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四川高考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5月永遠都是那么潮濕。已是初夏的陽光特別的刺眼,地震過后的四川空氣是那么的沉悶。滿天的灰塵在山谷中旋轉,陽光透過云層照耀著這片大地。?
山腳下,國道上,一個13歲的小男孩背著一個2歲左右的小女孩,邁著堅毅的步伐,走在因為地震已變得坎坷的路上。沾滿灰塵的衣褲,滿是泥土有些磨損的膠鞋,向人們透露:他們是從遙遠的災區徒步而來。?
通過記者的報道我知道了他們是災難的幸存者。他們的家在一個比較偏遠的山村,父母親人在災難中死亡,房屋全垮了。哥哥背著年幼的妹妹,走了三天的路才來到這國道上。?
隨著鏡頭的推移,給了這對兄妹一個特寫。哥哥臉色如灰,眼神卻出奇的堅毅,仿佛黑夜中閃爍的燈。妹妹自在地在哥哥背上喝著水,臉上一片寧靜和好奇。?
記者問:“你要把妹妹帶到哪里?”?
他回答:“我要把她帶到安全的地方。”語氣中有不可置疑的堅定。?
也許,妹妹曾經問過哥哥:“我們要去哪里?”?
三天的時間里,哥哥也不知多少次地安慰妹妹。余震不斷,滑坡不斷,塌方不斷,灰塵漫天飛揚,從地底不時傳來的奇怪的嗡嗡聲中,不知哥哥是怎樣煞費苦心,才撫平了妹妹心中的恐懼;也不知哥哥采取了什么辦法,壓住了妹妹心中對父母的思念。三天的山路行走,哥哥歷經了多少艱辛才解決了平時看似簡單的吃喝問題!?
正是因為哥哥心中有“帶妹妹到安全地方”的信念,才讓他變得如此堅強;正是有了哥哥的堅強,才保證了妹妹至今無憂無慮。?
看著這個鏡頭,我想起了鄭板橋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晶瑩的淚水滑過我的臉龐,我覺得他猶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般堅毅。?
一對平凡的兄妹注定有著不平凡的人生。哥哥注定了要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屬于他的責任。地震兄妹的鏡頭不斷在我腦海顯現,哥哥的堅強會鼓勵人們,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與挫折,都要堅強地挺過去。總理曾經說過,房子倒了可以重建,道路斷了可以再修,只要人在就好。?
有句古語說得好:“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經歷了這番磨難的地震兄妹,將來一定會和同齡人一道,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
祝愿兄妹一路走好,祝愿所有活著的人們一路走好。?
【名師點評】?
這是一個何等感人的故事?。∫粚π置?,在家園被毀、親人蒙難的大災大難面前,他們沒有痛哭,沒有倒下,他們選擇了堅強,勇敢地去直面災難。13歲的哥哥毅然背起2歲左右的小妹妹,滿身灰塵,磨破膠鞋,邁著堅毅的步伐從遙遠的災區,踏著坎坷滿地的道路,徒步向我們走來。雖然臉色如灰,但沒有悲傷,沒有眼淚,眼神中始終透出出奇的堅毅。這就是堅強,令人敬畏,感人肺腑。?
什么是堅強?這對地震兄妹在大難來臨時所表現出的剛毅勇敢、鎮定坦然,就是堅強;這對地震兄妹中的哥哥“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屬于他的責任”,就是堅強。這是一對毫不屈服、勇敢樂觀地去面對大災大難的堅強形象的化身。這樣來演繹話題,焉能不得高分??
如果說生命是一座巍巍的的大廈,如果說人生是一艘遠航的帆船,如果說人生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人生是一條滔滔的大江,如果說人生是一只翱翔的蒼鷹,那么夢想就是那穹頂的棟梁,就是那引航的主機,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堅固的河床,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夢想,生命的動力便蕩然無存,沒有夢想,生命的活力便化為烏有,沒有夢想,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而去.我們擁有青春,擁有夢想,我們在一次次的考試失利中堅強地站起來,我們在一次次淚光中看到夢想,回首三年的高中時光,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也許人生就是一杯多味水,酸甜苦辣全都有,然而當你想要一一說出時,又發覺不知從何說起.有人說,把回憶像洋蔥一樣一片片剝開,總有一片讓你淚流滿面,對我而言,我知道那是高中的回憶.
面對高考,夢想著考上心中的大學,我們在心中編織著美好的大學夢,我們背負著父母的期望,老師的期許,我們朝著夢想的方向勇往直前,期望著金榜題名時.也許我們就像向日葵一樣,大學夢就是太陽,我們一直朝著夢想的方向,有光的地方就有我們的夢想,正是夢想的力量讓我們一直拼搏.
每一個夜晚,無數的莘莘學子挑燈夜讀.在記憶中,高考的味道是咖啡的味道,每一次在書桌上挑燈夜讀,母親總會悄悄走進我的房間,把咖啡放在我的書桌上,然后摸著我的頭對我說不要太累了,然后又悄悄離開.我總是熬夜苦讀語文古詩文直至趴倒在書桌上睡著,還有那永遠解不完的數學題和伴著我入眠的英語單詞隨著mp3反復在我耳邊回旋,墻上永遠是貼滿記不住的數學公式和單詞,最后房間的墻上滿滿都是粉色的便利貼,白色的墻壁此時已變成粉色的,我知道那是夢想的顏色,是溫馨和幸福的,書桌上一疊疊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課堂重點,我印象中的高考是一串串長長的數學公式和英文字母,翻開書本,上面的第一句話永遠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那是老師送給我的一句話,這也成了我的座右銘,他鞭策著我不斷前進戰勝學習上的困難險阻.
當我在一次次模擬考試失利時,我就會看到自己的夢想,于是我總會告訴自己再努力試試看不要拘泥于命運的禁錮,聽憑命運的擺布,而是奮力敲擊成功之門,使之洞開一個新的天地,當我在一次次想要放棄時,我就會想起保爾•柯察金的一番話“人的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對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而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終之際,它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的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該趕緊充實的生活,因為以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
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是啊!我們擁有青春又擁有夢想,所以我們應該為夢想而奮斗,只有澆灌過汗水的成功之花才會越發美麗,只有淌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絕唱,人生要盡全力度過每一關,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不可輕言放棄.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文獻傳遞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4-0351-01
一、 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工作的定義
文獻傳遞服務是根據廣大讀者所需要的文獻復制品以合理的費用和有效的方式,間接或直接傳遞給讀者的一種非返還式的文獻服務,具有簡便、快速、高效三個服務特點。從現代意義的角度來講,文獻傳遞是依靠信息和技術的支撐,從館際互借產生,而又高于館際互借的一種高科技服務。而高校文獻傳遞服務是在高校圖書館之間、圖書館與其他文獻情報機構之間建立協作關系,相互利用文獻信息資源來滿足讀者需求的資源共享方式,即從異地獲取讀者所需的文獻并提供給讀者的一種服務方式。主要程序是:接受讀者的文獻需求、服務人員核實讀者所需文獻、確認文獻所在館藏、通過相應文獻傳遞系統提交申請、接收服務館發送來的文獻、通知讀者獲取文獻以及各種費用的結算等過程。通過開展一些文獻傳遞服務,不僅僅緩釋了高校圖書館資源、經費不足與讀者迅速增長的文獻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對科研教學起到了支撐促進作用。
二、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圖書館傳統的核心的業務必然隨著讀者的群體發生變化, 文獻傳遞服務是對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補充和延伸,是一種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方式。
1、夯實館藏資源。伴隨著高校教學、科研的不斷深入發展,廣大老師和學生對信息和資源的需求量急劇地增加,而文獻的價格的不斷地上漲,導致高校文獻的信息資源的收藏率呈現下降的趨勢,無法去滿足學校科研和教學對文獻信息的大量需求。至今,文獻的傳遞變成了一種緩釋各高校圖書館經費緊張的途徑。也是一種補救文科類資源匱乏的有效途徑。任何一個圖書館或者信息服務機構如果僅僅依靠自己的館或信息服務機構,都不可能滿足讀者廣泛的、復雜的以及多元化的信息需求,特別是高校館藏的規模較小,資源比較匱乏,開展文獻傳遞服務無疑是一個擴大館藏、提高文獻保障水平的有效的舉措??v觀國內外文獻資源共享服務現狀,文獻傳遞這種新型的服務模式已經被眾多高校和信息服務機構所接受,不僅解決了圖書館館藏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滿足廣大師生和社會讀者的需求.成為各高校教學科研文獻信息保障的必要手段。
2、節約文獻經費。伴隨著文獻傳遞功能的日益壯大,各高校圖書館的“重藏輕用”早已被“只求服務質量,不求館藏數量”的觀點所代替。圖書館完全可以停止購買一批經費占用率高、利用率低的出版物,可用文獻傳遞的這種傳統方式去取代,既可以大批量節約文獻購買經費。又可通過文獻傳遞來滿足讀者的實際需求,是一種經濟而又高效的服務方式。國外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文獻傳遞就得到了足夠的重視,比如英國劍橋大學的圖書館1993年削減了約400種期刊,節約各種經費80萬美元,而單純用于文獻傳遞的費用僅4.5萬美元。國內浙江大學圖書館削減經費300多萬,而用于文獻傳遞的費用每年最多才20多萬元。因此,文獻傳遞不僅可以滿足讀者的文獻需求,同時又能大量節約文獻的購置經費。
3、服務高效便捷。近幾年許多高校迅速擴大了辦學規模,增加了不少新學生,但圖書館的期刊訂購卻不能臨機應變,及時跟上。獻傳遞可以”隨需應變”,滿足讀者的即時需求.解決讀者的燃眉之急,更符合讀者的實際需要。需要有全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有力措施來保障。我館應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出有利于本館發展的文獻傳遞服務制度。比如對文獻傳遞實行各種補貼政策,鼓勵學生讀者和社會讀者多利用文獻傳遞服務,以加大文獻傳遞的力度來彌補館藏不足的問題;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實現不同類型資源的一體化服務、集成化管理;建立一個快捷、暢通的服務平臺,為文獻的服務和傳遞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促進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工作的思考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知識經濟的的迅猛發展,文獻傳遞服務工作的開展對于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須重視和促進高校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工作,具體措施如下。
1、強化宣傳。 從整個體系上看,高校圖書館的文獻傳遞工作基本上都還處于宣傳推廣的階段,文獻的請求量相對的較少。針對這樣的情況.圖書館應該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宣傳力度,除了利用宣傳材料,專題講座和網頁等展開各種形式的推廣宣傳活動外,還應該深入各院系舉辦文獻傳遞服務培訓、各種講座等,力求將宣傳延伸到每一位讀者身上。讓更多的讀者能了解并充分的體驗這種既經濟而又高效的服務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求。
2、政策扶持。文獻傳遞的工作不僅僅是一項面對學生的服務,而是高校圖書館整個資源建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彌補圖書館內館藏資源不足和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高校應設立專門的經費、政策扶持,從設備的配置、人員的設立、經費的利用以及各個環節的工作的安排細化的扶持管理辦法?,同時建議從圖書經費中拿出一少部分補貼經費作為讀者以文獻傳遞方式獲取文獻,既減輕讀者的負擔,又可促進資源共享和文獻傳遞服務的發展與普及。
3、提升素質。 文獻傳遞是一項非常復雜和繁瑣的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就要求館員必須熟悉各類數據庫的特點。了解各種信息來源。具備熟練檢索國內外各種數據庫的能力,學會充分利用網絡上的資源,掌握各類對各種文獻類型的檢索方法等。要有強烈的敬業精神,在工作中急讀者所急.想讀者所想.使用各種方法滿足讀者的各種信息需求,真正地實現以讀者至上為宗旨。
4、管理細化。目前需要細化文獻傳遞服務各個環節規范管理,特別亟待建立符合高校發展的收費標準是有效提高文獻資源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議將文獻傳遞費用列入文獻資源購置經費,這樣既可以從根本上降低文獻傳遞費用,降低讀者的申請門檻,消除讀者的費用顧慮。同時高校也應從服務讀者出發,給予申請者適當補貼,這樣才能減輕讀者與文獻之間的障礙,加速文獻傳遞的普及發展。
關鍵詞 媒體融合 高校新聞宣傳 微博 微信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10
Abstract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shape the imag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unning a school is an important way, it is not only a public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developed in the network era is to achieve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 important working method and network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new media, this paper first analysis the propaganda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he cont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means of publicity, and analysis of new media used in news propaganda advantage.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 blog, micro channel analysis of new media used in news public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media convergence; university news propaganda; micro blog; WeChat
1 高校新聞宣傳工作的內容及特點
1.1 新聞宣傳主要內容
高校新聞宣傳是一項樹立學校人文品牌形象、匯聚人心的工作,它包含對內和對外兩個方面的內容。對外宣傳工作做得好能夠有助于提高學校社會聲譽和品牌形象、提高招生效率,并且能在與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時獲得優勢地位,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對內宣傳把控好,能夠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讓師生員工人心向背,樹立“以校為榮”、“以校為家”的思想,調動師生的積極性,為學校的發展作貢獻,進而促進學校各個方面的工作順利開展。①高校新聞宣傳工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內容:
一是宣傳學校改革發展。學校在不斷發展,而發展中經歷的升格更名、獲得學位授予權、與其他高?;蚩蒲袡C構聯合辦學、重大事件在學校舉辦等等,這些都是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新聞事件,對學校辦學質量和辦學升級有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方面應該加大新聞宣傳力度,讓社會公眾和學生及時準確地了解到學校發展近況。
二是高校在辦學、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突破或新亮點。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壯大,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辦學實力的逐漸增強,學校自身的科研、教學等方面呈現令人矚目的新成就和新突破,很多專家學者為社會做出的貢獻或提出對社會生產力有重大推動作用的科研成果等等,這些都是新聞宣傳的重要資料,能夠為學校今后的可持續化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三是學校舉辦的大型活動。學校校務工作中常常會舉辦一些重大活動,比如教師節表彰會、對外交流會、迎新晚會、元旦晚會、學術交流活動等等,這些大型活動學校都應該重視其宣傳工作,在新聞宣傳報道中,讓社會公眾和學生了解學校的辦學特色和人文內涵。
四是招生就業情況。學校每年的招生人數、規模以及新生報到情況,畢業生就業情況,畢業生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等,通過這些信息的新聞報道和宣傳能夠讓社會更多人了解到學校的優勢和競爭力,同時也能夠讓加深校友對學校的情感,更加努力地為母校增光添彩。
1.2 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新聞宣傳的特點
一是缺乏互動。在新媒體背景下,信息交流逐漸高速化、便捷化、互動化,但是高校新聞工作卻始終以一種自上而下的單一宣傳方式,這種傳統的新聞宣傳方式忽視了受眾的感受,沒有與受眾形成那個互動交流與信息反饋。②比如很多高校有自己的門戶網站,但是缺乏留言板,師生缺乏溝通交流的平臺。此外學校的校報也是傳統的宣傳方式,讀者不能有效及時反饋信息。二是新媒體的出現突出傳統媒體的滯后性。新型媒體對新聞傳播的方式有很多,從它承載信息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文字、圖片、視頻、聲音等,滿足受眾多樣化的新聞需求,受眾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信息資源,信息接受效率高。反觀傳統高校新聞宣傳方式,主要以報紙、廣播等為主,新聞傳播方式單一,新聞內容時效性差。
三是新媒體為高校新聞宣傳提供了平臺。新媒體擁有信息傳播速度快、受眾覆蓋面廣、資源獲取便利、信息資源豐富多樣、互動性強等優勢,它依托于數字技術、互聯網、移動技術等能夠向受眾迅速新聞信息,提高新聞宣傳效率。因此高校新聞宣傳工作完全可以借助新媒體的優勢,為高校新聞宣傳打造全新的平臺,比如開通學校官方微博、建立微信公眾平臺等等。③
2 目前高校新聞宣傳工作的主要途徑
2.1 傳統媒體宣傳途徑
傳統媒體宣傳途徑主要包含廣播、報刊、雜志、校園公告欄等等,這些傳統的媒體認可度高、受眾基礎廣泛。比如報紙,它是一種古老的大眾媒體傳播形式,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人們通過報紙可以知曉全方位的新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報紙已經從以往單純的新聞性向娛樂性、社會性以及新聞性三個特點轉變。高校新聞傳播通常選擇報紙的形式,報紙的閱讀群眾覆蓋面廣、發行量大,文字說明詳盡,能夠設計不同的板式,信息容量大。而廣播是比電視更早的電波媒體,以校園廣播為例,它是高校新聞信息的重要廣播平臺,具有受眾廣泛、接收地不受限制、接收方式廉價、普及率廣、傳播速度快等優勢。除此之外高校該可以建立官方網站,提高學校宣傳效率。
2.2 新媒體宣傳途徑
網絡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校新聞傳播也變得多樣化,利用新媒體進行高校新聞宣傳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階段互聯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國網民規模達 4.85 億,微博用戶數量增長迅猛;網絡新聞使用率為 78.5%,用戶達 3.3 億。尤其是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新媒體形式越來越廣泛,微博、微信等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歡。比如微博是一個用戶關系信息分享、信息傳播以及獲取的自媒體平臺。單位或個人都能夠開通微博賬號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它是新聞宣傳方式的革命。在互聯網媒體時代,高校必須合理靈活地利用這些新媒體渠道和豐富的網絡資源做好新聞宣傳工作,樹立高校良好社會聲譽和品牌形象。
3 新媒體運用于新聞宣傳的優勢分析
3.1 符合受眾心理需求
2012年是高校微博發展最快的一年,這一年教育領域開通的微博達到16166個,其中高校機構賬號11193個。校園團體賬號中校園知名人物的數量高于大學教師的微博數量,青年人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明顯提高。除了微博外,微信用戶逐漸擴張,微信在“90”年輕人當中形成燎原之勢,迅速占領市場。對于追求時尚潮流的青年人而言,新媒體以其自身的獨特魅力成為青年人追捧的熱點,而高校利用新媒體開展新聞宣傳正好是符合受眾心理的表現。
3.2 塑造學校社會聲譽和品牌形象
新媒體傳播覆蓋面廣、受眾基礎廣泛、互動個性強的優勢,它在信息傳播上表現出鮮明的裂變性和跟隨性,通過微博和微信平臺推廣學校相關新聞信息,將學校的重大活動、招生咨詢、就業成績、學術活動、特色教育等最新資訊以最快的速度傳播,增強社會對學校的關注度,能夠幫助學校樹立正面而積極的品牌形象。此外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高校的風景攝影、校園活動風采、杰出校友、優秀學生等等,能夠引發師生討論,強化宣傳效果,幫助學校塑造良好的社會聲譽。
3.3 開展思政教育的新陣地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現代人們的交流方式。新媒體網絡中的QQ、短信、微信等平臺軟件具有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這種交流方式逐漸取代了以往人們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實現了無區域、無空間的交流模式。思政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根據班級學生所使用的媒體軟件來實施輔助教學。為了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教師開通微博、微信、QQ等媒體平臺軟件,利用軟件自身存在的功能建立一個班級聊天群,在群眾與班級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學習狀況來設計相應的教學環節,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放映技術來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
4 新媒體運用于高校新聞宣傳工作的途徑
4.1 做好新聞話題內容策劃與更新
高校通過開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開展新聞宣傳工作,就必須重視對新聞話題的選擇和內容策劃上,做到貼近實際、專注而具體、深入而詳細,在微博微信信息頻率上要掌握一定的量,適當采用鮮活、創新、生動的網絡語言,比如“小編將每天推送校園新鮮事”、“關注我一定是最有節操的好騷年”等等,在微博用語上可以模仿天真懵懂語氣的“生活一點通”人物,可以塑造活潑可愛的“知識小百科”形象,從而贏得受眾更多關注。
4.2 注重與受眾互動交流
在高校官方微博微信運營時要重視與粉絲的及時溝通與互動,掌握粉絲輿論動態,分析、管理以及回復粉絲,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4.3 及時掌握輿情
在網絡輿論中,廣大網民的情感、態度、觀點得到廣泛交流與溝通,而社會焦點問題發揮的影響力也隨著網絡輿論的熱度改變。互聯網的開放性和虛擬化使得通過互聯網傳播的輿情信息有正面和負面之分。高校新聞宣傳工作中難免碰到負面輿論,因此在處理網絡負面輿論時要重視網絡輿論監督平臺建設,積極利用新媒體,廣泛開辟渠道,加強與網民的互動,構建起一支組織嚴密、反應迅速、層次清晰、覆蓋全面的網絡輿情管控隊伍,以便防患于未然。
5 結語
在新媒體環境下,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以其信息傳播實時性和精準性,傳播內容的互動性和直觀性,傳播主體的年輕化、高學歷等特點俘獲了一大批青年群體,對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是一個巨大的沖擊,新媒體運用于高校新聞傳播要走出一條屬于自身的成長之路,提高新聞傳播效率和質量,必須不斷完善平臺功能、強化受眾互動、整合優勢資源、創新溝通策略,這樣高校新聞宣傳工作才能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注釋
① 徐楠云.新媒體條件下高校新聞宣傳工作的理念轉向與實踐創新[J].視聽,2015.1:134.
2017年廣西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全國卷3高考作文題目新鮮出爐:(適用地區:四川 廣西 貴州 云南)2017全國卷3高考作文題目新鮮出爐 高考40周年之我與高考題目是一個副標題作文,因為是正逢高考四十年,是關于我與高考或我看高考。
【文字版】2017全國卷(三)高考作文:我與高考,讓考生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為副標題,談下自己對高考的看法?!緢D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