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四季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動作描寫;原因;“四式四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59-02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和下冊第七單元都是寫人的文章,其中動作描寫是凸顯人物的一種很重要的寫作手法。五年級學生對人物的描寫比中年段時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量的習作中反映一個較為薄弱的共性問題,主要體現為動作描寫較單一、欠具體。孩子大多數只簡單地寫了做什么,沒有寫具體怎么做。不會把一個復雜的行為過程分解成一個一個具體的動作,從而更好地突出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內心世界。因此,筆者對如何讓五年級學生對人物動作描寫更精彩進行了方法的探析。
動作描寫,就是對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通過描寫人物做什么和怎樣做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面貌,凸現鮮活的人物形象。老舍先生也曾說:“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一個或一處成功的動作細節描寫往往勝過千言萬語的表白,使人物真實可感、栩栩如生。
一、巧觀察,善積累
第三學段的習作教學目標要求:“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①此外,于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中也提出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②
進行有效的動作描寫首先要引導孩子從身邊出發,觀察人物復雜多變、連貫的動作,重視語言的積累,還有生活的積累和感受。此處的觀察并非走馬觀花,而是帶有目的性的。作為老師,我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每一步由幾個動作完成,把一個復雜行動分解成幾個階段,再把幾個階段的行動分解為幾個簡單的動作。例如體育運動時,孩子通過觀察其他人的腿部運動,從而體會寫腿和腳的動作的詞就很多。“踢、跑、跳、蹦、滑、跨、蹲、蹬、踮、溜、走、轉、退。”學生在衛生值日時,觀察擦玻璃、掃地等情景。例如擦玻璃時,“撣玻璃,換濕布,哈氣,踮腳,抓窗柩,用手指摳,用干布擦。”從而感悟怎么做這一系列過程把事情寫具體。
學生平時對生活經驗與語言材料的積累,是學生對人物動作描寫寫作“素材庫”的自我建構的過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引導學生積極體驗生活,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培養學生勤讀課外書,多讀報雜志的好習慣;做好摘錄筆記,及時記錄好的構思;廣泛收集信息,尤其是關于人物動作描寫的資料,并分析整理。
二、引導分解,使用準確的動詞
俄國偉大作家托爾斯泰說:“人的動作是‘人的心里的鑰匙。”③不同的動作體現了人的不同狀態,要把人物的動作寫準確,令人感覺傳神、傳情。
“一個人從馬上爬下來。”“一個人從馬上跳下來。”“一個人從馬上跌下來。”同樣是描述一個人從馬的背上下來,“爬”字體現了那個人對馬的極度恐懼的心理便躍然紙上。改為“跳”就把一個勇敢的人寫活了。“跌”字讓人不禁聯想到有可能是馬的性子剛烈,那個人無法駕馭從而跌倒的情景。
此外,引導學生在觀察人物時把一個復雜行動分解成幾個階段,再把幾個階段的行動分解為幾個簡單的動作,并選擇恰當的動詞寫出來。
有學生在習作中這樣描寫運動員賽跑。“400米比賽開始了。小豪跑啊跑啊,一直跑在最前面。最后,他第一個跑到了終點。”此時的描寫沒有過程,缺少具體動作,人物的特點不夠鮮明,文章顯得很空洞。我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每一步由幾個動作完成,引導他們觀察運動員的手臂、雙腳、身體有什么變化,思考每個動作之間有一定的聯系。
“400米比賽開始了,在跑道上的小豪就像離弦之箭向前飛奔著,只見他有力的雙臂一前一后地擺動著,雙腳越邁越快,很快便把對手甩在身后。他的身子向前傾斜著,像要倒下似的,奮力向前迅跑。跑到終點線處,他頭一抬,胸一挺,終于取得了第一名。
孩子修改后的片段使用了“飛奔、擺動、邁、傾斜、抬、挺”等一系列動詞,讀者就會在頭腦中形成小豪跑步時有聲有色的畫面,進而佩服他身輕如燕,奮力拼搏的個性特點。它顯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動作、表現人物形象方面的獨到之處。
三、揭示人物性格特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
高爾基所說:“要使藝術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須使主人公們盡可能地多做事,少說話”。 人的行為、動作是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直接、最具體的表現。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取、提煉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特征,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行動。
“雨楊拿起黑板旁的抹布,蹲在水桶旁,用力上下搓著。隨后將干凈的抹布小心翼翼疊成方形,用手按住一邊,慢慢從左移到右,他弓著身,低下頭,那一絲不茍的神情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
在這個習作片段,學生使用了“拿、蹲、搓、疊、按、移、弓、低”等一系列東西,抓住雨楊的一舉一動去反映他愛勞動,做事情認真負責的個性特點。從而令讀者從心底里佩服他這種做事情的態度。
四、巧用適當的修辭手法
巧用比喻、夸張等適當的修辭手法可以使人物的個性特征更加突出,更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引導學生思考日常觀察到的動作,并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體會人物動作描寫的方法,運用到習作用去。
“‘砰’的一聲槍響,他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了出去,又像一只饑餓的獵豹一樣向前狂奔。”“只見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隨即身子瞬間騰空而起,在空中劃過一個漂亮的圓弧,落入沙坑,雙腿彎曲,雙腳深深嵌進沙地。”描寫跑步、跳遠的句子都巧用了比喻的修辭,讓人對速度飛快的運動健將印象深刻和跳遠時選手騰空飛躍的情景歷歷在目。
注釋:①吳忠豪《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08)。②于永正《于永正與五重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0)。③陸恕、劉濟遠《學作文“小問號”》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31)
參考文獻:
[1] 郝文武.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統一的有效教學方式[J]. 教育研究. 2009(01)
[2] 肖春遠.感悟新課程――試論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觀[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0(04)
【編者按】
欲提筆,未成行;今執筆,淺蘸香墨。以一顆淺淡之心,一雙纖素之手,墨染素箋,寫下對鯤鵬研修人員魅力之欣賞、妙筆生花之贊賞,與,一份油然而生之敬意。
常常會感謝上蒼,賦予我寫文的能力!因為我知道,有了文字才有了我們的相識,才有了這朵因文字而盛開的鯤鵬之花,才有了彼此間于屏前的這一份守望!
——讀《寫作教學"進行時"教學設計觀》有感
四川都江堰市李冰小學 任古會
暑假里,開始研讀下期的教材,也再一次把往屆學生的作文集拿出來欣賞,一個個寫作課堂又生動地浮現在眼前。
北師大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筆下生花有兩個選項,其一,觀察一個地方,寫寫它的變化(提示:早晨——中午——傍晚),其二生花中哪些顏色有特殊的作用?寫一寫。動動的提示是白色讓我想起了……這個單元的兩篇主體課文分別是《愛什么顏色《《金色的草地》開卷有益提供的文章是《顏色變的戲法》。這個習作該怎樣設計呢?
何老師提出寫作教學"進行時"的教學設計觀其一就是本位觀,必須基于兒童寫作人物來設計,而這個單元的兩個話題,特別是第一個觀察一個地方,寫出它的變化,還得結合單元主題色彩來設計,真的很難。這樣去做?《金色的草地》作者抓住蒲公英寫了草地一天的變化,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是綠色的。但是對于剛入三年級,剛開始寫作的孩子來說,要寫出一個地方的變化,如果局限于提示會讓學生無從下手。于是,我巧用學校的四季圖來寫校園的變化,把時間擴大到一年四季。
請看這個片段擇要:
師:同學們,下面我播放一些圖片,你用一些恰當的詞語說說看到的風景。
圖一:學校的花壇
學生交流有:粉紅的桃花,雪白的玉蘭花,綠色的楊柳(有同學用上了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楊柳)草地上還有五顏六色的小野花 .
圖二:學校的曹操周圍
學生交流有:桃子成熟了,淡青的皮上帶點紅,好像打上胭脂呢,大部分是青的;樹葉綠得發亮; 小草深綠; 花不多了,梔子花開了,潔白,黃角蘭也開了,白色的但是還有點淡淡的黃色,很香。
師:這個季節還有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時候
圖三:秋天剛開學拍的照片
學生交流有:桂花開了,黃的,很香,還有桂花的花很小,桂花樹的葉子很多,不大,深綠色。銀杏葉開始變黃了,要不了多久,就全部變黃了。
圖四:冬天雪景
學生交流有:潔白的雪在天空中飛舞,雪落下來遮住了操場周圍的萬年青,但是沒有遮住的還是露出綠色,顯得很精神。
在學生充分交流完后,我就讓學生寫了校園的四季,寫作要求就是按照順序,抓住最能表現這個季節的植物的顏色來進行具體生動的描寫。
一會兒功夫,學生就完成了,盡管文字很粗糙,但是對校園美的贊嘆也在文字中能感受到的。可惜,基本雷同的文章沒有收集到作文精選上,很是遺憾。
記得那天上課恰好是周五,于是布置星期天的作業,早上去菜市場看看,中午去看看,傍晚再去看看,觀察蔬菜的顏色,描寫菜市場一天的變化,因為有了對校園四季的指導,孩子們都寫得很生動。如收錄的《菜市場一天》
一大早,我就催著媽媽去菜市場,這不是為了買菜,我要去看看蔬菜呢?
哇,人可真多,推車的,提籃的,每個攤位都很忙碌,我和媽媽來到一個小伙子攤位面前,我看到他的攤位上有紅紅的大辣椒,又紅又圓的番茄,還有紫色的茄子,上面還有露珠呢。空心菜一把把整齊的排好隊,看上去水靈靈的,綠的那么新鮮,等待著我們來購買,還有黃瓜,身上還有小刺,媽媽說有小刺的很嫩,可以涼拌或者生吃,瞧那邊皮子都變黃了,就是老了,只能煮來吃,嫩黃瓜的柄上還有黃色的小花。黃瓜旁邊是一堆排列整齊的絲瓜,青青的,嫩嫩的,賣主還把綠色的絲瓜葉放在上面呢?多新鮮啊!
中午,我又和媽媽去菜市場,這里冷冷清清的,賣主有點在打瞌睡,有的和旁邊的人打牌呢?我們走過去,他們懶懶的問一句:"買菜哇?"看看我們,似乎發現我們不想買,就打牌,攤位上的蔬菜不新鮮了,紅色的番茄沒有光澤了,空心菜也低頭夾尾,有氣無力的樣子,黃瓜不在那么鮮嫩,青白相間的身上的小刺也沒有威力了,還剩下幾根絲瓜,躲在綠色的絲瓜葉下好像怕被太陽曬干了。
晚上的菜市場盡管沒有早上的熱鬧,但是比中午的好多了,只是人們買菜都是匆匆忙忙的,媽媽說這個時候主要是下班回來的人買菜回去等著做飯吃。攤位上的蔬菜不多了,但是都灑上水,看上去水靈靈的,比較新鮮,瞧,綠色的空心菜又抬起頭,等待著它的買主,紫色茄子身上也灑上了水,像剛沐浴出來一樣,神清氣爽呢?紅番茄上也灑上了水,看起來新鮮多了……
讀著孩子們的文章,回味著以前的設計,桌上還攤開這這本書,我在思考,作文教學的設計必須要體現有趣,有指導,有資料,有期待。
有趣,學生對這個訓練有興趣,比如播放學校四季的圖片就讓學生很興奮,很感興趣,那花,那樹,那桃子,那雪都吸引過學生的目光,熟悉的景物再集中展示,再交流欣賞,寫作的時候去抓顏色會更準確,更能從字詞中透出學生的情感來。
作文教學引導要恰到好處,老師給一個思維的點,讓學生圍繞這個點去說,去想,去運用語言具體生動的描述。在描述中點出學生的好,提出建議。會激發學生作文欲望的。
作文教學不能成為無米之炊,老師要幫學生找"米",即作文訓練要有素材,有寫作資料。有了校園的四季,肯定就有果園的四季,花園的四季,菜園的四季,院子里的四季……結合《愛什么顏色》可以思考秋天什么顏色,冬天什么顏色,春天什么顏色,夏天什么顏色,一個個話題就是一個個美麗的畫面,在小組交流中,在評說中大自然的美就淋漓盡致的揮灑在課堂上了。結合冬冬的提示:白色讓我想起了……我們還可以用綠色(紅色……)讓我想起了……讓學生的想象在色彩的世界里舞蹈。
一、準確捕捉事物的細微特征
《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養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只有細致用心地觀察生活,準確捕捉事物細微特征,才能獲得對事物清晰的認識,細節描寫才會真實可信。我是這樣引導學生準確捕捉事物細微特征的。
(1)采用對比的方法比較不同事物的特征,突出其各自的特點。學生每次寫下雨,總是“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顯然是沒有經過細致觀察,隨便套用夏季特有的氣候特征。于是我便提出問題:四季的雨都一樣嗎?它們有沒有各自的特點呢?學生聽了,在思考的同時,也就能留意觀察比較四季的雨,進而抓住了其不同的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學生的作文中慢慢出現了這樣的句子:“冬天一過,細細密密的春雨,又悄悄的來到人間。”“豆大的雨點從半空中砸下來,地上便蒸起一股股熱浪,空氣中充滿了泥土的腥味。”“一陣秋風夾著雨點,立刻撲進來,打在臉上,冰涼冰涼的。”這些對四季雨的細節描寫各具特色且非常真實貼切。
(2)引導學生調動多種感官感受觀察對象的狀態。如觀察班級講臺上的水仙花,我引導學生從視覺、聽覺、嗅覺等角度去觀察花的質地、氣味、色彩、紋路、花蕾開放的整個過程。也可以提醒學生觀察不同時間、空間和角度所見的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等等。經過不斷的引導和實踐,學生慢慢學會了抓住事物細微的特征,寫出真實的細節描寫,文章內容也越來越貼近生活實際。
二、對細節描寫進行訓練指導
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通過對學生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細節描寫方法的指導,提高細節描寫能力,讓細節描寫“生動”起來。以語言、動作細節描寫的指導為例:
(1)用恰當貼切的語言突出人物的特征。學生寫人時通常運用語言描寫,可是千人一面,不能讓讀者馬上將“此人”和“他人”區分開來,不會運用恰當的語言展現人物個性。例如我班小胖特別貪吃,尤其喜歡吃“揚州炒飯”。我讓學生描寫“小胖食堂用餐”片斷,學生的描寫如下:
生A:剛走進食堂,耳邊便傳來小胖驚奇的叫聲:“今天吃揚州炒飯啊!”
生B:只見小胖急切地催促道:“前面排隊的同學快點走啊!”
生C:小胖擠到窗口,嘴里大聲嚷道:“阿姨,麻煩你給我多盛點炒飯。”
學生的描寫表雖現出了小胖的貪吃,但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指導學生從說話的內容、語氣、語調、標點符號等細節方面加以修改,并巧妙地連句成段:
當我們剛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食堂,突然耳邊傳來小胖驚奇的叫聲:“揚州炒飯?”只見他一面加快了腳步,一面不停地催促著前面的同學,嚷道:“揚州炒飯,快點快點――”好不容易輪到他了,他恨不得把一顆腦袋全伸進窗口,嘴里大聲重復著:“多盛點,多盛點……” 指導后的語言變得非常簡潔,輔之不同的標點符號,生動地表現了小胖的驚奇、急不可耐和垂涎欲滴。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會了運用恰當貼切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的細節描寫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充滿生活氣息。
(2)通過細化動作,將過程延長。許多學生的動作描寫看似細致實則籠統,難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仍以“小胖食堂用餐為例”,學生寫道:終于吃到“揚州炒飯”了,只見小胖一手拿著筷子,一手拿著餐盤,使勁把餐盤中的米飯往嘴巴里塞,米粒撒得到處都是。由于吃得太急,小胖噎住了,便使勁拍著胸口。有幾位女生給他盛了一碗湯,可他根本沒時間騰出手,便用嘴巴直接去喝湯…… 我告訴學生若能運用電影中的特寫鏡頭將動作拉長、放大,可以將籠統的動作細化,使人物更加立體,也能增強內容的生動性。通過引導,學生添加了細微的動作:
只見小胖一手拿著筷子,一手拿著餐盤,接連不斷地把炒飯往嘴巴里扒拉,突然,他身子一挺,眼珠一翻――噎住了。不得已騰出一只手,重重地捶著胸口,嘴里發出一陣陣的聲,有幾位女生早已給他盛來了一碗湯,可他根本沒時間騰出手,便像老鵝般伸長了脖子,嘴巴撅成“O”形,“呼嚕呼嚕”,一碗湯已被吸走了大半……顯然,這里的“扒拉”“挺”“翻”“捶”“騰”“伸”“撅”“吸”等具體動作一一展開,仿佛讓人看到了小胖吃飯的生動場面。
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的強化訓練,實實在在的提升學生細節描寫的能力,細節描寫也變的更加生動形象,看到自己作文內容因為細節描寫變得更加充實,人物也逐漸變得有血有肉,學生們在寫作中體驗到的快樂是不言而喻的。
三、圍繞文章主旨精心打磨細節
細節描寫不僅要真實、生動,而且還要典型。典型的細節描寫通過富有表現力的字詞句,能夠以小見大地反映人的思想性格、社會風貌。例如學生有這樣一段描寫:
經過一個拐角,一個賣紅薯的老婆婆出現在我的眼前,她佝僂著腰,頭發花白,皮膚暗黃,經過烈日的煎熬與風霜的洗禮,她的額頭、嘴角都烙著深深的皺紋。一陣香氣飄過,我不由地咽了咽口水,跑上前去:“給我來一個!”老婆婆麻利地稱好紅薯,用餐巾紙包好,微笑著伸手遞給我。然后,她又順手把剩下的紅薯小心的放好。
學生的描寫雖有了精細的觀察,而且較成功地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了老婆婆的蒼老,以及生活奔波的艱辛和不易。但人物形象還不夠典型,主旨稍顯膚淺。怎樣引導學生寫出比較典型的細節描寫,從而深化主旨呢?
我讓學生思考“老婆婆賣紅薯”的立意能否更深刻些,經過引導,有學生這樣修改: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學習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是把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學與教融為一體,讓內容豐富的語文課堂作為信息技術的載體,又把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的一種嶄新的支撐。語文教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聽、說、讀、寫的教學,聽、說、讀、寫即能認真、耐心地傾聽他人說話并會抓住重點;說出自己的思維和理解;讀懂文章主題,讀出意境;寫出具有一定文學審美的作品。在語文教學中力求從說、讀、寫三個方面入手,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有效整合。
一、信息技術與“說”的整合
“說”是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必須具備的重要的學習能力,它不僅對課堂教學有很大的作用,能夠幫助教師快速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想法,更好地去引導學生,而且對人際交往、思維認知等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首先要從“說”開始。而現在課堂上普遍出現這兩種現象,一種是不論教師如何提問,學生大多低著頭,即使知道答案或者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說出來,另一種則是學生只對所謂的標準答案感興趣。
因此,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首先要注重“說”,通過多媒體影像、圖文、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體會到文中所描寫的小興安嶺的四季變化,感受小興安嶺的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小興安嶺的四季圖片,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說一說自己經歷的四季是什么樣的,怎么形容四季變化,如此一來,既讓學生“說”出來,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和欣賞自然美的興趣。
二、信息技術和“讀”的整合
閱讀能力同樣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必備技能,它是指學生充分地解讀、分析文章的主題和含義。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去積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的讀為主,教師通常通過做閱讀題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鍛煉學生對標準答案大綱的“練習”。這個過程不僅枯燥乏味,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同時,并沒有實質性的教學意義。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去閱讀。例如,在學習到一些語句優美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讀,并運用多媒體錄制下來,然后讓學生聽一聽名家是如何讀的,最后將學生自己的朗誦再放出來,讓學生思考其中的區別和差異,相互討論,進行評價,然后改進,產生的進步往往是教師不能預料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朗誦能力,與此同時,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有所提高。
還是以《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為例,第一次接觸文章時,讓學生先自由讀,讀通、讀順、讀正確即可。然后教師找出描寫四季的句子,找不同的學生讀相應的句子,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誰讀得最好,為什么。然后再放出名家的朗誦,讓學生體會其中的不同。最后,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四季的美景圖,讓學生結合自己經歷過的生活再次品讀,真正地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信息技術和“寫”的整合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寫作就是人們把客觀事物的表象和對其本質特征的認識,用文字符號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過程。寫是說的語言表達形式,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檢閱。小學生的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雖然有一定的說寫基礎,但把握不好尺度。通過聲、圖、文并茂的情境引導,激發學生去說,然后再將心里想的、準備說的寫出來,培養學生寫的能力。葉圣陶先生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收成什么文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小學生作文要“寫什么”。
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中有很多的描寫句子,例如描寫小鹿,教師可以先通過動畫展示小鹿的形態和動作,然后配合展示的內容,讓學生去體會文中的小鹿是什么樣的,讓學生試著描寫一小段關于小鹿的話語。或者挑出一句話來,比如說“樹木長出了新的枝條”,教師可以問學生,“長出”還能換成別的詞嗎,增加學生對文章賞析能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
本文通過簡單分析小學語文和信息技術的整合方式,希望為小學語文方面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的同時,加深自己對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認識,能夠更加快捷方便地運用多媒體,在語文教學改革的課堂掀起新的浪潮,讓學生能夠更個性、多樣、全面地展示自己。
參考文獻:
[1]李艷.“發現學習”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D].河南大學,2011.
[2]黃瑞忠.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鄉村風光作文1
城市里雖然有漂亮好玩的公園,拔地而起的高樓,還有能讓你大飽口福的麥當勞,十分繁華熱鬧;但我還是更喜歡那一派樸素無華又令人陶醉的鄉下美景.
鄉村有“四大美景”不得不提一下,她們分別是田野、池塘、田野之花和山間小路.
首先,我們請出第一“美女”——田野,閃亮登場.近看田野,褐色的泥土,又松又軟,各色野花點綴其間,青青的麥苗齊刷刷地排列著,一片綠意蔥蘢.泥土的芬芳混雜著嫩芽的清香,只要你吸一口氣,保你神清氣爽.遠看田野,田野綠一道,黃一道,給大地鋪上了一層別致的地毯.她的美,可是其他美女既羨慕又嫉妒的哦!
呀!第二大“美女”池塘可要搶著上臺.說起池塘,那可是有趣的事情少不了.第一件是鴨子比美,鴨子們紛紛躍入水中,用嘴不斷地梳理自己的羽毛,其中一只鴨子忍不住朝著天空“嘎嘎”地大叫,好像在說:“我最美!我最美”霎時間,其他鴨子也不甘示弱地叫起來,比美快成了爭吵了!第二件——釣魚,有一天,爸爸和我去釣魚,釣了幾個小時,總算是“蒼天不負有心人”——還真釣上來幾條來呢!雖是幾條小魚,但欣賞如畫的美景,呼吸清新的空氣,釣魚的樂趣就在此吧!
最有吸引力的肯定是第三大“美女”——田野之花.她雖然沒有城里養的蘭花、玫瑰那么高貴,可是,她照樣用她獨有的魅力吸引了許多勤勞的小蜜蜂,它們爭先恐后地采蜜,不停地在花叢中穿梭;招引來無數迷人的花蝴蝶,它們翩翩起舞,五彩斑斕,真美呀!當那一只只黃蝴蝶飛向金燦燦的菜花時,使我情不自禁想起來“牧童疾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詩句來.
第四大“美女”——山間小路也趕來了.她雖比不上第一大美女那么炫目,更沒有第三大美女的吸引力,但是,她憑著平靜,在四大美女中占有一席之地,她能讓你免受馬路的喧鬧.置身山間小路,仰望藍天白云,俯瞰碧野黃花,真是優哉游哉!
啊!鄉村,你太美了!啊!鄉村,我喜歡你!
鄉村風光作文2
鄉村的天,那么藍;鄉村的地,那么綠;鄉村的空氣,那么新鮮.鄉村洋溢著孩子們的歡笑聲;鄉村彌漫著花兒的芬芳;鄉村到處都是鳥兒的歌聲.啊!鄉村的美景令人癡迷、令人向往!
萬紫千紅的春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春姑娘穿著綠色的裙子,悄悄地來到鄉村.輕柔的春風拂在臉上,讓人心曠神怡.春在綠葉上,垂柳抽出嫩綠的柳芽,像一個個淘氣的小娃娃.春在田野里,遼闊的田野里,金黃色的油菜花散發出清香,從遠處望去,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烈日炎炎的夏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夏姐姐帶著炎熱飛來了.驕陽似火,烈日當空,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來源:
地,大地像一個巨大的蒸籠.知了在樹枝上不停地叫,仿佛在說“熱死啦!熱死啦!”小鳥躲在樹下乘涼.撲通一聲,孩子們跳進水中,開始了“打水仗比賽”,看,他們玩得多開心呀!
天高云淡的秋天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秋婆婆提著果籃,來摘果子.瞧!金黃的玉米彎下了腰,一片片高梁脹紅了臉,紅彤彤的蘋果掛在樹枝上,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黃澄澄的大鴨梨掛滿了枝頭,楓葉像一只只蝴蝶飄飄悠悠地落下來,金黃色的銀杏像一枚枚郵票,農民伯伯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
大雪紛飛的冬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冬爺爺匆匆接了秋姑娘的崗位.寒冬臘月中,一片片雪花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覆蓋了鄉村,給大地披上了銀色的冬裝,遍地皆白,千樹萬樹梨花開.孩子們圍上圍巾,戴上手套,開始打雪仗、堆雪人,開心極了.
我喜歡萬象更新的春天;我喜歡驕陽似火的夏天;我喜歡層林盡染的秋天;我喜歡雪花亂舞的冬天;我更喜歡四季各色的鄉村!
鄉村風光作文3
鄉村是一幅美麗的畫,它的模樣深深的印在我心,讓我百看不厭,如癡如醉.
迷人鄉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朵朵五彩繽紛,香純而又美麗的花兒,有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陽光撒下了一個個宛如金色的種子一樣,陽光沐浴著花兒,像是給花披上了一層的金紗,絢麗多彩的站在門前.
雞,鄉下人家按照家鄉習俗,每家每戶都要養幾口雞的.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雞,在場地中覓食,或是看見幾只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耀武揚威的走來走去.
夏天,太陽炙烤著大地.他們的屋后倘若有一條小河,那么在石橋邊,在綠樹蔭下,會見到一群孩子在水中嬉戲,不時濺起一層層水花,像一朵朵盛開的白蓮.在五彩斑瀾的溪水和石子之間的事,誰也不會知道.
可以看到農民叔叔們,正在收油菜,他們流下的汗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好似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舞動的音符.風吹動著小麥,發出“鳴卟、鳴卟……”那聲音真動聽.
啊!我愛鄉村,更愛這如詩如化的鄉村美景.
鄉村風光作文4
春、夏、秋、冬,鄉村都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春天,春姑娘那沙沙的腳步來到鄉下.明媚的春光把鄉村打扮得更加美麗動人.小河上的冰雪融化,歡歌笑語向前流.春風拂過,常常會看見幾只鴨子嬉戲水中,不時到水底去覓食,河水吐著圈圈小泡.河邊,樹木吮吸著春天的乳汁.成群的筍像小孩子般從土里探出頭來,好奇地看著這繽紛的世界.幾場蒙蒙細雨過后,草地,從遠處看一片新綠,可一到近前,發現小草大多還是嫩黃色的,真乃“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你再仔細瞧瞧會發現櫻花、桃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等都長出花骨朵.又過了些日子,一陣風雨過后,花瓣飄飄灑灑,像蝴蝶一樣上下翻飛,真美.
夏天,這里可是天堂.這時,你若來到池塘邊,你會看到荷葉襯著荷花,構成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如果你幸運的話,還會看到三五成群的小魚在水中嬉戲.不過知了的叫聲煩得人們直想給它堵上嘴,讓它永不唱歌.夏天不光是天堂,還是炎熱的,中午的太陽像個火球,到處火辣辣的,花、草、樹木的葉子耷拉下頭來,仿佛小孩子做錯了事情,很不好意思似的.
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你看,金黃色的田野里,橘子、柿子你擠我碰,大豆鼓著圓圓的臉頰,玉米穿著金黃色的盔甲……鄉下閑人少,人們忙著收割耕種.
冬天,北風呼嘯邇來,鵝毛般的大雪紛飛,一夜之間,“千樹萬樹梨花開”,世界都變成了銀白色.小鳥不見了,小草不見了,花兒妹妹也不知哪兒去了,也許在地下過冬,等明年春天再出來吧?啊,冬天的鄉下真安靜!
一年四季,鄉村都是一個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我喜歡鄉村.
描寫鄉村風光的寫景作文相關文章:
1.描寫農村景色的寫景作文4篇
2.描寫鄉村風光作文400字精選5篇
3.描寫鄉村風景的作文
4.小學描寫鄉村風景的作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