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隴西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耳后;甲強龍;全聾型;突發性聾
[中圖分類號] R764.4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08-2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of injecting methylprednisolone into the posterior ear in the treatment of sudden hearing loss of total deafness type. Methods 4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dden hearing loss of total deafness type cur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s,such as,improving microcirculation and trophic nerve,etc.Among them,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injected with dexamethasone into the posterior ear,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njected with methylprednisolone.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improvement values at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after two weeks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 better effect on hearing,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Post aurem;Methylprednisolone;Total deafness;Sudden hearing loss
突l性聾是臨床常見的耳鼻喉科病種之一,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突發性聾的具體發病機制,主流的假說包括血循環障礙、免疫介導作用以及病毒感染所致。拋開發病機制而言,臨床采用激素、免疫抑制等治療手段被證明是真實有效的,因此已經成為一線治療方案[1-2]。而其中激素的治療包括局部和全身給藥兩種方式,考慮到存在血迷路屏障,因此全身激素給藥的情況下進入到內耳的實際激素劑量有限,一定程度影響了治療效果[3]。而局部的激素治療可有效避免這個缺點,將激素及時送達至內耳發揮抗炎作用。本文對耳后、非耳后注射甲強龍各自療效進行研究,現將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42例全聾型突發性聾患者相關資料整理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42例全聾型突發性聾患者。42例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關于2005年由我國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中對于突發性聾定義的相關診斷標準[4]。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為突發性聾;(2)依據突發性聾的分型均是全聾型患者;(3)首次發病至患者入組時間在1周內;排除標準:(1)合并不同程度心肝腎一系列相關慢性疾病;(2)明顯的精神系統疾病,醫護人員無法與之正常溝通交流;(3)有家族遺傳性耳聾病史;(4)患者治療不滿1個療程聽力未恢復即停止治療;(5)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按照隨機原則將42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男12例,女9例,35~75歲,平均(58.9±4.5)歲;觀察組患者男11例,女10例,36~76歲,平均(57.2±4.8)歲。見表1。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42例患者在入院后均先詳細詢問病史以及完善相關檢查,同時排除因惡性腫瘤導致的突發性耳聾。兩組患者均接受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藥物等對癥支持治療。其中對照組采用非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浙江仙居仙樂藥業有限公司,H20143372),前3日為每日10mg靜滴,每日1次,3日后劑量減半改為每日5mg靜滴,每日1次,再連續注射3日后停止給藥。而觀察組患者則是采用耳后注射甲強龍(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 H20130301),在患者耳后溝的重點隔兩日注射1次,每次注射40mg,共注射3次。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兩周后的臨床療效,各頻段聽力提高值。聽力療效評估[5],痊愈: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受損頻率聽力恢復至正常水平以內;顯效: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啟受損的患耳頻率聽力提高≥30DB;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療措施后,其受損患耳頻率聽力提高15~29DB;無效: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受損患耳頻率聽力提高未達到15DB。耳鳴療效評定,痊愈:患者治療后,患耳的耳鳴情況完全消失,無其他不適;顯效:患者接受治療后,患耳耳鳴情況改善情況達2級以上;有效:患者接受治療后,其患耳耳鳴改善水平達1級;無效:患者接受治療后,耳鳴情況未見明顯的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勺榛頰咧瘟坪蟾髕刀翁力提高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在125 ~ 250Hz、125 ~ 500Hz、500 ~ 2000Hz、4000 ~ 8000Hz以及250 ~ 4000Hz這5個頻段上聽力提高值均不及觀察組,并且125 ~ 250Hz、125 ~ 500Hz這兩個頻段和觀察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患耳聽力改善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兩周后各組聽力療效情況比較統計后發現觀察組的聽力療效情況相比于對照組改善程度更明顯,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患耳耳鳴療效判定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兩周后各組耳鳴療效情況統計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耳鳴改善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兩周后各組療效情況,統計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要明顯的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我國突聾患者的發病人數近年來一直呈快速上升的趨勢,尤其是近年來在年輕人群中發病率越是越來越高,已引起臨床醫生廣泛重視[6]。導致突聾的病因較多,但目前尚不了解足夠的發病機制。很大一部分患者,尤其全聾型突聾,在短期內如不能得到及時治療或不規范的治療,其聽力將很難再恢復,從而患者的生活、社交、工作等活動造成較大的影響[7]。
全聾型突聾患者癥狀以聽力急劇下降為主,此外大部分會患者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鳴,另有較少數患者會同時有耳悶感 、 眩暈及惡心嘔吐等[8],這與本研究中所觀察到的患者主訴一致。由于我們研究目標患者均需要高壓氧治療,但患者出現眩暈及惡心嘔吐等癥狀時,不適宜高壓氧治療,所以本研究排除了這部分患者。目前臨床普遍認為全聾型突聾發病機制和人體耳蝸總動脈或者蝸軸螺旋動脈的血管栓塞有較大的關聯,因此臨早期聯合治療對于改善癥狀是十分有效的,而常見的治療手段也包括了擴血管、改善微循環及激素沖擊治療等[9]。
激素是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最不可或缺的藥物之一,關于激素的給藥方式往往有局部和全身兩種。其中全身給藥不僅僅是全身副作用大,同時藥物無法順利有效通過血迷路屏障到達靶區發揮藥效,而局部給藥不僅沒有全身給藥的所帶來的明顯不良反應,而且內耳濃度更高,療效更佳。關于局部給藥有耳后注射、鼓室內給藥兩種方式,鼓室給藥方式應用相對廣泛,但其療效是否確切值得商榷。這是由于鼓室內給藥后藥物會通過咽鼓管排出,因此藥物濃度波動相對較大,療效也無法保證。而不同類型的突發性聾采用鼓室給藥其療效也不盡相同[10-14]。近年來,耳后注射的方式越來越受到臨床醫師的青睞,不僅在于操作更加簡便快捷,易于掌握,統計顯示效果也較為令人滿意[15]。耳后注射激素后進入耳后主要有兩種途徑,分別是循環途徑和滲透途徑,且不論是哪種途徑激素在給藥后達到內耳的時間要明顯短于全身給藥,同時藥物濃度也是明顯高于全身給藥,而體循環中始終能以較低濃度的狀態保持著,充分說明了耳后注射的局部給藥方式是安全可靠的[16]。有文獻報道[17-18],對突發性聾的患者進行乳突骨膜下激素注射,有效率是顯著優于全身給藥的。
在本次研究中,參與研究對象是全聾型突發性聾患者,因此單純比較治療的有效率意義有限,因此在對比有效率的基礎上再對兩組患者各頻段的聽力提升值進行對比。從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是52.38%,相比于對照組的2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耳后注射甲強龍輔助治療突發性聾有助于恢復實用聽力及言語識別能力,主要對低頻聽力的提高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董瑞.糖皮質激素不同給藥途徑治療突發性聾的療效分析[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15.
[2] 徐青青,歐曉霞,林楓,等.甲強龍不同途徑給藥治療突發性聾其內耳藥物濃度分布的臨床對比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1(1):84-86.
[3] 中國突發性聾多中心臨床研究協作組.中國突發性聾分型治療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48(5):355-361.
[4] 靜媛媛,余力生,馬鑫,等.耳后注射甲強龍治療難治性突發性聾療效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4,12(3):452-45.
[5] Plontke SK,L,wenheim H,Mertens J,et al.Randomized,double blind,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on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ontinuous intratympanic dexa methasone delivered via a round window catheter for severe to profound sudden idiopath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fter failure of systemic therapy[J].Laryngoscope,2009,119(2):359-369.
[6] 鄭虹,戴晴晴,周蓮,等.全聾型突發性聾藥物治療的多中心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48(5):379-384.
[7] 王靜,邱建新.兩種方案治療突發性聾療效比較[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2,20(2):88-91.
[8] 張洋,孫漫漫,秦兆冰,等.老年突發性聾患者臨床特征及治療效果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6,24 (3):236-239.
[9] 黃晶晶,周慧群,陳正儂,等.全聾型突發性聾的療效及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6,24(3):168-170.
[10] 劉翔,ZHENG Yi-qing,張志鋼,等.耳內鏡下鼓室內注射治療難治性突聾[J].中國內鏡雜志,2008,14(7): 706-709.
[11] 索良東,郭俊杰.耳后注射甲強龍與鼓室內注射甲強龍治療突發性耳聾的療效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6,48(7):867-869.
[12] 汪建,武肖娜,彭華,等.甲強龍與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聾的對比研究[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3,20(3):123-125.
[13] Yang J,Wu H,Zhang P,et al.The 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of dexamethasone and methylprednisolone concentration in perilymph and plasma following systemic and local administration[J].Acta Otolaryngol,2008,128(17):496.
[14] 曾新宇,利顯民.鼓室內注射甲強龍治療難治性突聾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2,19(2):241-242.
[15] 趙群,王英力,王洪芹,等.耳后注射甲強龍對全聾型突發性聾療效分析[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5(4):295-297.
[16] w群,王英力,王洪芹,等.耳后注射甲強龍治療突聾臨床研究[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5(4):712-714.
[17] 趙群,王英力,王洪芹,等.耳后注射甲強龍對平坦型突發性聾療效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6,14(1):79-81.
[18] 趙暉,張天宇,傅窈窈,等.鼓室內注射地塞米松治療極重度以上突發性聾的臨床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44(4):297-301
[19] 余力生,楊仕明,韓東一,等.中國突發性聾分型治療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48(5):355-361.
[關鍵詞]擬人化;共性化;屠龍文化
希卡普(Hiccup)是一位在性格與氣質上完全迥異于同齡人的維京少年。當他力大無窮身強體壯的父輩們揮舞長矛和盾牌抵御來自龍的劫掠時,希卡普卻邁動他瘦弱的長腿,在混亂中制造麻煩。維京人對這位最強首領的兒子報以善意的嘲諷,因為對于海盜那充滿挑戰性的生活而言,為戰爭和探險獻出生命才是常態,而不是躲在墻角瑟瑟發抖。如何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勇士,那么去馴服一條龍吧!
《馴龍記》(How to Train Your Dragon)的開篇以博克島一場大規模的人龍之戰開始,希卡普用縛龍索捕捉了夜煞,卻遭遇全島人的恥笑――從來沒有人見過這位閃電與死神的不潔之子,更遑論殺死它。夢工廠的動畫向來以顛覆經典為主,在經歷了《怪物史瑞克》系列的疲軟,《馬達加斯加》與《功夫熊貓》系列風卷殘云般的票房創收之后,掌舵人之一杰弗瑞?卡贊伯格將目光投向了西方世界的“屠龍文化”,并以克瑞西達?科威爾(Cressida Cowell)的小說《如何馴服你的龍》為改編藍本,利用高超的3D動畫技術,創造了繼《阿凡達》之后的又一次視覺盛宴,而人與龍之間從對抗到試探再到互相幫助鏟除暴力的故事,則一如既往地沿襲了夢工廠的主題構筑,重塑了西方電影的龍之形象。
一、擬人化:龍的性格與氣質
在西方文化,無論是作為看守寶物或者美麗公主的巨獸,還是被視為撒旦惡魔的化身,龍的外表無一不是粗長的脖頸,棱角鋒利的帶有褶皺的頭,尖銳的牙齒和充滿殺傷力的箭形尾部,它們揮舞碩大無朋的羽翼,口吐熾熱火焰,將進犯者燒成灰燼。與東方龍的莊嚴祥瑞相比,西方龍自基督教盛行,便成為邪惡丑陋的代表。到了近現代,西方人認識到龍的形象只存在于想象中,但西方人對龍的定位,如殘忍、兇暴與貪婪等從未改變過。
而在西方電影歷史上,1996年的《魔幻屠龍》應是早期最為詳細描述人龍之戰的作品之一,龍在電影里被塑造成要以處女為祭品的惡物,最終被除妖師殺死。2002年的《火龍帝國》則將龍變成只會到處噴火的史前怪物,它膚如巨鱷,背似蛇蟒,可像豹一樣在地上行走,攻擊時會發出眼鏡蛇般嘶嘶的響聲,龍最終沒能逃脫被人類英雄殺死的命運,它作為影像的奇觀化,又一次扮演了邪惡的象征物。更有諷刺意義的是2007年美韓合作電影《龍之戰爭》,巨蟒吞噬了龍珠變成貌似“哥斯拉”的怪物,龍自西方世界或為忠誠守護者或為自由不羈掠奪者的形象,淪為了電影抗擊打的消費品。即便是在如《龍之心》(1996)、《龍騎士》(2007)等電影中,龍成為主人公忠實的奴仆與幫助者,但龍的命運被確定為“奉獻”與“盡忠”,龍從來沒有過對自身性格、身份或者態度的表達。
《馴龍記》的亮點之一是塑造了龍的百態。希卡普在翻閱維京人的遠祖對龍的記載時,向我們描述了一幅幅非常生動的百龍圖:有神出鬼沒的,孤傲地藏逸在深海的洞窟或者黑暗的潮池,一旦被驚動便會發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咆哮,致使方圓數尺之內絕無活口的雷鼓;有背負尖銳翅膀能將參天大樹攔腰掃斷的Timberjack;有向敵人亂噴沸水,極度危險的Skulldren;也有哪怕只是剛出生的幼龍也能噴射毒液的Changeling。每一種龍的外貌與生活習性在維京人的記載本里,都有栩栩如生的講解,我們從電影里看到了龍生命的延續以及龍那精彩豐富的生活世界與性情。
馴龍的目標是建立一種關聯,而建立這種關聯就必須深刻認知龍的世界。維京人在長年累月對龍的作戰中,已熟悉了各種龍的特性,維京人的孩童在他們幼年時期就要從事艱苦的訓練,《馴龍記》就展示了這種驚險又刺激的活動。如果你看到那種漂亮的精力充沛的,有著鸚鵡一樣習性、鴯鹋一般步態與暴龍相似姿勢,全身長刺火力明亮的龍時,那是致命納德;維京人也會告訴你如果下巴上排列有97顆牙齒,會像火焰噴射器般吐出自上而下傾瀉焰火的是Monstrous Nightmare;還有酷愛睡眠的葛倫科以及活潑可愛,會像海鷗一樣蹦蹦跳跳的Terrible Terror。
《馴龍記》不止將千奇百怪的龍呈現,更塑造了龍的主角“無牙”。無牙被維京人稱之為夜煞,它的速度與力量永遠使它來去如風,在維京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捉摸又極度恐怖的印象。而真實的無牙,它有著圓圓的腦袋,能伸縮的牙齒與粗短的脖子,長長的青色羽翼和尾部線條流暢利于滑行,它端坐時如同一條大狗般天真無邪。無牙的特質在于它能與人類交流,它以恩報恩,將半尾魚吐出喂給希卡普;它模擬希卡普畫出線條,并以表情暗示希望獲得褒獎;它能用自己的身體去接觸人類,感知那不同于龍的世界。因此《馴龍記》對龍的擬人化塑造,使龍具有自我思想,它們的氣質與性格在西方電影龍形象的表述中,因充滿生命的靈動而別具一格。
二、共性化:以肢體殘缺建立親密關聯
如何馴服一條龍,或者翻譯為如何馴養一條龍更為合適。馴服是獨占與征服,是雙方支配與被支配之間的較量,馴養是合作與聯系,是雙方的和諧相處利益共謀。即便影片中希卡普將無牙稱為“寵物”,但編導卻在有意無意間將主人與寵物的關系改寫為人與龍的伙伴關系。
維京人成年的標志是徹底征服一條龍,父親Stoick夢想自己孱弱的兒子能重振維京人的勇猛和威風,但希卡普一味沉迷圖畫與幻想世界,對龍的好奇不是源自殺戮而是溝通。所以當希卡普擊落無牙,他并沒有痛下殺手,而是憑借那一份對自然力量的尊崇和熱愛,愿意與龍做朋友。此刻的無牙,失去了尾翼的一側,再也不能飛翔,從某種層次上說,無牙肢體的殘廢,希卡普是始作俑者。
希卡普想要馴養無牙,他為它制作尾翼,能使無牙御風而行;他偷偷帶無牙回家,躲躲藏藏似親密伙伴;他阻止父輩屠殺無牙,因為無牙給予他從未得到過的友誼與愛護。而這一切,似乎只是主人與寵物之間的互動。但最后一場大戰,在暴龍的襲擊下,盡管無牙保護了希卡普,但勝利始終是付出代價,無牙成為英雄的代價就是失去一條腿――盡管維京人并不在乎失去肢體的一部分,而只要精神永存――希卡普接受了這傷殘的軀體并把此當作成為男子漢必需的過程。陽光中,無牙與希卡普相依相偎,一人一龍,都帶著殘缺的肢體走向外面的世界,無牙不再是只能依靠希卡普才能飛翔的寵物龍,希卡普亦不再是完整的主人,因為他肉體與精神的部分,已與無牙緊緊相連密不可分。人與龍的共性,或許有時要依靠生命的缺失才能達成,而一旦能夠建立起這種親密關聯,那將是永久性的不可更改的,這或許要比《龍之心》與《龍騎士》的純粹奉獻要更偉大更堅定。
三、屠龍文化:暴力的轉移與階級的殊途同歸
屠龍文化在西方歷史由來已久,古希臘神話中英雄赫拉克勒斯為完成十二項可怕的考驗,殺死巨龍拉冬偷得金蘋果;英雄伊阿宋催眠了龍警衛,盜走了金羊毛;基督教圣徒崇拜的圣喬治,是因為殺死了湖中巨龍而備獲尊崇。《馴龍記》同樣上演了屠龍記,在故事的開端維京人因不堪忍受惡龍的搶掠而拼死斗爭,這似乎都與西方文化對待龍的態度不謀而合。惟一的異端是希卡普,他寧愿和龍和平相處也不愿殺死這些能飛翔在云端的神秘動物,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馴龍過程中,希卡普總是以從無牙那里學到的“柔情手段”,來與龍建立聯系。
隨著故事的發展,我們才明白,原來群龍作惡,是受到最大龍boss暴龍的驅使,暴龍貪婪、殘忍,是西方電影龍形象的原型,它不停吞食來自群龍的進貢,倘若不合心意便要吃掉各種各樣的龍。如此看來,群龍欺壓維京人,而暴龍欺壓群龍,其中群龍與維京人并無糾葛,只是因暴龍索取無度,才造成如今的局面。如此而言,群龍與維京人共同的敵人便是暴龍,這暴龍形狀丑陋貪婪好食,與電影中或可愛或絢麗或神秘的群龍形象相去甚遠,便在某種層面上隔開了暴龍與群龍的屬性――仿佛暴龍不再是龍,而成為了的暴君――這既與民主的維京人理念相悖,又與群龍的自由相悖,于是,共同抗擊暴龍(暴君)成為了《馴龍記》的主旨。
暴力的轉移,很容易將觀眾的視線投放在屠龍文化之外,而變成一場為了正義的戰爭。電影的結局,以正義的名義,維京人與群龍合作,無論是夜煞,還是葛倫科與Terrible Terror,都與人類一樣參與戰爭,所以當最后戰爭取得勝利,我們便認為是人龍的共贏,而很難想象到,其實他們最終打敗的是一條惡龍。暴龍死后,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群島上恢復了寧靜,維京人利用龍的飛翔與力量可以捕魚和航行,龍在維京人的庇護下衣食無憂。無牙與希卡普再也不用分開,電影利用暴力的轉移與階級利益的殊途同歸,巧妙地消弭了屠龍文化,將“屠龍”變成“抗爭暴君”般的預言和象征,這是《馴龍記》對西方電影龍形象的一次大超越與顛覆。
四、結語
夢工廠創作電影的思路與目標,一面是對傳統西方經典文化的反轉,一面是對電影素材的創新,更重要的是對東方文化的吸收與借鑒。從《馬達加斯加》與《功夫熊貓》系列開始,夢工廠嘗到了異域風情對電影創作的甜頭,便將目光瞄向了“龍”的形象。鑒于東方龍與西方龍在神話故事與文化地位的天壤之別,夢工廠并未傾力去塑造具有神性的東方龍形象,而是根據好萊塢的傳統,將龍擬人化,變成了美版的英雄,這一改動,不但吸引了西方觀眾的視線,更讓東方觀眾對影片具有天然的近親性,從而取得票房的勝利,這亦是夢工廠的發行策略之一。
反觀東方國家,尤其是中國影視劇,無論是1979年的動畫《哪吒鬧海》、1992年的兒童劇《小龍人》,還是電視劇《人龍傳說》《赤子乘龍》,都將龍或者神化,或者直接化為人,龍的本性與氣質卻極少得到展示與表達。再如國人喜愛將龍的形象與中國文化傳播聯系在一起,出現了李小龍與成龍等向國際進軍的華人代表,更有電影創作者喜歡將龍的好運與霸氣同電影結合,于是出現了如《龍在江湖》《龍在少林》《逃學威龍》等只聞其名不見其身的電影,這些與龍形象似是而非的創作,對于作為龍之故鄉的中國而言,未免匱乏與拘謹,所以國人只有極力借鑒與學習,進而創新,或許才是可行之道。
[參考文獻]
[1] 惠文聰.東西方歷史上不同的龍[J].科學大觀園,2007(03).
[2] 代莉.試談龍形象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意義[J].絲綢之路,2011(20).
(一)現行規定
我國現行的《反壟斷法》對壟斷協議法律責任的規定集中體現在第46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并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行業協會違反本法規定,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很顯然,此條規定的是僅僅是壟斷協議的行政責任。此外,第50條還規定了實施壟斷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在現行《反壟斷法》中,作為壟斷行為之一的壟斷協議僅僅規定了民事及行政責任,而沒有刑事責任的規定,這與我國現實需要及國際上的普遍做法相差甚遠。
(二)我國的現實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面臨的壟斷協議行為也愈來愈嚴重。
首先是發達國家的各種跨國企業憑借其資金及技術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已形成各種壟斷集團。由于我國推行改革開放時間較短,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使得這些跨國企業無論是以中外合資、合作或獨資的形式進入我國。還是以設立分支機構或其它合作方式進入我國,都具有極強的壟斷能力。我國壟斷法律制度的滯后更加劇了壟斷行為對我國的危害。他們借助強大的金融后盾和大量的現代金融工具,搶占市場制高點,影響非凡。如國際鋼鐵巨頭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聯手對我國的鋼鐵企業實施鐵礦石漲價,中國鋼協與其進行數次談判都未果,使我國的整個鋼鐵市場受到威脅。但由于我國壟斷立法的滯后,我國束手無策。而在歐盟。由于壟斷執法機構的極力反對,必和必拓被迫放棄收購力拓。同時最近出現的日化產品、洋奶粉等行業的集體漲價行為也表明我國現在面臨的國際壟斷行為的嚴峻性。這要求我國的壟斷立法應及時跟上形勢做出調整。
其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的優勝劣汰。逐漸形成了一批大的企業。為了減少競爭壓力和競爭風險,總是想方設法的限制競爭。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經說過:“同一行業的人即使為了娛樂和消遣而集合在一起,他們的談話也很少不涉及反對公眾的陰謀和某種提高價格的策略。”它們通過秘密達成壟斷協議或者以行業協會的名義達成各種行業自律價格等方式,形成對行業的壟斷,限制或排除了競爭。而現有的法律法規對壟斷協議行為的制裁難以制止這種違法行為,需要法律制裁的進一步強化。
二、我國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一)主體
世界各國的《反壟斷法》均規定,實施壟斷協議的行為主體需為經營者,在日本稱之為“事業者”,我國臺灣地區稱為“事業”。而且,各國一般對經營者的涵義予以明確的界定。如日本《獨占禁止法》第2條第1款規定:本法所稱“事業者”,是指從事商業、工業、金融業及其他事業的人。為事業者的利益進行活動的干部、從業人員、人及其他人員在適用下列條款及第三章的規定時,也視為事業者。而在我國臺灣地區,《公平交易法》通過列舉的方式對其予以界定,該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事業如下:(一)公司;(二)獨資或合伙制工商行號;(三)同業公會;(四)其他提供商品或服務從事交易指人或團體。在我國《反壟斷法》第十二條對經營者做出明確規定:本法所稱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或者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
在實踐中,行業協會往往會借助其自身優勢,通過達成行業協議的方式來限制競爭,如方便面行業的集體漲價等。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經營者之間的一種壟斷協議,而且行業協議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對限制競爭效果更為明顯。因此我國的《反壟斷法》已明確將行業協會納入到壟斷協議實施主體的范疇中,并規定了行業協會違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二)客體
壟斷協議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市場的競爭秩序和市場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具體包括其他企業或自然人參與市場自由競爭、公平交易的權利以及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共利益。市場競爭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機制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從市場經濟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壟斷協議侵犯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從市場相對人合法權益的微觀角度看,壟斷協議侵犯了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權和廣大用戶、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及應當享有的福利水平。
(三)主觀方面
壟斷協議行為的主觀方面是故意,即壟斷協議的行為人明知自己在生產經營中實施的共謀串通行為,會排除、限制競爭,從而損害國家整體經濟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為了防止市場競爭過于激烈行為人達成壟斷協議的,都可以認定行為人主觀是故意的,而過失一般不會承擔刑事責任。
(四)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是指壟斷協議行為的外在表現形式,又包括行為和效果兩個要件。1 行為要件。壟斷者承擔刑事責任需具備的壟斷協議的行為要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營者通過達成壟斷協議共同實施的了互約束對方經營活動行為。如固定價格、劃分市場、限制產量、聯合抵制、串通投標等。它又包括形式要件與實質要件兩要件:形式要件是指經營者之間達成壟斷協議的行為,具體包括經營者之間達成的協議與協同行為,以及通過行業協會達成決議、決定等;實質要件是指壟斷協議能夠對經營者的經營行為進行約束,從而限制或消除彼此之間的競爭。認定經營者承擔刑事責任時需要實質要件與形式要件共同存在,缺一不可。
2 效果要件。對自由競爭秩序具有損害效果,是所有違法壟斷協議的特征。而壟斷協議構成犯罪的話,需要程度更加嚴重的損害后果。這種損害效果的認定往往需要借助經濟學的知識,因此在法律中,界定行為對競爭的損害效果大多數國家都是通過規定犯罪形態人手。如針對核心卡特爾的刑事制裁,當然有些國家也做出了一些限制。如美國《反壟斷執法手冊》要求壟斷協議需要達到影響州際貿易的程度。在我國,根據以往的立法經驗,追究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需要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具體到壟斷協議而言,情節嚴重應表現為以下情形:一是數額巨大,具體包括壟斷協議行為本身數額巨大、壟斷協議違法所得數額巨大和壟斷協議給他人造成損失數額巨大:二是影響范圍廣,包括影響區域范圍廣和影響人員范圍廣;三是壟斷協議造成的嚴重的后果的。
三、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特殊認定原則
在認定壟斷協議行為刑事責任過程中,國際上有二項特殊原則,用作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的變通與補充。
(一)本身違法原則
本身違法原則就是當然違法原則,是指某些競爭行為已被依法確定為違法,
只要實施這些行為就認定其違法,而不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即在認定壟斷協議行為刑事責任過程時,不再考慮壟斷協議行為的主觀要件和客觀效果要件。這是國際上核心卡特爾(競爭者為固定價格、操縱投標、產量限制、制定配額、分享市場的反競爭的協定、具體的行為或安排)通用的歸責原則。其中各國反壟斷法主要對三種卡特爾適用本身違法規則,他們是價格卡特爾、生產數量卡特爾和分割市場卡特爾。運用本身違法原則處理固定價格、劃分市場、限制產量等的壟斷協議案件,原告只需要證明有這樣的卡特爾存在,而無需證明卡特爾的限制競爭性,這可以減輕當事人的舉證責任,節約訴訟成本,同時也加大了勝訴的可能性。同時也方便法院及政府機構的調查,即他們不必調查訂立卡特爾的目的及后果,就可以認定該卡特爾的違法性,從而可以節約審理案件的時間和費用,用有限的司法資源去維護作為市場經濟核心的自由公平的競爭機制,因此確立這樣簡便易行的執法原則十分必要。
(二)合理原則
合理原則是指對某些壟斷協議的行為是否在實質上構成限制競爭,并在法律上是否予以禁止需具體問題具體對待,需對企業的動機、行為方式及其后果加以考察后做出判斷并認定。具體表現為某一壟斷協議雖然含有一些限制競爭的條款,但沒有超出法律或商業上合理的限度,不會對市場的競爭環境造成實質意義上得削弱或消滅,行為合理的舉證責任應由被告承擔。雖然這種行為符合認定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但由于一些特殊情況,適用合理原則對其進行豁免。合理原則實際上也是本身違法原則的補充,在適用本身違法原則可能對正常經濟活動產生消極影響時,通過合理原則對一些特殊情況予以排除。如小企業之間的聯合、為公共利益的一些壟斷協議等。
因此,在認定壟斷協議行為刑事責任過程中,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促進競爭為目標,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即在堅持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本身違法和合理原則予以變通與補充。
四、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適用除外及豁免、寬恕政策
(一)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適用除外
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適用除外是指由于國家基于社會經濟總體及長遠利益以及其他國計民生等方面的考慮,對于某些特定的行業、主體的壟斷協議,予以例外許可,使其不受反壟斷法的調整,因此也不會承擔刑事責任的行為。如我國反壟斷法五十六條規定:“農業生產者及農村經濟組織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運輸、儲存等經營活動中實施的聯合或協同行為,不適用本法。”因此農業生產者進行聯合或協同行為,簽訂協議,通過共同的農業經營組織做出規劃,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市場競爭力的行為屬于壟斷協議刑事責任適用除外的范圍。
(二)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豁免
壟斷協議雖然是對市場競爭危害最嚴重的壟斷行為,但是。并非所有的壟斷協議都會損害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基于對整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考慮,在某些壟斷協議的行為在其他方面帶來的好處要大于對競爭秩序的損害,對市場經濟總體是有促進作用時,酌情給與豁免。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可得以豁免的壟斷協議的主要類型有以下幾種:1 為改進技術、研究開發新產品的;2 為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增進效率,統一產品規格、標準或者實行專業化分工的:3 為提高中小經營者經營效率,增強中小經營者競爭力的:4 為實現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救災救助等社會公共利益的;5 因經濟不景氣,為緩解銷售量嚴重下降或者生產明顯過剩的:6 為保障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中的正當利益的:7 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寬恕政策
壟斷協議的參與者一旦被發現,就會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總會想法設法掩蓋他們的共謀行為,如果壟斷協議不以書面方式作出,政府很難發現競爭者之間的密謀行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在1978年就制定了這樣一種政策,即鼓勵參與卡特爾的企業殺回馬槍,揭發卡特爾行為。1993年新的寬恕政策規定違法反托拉斯法的企業如果向政府坦白交代,且符合一定條件,就可以得到政府的寬恕,即減輕甚至免除其應承擔的刑事責任。這些條件包括:(1)企業向政府報告違法行為時,政府還沒有從其他任何方面得到這一違法活動的任何信息;(2)該企業一旦發現參與了違法行為,就采取迅速和有效的行動終止了這一活動;(3)該企業坦率和全面地向政府報告了違法行為,且整個調查階段向反托拉斯局提供完整、連續和全面的合作;(4)這一坦白行為是企業行為,而不是企業領導的個人行為;(5)可能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向受害者賠償損失;(6)企業沒有脅迫其他當事人參與這一違法活動,且明顯不是違法活動的領導者或者倡議者。現在很多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借鑒美國的做法,制定了各自的寬恕政策。如歐共體1996年制定的《卡特爾案件中免除或者減輕罰款的通告》,1998年《英國競爭法》中規定了鼓勵卡特爾成員坦白的內容。對我國而言,由于監管水平不是很高,一些隱蔽的壟斷協議行為難以發現,這更需要在追究壟斷協議刑事責任時引入寬恕政策,促進壟斷協議參與者的坦白。從而更好地發現壟斷協議行為。
根據以上對壟斷協議刑事責任的分析,筆者建議在未來的《反壟斷法》修訂中應當加入追究壟斷協議參與者刑事責任的內容,刑法中也應加入壟斷協議罪的具體犯罪構成及刑罰處罰,以期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
注釋:
[1][英]亞當?斯密著:《國富論》,楊敬年譯,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那么航海這樣的舉動到底能啟發我們什么?
1說實話,必須面對自己的平庸并戳穿“我活得挺不錯”的幻象,這種感覺并不好。
和很多人一樣,我擁有不壯闊但充滿快樂的生活。這種生活就像有人在文章中寫得那樣,“歡天喜地地在節日里吃美味,穿新衣,沉醉于男歡女愛、婚喪嫁娶的快慰和熱鬧中”。人們以玩世游戲的態度來應對現實,很少去想這種生活的不足。
我突然意識到這種生活不夠好,是在三亞看到以航海為生的船員們拍來的一段短視頻時。海上云層昏暗,海水在滾動,最遠的一小片天際線上突然垂下一條紅色的閃電。
看上去危險而辛苦,但那一刻我愣住了,我覺得快樂什么都不是,成功也什么都不是,一些被有意埋在意識深處的沖動奮力鉆了出來。同時,這沖動已經非常遙遠,沒有機會去實現的挫敗和沮喪,像海水一樣把我沖垮了。
太久以來,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作為現實生活的毒藥,被小心謹慎地對待,我們承認理性主義和英雄夢想,但總是加上前提:別冒失地追求它并因此毀掉生活。這話當然是對的,但矯枉過正的結果是,英雄夢想被忙碌充實的生活給踩平了。
2英雄主義往往離生活比較遠,我們很容易就半真半假地將它忘記了。比如,我一直希望騎著龍飛行,但它太遙遠,所以我心安理得地買一個龍模型就滿足了。很多人希望攀登高山,他們看完王石登上珠峰的新聞后,大概也不會覺得不安,因為那是“太難做到的事”。
再比如航海。乘船渡海這種充滿古典冒險主義氣息的事情,放在科技發達、信息通暢的當代,總有一些不合時宜。它太不真實,我們會爭著去電影院看《加勒比海盜》,為航海者的奇幻冒險感到振奮,然后又安心地安睡了。
只要它是不現實的,我們就不用對它負責。但這一次,我見到了那些會告別家人和陸地,告別現代科技和享樂,在海上漂流290天的男人和女人,聽他們講述如何對抗南太平洋上高達40米的巨浪,如何落水,如何過著“life at extrem”(豐富多彩的生活)。
其中有一位女士,站在陸地上像是這里的陌生人。另一位男士曾經還是名記者――這種對比太強烈,他讓人不得不拋棄一切理由,好像從一個安穩的藏身地被揪了出來,再也躲不過去。想想這件事就讓人沮喪:當我們對著大風難過的時候,瑞典船長正在因為沒有風而惱火不已。
此后的行程,我一直陷進這種矛盾里。動人的日常生活一直是我倡導的事物,但它與動人的冒險聽上去又存在著很大的分歧。既然過著平凡生活,我們也能體驗偉大的冒險嗎?
3平凡生活和非凡生活之間的確有相似性,都面對挑戰,都有危急時刻。我試圖說服自己的是,即便我們不能去海上,不能去雪山,不能在龍背上飛越天空,我們也許也有機會面對挑戰。掌控生活的繩索不被掙斷,有時候也不比掌控帆船的繩索更容易。
后來我見到了一位曾經做過帆船賽選手的沃爾沃員工。他剛從船上回到陸地上,坐進辦公室時,他的確感覺到不適。但后來,他把工作和生活當成冒險來過。這是有說服力的,如果一個曾經靠近過冒險的人,也能回歸平凡生活,并且找到同樣刺激的冒險感,那么我們的生活也許不像聽上去那樣無助和令人厭倦。
剛才的問題,過著平凡生活,我們也能體驗偉大的冒險嗎?
我想,如果有可能,我還是會騎著龍飛到天上去,去海上看紅色的閃電。如果沒有可能呢?那么要提醒自己,別用短暫而細碎的快樂掩蓋住對冒險的渴望,去做更刺激的事,把難題和危機當成風浪去對抗。
別放棄對生活的掌控力。
【關鍵詞】銀行業 壟斷
一、淺析我國銀行業的壟斷性質
自某銀行人士稱“有時候利潤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的風波引起公眾的非議,到各大銀行陸續公布靚麗的成績單,到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實力,再到溫總理表示要打破銀行業的壟斷,關于我國銀行業的話題從未間斷。
參照我國金融經濟改革的歷程,傳統經濟體制下我國銀行的確是壟斷的,但現在我國銀行業的壟斷性質是否發生了變化?銀行的壟斷地位是否依舊存在?學術界和商業界仍存在不同的意見。按照美國反托拉斯法的規定,具有聯合限制競爭、濫用經濟優勢、價格歧視、具有壟斷性質的企業合并、損害消費者權益等任一行為都構成壟斷。譚建春認為,由于商業銀行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戰略地位,歷來受到政府的特殊保護,在加上具有自然壟斷和規模收益等特點,較之其他行業通常具有較高的壟斷性和較低的競爭性;以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陳佐夫為代表的一方不贊同銀行仍處于壟斷地位的說法。他認為與供水、供電、供熱、供氣、航空、鐵路等行業相比而言,這些行業少有外資進入,基本上不存在競爭關系,而銀行業除了有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外,還有股份制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大批外資銀行;而且消費者可以選擇任何一家銀行提供服務,而在那些行業就不可以;同時從單個銀行來看,也有數據表明銀行與銀行間的競爭關系已日趨激烈,不存在某個銀行能夠壟斷的局面。
事實上,無論從單個銀行還是各類銀行所占資產份額和市場份額的比重來看,都驗證了銀行業不存在決定壟斷地位的觀點。作為我國最大的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所占比重在15%左右;截止到2011年底,我國有商業銀行資產所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比重為46.6%、股份制商業銀行為16.4%、城市商業銀行為15.0%、其他金融機構為28.0%;到2011年底,國有商業銀行所占的比重為47.1%、股份制商業銀行為24.4%、城市商業銀行15.0%、農村商業銀行為10.4%、外資銀行為2.9%等可以看出,國內最大五家國有銀行所占比重沒有超過50%。這與《反壟斷法》所規定的一家企業達到相關市場份額的50%,兩家企業達到相關市場份額的67%以上,三家企業達到相關市場份額75%的反壟斷規定還想去甚遠。
但是在近兩年,中小實體企業嗷嗷待哺,制造業艱難轉型,普遍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的現象,同時普通百姓儲蓄的微利甚至是長期負利率的情況,銀行每天凈賺17億元的巨額利潤,讓人們不得不非議它所處的地位。通過分析,我認為我國銀行業依然存在壟斷,主要表現在銀行數量與經濟規模相比依然太少;銀行的進入門檻高,民間金融無法給中小企業提供服務;消費者與銀行之間無法形成“均勢談判機制”。但壟斷性質不是行業性的壟斷,而是行政性和制度性的壟斷。原因有以下幾點:
(1)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建立初期,政府以純粹的指令手段進行資源配置;在逐步過渡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模式中,高度集權的人民銀行下分四家服務對象固定,業務分塊、職能劃分明確的專業銀行,并依據政策互不交叉的扶植各類群體。商業銀行之間的這種業務分工形成了各自的專業優勢和壟斷地位。
(2)長期以來我國整個金融業都受到嚴格的政府管制,準入與退出機制欠佳,政策性屏障成為我國銀行業的主要進入與退出壁壘,政府以嚴格的準入資本和投資入股比例、營運資金限制、業務準入范圍等條件限制銀行準入;以托管、合并等障礙制約商業銀行的退出,在行政保護下地壟斷集中的商業銀行并無破產倒閉之說。
(3)在“存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及貸款利率下限管理”的模式下,國內商業銀行無論對存貸款如何定價都能保證其利潤在一定的區間。在完全的利率市場化階段尚未形成的環境中,商業銀行在投資與消費領域都堅持著一種壟斷性的運營理念與方式。依靠固定利差的政策性盈利模式,享受利差保護帶來的超額壟斷利潤;按照市場原則最大程度追逐利益,進行利潤競爭而不是服務競爭。
總之,我國銀行業的壟斷性不是自然壟斷,也不是行業性壟斷,只不過是歷史的原因和制度的安排讓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較高。進而因為利率管制,使其能坐享其成。而銀行業的“暴利”掩蓋不了其經營的低效。
二、打破銀行壟斷及其影響
認清了我國銀行業壟斷性質才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我國銀行業要打破壟斷,首先要放開價格,放開政策保護,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一方面,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堅持將利率市場化作為金融改革的核心,結合宏觀經濟狀況適時對相關利率管理權進行上收或下放,確保在平穩的利率市場化進程中進行宏觀經濟調控。 建立新型銀企關系,在競爭和利益雙重機制驅動下,保證企業有權選擇服務銀行,并給予企業客戶參與產品定價。另一方面,逐步放開資金價格管制推動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不斷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價格競爭作為商業銀行之間最主要的競爭手段,保障準入常態化完善退出機制,完善我國金融市場,多種的融資渠道應該并舉。
倘若打破銀行業壟斷可以有序持續地推進下去,出于逐利的天然驅動,當下的壟斷性銀行必然會將核心競爭力更多地體現到經營規模、業務與創新上面,服務產品也會提升到與資金經營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一個更健康更契合市場屬性的銀行業也可能會形成。與失去的壟斷地位相比,這或許是銀行業更大的收獲,也是破除壟斷的最大收益所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