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肝硬化護理問題及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作者單位:163712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四醫院
2006年7月至2009年4月,本科共收治肝硬化患者82例,采用治療配合精心護理措施,明顯提高了其好轉率,取得了較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科收治的82例肝硬化患者中,男58例,女24例,年齡46~72歲,平均(52.3±5.1)歲。發病原因為肝炎所致50例,酒精所致15例,藥物所致11例,其他因素所致6例。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肝硬化患者由于極度乏力、惡心嘔吐、納差、腹脹腹痛、腹部膨隆、行走和呼吸困難等不舒服癥狀和自身形象改變,很容易產生焦慮、煩燥和恐懼的心理,對患者護理人員要給予細致耐心的解釋、鼓勵和安慰,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消除其顧慮,保持樂觀的心境,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指導家屬給予心理支持,多與患者溝通,使患者處在最佳心理、生理狀態下主動接受治療及護理操作,并鼓勵其說出自己的感受,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2 休息與 輕度腹水患者可采取平臥位,對于大量腹水患者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可采取舒適或半臥位以降低橫膈緩解呼吸困難或心悸,水腫明顯者可適當抬高雙下肢,以降低膈肌緩解呼吸困難。按時協助患者翻身,觀察受壓處皮膚,定時更換受壓處棉墊、水墊或氣圈等,陰囊水腫者使用陰囊托,保持患者床鋪清潔平整,預防壓瘡的發生[1];有皮膚瘙癢者,可用溫水擦拭以保持皮膚清潔,或遵醫囑涂抹爐甘石洗液止癢,避免抓傷皮膚防止感染的發生,并每日監測體質量和腹圍,并詳細記錄24 h出入量。
2.3 環境準備 室溫保持在25℃左右,濕度保持在40%~60%,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保證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嚴格控制參觀及探視人員,努力為患者創造良好的休養環境,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4 飲食護理 正確的飲食護理是緩解穩定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進食高蛋白、豐富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低鹽或無鹽飲食;限制水鈉攝入,水限制在1000 ml/d左右,鈉限制在2.0 g/d,蛋白質以1~1.5 g/kg為宜,最好是含有各種氨基酸的牛奶、蛋類、魚類等高價動物蛋白為佳。攝入食物應新鮮可口,柔軟易消化,無刺激性,少食多餐,嚴禁飲酒,勿進食粗糙、堅硬及帶刺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的發生;可進食如香蕉、柑橘等含鉀高的食物,或遵醫囑正確口服氯化鉀,預防低鉀血癥[2];并適量進食瘦肉、蛋類、乳制品等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以利腹水消退和體質恢復,但如有腎功能下降或肝昏迷先兆時應控制或禁食蛋白質攝入,防止肝性腦病的發生。
2.5 排便的護理 便秘可使腹壓增加發生臍疝,宜給患者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及易消化的食物,如若發生便秘,可給予緩瀉劑,忌用肥皂水灌腸,以免誘發肝性腦病。
2.6 皮膚護理 護理上要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和完整性,因患者腹部膨隆,皮膚繃緊發亮,變薄,很容易擦傷引起感染等[3],應給患者穿著寬松的棉質內衣,溫水擦浴,出汗多時及時擦干更衣,如有臀部、陰囊、下肢水腫,可用棉墊或水墊墊于此處受壓部位,以減輕局部壓力,改善血液循環,并定時協助翻身,翻身時動作輕柔,以免擦傷皮膚,防止褥瘡發生。
2.7 并發癥的護理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如若飲食不當,可誘發肝性腦病或再出血,出血時應禁食1~3 d,具體可根據病情適當延長,待出血停止后,應避免給予粗糙、堅硬的食物及刺激性的食物,如酒、辣椒等,給予溫涼流質飲食,少量多餐,進食應細嚼慢咽,防止過熱過量誘發再出血。
2.8 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及家屬出院后的注意事項以及定期復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有關本病的一般知識和自我護理能力,指導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及飲食質量,少食多餐,適度活動,勿生氣、勞累,避免感冒,保持心情愉快,減輕心理壓力,樹立自我護理意識,定期門診復查,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就診,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3 討論
通過恰當合理的護理健康措施,減輕了肝硬化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生活狀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時把握治療中的重點環節,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觀察,善于發現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及時分析,及時實施與疾病和身心相關的全方位的護理對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社會效益,提高臨床好轉率,預防疾病的復發,延長了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梁秀輝,孫小平.肝硬化患者自我護理現狀及健康教育對策.當代護士,2006,(2):93-94.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服務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患者醫療服務的質量也推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醫療形勢下,衛生部門號召各大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我院領導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在消化內科建立了試點病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10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護理干預組(各55例)。對照組,男性50例,女性5例,年齡38~88歲,平均63歲;干預組,男性47例,女性8例,年齡29~77歲,平均53歲。所有患者均符乙肝后肝硬化診斷標準,主要臨床表現為嘔血、黑便、消瘦、貧血等。出血誘因:主要有飲食不當、過度疲勞、精神刺激等。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干預組采用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模式進行護理。干預組患者除了積極治療外,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由所分管的責任護士負責住院期間所有的護理。包括收集病史,了解病情,根據病因、診斷結果、臨床表現、陽性體征等,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綜合評價,并結合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特征、生活習慣等制定護理計劃,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在實施干預中注意收集臨床反饋信息再作適當的調整。
1.2.1心理干預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理負擔重病程長,無特效藥物治療,容易復發,反復住院,給家庭增加沉重的經濟負擔。患者既要承受軀體痛苦,又要接受精神折磨,使患者苦不堪言,產生顧慮及自卑、抑郁心理,加之出現消化道出血,更是緊張、焦慮、恐懼,擔心自己會有生命危險,對疾病的治療護理幾乎喪失信心,從而加重病情。因而做好有效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責任護士要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幫助患者創造有利于治療和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
1.2.2健康指導 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其最想知道的、最重要的知識和信息,講解本病知識及疾病發生的原因、癥狀、治療方法、護理措施、疾病的轉歸、愈后等。使之對疾病知識及治療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配合。指導家屬做好消毒隔離方法,重點強調家屬與患者的牙刷、剃須刀等生活用品及用餐、餐具等必須分開。幫助患者及家屬識別早期出血的征象及應急措施,出現嘔血或黑便時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身體活動和搬動。做好飲食指導,對于急性出血的病員應絕對禁食,對于少量出血或沒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可選用溫涼清淡無刺激性流質,出血停止后的患者,應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半流質軟食,開始少量多餐,完全正常后改為正常飲食。禁止食用酒類、產氨、產氣過多的粗糙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多飲水。
1.2.3認真細致觀察病情,做好預見性護理 ①休克:按時測量血壓、脈搏。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表現為血壓下降和脈壓差縮小。如患者出現頭昏、心慌、面色蒼白、出冷汗、肢體冷感、血壓下降、脈搏細速等休克表現時,應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有效止血和搶救。抗休克、迅速補充血容量應放在一切醫療措施的首位。輸液開始滴速要快,快速大量所輸入的液體應適當加溫,防止引起不良反應,而且要選擇粗針頭和容易固定的較大血管。要密切觀察整個輸液過程,防止發生肺水腫或誘發再出血。②肝性腦病:主要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是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最嚴重的并發癥,也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出血、蛋白質食物攝入過多、酒精、感染、便秘、大量利尿及放胸腹水等都是肝性腦病發作的誘因。應及早識別、去除其誘因。讓患者絕對臥床,做好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因晚夜間是消化道出血的好發時段,故晚夜間護士要加強巡視,做好晚餐飲食指導很重要。此期應限制蛋白質飲食,起病數日內禁食蛋白質,神志清楚后從蛋白質20g/d開始逐漸增加至1g?kg-1?d-1,植物蛋白較好。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基礎護理合格率、護理滿意度、心理問題的改善情況、健康教育知曉率。基礎護理合格率:由護理質控組按基礎護理考核標準進行打分;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心理問題改善的效果評價:護理前后采用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的心理問題進行調查測評。SAS、SDS分別有20道題組成,將患者所填寫的各個得分相加之和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數部分為標準分,兩者標準分的分界值均為50分,≥50分為焦慮、抑郁。健康教育測評問卷共10分,0~3分為不知曉,4~6分為部分知曉,8~10分為知曉。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基礎護理合格率、護理滿意度、健康教育知曉率比較,干預組高于對照組,經χ2檢驗,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是夯實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改變過去全部由家屬承擔生活護理的局面;其次是簡化護理文書書寫,所寫內容表格化,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因護士工作忙碌或業務水平低而出現護理工作項目漏項錯項。真正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改變了過去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于書寫,而忽略深入病房和患者溝通交流、通過給患者洗頭、喂飯等來觀察發現病情變化的重要性,有的因此給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經濟損失,甚至是延誤病情,喪失最佳搶救時機而失去生命。這些慘痛的教訓值得深思,也正是推動護理模式向科學化、人性化發展的重要原因。
優質護理亦更加注重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患者從入院到出院,期間的休息與活動、用藥、飲食、檢查、治療等一系列相關知識,無不有護士一一指導、實施直至完全掌握。焦慮、抑郁、自卑、恐懼、孤獨無不有護士日夜陪伴,適時疏導,反復耐心講解,直至緩解不良情緒,對治療充滿信心。并始終把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貫穿于患者整個住院的全過程。
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病情危重,除做好急救護理外,干預組把優質護理服務的理念貫穿在每項護理工作中,把基礎護理和人文關懷貫穿于護理全過程,把患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已取得滿意的效果。
總而言之,乙肝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必須要有針對性,優質護理方案的制定也必須要符合該病癥的特殊情況,進而有效的對疾病進行治療[1-3]。
參考文獻:
[1]董開蘭,蘇婷.護理干預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0(32).
【關鍵詞】 肝硬化; 黃疸; 集束化護理; 效果; 體會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2-0097-03
doi:10.14033/ki.cfmr.2016.22.051
肝硬化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在我國大多肝炎發展以肝硬化為主[1]。當肝硬化進展到失代償期時,肝細胞發生炎癥腫脹和壞死等損害時,肝臟攝取、結合和排泄膽紅素的能力明顯下降,出現黃疸,表示肝細胞已發生嚴重損害,提示預后不良。該類患者的并發癥較多,病情比較復雜和嚴重,治療棘手,療效欠佳。同時患者會出現較多不良心理反應,給臨床治療和護理帶來負面影響。集束化護理是指每個元素都經臨床證實,能提高患者結局的一組護理干預措施[2]。近年來,筆者對肝硬化伴黃疸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措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12月筆者所在醫院傳染科收治的肝硬化伴黃疸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臨床確診,排除終末期肝硬化,排除合并肝性腦病、消化道大出血、嚴重腹水和感染等并發癥。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49~75歲,平均(59.6±6.7)歲;病程6.5~26年,平均(13.7±4.8)年;肝炎后肝硬化56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TBiL(286.5±78.4)μmol/L,ALT(147.6±53.7)U/L。按患者入院日期的單雙數,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隨機抽樣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按傳染科常規護理進行。
1.2.2 觀察組 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護理體檢,了解患者病史、病情、個人和家庭等基本情況,并進行心理評分,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分析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治療護理難點等情況,制訂個體化集束化護理計劃;在傳染科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并采用PDCA循環作為運轉和檢驗的基本方法,使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改進[3]。
1.2.2.1 專科護理 動態觀察患者有無思維認知度、理解力和記憶力的減退,有無性格改變和行為異常,謹防發生肝性腦病。合并腹水的患者應取半臥位休息,可使膈肌下降,利于呼吸運動,減輕呼吸困難和對心臟的壓迫。準確記錄患者的出入水量、體重、腹圍等變化,檢測肝腎功能、血清電解質和酸堿的變化,及時發現和糾正水電酸堿平衡失調,積極防治各種感染,以防誘發肝性腦病和肝腎綜合征的發生[4]。按照醫囑規范合理使用藥物治療,嚴格執行護理技術操作規程,藥液應現配現用;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提高用藥依從性。注意做好自身職業性防護工作,特別是銳器針刺傷,患者血液、體液的接觸,醫療廢物的規范化處理等。
1.2.2.2 心理干預 肝硬化伴黃疸患者的病程已久,病情反復多次發作,呈漸進性發展,大多患者出現恐懼焦躁、抑郁不安、悲觀失望等不良心理反應。護士應以熱情的態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的基本知識、防治要點和注意事項,介紹以往治療成功的病例,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加強護患溝通,多鼓勵和支持患者,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訴求,緩解患者自卑抑郁的心理。請患者親屬和朋友共同關心和幫助患者,適當增加探視次數,解決醫療費用等實際困難,讓其感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的溫暖,樹立其戰勝疾病的信心[5]。
1.2.2.3 生活指導 患者肝功能較差和出現并發癥時,應多臥床休息,減少體能消耗,減輕肝臟負擔,可促進肝臟血流量,有助于肝細胞的修復和腹水、水腫的消退。病情允許時可適當下床活動或戶外活動,循序漸進增加適宜的體育活動。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病室應定時開窗通氣,室溫維持在20 ℃~22 ℃,濕度維持在60%~70%,做好消毒隔離工作[6]。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治療的需要,制訂合理的膳食計劃。以優質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低鈉低鹽和易消化清淡飲食為主,營養搭配均勻,合理安排三餐;禁忌進食粗糙堅硬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食管下段胃底曲張的靜脈叢,引發上消化道出血。
1.2.2.4 皮膚護理 肝硬化伴黃疸患者因膽鹽在皮下淤積,直接刺激皮膚感覺末梢,常引起皮膚頑固性瘙癢。應指導患者保持皮膚清潔,每日用溫水沐浴或擦浴,但避免水溫過高和使用有刺激性的皂類及沐浴露,從而刺激皮膚,加重皮膚干燥和瘙癢;可以適當使用性質柔和的潤膚品,減輕皮膚干燥。被服宜清潔干燥、柔軟寬松、輕暖適宜;臥床患者應定時翻身和更換,以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后發生壓瘡和皮膚感染。皮膚瘙癢嚴重者可適當給予止癢處理,盡量使用藥膏外搽,避免使用對肝功能影響的藥物。因患者血小板低,機體抵抗力差;應剪短患者的指甲,囑患者切記勿用手搔抓,以免皮膚破損引發感染[7]。
1.3 觀察指標
1個月后,統計兩組患者的治療好轉率,新發生腹水、感染、大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復查ALT、TBiL等生化指標,再次行焦慮自評量表(SAS);發放問卷式調查表,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治療好轉率、并發癥發生率、SAS、ALT、TBiL和患者滿意度評分等方面進行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集束化護理促進了患者的恢復
肝硬化伴黃疸是病情發展到肝功能失代償期的一個比較嚴重的階段,表示肝細胞壞死比較廣泛和嚴重,同時可能會出現腹水、門脈高壓等并發癥,提示預后不良。集束化護理是將循證醫學的文化理念,引入到床邊護理管理中,為重癥患者普遍存在的某種疾病或難治的疾病、可能發生的重點問題等,創造最佳的實踐指南,制訂和全方位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8]。筆者分析和患者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急需解決的重點,特別是對患者治療和預后產生明顯影響的因素;筆者對患者給予專業的護理措施,將分散的護理資源集合起來,對患者采取整體治療和護理,對治療護理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難題采取預見性的措施,采取集束化的方式進行實施,可以明顯促進患者肝功能的恢復,提高治療和護理質量。
3.2 集束化護理改善了患者的預后
較多肝硬化合并黃疸患者因為病程較長,多次反復發作和漸進性加重,常會出現恐懼焦躁、抑郁不安、悲觀失望等不良心理反應,不能很好的配合臨床診療和護理工作,治療依從性下降,影響患者的治療和預后,需要給予更為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筆者對每一位肝硬化合并黃疸患者進行護理體檢,詳細掌握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情況,并對其日常起居、生活習慣、飲食、康復鍛煉等方面進行健康宣教和指導監督,糾正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性;對每一位患者根據其不同的心理特點,給予個體化的心理護理干預,顯著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了治療護理依從性,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生活質量,延緩疾病的進展,改善了患者的預后。
3.3 集束化護理提高了傳染科護理質量
通過集束化護理管理的開展,傳染科護理人員加強了三基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的培訓和學習,增強了人員崗位職責,提高了護患溝通協同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和凝聚力,提高了護理人員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得到顯著的提高。通過對肝硬化伴黃疸患者開展集束化護理管理,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式和專業的護理措施,加強醫患的互相理解和信任,提高了患者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建立了和諧的醫患關系,減少和避免了護患糾紛,使傳染科的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性的改進和提高,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曾麗紅,謝燕嫻,張麗仙,等.護理干預對肝硬化腹水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2):70-71.
[2]吳雪華,鄭紅霞.集束化護理對肝硬化患者的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4):74-75.
[3]王美娟.集束化護理在預防人工氣道患者腸內營養誤吸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4):91-93.
[4]趙梅.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鉀血癥的病情觀察和護理[J].全科護理,2015,10(12B):3296-3297.
[5]李靜.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5):65-66.
[6]羅滿霞,陳英武.集束化護理對預防神經外科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2):113-114.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67例有誘因可查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因飲食不當誘發出血的病例數為3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5例,年齡25~72歲,平均年齡48.5歲,大多數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硬化,其次為長期酗酒。
1.2 結果:經過患者與醫護人員的積極配合治療,制定合理的護理計劃,采取恰當的措施,36例患者中33例好轉,自動出院2例,死亡1例。
2 急救與護理
2.1 急救措施: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備好各種搶救藥品和器械,心電血壓監護,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神志的改變,注意肢體濕度、皮膚與甲床色澤,觀察嘔血、便血的量、顏色,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局部用冰生理鹽水或凝血酶口服,可達到收縮血管,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善寧可選擇性收縮血管,減少內臟血流量,降低門靜脈壓力,該藥止血效果好,副作用少,作為首先藥物,明顯降低了死亡率。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通過直接壓迫曲張出血的靜脈而達到暫時止血的目的。內鏡治療:采用硬化劑注射,止血率可達70%~90%[1]。如仍無效可行緊急外科手術治療。
2.2 重視飲食指導:因飲食不當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誘因[2],故對患者的飲食指導不容忽視,是減少再次出血的重要環節,尤其對有出血史的患者要反復強調,可以舉些因飲食不當而出血的病例,使其充分認識注意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并向患者傳授與疾病有關的飲食常識,指導患者食物的選擇,原則上采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清淡易消化食物,嚴格禁酒。但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分別而定:(1)肝功能顯著損害、血氨偏高或有肝性腦病先兆者,應限制或禁食蛋白質,蛋白質不應超過每天50克,并以植物蛋白為主。(2)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病人出血期間應禁食,出血停止24小時后可給溫涼流質飲食,以后逐漸過渡到半流質、軟食。進食時要細嚼慢咽,避免質硬不易咬碎的食物,如油炸食品、果仁、肉干等;避免將雞骨、魚刺等咽下;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或調味品;禁飲酒。
2.3 加強心理護理:慢性肝病病程長,易復發,患者難免出現多種心理問題,如緊張、恐懼、焦慮等,這些不良的心理可加重病情,甚至誘發再出血,故加強心理疏導至關重要。首先,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避免不良刺激,耐心聽取患者的不滿、不安的訴說,適時開導,教會患者如何作自我心理調整,介紹成功病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在治療間隙,給患者讀報,講一些趣聞,既分散了注意力,又愉悅了心情,并可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對解除患者的心理問題也有很好的幫助。
3 小結
3.1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常有一定的誘發因素,如:惡心、嘔吐、咳嗽、負重等腹內壓增加或粗糙食物機械損傷,胃酸反流腐蝕損傷等。而其中飲食不當占比可達50%~60%,是引起出血的第一誘因[2]。治療上首選血管活性藥物,藥物止血治療無效者可選用三腔二囊管填塞、內鏡下硬化劑注射及外科手術治療[1]。在護理環節,則提出積極的措施,加強病情觀察、飲食和心理護理,有效止血,預防再次出血,是降低病死率,延長肝硬化患者生存期的關鍵。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綜合性;護理干預;并發癥;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1-008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cirrhosi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3, 60 ca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ethods of ca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of 30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 of 30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symptomatic care,while intervention group treated with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care intervention,the efficacy,bleeding, hospitalization time,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0.0%,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3.3%,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
[Key words] Cirrhosi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tegr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lications; Satisfaction
為提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搶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我院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制定了綜合性的護理干預計劃和護理措施,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指導,積極尋找誘發因素,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使其更好地配合醫生進行搶救治療,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發生,從而提高生存質量[1,2]。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對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如心理干預、基礎護理、飲食干預、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等,旨在提高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間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0例患者納入本研究,均知情同意,臨床表現主要為嘔血、黑便39例,上腹不適、惡心、心悸、出汗25例,皮膚黏膜出血8例,伴黃疸11例。60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級:A級21例,B級33例,C級6例。根據護理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肝硬化類型、Child-Pugh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對癥護理,禁食、止血、補充血容量、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等,干預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 心理干預 患者由于病程長,反復出血,易喪失信心甚至有自殺傾向。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多作語言與非語言溝通,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并予耐心的解釋,使其消除緊張、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靈活運用溝通技巧,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感受,或者通過聽音樂、看電視小品等激感,消除厭煩情緒;多與患者的家人、朋友及其他人進行溝通,使患者在精神和物質上獲得鼓勵幫助與支援扶持。
1.2.2做好基礎護理 出血期間絕對臥床休息。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阻塞氣道引起窒息。做好口腔護理,每日2次。準確記錄24 h尿量,必要時留置導尿并做好護理。做好皮膚護理,保持床鋪平整、清潔、干燥,防止發生壓瘡。如患者出現躁動應加床擋,防止墜床。
1.2.3 嚴密觀察病情 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及神志改變。如發現嘔吐物由咖啡色轉為鮮紅色,黑便次數增多,色澤轉為暗紅色,脾臟腫大未恢復,均提示出血未止或再次出血。
1.2.4飲食指導 急性出血期禁食。禁食期間補充足量的液體、電解質。進食不能過多,少量多餐。出血停止后可進半流質或軟食。予以營養豐富和易消化的食物,不要進食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1.2.5 用藥指導 告知患者及家屬所用藥物的藥名、作用、劑量、給藥時間及方法,教會患者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同時向患者說明切勿病急亂投醫,或盲目用藥,以免用藥不當而加重肝臟負擔,導致病情加重。
1.2.6 健康教育 指導患者運用自護理論,做好自我護理,提高自我護理的能力。教會患者及家屬早期識別出血征兆及應急措施,幫助患者及家屬掌握相關疾病的知識。告知患者合理飲食,戒煙戒酒。叮囑患者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勞累、情緒激動等誘發因素,定期隨診。
1.3 療效標準[3]
顯效:用藥12~24 h內,嘔血、便血等癥狀停止,沒有出現惡心現象,血壓穩定,收縮壓≥90 mmHg,舒張壓≥60 mmHg,脈搏≤ 90次/min,大便(1~2)次/d,大便由柏油樣轉為褐色或者黃色,治療48h后, 連續3次大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陰性;有效:用藥24~48h內,嘔血、便血等癥狀停止,血壓和脈搏處于正常范圍內,大便(2~3)次/d,治療72 h后,連續3次大使潛血檢查結果為陰性;無效:治療48 h后,仍有嘔血、便血等癥狀,血壓和脈搏不穩定,出現惡心、嘔吐、便意頻等現象。
1.4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消化道再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護理滿意度(設計調查問卷,全部回收,包括服務態度、操作技術、病房環境等方面,滿分100分,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80分基本滿意,80分以上為滿意)。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后,干預組患者治療后有效率達90.0%,無一例死亡,對照組有效率達73.3%,死亡1例,兩組療效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臨床的急危重癥之一,病情兇險,死亡率高達50%。有效的急救措施和合理的護理方法對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義[4]。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出現焦慮、悲觀、抑郁等負性心理狀態加重出血,做好有效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及時對患者疏導、解釋和支持,以從容的態度、親切的語言、認真地答疑、果斷的決策和沉著、冷靜、熟練的操作,給患者以安全感,并向患者介紹搶救成功的病例,減輕其精神緊張、恐懼等心理,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同時,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飲食指導,要求患者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飲食,戒煙、戒酒,保持適當運動,合理安排休息,加強營養等。藥物指導也是護理干預的重要方面,要求嚴格遵醫囑用藥,掌握所用藥物的藥理作用、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如靜滴生長抑素、垂體后葉素速度不宜快,垂體后葉素過快會引起腹痛、心律失常誘發心肌梗死[5]。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觀察并記錄出血患者的血壓、呼吸、心率、咯血和便血的顏色及血液量[6]。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神志模糊、血壓下降、情緒不穩、臉色發白等體征,準備輸血、輸液,補充血容量,及時進行搶救,避免出現失血性休克。加強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糾正不正確的生活習慣;耐心講解按時服藥、合理進食、避免疲勞等的重要性,做好出院指導,防止再次出血及防止疾病復發,提高患者保健知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延緩疾病惡化的進程。同時,通過調查了解到,住院期間護士主動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的健康知識、藥物知識和飲食、活動知識及并發癥的預防等,大大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融洽醫患關系,提高了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質量[7-14]。本研究表2~4結果表明干預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達90.0%,干預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干預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達96.7%,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與朱素堯[15]的報道相符。
綜上,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可明顯提高療效,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吳瑛. 內科護理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28.
[2] 潘希東. 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分析[J]. 當代醫學,2010,16(19):14-15.
[3] 張俠,許和平,楊然然. 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62例觀察[J]. 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0,22(6):668-669.
[4] 楊永強. 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特點[J]. 中國當代醫藥,2010,17(9):171.
[5] 張娟. 護理干預在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J].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2,34(2):108-109.
[6] 陳凌華. 臨床護理路徑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研究[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5):37-38.
[7] 劉小林. 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誘因分析及預見性護理[J]. 實用心肺腦血管病雜志,2009,17(1):53-54.
[8] 徐長秀.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護理[J]. 護理研究,2009,23(1):31-32.
[9] 吳海燕,李春芳.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73例護理體會[J]. 寧夏醫學雜志,2009,31(8):765-766.
[10] 周明芬。護理干預在奧曲肽治療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5(7):47-48.
[11] 史立風,王少玉.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9例護理體會[J]. 齊魯護理雜志,2007,6(2):38.
[12] 史永琰. 健康教育干預對預防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研究[J]. 中國實用醫藥,2012,7(5):240-241.
[13] 石榮靜.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10):47-49.
[14] 陳彩芳,卓永寧,江美鑾. 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2009,4(2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