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四大美男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河南金鑫種業有限公司是集科研、生產、經營于一體的大型種業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00萬元。在西北、海南建立固定的制種基地3萬余畝,擁有倉儲及曬場2萬多平方米,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有設施完善的科研、繁育和種子生產、加工及檢驗設備。
公司以市場為導向,為最大限度地開拓市場和占領市場,采取縣級鄉區域。立足中原,輻射周邊。公司以質量求生存,把好種子繁育、生產、檢驗、銷售的每一道程序,被河南省技術監督局評為“質量信得過單位”。公司以科技為依托,注重于新品種的開發與利用。現已擁有幾個品種的品種權及保護權。2009年買斷了河南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種鄭單034,2010年又買斷了山東農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種魯單9032,成為黃淮海區域最具有實力的競爭品種之一。公司竭誠與廣大種子界同仁共建種業美好明天。
公司地址:鄭州市楊槐種子市場吉祥家園3號樓2單元2樓西戶(河南金鑫種業有限公司)
電話:0371-633121890371-61953558
13271580568
河南恒豐種業有限公司
河南恒豐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注冊資金518萬元,公司位于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合歡街5號,是一個集科研、生產、經營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公司現有員工30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5人,中級技術人員12人。
公司主要從事小麥、玉米、三櫻椒、棉花、大豆等各類農作物的研究、開發、示范、繁育、推廣工作。現有高標準種子生產繁育基地基2萬余畝,年生產經營各類種子近千萬公斤。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獨家買斷的玉米品種3個(周單9號、中玉9號、豫玉29、),小麥品種2個(國閆麥8911、溫麥18、鄭麥9694、漯麥9號),并有一批優秀品系正在參加省,國家區試,為公司的后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公司一直堅持誠信經營,2006年被河南省消費者協會評為《誠信單位》,同年又被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共建單位》稱號。公司總經理李學德攜全體員工真誠歡迎各地種業界同仁光臨公司指導工作,精誠合作,共同發展,共創中華種業輝煌明天。
地址: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合歡街5號
電話:0371―67998009
網址:省略
河南省禹州市梅花農資有限公司
河南省禹州市梅花農資有限公司是集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企業,公司下設玉米淀粉加工廠、種子加工中心、化肥農藥銷售中心。主要經營淀粉、種子、農藥、化肥等涉農產品。公司注冊資金518萬元,種子加工整套設備齊全。銷售網點遍布河南省各個縣市,設備等均達到規定標準。
近幾年來,公司以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矮敗小麥育種中心為技術依托,2009年公司花費巨資聯合中棉所和華棉種業共出資300萬元買斷最新國審小麥品種輪選01―1的全國經營權。
主推玉米品種:鄭單958、浚單20,小麥品種輪選988、矮抗58、開麥18、中育12
地址:禹州市鈞官窯路260號
鄭州市楊槐種子市場5排31號、32號
許昌市魏南農資市場
電話:0374-2737019 2032268 8268968
手機:13733731276郵編:461670
傳真:0374-8268968網址:mhnz.省略
河南盛達種業有限公司
河南盛達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育種、繁育經營、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股份制綜合型高科技種業公司,公司注冊資金500萬元,公司下設研發部、生產部、質檢部、市場部、銷售部、財務部、物流部等職能部門,建立健全了現代化企業管理體系。
目前公司年經營玉米種500萬斤,小麥種800萬斤,建立了以甘肅內蒙為主的玉米制種基地8000畝,2006年經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公司在鄭州市江山路投資建立了現代化的種子加工中心,項目總占地19畝,總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本項目采用了國內一流水平的集脫粒、烘干、精選、包衣、包裝為一體的大型成套種子加工生產線,年生產加工能力小麥種5000噸,玉米種3500噸。
公司2005年被河南省消費者協會評定為“3.15”中原農民信得過種子單位,2006年被河南電視臺授予河南衛視《梨園春》上榜品牌,2008年被河南省種子管理站評為“誠信守法企業”。公司董事長韓愛民先生攜盛達全體員工真誠相邀,期待與您強強聯手,共同開創中國種業新的輝煌。
主推玉米品種:蠡玉21,開玉15,魯單9006,同舟201
電話:0371-65388528 傳真:0371-65388538
QQ:1637254510
地址:鄭州市經三路金成國際廣場4號樓1單元8層801室
網址:省略
郵箱:
河南省新農種業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農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冊資金500萬元,是一家集科研、生產、經營、推廣服務于一體的基地型種子企業。公司加工、檢驗、倉儲設施齊全,下設一個研究所和南繁加代基地,擁有穩定的試驗、示范、生產基地2萬余畝。公司自主培育的水稻新品種有:“紅光粳1號”、“新農稻1號”;旱稻新品種:“焦旱1號”由我公司與焦作市農林科學院聯合開發、獨家經營;小麥品種有:自主培育的“群喜麥4號”,聯合體經營的“衡觀35”、“周麥22”等。
公司堅持以質量為生命,以信譽求發展,所生產的“群喜”牌農作物種子深受廣大客戶及農民朋友好評。公司也多年被評為“消費者信得過單位”、“重合同守信用單位”、“誠信種子企業”。
聯系電話:0373-5697597 傳真:0373-5697545
總經理:李祥富 13803802096
副經理:郭德瑞 13837319637 李彥學 13937363100
地址:新鄉縣七里營鎮青年路785號
(107國道676公里處七里營出口向西1500米)
網址:省略
鄭州奧科種業有限公司
鄭州奧科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個立足于農業,面向農村,服務于農民的以經營涉農物資為主的股份制公司。
公司從組建開始就確立了“以科技為先導、以專有產品為重點、以質量為生命”的宗旨,建立了一個以引進、研發、生產、加工、服務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體系,多年來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好評。本公司以經營玉米、小麥為主,兼營西瓜、胡蘿卜、洋蔥等種子。銷售網絡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
公司科技水平領先,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專業化的科技隊伍。同時本公司的發展壯大與國內外的同仁鼎力相助密不可分,公司將繼續以優質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江足國內外用戶的需要。
本公司位于鄭州市鄭東新區CBD,商務內環路8號,交通便利,風景優美,歡迎新老朋友光臨指導。
主推玉米品種:周單8號主推小麥品種:輪選987
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CBD商務內環8號樓A座23層
關鍵詞:《西游記》;細節;導讀;魅力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9-0086-01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小說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一路斬妖除魔,終到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作者吳承恩以神仙鬼怪書寫人間善惡,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愿望。這本書成為中國名著,不僅在于其突出的勵志故事,更以藝術特征塑造了各種人物形象,以故事情節反襯了社會形態。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西游記》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引導學生完成對文言文的理解,更要細細體會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品味每個角色的語言特點,感受作者賦予的感彩,帶著學生,“導”出《西游記》的魅力。
一、辨別真偽,彰顯悟空本色
說到孫悟空,我們的腦海中自然浮現出他各種勇敢堅毅、刁鉆蠻橫和嬉鬧潑皮的細節,比如“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大戰紅孩兒”等等。孫悟空本領大,火眼金睛辨別真善丑美,不畏強權,敢作敢當,具有叛逆中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其見惡必除、除惡務盡的精神,是我們歷來贊揚和稱頌的品質。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有描寫,“只見那行者自南山頂上,摘了幾個桃子,托著缽盂,一個筋斗點將回來,睜火眼金睛觀看,認得那女子是個妖精,放下缽盂,掣鐵棒當頭就打。”唐僧生氣,要念緊箍咒,悟空就叫“頭疼!頭疼!莫念!莫念!”一通好話,好生安撫住了師傅。之后妖怪轉為婦人,“好行者,拽開步,走近前觀看……行者認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論,舉棒照頭便打”。妖怪轉為老夫,這次悟空學聰明了,請了土地老兒前來問罪,終將妖怪心神打死。這段話描述了孫悟空遇到妖魔鬼怪毫不留情,火眼金睛洞察天地,有猴子的著急,也有懲惡揚善的心理。他眼里容不得沙子,不忍妖怪在人間作惡,不忍一方百姓被剝削受苦,一路斬妖除魔,哪怕被唐僧念緊箍咒甚至趕走,都不變初心,真真假假善惡分明,嫉惡如仇,是機智與勇敢的化身。
二、形容典雅,凸秀黃袍俊朗
書中出現最多的除了神仙就是妖怪了,很多妖怪也是神仙,只不過是犯了錯誤的神仙,到人間行善事,悔過自新。在我們的印象中,妖怪大多形容恐怖邪惡,不過有時候,妖怪希望在人間獲得殊榮,也將自己裝點一番,倒是一個美男子。以黃袍怪為例,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馬憶心猿》中描寫黃袍怪變化后的形象:“好怪物,他在那酒席間,搖身一變,就變做一個俊俏之人,真個生得: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言語多官樣,行藏正妙齡。才如子建成詩易,貌似潘安擲果輕。頭上戴一頂鵲尾冠,烏云斂伏;身上穿一件玉羅褶,廣袖飄迎。足下烏靴花摺,腰間鸞帶光明。豐神真是奇男子,聳壑軒昂美俊英。公主見了,十分歡喜。”這段詞寫得實在是妙,把一個儒雅學士的形象刻畫得十分立體。先整體后局部,先神態后衣著,從頭到足,還描述了其才華。你看他著裝優雅,出奇得飄逸瀟灑,彬彬有禮,吸引了官員的目光,肉眼凡胎看到這個美男子,怨不得皇帝也認不出來,以為此為世之棟梁,只怕我們見到也生出羨慕結交之心。作者如此繪聲繪色地進行描述,我們似乎能見其真人,與之暢飲一般。
三、聲聲悲泣,可嘆玉兔尤憐
《西游記》所要講述的,除了唐僧師徒四人的斬妖除魔,人們印象最深的,怕是電視熒屏中各地美麗的公主,嬌艷欲滴。一些神仙下界愿與凡人喜結連理,卻終不能如愿,讓人可氣可嘆。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陰歸正會靈元》中描寫道:“一個因取真經到此方,一個為愛奇花來住跡。那怪久知唐圣僧,要求配合元。舊年攝去真公主,變作人身欽愛惜。今逢大圣認妖氛,救援活命分虛實。”“隨吾久住蟾宮內,伴我常居桂殿邊。因為愛花垂世境,故來天竺假嬋娟。與君共樂無他意,欲配唐僧了宿緣。你怎欺心破佳偶,死尋趕戰逞兇頑!”玉兔與行者大戰中,是一場“金箍棒,搗藥杵,兩般仙器真堪比。那個為結婚姻降世間,這個因保唐僧到這里……”說到底,玉兔的私自下凡,不過是欲配偶,想求一樁婚姻。她在天上的時間,太過于長久,廣寒宮的寂寞,讓她希望與唐僧相遇獲得一份屬于自己的愛情,只羨鴛鴦不羨仙。結果,她不僅沒有得到這份仙緣,反而險些被行者杖斃,虧得嫦娥及時相救,才得以回月宮繼續過苦寒生活。但玉兔的大膽、聰明和勇氣,卻著實令人佩服。
四、結束語
《西游記》是藝術寶庫,此篇文章中僅粗略描述了寶庫中的一點浪花。比如唐僧,有著儒士的特點,也有著佛教信徒的虔誠,有著萬里取經之路不改初心的壯舉;八戒在唐僧被抓之后,嚷嚷著要分行李的矛盾;還有沙僧的幾句口頭禪“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師傅放心,大師兄會來救我們的”,這些語言的重復讓人忍俊不禁。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西游記》的過程中,要注意從人物性格、語言、情節等細節方面入手,讓學生感受《西游記》的魅力,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圣昔.《西游記》――游戲筆墨的藝術結晶[J].貴州文史叢刊,1988(03).
英雄不易,做英雄的女人更不易。和平時期還好說,遇上戰亂年代,今日洞房花燭夜,明日遠隔在他方。再不幸的話,就是戰死沙場、亡命天涯,危險無處不在。如此看來,美女配英雄,也可能只是一種生命寄托,一種精神依靠,一種內心情愫。因為生得花容月貌,找一個平庸碌碌之輩,總覺得對不起這一身的綿骨柔情,更對不起自己的短暫一生。
現在的問題是,世上美女不少,但不可能都去配英雄。
出身底層的就不要說了,既沒有這樣的機遇,也沒有這樣的條件。真要躋身于英雄的金屋里,相當不易。更何況,英雄也需要打磨,更需要歷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沒有那個慧眼,誰知道最終嫁的這個人是不是裝出來的。同一起跑線上的好一些,出身高貴,有得選擇。即便如此,也未必就能長相廝守,從一而終。
在《三國演義》中,美女倒是不少。但大多都是曇花一現,愁苦一生。
貂蟬是中國四大美女之一,最早在司徒王允家做侍女,后來因為參與誅殺董卓的行動,才做了美男子呂布的小妾。按說也該到此為止,你儂我儂,卿卿我我,過上幸福日子。不曾想呂布雖英勇,終究是武夫,不識大體,更不是真正的英雄,兵敗被殺,貂蟬易人,從此也就在歷史的煙云中飄散了。
劉備也應是英雄,故而糜夫人嫁劉備最早。或許就是,待字閨中的糜夫人看中了劉皇叔頭上的這頂帽子,夢想著有朝一日劉備能夠不斷做大,自己也好夫貴妻榮,水漲船高。豈不知創業之初,道上混的,從來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長坂坡一戰,劉備被殺得東躲,糜夫人也在亂軍之中走散。古時女人重名節,為保全劉備骨血,糜夫人被逼無奈,投井而亡。
東吳的美女有所不同。喬公有女,一曰大喬,一曰小喬。都是絕色,自然不能屈就下嫁。于是,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在世人眼中,絕對是珠聯璧合,天賜良緣。風光是風光了,卻終究好景不長。亂世英雄,總是與危險相關。孫策英雄,繼承父業,東拼西殺,嶄露鋒芒。不料尚未站穩腳跟,就不幸早亡,死時年僅二十六歲。想大喬年齡也應不大,風華正茂的時節,早早就歸于寡婦的行列,令人惋惜,讓人悲愴。
如此等風光,又有什么值得羨慕的呢?
小喬稍好,嫁于周郎,英姿勃發,大權在握,國家倚重,屬下敬仰。如此地位,不知令多少癡情少女為之艷羨和妒忌。不曾想,美好的日子總是太過短暫。赤壁之戰,雖成就千古英明,卻誤中毒箭,箭瘡崩裂,死于軍中,時年僅三十六歲。
孫策和大喬,周瑜和小喬。這看似英雄配美女的美好畫面,到底能有多少的路程可走,又到底有多少的溫情和苦痛,其中滋味可能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江東的另一個美女更可憐,那就是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因為政治的原因,嫁給了劉備劉皇叔。在外界看來,此段姻緣絕對是龍鳳呈祥,天下第一。但僅僅幾年過去,孫劉反目成仇,孫尚香自然就成了政治上的犧牲品。孫權傳信,將孫尚香招回,從此再無回還。夫妻天各一方,孫夫人也在郁郁中死去。
要說不錯的還要算是甄皇后。甄氏原是袁紹的兒媳——袁熙的妻子,因官渡之戰失敗,甄氏被曹丕據為己有。還不錯,曹丕待之甚厚。即便是曹植也時常無端仰慕,可見甄氏的美麗和全身的智慧。后來,曹植曾作名篇《洛神賦》,不知是否也是以甄氏為原型。可惜的是,曹丕也是個短命鬼,四十歲就駕崩。要不是甄氏生下了魏明帝曹睿,后來做了皇后,下場也不太好說。如此還有不少,不一一細述。
由此可見,美女配英雄也只是一種傳說而已,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浪漫。
其實,我也不是一下次能夠喜愛和接受的。而是通過一首《新貴妃醉酒》和一次的訪談節目,讓我認識了他,喜愛了他。
您的演技與唱腔令人所折服,您在舞臺上與在舞臺下的反差大的令我刮目相看。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曾幾何時為了這十分鐘,辛苦了多少時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從東北的小村子里走出來的草根明星,搖身一變為國家級演員。這需要多少的時日刻苦訓練。
華麗轉身的背后都有一段段辛酸的曲目,這需要勇氣與堅持。您做到了。不怕遭人反對,堅持自己的信念,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去吧。結果是成功的,讓您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寬。所以我崇拜您的這種性格,自己的堅持不懈,自己選擇的道路自己走下去,才能夠成功。辛酸與苦淚自己藏著,只是為了自己的執著與追求。明亮的鏡子的另一面是您的刻苦史與辛酸的唱腔。
一曲《新貴妃醉酒》迷倒了多少音樂的知音,一段《盛世霓裳》舞姿醉倒了多少舞者的靈魂。舞臺上的你芳華絕代,國色天香;舞臺下的你卻是陽剛帥氣的外表,溫文爾雅、風度翩翩的美男子。
你的舞姿時而嫵媚,時而陽剛,時而妖嬈,時而俊俏;你的聲音時而紅潤,時而嘹亮,時而女聲,時而男生。不斷地轉變著,不斷地脫變著。你穿梭于男女之間;你創作了一個個音樂與藝術結合的精品;你駕馭著美麗的舞臺,因你的出現,讓舞臺變得更加生動、自由、活潑;你游刃在藝術的殿堂里,同時讓你的藝術變得那么的富有靈性……
你的敢于創作的精神讓我佩服。你敢于吸收與采用不同的流行元素,又在不斷地繼承傳統的文化。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將老的審美與流行的元素結合,打造了一個又一個藝術音樂作品。所以您的每一首歌曲,每一種藝術都是您的靈魂,讓我感受到了強大的震撼力與審美觀。是您讓古老的雖經行政大力扶持仍舉步維艱的“國粹”得到了傳承。將古老的東方戲曲與流行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讓人們更加容易接受富有現代氣息的從而不改變的古老的芳香。
你在舞臺上飛舞彩綢,柔姿回旋,美不勝收的藝術讓我流年忘返。
你開創了一人“雙唱”的獨特的唱法,聲音轉換,時而男性的陽剛氣,時而女性柔美聲,從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象之間的強烈反差,讓人嘆為觀止。您又是將中國的戲曲、民歌、舞蹈、流行歌曲等很多種藝術的形式融為一體,獨樹一幟,自稱一派,以卓爾不群的藝術形式不斷地刷新當今藝術的舞臺。從公主嶺走來,到星光大道的舞臺;從悉尼歌劇院到人民大會堂;從日本東京到祖國各地……是您用這東方神韻感染了世界!大膽的嘗試和駕馭不同的色彩。大膽的演唱外國歌曲,不斷地在藝術的殿堂里去探索,去尋找不同的結合點。
您的藝術就是一鍋豐盛的火鍋,形形,酸甜苦辣應有盡有。色香味俱全的火鍋,形式頗多的火鍋,怎不令人垂涎三尺,怎不令人向往!
2012年的春晚的那一刻,您又重新演繹出了《新貴妃醉酒》,舞臺與天幕相結合,舞蹈與華服相結合,將再一次重新演繹出了盛唐雍容華貴的楊玉環。
在世界各地都舉辦了您的個人演唱會,演繹著古代四大名女,演繹著杜十娘、嫦娥等各種角色。美女們的一舉一動,一步一煽情都被您演繹的那么的精致。是您帶去了中華民族精粹的藝術走向世界的舞臺。
人們常說“心有多寬廣,舞臺就有多大”.是啊,您做到了,每一座舞臺都被您的藝術與氣勢所征服,在場的每一觀眾都被您的歌喉與舞姿所耳目渲染。您的心胸寬廣,給予您的藝術舞臺就大了。您在《開講啦》節目中給我們講解了您做人的哲理:“做一朵迎風盛開的話。”給我們謙遜、隨和、純樸、善良、認真的人生道理,也許就是這些讓您走向成功的輔助線吧!
所以,我要向您學習這些做人道理,將您對藝術追求的精神帶到工作、學習中去,將您的做人的道理帶到我的人生道路上去。
我也是您的鐵桿鋼絲。也許,這些做人的道理讓我越來越崇拜您;也許,您的藝術才華讓我越來越尊敬您;也許,是您將古老的東方藝術帶出國門,讓我充滿了自豪感……
長得帥是所有女粉絲趨之若鶩的原因,但與其他明星不一樣的是,吳彥祖不僅人長得帥氣,對演戲也十分努力―僅用8年,就從新人變為一線演員;對愛情也是分外專一―和Lisa戀愛8年結婚,婚后生活也極為簡單;對女兒,更是視為珍寶,曾說整個人生都是為了她……
家庭造就了男神。最近,吳彥祖接受本刊特約記者采訪。他坦言,自己的改變皆因3個女人。
因為媽媽,叛逆對他只是一瞬
吳彥祖的父母祖籍都是上海。媽媽是美國一所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爸爸是一位性格耿直的工程師,不愛多說話,45歲那年才有了吳彥祖。
吳彥祖一家雖然生活在美國舊金山,但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卻十分中式。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兩位分別年長10歲、12歲的姐姐讀書很好,但家中最小、最為受寵的吳彥祖成績卻不然。中學時,他較為叛逆,學會了喝酒抽煙,喜歡聽朋克音樂,不太聽媽媽、爸爸的話。
“爸爸不善于表達感情,所以年少時,我們溝通并不順暢。”有一次,吳彥祖跟老師有了爭執,爸爸知道后很生氣,教訓他說:“總之,老師永遠是對的。”
“那時,爸著我去讀書,我上完課回家,他們要我多做一點功課,我就會跟他們吵架。有時候他們不準我出去跟朋友玩,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
“應該把多一點時間用在學習上。”這大約是每一個中國父母都會叮囑孩子的話。但青春期的吳彥祖最不喜歡的就是別人逼他做什么。一次次爭執之后,吳彥祖對父親感到極其厭煩,行為也變得更加叛逆。
吳彥祖喜歡極限運動,很小就開始玩滑板,還有滑雪板、雪橇等。“打籃球我沒有美國人那么高,打橄欖球我又沒有他們那么壯,所以一直不喜歡那些傳統運動,只喜歡可以單獨完成的項目。一個人練的時候,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團隊的配合,不需要遵守太多規則,隨心所欲,像個獨行俠。”運動的時候,他只是想尋找到一種自我或自由。因為在當時的美國,華人身份令年輕的他感到十分孤獨,這之下的叛逆似乎更容易讓人懂一些。
大概因為媽媽是大學心理學教授的原因,平時也會接觸很多年輕人,所以她很懂得與年輕人溝通。也因此,當時吳彥祖雖叛逆,與媽媽的感情很好。也正是因為媽媽,叛逆對他而言只是一瞬。
吳彥祖16歲時,有一天,媽媽因心臟病病危而被送入醫院搶救。看著平日和藹的媽媽此刻被推進醫院搶救室,而平常一貫強勢的爸爸顯得忙碌、傷心。那一刻,吳彥祖突然意識到,“原來這么多年來,父母為我們3個孩子真的很辛苦,而我卻不懂,甚至也沒有給他們任何回報。從那一天開始,我真心覺得,我在學校里表現得好一些,就能讓我父母開心多一點。我從此開始完全改變了自己的生活。”這是吳彥祖第一次意識到家庭的重要性,所以成長,往往只是一瞬間。
吳彥祖開始很乖地讀書。白天,他在學校認真上課,下課后第一時間趕到醫院陪伴母親。有段時間,他甚至去學習簡單的氣功療法來輔助母親的治療。
不久之后,吳彥祖考入美國俄勒岡大學。“雖然我從小就想成為一個繪畫藝術家,但我知道父母是不會讓我學畫畫的,因為他們不認為這是一個專業工作。所以,大學專業我選擇了建筑,因為它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專業的工作。”上大學之后,吳彥祖憑努力拿到了獎學金,一切都要靠自己,堅持不用父母的錢。父母嘴上雖然沒說什么,心里卻為此很欣慰,那個曾經的叛逆少年終于長大了。
1997年,讀完建筑系的吳彥祖來到香港,當時他不過23歲。從小生長在美國舊金山的他,連廣東話都不會說,只身一人在香港,為了賺零花錢,做起了模特兒。后來,被楊凡導演相中,從《美少年之戀》開始了他的電影之路。憑著出色的外表與清新的氣質,吳彥祖很快就成為眾人的焦點。2004年金馬獎,吳彥祖憑《新警察故事》贏得了最佳男配角獎。之后,又憑《四大天王》一片,奪得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
如今,吳彥祖已成為炙手可熱的一線演員,對他來說,努力與堅持是他成為一個演員最重要的因素。
父母曾不解,他為什么從建筑轉做表演,但23歲的他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我要向父母證明娛樂圈不是一個Party,它也可以是實現理想的地方。”吳彥祖問過自己,為什么那么喜歡電影?因為,電影讓他有了想象力,他喜歡那種“創意的滿足感”。“所以我永遠都是看這個,錢當然是一個好東西,但不是我唯一的動力。”如父母那代人一樣,吳彥祖一直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工作。
因為Lisa,
他擁有純粹的愛情
很多人覺得,演員這個職業撐得住才能夠過得很光彩,但撐得住卻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想要保持旺盛的工作狀態,吳彥祖覺得家人才是自己的動力來源。
2010年4月6日,吳彥祖和相戀8年的女友Lisa結婚,這仿佛在娛樂圈引爆一枚重磅炸彈。很多女粉絲很難接受男神已婚的事實,但對吳彥祖來說,選擇結婚是自己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
Lisa是一名模特,她想起自己第一次在雜志封面上看到吳彥祖,當時簡直可以用“驚為天人”來形容,她怎么也不會想到,這個美男子以后會作為伴侶陪伴自己一生。她一直以為吳彥祖是一個超級大明星,“即使相愛,大約6個月后就會和我分手。”但令她想不到的是,在彼此悉心維護下,他們越來越明白對方就是自己最合適的那個人。
戀愛之初,吳彥祖也沒有看到Lisa與自己的相似之處。他很喜歡南非,覺得那里是個純粹而原始的地方。為了考驗愛情,他決定和Lisa一起去南非待一個月。沒想到,Lisa同意了。
在南非,他們住的房子條件很簡陋,只有煤氣和熱水器。為了防止牛沖到Lisa的花園里吃掉她種的花,他們建了一個很大、很漂亮的柵欄,木頭是自己去森林拖回來的。那里一切都是自己動手,靠最簡單的東西來生活,廁所的磚也都是自己砌的。
在南非,他們擁有一些當地的朋友,“其實他們什么都沒有,連便池都沒見過,但他們都很開心,因為覺得能夠活著,能夠每天有飯吃、有工作,就已經很開心了。而且,他們認為,能夠照顧自己的家庭,是最幸福的事情。其他的物質,有或者是沒有,都不會影響到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吳彥祖正是通過他們,看到人其實對生活的要求可以很簡單,他感謝Lisa讓身處娛樂圈的他意識到,自己原來可以擁有純粹的生活。
就在這樣什么都沒有的環境里,吳彥祖與Lisa一起度過了一個月,并且每天24小時都在一起,不會吵架竟然也不會覺得無聊,兩人望著天空白云,覺得很自在。
“我想是很難得的吧,我認識的女孩子,很難忍受這樣簡單的生活。而Lisa和我都覺得沒有必要擁有那么多東西,她覺得時髦的包、名牌衣服或者汽車都不是人生的必需品。她可以什么都沒有卻依然擁有自己,我覺得我可以和她一起過最簡單的生活。”
身在娛樂圈,自然難以躲避緋聞。面對吳彥祖不斷涌現的緋聞,Lisa很少過問,選擇信任對方。8年來,兩人悉心維護著這段感情,很少吵架。直到2010年,吳彥祖認真考慮后,決定給Lisa一場特別的婚禮。而婚禮的地點,當然就選在了南非的樹林之中,而且是最原始的婚禮儀式,以天地為證,以情為誓。
那天早晨,吳彥祖7點就早早起床。“那一天,我的主要工作是安慰,因為她比我還緊張。她化妝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外面看天,看云往哪里飛,不時要進去告訴她一下,然后祈禱給我們一個好天氣。”其實,吳彥祖也很緊張,他甚至跑到屋子后面去冥想。不過,他一想到要和Lisa結婚,心情立刻就平復下來。“那時,我和Lisa達到了一種默契程度,只要她看到我、我看到她就OK了,我們不用再說什么,也不用握著彼此的手,僅僅靠我們彼此的眼神交流就足夠。”是的,他們就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決定以南非當地風俗舉行婚禮,沒有人告訴他們儀式的兩個小時里會發生什么。
除了天氣,他們還擔心未知的兩小時婚禮會讓觀禮的朋友覺得無聊,會讓父母覺得不夠莊重。幸好,正式舉行儀式時,天氣晴朗,一位在當地地位尊貴的牧師,為他們主持儀式,為他們祝福。也幸好,他們雖然都聽不懂當地的語言,也不懂當地的儀式,但那一刻所釋放出來的感覺,令所有人都了然這是愛的儀式―最基本、最強烈的形式,知道現在這兩個人變成一個人。整整兩個小時的儀式,他與Lisa一直跪在地上,竟然未察覺膝蓋的疼痛。而關于這個“天地為證”的婚禮,吳彥祖回答了“愛”,“我最驕傲的地方,就是把所有東西都放棄掉,不要豪華酒店的套餐,不要明星頭條,只留一個最純凈的時刻。”
很難想象這位香港的美男子會說出這樣的話,“婚禮那天是我人生最完美的一天,所有在場的人都是我愛的,那種感覺很難得。”那是怎樣的承諾!
吳彥祖覺得和Lisa的相處是相當“合拍”的,“她很感性,而我很理性。我們倆在家的時候,常常是我幫她分析很多情況,應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在一起8年,吵架肯定不到10次。我是那種沒有必要吵架就不會開口的人,Lisa也是。”
8年的戀愛,3年多的婚姻,正是Lisa這個女人讓吳彥祖感到,兩個人之間保持著健康、簡單、純粹的愛情關系比什么都重要。而在相處過程中,他們也堅持簡單的原則,“比如,肯定有一些事情Lisa了解得比我多,這類事我就讓她主動去解決。如果說有類事情,我知道怎么解決,而她又有困難,我就幫她解決。我們倆彼此知道對方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懂得平衡,幸福不是靠控制來的。”
因為女兒,他的世界更完整
每個男人都會在一生中至少遇到兩個改變他的女人,一個是母親,一個是妻子。對吳彥祖而言,還多了一個,那就是女兒。這3個女人,讓他背負的責任變得更有意義。
2012年12月2日,吳彥祖在微博中寫道:給我的好朋友、影迷和各傳媒,我向大家公開宣布我美麗的妻子Lisa已懷孕,預產期是明年的6月。多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心和祝福,我倆興奮期待人生的新一頁。
2013年6月3日,吳彥祖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女兒的小手照,“很高興地向大家宣布,我們的健康女兒Raven Wu 已經出世了,她帶給我們更完美的家庭,現在我們很興奮地踏進人生的新旅程!”
“年輕的時候,你的世界是自己的,那時我所有的需求都是 ‘我我我我’。而結婚后,我慢慢學會與她分享,開始學會在某些事情上敏感一些,不會那么自我。尤其有了女兒之后,我的世界就是妻子與女兒,她們想要什么,我就給她們,只要她們開心,我就很開心。”吳彥祖覺得這是他最大的改變。
吳彥祖說:“幸福與家庭有關。那種感覺,尤其在現在,我很強烈地明白。以前我是人家的兒子,我是他們的幸福。現在我有了女兒,她是我的幸福。”自從女兒出生之后,吳彥祖更清楚家庭對他的影響力,那種家庭幸福的感覺。
讓吳彥祖感覺到最幸福的時刻是第一次女兒對著他笑,“在之前,她剛剛出生,什么都不會,她那么小,需要我的照顧與保護,我們還沒有交流。在她兩個月大的時候,有一天,我抱著她,她就那么看著我,突然地,她笑得很開心,大約一兩秒鐘,但我一下子被她感動了。那一刻,我決定,整個人生以后都是為了她。”
他形容那種感覺就好像一見鐘情,“之前,我是有做父親的責任感,我知道要保護她。但在她對著我笑的那一瞬間,好像有一盞燈打開了,腦子里的責任感一下落入我的心中,那一刻感覺真的很幸福。”
做了爸爸之后,吳彥祖改變好多。年近40歲的他,完全投入在居家的環境中,每天睡好吃好,每周再去做三四次運動。“在香港,我們大部分時間就在家里,偶爾牽著狗去海灘。現在有朋友找我出去喝酒,我都不去,我差不多有半年沒有喝過酒,已經沒興趣用這個來放松自己。因為有了女兒,我就已經得到很多滿足。”以前,吳彥祖會將工作排在第一,他所有的愛好幾乎都與電影有關,閑暇時,他也會與朋友們出去聚會。“現在生了女兒之后,我就想家庭與工作分開一點,工作不是第一了,女兒是第一,這對于我而言是一個很大轉變。”
“女兒每天都在成長,如果我因為工作走幾個月看不到她,回來后就會吃驚地發現她變了個樣子,我會為我的離開感到遺憾。我很想陪著她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