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燈具設計

燈具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燈具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燈具設計

燈具設計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燈具燈飾 仿生設計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39

燈具屬照明器物,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有照明功能,還有室內陳設的裝飾功能。中國現存最早的燈具記錄出于戰國,在《楚辭·招魂》中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其中“鐙”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燈”?!疤斩埂笔悄壳八芤姷降淖钤绲臒艟?,在戰國的墓葬中,一種盤底中央呈星狀突起可插燈芯的細把陶質豆,它就是當時的照明器具,也是我國古代燈具的主要形式之一。所謂仿生設計,就是以仿生學為基礎,通過研究生物原型的功能、結構、色彩等特征,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征原理進行的設計。將燈具設計與仿生設計相結合,不但可以設計出功能完備、造型精巧的燈具,同時還賦予產品以生命的象征,讓設計回歸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1.我國古代燈具仿生

我國古代燈具的仿生,多采用具象仿生。所謂具象仿生,是根據自然界中動植物或人類的形態、動作、色彩等進行構型設計,將自然界生物形態的直接再現和模擬,使燈具造型生動,形體優美,富有親和力。因此古代仿生形態的燈具融合了實用性、功能性、藝術性為一體,也達到了技術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古代燈具的仿生大致上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造型的仿生,另一個是紋樣的仿生。

1.1 古代燈具的造型仿生

我國古人審美多有趨吉避兇的觀念,因此在設計題材上多選擇愉快、喜慶、吉祥的形態來寄托人們的美好愿望。如1968年河北省滿城出土的漢代“青銅朱雀燈”,此燈中朱雀昂首翹尾,口銜燈盤,足踏盤龍,展翅欲飛,雙翅和尾部陰刻纖細的羽毛紋飾。盤龍身軀蜷曲,龍首微微上揚。古代人認為朱雀是鳳凰的原型,因此此燈中的龍和鳳皆為古代象征吉祥的神獸,直接將龍鳳形象再現在青銅燈上,體現了古代人們的美好愿望。燈具造型的仿生根據設計目的的不同,所選擇的題材也不盡相同。除了模仿吉祥動物,古人還善于將燈具直接設計成人物的形象。1974年河南省三門峽出土的戰國“跽坐人漆繪銅燈”,此燈中跽坐人偏髻束冠,身著長袍;面容平靜祥和,兩臂平伸,手持“丫”形燈架,架上為環形燈盤,盤內設蠟燭座。古人結合長期使用燈具的實際經驗,認為到把光源放置在較高位置可以增加照明范圍。因此這款燈具在造型設計方面,除了結構穩定,高度亦是恰到好處——跪坐的人物挺直上身,其手持的“丫”形燈架的造型也加高了燈具的高度,最終使燈具通高近50厘米,增強了功能性。除此之外,還有大家熟知的“長信宮燈”,將燈具設計成宮女形象,衣袖寬松,手舉燈筒,呈跪坐形態。此造型不僅保證燈具的穩定性和高度,同時使身體下部分可以存水,煙塵經水過濾后可減少室內的污染,是古代燈架仿生設計的一個典型的例子。

1.2 古代燈具的紋樣仿生

我國古代燈具紋樣的仿生,主要是增加了燈具的審美功能,形成了獨特的裝飾性,如青銅燈具上饕餮紋的使用就是一種仿生。饕餮紋最早是用于青銅鼎上的裝飾紋樣,在較早出現的青銅燈具上也有使用。“饕餮”傳說是龍的第五子,上古時期一種兇猛且殘忍的魔獸,喜食人,食量大。古人認為饕餮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一方面又是保護神,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用來震懾惡人,保平安。魏晉時期開始,燈具在材質上發生了較大變化,青白瓷燈和燭臺等逐漸成了我國使用時間最長、普及范圍最廣的燈具。在紋樣裝飾上,采用彩繪山水人物、花鳥蟲魚、戲劇故事等題材。如1985年山西省朔縣出土的“西漢雁魚燈”,此燈在紋樣裝飾上將魚鱗、羽毛等自然元素凝練為極為生動的示意性紋飾,表現出高超的形象概括能力。運用線的疏密、曲直、長短,并采取點、線、面組合的構成方法,表現出飽滿生動的雁魚形象。

2.現代燈具的仿生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進步,現代燈具的裝飾功能越來越強,成為現代建筑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是燈具成為了燈飾。燈具原有的幾何線條逐漸演變為柔和圓潤﹑厚重飽滿的有生命的線條,突出了燈飾的個性?,F代燈飾的仿生設計既注重功能的實用特性,又追求形態的清新淳樸,同時體現出返樸歸真的個性。現代燈具的仿生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1現代燈具造型仿生

自然界是人類各種科學技術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生物界有著眾多動植物及物質存在,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逐漸具備了適應自然界變化的本領。設計師通過觀察,模仿自然界生物,制作出具有同樣功能和特性的人造物。其中最有代表的仿生燈具就應該是Poul Henningsen設計的洋薊燈(PH燈),它很好的將洋薊的外型特點與燈具的結合,不但外型特點比較突出,更通過洋薊層層疊疊的外型特點塑造出柔和而豐富的光色。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旁廣場上的照明“鳥巢燈”,外形酷似國家體育場(“鳥巢”),燈具酷似一個微縮的“鳥巢”。奧林匹克公園內,大“鳥巢”與小“鳥巢”交相呼應,營造出一種和諧溫暖的氛圍。

2.2現代燈具形態仿生

形態仿生是比較逼真地再現事物的形態,如模仿人或動物的表情、動作、狀態等。由于形態仿生具有形態高度的簡化性和概括性、形態豐富的聯想性和想象性,所以形態仿生燈具具有很好的情趣性、親和性、自然性,人們普遍樂于接受的特點。例如Tiago Fonseca設計的“癱倒在地的臺燈”,就好像一個癱倒在地的人,軟綿綿全身無力,奄奄一息。

燈具設計范文第2篇

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時期,不論是國家的經濟實力、民族文化,還是階級統治、政治屬性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伴隨著陶瓷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陶制品相繼出現,尤其是在普通的居家生活中,其中就包括陶制燈具的使用,與青銅制燈具一起影響著生產生活。到了漢代,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人們對于物質文化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燈具在當時作為生活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手工藝的發展促使各行各業出現了繁榮的景象,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漢代燈具展示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人性化的思想。

2漢代燈具的設計特色

漢代燈具體現了高超的實用性和造型的美觀性。與其他生活用具一樣,燈具也有其獨特的功能和設計理念,其材料、技術、造型的完美結合塑造了燈具的外在美觀,達到了藝術性和使用性的統一。

(1)功能的多樣性。漢代燈具的設計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功能的多樣性。其燈罩的設計主要考慮了擋風、調光、散熱等因素,使其能夠自由地調整燈光的亮度和照射的方位;有些燈罩在罩體上特意留下許多四邊形的鏤空,不僅可以透光,而且達到了散熱的目的,使功能更加完備,更加合理化。在燈盞的設計上,設計者為了加大燈盞的使用壽命,特意將燈盞口加深處理,這樣就能存儲大量的燈油,以便長時間使用。漢代燈具的設計理念注重環保,因為漢代燈具使用的都是動物油,用后會產生少量的煙霧,對室內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紤]到這個原因,設計者巧妙地在燈具自身的結構設計上下功夫,在燈座加入了導煙管,并在內部注入少量的水,以便于溶解氣體。很多燈具的外形都比較奇特,很多都是仿照動物的形體來設計的,設計者巧妙地運用燈具的外形結構,充分利用燈具其他的次要部分,作為導煙的通道,使煙霧與水相融,達到環保的目的。這種將使用功能與凈化環境有機的結合,體現了設計者獨特的思維和匠心獨運的理念。

(2)結構的精巧性。漢代燈具的設計不僅講究功能上的齊全性,還充分考慮了工藝結構上的靈活性,體現了巧妙的藝匠,其結構的設計上追求科學性,考慮其使用的持久性,便于拆裝清洗,方便攜帶,許多燈具的底座結構是橢圓形、圓環凹槽形等,與燈體結合的方法主要是鉸鏈、扣壓、鑄接等,一些大型的燈具,體型比較龐大,上下銜接點比較小,連接起來比較困難,為此設計者運用了套合組裝的方法,這種組合方式在遺留至今的漢代燈具上都有體現。漢代燈具的設計要注重組合式的方式。例如,三和行燈的設計就屬于這種風格。

(3)材料的豐富化。漢代燈具設計在外形上追求美觀得體,在材料的選取上也是非常講究的,除了陶制品、青銅制品燈具以外,還運用了鐵燈、玉燈和石燈,陶制燈最講究美觀,青銅制燈講究多姿多彩。青銅器最早始于夏朝時期,經過了禮教化和神秘化的過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逐漸趨向于生活化,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到了漢代,青銅器的使用更加廣泛,而且向輕便、靈活、使用等性能發展,一些青銅制用具相繼出現。其最高的發展成就就是長信宮燈。

(4)漢代燈具富含濃重的文化韻味。漢代藝術的發展尤其獨特的風格和形式,其造型藝術更加體現了宏大的氣魄,彰顯出一種開闊的胸懷。燈具的創造上更加趨向于無拘無束且富有形象感的理念,講究與自然巧妙地結合。在宗教思想和萬物皆有靈氣論的文化熏陶下,漢代燈具作為抽象的生活用具有著獨立的對象化意義,燈具文化與傳統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隨著漢代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燈具的設計更加注重色彩性,人們對于燈具的使用已經不能簡單地滿足于生活上的功能,更加注重其思維的象征性,使普通的燈具成為現實與幻想、精神與現實的完美結合體,在制作的過程中也融入了設計者的觀念、情感以及理念,這也充分體現了燈具的特殊“神性”。

3漢代燈具設計對于現代燈具產品設計的影響

(1)結構上的影響?,F代燈具的設計趨向于西方化,受西方設計理念的影響,在燈罩的設計上已經與西方達到了“吻合”的現狀,被覆斗式的設計觀點所替代。而我國漢代燈具在燈罩的設計上講究透光和散熱的統一,這種設計手法和設計思路在現如今我國燈具設計行業中并沒有得到很好地繼承和體現?,F代設計的理念應該借鑒漢代青銅制燈具設計的思路,追求燈具的多功能性,不僅包括散熱、照射面積、光線強弱等方面,而且要涉及今天更廣泛的領域內。例如,遙感功能、時間顯示功能、色彩性及安全防護功能,這些都應是現代燈具發展的方向。漢代燈具的設計比較簡單實用,且使用時間長,現代燈具在結構上趨向于復雜化,感覺沒有復雜感就體現不出燈具的價值,這些不必要的做法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應該吸取漢代燈具設計輕便、靈活、易攜帶的特點,讓人們真正覺得實用。

(2)文化底蘊上的影響。現代燈具設計已經沒有多少民族文化的氣息在里面,更多的是潮流和時尚,漢代燈具設計將傳統文化與燈具外形做了巧妙地結合,這一點就是今天燈具設計必須仿照的重點。時間雖然可以改變燈具的設計外形,但是文化內涵是不變的,正是文化的永恒性保證了藝術的持久性。今天燈具的發展在緊跟時代步伐的同時要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合,體現時代氣息的同時也要體現民族的氣息,將民族文化通過具體的實物來向世界展示,應當充分借鑒漢代燈具紋樣的設計思路,這不僅有時代感更有傳統的美觀。

(3)在環保方面的影響。漢代燈具的結構設計非常注重環保理念,這種源自于民族自身的傳統在今天并沒有得到很好地傳承??茖W技術的進步給人們帶來的許多問題,光污染、電磁污染等等?,F代燈具的設計應該經常地進行市場調查,發掘燈具的發展趨勢和人們的需求,及時更新和充實知識,推動創新思維的運用,推陳出新,使得現代燈具更加科學、多效。

4小結

燈具設計范文第3篇

關鍵詞:手工陶瓷燈具;設計

1 引 言

在中國九千年燦爛輝煌的陶瓷史中,陶瓷燈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中國近代陶瓷燈具發展遲緩,其主要原因是電光源取代火光源用于照明之后,傳統的油燈、燭臺逐漸走向沒落。由于一段時期內暫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新型陶瓷燈具沒有發展起來。隨著綜合國力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燈具的種類逐漸變得豐富多樣,玻璃燈具占據了燈具市場的主導地位,但陶瓷燈具的造型仍然停留在電光源照明時期的基本樣式,幾乎沒有什么創新。

但陶瓷制品獨特的韻味以及與眾不同的視覺和精神愉悅功能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現代陶藝家們在陶瓷燈具上的嘗試創作使陶瓷燈具重獲新生,由此手工陶瓷燈具出現了,滿足了當今人們追求個性化、高情感的需求。隨著科學的進步和現代建筑的普及,手工陶瓷燈具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2 與科技緊密結合

千萬年來,藝術與技術總是攜手共進的,技術是藝術存在的真正基礎,藝術也是在技術中成長起來的。中國的瓷器既是杰出的藝術品,同時又是當時科學技術的結晶和代表。從陶到瓷,無論是青瓷、白瓷、花瓷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各種瓷器。正是得益于藝術與科技密切結合所產生的應變能力。張道一說:“科技史告訴我們,實驗型早已超過經驗型而發展,且又關系著藝術的成敗。換句話說,陶瓷藝術的研究不能孤立于科技之外。”隨著材料科學的深入發展,陶瓷材料被分成了傳統陶瓷和現代技術陶瓷兩大類,傳統陶瓷是指用天然硅酸鹽粉末(如黏土、高嶺土等)為原料生產的產品。因為原料的成分混雜和產品的性能波動大,僅用于餐具、工藝品以及普通建筑材料(如地磚、水泥等),而不適用于工業用途?,F代技術陶瓷是根據所要求的產品性能,通過嚴格的成分和生產工藝控制而制造出來的高性能材料,主要用于高溫和腐蝕介質環境,是現代材料科學發展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發泡陶瓷和泡沫陶瓷就是現代技術陶瓷的研究成果,他們由于擁有良好的物理透光性能和奇特的表面肌理而被應用于手工陶瓷燈具的制作中。發泡陶瓷是將陶瓷粉末和發泡劑的混合料進行加熱、發泡印制成無機輕質發泡體,通過控制原料的調配和窯的高溫燒制,在燒制過程中聚氨酯被分解消除,產生了形態像珊瑚的物質。該產品比重小,具有一定的透光性。由美國設計師哈里?艾倫設計的居室燈(圖1)就是采用發泡陶制成的,和傳統泥板成形不同的是,發泡陶瓷的成形是在一塊塊正方形的發泡陶瓷燒制完成后,經過鉆鋸、拼接粘連在一起的。發泡陶瓷的表面是像海綿一樣粗糙的肌理,它不需要上釉,只以陶瓷材料最本真的狀態呈現出來。

泡沫陶瓷氣孔率高、比重小,同時具有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透光性能好等特點。泡沫陶瓷比發泡陶瓷的肌理更加明顯,透光性也更好,比較適合燈具的制作。無論是發泡陶瓷還是泡沫陶瓷它們都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需要陶藝家們去不斷挖掘和創造。

另外,還有一種理想的新型材料――玻璃陶瓷,玻璃陶瓷兼具玻璃的工藝性能和陶瓷的機械性能,它利用玻璃成形技術制造產品,然后高溫結晶化處理獲得陶瓷。它常被用來制造耐高溫和熱沖擊產品,如炊具。此外它們作為建筑裝飾材料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如地板、裝飾玻璃 。由于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在廣東佛山已有多家燈具生產企業開始利用這一技術開發自己的燈具產品。

最近,一種集陶瓷材料與發光材料優點于一身的綠色環保型蓄光陶瓷由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高技術陶瓷研究所研制成功。它是以稀土金屬離子激活鋁酸鹽蓄光粉為發光材料而研制的蓄光陶瓷制品。這種陶瓷光照幾分鐘后,可保持較亮發光1~2小時,具有發光效率高、亮度高、熒光時間長、裝飾性強等特點。因此將其使用在有間斷光源的地方,或人為進行間斷燈光照射,可產生連續發光的效果。這是光能的釋放,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無毒無害。我們可以把這種蓄光陶瓷運用于手工陶瓷燈具的設計中,使我們的燈具能散發出奇異的色彩。

還有更多新奇的新型陶瓷材料在研發中,它們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享受。藝術和科技是緊密結合的,陶藝家不能只局限于傳統陶瓷材料,應該更多地去嘗試科技帶給我們的新鮮事物?,F代陶瓷材料技術的不斷進步給藝術創作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無限可能。相信有了“科技”這個“加速器”,手工陶瓷燈具將有更燦爛的明天。

3 傳承與創新

富裕的人在盡情享受物質生活后,又希望緬懷過去,追尋童年粗茶淡飯的幸福時光,使失落的東西又重新撿拾。手工陶瓷燈具也自然成了追求過去、推崇傳統人文的寄托,以滿足這個時代的審美情緒。人們喜愛古樸風雅的傳統藝術,更需要與心脈相通的藝術。伴隨著求新求變的欲望,一股崇洋之風一哄而起,在我們沖破舊軌道的同時,又陷入了新的模仿,在擺脫公式化的同時又陷入新的模式。這種感覺的產生就是現代與傳統之間出現的斷裂,在傳統與現實之間構建橋梁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只有技法而沒有思想,或只有思想而沒有技法的作品都不能稱其為陶瓷藝術。陶瓷藝術同其它任何一個藝術門類一樣,有它本身的屬性,有它賴以生存的根,脫離了這個根的創作,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青瓷燭臺、唐宋的省油燈、明清的書燈和青花燭臺等等在功能性、審美性和裝飾性上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值得借鑒的優秀元素和造物思想。我們不能對傳統元素不加消化地全部吸收,從而制作出和傳統極為形似的作品。我們應該抓住傳統中物態化、具體形態和形式特征的東西,努力追求創作設計中的神似,這需要深刻理解傳統造物中反映的哲學思想、思維方式、審美意識和文化心理,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學思想精髓提煉出來,“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既雕既琢,復歸于樸”;“天人合一”等美學思想歷久彌新。對這些美學思想的吸收是我們制作手工陶瓷燈具的根基。如何在現念的指導下對歷史、民族、傳統的要素及符號進行現代的重新解構,并由此建構符合當代要點情趣的陶藝語匯,并把它們靈活運用到陶瓷燈具的三維空間設計中,創作出富有中國傳統精神內涵和濃厚中國味的現代手工陶瓷燈具,是陶瓷燈具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4 綜合材料的加入

金屬、塑料、玻璃和紡織品等材料在電光源來臨的時代逐漸代替了陶瓷,成為燈具制作材料的主流。他們除了成本低廉之外,在物理性能上都各有優勢,他們和手工陶瓷燈具的結合不僅在物理性能上可以彌補陶瓷材料某些方面的不足,還可以使它的創作形式更為豐富。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多了解其他材料的工藝和特性。

金屬是一種具有光澤(即對可見光強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導電、導熱等性質的物質。比較合適用來制作燈具的骨架、走線管和連接件。其中不銹鋼材、鋁材、銅及銅合金是比較常用的金屬材料。不銹鋼就是不易生鐵銹、耐腐蝕性強、表面光潔度高、強度和拉伸性能都很好的不銹鋼板材,經過板筋加工可以塑造各種造型。鋁屬于有色金屬中的輕金屬,銀白色,重量輕,易于鑄造和安裝,材質軟并且自身的表面很光亮,裝飾性好。銅表面光滑,經磨光處理后表面可制成亮度很高的鏡面銅,具有華貴感。塑料是人造的或天然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這種材料在一定的高溫和高壓下具有流動性,可塑制成各種制品,并在常溫下、常壓下制品能保持其形狀不變。塑料質輕,成形工藝簡便,物理、機械性能良好,并有抗腐蝕性和電絕緣性等特征。缺點是耐熱性和剛性比較低,長時間暴露于大氣中會出現老化現象。竹木和手工陶瓷燈具的有機結合最具自然魅力,竹木的色澤、紋理和特有的古樸、自然之美與陶瓷這種具有親和力的材料搭配在一起更能烘托一種文化氣息和人文情懷。如圖2所示的這套薄胎瓷燈,充分發揮了綜合材料的優越裝飾效果及精湛的工藝技能:瓷質縝密瑩凈,釉色潤白如玉,木質古樸幽雅,簡潔時尚。用景德鎮特色粉彩表現的“鬧春圖”,以“孩童鬧春”為題材,和木材結合在一起更能襯托整體畫面濃郁的喜慶吉祥的氣氛,同時又不失時代特征。

其他還有藤條、紙、布、石材等材料可以和陶瓷材料創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和裝飾風格。在選材時需要注意兩點問題:

(1) 安全性問題,如木、竹、紙都是易燃的材料,所以要于光源保持一定的距離;

(2) 固定和安裝的問題,怎樣把這些材料和陶瓷材料合理地固定在一起,便于安裝和移動。

5 介入更多公共空間

當夜幕徐徐降臨的時候,就是萬家燈火的世界,也是多數人在白天繁忙工作之后希望得到休息娛樂以消除疲勞的時刻,無論何處都離不開人工照明,也都需要用人工照明的藝術魅力來充實和豐富生活的內容。無論是公共場所或家庭,燈具的作用影響到每一個人,手工陶瓷燈具以其獨特的材質語言和文化內涵,除了進入住宅等私密空間外,還可以介入更多的公共空間。以建筑為媒介,可以分為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

5.1室內空間的介入

室內空間包括休閑娛樂場所、快餐廳、購物中心、賓館、飛機場、車站等等,現代建筑內環境空間注重以人為本的人文環境和休閑空間的設置??Х任?、餐廳、游樂場等幾乎成了商業建筑的必備條件,手工陶瓷燈具的介入不僅可以創造氣氛、裝飾空間,還具有空間指向功能。在咖啡屋等休閑場所,手工陶瓷燈具可給人帶來詩情畫意的感覺。陶瓷燈具可以做成稚拙、古樸的風格,光源可以采用古老的燭光,把咖啡屋需要的安靜和田園的氣氛烘托出來;在迪廳或酒吧,手工陶瓷燈具可以華麗轉身,利用自身的色彩、肌理和絢麗的造型給人們激情四射的感覺;在大型購物中心,手工陶瓷燈具可以組合、分割、懸吊與其他材料綜合利用,形成時尚、精致的大型裝置。

光和影是創造室內空間氣氛的主要元素,手工陶瓷燈具所形成的光和影,一正一負、一陰一陽賦予環境空間以整體感。在光環境的空間中,存在著“實”空間和“虛”空間。“實”空間,是作為發光體的陶藝作品,它是視覺化與可觸性的有形形式;而“虛”空間,則是由“實”空間延伸出的心理狀態。由“實”空間,如陶藝燈的形態和光,所散發出的光形成的“虛”空間氣氛,影響著整個環境空間的氛圍,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因此,有形為假,是真的依托;無形為真,是可被感知的真實。

丹麥陶藝師Helena Hedegaard制作的這套燈具(圖3),外形像UFO,密密麻麻的小橢圓形孔洞看似凌亂卻有韻律的分散著,細小的空洞總有一種讓人想順著往里窺視的欲望,據說這套燈具的設計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窺探心理。日光下它并不起眼,可光源一亮,它就像落入地球的宇宙飛碟,光芒四射,呈現具有視覺沖擊力的魔幻效果。燈具、鏤空紋飾、燈光、環境形成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妙世界。

5.2室外空間的介入

室外空間主要包括公園、廣場、街道、河濱等,手工陶瓷燈具的介入需要考慮與周圍建筑、環境的協調;與整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協調;與人們的審美情趣協調。門燈、庭院燈、道路燈具等都是手工陶瓷燈具可以嘗試制作的種類。門燈是安裝在庭院和建筑物門上的燈具,主要對進門處進行照明。門燈主要有門頂燈、門壁燈和門前座燈等品種,門頂燈是被安裝在門柱頂上,手工陶藝制作的門頂燈需要和入口處的風格相一致,位置要高,使人在進入建筑時感到氣勢非凡。門壁燈一般要比室內的壁燈要大,主要安裝在門柱或門框上,亦可安裝在房屋的拐角上,白天它是一件和建筑融為一體的裝飾物,晚上不僅起到照明效果,還可以勾勒出建筑的外形輪廓,呈現極佳的欣賞氛圍。門前座燈位于門兩側,是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門主要的塑光工具。庭院燈主要應用于庭院、公園和建筑物的旁邊,要求他們不僅為環境提供照明功能,更應以其完美的造型成為建筑物、庭院的藝術配飾。

樹木、草坪、雕塑、景觀小品、水池、廊架等是組成庭院的主要元素,手工陶瓷燈具應和它們形成一體,在突出它們形態的同時展現陶瓷語言的獨特魅力。手工陶瓷燈具作為道路燈具主要適合用在著名的建筑物和廣場上,起裝飾效果,不用強調配光,主要突出陶瓷燈具造型的美觀,重要的是要與周圍建筑相協調。

公共空間種類的不斷擴大和發展,使燈具的種類和形式也在不斷創新,手工陶瓷燈具正是順應燈具種類多樣化的趨勢而產生。人們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變化使一些回歸人性的手工制品又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來,手工陶瓷燈具正是最具代表性的手工制品之一,它是陶藝家情感世界的流露,是表達空間氛圍的特殊語言。目前手工陶瓷燈具還處于一個初始的、新生的階段。它對多種公共空間的介入一定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生命力,這需要更多的陶藝家在這方面做更多的試驗和探索。

6 結 語

陶瓷燈具的發展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居住環境的改善等客觀因素以及社會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審美情趣和生活習慣等主觀因素都有著密切的關系?,F代藝術理論的蓬勃發展、社會經濟的突飛猛進、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物質和精神需求的與日俱增都為手工陶瓷燈具的興旺提供了上好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手工陶瓷燈具必將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在審美和實用價值方面所具備的旺盛生命力,借助當今社會經濟大發展的東風而再次放射出璀璨光芒。

參考文獻

[1] 呂金泉.手工生活陶瓷藝術研究[M].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

[2] 吳少華.古燈千年[M].百家出版社,2004.

[3] 張道一.造物的藝術論[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4] 金晶晶.陶瓷燈具的演變和設計探索[M].中國知網.

[5] 肖萍.現代居室燈具設計研究[M].中國知網.

[6] 葛琦,張俊英,王天民等.田口方法在蓄能發光陶瓷制造

工藝中的應用肖詩唐[M].中國知網.

燈具設計范文第4篇

燈具設計教學和實驗室建設是高校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建筑藝術設計學院的職責就是為社會培養適應時展的合格人才。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實驗教學資源尤其是基礎性實驗教學資源相對緊缺,直接影響了高校實驗室的教學質量。以往燈具設計教學是在學校研究燈具資料,到燈具市場參觀考察,通過現場測量和分解等手段給學生講解燈具的構造及使用方法。但是因為場地有限,且燈具市場是營業場所,參觀的時間短,可以作為教具用來分解的燈具不多,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時間和場地的限制下,學生不能對燈具的電路、結構、材料、比例、照明效果、照明方式等特性進行詳細的分析和學習,只能浮光掠影地對燈具的造型進行仿制或者考察,導致學生在燈具設計課中基本上圍繞著燈具的外觀款式進行研究,甚至將燈具設計課理解為“會發光的立體構成”課。對學校來說,以往也不乏個別優秀的燈具設計作業,但是因為沒有專門的場地收藏和展出,這些作品最后都流失了。

二、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呼喚新型教學模式

首先,這是各專業教學的需求。近年來,學院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這就要求學院的儀器設備要滿足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的需要,同時要不斷更新,適應時展的要求。燈光照明實驗室建設承擔建筑藝術學院景觀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展示設計等多個設計專業的實驗教學,也可以同時滿足其他院系(如影視學院的舞臺光環境)的教學需求。其次,這是拓展學生能力的需求?,F代教育技術類素質課程集技術性、藝術性、實用性于一體,要保證素質課程的教學質量,關鍵是實踐,學院要在可能的范圍內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實驗實踐機會。當前,建筑藝術學院學生中普遍存在實踐能力弱的現象,究其原因,并不是學院沒有意識到實踐的重要性,而是缺乏完善、標準的實驗環境。使用燈光照明實驗室后,這種狀況就大為改觀。學生可以通過實驗親自設計燈具、照明方案等,真正把理論轉化到實踐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而滿足社會的需求,促進就業。再次,這是學院教師培訓的需求。建筑藝術學院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改革,廣大教師為了適應時展的需求,必須接受照明技術及新型照明產品培訓,掌握并且更新照明及新型照明產品方面的知識。燈光照明實驗室的投入使用,可以提升學院師資隊伍的科研能力。燈具和照明設計都是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進行實驗驗證,沒有實驗室就無法驗證,理論創新就沒有說服力。

三、燈具設計教學強調創新思維開發的重要性

我國的燈具設計及照明設計教育始于20世紀80年代,與西方的燈具設計教育相比存在一些問題。如,對燈具的材料、結構、工藝、參數、電路、色溫、照度等研究不足,幾乎都集中在燈具的造型設計上,燈具設計教學與現代新材料、新技術的結合不夠,沒有真正考慮燈光與人、環境的關系,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隨著新型光源的廣泛應用與高分子透明材質的推廣,各種可發光的家具應運而生,這些都是典型的技術給創新思維帶來突破性影響的成功例子。因此,燈具照明設計教學應關注新材料、新光源、新技術的運用,這是完善教學體系的關鍵。新型的燈具設計教育反映了現代人的思維和現代生活方式的特點,燈具設計從形態特征、功能上都與過去明顯不同。北歐的設計組合瓦爾弗摩設計的“吹氣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學例子:當開燈的時候,燈罩會慢慢地注入空氣,并且鼓起來,充滿了活力;而關了燈,燈罩則慢慢地癟下去,與使用者一起進入夢鄉?!按禋鉄簟钡脑O計從人、家具及環境的相互關系中尋找創意的線索,并且對三者之間的關系作了優化處理,充分體現了現代的消費觀念,使用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獲得了滿足。這個例子說明,燈具設計教學單一從形式方面思考問題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從當代人的思維軌跡和行為方面發現問題,且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實驗室現有條件,才能培養出具有優秀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四、燈光照明實驗室注重實際操作,實踐出真知

燈光照明實驗室兼顧教學和創作的兩個重要職責,教學必須是有傳承、有延續的。在教學上,建筑藝術學院得到了廣西著名照明企業忠誠雄偉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由學院提供場地和設備,照明公司提供燈具產品。教學過程中使用燈具照明實驗室這個平臺后,學生可以對燈具的內在結構進行準確分析,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燈具進行分解、重組,對光源及其種類進行深入的學習和試驗,為設計創作打下堅實基礎。學院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實驗實踐機會。

第一,從燈具設計風格上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學生在五光十色的燈具市場中走馬觀花式地參觀學習,無法對燈具的風格有準確的定位認識,這對將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走向社會崗位不利。隨著燈具實驗室的建立,學生可以系統地、條理清晰地看到燈具的風格分類,如日式、中式、新中式、歐式古典、美式、現代等。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加入一些互動環節,如,事先打亂燈具的擺放位置,讓學生親自參與燈具的風格分類,并且研究其創意來源、文化起源等。

第二,從燈具的功能上認識燈具。在燈光照明實驗室中,照明燈具樣品按照功能分別放置,學生根據多媒體教學視頻,結合眼前這些不同功能的燈具樣品,不僅掌握了燈具的功能,還認識到不同功能種類的燈具在具體場景中的應用效果。如,一般住宅有客廳、書房、起居室、臥室、廚房、衛生間、門廳之分,由于這些空間的功能不同,所需的光源也不同。要根據不同的房間功能選擇不同的燈具??蛷d燈具的配置應有利于創造穩重大方、溫馨的環境,使客人有賓至如歸的親切感。又如,美術館、廠礦、企業辦公室、KTV等的用燈都有著不同的功能需求。

第三,從燈具的結構上了解現代燈具的制造及加工水平,有利于指導學生的設計不落空。教師在燈光照明實驗室中通過多媒體,結合現場燈具模型進行講解和展示,讓學生了解燈具制造的過程和加工工藝水平,學生才能根據現有技術條件進行創作。以太陽能光伏系統為例,按照以往的教學在燈飾城參觀,商家只能展示系統內單個的組成,如太陽能電池組、控制器、逆變器、蓄電池、太陽能支架、控制箱,但這些也往往由于商家場地的原因不能完全呈現出來,學生在參觀后只能抽象地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而在燈光照明實驗室的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行組裝光伏系統,架設太陽能電池組,親自參與實驗,激活了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創建出新穎、科學的教學模式。

第四,學習燈具的光源種類,為燈具設計和照明設計打好基礎。市面上出售的光源燈具主要分為白熾燈、熒光燈、LED燈,熒光燈分為自然光色、白色和溫白色三種,色溫分別是6500K、4500K、3500K,在燈光實驗室中,教師授課時把學生分組,指導學生使用色溫儀對光源進行測試和記錄,直觀地獲得對燈光色溫的概念。這種直接獲得知識的途徑,在燈具市場是無法想象的。

第五,建立和完善燈具數字資料庫與實體模型庫。建立燈具數字模型庫,是燈具實驗室正進行的具體工作。因為燈具實驗室場地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燈具款式都以實物的形式展示出來,這就需要建立燈具數字資料庫。通過3D軟件,學生可以直觀地使用電腦對燈具的內部結構、發光原理進行學習。教師通過多媒體視頻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特定燈具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使學生對設計、生產、銷售、使用一系列問題形成宏觀的認識。

燈具設計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漢代清朝燈具 藝術設計 藝術表現形式

燈具作為照明工具,不僅在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而且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一個時代的文明程度。據考古資料顯示,春秋戰國時期,陶制和青銅制的燈具已經開始得到廣泛使用,至漢代,青銅燈具的生產進入鼎盛時期。由于社會的等級差別與貧富分化,青銅燈具的使用環境多為宮殿建筑和貴族宅第,因而青銅燈成為這一時期燈具的設計主流。

漢代青銅燈具的設計同商周青銅器藝術相比,鍛造工藝更加精良,構造設計更加合理,實用功能更加突出,造型裝飾更加美觀,文化含量也更加豐富深厚。正因為具備了這些特征,漢代青銅燈具才成為中國古代燈具設計的典范,在兩千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輝。

人類生活在一個造物的世界,器物從產生開始,就與原始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現實的聯系。燈具作為一種器物,與科學技術的關系是由它的功能特征所決定的。一個時代的燈具,要與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相適應,要滿足當時人們對生活的新需求,就必須采用當時最新的科技成果。漢代青銅燈具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堪稱世界燈具史上的一支奇葩,在當時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燈具的首要功能是照明,必須具有實用性。青銅燈具的造型尺度和結構,都是根據其實際功用確定的。

從造型尺度來看,不同燈具造型尺度的制定,是以使用方式的不同為依據。如連枝立燈一般立于地面,造型高度為100―150厘米,略高于當時人們席地而坐的高度。同時,立燈都不使用燈罩,當點燃所有燈盤時,室內就可以形成較明亮的大空間,符合整體照明的需要。座燈是最常用的一種燈具,一般放置在當時低矮的家具上,因此高度一般在20―50厘米,如長信宮燈高為46cm,而漢代的書桌一般高度30―40厘米,這樣,座燈放置在書案上的高度約70厘米。精致的青銅座燈多置燈罩,燈光從燈罩的一側照出,與人坐下時眼睛的視線基本適宜,適合于局部照明的需要。至于夜間行路的手執行燈、提燈等,其造型尺度都是符合人體工程學的。

從青銅燈具的造型結構上看,為了適應多種環境照明的需要,燈具的功能也是多種多樣,如座燈安裝的燈罩具有擋風和調光的功能,有的燈罩屏板上還有鏤空的菱形孔,可以散熱透光。除此之外,使用者對燈具使用條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基本條件不外乎簡便和合理。具體來說,既要有良好的照明功能,又要求易拆裝、易清洗、易攜帶,這就對燈具的結構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青銅燈具的燈盤構造有豆盤形、圓環凹槽形和橢圓形,燈盤與燈體的連接方法主要有鑄接、榫接、鍵、鉸鏈、活軸等,一些大型、復雜而體內中空的燈具,除了燈盤與燈體采用了鑄接、榫接,其他主要造型部位的結構也都采用分鑄套合組裝的設計方法。長信宮燈是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和燈罩六個部分分別鑄造后再套合組裝而成的,其攜帶拆卸便利,組裝也簡單牢固。從青銅燈的造型尺度和結構上的合理性不難看出,漢代青銅燈具設計水平已達到一定的高度,其合理、科學的設計理念對實用功能的生活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漢代青銅燈具的設計十分注重環境保護,解決了燈煙污染室內環境的問題。當時燈具的燃料主要是動物油脂,雖然燃燒時產生了火焰光源,實現了照明功能,但有一些沒有完全燃燒的炭粒和燃燒后留下的灰燼,造成室內煙霧迷漫,污染了室內的空氣和環境。因此,漢代的座燈大多設計有導煙管,并在燈體內貯有清水。大部分象形燈具巧妙利用形體本身的有機部分作為導煙管,如人的手臂,牛的雙角,鳳、雁、鵝的頸部,等等,設計匠心獨運,令人叫絕。當燈燃燒時,煙塵通過導煙管溶入體腔內的清水,從而實現了環保功能。這是漢代青銅燈具在功能方面最先進的發明創造,而西方油燈直到15世紀才由意大利的達?芬奇發明出鐵皮導煙燈罩,可見漢代青銅燈具設計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在世界燈具史上的地位。

如果說商周青銅鼎是具有精神功能的象征之物,那么漢代的青銅燈則是集實用性與藝術性于一體的科學之物。青銅燈具在體現功能實用性的同時,也顯示出它的科學魅力,也就是技術的合理性和先進性,從而使燈具的功能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漢代青銅燈具豐富多樣的藝術設計,有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主要表現在三維空間的藝術造型和華麗優美的青銅裝飾上。

1.優美的三維空間造型

漢代青銅燈具的造型題材大多模擬人物、動植物的形象,我們稱之為象形造型。這類作品的造型生動,形象優美,造型手法、簡練,體現了大氣、樸拙的風格,具有突出的審美價值。

在人物造型上,既注重形體的外在形態,又注重形體的內在神韻。長信宮燈是一件模擬人物造型的代表作,造型為一位跪坐的深衣跣足的宮女形象,體態生動,神態端莊安祥,衣紋疏密有致、簡潔流暢,可謂形神兼備。當燈火點燃后,人物面部透露出典雅、溫和及淡淡的哀怨,從表面的簡約、流暢的線條中顯現出抽象、凝重而又深邃的含蓄美,體現了漢代工匠高超的智慧和青銅工藝的精湛。

青銅燈具的動物造型,更是豐富多彩,表現題材多取鳳鳥朱雀、雁魚鶴龜、麒麟猴鹿等,造型靈巧優美、活潑可愛,富于濃郁的生活氣息,給人一種親切感。造型表現手法上高度概括、抽象:有的捕捉動態線,構成優美的S形,靜中有動,寓動于靜,產生一種和諧的韻律美;有的利用體積的大小、形態的動靜、線條的曲直與空間的虛實等因素造成強烈對比,通過燈體上大小不一的小鳥、小猴、小人,構成了一件點、線、面完美統一的燈具藝術品。這些充滿生活情趣的藝術造型,反映了當時人們高度的藝術審美思想和高超的三維造型表現能力。

2.華麗的青銅材質裝飾

“錯彩鏤金”是漢代青銅燈具裝飾的集中體現。青銅作為燈具的制作材料,其材質本身就具有雍容華貴之感,再加上精美的裝飾,更顯富麗。當時除了在裝飾題材上采用流行的各種動物紋、植物紋、人物紋和幾何紋外,在裝飾手法上還運用了漆彩繪、錯金銀、鎏金、透雕等多種工藝,著意表現出燈具的華麗高貴,反映了宮廷貴族對青銅燈具這一貴族專用品在裝飾審美上的基本取向。雖然漢代也出現了一些素面的青銅燈具,但仍具有“錯彩鏤金”之美,把人們帶入一個壯麗燦爛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融的藝術世界。長信宮燈的通體鎏金,連枝立燈的交錯生輝,錯銀牛燈的精細錯銀紋飾,以及其他燈具上紅綠彩繪的對比,充分展現出青銅燈具本身的材質美,從而給人帶來了美妙、豐富的心理感受和審美感受。

漢代青銅燈具優美的藝術造型與華麗的青銅材質裝飾,形成了獨立的藝術設計風格,在世界燈具設計史上具有永恒的美學價值和時代特征。

燈具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它的設計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時代文化氛圍和審美風尚的烙印。漢代青銅燈具的造型之所以大多是象形的,是因為它們寓寄著豐富的意蘊和深厚的內涵,具有象形寓意的文化特征。

漢代是一個讖緯神學興盛的時代,講究陰陽變異和祥瑞,而經過董仲舒改造的漢代儒學極力宣揚天人感應。在這種時代氛圍中產生的青銅燈具,必然深受影響。因而,漢代青銅燈具造型多取自祥禽瑞獸的形象,如牛燈、羊燈、麒麟燈、雁魚燈等。這些動物象形造型的寓意,披著一層神性的光環,寄寓了漢代人祈求永恒幸福,企慕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美好愿望。由于神秘的宗教色彩的逐漸淡化,漢代象形的青銅燈具并不像商周青銅器那樣充滿莊重、威嚴、神秘的意味,而是顯得靈巧、優美、親近。造型上不僅有著象征美好的寓意,而且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幸福和富足生活的熱切向往。其中,人物象形燈具造型,多為身著胡服的少數民族和漢族奴婢的形象,反映出封建統治者一種征服和占有的心態。當然,在青銅燈具裝飾上追求華麗、高貴、神奇,也反映出封建貴族追求高質量生活的思想。青銅燈具的象形造型藝術,從對自然形態的表層模擬發展到象形寓意,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成為漢代民族文化精神觀念的物化載體。

漢代青銅燈具的功能與藝術在古代燈具史上閃爍著燦爛的設計之光,不僅蘊藏著豐富的科學文化內涵,而且凝聚著獨特的民族藝術匠心。青銅燈具有科學的實用功能和藝術的審美功能雙重屬性。其設計實用性是由本身的科學價值決定的,正是這種科學價值使其成為使用者實現便利化生活的一種科學實用器具。它的藝術屬性,又使其成為民族美學價值的載體。漢代青銅燈具設計體現了實用性、科學性、藝術性與精神性的高度統一,它既是古代設計工匠的智慧結晶,又是現代設計理念的靈感源泉。

參考文獻:

[1]周之騏主編.美術百科大辭典.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199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锦屏县| 渭源县| 江口县| 大邑县| 朝阳市| 南投市| 逊克县| 道真| 淮阳县| 原平市| 水富县| 平南县| 正安县| 万源市| 日土县| 阿瓦提县| 北宁市| 六安市| 揭西县| 揭东县| 淅川县| 玉山县| 通许县| 沈丘县| 克什克腾旗| 元阳县| 许昌市| 邹城市| 新田县| 南靖县| 安达市| 格尔木市| 灵川县| 武乡县| 元朗区| 自贡市| 岳西县| 扎兰屯市| 宽甸|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