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靜脈輸液

靜脈輸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靜脈輸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靜脈輸液范文第1篇

【關鍵詞】小兒;靜脈輸液;基本方法;注意事項

【中圖分類號】R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12-0205-02

1 基本方法

1.1 血管的選擇:首先要分清動靜脈,一般小兒頭皮靜脈外觀呈淺藍色,觸之無搏動,管壁薄,易被壓癟,且不易滑動,血流呈向心方向。而頭皮動脈外觀呈正常膚色或淺紅色,觸之有動管壁厚,不易被壓癟,且易滑動,血流呈離心方向。小兒靜脈輸液血管的選擇主要有正中靜脈.顳淺靜脈.耳后靜脈幾條。一般首選頭部正中的血管,因為容易固定,而且小孩睡覺時側臥不會受影響。穿刺前要仔細刮去血管周圍的頭發和汗毛,充分暴露血管,以利進針和固定。小兒靜脈穿刺時血管的選擇可依年齡而定,2歲以下多選擇頭部靜脈,因為頭部靜脈行程表淺,能夠清楚看到,易于固定,方便照顧。2歲以上的小兒多選擇手、足背靜脈。因為此年齡段患兒頭皮皮下脂肪開始增厚,頭發厚密,血管不清晰,進針后掌握不準靜脈深淺度會導致穿刺成功率不高。而隨著此時的孩子四肢活動增加,手、足背靜脈等變得粗長,此年齡段的小兒已開始聽勸說,所以容易穿刺和固定。肥胖患兒常常在頭皮邊緣才有細小靜脈顯露。因此,應沿著頭皮邊緣耐心尋找靜脈,仔細辨別毛細靜脈的走行。必要時可用酒精棉簽多擦幾次頭皮靜脈,刺激血管充盈擴張。對新生兒早產兒的靜脈穿刺,新生兒頭部皮膚紅潤,有時根本看不清血管的走行,這時你可以用酒精棉簽在患兒前額上輕輕擦幾遍。即可看到血管的走行方向,酒精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這時頭部淺靜脈擴張沖血,這時隨即穿刺。成功率很高。休克和重度脫水患兒,在體表較清楚的常為動脈,隱約的常為靜脈。輸液時若誤入動脈,不僅推藥有阻力,而且可見血管周圍變蒼白色,有的患兒可出現疼痛而尖叫,輸液器打開后液體不滴。

1.2 穿刺方法:核對醫囑,按三查七對內容核對。用2.5%碘酒棉簽消常規毒皮膚,待碘酒干燥后,系上止血帶,用75%酒精棉簽2支分次脫碘。對小兒靜脈的穿刺要掌握好速度,一般不宜過快。另外小兒靜脈較細,最好由血管上方直接進針,不宜從血管旁邊進針。小兒具有皮膚嬌嫩,穿刺時由于哭鬧使整個頭部及面部均發紅,細小彎曲,管壁較薄的特點,頭皮穿刺不用止血帶,所以在進針前對與進針的角度和深度都要估計準確,可以用左食指固定并壓迫前端,拇指繃緊血管后端,將目標血管固定不移動,這樣可以使針頭進入血管后快速回血且不易脫落,進針時動作要輕穩不易過猛。一般采用5°~10°角直刺,當針頭刺入靜脈時阻力減少并有落空感,同時有回血可見。再將針頭推進少許,以便于固定。給高熱多汗或者腹瀉患兒輸液時,要考慮有血液濃縮,粘稠增高,血管內徑小,進入血管后回血慢等特點,進針后只要有落空感或阻力消失,而沒有回血的情況下,不忙于退出針頭,可先輕捏針尾檢查有無阻塞針頭,或者調整角度稍等片刻再退回針頭,或者反折針尾軟管抽回血,如仍不回血又感覺針頭是在血管內,可放開慢滴,觀察有無腫脹,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減少血管的損傷。若無回血,可用注射器輕輕抽吸,如因血管細小或充盈不全無回血者可推入極少量液體,局部無隆起,周圍組織不變白,推之靜脈無阻,即證實穿刺成功。

1.3 針頭的固定技巧:小兒頭皮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穿刺容易成功,而失敗在固定方面,所以固定的重要性和穿刺技術是可以相提并論的。穿刺成功僅完成了搶救與治療的初步工作,關鍵在于固定與家長正確配合護理小兒。一般患兒輸液都有恐懼、哭鬧、汗多等特點,可導致輸液貼不易粘固,或輸液途中稍不注意就出現輸液貼移動脫落,所以固定要有技巧,現將有效的操作固定方法加以敘述:①在進行小兒頭部血管穿刺時,因小兒頭部表面有一定弧度,在穿刺回血后要用左拇指固定針柄尾端的軟管,使針梗與血管形成一條直線,針柄與皮膚形成一個夾角,這樣,任憑患兒頭部如何擺動都不易使針頭脫出,但不能將針柄壓在頭皮上,那樣會使針尖高起,針尖斜面緊貼血管壁而影響液體流速,或針頭穿破血管上壁,造成穿刺失敗。②因為頭部具有一定的弧度,如針柄懸空可在針柄下墊一個無菌棉球墊在針柄下面。使針梗與頭皮靜脈形成一條直線,用干紗布將頭上汗水擦干,用輸液貼蓋住針野及外露部分針梗并粘牢;此時左手仍不能放松,用第二條輸液貼繞過針柄下面交叉固定,要求交叉的輸液貼要粘緊針柄處,不能讓針頭后退。③松開左手,將針頭軟管順勢圈在頭皮上,用第三條輸液貼粘好,但要注意膠管不能壓迫穿刺前方,一面影響液體流速。在用輸液貼固定后再用一條稍微長一點的防水透氣膠布壓住輸液貼,也可繞頭加固一圈。這樣可以減少途中脫落,提高頭皮靜脈輸液的成功率。如選擇手、足背靜脈,深靜脈等處穿刺,也需要用小紙板固定手、足、踝等關節處,并使之處于功能位。

2 輸液注意事項

在配藥及穿刺過程中,嚴格按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穿刺時從靜脈一端開始穿刺,逆行順行均可,而不應從血管中段開始穿刺,以防穿刺失敗,形成皮下瘀血,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無法再穿刺。固定膠布要牢固固定時針頭不能漂浮在皮膚上,以致針頭移位,穿出血管,造成局部腫脹。拔針時先分離膠布,將消毒棉球放在穿刺部位,左手拇指沿血管方向縱向壓住棉球,迅速拔出針頭,這樣可將進皮針眼及進血管針眼同時壓住,按壓3~5 min,切忌邊壓邊揉,以防皮下瘀血。同時要做好宣教工作告知患兒家長在進行靜脈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過程中患兒因哭鬧引起惡心嘔吐,造成窒息,發生意外。進行穿刺操作前告訴家長協助約束患兒頭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約束頭部,一人約束膝部的方法,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勢抱患兒,并適當約束患兒雙手,以免患兒拔掉針頭。對于年齡較大的兒童,告知其家長可給孩子講故事,轉移其注意力,囑患兒在床上玩耍活動或大小便時手足保持平行、放低,防止血液反流,堵塞針頭。在穿刺中密切觀察患兒的面色,有無發紺等全身情況(特別是危重患兒),切不可因集中精力尋找靜脈而忽略了病情變化而發生意外。輸液過程中要加強巡回觀察以及時發現患兒面色,神志變化,有無輸液反應,局部有無腫脹,針頭有無移動、脫出,固定膠布的松動,瓶內液體有無走空及各連接處有無漏夜等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保證輸液的順利進行。

3 提高護士素質,做好心理護理

當前的護理人員由于年輕化,對小兒輸液往往會有怯場的現象,加上小兒靜脈輸液操作中,患兒及家屬有一定的恐懼心理,甚至有的還會指責護士等,這就加大了小兒靜脈輸液失敗的可能性。這就是對我們的操作技術及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護士的心理素質,主要可以通過三個途徑來進行。①增強在校教育,培養護生的醫學理論知識,讓護士有一種必須培養良好心理素質,以后才能適應本職工作。為心理素質的提高打下基礎。②強化在職護士培訓,提高護士的心理護理技能這樣可以讓黑糊糊市心理和行為作為考核重要內容。③注意自我提高,不斷的提高技術水平,豐富理論知識,掌握新的模式要求,從而提高業務水平。人的心理素質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并把工作扎扎實實落到實處,就一定會使護士的心理素質有一個質的飛躍,進而完成護理模式。所以我們的護士要有過硬的操作技能,要有沉著冷靜,能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緒的能力,要有良好的言語及非語言表達能力,要有良好的與人溝通能力。這樣才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這樣,一方面能增加患者家屬對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也為可以為自己減輕思想負擔。為患兒及家屬提供一個良好的輸液環境。兒科靜脈穿刺與成人相比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在輸液過程中極易發生外滲,因此要求護士有高度的責任感,提高應變能力,在操作時一定要保持平穩的心理狀態,工作忙而不亂,靈活敏捷,同時善于應變。盡力做到一次穿刺成功。

4 總結

靜脈輸液范文第2篇

【關鍵詞】靜脈輸液;操作;技巧

靜脈輸液是臨床病人疾病治療與搶救常用的重要措施之一。這一操作雖然看起來簡單,卻有不少的操作技巧。如果使用得當不僅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還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

1 靜脈輸液前的準備

配制液體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三查七對”制度,遵循藥物配伍禁忌規律,避免使用不合格的藥液,防止輸液反應的發生。在輸液瓶上標明患者的姓名、床號、加入的藥品種類和劑量。與患者進行核對解釋,取得其合作,從而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

2 排 氣

將輸液瓶掛在輸液架上,將茂菲氏滴管倒置,抬高滴管下輸液管,打開調節器,使液體流入滴管內,當達到

1/2~2/3滿時,迅速倒轉滴管,使液體緩緩下降,當藥液從針頭流出1~3滴時,將調節器關閉,排氣成功。

3 選血管

穿刺血管應選擇粗、直、沒有分支且彈性比較好的表淺靜脈。顯露明顯、方便穿刺、疼痛輕、易于固定,既不影響患者的活動,又滿足了病情的需要。

4 靜脈穿刺

4.1周圍靜脈輸液法

護士左手拇指繃緊并固定靜脈下端皮膚,右手持針柄,使針尖斜面向上并與皮膚呈20°進針,見回血后再將針頭沿血管方向潛行少許。

4.2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法

用注射器抽取適量等滲鹽水,連接頭皮針頭,用一手拇指、示指分別固定靜脈兩端,一手持頭皮針沿靜脈向心方向平行進針,見回血后,再進針少許,推入少量等滲鹽水,確定針頭在血管內后分離注射器,連接輸液器。

5 輸液管固定

輸液貼固定不當會引起針頭滑脫,針尖刺痛,刺破血管。第一條輸液貼固定針柄,第二條帶敷墊的輸液貼覆蓋針眼處,第三條輸液貼固定頭皮針管,第四條輸液貼固定輸液管。這樣完全可以確保針不移位及針眼處的無菌。

6 調節滴速

根據病人的年齡、病情、藥物性質調節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兒童20~40滴/分;對年老、體弱、嬰幼兒、心肺疾患病人及輸入高滲鹽水、含鉀藥物、升壓藥時輸液速度宜慢;對嚴重脫水,心肺功能良好者輸液速度可適當加快。

7 更換液體

輸液過程中,經常需要多瓶藥液連續滴注,換瓶時可待液面下降至滴壺下段,用邊旋轉邊輕輕擠壓滴壺的方式拔出輸液器,再插入另一瓶藥液中,并檢查輸液管內有無氣泡。掌握更換液體的技巧,可減少殘余藥液的浪費。

8 拔 針

最佳拔針時間選擇在輸液瓶內藥液滴完,輸液管中殘液面下降速度減慢或停止時,這樣可以保證藥物的治療量,避免浪費。拔針時先分離膠布,只留壓針眼棉簽這一條膠布不分離,快速拔針后立即用大拇指順血管方向按壓兩個針眼(皮膚進針點和靜脈進針點),切忌按揉。

靜脈輸液范文第3篇

【關鍵詞】靜脈輸液;護理;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158-01

現階段我國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住院率日益增長。在治療和搶救的過程中,通過靜脈輸液補充液體及藥物的治療已成為重要的治療疾病方法之一。老年人血管彈性差,表現為脆、滑、硬,極易增加靜脈穿刺的難度,所以給老年人輸液時會帶來很多不便。本文通過臨床實踐,并結合前輩的經驗,談談一些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1 輸液前的護理

1.1穿刺前有效的心理護理

老年人經過長期反復的穿刺刺激,心理承受能力大都會下降,痛閾降低。穿刺時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煩躁和焦慮等。首先護士要態度和藹,語言誠懇,然后對病人進行有目的的散聊,分散其注意力,提高其痛閾值。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的同時,對其進行輸液的相關注意事項的指導。

1.2 操作者自身情緒的管理

護士的情緒不僅對病人有很大的影響力,而且影響自身操作水平的發揮。因此,加強護士心理素質培養非常重要。護士一旦進入角色,就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沉著應對各種突發狀況。避免因心理原因而造成不必要失誤來加重患者的痛苦,致使患者對輸液產生恐懼心理,提高穿刺成功率。

2 輸液中的護理

2.1選靜脈的原則

應選擇粗直彈性好且易于固定地血管,避開靠近關節,感染部位,以及靜脈瓣。原則上應從血管遠端到近端開始穿刺,以上肢遠端靜脈為主要穿刺部位。尤其是對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原則上不采用或避免使用下肢靜脈。有資料提示,臨床選用下肢靜脈輸液時,靜脈血栓性栓塞,肺栓塞等并發癥的發病率較高,并呈日益增高的趨勢。

2.2選擇合適的針頭

根據老年患者的病情,輸液的量及性質,輸液速度以及患者的血管特點來選擇合適的針頭,一般選用5號頭皮針頭。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輸液過快,減輕對血管的損傷和疼痛的刺激。如果遇到搶救或需要快速輸液的患者應該選擇7號以上的針頭加快給藥速度。

2.3 穿刺技巧和方法

2.3.1常用方法

結合老年患者管道特點如彈性差穿刺過程中不易見回血,在穿刺時采用高調、低壓、慢速進針的方法[1]能有效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高調即將調節器置于靠近茂菲氏滴管處。低壓即排氣后將輸液瓶掛于輸液架的低處約距穿刺部位35~45cm處或掛于與穿刺部位水平處。慢速進針是指在穿刺時在血管側下方快速刺入皮下,再緩慢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靜脈,見到梭形的回血后,再順靜脈進針少許。

2.3.2扎兩根止血帶法

對于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張力低下,循環衰竭及無力握拳患者,可使用扎兩根止血帶法。張清智等[2]用于腦血栓致偏癱、結核性腦膜炎后遺癥致肢體麻木等不能配合握拳患者的靜脈抽血,一針成功率達98%,并在此基礎上,擴大到手背(止血帶一根扎在腕關節內關穴處,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節指節處)、足背(止血帶一根扎在踝關節的內踝上6cm處,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頭處)的靜脈輸液,經1260例的臨床應用,認為效果好。

2.3.3熱敷法

局部熱敷能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環,血管擴張,靜脈充盈暴露。張秀蘭等[3]選用熱敷局部穿刺法與常規穿刺法對515例創傷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進行了對比觀察,結果穿刺成功率熱敷法高于常規法。

2.3.4進針角度的選擇

教科書中靜脈穿刺進針的角度為20°角,李冰等[4]對老年淺小靜脈穿刺,主張35°角進針;陳英等[5]對指(趾)背側靜脈穿刺,主張10~15°角進針;劉芳莉[6]對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滾動患者,主張超過40°角進針;

2.3.5 手指推、壓法

汪麗華等[7]用大拇指輕按欲穿刺的靜脈,由近心端向遠心端推行3~5cm,囑患者用其對側拇指按壓固定靜脈后,再用拇指在被固定靜脈遠心端(離穿刺點3~5cm)向近心端推行,以達到靜脈充盈的目的,穿刺后即松開。該法與壓脈帶固定法比較,效果優于壓脈帶固定法。

2.4 穿破后的補救方法

吳云霞[8]靜脈穿刺時扎穿血管后,主張采用指壓扎穿部位法止血進行補救,即扎穿血管后,針頭緩慢往外撤,如有回血將針頭再前行少許,使針頭超過扎穿部位,立即指重壓1 s左右扎穿部位,同時松開止血帶,用1條膠布固定針柄。然后打開輸液調節器,手指輕按以液體能緩慢通過為準,觀察1min左右無外滲可停止按壓,膠布固定針頭,調整滴數。此法簡單實用,但需要強調的是在作靜脈穿刺時,輸液針頭應留1/4長度的針梗在皮膚外,才能實現穿破血管后加以補救。

3 輸液過程中的觀察與護理

3.1 根據病情調整滴速

一般老年患者,非特殊用藥,滴速控制在40―50D/min,心臟病患者尤其是使用擴冠脈藥,極化液時滴速不宜超過20D/min,否則易引起降壓過速,誘發或加重心衰。脫水或休克病人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適當加快滴速。

3.2 加強巡視,密切觀察輸液情況。

及時巡視,檢查輸液部位,有無血管疼痛感,輸液速度是否正常,有無輸液反應。對家屬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

4 輸液后的護理

由于老年人皮下脂肪萎縮,皮膚變薄,血管有輕度閉鎖樣變化,尤其是80多歲的老人,輕度損傷即可能產生瘀斑。因此,拔針后的處理要適當。一般情況下,針頭刺入血管造成兩個針眼:皮膚針眼和血管針眼。為了止血,兩個針眼一樣需要得到有效按壓。在針尖離開皮膚的瞬間,迅速用拇指沿血管方向按壓穿刺點及其稍上方,力度適中,并將穿刺側上肢微抬,直至不出血為止。按壓針眼切忌邊壓邊揉,反復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針眼重新出血。根據老年患者血管的特點,按壓時間一般5~10min。正確拔針可避免血管損傷,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出血和再次輸液時發生滲漏。

結束語

老年人群因患病和慢性病的復發而導致的輸液率不斷增加,為了減少病人的痛苦,首先,要根據老年患者靜脈血管的特點,調整靜脈穿刺的方法,其次調整好自身心態,都是是提高老年患者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重要保證。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可以減少老年患者的痛苦,延長靜脈的使用壽命,提高護理質量在未來臨床有著較高的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姚學娜,馬春濤,高世紅,等.輸液時靜脈穿刺易見回血法[J].中華護理雜志,1993,28(10):611.

[2] 張清智,葉啟芳,趙萬淑,等.對“為兒童作靜脈穿刺扎兩根止血帶好”一文的補充[J].中華護理雜志,1991,26(6):283.

[3] 張秀蘭,馬正莉,盛杰,等.創傷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靜脈穿刺方法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11):652.

[4] 李冰,張淑云,吳冰.老年患者淺小靜脈穿刺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1992,7(2):39-40.

[5] 陳英,楊勤國,趙萍.200例指趾靜脈穿刺[J].護士進修雜志,1992,7(4):42.

[6] 劉芳莉.老年患者靜脈特點及穿刺方法[J].實用護理雜志,1994,10(9):45.

靜脈輸液范文第4篇

“靜脈輸液”或“靜脈點滴”,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輸液”“打吊針”“打點滴”“掛鹽水”,是通過輸液器,利用大氣壓和靜脈壓差的原理,將藥液直接輸入靜脈的一種治療方法。

輸液現狀

如今,60%~95%的住院患者、80%以上的急診患者、30%以上的門診患者會采用輸液給藥,有的患者僅是因為感冒。在給藥方式選擇上,不少患者和醫生似乎達成了默契:首選輸液!

輸液有利有弊

輸液確實有不少優點,如藥物吸收迅速、見效快,可避免藥物破壞消化液,病情緊急或嚴重時使用效果顯著等。但它有不少缺點:操作較復雜,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和器具,要嚴格消毒,會使患者疼痛,要刺破皮膚、肌肉或血管,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發生感染、刺傷神經、傳播疾病等問題。另外,在輸液時,大量患者在一個空間里長時間滯留,特別是抵抗力較差的患者,不僅容易發生交叉感染,還可能引發新病。

事實上,靜脈輸液在目前主要的給藥途徑(口服、肌內注射和靜脈注射)中是不良反應最多、最嚴重的一種。國際上公認,用藥時能口服的就不選擇肌內注射,能肌內注射的就不選擇靜脈輸液,即使必須注射,也應盡量減少注射次數,同時減少注射劑聯合使用的種類。

什么時候需要輸液

一般來說,只有在下列情況下才需要靜脈輸液:

1. 有嘔吐、進食障礙等癥狀,不能口服者;

2. 較嚴重的腹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口服不容易糾正,以靜脈補液恢復水、電解質平衡;

3. 嚴重感染如細菌性腦膜炎、敗血癥等,需要給予大劑量抗生素,而其他給藥方式達不到所需的血藥濃度;

4. 有些藥物容易被破壞,不能口服,或組織刺激性大,對皮下、肌肉組織刺激性較強,需將藥液加入“葡萄糖液或鹽水”中滴注;

5. 病情危重或急診搶救,需保持靜脈暢通,以便及時給藥者。

目前輸液常見的藥物有:消炎藥(主要是抗生素類藥物);心腦血管病用藥(主要是擴張血管、防治血栓藥);抗過敏藥(夏季常用);抗腫瘤的化療藥等。

如何提高輸液的安全性

除了充分考慮藥物本身的毒性和配伍禁忌外,如何保證輸液安全呢?必須強調:應該到正規的醫院去輸液,因為那里有規范的清潔消毒程序、操作規范和意外防范措施。在輸液前、中、后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 執行無菌操作有條件的醫院將加藥過程設在有凈化空氣的超凈臺內或靜脈配制中心進行。配藥者和打吊針操作者制服整潔,佩戴口罩、醫用帽子,避免細菌污染。

2. 減少微粒發生多種原因會導致靜脈輸液瓶內藥液中微粒增加:加入多種藥物因藥物相互作用出現沉淀;玻璃安瓿啟開時吸入的玻璃碎屑;輸液器的塑料針穿刺橡膠瓶塞切割下的橡膠塞屑等。因此,應規范操作。如醫生開藥時應注意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項,對新藥品要小心謹慎;宜以砂輪鋸割安瓿1/3周,并以碘伏消毒后掰開,可使微粒減少1/4;調整注射器針頭刺入橡膠瓶塞的角度等。

3. 合理選擇靜脈穿刺時一般按“先遠后近、先淺后深、先細后粗、先手后足、先難后易”的原則來選血管,應有長期計劃,盡量避免重復穿刺同一處,否則會加重疼痛、血管受損。藥液性質對選擇血管是重要的參考,對血管刺激性較強的高滲液、化療等藥物應選擇較粗大的血管;對慢性病患者,應由遠心端到近心端選擇穿刺靜脈;使用有發泡作用的藥物時,應避免選擇靠近神經、韌帶、關節的手背、腕和肘窩部靜脈;靜脈滴注升壓藥物應選擇較粗的血管。

4.改進靜脈穿刺方法1957年我國開始使用頭皮靜脈針,方便固定針頭。近年來,對危重患者的搶救和需反復穿刺連續輸液的患者,多采用靜脈留置套管針,留置時間可達5~7天,患者輸液時活動不受限制,不易刺破血管形成血腫,避免機械性損傷。無針密閉輸液接頭,更彌補了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使用中的不足。

5.調整輸液速度一般成人50滴/分鐘左右,兒童20~40滴/分鐘。視病情、患者體質、藥物特性、年齡等靈活調整。任意調快調慢滴速,都是不對的,有時會發生意外。

6.注意觀察觀察藥液滴入是否通暢,觀察輸液管、針頭有無漏液、脫出、扭曲、移位、堵塞,有無溶液外溢,注射部位有無疼痛腫脹等。一旦發現滲出現象立即關閉輸液管,更換輸液部位,對滲出部位視情況予以濕冷敷。

靜脈輸液范文第5篇

方法 對各種靜脈輸液途徑進行比較。結果 實施上述有效護理,保證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靜脈輸液的護理質量,合理的使用護士的人力資源。結論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病情、病程及用藥優化操作流程,合理使用輸液通路,既減輕了護士的勞動強度,又降低了因反復穿刺所造成損傷的發生率。

【關鍵詞】肝臟疾病; 靜脈輸液; 途徑

輸液是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也是護士基本護理操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我國臨床輸液項目繁多,情況復雜,要求護士根據不同的輸液方式,實現最佳靜脈途徑。肝臟疾病患者由于肝功能減退,影響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和其他凝血因子的合成,脾功能亢進造成血小板減少,因此反復穿刺易導致皮下出血,從而使靜脈穿刺成功率降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能根據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靜脈輸液途徑,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方法及優點

1.1 表淺靜脈直接穿刺技術 適用于肝功能損害較輕,輸液療程短的患者。此種方法方便,感染率低,不影響日常正常的護理工作。

1.2 靜脈留置套管針穿刺技術 適用于需要反復靜脈穿刺,輸液療程長的急慢性肝病患者。主要用于肝硬化、肝性腦病患者。其優點是不需要每天反復進行靜脈穿刺,既能減輕因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恐懼,也有利于血管的保護和急救,同時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也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

1.3 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 適用于危重患者輸液、輸血、靜脈內營養和血流動力學檢測人工肝治療等重要診治措施。主要應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膽疾病術后、需測中心靜脈壓、人工肝治療及肝移植患者。其優點是具有治療、輸液迅速,患者受創程度小,護理方便、局部感染少、置管保留時間長等優點。

1.4 頸內靜脈穿刺置管 搶救危重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肝移植術后患者、需行人工肝治療、短時間輸入大量液體,長期輸液患者,周圍靜脈不易穿刺,周圍循環衰竭的危重患者,需測中心靜脈壓的或大手術后不能進食的,需要供給場外營養等。其優點是:①技術熟練穿刺宜成功。危重者可經靜脈快速輸血、補液和給藥;②可以測中心靜脈壓;③并發癥少,護理方便、保留時間長,感染率低;④一側失敗可經對側再穿刺;⑤可經導管鞘插入血流導向氣囊導管。缺點是患者頸部活動受限,固定不方便。

1.5 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術(PICC) 即經肘部粗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穿刺在上腔靜脈置管。PICC技術使用新型聚氨基甲酸乙酯導管穿刺插管,靜脈留置時間可達2年之久[1]。常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肝性腦病患者。其優點是創傷小、并發癥少、護理方便,感染率低,穿刺成功率高,簡單操作,安全有效。

1.6頸外靜脈穿刺 適用于末梢循環差,反復穿刺失敗的患者。主要應用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肝膽疾病術后及肝移植患者。其優點是頸外靜脈顯露于體表,穿刺成功率高。

1.7 靜脈切開 適用于搶救嚴重出血、休克、脫水、中毒或感染的患者。其優點是可以爭取搶救時機,使輸液通暢可靠。但近年來已基本被深靜脈置管術所取代。

2 體會

2.1 普通靜脈穿刺術 適用于病情較輕,血管條件好,輸液療程短的患者,反復穿刺易造成血管的損傷及患者的舒適度的改變。

2.2套管針柔軟,固定方便,不易脫出血管外,避免了普通針因看護不當或患者躁動不安所致的針頭脫出,而引起外滲造成的靜脈炎和局部壞死等。套管針管徑粗,流速快,配以可來福接頭使用不易堵塞。它的應用滿足了術中、術后患者大量輸液的需要。物美價廉的同時也避免了患者的痛苦。留置針外套管質地柔軟,對血管壁刺激小,可減少靜脈炎和液體外滲,減輕了護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留置時間較短,一般3~5 d,不適合長期輸液。

2.3 鎖骨下靜脈置管技術較難,解剖位置相對固定。穿刺部位易保持清潔,不宜發生感染。一般可保留1~3個月,而且患者可下地活動。同時對重癥肝病患者而言可滿足血液凈化治療的需要。置管術后的護理要求較高,護理不當會導致感染、導管狹窄、血栓、空氣栓塞、皮下血腫及脫管等。

2.4 頸內靜脈置管術是首選的插管途徑。導管留置時間明顯長于股靜脈插管和鎖骨下靜脈插管。也是人工肝治療血液通路的首選。因頸部易保持清潔,不宜發生局部和全身感染。其導管堵塞率及血容量不足發生率明顯低于其他部位的置管。置管術后的護理治療要求較高,同鎖骨下靜脈置管術。

2.5 外周中心靜脈置管術 操作技術成熟,但費用較高,留管時間長,一般可留存6~24個月。置管并發癥相對其他置管術低。宜于護理。因此適用于長期進行輸液的患者。

2.6 頸外靜脈置管術 位置表淺,易于穿刺,但固定較差,針尖易穿透或脫出血管外。因此一般不用于輸血、輸液,多用于采血取標本。

3 小結

通過對肝臟疾病靜脈輸液最佳途徑的探討研究,優化了靜脈輸液的操作流程,同時也完善了各種導管的日常護理標準,健全了靜脈輸液的治療管理體系,保障了患者的輸液安全。能合理地利于護士人力資源,充分發揮和調動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了護士勞動價值,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荷,降低了反復血管穿刺造成損傷的發生率。使靜脈輸液這項技術更趨于科學化、技術化、人文化,從而改善了護患關系,促進了護理學向專業化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吴堡县| 安庆市| 永兴县| 华池县| 平凉市| 革吉县| 玉树县| 什邡市| 西平县| 茌平县| 库伦旗| 安国市| 宣威市| 东丰县| 朔州市| 永寿县| 宁阳县| 莱阳市| 杨浦区| 曲阜市| 尉氏县| 衢州市| 景德镇市| 莱阳市| 兰西县| 信阳市| 宁远县| 皮山县| 嘉义县| 平原县| 香格里拉县| 宁南县| 湘潭市| 宜兴市| 镇原县| 宁阳县| 中西区| 周宁县| 忻州市| 榆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