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寫給女人的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做書女
從中學時代,許春宇就夢想能夠擁有一間屬于自己的書店――偌大而空曠,戴眼鏡穿長裙的自己可以在充滿墨香的高高的書架間穿行,信手取下自己喜愛的書冊。即使是工作后進入快節奏和高強度的IT圈,每每在焦慮或煩躁時,許春宇便會留戀曾在閱讀中感受到的心靈安逸。2006年,母親的一場大病讓許春宇更加珍視生活,也萌生了實現早年夢想的打算。“人的一生總要為你熱愛的東西奮斗一次吧。”用這句話打動合伙人入股的許春宇,決定在清華園南門開一間書館,并起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雨楓書館。
近年來,閱讀這種休閑活動逐漸被互聯網沖浪、影視等娛樂所擠占,當當等一批電子書商的出現,又造成了圖書不再按照原價出售的怪現狀。傳統商業書店在唱衰聲中急速沒落,僅靠銷售圖書不能破局突圍。許春宇選擇“女性會員制閱讀館”這一創新模式來給書館定位。會員繳納一定會費,可以在約定期限內任意借閱館內圖書,或者按7折的成本價格購買圖書。
配合女性這一主題,書館選書時將圖書分為3大類,即女人寫的書、女人看的書和寫給女人的書。顧名思義,女人寫的書的作者是女性,作者的寫作視角從女性出發,更容易和女性產生共鳴。而女人看的書范圍很廣,涵蓋了歷史、經濟、管理、哲學、宗教、親子等領域,鼓勵女性讀者廣泛涉獵,全面提高自己。寫給女人的書是指關于美容、美體、烹飪、化妝等專門面向女性讀者的書。
書店的裝飾風格更是早已在許春宇腦海里反復規劃過:以純白和紫色為基礎色調,輔以田園式的軟裝風格,悠悠的書香與女子的細膩心情連接在了一起。不少人評價說雨楓書館的看起來很像一家美容院。這也正與許春宇的初衷不謀而合:并不把書作為商品,而是試圖將閱讀變成女子的心靈保養品。
最早的女性書店起源于1970年的美國,后伴隨性別解放的浪潮相繼在世界各地興起,當時的女性書店更像表達女權主義觀點的據點而非售賣閱讀快樂的平臺。時至今日,女性書店逐漸改變經營意圖,向社團中心、非盈利機構、援助中心等社區服務類機構的方向演變,提供給女性更多的針對性閱讀服務。
書友匯
由于全國85%的出版社都集中在北京,雨楓擁有圖書品種齊全、上貨速度快的地緣優勢。然而,開業伊始,許春宇仍在圖書分類、庫存管理、動銷比例等專業問題上感到壓力。相比這種經驗上的不足,書館的市場定位更跟最初的設想出現了較大偏差。盡管雨楓在各大高校的女子社團舉辦了十分成功的預熱推廣活動,但大學生相對優越的閱讀資源和有限的消費能力決定其并不能轉化成書館的主力軍。認識到之一點后,許春宇及時將書館的目標客戶調整為20~45歲的女性讀者群,希望閱讀可以幫助女性度過生活中的諸如考學、工作、婚戀、生子等人生節點,更智慧從容地解決問題。
為了打破地域上的局限,雨楓是第一批利用網絡推廣自己經營特色的書館。許春宇在豆瓣網上開立雨楓的專屬小站,并打上了女性閱讀的標簽,有針對性地在人群中傳播品牌。之后,還有選擇性地將一些文藝類活動搬到了自己的場館,用暈輪效應豎立書館的文化旗幟。自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的記者見面令只有160平方米的清華館座無虛席并引起很大反響后,雨楓書館開始更加成熟地詮釋閱讀的定義,將同樣能帶給心靈感悟的電影、音樂等多元載體都納入到書館的服務范疇。
伴隨渠道推廣的顯著效果,雨楓的會員逐漸增多,經營中出現的問題也五花八門起來。比如,有些熱銷書大家都想一睹為快而不一定必須擁有,有些嚴肅深沉的書籍則必須留給讀者體味的時間,而有的會員則希望書館提供圖書推薦服務。針對這些需求,雨楓實施了更加細膩和立體化的服務標準。比如會員可以不限內容、不限量、不限時間地借閱任何書籍,新書、舊書、館藏書,甚至沒有開封、剛上架的新書。不限內容和數量是因為書“非借不能讀”,只要能享受閱讀就是雨楓的期許。做到不限時間則完全打消閱讀的焦慮感。針對選書的問題,雨楓更是推出了一對一服務的“書女大使”,根據每個會員不同的閱讀偏好,收集相應圖書信息定期通過電話、郵件推薦書單。為了讓經歷不同的人來到書店都能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圖書,許春宇還成立了包括專業作家、圖書編輯、記者和廣大會員組成的選書委員會。雨楓每周進一次書,所購進的圖書,完全由選書委員會決定。讀者在還書時,還會按好看、一般、垃圾這3個標準來對圖書加以評價,獎勵推薦好書的會員,獲得贈送延長會員卡期限等等獎勵。開放式的進書環境和多樣化的選書標準,使得雨楓圖書存量雖小,卻盡可能的保證了圖書的品質。
在經歷了漫長的20個月之后,雨楓清華館終于迎來了盈利。
會員消費是零售企業擴大市場份額的重要支柱,并成為零售企業收入和利潤的增長點。對于收費式會員制而言,更能夠使企業在短時間內擁有大量可支配資金。
會員制營銷的根本在于建立穩定的消費者關系,從而使顧客產生歸屬感、培養顧客的忠誠度、提升企業競爭優勢、樹立企業品牌。而運營中收集到的大量會員基本情況和消費信息可以幫助企業全面掌握和了解企業顧客群的特點,有利于進行消費分析,為改進企業的經營和服務提供客觀依據。
悅讀者
為了讓雨楓成為會員們的心靈驛站,許春宇在現有的圖書借閱之外又設計了更多俱樂部性質的活動。交流讀書心得與感受的讀書沙龍就是一種讓閱讀的快樂流動起來的一種方式。定期舉辦的電影放映會也讓閱讀的定義豐滿了許多,而基于女性特點設計的書女學堂更獲得了會員們的熱烈歡迎。學堂有學習成長型的交流會,也有包含美食、服飾等使用內容的教授課程,還包括“雨絲兒”等情感類課堂。通過這些活動,雨楓不僅增加了會員的黏性,也獲得了更多的利潤增長點。
窗外, 雨,越下越大......
今年的秋天還正兒八經的有模有樣的下起了連陰雨,已經半個多月了,幾乎天天有雨。不知誰說過,北方人上街不打傘,現在不打傘行嗎?淅淅瀝瀝,絲絲綿綿的,像一曲江南小調,清清淺淺的,淡淡飄落,似乎沾染了過多的情調。也許,那雨中深藏的故事,只有在雨的點滴飄逸中流露出來?讓靈魂里,多些溫馨,多些希望,多些美的情愫和浪漫。依窗、凝神,雨在窗外,卻浸潤了靈魂,飄逸了心靈,柔軟了心情。
曾經,我那么不喜歡秋天,更不喜歡秋天的連陰雨。可是,不知什么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地接受了這個季節,亦喜歡上了這個季節。看過我文章的人,大都以為我三十幾歲,其實俺已經一大把年紀了。是一個秋天的年齡,一個惆悵的季節。
時間,總是這么快。才記得春天那會兒,想著接下來的這個夏天,有很多事要去做去做,要去實現,又在眨眼的功夫,冬天到來,不知不覺中已走過一個個春天,一個個夏天,一個個秋天。
都說,秋來,是荒涼。我說,秋來,是詩意的開始。
秋,像個多情多夢的女子,用纏綿的雨把心事寫進云朵里,在那天涼好個秋的巷口,撐一把雨傘優雅慢行,飄在細風中的情緒,濕濛濛的,也是別樣的心動與享受。看這個世界在雨中美麗如畫,而自己,就飄在雨中。
都說,秋來,是寂寞。我說,秋來,是竹籬前悠然會南山。
秋,像個心素如簡的女子,手上淡茶賞花時,種菊養蓮獨清歡 ,用素凈的文字記錄簡約的光陰,寫給想念的人,告訴他自己的孤單,告訴他自己的歡喜。人生有太多的不完美,或許正是這樣的不完美,讓我們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執著。
找一刻悠閑,回報生命的緊張。
生活還是需要一些詩意的想法,不是嗎? 一杯茶,一段時光,簡單安穩的生活,單純而平凡的,卻是一種無言的享受。當有一天,我們還能在老去的時間里,把一些故事念起,那就是心靈上最孤寂的美麗。
越來越鐘情于這安靜的愜意的時光。沉溺。也寂寞著。人到中年,更喜歡靜謐的感覺,泡一杯香茗,打開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調制循環播放,然后,便安然地坐在這樣的時光里,讓茶香浸著音樂將心情慢慢釋放。女兒說:真服氣了媽媽了,一首曲子居然能一直循環著聽,也不嫌煩。呵呵,難得有這樣的一份清閑,忘卻忙碌,讓心境變得水一樣透明,推開歲月的窗,靜靜觀賞逝去的流年,在悄然回眸中,梳理自己雜亂的思緒,塵世中那些明媚或憂傷的念想,也便在流年的滴答聲中慢慢沁暖。
不知誰說的,外面的世界無論怎樣黑暗,我內心的世界總是荷塘月色。我很喜歡這一句話。
一碗包谷飯,一塊玉米饃,皆是生活的顏色。在喧囂、平淡的日子里心如止水,在粗茶淡飯里咀嚼生活的味道。在喧囂的城市中,你坐在窗前靜靜地品一杯茶,獨自享受著茉莉的香味,在音樂的世界里倘佯,沒有什么能夠打擾你,很泰然,很寧靜。人生多少風景,終不抵內心的自在和輕松。這種醇厚的滋味,其實就是六個字:安靜,干凈,知足。
一朵花開是寂寞的,一滴雨落下是寂寞的,連那一朵朵白云的悠閑都是寂寞的樣子。而這寂寞亦是清歡的姿態,悠然自得,不悲不喜,沒有絲毫的做作或倦怠。
總能在一些文字的背后,不經意的讀出一種帶有孤獨和落寂的憂傷,卻又在反復咀嚼中得到一些希望,讓自己不至于陷入沉悶和頹廢。雪小禪說,熱鬧總是短暫的,寂寞才是長久。而高不可攀的寂寞,那是一朵雪蓮花,又清涼,又艷麗。而我覺得,寂寞終是一朵薄涼的花,它突兀,它清歡,如一朵綻放枝頭的梨花,用與生俱來的孤意與清絕,獨自旖旎,獨自芬芳。不需要旁人的裝飾與喧嘩,它有無法用言語述說的自滿與高傲。
中年了,不那么在乎他人是不是喜歡我,而在意我喜不喜歡自己。中年的心靈比天空高遠,比海洋遼闊。中年是一本耐讀的書,書頁里內涵著春的柔美和夏的激情,蘊藏著憂傷和歡顏,流淌著理性的清泉。人生的閱歷和自信也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能夠欣賞自己,肯定自己。是的,喜歡自己的人,才能真正欣賞別人,而不是找一個人來彌補自己所沒有的。 過了半輩子,得到一個最樸素的想法就是愛自己,并渴望懂得如何去愛自己。
歲月,舔舐了女人的流韻。有一天,她的臉上,突然刻下了深深的紋,那是年輪。
經年中, 滄桑拂去嬌顏。可是,女人依然美麗,那皺紋深處,是歲月寫給女人臉上的高貴,是女人一生的財富精華。
流年里,誰人,都不曾遠離煙火。誰人,都不可能脫俗。俗耐的東西會有,可天使會永遠美麗。
就如,一個人的年齡不同,所呈現出的文字的味道便不同,這便是歲月歷練沉淀的結果。
善于發現的眼睛,需要一顆溫和的心,在不經意間,在不帶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我們才會發現離我們最近的美好。
看著自己的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自己的生活,平和、踏實、安心就好。有些東西看似無任何價值,但并不代表就不是美好的。生活中的那些美好,又何嘗不是很平凡呢。悲傷的人會快樂,快樂的人會悲傷,生活該給予我們的一個都不會少。
這個年齡了,依然那么喜歡文字。文字,是田野小徑的幽香,是心靈情緒發泄的出口,它可以是欣喜的,也可以是哀傷的,卻撩撥起人心頭不一樣的美。當一個人忐忑不安的情緒無處可傾,文字便成了心靈最好的安慰與告白。
夜深的時候,書寫著一筆來自心靈的文字,感覺到一種特別的寧靜。只要你的心純潔無暇,你的文字就可以純潔無暇。美麗的文字,不經意間喚醒了心靈的善良與感知,讓疲憊的靈魂找到了休憩的花蔭。
能夠用溫暖的句子記錄時光演變與遷移,能夠用從然的腳步行走人生,亦比他人多了一份自然平和的心態。忘記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已寫下過多少文字了,卻絲毫不曾感覺到疲憊,我感覺那是我來過人間的最美的印記。
秋,一個可以填詞的季節,雨走過這個季節,淋到詞人的肩上,寫了一闕消瘦的詞作!秋雨織簾,秋風搖夢,一簾幽夢,秋思落滿弦!低吟秋風清清的問候,淺唱秋雨淡淡的祝福,我相信:戀上冬季的女子,坐在秋的風景里,會想像有一個季節,紫雪飛舞,冬日花開!
去年11月2日,我走進了羽西在北京的家,一如她貼在自己博客上的照片那樣,很大的客廳和很舒服的沙發,陽臺上坐著她的“男朋友”――一個與真人般大小的玻璃鋼著色男人雕塑,一身民工打扮,頭戴一頂上世紀70年代的綠軍帽。羽西調侃地說:“他是這個家里唯一的男人,他是不會離開我的!”說完就哈哈大笑起來。在客廳的茶幾上,端端正正地擺放著一本巨大的語錄雕塑,整面窗臺上,一溜排開的幾十只玻璃杯里插滿了水靈靈、黃艷艷的野……
羽西依然是一襲紅衣,一張洋溢著熱情的笑臉。她是前一天剛從上海飛過來,而轉天就要去天津。并不年輕的她,與我十幾年前初次相識時沒有什么大的變化,相反人倒是越來越精神了。她真是一個活得瀟灑的女人,先是做電視,走遍世界各地,獲得了數不清的獎項。然后做化妝品,把她的口紅涂在了那么多亞洲女人的唇上。然后她又一個華麗的轉身,賣掉了化妝品公司,再次殺回到電視行業,一部大型的《羽西看世界》節目從去年起陸續在全國近四十家電視臺播出,覆蓋觀眾數億人。這還不算,她從《魅力何來》《魅力自造》到《中國紳士》,寫出了一本又一本的時尚禮儀專著。去年8月,她還應邀到華盛頓中國大使館為一百多位外交官夫人和部分外交官作關于“健身、禮儀、美容”的講座。
也許有人認為羽西是一個喜歡做秀的女人,但我知道,她是用一顆真誠的心在做秀。2002年的秋天,我應邀到上海參加了她公司10周年的慶典活動,那是一個被冠名“羽西之夜”的感人時刻,一簇簇雪白的玫瑰和茂盛的綠葉裝點著所有的圓桌,羽西對大家說:“10年怎么過得這么快!那么多的事情發生,經歷了多少酸甜苦辣,這么多的愛,這么多要謝謝的人,今天給我多少時間都不夠……”說到這,她哽咽了,淚水不可遏止地涌出了眼眶。正如她所說:“10年前,我來到中國兩手空空,什么都沒有,只有一個夢……后來,當我與世界著名跨國化妝品企業合作時,我哭了,當我站在浦東看到那么大的一塊準備建廠房的空地時,我知道從此我在中國有根了!”講到這,羽西再一次哽咽了。不知不覺地,我的眼眶也濕潤了。羽西,你在臺上,在如此輝煌成就的背景下,你是一個名滿天下的成功者,在國際上獲得過數都數不清的獎項,可是我知道,你其實更是一個感情豐富的女人,一個經歷過普通女人難以承受之傷痛的堅強女人,那么渴望愛與被愛的女人。你的故事是一首長歌,一本厚書,一部充滿傳奇與驚嘆的戲劇!但是,在這樣的時刻,你完全沒有炫耀自己的光芒,你只用了這樣幾個詞:夢想、愛和感謝。你說因為有了大家的愛,你才實現了你的夢想,你滿懷著感恩的心情,不知怎樣表達你的愛和謝意,于是,你寫了一首歌。在那個美麗的夜晚,你含著眼淚一遍又一遍地唱著那首《羽西姑娘》……
只是因為表達情感的方式不一樣,人們印象中的羽西幾乎完全是外化的――是她的發型、著裝和發音不太準確的普通話,其實很少有人能走進她的內心。畢竟是在美國那樣一個環境中長大,無論是她融入中國,還是中國人接受她,都需要一個過程。經過近二十年的磨合,今天的羽西其實已經“很中國”了。在她的新書《中國紳士》中,透過字里行間,我們看到,她除了仍然強調人們的儀表、儀態、著裝之外,更注重人們對于自我內心的修煉。她說:“一個真正的紳士,會為別人著想,尊重他人,有愛心,誠實,永不欺騙別人,永不傷害別人,有文化,有風度,有奉獻精神。基本上說,所有的禮儀的出發點都是‘為別人著想’。也就是說,一個懂禮儀的人,一定是善于從他人角度考慮,盡量不為別人添麻煩,尊重他人空間,盡可能不打擾別人的人。”
11月5日下午,羽西來到天津圖書大廈簽售《中國紳士》,身穿一件金黃色短外套的她在掛有大紅背景的簽售臺前顯得格外醒目。精干的發型襯著她一張精神煥發的面孔,面對早已等候在大廳里的眾多讀者她始終微笑著與他們交談,當一些并未買書的人想讓她在本子或者名信片上簽字的時候,她同樣微笑著一一滿足了他們的心愿,并且熱情地和每一個要求與她合影的人合影。一些上午剛剛聽完羽西在他們學校演講的天津財經大學的大學生們又追到了這里,買了書請羽西簽名。一位女生擠到羽西面前低聲問她:“女性成功最大的障礙是什么?”羽西真誠而耐心地對她說:“最大的障礙是沒有自信。如果你有自信并且愿意學習,一切都不是問題。”女生抱起簽好的書,滿意地離去。
記得那天在她家采訪時,在談到什么樣的男人魅力難擋時,羽西舉例說她最難忘的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眼神和英國查爾斯王子的嗓音,并且邊說邊惟妙惟肖地模仿,然后我們一起哈哈大笑起來。當我請她以自己關于男人的親身經歷來談談紳士這個話題,她笑著說:“當然可以!”于是,我們開始了對話――
記者:能否聊一聊生活中您感受得到的中國紳士?
羽西:我為什么要寫這樣一本關于如何做紳士的書?最簡單的原因就是中國沒有這種書,一本都沒有。寫給女孩子的書很多很多,但寫給男人的卻沒有。當時,中國企業家協會在開年會的時候,請我去作一個講座,題目是:我們中國的企業家在國際上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形象?這個話題引起了我的深思。我們中國人,不僅僅是企業家,在國際上希望讓人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呢?中國是WTO的成員,是2008年奧運會的東道主,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辦國。你看今天在北京不是正在開一個很大的非洲論壇峰會嗎,那么我們要以一種什么樣的形象出現在世界面前呢?
除了我們中華民族傳統中的一些好的禮儀要繼續保持之外,那么我們還需要一些新的與世界接軌的東西。比如說穿西裝這件事,現在西裝已經成了全世界男人都穿的服裝了,不僅僅是西方人。從西裝、西餐到商務活動和國際社交中對男人的要求是怎么樣的,我想中國人一定要了解。如果我們不了解的話,那么我們怎么會成為一個國際性的國家呢!
記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您光靠一本書能改變多少呢?
羽西:我不是強迫你改變,而是告訴你什么是正確的。這么多的衣食住行的禮儀,而且在很多不同的場合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你去參加雞尾酒會,參加一個國際性的自助餐,你應該注意些什么?這一切在改革開放前我們都是沒有的。我想,我這本書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對這些事有一定敏感的話,那么下一代就自然會做好了。我非常相信,父母親如果懂得了這些禮儀,即使不會懂得這么多,那么就一定會影響到下一代。他們就會告訴自己的孩子,打手機不要太大聲音,在公共場合盡量不要打擾到別人,去聽古典音樂會時應該如何著裝等等。舉一個例子,有一位田先生去美國留學時,房東老太太對他說:田先生,我要同你說一件事請你不要介意,但我想讓你知道,你吃飯的時候,嘴巴的聲音大得不得了!田先生很不好意思。他從來不知道他自己吃飯會有這么大聲音,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他的父母沒有告訴過他,他的老師也沒有告訴過他。如果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那他又怎么會知道呢?只有好心人才會告訴他,我就是個好心人!我寫了這本書。我這本書就是要告訴你,這個就是國際的要求。
記者:一般提起紳士這個詞,大家會覺得有些做作。尤其男人,他們不太喜歡注意小節。
羽西:小節非常重要,一個人的文明程度經常就表現在小節上。對紳士最好的理解,就是一個很會照顧別人,關心別人,很會為別人著想的人,本身就是一個最好的紳士。所有國際的禮儀,都是出于關心別人。比如你打開一個門,把這個門擋住請別人先過去,你不隨地吐痰,你不亂插隊,不都是關心別人嗎?就是說,你不要侵犯別人的空間,不要使別人感覺很不舒服。吃飯時大聲吧嘰嘴也會使別人很不舒服……要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記者:您從小就到國外生活,可能對國外的紳士了解比較多……
羽西:等等,我一向對中國紳士有興趣的呀!你知道,一個結了婚的女人對男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我一生只有5年的婚姻生活,大部分時間都是獨身。那么我看男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的。有時候一個男人很吸引你,你很自然地喜歡他,并不一定與性有關,這里面有緣分的因素。為什么有的人吸引你,有的人不吸引你,這本身就有一個緣分在里面。
記者:您能講講什么樣的男人能吸引你嗎?
羽西:我在這本書里寫過“中國紳士魅力難擋的十大特征”,1.眼神;2.嗓音;3.身體接觸;4.氣味;5.穿著得體;6.舉止得當;7.自信;8.正確表達感情;9.有文化的深度;10.真正去關心他人。我列的這些條件是我從我的切身感受中得出的,你也許有不同的條件。當然我列的這些條件可能是過于苛刻了一些。
一個男人如果吸引我的話,他一定要同我有一個眼神的接觸。如果他跟我說話時連看都不看我,我怎么會對他有興趣呢!這是最重要的一條。我喜歡我老公的原因,我第一次見到他同他吃飯時,他對我特別專注,眼神特別令我難忘。再比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同我見面時,他就那么專注地看著你,讓你感到他非常重視你同他說的每一句話,那種眼神會讓你感到自己在他眼里是特別重要的,那種感覺……啊,我在他眼里怎么那么重要啊!還有電影《英國病人》中的男主角,他在看你的時候,會讓你覺得他的眼神非常深遠,后面還有很多內容,有許多超越了語言的表達。當然,也有一些男人的眼神是不懷好意的,這也是一下子就能感覺得到的。我還喜歡男人好聽的嗓音,我同英國的查爾斯王子交談的時候,我首先就覺得他的嗓音好得不得了,聽他的聲音我真陶醉!聲音是一個男人最性感的部分。再比如氣味,有些男人是臭的,如果一個口臭或者身體有臭味的男人,女人會有興趣嗎?所以說,一個男人首先應該是干干凈凈的。一個干干凈凈的男人怎么可能不會給女人一個好的印象呢!我并不是說要他一定要穿得多帥,穿得隨便也沒關系,但要干凈呀!包括手指甲,也一定要干凈!
男人魅力中最重要的就是真正去關心別人。過去我的那些男朋友總抱怨說:羽西,你老這么忙,什么時候才有時間來陪我呢?可有一天,有個男士對我說:羽西,你總這么忙,我有什么能幫到你呢?哇,我好感動!這種魅力我怎么能擋呢?我當然就嫁給他了。
記者:在您心目中,您認為最具紳士風度的中國男人是誰?
羽西:。在老一輩革命家中,他是最有紳士風度的,所有見過他的外國人都這樣認為。為什么?他很會關心別人,處處為別人著想。雖然他穿得很樸素,只是中山裝,但他的紳士風度、人格魅力是人人都認可的。
記者:也許在您的生活中,接觸的高層男士多一些,那么對于普通的中國男人來說,沒有多少錢,也沒有什么身份地位,他們怎樣成為中國紳士呢?
羽西:如果我的要求是關心別人的話,那么誰又不可以做到呢?我并不是說你一定要穿名牌,我只是要求你的衣服干凈,從這個角度來說,成為紳士并不難。但如果你是做國際商務的話,那么對紳士的要求又不一樣了,這是一個國際的要求。我們要知道在各種各樣的場合應該怎樣做,一些很細節的東西,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
記者:雖然您只有5年短暫的婚姻,但從這本書能看得出來,您曾經的老公對您有很深的影響,他在您心目中是一個紳士嗎?
羽西:這本書如果你細心地看的話,其中有很多他的影子。比如他同我一起出門,看到地上有一張紙,他會立刻撿起來去找垃圾筒,有時候會走一條街的。他用完洗手間,會擦得很干凈,像沒有人用過一樣。在他的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作為國際紳士的品質。
記者:我在您書中看到一句話是“想更有男人味嗎?那就讓女人感覺更女人。”您的意思是,男人如果足夠紳士的話,那么女人就會更溫柔,是嗎?
羽西:當然是啊!我舉例說,有一天晚上我在洛杉磯和朋友吃飯,坐在我旁邊的正好是米高?約克(Michael York),一位頗有名氣的英俊電影明星。我一走到餐桌旁,他便立刻站起來幫忙把椅子拉開方便我坐下。當我說我沒想到洛杉磯這么冷時,他立刻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給我披上……這時我就想,他真是個紳士。他會讓我覺得,我好有女人味啊!
記者:其實中國男人也有很紳士的,只不過我們表達的方式不一樣。
羽西:我們中國人有些敏感點與外國人是不一樣的。比如我正在吃飯,有外國記者來采訪,他不會管你吃不吃飯,他就會在你一邊吃飯時一邊問問題。而中國的記者會說,你先吃吧,我們等你。比如說,在一個餐館里,外國人很敏感你怎樣對待一個服務生,他們不會大喊大叫“給我杯水!”“買單!”不會的。前兩天我在飛機上,聽到兩個中國人用很大的聲音說話,使整個機艙的人都能聽到,這樣的事在外國人身上是不會發生的。
記者:有些男人可能不是不想做紳士,而是不好意思對女人那么殷勤。
羽西:其實有時候,男人是需要女人來引導他們做紳士的。比如在國內的機場,我經常看到一些單獨出門的女人拿著好多行李,周圍都是中國男人,卻沒有人主動幫助她。如果是我,我就會同旁邊一位男士說:先生,對不起,你能來幫幫我嗎?這些行李好重啊!我要他們做紳士!你要開口呀!我們做女人有個責任,要求他們、引導他們做紳士。當一個男人幫助了一個女人時,他也會有成就感。如果我們的身邊紳士多了,那我們女人會更像女人了。
記者:大多的中國男人不愿意在外表上下功夫,總覺得那是女人的事。
羽西:無論男人女人,你的外表怎么樣,不要覺得很膚淺,它是你的第一張名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外表主要表現在你的化妝和服飾的搭配。化妝的基本點就是揚長避短,如何把你的長處展示出來,把你的短處用化妝的技巧掩飾。而服飾就更簡單了,如何打造一個完美的衣櫥?色彩很關鍵。因為我們是黃種人,混合的顏色會使我們的皮膚看上去更黃、更暗,純粹的顏色會使我們看上去更漂亮。
記者:您書里還少量地談到了教育子女的問題。您小的時候,您的父母給了您什么樣的教育?
羽西:從小我媽媽給我的印象,她很干凈,盡管穿得是棉布的旗袍,但在一些花邊等細節方面都很講究。在我的印象中,我媽媽永遠都是香香的。我爸爸絕對是個紳士,為別人著想,有文化有風度,懂禮儀,懂音樂,繪畫……他是很有情趣的一個人。我們姐妹幾個有今天,是與我父母良好的教育分不開的。我今天對于財務的管理、對人的誠實度、對人的真誠等等,都來自于父母從小的教育。我記得我小時候好多年,家里總有一位先生住在我們家里,我不知道為什么。前些年我才知道,這位先生當時破產了,沒有錢,我父母就請他到家里來住,幫助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中國人不是說“三代才出一個貴族”嗎,培養一個貴族的話,要用三代人的時間。但是現在如果我們這一代人愿意開始學習的話,認真教我們的下一代,也許就用不了那么長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