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制種技術論文

制種技術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制種技術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制種技術論文

制種技術論文范文第1篇

論文摘要:本文以甘肅河西地區為例,從隔離區的選擇、育苗、定植移栽、去雜、去花枝消毒、防蟲、收獲晾曬、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措施方面,詳細介紹了花椰菜生產用種制種過程中的關鍵技術

花椰菜又名菜花,屬十字花科蕓薹屬。原產地中海及北海沿岸,19世紀中葉傳入我國。但是,制種技術是確保種子質量的關鍵,現將花椰菜制種過程中的關鍵技術作以下探討。

1花椰菜繁種的生物學基礎特性

1.1植物學特征

1.1.1花椰菜為1年或2年蔬菜,它的根系較強大,須根發達,多集中于土壤表層中,根系受傷后不易恢復。莖較結球甘藍長而粗。葉狹長,有蠟粉,在將現花球時,心葉自然向中心彎曲或扭轉,可保護花球免受陽光而變色或免受霜害。花球是營養貯藏器官,由主花莖、肉質花梗及絨球狀花枝頂端聚合而成。當溫度等條件適宜時,花球逐漸松散,花莖、花梗迅速發育而伸長,花枝頂端繼續分化形成正常花蕾,繼而開花結實,由于花球是畸形發育,又加上組織致密,只有一部分花能正常開花。

1.1.2花椰菜的花為完全花,花萼4枚,綠色或黃綠色。花瓣4枚,黃色或乳黃色,“十”字形排列,雄蕊6枚,花絲4長2短,花絲頂端著生花藥,成熟時縱裂散出花粉,雌蕊1枚,由柱頭、花柱和子房構成,子房有2個心室。

1.1.3果實為長角果,成熟后易爆裂,每個角果含種子10余粒,千粒重3~3.50g。

1.2階段發育與開花授粉習性

1.2.1階段發育特性。花椰菜屬于低溫長日照和綠體春化植物。完成春化階段發育的植株大小以及對溫度的要求,因品種不同而不同。早熟品種需6~7片葉,中熟品種需11片葉,晚熟品種需14片葉,才能感受低溫影響而通過春化階段。對低溫的要求是:極早熟品種為20~23℃、早熟品種為17~20℃、中熟品種為12~15℃、晚熟品種為25℃左右。在上述溫度條件下,一般經15~30d可完成春化的階段發育。春化階段完成后植株才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花球形成后,在適溫和長日照下,花枝開始伸長。

1.2.2開花授粉習性。花椰菜從花芽分化到花球充分長成,約需20~25d,從花球邊緣松散到花莖伸長,約需10d左右;從花莖伸長到開花,在適溫下需20d左右。復總狀花序,各級花枝上的花由下而上陸續開放,整個花期大約1個月左右,從謝花到角果成熟,約需20~40d。

1.2.3花椰菜具有雌蕊先熟的特性,其雌蕊柱頭在開花前4~5d至開花后2~3d都有接受花粉而受精的能力,開花前2d和開花后1d的花粉均有較強的生活力。

1.3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3.1溫度花椰菜喜冷涼,屬半耐寒性蔬菜,怕熱又不耐霜凍。生育適溫范圍比較窄,栽培季節和品種選擇比較嚴格。種子在2~3℃就能發芽,但以25℃發芽最快。營養生長適溫為8~24℃,花球生育適溫為15~18℃,低于8℃生長緩慢,高于25℃花球小而松散。在采種生產中導致發育不正常,花粉失去發芽力。適宜的開花結實溫度為15~19℃。

1.3.2光照花椰菜對光照長短要求不太嚴格,但喜光,少耐陰。

1.3.3水分花椰菜喜濕潤,耐旱,耐澇能力較差。在整個生育期中要求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葉片旺盛生長和花瓣形成期需水更多。如水分不足,導致葉片少而小,提前形成小花球,降低產量和品質。如土壤水過多,會造成花球松散,花枝霉爛。

1.3.4土壤花椰菜喜肥沃疏松、土層深厚的壤土。全生育期都需要充足的氮肥,而在花球生長和抽薹開花期、結實期需要大量的磷鉀元素。適宜的土壤pH為5.50~6.50。

2常規品種種子生產

一般采用日光溫室播種育苗,露地定植、采種的方法。

2.1隔離區的選擇因花椰菜是常異花作物,隔離應選擇周圍沒有同科類作物(如芥藍、甘藍、甘藍型白菜等作物)的地塊。距離必須達到1000m以上。

2.2育苗在日光溫室內進行。

2.2.1播種播種期一般1月5~10日。育苗地要選前茬沒種過“十”字花科蔬菜及土質疏松、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塊。播種前先把配制好的營養土(優質農家肥、磷酸二銨、細砂摻勻)施入苗床,將苗床整平,澆透水。2d后,用耙子將苗床耙壤,把種子均勻地撒在苗床上,蓋1cm厚的細土溫度保持在15~25℃。

2.2.2分苗播種后根據氣溫的高低,25~30d后,即二葉一芯至三葉一芯時及時分苗。分苗時最好在陰天或傍晚進行,苗距0.10m見方。盡量減少對根系的損傷,將雜苗、病苗、過弱的小苗及時拔除。分苗后立即澆水,并遮陰4~5d,濕度保持在80%,溫度保持在18~25℃,5~7d后再澆一次緩苗水。緩苗后,注意蹲苗。根據氣溫逐漸降低溫度,加大通風量,溫室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以提高幼苗的抗寒、抗旱及免疫能力,使其能夠更好地完成春化。

2.3定植移栽

2.3.1地塊選擇在隔離區內,應選擇地力均勻、土層深厚、前茬沒有種過“十”字花科的蔬菜作物,土質疏松、土壤肥沃、排灌良好、地勢平坦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塊作為制種田,前茬作物以小麥或未種過蔬菜的地塊為宜。

2.3.2整地整地時,要施足基肥,一般每畝地施入優質農家肥5000kg,過磷酸鈣30kg,N、P、K復合肥15kg。深耕后,整平、耙耱、鎮壓,然后起壟:壟距1m,壟寬0.65m,壟高0.25~0.30m,平整壟面,拍實后鋪農用地膜,一定要將地膜壓實,以防止地膜被風吹掉。

2.3.3定植定植時間一般在4月1~10日。帶土移栽要注意保護根系,盡量減少或避免機械損傷,對種株要進行嚴格選擇,選用葉片厚而深綠,莖粗壯,根系發達的健壯苗,再次淘汰病苗、雜苗及弱苗。定植株距,根據不同品種,保持在0.60~0.70m。定植后立即灌水,3~4d后將倒伏的幼苗扶正。緩苗6~7d后灌水,并進行中耕,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

2.4去雜、去花枝、消毒、防蟲

2.4.1去雜在去花枝前,再次拔除僵苗、葉色、葉形、花球形狀不同的和花球夾葉的植株。盡量做到逐株檢查,確保種子純度。

2.4.2去花枝去花枝時,花球大小掌握在適合商品性采收的3~5d后。必須用手先將花枝的5個花枝掰掉,留第2層的花枝,呈三角形狀,中間留一小主枝,其余全部掰除,所留花球大小直徑不得超過1.50cm。

2.4.3消毒去除花枝后,進行消毒。以農用鏈霉素為主,其它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劑也可使用。濃度掌握在50%~60%,一般用藥量在10~15kg/畝左右。然后灌水,同時追施N、P、K復合肥15kg/畝。

2.4.4防蟲花期要加強田間管理,防止蚜蟲、小菜蛾、甘藍夜蛾的危害,一般每隔7d,噴施敵殺死、蚜虱凈等防蟲農藥。盛花期適當降低用藥濃度,以減少藥劑對花粉的危害。

2.5收獲晾曬

2.5.1收獲收獲期在9月15日左右,依蠟黃期的遲早分期采收。

2.5.2晾曬收獲后,集中堆放5~7d再攤開晾曬,根據氣溫晾曬3~4d后,用木棍將種子敲落,篩選干凈,用布袋裝起來。放在通風干燥處,待收。

3雜交一代種子的生產

目前,花椰菜雜交制種,主要是通過自交不親和系來進行繁育的。不同生態類型親本系的種株培育及定植管理與常規種繁殖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

3.1如雙親親和指數有較大差異時,可將親和指數低的親本系加大栽植比例,栽植行比為2:1,如雙親生長勢有較大差異時,也可按2:1或2:2栽植。

3.2雙親的花期要相遇,如果雙親花期不一致,可通過分期播種、分期定植、控制水肥等措施,使雙親花期相遇。

3.3為提高制種田的產量及雜交率,花期要采用放蜂等昆蟲進行傳粉、必要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3.4要有良好的隔離條件。雜交制種田要與花椰菜不同品種的采種田及甘藍、芥藍等“十”字花科蔬菜種植田空間隔離2000m以上,以確保一代雜交種子的純度。

3.5常用品種種子的提純復壯。花椰菜是常異花作物,靠昆蟲、風等媒介授粉,在制種過程中,一旦品種間互相雜交及采種方法不當,就會導致品種混雜退化。為保持品種的原有種性,既要保證不同品種間有良好的隔離條件,又要選擇適宜的制種方法。對混雜退化的品種要進行提純復壯,花椰菜提純復壯主要采用混合選擇法和改良混合選擇法。

4病蟲害的防治

危害花椰菜的主要病害有黑脛病、黑根病和霜霉病;主要蟲害有菜青蟲、蚜蟲、小菜蛾、甘藍夜蛾等。

4.1黑脛病也叫根朽病。苗期受害后,子葉、真葉及幼莖上出現黑灰色不規則形的病斑,病斑上散生很多小黑點,稍凹陷。嚴重時主側根全部腐朽死亡,植株萎蔫,成株和種株受害后,多在較老的葉片上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灰色病斑,種莢病斑多發生在莢的尖端。潮濕多雨或雨后高溫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

種子消毒用50℃的溫水浸種20min,其次收獲種子時,選擇無病的植株進行采種,從而減少病菌的傳播。輪作倒茬在育苗和定植時,一定要選擇好地塊。前茬作物以帶田、大田玉米或小麥為宜。一般情況下,不能重茬。藥物防治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葉面噴霧或進行灌根。

4.2黑根病苗期受害重,主要侵染幼苗根莖部,致病部變黑或縊縮,潮濕時其上生白色霉狀物,發病嚴重時可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以加強苗床管理為主,藥劑防治為輔。育苗床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選用無病新土做苗床;如用舊土做苗床,應進行土壤消毒,使用充分腐熟的肥料。

加強苗床管理根據天氣情況保濕與放風,澆水后注意通風換氣。在分苗、定苗時要嚴格淘汰病苗,定植后如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并補栽健壯株。藥物防治播種前用種子重量0.30%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或在發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0%多富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制種技術論文范文第2篇

植樹造林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有播種造林方法、分殖造林方法、因地制宜選擇造林樹種、樹苗造林方法,在植樹過程中應根據植物種類和地理環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法,這樣才能滿足樹種的生物特性,在改造環境的同時,提升植樹造林的質量和價值。

1分殖造林技術

分殖造林技術是一種無性繁殖方式,主要是通過對營養器官進行繁殖和造林的樹木種類,一般情況下都是采用根莖、樹干作為造林材料進行培養,這一措施不但可以大量的縮短苗木從最初的萌芽到生長成為樹苗的時間,還可以減少成本費用,并可以大幅度提高植樹造林的效率,其實最為可貴的是無性生殖,在生物學特性和遺傳性上是表現得最為穩定的一個。不過,該措施對造林的氛圍有很嚴苛的要求,造林材料中還要受到母樹數量和分布狀態的影響,其主要是用來對松樹、竹的培養。

2播種造林技術法

播種造林法是將種子直接種到地里,任憑它自然的生長,由于該方法沒有育苗的過程,所以該播種法較為簡單并且高效,也不需要很多資金,該種方法在植樹造林中易于開展,主要運用在大面積的植樹造林中。其實播種法對植樹造林的林地并沒有進行勘查,但是播種種子對環境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種子生長需要,就會導致植樹和造林的質量和效率下降。

3植苗方法植樹造林技術

這是以完整的根系苗木作為處理進行造林的技術,各地區、林企的植樹造林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優勢是對整個林地和立地條件較為寬松,這樣也有利于提高植樹的存活率,但客觀存在的一些條件會造成苗木的死亡,如樹根根系遭到擠壓、損傷以脫水等,從而影響植樹造林的效果,所以在應用植苗方法時應恰當地控制好樹苗的水分,并避免損壞樹苗的根系。

4因地制宜選擇植樹造林的技術

因地制宜也就是根據植物本身的生長特性和對環境的需求,來選取良好的樹種進行造林工作。這樣不但可以保證樹苗的快速生長,而且還能提高防護水平,為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作出貢獻。

二養護的對策

1注重幼林的撫育

植樹造林只是一個開始,對幼林的管理和培育更為重要,要想達到預期的目標就必須注重對幼林的培育,應用各種措施和技術控制好水、空氣、光線等各種重要因素,同時對幼林要進行及時施肥、和除草,讓幼林在最適宜的環境下迅速成長。

2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對植樹造林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養護的一種方法,可以保護幼林,使天然林業和植樹造林得到共同的發展,并相輔相成的促進,在實現植樹造林目標的同時,加快森林資源的儲蓄和發展。

三結束語

制種技術論文范文第3篇

1.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利用學校宣傳手段,在宣傳欄、教室、實訓室等相關場所,貼上圖文并茂的職業名人故事、職業追求分析的文章,使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潛移默化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

當前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偏差。普遍存在厭學心理,怎樣才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這是個十分迫切的任務。電子技術這門課程雖然乏味又難學,但電子產品在生活中是很受歡迎的,學生對電子產品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結合實際,多引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及現象,例如在教《電子線路》這章內容時,講解功率放大器前,利用MP3放出音樂,隨即把MP3輸出的聲音接入一個功放電路,最后通過揚聲器播放出來,讓學生感受二者的區別,融入課本內容。這樣做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帶著興趣進行思考。

3.實驗實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部分中職學校因為受條件限制,實驗設備陳舊落后,沒有辦法進行實驗實習;有的學校條件允許,卻實施輕實踐、重理論的教學方法,使大量的實驗實習設備不能得以運用。這種做法對學生學習電子技術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實踐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用理論指導實踐,并反過來通過實踐活動促進理論掌握,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對自己比較薄弱的知識進行加深學習。譬如在電子技術教學中,要使學生學習和掌握半導體器件的特性、使用、測試方法和放大器工作原理等。在教直流穩壓電源過程中,就可讓學生分別在電路板上制作出變壓器、整流電路、濾波電路和穩壓電路,在電路中設置一些測試點。通過實驗讓學生學會使用萬用表,包括元器件好壞的判別、電阻擋、交直流電壓或者電流擋,整流電路輸出電壓理論值和實際值是否相符,穩壓電路電壓在電源波動或負載電流改變時是否保持穩定,還可用示波器觀察信號的變化過程。在實踐中鞏固焊接、連線等基本功。在實驗過程中老師要指導學生制作、安裝及調試,出現的問題時要幫助學生一起解決,還要讓學生注意安全。同時在各個環節特別要注重把關,每個焊點、引線顏色配置、整機裝配都要嚴格把關,使學生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習慣,從而練就較扎實的基本功,為以后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作好鋪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問題教師要加以指導幫助解決,避免以后犯同樣錯誤。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可以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融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利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多媒體具有直觀性、形象性、交互性等特點,可以使乏味的課文內容富于情趣、動感化,可充分調動學生各個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聽,從而能集中精力去聽課,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了教學效率。譬如在電子技術中講整流與濾波電路時,可利用CAI課件形象地將電壓或者電流在不同階段的變化模擬出來,讓學生用直觀去“看”抽象的電流,讓學生掌握電路的工作原理。又如電子測量與儀器中介紹了許多測量儀器的方法,由于有些中職學校受辦學條件的限制,沒有儀器設備或設備落后,教師就可利用CAI課件將儀器面板通過投影設備展示到大屏幕上,使學生全面清楚看到儀器面板。調節各旋鈕時還能在屏幕上模擬出儀器的輸出狀態,如同使用真實的設備。多媒體教學活躍了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束語

制種技術論文范文第4篇

1.1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大

大多數中職學生的成績都不盡如人意,在中考中失利,為了學習通信技術而報讀該校的通信技術專業,但各個學生間的學習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導致教師在設置教學內容時較為保守,使教學內容受到一定的限制。

1.2教師能力有限

教師是為學生傳授知識的人,沒有教師引導,會使學生在學習中失去方向和目標,但現在的教師專業知識不足,且缺乏專業的教學素養,學校也未就其制訂嚴格的教學評價體系,使得部分教師在教學時態度不夠認真,部分教師能力不足,無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專業的教學內容,學生常常覺得一堂課下來,自己并未學到知識。

1.3教學設備較為落后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通信技術的不斷更新,該專業需要學校投入大量的資金來完善教學實驗設備,以使該專業教學能夠順應時代的腳步,滿足教學需求,但大部分學校能力有限,無法為學生提供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學生無法通過實驗設備進行學習。如果學校缺乏設備,就會導致學生只能通過教師的理論教學獲取知識,這樣的教學效率明顯低下,阻礙了該專業教學的發展。

1.4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目前,大部分學生學習該專業只是為了畢業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社會競爭壓力過大,不少優秀的學生走出校門后找不到較好的就業單位或工作與自身所學專業不符,導致大多數對該專業沒興趣的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教學效率普遍較低。

2提高中職通信技術教學水平的策略

2.1優化教學內容

目前中職學校的通信技術教材中涉及了數字通信、移動通信、光纖通信等多種通信教學內容,但并未對現代最新的通信技術原理、應用和發展進行講解。由于現代通信技術中理工專業的知識較多,因此,需要在滿足教學大綱可行性的教學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學習背景選擇與之相應的教材,教師在進行授課前需了解教材的內容,然后結合學生的專業確定教學內容。例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他們使用的教材應以計算機通信網為主,然后講授數據通信、程控交換和用戶接入網等方面的知識;測控或自動化類專業的學生使用的教材應以基礎通訊技術為主,將系統升級方面的相關知識作為重點,向學生講授一些通信預備方面的知識。

2.2改善教學方式

當前的課程內容豐富多彩、涉及范圍較廣,但授課方式仍舊以理論知識為主,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機會。應根據不同的課程采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利用專業通信軟件或數學分析工具轉化為直觀的曲線分析圖像,多鼓勵學生在課后編輯程序。此外,還可利用設備或多媒體軟件對一些技術進行演示,利用實驗教學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3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為了真正發揮老師在授課過程中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基本理論知識,填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空白和盲點,讓更多學生開始熱愛學習,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教師自身不僅需要有扎實的專業功底,不斷擴展自身的知識面,還要緊跟社會最新研究的腳步,將最新的知識帶入課堂。例如,對物聯網和三網融合新技術方面的知識進行講解,引起學生的興趣,并穿插一些傳感器網絡、電信網絡和ID技術等相關知識。由于該科目的教材無法對新科技的理論知識進行及時更新,因此,需要教師考慮并決定講授內容的難易程度。

2.4實驗教學的改革

我國該課程的實驗大多采用的是試驗箱,但在實驗課中,學生真正動手的機會和范圍都較少,主要是因為實驗設備的增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學校無力承擔。針對這一問題,可以研究發明一些仿真軟件來彌補硬件設施不足的問題,有效實現該課程與計算機仿真技術相互結合的實驗性教學,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例如Matlab和LabVIEW軟件,在對衛星通信系統進行設計時,可在模板設計理念的基礎上,對其傳輸鏈路系統進行分解。課前要指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課上加強師生互動,共同完成通訊系統的實驗工作。該類仿真技術在教學中有較大的價值,教師需合理運用該技術,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3結束語

制種技術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介紹了小麥茬直播棉花套種玉米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品種選擇、播種、水肥管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內容,以供種植者參考。

關鍵詞:棉花;玉米;套種;品種選擇;播種;田間管理

1品種選擇

棉花品種應選擇生長期短、矮化、密植的抗蟲品種,如中棉所50。玉米品種應選擇棒大、葉片上簇緊湊的高產品種,如魯單981。該品種為中早熟玉米新品種,具有優良穩定的豐產性和良好的綜合抗性,適宜黃淮海夏玉米區及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區等地種植,尤其適合黃淮海地區套種和夏直播。

2播種

2.1播前準備

整地要精細,保證地平土碎,上虛下實。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播前曬種,一般在播種前搶晴曬4~5d,將種子攤放在木板或席上,厚7~10cm,每天翻動3~5次,切忌在水泥或石板地上曝曬。曬后能提高發芽率,保證苗全苗壯,苗期無病害。

2.2播種模式

小麥收獲后及時大田直播棉花套種玉米,要求一定要在6月10日前全面播種結束,小麥收獲后越早越好,否則減產幅度較大。一般采用8~10行棉花套1行玉米,但玉米占1行棉花空間。棉花直播可采取3種方式:一是對小麥茬進行整地,施土雜糞60t/hm2以上,尿素75.0~112.5kg/hm2,然后開溝造墑直播;二是若無土雜糞,小麥茬不整地直接開溝造墑直播,施尿素75.0~112.5kg/hm2,要求溝施且澆透水。三是若墑情較好,也可直接用玉米播種機械直接播種,不帶肥。無論采取哪種方式,蓋土都必須保持3cm厚為宜(三指厚土),封土過淺易炕苗(因為當時正值高溫),封土過厚不宜出苗。棉花參考行株距50cm×20cm或60cm×20cm,棉種直播時,每隔20cm點2~3粒棉籽。玉米是在棉花每播種8~10行后,種植1行玉米,采用穴播法播種,每穴4~5粒(考慮發芽率),后留3株壯苗,穴距33cm,可套玉米1.8~2.7萬株/hm2,若地塊寬度較窄可兩邊各套1行玉米中間不套,或中間套1行玉米,兩邊不套。

3水肥管理

根據短季棉需水肥特點,必須采取“前重后輕”施肥法,并結合當地氣候、土壤、棉株長勢等情況,科學調節水肥,實現高產、優質、高效、低耗。氣候干旱時,不僅應注意灌溉,保證棉株生長發育需水,而且施肥應與灌溉配合,否則不能被棉株吸收。夏季高溫多雨時,應注意排水,以防積澇成災。土壤條件通常偏砂性土壤,保水肥能力差,水肥管理應適當提前,并注意每次數量適當偏少、次數適當增加;而偏黏性土壤,保水肥能力強,水肥管理應適當推遲,并注意適當集中;地下水位較低的棉田可維持較長時間不需澆水,灌溉可適當推遲,在灌溉時,水量不宜太大。鹽堿地雨水過多時,要搞好排水,加速淋洗鹽堿,防止地下水位升高;雨水過少時,應注意灌水洗鹽。灌好出苗水和保苗水,水肥管理重點都在苗蕾期,必須首先灌足底墑水,保證一播全苗。并做到水肥結合,以水促肥,加速生長發育。可采用播前與播后灌溉結合。施足基肥和苗肥,要求優質有機肥與無機肥配合,遲效肥與速效肥配合,氮、磷、鉀配合。通常施優質腐熟農家11.25~15.00t/hm2或棉籽餅450~600kg/hm2,相當于施用五氧化二磷37.5~45.0kg/hm2、氧化鉀75~90kg/hm2,磷、鉀肥要求全部一次施足,速效氮肥可少量施用,施用尿素45~60kg/hm2。棉花初花期追施棉花高肥效專用肥600kg/hm2,在2行棉花之間開溝施肥(如果墑情不好,結合澆水)。還應注意在降大雨前不能施肥,以免造成浪費。在施肥時間上,應掌握“干追早、澇追遲”的原則,以保證棉株正常生長發育。對旺長棉株應控制水肥,以防中期瘋長,后期貪青晚熟;對瘦弱棉株應加強水肥管理,促其早生快發。蕾期是棉花營養生長較旺、并轉入生殖生長的階段,注意調控。施肥過多,容易發生徒長,過早封行,田間郁蔽嚴重,花蕾脫落過多。應根據實際情況追肥,一般追施速效氮肥尿素150kg/hm2左右,以保證棉株正常生長發育。并視土壤墑情適當配合灌溉,以水促肥。蕾期及花鈴期的灌溉,如自然降水能滿足棉株生長發育需求,可不澆水。一般年份蕾期可適當灌溉,但花鈴期多在雨季,除非遇到干旱,一般不灌溉,并應注意排水防澇。花鈴期不施蓋頂肥,以防貪青晚熟,影響產量和質量。玉米大喇叭口期(11~13片葉時)重追肥1次,在兩株之間追碳銨0.2~0.3kg,或尿素0.1~0.2kg。在玉米全生育期中,要噴施3~4次葉面肥,以確保早熟大穗;棉花全生育期噴施8~10次葉面肥,以提高纖維品質和增加單鈴重。

4田間管理

棉花出苗后及時間苗、定苗,當棉花子葉展開后及時間苗,當第2片真葉展開時定苗,當80%棉苗出土時,查苗補缺。苗期中耕要求早、勤、深、細、透。雨后、澆水后必須劃鋤,一般中耕4~5次,株間松土2~3次,行間深度10cm,株間深度5cm。早打頂,早掐邊頭,7月15~20日棉花有5~6臺果枝,及時掐主頭,果枝有2~3個花蕾及時掐邊頭。玉米在移栽前覆膜時,可選用除草地膜來清除玉米行間的雜草;在玉米收獲后,應及時進行中耕培土。去除玉米多余果穗,在玉米生產過程中,1株玉米上有時可能出現2個以上的果穗,這時就要及時去除下部多余果穗,只留主莖上部1~2個果穗,以提高青玉米的產量和商品性。適時化控,根據當時當地的氣候情況及套種地的肥水條件和苗情,棉花適時科學地進行化學調控,一般可分別在蕾期、盛花初鈴期和后期各噴縮節胺7.5~15.0g/hm2、30g/hm2和37.5g/hm2,以減少棉花蕾鈴脫落,提高產量。

相關期刊更多

雜交水稻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種業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湖南農業科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平| 彩票| 静宁县| 丰镇市| 广州市| 泾源县| 阿勒泰市| 镇安县| 安顺市| 环江| 朝阳市| 盐津县| 台北市| 徐州市| 紫阳县| 文安县| 永和县| 桂阳县| 黔江区| 志丹县| 肃北| 甘孜| 社会| 改则县| 中西区| 彭阳县| 铜梁县| 大方县| 无棣县| 罗田县| 岳阳市| 永昌县| 和静县| 板桥市| 两当县| 米林县| 镇平县| 阜阳市| 铜山县| 申扎县| 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