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早間新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早新聞;可聽性;廣播編排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76—0006—02
電視是視聽兼備的大眾傳播媒介。電視新聞更是以聲畫同步、聲情并茂的特點真實、豐富、生動地記錄事實,打動觀眾??梢哉f,聲音和畫面是電視新聞表現的兩面,缺一不可。然而,很多人認為,電視新聞和新聞廣播不同,電視既然是看的,那畫面就應該唱主角,聲音只能是配角。其實,這種說法是很不全面的。我們承認,離開電視畫面,就不能稱其為電視新聞。但是,“看電視”也不僅僅是看而已,“看電視”只是一種籠統的說法。就像我們平時說的,聽音樂會雖然說是“聽”,但是往往也包含著“看”的意思。同樣,電視新聞里的“看”也包含著“聽”的意思,也就是說邊看邊聽。尤其是電視節目基本上都是在家里收看的,家里的環境大多是容易受干擾、不安靜的,那大多數的觀眾實際上都沒有認真專心的看,基本上都是聽聽看看、看看聽聽。
而早間時段電視節目這種被受眾聽聽看看,看看聽聽的特性更加突出,有專家稱之為流動性和暫留性。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由于早起有很多事要忙,多數受眾,都很難在繁忙的早晨坐在電視前好好地“看”電視,他們更多是邊忙碌,邊通過“聽”電視,來獲取新的訊息。
此外,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的進入家庭以及移動電視(CMMB)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私家車配備了移動電視。在早上上班的路上,打開移動電視,一邊駕車一邊收看收聽移動電視播出的電視新聞節目,成為很多人的習慣。正因為如此,早間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聽性,顯得比收看性更加重要。當然,眼下移動電視的收視率并沒有被列入收視調查,但它對于提高觀眾對節目的知曉率、忠誠度卻有著重要的補充作用。
早間電視節目看看聽聽、聽聽看看的流動性和暫留性以及移動電視的出現,讓我們不得不重視早間電視新聞的可聽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早間電視新聞的可聽性呢?筆者下面就結合吉林衛視早間電視新聞節目《新一天》作如下探討。
吉林電視臺新聞中心《新一天》欄目開播于2009年2月19號,其前身是1997年3月24號開播的吉林電視臺第一檔新聞直播節目《早安吉林》。是吉林電視臺成立時間最長的幾個欄目之一。多年來欄目組一直以實際行動貫徹著“以民為本、關注百姓生活”的新聞理念,堅持報道的新聞性、服務性、時效性和貼近性。以快節奏、大信息的播報方式,為觀眾提供了一道早間新聞大餐。節目內容涵蓋省內、國內、國際新聞、體育新聞以及各種生活服務資訊,節目時長50分鐘。節目內容僅僅圍繞人們關心、關注的新聞事件和信息,通過對前一天新聞進行匯總、解讀和延伸,同時提供當天將要發生的新聞信息,滿足不同收視人群的收視需求。經過10多年的創新、發展,《新一天》欄目的收視率和市場份額在吉林省、長春地區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國31家衛視同時段排名前15強。
吉林衛視早間電視新聞節目《新一天》,每天早6點30分播出。內容包括國內熱點、國際大事、省內民生、體育文化等?!缎乱惶臁饭澞拷梃b廣播傳播的特性,在編排節目時,考慮到觀眾看看聽聽、聽聽看看這種特殊的收視方式,通過提高主持人語速,讓主持人快速的描述畫面所交代的內容等方式,讓受眾通過“聽”來“看”早間新聞節目,使早新聞節目承載著廣播的功能。
《新一天》節目把第一時段節目設定為6點半至6點50分。這一時段,注重編排信息量大、時效性快、關注度高的新聞。原因很好理解,該時段正是觀眾起床洗漱、做飯的時候,觀眾沒有整塊的時間坐在電視機前觀看,而是在忙碌的同時,以聽為主,偶爾掃上幾眼。這一時段的節目,不追求畫面的可視性,以口播、口片為主。
第二時間設定為6點50分至7點。這以時段,很多觀眾正是進行早餐的時間,很多人會選擇邊吃飯,邊看電視。針對這一特點,本時段節目要強化可視性、話題性、思考性。也就是,社會熱點新聞的深度解析。
7點附近,部分觀眾要走出家門開始上班,這個時候關注的是天氣、交通等服務性內容。于是,《新一天》節目安排天氣預報、天氣現場直播連線、城市交通通行狀況的直播連線。
7點之后,部分觀眾上班,家中剩下的是相對有閑的人群如中老年兒童。這個時候,《新一天》重點關注本地的新聞。雖然7點之后留守的人群有一定時間看電視,但由于需要收拾家庭衛生,觀眾的流動性和暫留性依然存在,所以這個時候新聞的可聽性依然非常重要。怎樣才能保證本地新聞的可聽性呢?
1)強化同期聲使用。同期聲是新聞事實的一部分,作用在于烘托節目主題、渲染現場氣氛、展示人物個性等。因為,新聞中,解說詞和記者的口述是經過加工后再表達,屬于轉述,而現場的同期聲對觀眾來說屬于親耳聽見,所以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說服力。可以給人以強烈的現場參與感。所以,《新一天》節目對記者采制的新聞要求必須要有同期聲,而且多用同期聲,有個性的同期聲。
2)強化現場聲的使用。這里所說的電視新聞現場聲是狹義的,廣義包括同期聲,而狹義的是指新聞現場的聲音和背景聲音,以及后期制作添加的音效、音樂等。新聞現場記錄的背景聲、現場聲,增強了電視新聞的鮮活性、真實性、生動性。而后期制作添加的音效音樂, 則讓電視新聞更加具有視聽雙重新引力。
除了借鑒廣播編排,和強化同期現場聲的運用外,讓電視新聞的可聽性增強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主持人富有個性化、感染性的表達。
1)《新一天》要求主持人多說短句、多說動詞,口語化的把新聞繪聲繪色的講出來。同時,在語速、表達方式上要有個性。個性話的表達,可以第一眼就把觀眾留住。而增強主持人與觀眾的互動性,則能很好的達到粘性效果,吸引觀眾繼續關注。
2)《新一天》要求主持人的語言要具有感染力。主持人在保證信息傳達的無誤、客觀的前提下,語氣中要傳達出或嚴肅、或緊急、或欣喜、或質疑等情緒,真正地做到用“心”來播報新聞,從而能夠達到感染觀眾的目的。
參考文獻
當代傳媒的激烈競爭中,電視媒體繼黃金時間競爭之后,把眼光轉移到“早間”這個極富發掘潛力的時段。我國早間電視新聞節目從1987年中央電視臺設立早間新聞至今,在市場的召喚下,蓬勃發展,逐步成長。深受觀眾好評的早間新聞節目《朝聞天下》、《第一時間》、《鳳凰早班車》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新聞早餐,目前幾乎每個上星頻道都在早間時段開辦欄目,全國33家省級衛視己有26家具有完備形態的早間新聞節目。
筆者從傳播學的宏觀視野出發,考察目前國內數檔早間節目,發現其之所以長期徘徊在低收視率的邊緣,很大原因在于缺乏對早間受眾收視訴求的正確分析與判斷,要使早間電視新聞節目取得較好的收視效果,應從早間受眾的角度出發,考慮早間受眾的接受能力,適應早間受眾的接受習慣。早間電視新聞節目傳播者更應善于規避經驗障礙,提高早間資訊的有效傳播,擴大早間節目的廣泛影響,培養出大批相對穩定的忠實早間受眾。
三大問題阻礙早間新聞發展
1.欄目定位模式化,個性缺失
將我國29家衛星頻道的早間電視新聞節目進行橫向比較,發現內容單一、板塊雷同的現象比比皆是。這些節目大多是新聞聯播型的路子。比如江西衛視《新聞早報》、云南衛視《早間新聞》等,完全是早間版的《新聞聯播》;另一部分是微縮版的《東方時空》,如陜西衛視《早間特快》、四川衛視《早間時空》等,這些節目板塊雖多,但多缺失個性。由此看來,這些節目的質量參差不齊,很多是對成功欄目從內容到形式上的復制,缺乏個性,定位也不夠準確,自然也就不能吸引觀眾了?,F今,新聞傳播已進入分眾化,小眾化的傳播時代,只有建立在正確的受眾定位、內容定位、形態定位、風格定位及市場領域基礎上的新聞欄目,才能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個性化才具生命力”,實踐證明,沒有創造性的模仿只能帶來競爭力的喪失和被淘汰的后果
2.早新聞不“新”
就國內新聞板塊來說,一些時政類消息和重大新聞事件大多早在前一天已被其他時段的新聞欄目播了一整天,它們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早間新聞雖然都宣稱直播,但實際是“偽直播”泛濫。共同的問題是,不同欄目相互抄襲、缺乏特色、編排單一的現象十分普遍。而值得借鑒的是《鳳凰早班車》每天在開播之前,主持人的辦公桌上會有來自港澳和歐美的各大報紙,各大通訊社也提供了最新消息,通過篩選,每天提供給觀眾的都是最新鮮的資訊。
3.主持人“說”需有度
目前,電視早新聞多采用“說新聞”的播報方式,是指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用講話的語體對新聞節目進行傳播的口語化表述方式。目的是為了縮短傳受雙方的距離,通過主持人這個“中介”使受眾對新聞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更加便利,從而優化消息的有效傳播。這要求主持人在語言上既要口語化,貼近群眾,又要求主持人對口語的處理不同于生活口語。不少早間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說新聞”時,脫開稿件聊新聞,播報狀態倒是松弛了,但極度的口語化使一句話能說明白的,卻要用三四句,導致單位時間的有效信息量大為減少,根本無法滿足受眾“盡早、盡快、盡多”地獲知新聞信息的需求,這就落入了“為說而說”的形式主義之中。可見,早間電視新聞主持人不能單地在聲音形式上追求說的效果,還該注意與節目宗旨、節目風格、消息語體和受眾需求統一起來,真正體現出清晰明快、生動形象和交流感強的早間新聞語言特點。
“早間”需打造欄目品牌化
對于受眾而言,電視新聞欄目品牌化是一種經驗、保證與承諾。而如何打造早間新聞欄目品牌化,筆者認為可從打造品牌主持人開始,主持人是電視節目的靈魂,觀眾區分并選擇不同節目,在一定意義上就取決于節目當家主持人,主持人的能力和個人魅力因此就顯得尤為突出,至關重要。早間新聞節目主持人要是多面手,既能播新聞,又能主持如烹調等軟性內容板塊。也就是說,觀眾在起床之后不但要通過早間節目了解新聞和天氣,同時還盼望清晨時分能如約見到讓他們感到心情愉快的伙伴或朋友(節目主持人)。沒有人喜歡一起床就面對一張冰冷的毫無笑容的臉,對清晨節目來說,溫暖親切的微笑遠比深沉莊重的嚴肅更加重要。美國《今天》天氣播報元老威拉德?斯科特堅決反對節目冷漠,認為“早間節目是不同的,它應該溫暖而充滿人情味的?!?因此,有親和力、風格溫暖而又有特點的主持人是一個有競爭力的早間新聞節目的重要法寶。
新聞+服務,增強信息時效性
“一日之計在于晨”,觀眾在早晨需要的是新鮮資訊,增強新聞的時效性,不僅需要節目制作時多采用昨夜今晨的新鮮資訊,在技術層面上,還可采用播報加字幕形式報道本地各大報刊當天的最新消息,像許多早間新聞都開設有讀報板塊,使早間新聞不僅具有較強的時效,還能成為聚集海量新聞資源、傳播各類新聞資訊的“新聞總匯”,以滿足早間觀眾對新聞大容量的需求。此外,早間新聞節目的收視需求特點是生活化和服務性。早間時段是一天的開始,觀眾緊張的收視狀態就決定了在早間新聞中不可能全都是政策性的大新聞,觀眾在節目中更想了解到的是天氣、出行以及將要發生的大事小情。這就決定了早間節目在內容上要貼近百姓以生活服務類為主。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觀眾一覺醒來最感興趣的是與今日的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信息:今天天氣怎么樣?蔬菜、肉類漲價了沒有?早上的交通狀況如何……交通、天氣、食品安全等最新動態服務性資訊節目是現代人迎接一天新生活所要關注的。因此貼近生活、突出服務性的資訊類信息是早間節目的有力補充。
節目編排要更“個性”
2、早上好,送你清新的問候,溫馨的祝福,清晨,美好的開始,祝你今天精神棒棒,活力多多,心情好好,一切都好!
3、早上好,鬧鈴在吵,喜鵲在叫,你在笑,我在祈禱:愿你天天沒煩惱!愿你永保青春不顯老!
4、早上好,祝你今天身體“百威”,運氣“喜力”,心情“世好”.總之,清清爽爽,快快樂樂每一天!
5、送你一杯早茶,茶香飄滿情意,意在請你幫我推廣,廣聚人氣,氣死你,兩塊五一杯,掏錢.!哈哈,逗你玩呢,早上好啊!
6、瞧你的眼睛,沾著眼屎,有時睜有時閉,撲朔又迷離.看我的祝福,溫馨又調皮:早上好,愿年你天天數鈔票,臉上常常掛微笑.
7、清晨的美好就如青草般芳香,如河溪般清澈,如玻璃般透明,如甘露般香甜。親愛的朋友,早上好,愿你今天有個好心情!
2、早安!天上的云好潔白,希望你的心情也如白云一般
3、早安:睜開眼睛,給你一個輕輕的祝福,愿它每分每秒都帶給你健康、好運和幸福。希望你度過美好的一天!
4、近幾天天氣冷暖不勻特別是早上,要多穿點衣服
5、藍天吻著海洋,海洋偎著藍天,我把祝福寫在藍天碧波上。
6、真誠的祝愿帶給遠方的你,愿你事事順心,快樂相隨。
7、在我心靈的百花園里,采集金色的鮮花,我把最鮮艷的一朵給你,作為我對你的問候。你好!
8、親愛的你累嗎?昨天晚上馬不停蹄地在我腦海里跑了一整夜,可真辛苦你了
9、我會記住,我們共有的歡樂,我會守護,我們回憶的拼圖??鞓肥悄憬o我的的禮物,不管這個世界多冷酷,朋友間的祝福是不倒的心靈支柱。
10、無論我們分開多遠,終有一日會在最美麗的地方相見,別忘了我們的約會。
11、心隨著你左右,念著你的溫柔。愿清爽的涼風吹散你的憂愁,托漫天的星星捎去我的問候:健康快樂常在你左右!
12、許一個美好的心愿祝福你快樂連連,許一個美妙的心愿祝福你萬事圓圓,許一個美麗的心愿祝福你,微笑甜甜!
13、勇氣為你鼓勵,信心為你加油,未來就在你的前方,踏出你堅實的腳步,用心去拼搏,用心去奮斗,未來就會為你的人生展現精彩,朋友,加油!
14、愿你擁有:春天的歌歡快,夏天的心火熱,秋天的意深厚,冬天的情純真。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永遠保持你自己!
15、愿如夢的幻想,消融在天邊的彩霞里;愿青鳥銜起我倆,飛向生活的綠洲。
16、愿甜蜜伴你度過一天中的每一時,愿平安同你走過一時中的每一分,愿快樂陪你度過一分中的每一秒。
17、早晨,清涼的空氣如牛乳般新鮮,冉起的太陽如夢想般希望。天明,亮起的不只是陽光,還要有你的好心情哦,早安!
18、早上好,一束陽光照在身,祝你天天都開心,財神家中去,夢想變成真,今天中大獎,明天去上任,朋友的祝福全都是真心。
19、睜開眼,緩一緩;快起床,伸懶腰;笑一笑,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早安,祝你今天好心情,工作順利,生活甜美!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來我院行宮頸癌早期篩查的100例宮頸癌高危人群為研究對象,均為育齡婦女,排除肝腎功能嚴重障礙、精神異常、拒絕參與本次研究等人群。年齡25~50歲,平均(30.4±2.7)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5例,大專50例,中學23例,小學及以下2例。
1.2方法:
本組100例篩查人群均采取健康信念模式進行健康教育,該模式主要分為三個部分:①個體健康信念。健康信念是醫護人員或其他人員進行勸導、指導,幫助其改變不良行為,養成健康促進行為的重要基礎,而健康信念又與認知程度密切相關,包括疾病認知(跡象、表現、嚴重程度)、預防性方法(內容、重要性、效果)等內容。為此醫護人員進行健康教育時,需強調早期宮頸癌對自身的危害性及早期篩查的重要性,讓健康觀念在女性人群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進而自覺的接受早期宮頸癌篩查或進行自我保健。②行動意向。方法包括健康宣傳、親友忠告、他人提醒等。③影響因素。影響早期宮頸癌篩查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齡、文化程度、疾病認知、職業等,為此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2.1健康評估:
宮頸癌高危人群來院體檢或篩查時,全面了解其年齡、學歷、家庭背景、學習理解能力等基本信息,結合體檢或篩查結果形成一個系統、準確的健康評估表,并有針對性地告知女性疾病相關情況,包括宮頸癌高危因素、臨床表現等,若未篩查出早期宮頸癌,則叮囑其定期進行體檢或疾病篩查,以便及時發現、治療疾病。若篩查出宮頸癌患者,則勸導其早期進行系統的治療,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心理輔導及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讓人群認識到早期診斷、治療是提高宮頸癌存活率的關鍵所在。
1.2.2健康教育:
向人群介紹宮頸癌危險因素(宮頸糜爛、人瘤病毒感染、流產等)、不良行為(吸煙、喝酒、性生活不規律)和宮頸癌的關系。同時進行宮頸癌早期篩查時親切的引導,詳細、客觀地告知宮頸癌相關檢查的目的、原理。對于篩查為早期宮頸癌的患者來說,告知其個人衛生、飲食、運動對疾病的影響,叮囑其保持會陰干凈。另外通過短信、電話等形式提醒人群或患者定期回醫院檢查或復查。
1.3觀察指標:
對健康教育前后人群疾病知識認知度、自我保健意識及篩查依從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教育前后人群疾病知識知曉率及自我保健意識情況:
健康教育后人群疾病知識知曉率90%,教育前知曉率為52%,教育前后知識知曉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另外健康教育前后人群自我保健意識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健康教育前后篩查依從情況:
教育后人群篩查依從率明顯高于教育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