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回憶往事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樓下,我們站好了隊,艱苦的訓練就這樣開始了。
定立的訓練使得我們好多的同學精疲力竭,好多都是爬著出去的,練到最后才是勝利者,為此我都是最后一個走出訓練場,兩臉通紅通紅的。
艱苦的訓練之后就是吃飯,吃飯前大家一起來唱軍歌,“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各班值日的學員把飯添好了之后,排隊進入吃飯,假如有搶菜現象發生,教官就會罰他,別以為會不讓吃飯,恰好相反,他力求把你撐死,給你一個清醒的教訓——軍校的飯有的是。
中午休息兩個小時,假如有一天沒有睡著,你就是不合格的學員,為此可讓我們傷透了腦筋。
在下午的訓練之后,在夜里,我們一起洗澡,一起洗一天的衣物,互相幫助擠干毛巾,倒也求地個快活。
也許大家認為我很美,有父母的陪伴,姥姥姥爺的照顧……但,并非如此。盡管這些條件我都有,可我的過去卻十分無味。
當我茫茫然回憶這一切時,我有些悲傷。小時候,我獨自一人在奶奶家; 而奶奶卻去離她家幾百米的小妹家去。當時我還不懂,當媽媽叫我去姥姥家時,我居然像奶奶說的那樣,讓媽媽去我不去。一次,我生日,奶奶都不知道,而姥姥卻拎著蛋糕向我走來。我對蛋糕不感興趣,所以就跑開了……可是蛋糕仍叫奶奶拿走了,他去給我小妹了。
……
這樣讓我如今想起痛苦不堪的事還有很多,我真后悔,后悔當初的我。我也因此常常傷心的流淚。也許大家也能通過我的作文看出來,我很傷感。我很苦!
“嘀。”20點鐘到了,大家放下手中活,來到電視機旁邊,我也不例外,看呀!像29個大腳印的煙花向“鳥巢”奔去,29個大腳印代表29屆奧運會。開始表演了,首先,是倒計時擊缶,有2008個演員擊打2008尊缶,全場變黑,統一的數字由擊缶的人慢慢地開始倒數,然后表演擊缶。
接著是表演中國的造紙術 。突然,電視屏幕上出現了一張畫卷,幾個舞蹈演員穿著黑衣服,右手拿著一支很大的毛筆,在那張畫卷上畫出了美麗的山水,他們畫完了,那張紙不知怎么的,立起來了。我最喜歡這個節目。
接下來的表演都很好看,有的演的是古代的活字印刷術;有的演的是古代的指南針;還有的演的是絲綢之路,這些包括了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快看!哇!天空上又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奧運五環的煙花。真美!接下來的是隊員出場:第一個是希臘,因為希臘是第一個舉辦奧運會的國家,接著陸續204個國家的運動員進入會場,過了好久好久,中國隊最后出場,中國的選手好多呀!有1000多人呢,穿紅色外衣的是男隊員,穿黃色外衣的是女隊員,姚明叔叔是旗手,姚明叔叔的旁邊有一個小弟弟,他就是四川抗震救災小英雄林浩,他在地震中,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救了許多他的同學。我真佩服他!
回顧剛升入初中的這一年,覺得一切都過得很快。
唯一不變的是:我還是我
沉淀的是在心中的記憶
當時光流過十五歲,希望留下一個值得回憶的我
曾經寫過期待十五歲,可當十五歲真的來了,我卻在期望留下一個值得記憶的我。
我很平凡。也許是長大了,認識自己更全面了,小時候的我可從不會這樣說。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知道自己不是天才,所以告訴自己:勤能補拙——沒有天分,所以一定要更加的勤奮。
和每個青少年伙伴們一樣,我有理想、有抱負,并有一顆執著、堅定的心,不怕遇上成長道路上的迷茫與挫折,并渴望能戰勝它,迎接一個美好的明天。
和每個渴望超越對手的人一樣,我享受超越的過程,力求那個更完美的自己。不知道這是否偏執?知道比來比去,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不過有野心一定要做到最好。
面對周遭的隱隱不安,以及那些混合著緊張、競爭、羨慕、嫉妒、恨的冰冷氣氛,我學著淡定、學著面對我知道這一切無可避免,但我不想失去單純、快樂、簡單、耿直的自己,盡量,微微一笑吧!保持人生最美麗的姿態,出淤泥而不染不正是我追求人格的寫照嗎?
面對青春路上的年少懵懂,不是某種心動愛戀,只是一份無界線的純真。所以,我選擇不破壞這份梔子花含苞的友誼。當我再回首,發現往事已成為回憶,那么這將是一份最值得珍藏的禮物。
在這忙碌的一年時間里,自以為卻并沒有其他人想象中那么努力,盡管時間猶如漏沙般過得飛快。我學著珍惜。我知道人生短暫,如若不然,卻也不想讓失去的成為最美麗的,然后陷入后悔中不可自拔。所以我選擇奮發進取,選擇讓曾經輕視我的人刮目相待,選擇用努力締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奇跡。我告訴自己:曾經的鄙夷與輕視不算什么,正如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卻沒有永遠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我就是這樣,在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中,不斷更新著那個平凡的自己。
——十五歲留下一個勵志的我
和每個學生一樣,我喜歡放假、討厭考試、討厭老師留的許許多多的作業。這是從小到大從未改變的。
和每個同齡女孩一樣,我喜歡寫寫自己的感受、喜歡幻想。
我喜歡聆聽夜晚,曾寫過這樣的小詩:
夏夜/踏著微微的、迷失在空中的草木香/吮吸著大自然中清幽而又輕柔的晚風/聽著知了在暑氣未消中的鳴唱/看著家家通明的燈光/想象著每一束燈光下都有一個奮戰的學子……
我喜歡漫步夕陽下,也曾感慨過黃昏:
傍晚的旋律是緩慢的/因為一天都忙碌著/現在已經太累了/正如燦爛了一天的花兒斂起笑臉的動作/正如鳥兒慵懶歸巢的聲音和人們晚飯后散步的腳步聲……
望華燈初上/我捫心自問/這究竟是一天的尾聲還是新的、夜的開始/在這個繁弦急管的世界/時間早已不受黃昏的約束/月亮和星星不知是被太陽烤化了還是滿世界的燈光蒙蔽了人們的眼睛/也見不到了……
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我傷心過,也曾寫過:
悼念那段曾經的友情/風中傳來熟悉的旋律/響起那是你最喜歡的歌/你的語音還是那么熟悉/而感覺已陌生/你的面孔還是那么熟悉/和我已成為陌路/一切還是那么熟悉/而現在倆顆心已背對背走遠/那人/任在/時光/荏苒/那情/已逝
多想一霎間碰觸到你的眼睛時還能換來相視一笑/像曾經一樣/不想承認/但不得不承認/一切都是無可挽回的/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那么/我們何必相識/十五歲的花季/我們為彼此留下這么深的傷痕
事情到了最后/已無誰是誰非/對與錯已成浮云/重要的是再也回不到最初的美好了/彼此都不用后悔/或許/離去是解脫……
——十五歲留下一個感性的我
題材取向狹隘的直接后果是,學生寫記敘文的材料就差不多只有從“我”寫起了,寫與自己有密切關聯的往事了,或頂多寫寫自己周圍熟悉的人與事。自己的往事、自己的當前事成了學生寫記敘文取材的重要內容。
題材取向狹隘,定會產生消極影響,即不利于發展初中生的前瞻意識和競爭意識,不利于發展初中生社會價值的意識,不利于發展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因此,學生在取材方向上大部分只能向后看,只能寫以自我為主體的文章。辯證地看,有好的一面,即因為取材貼近生活,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部分學生也能寫出一些真情實感的文章來,能寫出以前的或當前的那個“真我”。但也有很大的消極影響。筆者認為,記敘文材料選擇方向指導要有科學性,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取材導向應利有于發展初中生的前瞻意識和競爭意識。
以作文題《 _____改變了我》(07年江蘇鹽城市)為例,這是半命題作文形式,其提示語告訴學生,生活中的任何一種遭遇都可能改變了“我”的思想、性格、甚至是命運。如果這個作文讓成年人來寫,他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閱歷可能有足夠的存量可以總結和回顧,但現在讓初中畢業生這樣一群少年來寫,有多少少年能夠認知改變了自己“思想”的經歷遭遇呢?更遑論“性格”和“命運”?
可能因為命題者在命題時希望學生有話可寫,所以往往要求學生回溯往事。可產生的不利影響是:當我們頻頻要求學生追憶過去、回憶往事,并從往事中反思自己的得失時,學生的前瞻意識和競爭意識也逐漸淡化。人生什么時候會常常回憶往事?或山窮水盡,因無法直面現實而不斷追憶,在沉湎于回憶中麻痹自己;或已“遲暮”,人生有許多得失可以回顧總結以利后人。而處于這個階段的人,向前看的意識的是不那么強烈的。
當我們強迫我們的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幼兒園或小學時代,我們的學生在潛意識里就不會成熟或干脆拒絕成熟,或最多假裝成熟。在學生的作文里,有太多的“自己打碎了花瓶卻賴在小貓或弟弟妹妹身上”“去買東西營業員多找錢要不要還而進行心靈斗爭”“夏天釣魚不幸掉進水里有幸被救”等等虛而假的材料。假如我們學生只會沾沾自喜于這些空洞虛擬的往事,這是何等可怕的事!
2. 取材導向應有利于發展初中生的社會價值的意識。
先講一個事例,據中央電視臺2010年1月14日播報了一則新聞《學生作業救了老師女兒》。說美國德克薩斯州有一個女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份家庭作業,主題是“疾病會影響人體的哪些器官” 的特征報告。一個叫約翰的學生完成的報告題目為《糖尿病病癥的報告》。老師看了這份報告后,不禁后背發涼,因為報告中所提到的癥狀在自己女兒身上也有表現。于是把女兒送往醫院檢查,女兒被確診為早期糖尿病。正是約翰的作業救了老師的女兒。
約翰的報告是有社會價值的。王充說文章“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著,一章無補”,寫作必須是有社會價值的。現階段,據筆者的觀察和了解,初中生記敘文在取材上,一般不太注重社會價值,更不能從社會文化積累和人的發展的層面來認識寫作的功能。
長時間以來,我們老師一直注重于要求學生寫一些身邊的所見所聞所感的“小我”類文章。學生的習作中有太多的“我哭了”“我笑了”“我茫然了”“我苦”“我痛”……,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以“我”為中心的圓圈,學生僅有一點點的感情體驗,因一次次的觸摸而被無限夸大,越發的多愁善感,越發脆弱。習慣于這類選材取向的學生,難以站在民族的、人類的、自然的角度去感悟人生,他們無法滿懷激情地去抒寫對人類對自然的終極關懷。
當學生習慣于關注“家事”,而忽視了“國事、天下事”,忽視了作文的社會功能性,那么到頭來,他對自己作文的認識肯定是茫然的。如果問一個初中生,為什么寫作文?寫給誰看?為什么寫?他可能一臉困惑茫然,或干脆回答“還不是為了考試唄”。只為了應試功能而忽略了作文的社會價值功能,至少從寫作角度來說,是不利于發展學生的社會價值的意識的。
3. 取材導向應有利于發展初中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當我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傾向于要求學生寫真人真事的記敘文時,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就側重于聯想能力的開發而疏于想象能力的挖掘。
很多的卡通影片,像《米老鼠和唐老鴨》《哈利波特》《喜洋洋與灰太狼》等,不僅為孩子們所迷戀,也受到許多成人的鐘愛。為什么呢?因為制作者大膽想象,賦于故事主人公各種超凡的神奇力量,才有如此吸引人的效果。在中小學所學的許多門課程中,最能發揮學生想象能力的是語言是寫作,但如果我們在作文指導中不注重想象力的培養,這顯然是錯誤的。在寫作教學中,不宜太多的重復,太多的務實,在要求學生寫真人真事,真實情感外,不妨多寫一些想象虛構的文體,如童話、寓言、科幻小說、小說,這種形式上有些夸張、材料上有些新奇的作文,可促使發散思維能力的形成,刺激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