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園教學心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教學管理;尊重兒童;家園共育
幼兒園屬于學前教育,是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有系統、有計劃地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該時期,除了學前智育以外,兒童的心理健康也不應忽視。鑒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一線農村幼兒園教學管理經驗,選幾點有效管理方案進行討論與分析。
一、構建溫馨環境,創造家的感覺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尤其農村還有很多是跟著老人的留守兒童,還沒有獨立性,再加上他們在家里是小皇帝,寵溺有加,情感上依賴家庭般的溫暖。對于從溫馨的家庭環境突然轉到陌生的幼兒園,是他們的情感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在幼兒教學中,不能像大學生一樣要求他們,要首先根據孩子的情感需求創設溫馨的環境,來博得他們的認同和好感。最好我們能和家長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及安撫辦法,并積極做好詳細的檔案管理。此外,我們還要設置符合幼兒認知規律的自由、和諧、寬松、娛樂的大環境,讓孩子們在關心和愛護下對校園產生好感。例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就通過開設“娃娃家”小天地,很快讓孩子融入溫馨的“新家”:墻壁以柔和的粉色調,然后貼上各位家長和孩子的合影,在活動區放置大家喜歡玩的玩具,坐的小凳子和軟床,桌子上放著毛絨玩具……然后我們再經過細心引導,孩子們就很容易認同這個有著眾多伙伴的“新家”,因換環境帶來的不安情緒就得到有效緩解。
二、巧妙設置課程,吸引幼兒學習
1.利用農村資源,增設區域活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農村幼兒園室內、室外操作材料少,但是這些都可以借助身邊的農村特有資源來彌補。活動就是讓孩子們以靈活的“玩”的形式來體驗生活,增長生活技能。比如,我們可以模擬農村的集市,讓學生通過扮演“賣方”和“買方”來滿足學生增長生活知識的需求。這一設置摒棄了呆板宣講,有效激發幼兒興趣,讓他們在活潑的氛圍中樂于學習,快樂成長。
2.立足農村特色,開展藝術課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藝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徑。這就要求我們教學實踐中還要立足農村實情,有針對性地開設藝術啟蒙課,讓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接受藝術的熏陶肯定大有裨益。筆者就曾根據農村的優勢,從比較容易上手的粘貼、折紙、捏泥、繪畫等為主,引導孩子們在基本操作規范的基礎上發揮想象來完成,課后將幼兒的作品在班級外走廊道展出,讓幼兒獲得積極的評價,不僅滿足了幼兒的表現欲望,還為幼兒提供了充分表現自己才能的舞臺,激勵他們積極進取,融入學習活動,把幼兒藝術教育變為現實存在的樂趣。
三、拓展親子教育,構建家園共育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補充。在農村,許多家長認為教育幼兒是老師的事,所以從心理上不重視家教。這就要求我們通過經常性地開展一些親子游戲。讓家長們經常性地與幼兒一起唱歌、跳舞、畫畫、游戲等,再現幼兒的學習與生活過程,展示幼兒的學習成果,隨機滲透幼兒教育的理念。
幼兒園親子游戲為幼兒和家長之間搭建了交往平臺,有助于社會性關系的發展,更有助于幼兒個性的完善和發展。通過各種親子游戲活動的開展,家長與孩子得到了足夠的互動,使家長對幼兒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筆者經常讓家長和兒童一起完成各種作品來引導讓家長認識到自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意識到幼兒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習慣的培養比“讀、寫、算”更為重要,引發家長主動與教師密切合作,達到家園教育形成合力。
以上是筆者根據多年的一線農村幼兒園管理經驗篩選的幾點幼兒園教學管理心得。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要能了解幼兒的認知規律和興趣愛好,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充分利用農村管理資源進行有效管理,最終達成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的作用也在無形中發生漸次的變化,因此,作為教師,需要更好的把握導航的作用,新學期伊始,制定好個人計劃,給一個學期的教育一個良好的開始:
1、讀懂“和諧教育”、“素質教育”、“綜合能力”等新的教育觀點的內涵。
全面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深刻領會現代教育理論與思想,領會綱要精神,充分領會園領導的工作方針與工作重點,熱愛教育事業,發揚奉獻精神,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探索在本園教育環境下適合的教育,有研究、有目的、有計劃的完成教育任務,扎扎實實抓好班級日常管理和保育工作。
2、與同班的老師密切配合,一絲不茍的共同做好班級日常事務。
熱心接待孩子來園,為孩子創設安全、輕松、愉悅、整潔的生活環境,豐富班級主題墻的內容,注重環保與教育的雙重功能,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幼互動的原則,合理安排主題墻的內容格局,給孩子營造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促進孩子更多的關注班級的變化。安全緊鐘時刻提醒,細心觀察孩子,為體弱多病的特殊兒童提供更多的服務。增強工作責任心,做好班級的日常消毒工作,繼續培養孩子的各項常規,讓孩子開心入園,也開心離園。
3、以主題教育為主導式知識結構,穿插建構式教材、原本環保教材、社會教材等多元知識。
以班級幼兒的實際為參考,鉆研教材,認真備課,提前做好美觀大方的教學具,以優雅文明的語言賞識幼兒的發展,以活潑開朗的性格挖掘教育中孩子的內驅力,既注意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又注重集體教學共同促進。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引導孩子主動的學習,善于發現教學中孩子的與眾不同的觀點,促進孩子個性的成長。注重班級特色的教學,讓孩子們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優美語言中領略文字的玄機,在朗朗上口的童謠、優美的散文、淺顯的兒歌、搞笑有趣的繞口令中感受文字的魅力。為孩子創設適宜的區域游戲鍛煉幼兒的技能與能力,為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晨間器械讓孩子鍛煉身體,發展基本動作技能。同年級段的班級有選擇的針對一個主題開展系列的大型社會性活動,帶領孩子步入社會,組織好孩子的各項社會實踐活動,慶“六一”活動,讓教育也成為五彩的童話,張開孩子雛嫩的雙翅。
4、重視個人自身專業技能、自身內在修養的發展與提高。
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在職的培訓,利用網絡資源共享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秀的教學方法,閱讀專業的叢書豐富自己的思想,參加市、區優秀課的觀摩,積極參加園教研活動,開展幼兒社會性發展與品德教育的探索與研究,獲得經驗與教學的一致成長。
關鍵詞 信息技術;幼兒園;教育現代化
世界范圍內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高技術革命,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個領域已經產生深遠的影響,對現有教育模式提出強有力的挑戰。正確認識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用的功能特點,科學而有效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管理和幼兒園課程相融合,充分發揮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樹立正確的觀念并主動學習和應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才能使信息技術真正發揮促進教育現代化,提高管理效能,促進教育教學快速發展的積極作用。
1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管理中的妙用
1.1 充分發揮校園網的教育管理功能
1)利用計算機在網絡上建立幼兒園電子檔案,其中包括幼兒園學籍、幼兒園個人檔案、幼兒園電子作品、學習活動記錄、學習評價信息等。利用電子檔案既可以快速查找又可以永久保留。與此同時,將幼兒園教育教學、人事檔案、衛生保健、財務收費、教具資料等一系列的資料都進行電子管理,加速幼兒園現代信息技術的進程,提高幼兒園科學管理的實效性和廣泛性。
2)網絡的妙用方便了教育管理者檢查監督教師班務工作計劃、教學計劃、教育筆記、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料的撰寫,以便及時掌握教師的教育教學動態。同時通過局域網絡的連接,使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及有效地實施網絡教學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功用。
3)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帶班期間不便離開,在班內安裝電子顯示設備,利用局域網服務器召開視頻會議、通知等,還可以在平行班以分布的形式進行相同內容的集體教育活動,減少教師工作期間集中的次數,同時又達到目的,并確保了幼兒園的安全。
1.2 建立資源庫
1)通過互聯網積累豐富和更新較快的各種各樣的素材。在網絡上組織數據資源,建立各類數據庫,其中有幼兒園童話故事,教學多媒體課件,各種主題教學活動的知識資料、教學資料,兒歌、童謠、舞蹈等大量的音頻、視頻內容和電子圖書,教師可方便地檢索出所需的資料。
2)互聯網和局域網的架設與聯通,擴大了教師的知識面,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實現資源共享。教師可通過網絡通訊技術與同伴、專家及其他讀者合作,作品并進行交流。利用網絡技術的電子郵件開展合作學習,并把自己的觀念和信息及時有效地與他人互通。還建立單位主頁、小集體主頁和個人主頁,創設個性化的學習平臺,加速教師專業化成長。
1.3 利用網絡做好家長宣傳工作
1)制作以宣傳幼兒園為主題內容的專題片,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管理理念、師資力量、衛生保健、營養膳食、教育教學、幼兒在園活動實況等多方面的信息,加大宣傳力度,使家長對各項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使家園一致形成合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2)通過視頻展示平臺面向家長,視頻滾動播出各班幼兒在園活動情況、科學育兒知識、家庭教育理論與方法等,使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情況,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建立電子觸摸屏,制作友好的人機對話界面,以備家長查詢所需內容;同時實現電子留言,及時獲取家長的反饋信息,聽取家長對幼兒園教育管理、教育教學的合理化建議、意見,并隨時改進,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園溝通橋梁。
2 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妙用
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幼兒園課程設置的現代化、就包括幼兒園教育手段的現代化。
由于幼兒知識經驗貧乏,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思維運算水平還很低,他們還不能理解許多復雜和抽象的概念。同時幼兒注意力不穩定易分散,因而造成幼兒需要在特定的生活和學習情境中通過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如果缺少了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就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學習活動,這是現代兒童心理發展理論所明示的。妙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并引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在教學中根據實際需要,正確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會顯著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教學活動最優化的目的。
2.1 優化新課程教學情境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興趣是幼兒獲得知識、擴大眼界、豐富知識經驗的最重要的推動力。信息技術綜合妙用形、聲、色、光的效果,創設各種形象生動、靈活多變的學習情境和教學情境,虛擬現實,再現生活物景,把靜態知識動態化,抽象知識形象化,枯乏知識趣味化,從而營造輕松自然的學習氛圍,喚起幼兒的有意注意,誘發幼兒的情感共鳴,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的興趣,陶冶幼兒的情操。
2.2 優化新課程教學內容
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鮮明地表現出來,以圖、文、聲、像并茂地從多層次、多角度地呈現,創造立體性的教學空間,使深奧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幼兒掌握,使得教學內容變得可視、可聽,易感知、易理解,在探索中了解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變化。
2.3 優化新課程教學過程
多媒體計算機具有靈活、隨意的界面交互功能,教師可以讓顯示屏上的畫面和存貯的聲音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主動調控,快捷交互,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錄音、錄像機因倒回播放而中斷教學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思維等弊端的發生,使教師能更主動地控制教學過程,從而增強教學效果。人機對話方式,改變了單一的教師講述形式,同時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又可以使幼兒在此基礎上發現其他問題,得到其他結論,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與媒體進行雙向交流,還能讓幼兒及時得到計算機的鼓勵與幫助。
例如,大班語言課小動物找工作,其重點是學習“因為……所以……”的句式,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小動物、各種工作圖片進行編輯、組合,同時配以音響效果。教學過程中妙用視聽與啟發、講解相結合,引導、啟發幼兒思維。整個教學在教師自由靈活的調控中輕松進行,全體幼兒都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幼兒操作的練習,采用人機交互的游戲形式幫助幼兒學會句式,畫面上出現4種小動物和4種工作,幼兒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進行匹配,并說出原因。當匹配成功時,計算機中的小動物就會把小朋友幫助它找到的工作順利完成,同時還會得到小動物的贊揚。生動有趣的游戲情節使幼兒體驗到游戲的成功,樹立了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他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信息網絡迅猛發展的時代,推進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內丘縣幼兒園把新綱要的精神理念融入現代化教育技術中,把現代化教育信息作為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加快園網絡的管理和建設,加強教師教育信息技術的培訓,取得一定的成效。
關鍵詞:創造力 幼兒園 幼兒 美術教學
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目的就是在傳授幼兒基本繪畫技能的基礎之上,通過這種動手能力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幼兒園美術教師的任務就是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充分尊重幼兒在學畫過程的主觀能動性。
一、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現狀
目前,幼兒園美術教學總體上質量不斷提高,新的理念也不斷用到美術實踐教學過程中,對于幼兒的基本動手能力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很多幼兒園教師并沒有意識到美術教學的雙重目的,只是認為繪畫就是繪畫,只是提高幼兒的繪畫技能,是在豐富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因此,他們忽略了在這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目的是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基于這種認識的偏差,導致教師在幼兒園美術教學的過程中以成人的眼光和方法去教導孩子,而繪畫的內容也比較機械死板。如果某些幼兒用自己的想象去繪圖,教師就會批評他們為胡畫亂畫,這不僅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也會磨滅幼兒創造力的萌芽,使他們在死板機械的學習中只能完成教學任務,而對美術繪畫究竟是什么沒有什么深刻的領會。這種教學現狀相對普遍,也是現階段必須重視的問題。
二、幼兒繪畫的特點與創造力培養之間的關系
幼兒由于其處的年齡階段比較特殊,因而在繪畫上海談不上技能,而只能是簡單線條的勾畫,而正是這種簡單的勾畫,就會促進幼兒的創造力培養。
(一)幼兒繪畫的特點。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對事物還處于一種觀察期,是一種接受式的獲得。他們對物體的大小、比例以及色調并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因此在繪畫的多是一種想象,或者是對看到的事物一種模仿和改造。他們可能會把房子和車子的現狀畫成一樣,也有可能把動物和人的摸樣畫成一致。
(二)幼兒繪畫的特點與創造力培養之間的關系。幼兒繪畫這種“涂鴉式”的繪畫特點并不是一種對事物的否定,而正是反映了兒童的想象力,這種想象力通過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就形成了他們自身的創造力。如果一味的讓幼兒模仿固定的模型,那么就會走入機械死板的死胡同。對幼兒創造力培養毫無好處。國外的社會學家結果實踐研究認為,兒童的“涂鴉式”繪畫并不是一種錯覺,而真正體現他們的內心世界,就是這種內心世界的寫照開發了他們的智力。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在繪畫教學中盡量給幼兒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讓他們在“涂鴉式”的繪畫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幼兒園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途徑
幼兒園美術教學在簡單的線條勾畫和顏色涂抹中,其實蘊含著諸多幼兒創造力培養的因素。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簡單的繪畫教學模式,努力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一)以“命題創作”的形式培養幼兒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命題創作”這種教學形式比較普遍,也是教師經常采用的,但是效果如何就要看教師怎么在教學過程中施展了。在幼兒園繪畫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一個繪畫主題,然后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完成對這一主題的繪畫,這是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和概括能力的途徑。
(二)以“一題多畫“的形式使幼兒養成分散思維的習慣。采用“一題多畫”的形式就是要在給定命題的基礎之上,把幼兒看成獨立的個體,讓他們在給定的命題基礎上擴展,使原本簡單的線條進行豐富,使之成為多元化的圖畫,這是培養幼兒分散思維的關鍵。
(三)通過手工制作的形式打破幼兒的固定思維。手工制作從根本上來說,是對繪畫技能培養的補充。手工制作就是在幼兒學習繪畫的過程中,讓他們根據自身繪畫內容制作小的物品,看圖畫和手工制作有什么差別,而這種差別就會促使幼兒認識圖畫并不是真實的反應現實,而手工制作的模型就是打破幼兒的固定思維,使他們思維開闊。
(四)鼓勵幼兒對美術作品進行自我評價和欣賞。一個作品的好壞肯定是要經過評價的,而這種評價其實就是對作品的一種肯定和否定。而在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評價過程也非常重要。教師不但要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而且還要鼓勵幼兒之間進行相互的評價、或者進行自評,這不僅是一種欣賞,也是對自我的一種肯定,這對他們的創造力培養會是一種鼓勵。
幼兒園美術教學模式多樣,關鍵的還是要通過這些模式來促進幼兒的創造力培養。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克服這個過程中那些死板而機械的模式,要讓兒童的天真幻想的繪畫學習中體驗生活的美好,為他們的創造力培養增添樂趣。
參考文獻:
[1]宋婷婷.美術教學中幼兒園環境布置課程教學之我見[J]
[2]曹靜.談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方法[J]
[3]鄔克梅.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初探[J]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幼兒園;有效運用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網絡化、多媒體化的社會,培養中國兒童接受信息素質教育的工作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信息技術也正以輔助教育的形式走進幼兒園,它以其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鮮明的教學內容、現代化的管理方式,為教學帶來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在幼兒教育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研究和實施信息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引進信息技術,使之形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勢在必然的。本文僅簡單談談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有效運用。
一、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頒布之后,幼兒園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是如何將《指南》中制定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相關目標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明的教育過程有機結合,以促進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升。《指南》和《綱要》的有機結合對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作為幼兒教師,為了孩子們能夠更好更健康的發展,就要不斷地學習拓寬知識面,提高知識技能。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學習資源,讓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知識,并且能深入透徹地理解知識。在此過程中,如何能借助信息技術來發展教與學的資源,積累教學經驗,又能促進幼兒園有效的利用資源。通過互聯網獲取教育資源,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游戲內容的整合來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發展。把計算機游戲活動融入到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之中,來促進幼兒健康全面的發展。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是集聲音、動畫、音樂等于一體,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在教學時,可以使幼兒的多種感官同時受到刺激,進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運用多種軟件如:POWERPOINT、FLASH等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能夠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活動,也就是幼兒教師利用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豐富的教學資源,改進傳統教學的方式,或為幼兒提供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幼兒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的同時,要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的特點,設計、選擇出的事物要更加直觀、具體。多媒體技術創設出的教學情境更能夠加深幼兒對事物的理解,培養幼兒良好的注意力和滿足幼兒好奇、好問的心理特征。多媒體技術提供給幼兒的是生動的圖像、聲音、符號、音樂等,可以培養幼兒手、眼、腦并用的能力,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教育目的。
三、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能開拓幼兒的視野,培養幼兒游戲活動的興趣
我認為幼兒園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努力激發、培養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好奇心強,對新生事物有著天生的親近感,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采取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幼兒營造如臨其境的情感氛圍,多方位地刺激幼兒的感官,使幼兒在特定情境中,不但能獲得大量生動、形象、具體的表象,而且能感受到特定的氣氛的感染,活躍幼兒的思維,引發幼兒學習的動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如我在給中班上公開課“快樂的小氣球”時,制作了課件和立體掛圖一塊講故事,屏幕上鮮艷、生動的圖畫,使幼兒仿佛進入了童話世界,配合悅耳的音樂,讓小氣球在屏幕上飛來飛去,利用動態的效果使小氣球分別把翅膀受傷的小鳥和掉在荷葉上的小雞送回家。我在講故事的同時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全都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看,連我們班平時活波好動、非常調皮的馬藝銘這個小男孩都安靜下來,當我打開多媒體課件之后,他的兩眼立即瞪得溜圓,緊緊盯著大屏幕,并且搶著舉手回答問題。在我問他們問題時,幼兒們心奮不已的全都回答出了故事的內容。幼兒們覺得又新鮮又好奇,激起了他們很高的興趣,并為回答問題做好了鋪墊。在此基礎上,我又利用小氣球、小鳥、小雞的頭飾組織幼兒進行情景表演。通過情景表演,幼兒了解了幫助別人后的心理感覺,是快樂的,高興地,使幼兒能力得到發展。
實踐證明,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的應用是現代教育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它的運用,打破了在幼兒教育中以老師“教”為主的模式,有利于促進幼兒發揮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生動活波的進行學習以及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
四、多媒體技術,架起家園共育的橋梁,成為家園聯系的紐帶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信息技術不光對教育教學過程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幼兒園管理以及家園聯系等方面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比如我們利用 Internet的校園網,建立幼兒園自己的網站,定期在網站上宣傳教育幼兒新理念,反饋家長的意見,也可以向外界宣傳展示幼兒園的辦園特色、教育經驗和其它幼兒園進行教育方面的交流。
近年來,我們倡導家園共育活動,家長不再是教育的旁觀者和被教育對象,而是平等的教育合作伙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很多年輕的家長在家中基本都能上網,有良好的網絡環境,我們可以突破傳統的家園聯系、交流的方式,以班級為單位,通過QQ或微信軟件,建立相應的群,或者通過E-mail信箱,與家長交流思想,及時了解幼兒在園情況,這樣也節省了以手寫方式來填寫家園聯系手冊而浪費的人力、物力,建立起了嶄新的交流方式。
五、利用信息技術監督提高幼兒園的管理工作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學前教育的不斷重視,人們對學前教育信息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計算機在網絡上建立幼兒電子檔案,這樣既可以快速查找又可以永久保留幼兒信息。與此同時,我們將幼兒園教育教學、人事檔案、衛生保健、財務收費、教具資料等一系列的資料都進行電子管理,加速了我園現代信息技術的進程,提高了幼兒園科學管理的實效性和廣泛性。
幼兒園領導可以通過自己的網站,讓家長對教師的保教能力進行評判,園領導可以通過家長的評判,了解家長們的各種各樣的想法,了解家長們的思想動態以及對教師們的滿意程度,掌握教師的保教水平,在工作中對教師們加強管理、約束和督促,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們的服務意識,更好地服務于幼兒、服務于家長。
六、小結
信息技術的應用,對于營造一個學習型社會,對于服務于早期幼兒教育作用明顯,前景廣闊。在當前倡導有效結合《指南》和《綱要》以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關口,在中國兒童接受信息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的同時,我們要以信息技術資源為切入點,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式,相信在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之下,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的教學和管理活動中將會更好地被應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