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抗疫培訓總結

抗疫培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抗疫培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抗疫培訓總結

抗疫培訓總結范文第1篇

一、工作目標

(一)加強對消除瘧疾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消除瘧疾達標考核領導小組及技術指導小組,明確區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消除瘧疾達標考核工作中的職責,落實各項措施,確保我區達到消除瘧疾標準

(二)加強瘧疾傳染源管理,提高疫情上報、流調和疫點處置工作質量

(三)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瘧疾病例診治能力

(四)完善監測網絡,提高監測質量,鞏固消除瘧疾工作成果

(五)開展健康教育,提高瘧疾防治意識

(六)加強檢查指導,聯防聯控

(七)加強防制資料管理

二、工作實施

(一)成立區消除瘧疾達標考核領導小組及技術指導小組(見附件1);召開區消除瘧疾達標考核領導小組工作會議,部署消除瘧疾達標工作;區消除瘧疾達標技術指導小組督導相關部門和鎮開展消除瘧疾達標工作。

(二)有序推進消除瘧疾達標考核

1.考評前準備工作

(1)考評動員

5月份召開消除瘧疾達標考評工作培訓會議,由區衛生局組織,區疾控中心牽頭,培訓對象主要是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各鎮衛生院相關人員,培訓項目為此次考評的主要內容、職責分工、技術指導。

(2)專業培訓

瘧疾防治知識

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各鎮衛生院要重點加強臨床醫生的瘧疾防治知識培訓并進行培訓效果考試,個人得分應全部達到90分以上。區疾控中心提供瘧疾診治知識的參考資料。

瘧原蟲鏡檢技能培訓

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各鎮衛生院要重視“三熱”病人(即瘧疾發熱、疑似瘧疾發熱,不明原因發熱)的血檢工作,把“三熱”病人血檢列入常規檢查,特別是門診醫生,接診“三熱”病人后,應及時填寫查驗瘧原蟲的化驗單,并通知檢驗人員采血、染色、涂片、鏡檢,保質保量完成血檢任務,確保瘧原蟲鏡檢工作的順利開展,積極協助區疾控中心對檢驗人員進行瘧原蟲鏡檢技能的培訓。區疾控中心要定期對綜合醫院、鎮衛生院的檢驗人員進行瘧原蟲鏡檢技能的培訓和考核,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血片陰陽性和瘧原蟲蟲種的鑒別,培訓效果考試個人得分應全部達到80分以上。

瘧疾診治能力和瘧原蟲鏡檢技能是此次消除瘧疾達標考評重點考核項目,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各鎮衛生院要落實好這兩項工作,確保考評工作的順利進行。

(3)資料準備

區衛生局協調解決組織保障資料。

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各鄉鎮衛生院準備好防治瘧疾的相關資料,包括2013、2014年的瘧疾病例門診登記本、血檢登記本、傳染病報告卡、抗瘧藥處方,現場核實病例診斷、治療和疫情報告。

疾控中心消除瘧疾的相關資料:

基本消滅瘧疾達標考核資料匯編以及達標考核后至2009年瘧疾監測資料等歷史資料。

2010年以來的瘧疾相關資料,區級消除瘧疾實施方案:消除瘧疾工作年度計劃和總結;消除瘧疾工作各項活動原始資料,包括發熱病人血檢和血片復核資料、媒介調查資料、病例報告和治療資料、病例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資料、疫點調查和處置資料以及各類培訓和健康教育資料等。

(4)督導檢查

區衛生局組織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臨床醫生的瘧疾防治知識和檢驗科人員瘧疾鏡技能培訓、資料準備等情況的進展、質量進行督導檢查。

6月份、8月份、10月份各進行一次督導檢查并書面通報,督導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

臨床醫生診治能力考核:鎮衛生院現場抽取2名臨床醫生參加閉卷考試;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內科、婦科、兒科、急診科、感染科各抽取2名臨床醫生參加書面閉卷考試。

瘧原蟲鏡檢技能考核: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各鎮衛生院現場各抽取一名檢驗員進行技能考核。

現場檢查瘧疾病例門診登記本、血檢登記本、傳染病報告卡、抗瘧藥處方,現場核實病例診斷、治療和疫情報告等。

2.消除瘧疾達標考評實施時間表

4月份區疾控中心開展綜合醫院、鎮衛生院鏡檢員瘧原蟲鏡檢技能培訓工作。

5月份區衛生局對消除瘧疾達標考評工作進行動員與培訓,落實相關單位及科室職責。由區疾控中心下發此次消除瘧疾考核臨床醫生瘧疾診治知識的培訓參考資料,各級醫療機構要依據資料組織臨床醫生培訓和自學,提高臨床醫生的瘧疾診治能力。

7月份各級醫療機構找出薄弱知識點,對臨床醫生進行瘧疾診治知識針對性培訓和效果考試,達到要求。

④8月份,邀請市疾控中心專家對我區瘧疾鏡檢人員進行瘧原蟲鏡檢技術指導和培訓。

⑤9月份,各級醫療機構組織臨床醫生瘧疾診治知識再培訓,全面達到要求。

⑥根據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消除瘧疾資料準備情況、臨床醫生瘧疾診治知識和檢驗人員瘧原蟲鏡檢能力掌握情況,確定迎接消除瘧疾達標考核的時間。

3.消除瘧疾達標現場考評內容

由省政府血地防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組成考核組,對縣(區)進行消除瘧疾達標考核。

發熱病人血檢、病例診治及報告

分別抽查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和2個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瘧原蟲鏡檢工作現狀和當年發熱病人血檢工作資料。抽查區疾控中心已復核陰性血片30張。查閱瘧疾病例門診登記本、血檢登記本、傳染病報告卡、抗瘧藥處方,現場核實病例診斷、治療和疫情報告與縣級疾控中心資料符合率。

診治能力考核

隨機抽取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內科、婦科、兒科、急診科、感染性疾病科等臨床醫生以及2-4個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臨床醫生各1名(總人數不少于10人),采用閉卷書面考試進行瘧疾診治知識考核。臨床醫生個人考核得分80分及以上為合格。參加考核臨床醫生的考核合格率低于85%即為不通過。

鏡檢技能考核

隨機抽取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和一半以上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驗人員各1名,進行瘧原蟲鏡檢技能考核(包括定性和定種)。每名鏡檢人員技能考核得分75分及以上為合格。參加考核檢驗人員的考核合格率低于85%即為不通過。

(三)進一步加強病例管理,提高傳染源管理和疫點處置工作質量

1.規范傳染源管理措施

為適應瘧疾防控工作從控制階段到消除階段的轉變,我區將繼續全面推行消除瘧疾“1-3-7”消除瘧疾工作新模式,確保傳染源管理和疫點處置工作的及時有效開展。

(1)發現瘧疾病例后1天內進行疫情報告

區疾控中心和各級醫療機構對發現的所有瘧疾病例(包括實驗室確診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均應在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

所有網絡直報的瘧疾病例均應進行瘧原蟲鏡檢,每例病例在抗瘧治療前應至少采制厚薄血片3張、濾紙血2張(每張2大滴血樣)和肝素抗凝全血5ml,并電話報告市疾控中心。不能及時送樣的可將樣本置-20℃保存,由市級疾控中心統一在每月月底送省血寄防所。為鼓勵及時發現和報告病例,省將繼續實行報病獎勵制度。

(2)在3天內完成病例核實和流行病學個案調查

區級疾控中心負責在3天內完成對網報瘧疾病例血片的鏡檢復核和流行病學個案調查,重點核實是否為瘧疾病例并判斷是否為本地感染病例。所有核實的瘧疾病例應在3天內完成專報系統中“瘧疾病例流行病學個案調查表”的信息錄入和上報。所有經核實需排除的瘧疾病例應立即報告省血寄防所請求進行省級復核,并根據省級復核結果進行網報修訂。

個案流調時對輸入性病例的判定應嚴格按照《消除瘧疾技術方案》中輸入性瘧疾的定義和判定標準進行。

(3)在7天內完成疫點調查和處置

區疾控中心應在病例網絡直報后7天內組織完成對病例所在的自然村或居民點的調查,確定疫點是否存在傳播瘧疾的條件,并按照《消除瘧疾技術方案》的要求完成疫點處置,在7天內完成專報系統中“疫點調查與處置表”的信息錄入和上報。省血寄防所將參與所有本地感染瘧疾病例和國內輸入性瘧疾病例的核實和疫點調查。

疫點調查時,對本地感染或國內輸入的瘧疾病例,需對病例所在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圍100米內的居民進行瘧原蟲血檢或快速診斷試紙條(RDT)檢測篩查,并采制濾紙血;對境外輸入的瘧疾病例,需對與其同行回國人員進行瘧原蟲血檢或快速診斷試紙條(RDT)檢測篩查,并采制濾紙血;對近3年內無媒介調查資料的縣,如瘧疾病例出現在瘧疾傳播季節,疫點調查需增加媒介按蚊種群調查內容。

疫點處置包括病例治療、健康宣教和媒介控制。在疫點調查中新發現的實驗室檢測陽性者給予抗瘧藥規范治療并按規定上報,并向居民發放瘧疾防治宣傳材料。對在流行季節(5-10月份)出現的瘧疾病例,對病例所在的自然村或居住地周圍100米范圍所有住家采用菊酯類殺蟲劑進行室內滯留噴灑。

2.完善瘧疾疫情通報制度

為及時了解瘧疾疫情動向,有效應對和處置突發疫情,區疾控中心在發現病例時需電話報告省寄防所,并按規定在3個工作日內將瘧疾病例核實和流行病學個案調查結果上報省血寄防所,由省血寄防所及時完成瘧疾疫情周報。

(四)進一步加強業務培訓,提高瘧疾病例診治能力

1.進一步加強傳染源發現能力

(1)各級醫療和疾控機構要繼續加強瘧原蟲鏡檢能力建設,配備相對穩定的并通過上級業務機構培訓合格的鏡檢人員。重點加強鄉鎮級醫療機構技術人員的培訓,區疾控中心要有獨立的、能正常開展鏡檢工作的瘧疾中心鏡檢站,并有專人負責對轄區發熱病人血檢工作的督導和質量控制。

(2)為按期達到《市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確定的知識與技能培訓工作指標,區疾控要組織對全區各級醫療機構的相關醫療、檢驗、防保專業人員開展知識和技能培訓,并參加全市寄生蟲防治技術競賽。

2.進一步提高瘧疾病例救治能力

(1)區疾控中心需加強對本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培訓,提高輸入性瘧疾的診斷能力和危重惡性瘧病例救治能力,盡量避免因誤診誤治導致輸入性惡性瘧病例死亡。

(2)在瘧疾傳播休止期,區疾控中心組織對上年度發現的所有間日瘧病例和卵形瘧病例進行休止期根治。并對在疫點調查中發現實驗室檢測陽性患者的自然村開展休止期擴大治療。

(五)完善監測體系,鞏固消除瘧疾工作成果

根據我區當前瘧疾發病的形勢和消除瘧疾的進程,按省瘧疾監測規范和技術要求,在全區開展常規檢測工作,保障和鞏固我區消除瘧疾的成果。

1.瘧原蟲鏡檢和質量控制

(1)為保證發熱病人血檢工作的順利開展,區疾控中心統一為區級綜合醫院、鄉鎮衛生院門診鏡檢站發放血檢染色試劑等耗材和發熱病人血檢登記本。

(2)按照《市消除瘧疾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區二級綜合醫院和所有鄉鎮衛生院均要開展發熱病人瘧原蟲鏡檢。各醫療單位要求全年開展發熱病人血檢工作,其中瘧疾傳播季節(5-10月)血檢人數不低于年血檢總人數的80%。要重點加強對外出務工歸國人員的發熱病人血檢工作。

(3)區疾控機構中心鏡檢站應按要求對所轄區級綜合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鏡檢質控督導,保證發熱病人血檢工作質量。區中心鏡檢站要復核轄區內各醫療單位10%的已檢陰性血片和所有網報瘧疾病例血片;市級中心鏡檢站將抽檢本市各區3%的已復核陰性血片和所有網報瘧疾病例血片,并負責將所有網報瘧疾病例血片和濾紙血及抗凝血按要求送省瘧疾診斷參比實驗室復核。省瘧疾診斷參比實驗室按《消除瘧疾技術方案》和《省消除瘧疾實施方案》要求,及時對全省所有網報瘧疾病例進行血片復核和基因檢測復核,每季度抽檢全省各縣1%的已復核陰性血片,并不定期對鄉鎮門診鏡檢站已檢血片進行抽檢。各級中心鏡檢站要求保留血片及抽復檢工作記錄。

2.主動病例偵查

在瘧疾流行季節(5月份),對白馬鎮的1個村進行入戶走訪調查,并至少對300名居民進行瘧原蟲血檢或快速診斷試紙條(RDT)檢測篩查,并采制濾紙血送省血寄防所進行基因檢測。

(六)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瘧防意識

抗疫培訓總結范文第2篇

及2021年工作思路

 

一、2020年工作情況

統籌打好文旅系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攻堅戰。嚴格按照國家、省、市、區的部署安排,督促和協助文旅系統企事業單位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統籌推進文旅系統疫情防控和復蘇發展。

(一)大力拓展云上文旅服務新渠道。策劃組織線上領讀、在線閱讀、云上微課、云上展廳、“藝”直播等活動100余項、網上培訓課程100余節;舉辦市南區全民時尚秀,推出綜藝秀、舞蹈秀、時裝秀、廣場舞秀、手作秀、大家唱、大家拍共七大版塊;新增8個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泛開展抗“疫”文藝創作,整合志愿者、文藝團體、專業院團等力量,創作文學、歌曲、曲藝、書畫等作品60余個,起到了凝聚人心、弘揚文化正能量的積極作用。優化“青云圖”“啡閱青島”線上線下閱讀服務平臺,上線以來已免費配送圖書8萬冊, “青云圖”入選中國圖書館學會“2019 年閱讀推廣優秀項目”。

(二)多管齊下打好戰“疫”組合拳。認真貫徹“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協助企業申報財稅扶持、金融支持、穩崗就業等多方面政策支持,協助120余家旅行社辦理暫退旅行社服務質量保證金,先后撥付兩批文旅扶持資金。妥善處置游客投訴,保障文旅市場的平穩有序。

(三)多方搭橋促進行業內循環、市場內循環。采取搭建平臺、直播帶貨、宣傳推介等方式,組織三地旅游局長資源推介、短視頻《2020,我在海邊等你》、浮山灣消費月等主題活動20余場。策劃樂活夏日消費季,推出百余項夜間消費活動;組織文旅惠民消費季,助推文旅企業釋放消費活力。做好華夏基石(青島)國際時尚產業峰會服務對接,辦好意大利電影周、婚戀文化周等節會活動,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積蓄文旅產業新動能。發揮新一輪產業扶持政策引領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度融入中山路保護更新工程,支持國際會議中心、海天酒店、瑞吉酒店等高端載體吸引國際化會獎項目落地,持續拓展文旅產業鏈條。

抗疫培訓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奶牛產業;發展措施;技術服務;標準化建設;安徽滁州;南譙區

奶牛業是南譙區畜牧業重要組成部分和傳統特色產業,瑯琊牌乳制品已成為滁州市居民的首選乳品。在市場引導、政策扶持下,南譙奶牛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截至2010年7月底,全區奶牛存欄由2003年的不足1 000頭發展到2 380頭,年產鮮奶7 500 t以上,產值達2 000多萬元。為推進畜牧強農工程,打造特色畜牧業,南譙區把大力發展奶牛標準化,作為加快生產方式轉變、提高牛奶質量的主要抓手,加大資金支持、政策扶持和技術服務力度,著力提升奶牛生產水平和奶品的質量檔次,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奶農收入。

1抓技術服務,提高養殖水平

鑒于過去培訓班針對性不強、效果不理想的實際,南譙區畜牧部門結合“畜牧科技進萬家活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等項目建設,抽調6名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重點鎮辦、重點養殖場戶,根據養殖戶需要,采取組團授課、播放光盤、投影、現場講解示范、臨床診療指導等多種形式,將科技培訓、技術咨詢和結對幫扶等活動開展到村,落實到戶,具體到人;同時,結合法規宣傳、奶業生產調查和防疫督查,上門指導養殖場戶建立免疫、飼養檔案,健全衛生消毒、病死牛和糞污無害化處理等制度,切實做好品種改良、玉米秸稈青貯、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通過科技服務,使牛群整體生產性能得到顯著提高,奶牛年均產奶量達5.5~6.5 t,處于全省領先水平。

2抓疫病監測,加強投入品管理

南譙區堅持生產發展和防疫保護并重的方針,把奶牛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建立區、鎮、村3級防疫體系,強化對奶牛重大動物疫病的免疫、監測工作。每年開展1~2次布魯氏桿菌病、結核病監測和口蹄疫血清學抽樣檢測,奶牛檢疫率達100%,歷次監測結果均符合規定要求,奶??谔阋邫z測合格率100%。二是嚴格引種管理,防范疫源傳入[1]。建立奶牛個體檔案,如實記錄奶牛的耳標、品種、繁殖、免疫、檢疫檢測、疾病診療等情況。三是加強飼料、獸藥等奶牛養殖投入品監管,規范獸藥、疫苗使用。對奶牛飼料生產企業和乳品加工企業實行原料供應商資質審驗、添加劑使用申報登記備案和企業自檢制度,加強對奶牛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各環節的執法檢查,在多批次的飼料和生鮮乳檢測中均無三聚氰胺等違禁物質和獸藥殘留檢出,從源頭上確保滁州市民喝上“放心奶”。

3抓奶站監管,保障乳質安全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發生后,區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區長為組長,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奶站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協調、開展奶站專項整治工作。區農委選派4名責任心強的業務骨干擔任駐站質量監督員,確保每天都有質監人員在場,做到戶戶化驗,全程監督;同時,組織奶站工作人員、企業管理人員和奶農集中進行法律法規與標準化養殖技術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幫助鮮奶收購企業建立健全生鮮乳收購許可、準運、交接等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規范生鮮乳收購、檢測、銷售臺賬,不間斷地開展檢測和抽檢,保證生鮮乳質量安全[2]。截至目前,2個奶站已累計檢出并銷毀酒精陽性乳15.2 t、有抗奶5.5 t。

4抓標準化建設,實行奶牛健康養殖

由于農戶散養的奶牛管理粗放,基礎薄弱,防疫和環保壓力較大,不利于良種奶牛生產性能的提高,不利于生鮮乳質量安全控制,不利于城西水庫飲用水質安全。為此,區畜牧管理部門一方面組織人員對全區奶牛散養戶存欄數、分布、結構、生產水平、養殖效益和奶牛標準化養殖小區的規劃建設等展開專題調研;一方面積極和省內外有一定經濟實力、誠信度較高、技術力量強、管理規范的生鮮乳收購加工企業聯系洽談,并在政策咨詢、項目論證、選址規劃等方面做好服務。目前,南京衛崗乳業江南奶牛服務站已計劃投資1 200萬元,在南譙區施集鎮楊飯店村興建1個占地10 hm2、設計規模為1 500頭的奶牛標準化養殖小區,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飼料、統一配種、統一防疫、統一鮮奶收貯、統一技術服務等,所有散養奶牛全部進入奶牛小區,以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得到全程控制,牛糞污染得到綜合整治,奶牛養殖水平、效益得到全面提升[3-6]。

5參考文獻

[1] 曾明軍,坎雜,譚春林.新疆奶牛產業化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牛業科學,2007,33(1):48-50.

[2] 王麗華,王立軍,孫峰,等.轉變工作方式推進奶牛產業又好又快發展[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8(7):117.

[3] 孫建萍.關于加快奶牛產業化進程的思考[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8(3):80-81.

[4] 張平.西部奶牛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牧業通訊,2009(21):27-28.

抗疫培訓總結范文第4篇

關鍵詞:畜牧防疫 失敗原因 對策

在畜牧業迅速發展的今天,畜牧防疫工作還是難題。安龍縣實行“畜牧產地檢疫”后,雖實行常年防疫,但目前廣大農戶接受畜牧防疫的力度還不夠,已接種疫苗的畜禽仍有少數零星發生疫病,導致畜牧防疫密度不理想、防疫效果不好;加之新安鎮屬于縣城所在鄉鎮,畜禽存欄量全縣最大,管轄區域較寬、畜牧獸醫站人員編制較少,畜牧防疫工作量很大,致使畜禽傳染病時有發生,并有蔓延之勢,從而影響新安鎮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為減少畜牧疫病的發生、傳播和流行,就畜禽防疫接種失敗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

一、畜牧防疫失敗原因

1.疫苗因素

一是疫苗失效。一般來說,基層鄉鎮獸醫站制冷保存條件較差,加之農村絕大多數畜禽分布零散,經解凍稀釋后的疫苗在限制時間內不能用完,凍干苗又很難在限制的適宜的溫度條件下保存,保存運輸不當致使疫苗失效,接種在畜禽體內自然無效[1]。二是疫苗受其他藥物等因素影響。在接種疫苗期間,畜禽因感染服用抗生素、抗球蟲等藥物,使疫苗藥效降低或飲水免疫時水質不佳、內含公共消毒劑等都可以導致疫苗變性失效。常用的玻璃金屬注射器、持針鉗和注射用針頭等用化學藥品消毒,或在接種部位皮膚于接種前后涂擦酒精或碘酒數量過多,都可導致疫苗滅活,從而導致免疫失效。

2.人為因素

一是免疫程序不合理。在免疫注射時,免疫程序不合理,特別是雞新城疫疫苗(雖實行常年防疫,但接種疫苗的種類大多有兩種以上,如禽流感疫苗、禽霍亂疫苗),一般都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在春秋兩季對大群雞進行一次性接種,因而使一部分雛雞超前免疫,受母源性抗體的影響,使接種疫苗失效,另一部分雛雞又因太晚已感染了雞新城疫病毒,在村畜牧防疫員中有的粗心大意,對雞Ⅰ系或雞Ⅱ系疫苗使用及對象不能正確區別,致使疫苗不能產生應有效果。二是接種的方法和部位不當。有些村防疫員和畜主為圖省事,不嚴格按操作要求接種,方法不當或接種部位不準,導致畜禽漏免或接種失敗。三是疫苗的用量不準。疫苗有的用量過多或過少,或者疫苗稀釋的比例不準,造成畜禽體內疫苗獲得量不足或超量都可導致疫苗接種無效。

二、對策

1.加大畜牧防疫宣傳力度,提高群眾認識

通過對畜禽防疫失敗原因的總結,在縣局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加大新安鎮畜牧防疫宣傳和畜牧防疫員的防疫技術培訓力度,使廣大人民群眾深刻認識到畜牧防疫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搞好畜牧防疫,減少畜牧疫病的發生、傳播和流行,降低畜禽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從而減少因畜牧疫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廣大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使廣大農戶明白搞好畜牧防疫的重大意義,提高養殖戶接受畜牧防疫注射的積極性,促使畜牧防疫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2.保障疫苗質量,確保畜牧防疫效果

在畜牧防疫工作中,疫苗需要在2—8 ℃或0 ℃以下低溫保存,加上使用得當才能確保畜牧防疫效果。否則防疫無效,如某些村缺乏疫苗冷藏設施或人為使用方式、方法不當,甚至疫苗已超過免疫有效期或疫苗稀釋比例不當,使疫苗質量難以保證,雖然已注射了預防某種疫病的疫苗,但仍然會發生該種疫病,產生不良影響失信于民。因此,在開展畜牧防疫期間,要完善疫苗冷藏設施,確保疫苗在規定溫度內有效保存,并且保證疫苗在免疫有效期內,進一步保證疫苗質量,并按規定比例稀釋和使用好疫苗;同時加大畜牧防疫員的技術培訓力度,使防疫員真正掌握各種疫苗的正確使用方法,才能確保畜牧防疫效果取信于民。

3.增加畜牧防疫經費投入,穩定村級防疫員隊伍

目前某些邊遠行政村組因重視的力度不夠,無法確保畜牧防疫密度有效提高,現在業務部門雖已保證疫苗質量,但因經費投入不足,致使畜牧防疫員的技術培訓次數較少,甚至有些村畜牧防疫員嫌待遇太低,不來參加防疫技術培訓,導致畜牧防疫員工作積極性較低;而畜牧獸醫站技術干部人員編制較少、任務重,且鄉鎮管轄行政村地域廣闊,造成總體防疫注射密度偏低。因此,只有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畜牧防疫工作,進一步重視畜牧防疫工作,同時加大對畜牧防疫經費的投入,才能提高村級畜牧防疫員的積極性,搞好防疫員的技術培訓,才能進一步提高畜牧防疫密度和質量,實現“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最終把畜牧防疫工作搞好[2]。

4.加強活畜市場監督管理,做到“以檢促防”

通過總結畜禽防疫失敗的原因,在上級黨委政府及縣農業林業和扶貧開發局的統一領導下,在鎮畜牧獸醫站的直接指導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防疫法》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并與周邊兄弟鄉鎮配合,進一步加強活畜市場、牲畜收購點和牲畜屠宰場(點)的畜牧產地檢疫、出境檢疫和肉食品檢疫力度,有效地進行市場監督管理,對沒有畜牧免疫標識或免疫標識不齊全、可能帶有疫病的牲畜禁止其上市交易、進入屠宰場和運輸出境;同時對村組畜牧防疫工作加強監督管理,使村組養殖戶自覺接受村級防疫員的畜牧免疫注射,進一步提高防疫密度,達到“以檢促防”的最終目的[3-4]。

綜上所述,在實際工作中,對畜禽進行免疫接種預防注射時,站內獸醫技術人員、規模養殖場獸醫技術人員和村級畜牧防疫人員必須嚴格執行疫苗的使用操作規程,密切注意疫苗的使用范圍和劑量,準確掌握疫苗用量和畜禽注射部位,才能搞好畜禽疫病的預防注射工作,才能不至于使免疫接種失敗;另外,在防疫措施上只有加大畜牧防疫宣傳力度、增加對畜牧防疫經費的投入和增加畜牧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搞好畜牧防疫員技術培訓,進一步穩定村級畜牧防疫員隊伍及加強活畜市場、牲畜收購點和屠宰場的有效管理,才能達到“以檢促防”的最終目的,防止重大畜牧疫病的發生、傳播和流行,減少因疫病造成的經濟損失,更好地為畜主服務,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張開明,徐筱艷,況愿華.鄉鎮畜牧防疫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23):340,344.

[2]張若寧.村級畜牧防疫員隊伍建設的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6):183-184.

抗疫培訓總結范文第5篇

清水縣是農業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畜牧業的發展,提出了畜牧強縣戰略,把建設全省肉牛大縣為主的畜牧業做為全縣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來抓,全縣2010年底畜禽飼養量突破了300萬頭(匹、只),畜禽養殖不斷向規?;⒓s化發展。

動物防疫是養殖生產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畜牧業的重要保障措施,科學免疫是動物防疫成功的根本保證。為此,我縣樹立了抓動物防疫就是抓畜牧發展的理念,建立健全了動物防疫常抓不懈的工作措施。根據近幾年來筆者從事基層動物防疫尤其是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比較實用的技術管理模式和思路,并在實踐中應用,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從改革管理體制入手,構建動物防疫網絡是基礎

鄉鎮畜牧獸醫站是承擔畜牧業生產發展、動物防疫等重要職能的部門,但是由于從事疾病診療、防疫、服務功能還不強,嚴重影響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落實。為改變原有的基層動物防疫機構不健全、人員不到位的狀況,我們從抓基礎工作入手,從2006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重視下,在全市率先組建了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按照千人以上村兩名,千人以下村一名的標準,配備村級防疫員360名。2007年通過省市考試重新確認了240名,達到1村1名,成為我縣農村動物防疫工作的主力軍。由于村級防疫員進的是豬牛圈,社會地位不高,不能吸引人才加入,導致農村動物防疫隊伍老齡化、文化層次低,村級動物防疫隊伍殘缺不全等現象。村級動物防疫人員普遍出現厭煩情緒。隨著經濟的發展,近幾年就業機會增多,很多年輕的防疫員外出務工,致使農村基層動物防疫人員呈減少趨勢,個別鄉村出現有畜無人防,有病無人治,有疫情無人報的局面。從2008年通過獸醫體制改革,成立了畜牧獸醫局,組建了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動物衛生監督所和畜牧技術推廣站,加強了動物防疫工作的組織領導,對全縣鄉鎮獸醫站新配備了專業技術干部21名,達到了年輕化。2011年省招了500名獸醫,分配我縣30名,達到了專業化。充實了鄉站力量,對村級防疫員依據《辦法》增加了補助工資,吸收了鄉村個體獸醫,開展了年度考核,從而增強了活力,建立了縣鄉村比較完善的動物防疫網絡,實現了動物疫情電話一線通,保證了防疫工作的順利進行。

2扎實有序開展動物疫病控制與防治是關鍵

動物防疫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環節多,牽扯面廣,重視各環節的質量監控和計劃實施是關鍵,只要一個環節出現失誤,就會前功盡棄,需要采取查因補缺,扎實工作,方保效果。

2.1扎實搞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

近年來,我們根據省市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一是積極組織開展集中免疫工作。二是落實常年和集中補免相結合的工作,在集中免疫結束后,對新補欄畜禽、漏免畜禽集中進行補針,保證防疫密度。三是堅持冬夏強化免疫工作,在6月和12月根據免疫抗體水平測定結果,有針對性的在全縣開展重大動物疫病強化免疫工作,有效提高免疫保護率。

2.2重視其他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

積極貫徹因病設防,突出重點的原則,一是開展畜禽常發疫病的防治工作,在規模養殖戶和專業村全年共用8種疫菌苗進行其他動物疫病的防制。

二是重視動物驅蟲工作,提高畜禽抗病能力,減少消耗性疫病的發生,使用高效驅蟲藥阿維菌素、多拉菌素、抗蠕敏等驅治畜禽寄生蟲病。

三是積極開展畜禽普通病的防治工作,與養殖戶建立密切關系,取得養殖戶的信任,為防疫工作奠定群眾基礎。

2.3開展了動物疫病調查與疫情監測本文由收集整理

一是開展畜禽飼養情況調查,確保免疫密度,充分利用集中免疫機會,組織開展了畜禽存欄量的調查摸底,確保存欄畜禽應免盡免,畜禽防疫密度達到100%。

二是排查動物疫情,確保動物安全,全年開展規模養殖場(戶)拉網式的動物流行病學排查,通過對落實補救措施效果的督查,進一步消除了疫情隱患??h業務局組織縣鄉技術人員,分二組交叉抽查驗收了各鄉鎮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在交流抽查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2.4強化抗體監測,鍛煉干部實驗室工作水平,確保免疫質量

一是開展普檢,評價工作,鍛煉技術。為了有效監測全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免疫效果,提高全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水平,采取隨機抽樣和鄉站送樣相結合的方法,對強制性免疫注射工作進行免疫抗體水平檢測,以抗體水平評價免疫質量,對鄉站工作排名排序,年終進行獎罰。

二是積極開展外購良種畜禽抗體水平和防疫情況的監測,保障良種工程的順利實施。

2.5加強消毒滅源工作,切斷傳染途徑

一是開展集中大消毒,在集中免疫結束后,組織全縣開展了全面細致的全縣大消毒。二是重點加強養殖場所的程序化消毒。建立養殖場所定期消毒制度,對規模養殖場(小區)、養殖大戶區域周邊村鎮等進行全面消毒。制定科學的消毒程序,督促落實消毒措施??h政府無償配發高效消毒藥,有效地凈化養殖環境。

3開展獸醫技術試驗、示范與推廣是根本

動物防疫工作在新形勢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疫病控制和防治難度進一步加大,實際工作中,要求不斷的開展理論探索和實踐試驗,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才能解決實際問題,降低發病率,發揮示范引導作用。

3.1建設動物防疫示范點,抓點帶面

動物防疫工作,量大面寬,沒有疫情,養殖戶體會不到防疫帶來的效益,有麻痹大意的心態,拒防現象時有發生,疫病控制難度大,為了示范防疫效果,我們集中力量采取以建立動物防疫示范鄉鎮、村(組、場)小區為工作突破口,向養殖戶示范防疫效果,用事實說話,用效益引導,不斷擴大防疫成果,建立標準化示范點8個,防疫示范村36個,抓點帶面,促進動物防疫整體上水平,努力降低畜禽發病率,推動動物防疫工作全面達標。

3.2建立動物疫情監測點,掌握疫情動態

成立由高級獸醫師為隊長的動物疫病流調隊,組建應急分隊,制訂《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完善重大動物疫情監測機制,健全疫情監測報告網絡,在全縣建立健全8個動物疫情監測點,在養殖規模比較大的養殖小區、養殖場、養殖專業村和縣境交界區域設立疫情監測點,密切跟蹤和及時掌握疫情動態,確保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嚴密性,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3.3積極開展科技試驗示范推廣,創新工作方法

近年來我們開展科技試驗推廣共4項。一是開展《特

轉貼于

效藥物驅治家畜寄生蟲病的實驗》工作。二是開展了《豬病防治與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廣應用《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口蹄疫三種疫苗同時分點注射防控豬病》的技術,在全縣10鄉鎮得到推廣應用起到示范引導作用。三是積極參與《甘肅省養殖小區動物防疫疫病監測技術研究應用》項目的實施,全縣共應用推廣102個規模養殖場,其中示范推廣10個。本項目獲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四是認真落實市列課題《規模化養殖標準化防疫的試驗》的區域試驗示范工作,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3.4全面落實防疫包鄉責任制,靠實責任

我縣建立了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目標管理責任制,各包鄉鎮技術責任人與各養殖場簽訂《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責任書》,做到了三集中、四統一,實現了確保一方凈土的目標。

3.5加強防疫技術培訓工作,提高技術水平

一是在積極參加全縣突發重大動物疫病應急培訓演練,組織有關單位和鄉鎮獸醫站人員,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歷時10d的酷暑訓練,成功地進行了突發動物疫情應急演練,為應對重大動物疫情的處置積累了經驗,鍛煉了干部。

二是積極開展防疫技術培訓,在春防開始前,由包片領導和包鄉責任人在各鄉鎮獸醫站舉辦技術培訓班,規范指導防疫人員開展免疫注射,特邀專家在養殖大鄉組織舉辦畜禽疫病防控知識培訓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6示范落實駐場獸醫制度,提高服務水平

為切實抓好規模養殖戶、小區的動物防疫工作,按照省市安排,我縣建立健全了駐場獸醫制度,按照誰包誰負責,服務與監督同并重,效果與工資發放、職稱考評、獎懲擇優相掛鉤,極大的提高了各級干部、防疫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全縣102個養殖小區(場)基本落實了駐場獸醫。

3.7建檔立卡規范詳細,有據可查

今年我縣編制了《清水縣動物防疫免疫情況登記匯總表》、《清水縣村級動物防疫免疫檔案》、《清水縣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防疫檔案》,對存欄畜禽做到了免疫登記在村,匯總登記在鄉鎮,匯總總結在縣的規范管理。

4強化工作措施,落實是保證

動物防疫工作量大面廣,政府、業務部門、防疫員、養殖戶都責任重大,情況復雜,采取的工作措施必須落實到責任人,付諸于實際,才能保證防疫效果的確實性。

4.1加強領導,落實防控經費

抓動物防疫就是促畜牧業的發本文由收集整理展,是動物食品安全的必然選擇。縣政府每年撥付動物防疫經費30萬元,用于縣鄉防疫工作經費,保證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防疫員年報酬從240元已增到1 000元,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各鄉(鎮)人民政府和鄉鎮獸醫站站長的責任,加強了對重大動物疫病防制工作的組織領導。

4.2落實責任,保證效果

圍繞“力爭不發生,確保不流行”的防控目標,縣鄉兩級采取了多種有效措施,使防疫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h政府將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工作列入鄉鎮經濟和社會發展考核指標。

4.3強化督查,促進工作

動物防疫督查組深入動物防疫第一線,對全縣動物防疫工作進行了跟蹤督查,現場查看疫苗的貯存保管使用情況,實地走訪農戶(場),現場觀察村動物防疫

轉貼于

員的免疫注射操作情況,對在督查發現的業務技術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糾正。

4.4科學程序,保證質量

為了落實國家強制免疫制度,散養雞實行禽流感、新城疫同時免疫,散養豬三種疫苗同時免疫的免疫方法,規模養殖戶采取程序免疫的方法,從而提高了免疫密度,降低了村防疫員的工作量。

4.5制定計劃,分步實施

我縣春秋兩季動物防疫工作制定了分三個階段實施的計劃。第一階段集中免疫。集中一月時間全面完成全縣動物集中免疫工作。第二階段集中補免。利用一月時間集中進行排查補免,第三階段強化免疫。根據抗體監測水平和疫情動態有針對性的開展強化免疫和消毒滅源工作.

相關期刊更多

菌物學報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科學出版社

上海畜牧獸醫通訊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廣西植保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吕梁市| 巨野县| 新源县| 楚雄市| 太仆寺旗| 满城县| 东兴市| 陵川县| 耒阳市| 陕西省| 镇赉县| 威远县| 磐石市| 东安县| 贵州省| 娱乐| 三河市| 大埔县| 兴文县| 武胜县| 五寨县| 云和县| 光泽县| 峡江县| 富阳市| 大姚县| 缙云县| 盖州市| 云阳县| 深州市| 剑阁县| 兴安盟| 云安县| 定兴县| 荆州市| 扶风县| 宁陵县| 石河子市| 威海市|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