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河閘工程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這主要體現在施工難度較大、責任意識不足、安全生產制度不完善、管理體制不健全等環節。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安全隱患進行了分析。
1.1施工難度較大
施工難度較大是造成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安全隱患的客觀問題。由于內河水運船閘工程的建設項目相對來說規模較小,但是與此同時存在著施工強度較大、施工組織難度高、施工技術應用復雜、施工場地面積狹小等問題,從而導致了施工安全較難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施工難度較大還體現在了船閘工程建設的交叉作業面較多,這意味著其作業安全風險是很難得到有效控制的。另外,施工難度較大還體現在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進行會受到環境、水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雨、水位上漲等情況的出現都會導致施工安全性的下降。
1.2責任意識不足
責任意識不足是造成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安全隱患的主觀原因之一。在許多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和施工人員都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認識。例如許多安全管理人員在工作中并沒有很好地做到調動建設各方參與安全管理的主觀積極性,這使得其他組織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境界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無法使參與安全管理成為每個建設者的自覺行動。除此之外,責任意識不足同時還體現在了在工程的安全管理過程中,許多安全隱患突出問題反復出現并且始終無法得到積極的改善,對這一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是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足導致的,因此在這一情況下對于責任意識進行提升就顯得極為必要了。
1.3安全生產制度不完善
在我國許多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過程中安全生產責任制并沒有得到逐級的有效落實。即工程的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建設單位與監理單位、建設單位與設計單位、監理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都存在較為嚴重的安全生產責任“踢皮球”問題,這會導致參與工程的各個部門和單位無法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責任與職責。除此之外,安全生產制度不完善還集中體現在了工程的每一管理層和管理者都無法將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到實際的施工工作當中。即安全制度只能存在于紙面上而無法存在于實際工作中,沒有強有力的落實手段和執行手段,都會對于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帶來損害。
1.4管理體制不健全
管理體制帶來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通常來說管理體制不健全往往會導致其安全責任制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安全目標和責任沒有辦法得到明確。例如在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過程中獎懲機制沒有得到有效的建立和貫徹、安全檢查制度并沒有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即檢查還不夠嚴、安全責任制不落實或落實還不到位,因此在這一前提下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就有著非常高的必要性。
2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
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其主要內容包括了完善安全生產制度、進行風險評估、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責任意識等內容。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進行了分析。
2.1完善安全生產制度
完善安全生產制度是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的基礎和前提。眾所周知在完善安全生產制度的過程中有關單位應當在統籌規劃的前提下形成相應的安全管理聯動機制,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生產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建設各方密切配合和團結協作并且及時做好工程的安全風險評估。除此之外,在完善安全生產制度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注重明確安全生產制度執行和落實的重點,從而能夠將重大危險源監控和管理作為現場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并且保證項目安全風險管控工作能夠有序并且有效進行,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促進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整體水平的有效提升。
2.2進行風險評估
進行風險評估對于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常來說在進行風險評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有效的通過安全風險評估來確定該工程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與安全風險評估的成果,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有效明確這一工程的具體危險性。例如工作人員可以注重關注攪拌站大型儲料罐安裝和塔吊安拆中的起重作業,從而能夠杜絕起重傷害事件的發生。除此之外,在進行風險評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注重將不同時期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合理的分析與對比,即通過橫向評估、縱向分析的有效應用來促進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自身效率的不斷進步。
2.3提升管理水平
提升管理水平是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通常來說在提升管理水平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明確安全生產目標和主要安全設施以及安全生產費用的支付條件,在這一過程中尤其要對安全生產費用進行管理,這也是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在提升管理水平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還應當清晰安全費用組成、計量支付、使用范圍和監管措施,并且通過參與專家審查會等工作來促進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可靠性的持續提升。
2.4提升責任意識
提升責任意識是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工程中安全管理應當是人人參與的。例如監理單位可以通過在內部每人印發《安全管理工作手冊》來將安全管理監理職責和施工現場安全監理控制要點分類、分項宣貫到每個監理人員手中,從而能夠使非專職安全監理人員也能懂得如何識別施工不安全行為,最終能夠促進內河水運船閘工程建設的安全管理精確性的持續進步。
3結束語
論文摘要農田除澇是農業高產穩產的基礎,是農業豐產豐收的關鍵,具體介紹了農田除澇的基本辦法及具體要求,主要包括摘要:洪澇分治,綜合治理;開挖溝網、墑網,改善排蓄重要條件;高、低地分開、分片排澇;自排為主,輔以抽排;控制運用,加強管理。
防洪的基本方法是應在鞏固防洪設施的前提下,堅持顧全大局,分區分片控制,做到上下游,蓄和排,排和灌兼顧,整體照顧局部,團結治水,因地制宜,綜合治理,避免產生新的洪澇矛盾或水害搬家的現象。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現將農田除澇的基本辦法介紹如下。
1洪澇分治,綜合治理
治洪是除澇的前提。在洪澇并存的地方,必須按照洪澇分治、防治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采取蓄泄兼籌,整治骨干排洪河道,擴大洪水出路,鞏固防洪堤防和水庫大壩,同時積極搞好水土保持工作。這不但能保障大片地區的防洪平安,也為大面積農田除澇排水解決出路新問題。在洪水新問題初步得到解決后,應該積極除澇。辦法就是洪澇分離,讓出洪水走廊,因地制宜規劃某些河道為行洪河道(高水河),某些河道為排澇河道(低水河),把洪水干擾排除在外,給洪水以出路,分區分片治理,達到山區、平原分開,山區、圩區分開;高、低地分開。
2開挖溝網、墑網,改善排蓄重要條件
排水是除澇的基礎,但不能單純地考慮排水,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開挖田間排水溝網、墑網,以改善土壤的排蓄條件。所謂“溝網”,系指大溝、中溝、小溝三級,有些地區則指干溝、支溝、斗溝等,大溝、中溝的功能是排水、泄水、引水、蓄水、調水及航運、水產養殖等;既能及時排除暴雨經流又可使地面經流得以滯蓄利用。小溝的功能是匯集排除地面水,控制和降低農田地下水位。所謂“墑網”,系指田間工程的毛溝、腰溝、墑溝,屬于臨時性田間排水工程,開挖這一系列田間排水溝,對于除澇、除漬奪高產,十分重要。其功能就是迅速匯集地面經流,減少降雨入滲,降低耕作層土壤含水量,從而降低地下水位。因此,必須重視搞好田間溝墑工程,促使降雨經流隨時匯流入墑入溝,及時排除出去。
3高、低地分開、分片排澇
平原地區的地形特征,總的來說較為平坦,但因其范圍廣闊,地勢仍然還有高差。假如不采取高、低地分開,大河網不劃分梯級加以建閘控制,勢必造成高地排水要壓向低地,使低地受淹,從而加重低地的排澇負擔,低地澇水更難以及時外排。同樣,低洼圩垸地區雖然地形較為平坦,但圩內地形也存在高差,每逢暴雨,高水低流,形成“天落一寸,地漲半尺”的局面,勢必加重低地的澇情,引起高、低之間的排水矛盾。因此,在排澇規劃中,除了建立河網規劃外,還應考慮在高低地分界線處劃分梯級,建閘控制,等高截流,高低分開、分片,分級排澇,使各片自成水系,靈活調度,達到高水、高蓄、高排;低水低蓄、低排;高地自排;坡地搶排;洼地抽排;排澇滯澇結合,控制運用自如。這是平原區、低洼圩垸區除澇滅災的一項有效辦法。
4自排為主,輔以抽排
單靠自流外排和內湖滯澇仍不能免除澇災威脅的地區,需要相輔以抽排。但是,為了減少裝機容量和抽水費用,在規劃和管理時,必須堅持以自排為主的指導思想,并采取一切辦法盡量利用和創造自流排水的條件。例如摘要:①在設置排澇站的同時,要修建自流排水涵閘或保留原有排水涵閘;②根據各個圩垸的具體情況,分別探究采用集中建閘、分片設站,或合站分閘,閘站合一等有利自排的布置方式;③有條件時可適當抬高內河、內湖的滯澇水位以爭取內河、內湖有更多的自流外排條件;④抓住汛期河水位短期回落的時機,進行自流搶排等。
論文關鍵詞:濮陽市城市防汛體系
為了提高城市防汛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理順管理體制,破解城市防汛體系中存在的瓶頸和難題,維護市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市政府安排,我市自今年8月起,對整個城區城市防汛體系進行了一次深入細致的調研,在分析材料、實地考察和專家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問題和建議,內容如下。
一、城市防汛體系現狀
(一)濮陽市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濮陽市位于中緯平原地帶,地勢平緩,高差不大,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為502.3毫米~601.3毫米。近五年來,每年汛期都會出現50毫米以上的暴雨。
(二)現有雨排設施系統現狀
1.河流:承擔我市城區防汛的河流有馬頰河、濮水河、第三濮清南及老馬頰河共計4條河流。其中,馬頰河、老馬頰河、濮清南三條河流的流向為自南向北,濮水河的流向為自西向東并匯入馬頰河。
2.排水方式:目前我市防汛體系中,雨水入河方式主要有雨水泵站提升排放和重力流排放兩種。泵站提升排放對河道水位沒有要求,重力流排放要求河道水位低于城市排水區域的最低點,且河道水位的高低影響著城市排水的遲滯時間。
(1)雨水泵站。目前我市城區投入使用的雨水泵站共有9座(含臨時泵站2座)。其中市政園林管理局管理2座,中原油田管理雨水泵站5座,華龍區管轄區域內沒有雨水泵站。這些泵站承擔著濮陽城區的雨水排放工作。
(2)雨水管網。經過20多年的建設,我市現已基本形成管線成網、泵站基本配套、功能基本齊備的排水系統,分由市市政園林管理局、中原油田、高新區、華龍區管理水利論文水利工程論文,目前現有雨水管線288.1公里,雨水檢查井6933座,雨水收水口11253座免費論文龍源期刊。
(三)城區積水點情況。通過近幾年的觀察,我市城區共有積水點19處,其中積水較為嚴重的有6處,如黃河路金橋家俱城、開州路與古城路交叉口等,這些積水點已成為城市防汛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引起了領導和市民的廣泛關注。
(四)城市防汛機構設置及管理范圍。市城區的雨排體系分別由市市政園林管理局、華龍區、高新區、中原油田四個部門按管轄區域進行管理,其中馬頰河以東區域由中原油田和華龍區管理;馬家河以西區域由市市政園林局和高新區管理。
(五)經費投入及排水設施維護情況。我市每年投入城市防汛專項經費10萬元,其中市政園林管理局每年列入部門預算5萬元,汛期如遇特殊情況,可向市政府臨時申請防汛資金,如2010年政府撥付臨時防汛資金20萬元;華龍區每年5萬元;中原油田沒有城市防汛專項經費,防汛期間如遇特殊情況,可臨時申請防汛資金。
在排水設施維護方面,市市政園林管理局每年汛前對淤積嚴重的管線進行拉管清淤,對所有的雨水檢查井、進水口進行汛前、汛后兩次疏挖,對管轄的雨水泵站設備每月進行系統保養一次,每季度小修一次,每半年中修一次,每年大修一次。在防汛專項經費無法滿足以上投入的情況下,市政部門只能擠占道路維護費以作補充。除中原油田每年均進行排水維護外,其他兩個區因經費原因,排水維護不盡全面,
三、現存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城市雨排設施設防標準低。城市雨水管道的設防標準是城市防汛排澇能力的重要指標,設防標準主要由城市級別、經濟能力、防汛河流流量、年降雨量等決定,標準越高,城市防汛設防能力就越強。受經濟條件制約,我市建市初期雨排設施是按照中小城市1-3年的最低標準設計建設的,由于設防標準低,土壤自然下滲能力弱,每遇強降雨,我市城區就會多處積水,如遇持續強降雨,將會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
(二)防汛設施不健全。城市防汛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城市排水管線和雨水提升泵站,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建設滯后、征地困難等原因造成防汛設施不健全。
1.雨水提升泵站不健全。要有效解決城區積水問題,首先應該加快完善泵站建設,目前至少急需新建以下五座泵站:①黃河路馬頰河雨水泵站,負責收集馬頰河以西、昆吾路以東、益民路以北、中原路以南區域的雨水;②高新區韓莊西無名溝雨水提升泵站,負責收集黃河西路(濮上路以西)及兩側支路和廠礦企業的雨水;③經貿區任丘路馬頰河東岸雨水提升泵站,負責收集黃河路馬頰河以東、大慶路以西、中原路以南、江漢路以北區域內的雨水;④建設路馬頰河東岸雨水提升泵站,負責收集建設路馬頰河以東、勝利路以南、大慶路兩側、東南片區內的雨水;⑤建設勝利路雨水提升泵站,負責收集大慶路以東、江漢路以南、老馬頰河以西區域內的雨水。
2.雨水管網不完善。部分管線配套不齊全,存在雨水管線斷頭水利論文水利工程論文,排水無出路等現象多達十處。如京開大道南段(湯濮鐵路至濮陽縣消防隊)的雨水應排向站南路雨水方溝后進入馬頰河,但站南路雨水方溝至今未修,該路段的雨水只是通過馬戶村中一條臨時小方溝排向馬頰河,形成排水瓶頸,阻滯雨水的排放;開州路北段(中原路至北環路)雨水應排向五一路雨水方溝后進入馬頰河,但五一路雨水方溝未修至馬頰河,造成開州北路雨水無法排放;中原路(麗都路附近)排水設計流向由東向西,再向北沿麗都路排向五一路雨水泵站,但在乙烯家屬院建設時,麗都路被堵死,無法向北延伸,造成該路段雨水逆向排放。
3.現有泵站缺乏備用電源、備用泵等應急設施。目前市政園林管理局管理的開州路雨水泵站、勝利路雨水泵站,現有雨水泵9臺。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這些設備故障率較高,汛期極易出現突發性故障,維修耗時長,嚴重影響泵站提排水速度。如2009年7月8日,就是因為勝利路泵站雨水泵突發故障,停止運行,導致供應處等地積水嚴重;電路暢通是保證泵站正常運行的首要條件,現有泵站全部是單回路供電,且沒有備用電源,如遇降雨時,往往伴有大風、雷電等天氣,極易引發電網跳閘,線路斷電等。今年5月29日強降雨時,勝利路、開州路兩座雨水泵站就因上述原因設備全部癱瘓,致使城區多處大面積積水,市民反應強烈。
(三)過境河流排澇泄洪能力差。防汛河流河道水位高低、排水速度快慢直接影響泄洪能力,而目前我市三條主要防汛河流的情況是:①河道內淤積嚴重。馬頰河城區段淤積最深處達1.9米,過流能力僅達設計標準的60%,41立方米每秒;濮水河城區段(橡膠壩以東至建設路橋)淤積最深處達1.2米,過流能力為12立方米每秒(以上數據由市水利局提供);②市政排水管溝與河道出水口都在河道內人行道以下,造成頂托,形成淤積,過境河流上游收水面積大,河道平緩,流速慢;③河流下游設置壩、閘的瓶頸效應阻礙泄洪速度,壩、閘的開啟時間很難與防汛工作保持一致,致使市區地面徑流下泄緩慢。
(四)雨排設施管理體制不順。我市雨排設施分由市市政園林管理局及高新區、華龍區、中原油田相關部門管理,存在交叉、多頭、空檔現象,造成規劃不統一、建設不統一、驗收不規范,致使管線不銜接、排水不順暢。如長慶路(濮臺路―建設路段)先后分五段建設,時間跨度13年水利論文水利工程論文,目前該路段涉及4個管理單位,還有一段沒有管理單位,雨水管道內管線不銜接,閉水墻多數未拆除,排水不暢,每次下雨道路積水非常嚴重。
(五)城市防汛組織不協調。城市防汛涉及氣象、水利、市政、油田、華龍區、高新區等多個部門,由于當前防汛組織機構為臨時性組織機構,各部門溝通較少,在城區降雨期間,存在氣象部門雨情預警覆蓋范圍較小、泄洪河道下流閘門開啟不及時、各責任區雨水泵站啟動不及時、各防汛突擊隊上路疏排時間不統一、各轄區響應情況反饋機制不完善、出現特殊情況時應急措施不強等諸多問題,沒有形成統一協調的聯動機制,致使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合力,防汛戰斗力不強,錯失在第一時間排除城區積水的時機。
(六)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由于前述中提到的城市防汛經費不足問題,造成城區灌渠不能及時疏挖,檢查井不能及時清掏,泵站設備不能及時更新,積水點不能及時改造,且應急設備和物資比較匱乏,汛情發生時人力投入不足免費論文龍源期刊。
四、完善城市防汛設施、建立長效防汛機制的建議
(一)理順體制,健全機構,明確職責。結合中心城市綜合提升,對市政道路及綠化、路燈、環衛及地下污雨水管線等設施管理采取條、塊、點結合的方式進行統一劃定,對市政園林管理局、華龍區、高新區、中原油田四個部門的防汛區域進行重新劃分:市政園林管理局負責除中原油田管轄范圍以外的城區主次干道市政設施的管理養護維修;華龍區、高新區負責各行政區劃內支路、背街小巷市政設施的管理養護維修;中原油田按照目前現狀負責大慶路以東(含大慶路)、106國道以西、綠城路以南(含綠城路)、勝利路以北(含勝利路)區域市政設施的管理養護維修;各小區、單位庭院的設施均由產權單位負責;市公路部門修建的過境道路仍由公路部門負責。
(二)提高新建雨排設施設防標準。由于我市雨排設施的設防標準一直是采用建市初期周邊城市的設防標準(一年一遇,特殊場所的雨水管道設防標準為2―3年一遇)。目前隨著我市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二十年來防汛的實際情況,今后市城區新建道路時,應著眼于雨排設施建設的長遠性,充分考慮提高雨排設施標準和防汛抗洪能力,提升泵站同步建設。
(三)盡快改造和完善防汛設施
1.新建雨水泵站。根據城區各防汛區域現狀,應及時建設黃河路馬頰河西雨水提升泵站、任丘路馬頰河東雨水提升泵站、建設路馬頰河東岸雨水提升泵站、韓莊西無名溝雨水提升泵站,并隨著道路修建,配套建設勝利路老馬頰河西岸雨水提升泵站和五一路馬頰河西岸雨水提升泵站。
2.改造完善雨水管線。為解決部分道路配套設施不齊全、雨水管線斷頭、排水無出路等問題,市市政園林局對城區各主要路段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充分征求了各責任單位和專家的意見,建議對麗都路(中原路―任丘路段)等路段的管線進行完善和改造。
(四)提高過境河流的泄洪能力。一是每年對過境河流進行全面清淤,二是汛期及時開啟壩、閘,保證河道應有的排放速度。
(五)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盡量增加綠地面積,新建道路、公共綠地盡量使用透水材料;逐步建立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統,利用濕地、湖泊等環保手段,補充地下水,增強城市下滲能力,同時也能對地下水進行補充涵養。
(六)加大經費投入水利論文水利工程論文,編列專項經費。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每年劃撥固定的城市防汛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并根據實際需要和財力狀況有計劃增加,用于汛期排水設施、泵站提升設備的維修保養及防汛河流的疏挖。加強防汛資金管理,嚴格按規定用途和范圍使用,專款專用,嚴禁挪用,加強監督和審計,切實保證資金效益的充分發揮。
[論文摘要]渠道是常見的水利工程,它包括一系列配套建筑物。渠道測量要把這些建筑物的中心線位置和特征高程按一定的標準實測出來,為渠道設計提供充分的測量資料。
渠道測量的目的,是在地面上沿選定中心線及其兩側測出縱、橫斷面,并繪制成圖,以便在圖上繪出設計線;然后,計算工程量,編制概算或預算,作為方案比較或施工的依據。渠道工程的勘察放線,是與工程設計密切相關的。只有在現場放線位置合適、測量數據準確的基礎上才能因地制宜的做出經濟合理的工程設計來。
一、渠道現狀(樹形)導線圖的繪制
首先考慮由建設單位代表提供精確的可滿足測量要求的渠道現狀(樹形)導線圖;若設有,再考慮由建設單位代表提供渠道導線圖的草圖,根據草圖出本次測量人員會同三方(建設單位、測量、設計)一起完善渠道現狀導線圖;如若連草圖都設有,則由本次測量人員會同三方一起用手持GPS測定渠道現狀導線圖。渠道現狀導線圖應明確標出渠道各個拐角、拐點及起點、終點的位置,分水閘、節制閘、橋涵等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位置,上下級渠道和各個建筑物的名稱。各個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也要標明,如不同渠段的設計流量(加大流量),節制閘、分水閘的流量,交通橋的過荷要求等。渠道現狀導線圖的繪制目的是便于這次渠道測量和繪制渠道設計導線圖。使用渠道現狀導線圖可以使渠道測量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從而從根本上保證渠道測量的準確性。
渠道上的閘、橋、涵等交叉建筑物稱為其配套建筑物。渠道測量的技術要求應按《水利水電工程測量規范(規劃設計階段)(SLJ3-81DLJ201-81CH2-601-81)》執行。渠道測量的內容主要包括:渠道及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測定、渠道縱斷面高程測量、渠道橫斷面測量等三部分。
二、渠道縱斷面高程測量
為了繪制渠道設計導線圖,應當精確的把其位置都在渠道設計導線圖中標出來。這項工作主要是使用GPS來完成的,主要測出渠道拐角和渠道始點、終點及其配套建筑物中心位置點的坐標,并在圖紙上用適當的比例和圖例明確表示出來。渠道縱斷面高程測量是利用間視法測量路線中心線上里程樁和曲線控制樁的地面高程,以便進行渠道縱向坡度、閘、橋、涵等的縱向位置的設計。為便于計算渠道長度、繪制縱斷面圖,沿渠道中心線從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或筑堤的起點,不論直線或曲線,均應用小木樁標定里程,這些木樁稱為里程樁。木樁的間距一股為100m或50m,自上游向下游累積編號。這種按相等間隔設置的木樁稱為整樁。在實際工作,遇到特殊情況應設加樁。整樁和加樁均屬于里程樁。
1.下列情況應設置加樁:中心線上地形有顯著起伏的地點;轉彎圓曲線的起點、終點和必要的曲線樁;擬建或已建建筑物的位置;與其它河道、溝渠、閘、壩、橋、涵的交點;穿過鐵路、公路、和鄉村干道的交點;中心線上及其兩側的居民地、工礦企業建筑物處;由平地進入山地或峽谷處;設計斷面變化的過渡段兩端。為了注記地表性質和中心線經過的主要建筑物,必要時要繪制路線草圖。
2.縱斷面測量時需要連帶測定的數據和注意事項
(1)渠首交上級渠道的樁號,及交點處的坐標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2)已建節制閘、分水閘應測出閘底、閘頂、閘前閘后水位高程,閘孔寬度和孔數;(3)已建橋(或渡槽)應測出橋頂、橋底高程;橋面(路面)寬度和其跨度;(4)已建涵洞或倒虹吸應測出其跨度和頂部高程;(5)已建跌水或陡坡應測出其寬度、長度、落差和級數:(6)渠道拐角、拐點及翼再睽邕施物的中點坐標;(7)與河溝、排渠、道路和匕下級苴的交角;(8)渠道穿過鐵路時應測出軌面高程;穿過公路時應測出路面高程;同時應測出道路寬度;(9)渠道沿線所留的BM點的高程和位置坐標;(10)渠道末端坐標,及其所灌溉的農田地面控制高程;(11)如果大段的渠、堤中心線在水內,為便于測量工作,可以平行移開,選擇輔助中心線。三、渠道橫斷面高程測量
對垂直于路線中線方向的地面高低所進行的測量工作稱為橫斷面測量。橫斷面圖是確定渠道橫向施工范圍、計算土石方數量的必須資料。橫斷面測量的精度要求:橫斷面地形點的精度,包括地形點對中心線樁的平面位置中誤差。平地、丘陵地應±1.5m,山地、高地應≤±2.0m,地形點對鄰近基本高程控制點的高程中誤差應≤±0.3m。橫斷面測量的測設要求:
1.中心線與河道、溝渠、道路等交叉時,應測出中心線與其交角。當交角大于85°、小于95°時,可只沿中心線施測一條所交渠、路的橫斷面;當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時,應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線方問各測一條斷面。
2.橫斷面通過居民地時,一側測至居民地邊緣,并注記村名,另一側應適當延長。橫斷面遇到山坡時,一側可測至山坡上l-2點,另一側適當延長。
3.橫斷面上地形點密度,在平坦地區最大點距不得大于30m。地形變化處應增加測點,提高橫斷面的精度。
4.渠道沿線察看。渠道放線測量的f司時應注意觀察沿線的地形地貌、植被情況,并以樁號為準做好記錄。新建渠道應察看是否穿越農出或林帶、居民點等;老渠道應查看已建建筑物的使用狀況,并應做好記錄。注意查看渠道沿線是否有可供渠道施工用的道路、水源和料場。較重要的交叉建筑物還要測大比例尺地形圖。
四、提交測量成果
測量外業工作結束后,經過資料整理、數據計算、計算機繪圖等內業工作后,最終應向設計人員提供測量成果。設計所需要的測量成果包括渠道導線圖、渠道縱、橫斷面圖及其軟檔文件,其技術要求均應以滿足設計需要為準。
1.對渠道導線圖的要求:應包括上下級渠道中心線(及輔助中心線)、渠道拐角、拐點及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中心點位置和坐標,渠道與河溝、排渠、道路和上下級渠道的交角等實測數據;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名稱;制圖比例和指北針等。
2.對渠道縱斷面圖的要求:渠道縱斷面圖要比例適當;標明拐點樁號及拐角;標明已建或擬建渠道配套建筑物的主要特征高程、其中心點的樁號;標明渠道沿線的BM點的位置坐標和高程;其它關鍵數據也部要標出。
3.對渠道橫斷面圖的要求:渠道橫斷面圖要比例適當;橫斷面圖上應標出渠道中心線樁的樁號、高程和在橫斷面上的位置。
一、計劃及前期工作(對照目標2、3全部完成)
1、計劃工作。編制完成了2005、2006年財政預算安排計劃、2005年基本建設計劃。
前期工作是各項目建設實施的基礎工作,前期工作的深度直接影響項目的審批立項和資金安排,也直接影響投資效益的發揮。項目安排要符合國家的投資政策,要抓住機遇,隨時提出成熟的項目爭取上級資金。項目的前期工作要深入細致,進行大量的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充分論證項目的必要性,多方案進行科學比較,選擇合理、可行的實施方案,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規劃:出版了《某市城市水系環境規劃》,某市城市水系規劃多次向相關單位及有關領導匯報多次,并編制多媒體幻燈片向市領導進行匯報,經專家評審后,已正式出版。總結了“十五”期間的水利建設完成情況,對“十一五”期間的重點工程進行了篩選,對編制“十一五”規劃的指導思想進行了廣泛的研討,編制完成了《某市水利發展“十一五”規劃》(草稿)。組織編制完成了海河流域滯洪區安全規劃和洪水河可研的編制工作。
水庫:完成了兩座小水庫的初步設計的評審工作。根據國家發改委和水利部的要求,完成了石門水庫和磊口、兩個小水庫計劃的上報工作。
灌區:完成了紅旗渠灌區節改工程年度計劃的上報工作,預計2006年開工建設。
二、建設管理(對照目標1、4)
今年我市在建和新開工水利工程共10項,截至目前共計完成工程投資4314萬元。對六項工程進行了施工、監理招標(環城河、琵琶寺、南谷洞、大功03、04年度、永興供水)。
同時,配合省廳對在建工程進行了質量大檢查,對琵琶寺水庫進行了稽查。多次對在建工程的安全生產進行檢查。
在建工程八項,即小南海泉域綜合治理、某河河道治理、漳河護岸二期治理、馬家岸水庫、引黃入內工程、琵琶寺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南谷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引岳工業供水工程。新開工項目四項,即環城河引水工程、大功灌區節水技改2003、2004年度工程、永興供水工程。其中啟動環城河綜合治理工程列為市政府十件實事之一;環城河治理、馬家巖水庫、小南海泉域綜合治理、某河河道治理工程四項工程列為市重點工程。
基本建設工程越來越注重程序的管理,工作中我們嚴格規范“三項制度”,強化“政府監督、法人負責、監理控制、企業保障”的管理體制,建全機構,落實人員,制定制度,狠抓落實。嚴格執行建設管理程序,確保工程質量,確保安全生產,使每項工程能保質保量順利完成。
2005年度各項基建工程完成情況:
1、環城河綜合治理引水工程
環城河引水工程作為環城河綜合治理的一部分,市發改委于2005年5月31日以安發改辦[2005]267號文對可研報告進行了批復,7月19日又以安發改辦[2005]383號文對初設報告進行了批復。核定后的工程建設內容及規模為:引水工程全長12.62公里,主要工程量土方開挖11.38萬立方米、清淤4420立方米、玻璃鋼纖維增強聚脂夾砂管道埋設12620米、鋼筋砼頂管施工280.5米、拆除和修復路面7635平方米;核定概算投資1538.37萬元,其中:建安工程費1247.83萬元、工程建設其它費245.73萬元、基本預備費44.81萬元。
水利局作為環城河引水工程項目主管單位,成立了環城河引水工程建管局,報請規劃局批復了引水工程規劃紅線,通過招標完成了施工、監理招標工作,選定了施工和監理單位,通過政府采購確定了管材生產廠家,工程于劃9月10日正式開工。
截至目前,已完成管溝土方開挖8.78萬方、清淤2210萬方、管道安裝7375米、鋼筋砼頂管施工136米、拆除砼路面7635平米,完成投資631.4萬元。
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資金來源為市財政投資。管材部分由市政府采購辦負責采購訂貨。目前,財政撥款1200萬元到位。
存在問題:1、沿線征地、拆遷、協調難度大,設計變更多;2、鐵西排洪溝段施工難度大,干擾多。
2、馬家巖水庫工程
某省發展計劃委員會2002年8月31日以豫計農經[2002]1098號文對《某市馬家巖水庫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復,某省水利廳2003年11月24日以豫水計[2003]178號文對《馬家巖水庫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了批復,批復工程總投資19920萬元,計劃建設工期42個月,主要建設內容:大壩(包括左、右岸擋水壩和中間溢流壩)、輸水洞、放空洞等。2003年10月某市水利局成立了工程建設管理局,2004年3月建管局采用委托招標形式進行招標,確定了水庫大壩及基礎灌漿工作的施工及監理單位。工程于2004年5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截至2004年年底主要完成臨時工程、進場公路、砂石料系統、河槽開挖、坡積物清運、上下游圍堰、地下截滲墻、導流明渠、移民安置、溢流壩段的基礎開挖等工作,完成投資2301萬元。
2005年計劃投資1500萬元,完成兩岸邊坡開挖、大壩回填、溢流壩段上下游齒槽砼澆筑及部分壩基漿砌石砌筑等。截至目前已完成溢流壩基礎開挖、溢流壩上下游齒槽砼澆筑、溢流壩段基礎固結灌漿及部分壩基漿砌石等內容,主要完成土方0.9萬方、石方12.32萬方、砼及鋼筋砼44670方、灌漿5607延米,完成投資2014.83萬元,占全年總投資計劃的134%。現在正在進行剩余壩基漿砌石砌筑和廊道砼澆筑。
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批復資金來源為申請國家投資9300萬元,其余地方自籌。目前,國家到位資金8000萬元,省補資金到位1400萬元,地方自籌2400萬元,共計到位資金11800萬元。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原設計料場與施工場地交叉影響,施工作業面小,影響進度。
下一步工作計劃:設法開辟新的料場,繼續完成壩基漿砌石砌筑和廊道砼澆筑。
3、某河河道治理工程
某省發展計劃委員會2002年12月31日以豫計農經[2002]1780號文對《某河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復,2004年3月15日又以豫發改辦[2004]368號文對《某河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了批復,核定概算投資12275萬元,主要建設內容:擴挖河槽和加固堤防53.05公里;險工治理13處,長3240米;改擴建、重建、加固建筑物72座,其中橋梁9座、節制閘2座、渡槽改倒虹2座、防洪閘19座,提灌站40座。核定主要工程量為:土石方開挖633萬方、土方回填222萬方、漿砌石46285方和砼28986方。2004年4月18日采用自行招標形式對2004年度工程進行了施工、監理招標,確定了施工、監理單位。工程于2004年9月22日開工。截至2004年年底,主要完成于曹至郭盆閘段11公里的測量放線工作、部分征地及河道開挖、900米筑堤,主要工程量為土方20萬方,完成投資550萬元。
2005年計劃投資500萬元,完成四個標段40萬方土方工程及部分征地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部分征地工作以及5.05Km河道開挖、2.85Km筑提,共計完成土方36.5萬方,完成投資250萬元。至此,到位800萬元資金全部用完。
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可研批復資金來源為省基建資金補助500萬元,其余資金爭取國家補助、申請銀行貸款或市、縣自籌。截至目前國家資金到位300萬元,省資金500萬元,共計到位資金800萬元。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缺口大,征地困難。
下一步計劃:根據市財政資金到位情況安排落實下段施工。
4、小南海泉域綜合治理工程
某市發展與計劃委員會2003年4月20日以安計投資[2003]182號文對《小南海泉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復,2003年9月9日以安計設計[2003]538號文對《小南海泉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設計》進行了批復,核定工程總投資2025萬元,計劃建設工期2年,主要建設內容有:3.8km河道清淤、河岸護砌、污水截流管溝、攔砂堰8座、溢流堰2座、踏步等。2003年5月某市水利局成立了小南海泉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管理局,2003年11月16日建管局采用自行招標形式通過招標確定了施工和監理單位。工程于2004年3月19日開工,截至2004年年底主要完成2.05公里河道的清淤、河岸護砌,3座攔砂堰和2座溢流堰,完成主要工程量土石方30萬方,砼及鋼筋砼575方,完成投資1113萬元。
2005年計劃完成剩余全部工程,包括1.35Km的河道清淤、河岸護砌,5座攔砂堰以及全線3.8Km的沿岸綠化等內容,投資912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征用河灘地89.48畝、河道土方12萬方、砌石8900方、砼400方、泉區綠化30畝、主泉區兩岸植樹19800棵,完成投資829萬元,占全年總投資計劃的91%。
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批復資金來源為從水資源費中解決,不足部分由市水利局負責申請貸款,貸款本息從以后的水資源費中列支。目前,建設單位貸款500萬元、水資源費支出700萬元。
存在問題:資金缺口大(目前缺口825萬元),施工環境差,協調工作難度大。
預計全年完成情況:全部工程完工。
5、琵琶寺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省水利廳于2002年2月以豫水計[2002]22號文對琵琶寺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作了批復,省計委于2002年9月以豫水計農經[2002]1160號文對工程可行性研究作了批復。工程主要內容是:壩基防滲、上下游壩坡整修、溢洪道、泄洪洞和南北灌溉洞及觀測和管理等配套設施,工程總投資2630萬元,主要工程量為土石方開挖4.64萬方、土方回填0.83萬方、砼及鋼筋砼1.15萬方、灌漿16838.3延米,計劃工期兩年。2002年7月某市水利局成立了工程建設管理局,2002年11月通過自行招標選定了施工、監理單位。工程于2002年10月開工,截至到2004年年底,主要完成了壩基防滲帷幕灌漿、大壩上游坡砼護砌、泄洪洞和南、北灌溉洞建筑物改建、溢洪道開挖襯砌和工程管理設施項目。累計完成壩基防滲鉆孔灌漿18492米、帷幕灌漿8500米、灌漿孔687個、土石方6.18萬方、鋼精砼澆筑9845方和砌體1630方等,累計完成投資1787.7萬元。
2005年計劃完成剩余部分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泄洪洞和灌溉洞灌漿、觀測設施、壩定防浪墻改造、壩定路面、渡槽等項。完成土石方0.36萬方、灌漿890延米、砼及鋼筋砼2960方,完成投資151.8萬元。
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批復資金來源為申請中央投資1300萬元,其余地方自籌。目前,中央國債資金1300萬元已到位,市配套資金230萬元,累計到位資金1530萬元。
存在問題:地方配套資金到位不足,影響部分工程建設。
下一步計劃:2006年主體工程完工并驗收。配套項目根據市財政資金到位情況安排落實。
6、南谷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2002年5月省水利廳以豫水計[2002]40號文對《某市南谷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作了批復。主要工程內容是大壩瀝青砼面板翻修,兩壩肩帷幕灌漿,下游壩面整修加固,壩頂路面翻修、防浪墻拆除、瀝青砼面板降溫設施更換,壩體排水觀測廊道交通豎井改建和增加壩體觀測設施;溢洪道工程的進口段、出口段開挖整平、襯護防漏和出口修建導流壩;一級洞、二級洞維修等,工程總投資2756萬元,主要工程量為石方開挖1.84萬方、帷幕灌漿8420延米、固結灌漿2034延米、砌體1.30萬方、砼及鋼筋砼0.46萬方、瀝青砼0.44萬方,計劃工期2年。某市水利局2003年5月以安水[2003]78號文成立了工程建設管理局,管理局2003年7月自行招標確定了施工和監理單位。工程于2003年9月開工,截至2004年年底,主體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資1539萬元。
2005年計劃完成剩余部分工程。8月份已進行了招投標工作,選定了施工單位,9月底施工單位進場施工。截至目前,管理設施基礎開挖已完成,正在進行上部結構建設,完成土方8800方、石方1540方、砼140方,完成投資59萬元。
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批復資金來源為申請中央投資1400萬元,其余地方自籌。目前,中央國債資金1380萬元已到位,市配套資金170萬元,累計到位資金1550萬元。
存在問題: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影響部分工程建設。
下一步計劃:2006年主體工程完工并驗收。配套項目根據市財政資金到位情況安排落實。
7、漳河護岸二期工程
某省發展計劃委員會2002年12月5日以豫計農經[2002]1646號文對《漳河三省橋至觀臺河段護岸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復,2003年12月31日又以豫計設計[2003]2481號文對《漳河三省橋至觀臺河段護岸二期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了批復,批復概算總投資3000萬元,核定建設內容為:護岸、護地工程16處,總護岸長度14.965公里(其中某市4.92公里,某縣10.045公里)。2004年3月某縣水利局成立了某縣段工程建設管理局,2004年5月某縣段建管局采用自行招標形式確定了工程監理和施工單位。某縣段工程于2004年5月開工。截至到2004年年底,主要完成七個村3756米護岸,完成土石方51400方,砼及鋼筋砼46370方,完成投資885萬元。
2005年計劃投資1115萬元,完成某縣段剩余全部工程。由于2005年度計劃未下達,本年度僅完成2004年度剩余工程,完成投資115萬元,完成主要工程量為砼6900方。目前2004年度工程已進行驗收。
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批復資金來源為省基建定額補助某縣投資300萬元,某市投資1000萬元,其余申請國家補助和兩縣自籌解決。目前,省補300萬元已到位,某市到位200萬元,某縣自籌資金500萬元。
存在問題:資金缺口較大,市、縣配套資金到位不足,無法完成剩余部分工程。
下一步計劃:根據市財政資金到位情況安排落實剩余項目的建設。
8、某縣引黃補源工程
某省計劃委員會2000年2月14日以豫計農經[2000]168號文對《某縣引黃補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了批復,2000年7月25日某省水利廳又以豫水計字[2000]074號文對《某縣引黃補源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進行了批復,核定建設內容為61.38Km的總干渠、7條干渠、1座引水閘、1座引水涵閘、4座節制閘及總干、干渠渠系建筑物,核定概算投資4890萬元,主要工程量土方750萬方、砌體0.84萬方、砼及鋼筋砼1.86萬方。2000年某市水利局成立工程建設管理局,建管局通過自行招標確定了施工及監理單位。工程于2000年11月開工,截至2004年年底,已完成61公里總干渠開挖,總干渠建筑物已建成24座,其中干渠進水閘及節制閘10座,橋梁13座,金堤河攔河閘1座,累計完成投資4096.88萬元。
2005年計劃投資794萬元,完成剩余全部工程,截至目前完成投資73.45萬元,完成5座橋及古建筑遺址改線工作。至此,61.38公里的干渠已建成通水,等待驗收。
資金來源及到位情況:批復資金來源為省補1400萬元,市配套1200萬元,縣自籌2290萬元。目前,省補1400萬元已到位,市配套資金到位465萬元,縣自籌資金2305萬元。
存在問題:市配套資金不到位,影響干渠配套工程(支渠等)建設。
下一步計劃:配套項目根據市財政資金到位情況安排落實。
9、大功引黃灌區節水續建配套2003年度工程(某部分)
某省水利廳2004年5月13日以豫水計[2004]7號文對《大功引黃灌區節水續建配套2003年度實施方案》進行了批復。核定預算投資266.5萬元,主要建設項目為:重建某高平干渠節制閘1座、支渠進水閘4座;重建某瓦崗干渠、高平干渠、柳青干渠生產橋7座。工程于2005年6月開工,截至目前已完成蒙堤、孫白2橋和萬古、新莊、向門頭、今古店支渠進水閘4座,累計完成投資109.12萬元。
10、大功引黃灌區節水續建配套2004年度工程(某部分)
某省水利廳2005年3月9日以豫水計[2005]4號文對《大功引黃灌區節水續建配套2004年度實施方案》進行了批復。核定預算投資200.23萬元,主要建設項目為:新建某城關干渠北關節制閘、城關干渠五干排分水閘、賈公干渠節制分水閘3座水閘;重建某城關干渠景莊、苗固、白莊3座生產橋。工程于2005年6月開工,截至目前已完成白莊、苗固生產橋2座和賈工干渠分水閘1座,累計完成投資81.2萬元。
三、質量監督(對照目標5全部完成)
根據《某省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實施細則》,2005年對我市10項在建水利工程進行了質量監督,即引黃入內工程、大功節水技改工程2003、2004年度工程、琵琶寺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南谷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小南海泉域綜合治理、某河河道治理工程、漳河護岸二期治理、馬家岸水庫、永興供水、引岳工業供水、環城河引水工程。在監督過程中,認真履行政府對水利工程質量的監督職能,以抽查方式為主,定期和不定期到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建立健全施工質量抽查體系,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制度。核準工程項目劃分,檢查施工質量評定表填寫是否真實、及時、準確。規范工程管理程序,嚴格把好每道工序質量關,對施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參加各分部工程、隱蔽工程、單位工程驗收。配合省廳對我市在建工程,特別是使用國債資金的工程,進行多次系統的監督檢查,省廳領導對我們的質量監督工作給予鼓勵和表揚。通過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實施。
截止目前,對5項新建工程,即環城河引水工程、大功灌區節水技改2003、2004年度工程、永興供水工程、引岳工業供水工程的項目劃分進行了核準,共核準單位工程11個,分部工程64個,單元工程2200個。對2005年完工的四項工程中的9個單位工程進行了驗收,即南谷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溢洪道單位工程、大壩單位工程、嬰兒溝綜合治理工程、漳河護岸二期工程、引黃補源工程某段橋梁工程。其中,7個單位工程達到優良;分部工程37個,27個達到優良;單元工程991個,705個達到優良。完成小南海泉A標、引岳工業供水、永興供水工程、引黃補源工程單位工程的驗收。
四、統計工作(對照目標6全部完成)
1、完成了2004年水利綜合年報的上報工作。按照省廳和市有關單位的要求,實事求是的、及時的,完成了本年的前9個月水利基建報表任務和水利綜合統計雙月報上報任務。
2、組織召開全市水利統計工作會議,安排布置2005年水利統計年報的編制工作。繼續做好在建工程基建統計月報、水利綜合統計月報的編制和上報工作。
五、科室其它工作(對照目標7、8)
1、參與組織召開了2005年全省水利規劃計劃與建設管理工作會議。
2、督導完成了衛河重度污染區的農村飲水項目建設。
3、完成市級以上科技成果1項(《某市城市水系環境規劃》獲省建設廳二等獎、省城鄉規劃一等獎、市科技三等獎),發表了3篇論文,報送信息8條。
4、完成防汛值班和治安值班工作。
5、完成局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2006年工作安排
一、完成安豐溝、洪水河的前期工作。
二、繼續做好在建工程馬家巖水庫、南谷洞水庫、琵琶寺水庫、紅旗渠技改、大功灌區技改2003、2004年度工程的建設管理和質量監督,完成南谷洞水庫、琵琶寺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主體工程驗收、環城河引水工程、引岳工業供水工程、永興供水工程、大功灌區技改2003、2004年度工程、小南海泉綜合治理工程的竣工驗收。
三、爭取石門水庫、水庫和磊口水庫的除險加固工程的資金和工程開工。
四、完成某市水資源優化配置規劃的編制。
五、編制2006年市財政預算安排計劃、全市水利工程基本建設計劃和年度綜合計劃。
六、負責在建工程基建統計月報和水利綜合統計月報及年度報表的編制上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