有完全用英語授課,因此,當站在展示課講臺上的那一刻,盡管為這節課已經做了充分準備,我的心中還是有些緊張。在第一次展示課上,“afterwemakearequest”說成了“aftermakearequest”;“beforefinishingtheclass”說成了“beforeclass”。展示課后,我深刻地感悟到教師必須強化自身教學的基本功。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到德才兼備,對學生來說才會更有親和力,也才能更加“吸引”學生,從而使他們愛上英語課。
5不斷學習才能更快地進步
一、教學設計的反思
教師通過課前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學,然后通過教學實踐,來完成教學目標。通過對教學設計的反思,來重新認識自己設計的教學方案,看看教學結構是否完整,是否涵蓋新課標要求的內容,是否設置了既便于學生理解又能開發學生智能的問題。哪些方面設計得比較合理,哪些環節設計存在著問題,再次研讀教材提出改進的意見。通過對教學設計的反思,明確教學設計的成功與不足,然后做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
二、教學實踐的反思
教師通過對整個課堂教學實踐的回憶和再認識,找出在教學過程中哪些方法用得好,哪些方法不適合對該班學生進行教學。一定要聯系實際,找準切入點,分析、理解、認清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相處是否融洽,是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否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等一系列的問題。
三、教育思想的反思
教學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要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形成相應的能力。還要讓學生受到思想的熏陶,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升華,達到育人的目的。因而,教師通過課后反思,要充分認識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滲透了哪些教育思想,采取了哪些育人的方法,達到了怎樣的教育目的,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思想教育,怎樣更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怎樣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得到心靈的啟迪。
四、教學效果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