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四大避暑勝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雞公山;中外關系
在雞公山的相關研究中,姜傳高長期從事雞公山歷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創辦了《雞公山文史研究》期刊(1-7期),通過對史書、案卷、文稿和在山居留過的老人的回憶加以歸納整理,將雞公山走過的漫長歷程趣味性的再現給廣大讀者。姜老經常在博客中譯介近代在雞公山避暑西人的回憶錄,更新關于雞公山的相關研究成果,但是姜老的研究側重于對史料的挖掘。
筆者通過對知網、萬方、維普等數據庫進行搜集整理,發現三個規律:第一、在一些有分量的專著中涉及雞公山,界定雞公山的性質,涉及“雞公山德產處理”問題,另外在一些傳教士的回憶錄中間有論述;第二、將四大避暑地結合起來進行比較研究,從宏觀角度探尋避暑地的開辟、發展、經濟效益等各方面的問題;第三、從各種不同側面來探索雞公山的情況,比如說文化、經濟、旅游、建筑、生物學、外交等角度研究雞公山。具體表現如下:
一、總體性研究
在總體性研究中,如費成康主編的《中國租界史》,該書是國內較早一本對“避暑地”進行定義的學術專著,詳細論述了“避暑地”與“租界”在風貌、開辟、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的差異,在其他關于租界史研究的幾本專著中都多少涉及了一點關于雞公山的內容。日本學者川島真在《近代中國外交的形成》一書相關章節中提到了“雞公山案”,作者的側重點是在分析“一戰”結束后在德國避暑房屋分配過程中交涉署的作用,以及中央與地方、地方交涉員與中央的微妙關系;此外,雞公山的開發與西方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當時生活在雞公山的美國路德宗傳教士回國后保存了關于雞公山的部分檔案,另有一部分傳教士在回憶錄中也有關于雞公山的相關記載。研究美國文化的齊小新的《口述歷史分析――中國近代史上的美國傳教士》,書中專門一章論及雞公山,通過在雞公山生活過的傳教士的親口敘述,使我們對雞公山的那段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綜合比較研究
此方面多將雞公山和其他三個避暑地結合起來研究。浙江大學李南的博士論文《中國近代避暑地的形成與發展及其建筑活動研究》一文從建筑學的角度,詳細論述了雞公山等四大避暑地的開辟過程以及不同時期的建筑活動;蘇州大學呂曉玲的博士論文《近代中國避暑度假研究(1895一1937年)》該文側重在旅游史和社會史方面,全面勾勒了近代避暑度假的概貌,論述了四大避暑勝地的概況,分析其所產生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效應,進一步論述了四大避暑勝地的收回過程;最值得一提的是張慧真的碩士學位論文《近代中國避暑地的形成與發展》一文,是目前國內少有的以“避暑地”為研究對象的專題論文,主要從中外關系、社會史、旅游史的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國避暑地的歷史,相關章節論述到了雞公山的開辟、收回交涉過程,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但是由于其在臺灣地區,其所運用的資料多為中研院近史所所藏的外交檔案,然而,近代地方交涉的部分檔案多保存在大陸地區,像湖北檔案管里面保存了許多關于雞公山、湖北交涉署的檔案資料。由于她無法取得,所以缺乏檔案資料的相互印證,得出論點難免有點偏頗。以上論文均把四大避暑勝地結合起來研究,在論述避暑地的形成過程中對雞公山租地交涉都多少涉及,且所引資料基本相似,除了張慧真在行文所引資料中運用了部分外交檔案,其他均未涉及。此外還有幾篇碩士學位論文,例如,浙江大學自然地理學院李燦的《四大避暑圣地比較研究》等等,在此不在一一列舉。除了學位論文之外,還有一些期刊論文,介紹四大避暑地,這方面的論文也有許多。
三、專題性研究
雞公山的專題性研究,起步于1985年,相關的專著有《雞公山志》、《雞公山》、《到雞公山看老別墅》、《雞公山史海拾貝》等一系列著作,但目前我們通常把它們列入資料范圍。
除上述專著外,還有相當部分學位論文,有代表性的是張明瑜的碩士論文《論雞公山避暑地的形成與影響》從歷史學和社會史角度論述了雞公山的開發與雞公山對于當地社會發展變遷以及近代化的影響;有從旅游學的角度論述,宋晨的《山地度假旅游開發中的利益相關者研究---以雞公山為例》本文應用文獻分析和案例研究,通過分析國內山地度假旅游開發的發展概況和存在的問題。還有從建筑學角度來研究雞公山的;在期刊論文方面,陳越的《雞公山的歷史沿革與風景特色》則主要從歷史沿革、風景特色方面評述了雞公山近代在風景園林、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方面的概況;有從建筑學角度研究的,姜傳高的《雞公山近代西洋建筑》一文綜述和回顧了避暑地的開辟簡史、歷史分期、別墅分區、建筑風格、審美價值等內容。萬傳瑯撰寫的《雞公山近代別墅建筑》從發展簡史、別墅分區、特點等方面展開總述;有從生物學方面研究雞公山的,雞公山風景區氣候溫和,土壤肥沃,適宜各類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中外植物學界高度重視,對雞公山的自然科學研究迄今仍綿延不絕;也有從文化方面研究雞公山的,以周繼偉為主的作家試圖從文學的角度解讀雞公山,其作品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海港區:是秦皇島市四個市轄區之一,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秦皇島市東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毗國家歷史名城山海關區,西連避暑勝地北戴河區,因秦皇島港而得名。海港區是秦皇島市政治、金融、文化、貿易、教育、科研、交流中心,是東北地區連通華北地區的經濟結合部,是中國對外公布的投資環境四十優城市之一。
北戴河區:秦皇島市轄區,因著名海濱景區、世界著名觀鳥圣地北戴河而得名,北鄰撫寧區,東鄰海港區,南依北戴河新區。北戴河區是中國四大別墅區之一,中國規模最大的休養療養基地和會議培訓中心。北戴河區下轄海濱鎮、戴河鎮、牛頭崖鎮、西山街道、東山街道以及北戴河經濟開發區,海岸線長23公里,總面積122、2平方千米。北戴河區是國家級森林城市、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優秀旅游勝地四十佳、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來源:文章屋網 )
1、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是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和避暑勝地,自古就一直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廬山之名,無需過多贅述,無數的文人騷客已經為我們留下了太多名篇佳作。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云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峰馬尾瀑。
2、龍虎山。位于江西省鷹潭市,也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我國丹霞地貌的典型風景在龍虎山上可以得到完美體現。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也因為如此龍虎山在我國道教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3、黃山。也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奇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的奇美,可謂譽滿天下。黃山集中國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各種奇景,迎客松、猴子觀海、飛來石等也令人無比贊嘆。
4、九華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是大愿地藏王菩薩道場,在佛教山峰里面地位很高,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
(來源:文章屋網 )
在7月的一個周末,我們一行四人,兩對夫妻結伴去了莫干山。早上8點從上海駕車出發,中午時分便到達了莫干山景區內,吃過中飯稍作休息開始興致勃勃地爬山。
迎接我們的第一個景點是“劍池飛瀑”。莫干山由干將、莫邪鑄劍而得名,而劍池據說就是他們磨劍的地方:磨以山之石,淬以池之水,最后鑄成的舉世無雙的雌雄二劍。
沿著山路向上,一路上是多處景點:四疊飛瀑,干將、莫邪雕塑,磨劍石、試劍石、觀瀑亭、摩崖石刻等。圍繞著傳說展開,將景點與傳說巧妙地結合起來,也算是做足了干將、莫邪鑄劍的文章。
滿眼都是綠色。這里,清、靜、涼、綠,耳邊伴隨著的是鳥語和淙淙泉水聲,鼻端飄過的是隱約的花香。占地1700畝的竹林能夠吸收有毒氣體及粉塵、凈化空氣,而飛瀑流泉產生的負氧離子是城市的10多倍。身處其中,呼吸都因此順暢了很多。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半山腰,正要招呼著停下來歇歇呢,山雨不期而至,趕緊躲到附近的一處涼亭避雨。好在,雨很快就停了,倒是山間起了大霧。從樹枝的縫隙中,莫干山山腰以下全被云霧吞沒,好一副虛無縹緲的風光!
傍晚,我們到了山頂,住進了事先預定的別墅。莫干山有幾百幢古樸的近代各國別墅,有著“世界近代建筑博物館”的美譽,如今很多別墅被開發成旅館和飯店,我們入住的就是其中的一棟。晚飯時間讓服務員把飯桌安排在別墅前的走廊里,一邊看著山景一邊吃著新鮮的山味,身邊坐著愛人和好朋友,徐徐山風掠過,最愜意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吧。
第二天早餐后,我們先后游覽了官邸、滴翠潭、旭光臺、下榻處――皇后飯店,隨后又去了蘆花蕩公園。這個蘆花蕩的名字也是有來頭的:原本這里有一座金鐘寺,后來因寺廟法事多敲鑼鼓,遂被稱為"鑼鼓堂";再過若干年,寺毀了,蘆葦叢生,“鑼鼓堂”干脆改稱為"蘆花蕩"。蘆花蕩園內,樹林蔥蘢,流水淙淙,從圓形噴泉拾級而上,牌額上題有"清涼世界" 四個大字。再往上是一座平臺,平臺左側為蘆花蕩、蘆雪亭、鶴啄泉、生肖園;右側為詩碑亭、莫干山碑林。
在離開之前,我們去了一趟蔭山街,這是一個短短幾十米的車道,兩旁都是堆滿了旅游紀念品的商店。但是沒有我想象那么多,而且賣的紀念品,在我們兩個主婦級的女人看來,并無獨特之處,所以也就走馬觀花般地晃晃,就張羅著和男人們一起打道回府了。
上海往莫干山自駕路線:
去程:
上海市區-高架-A08 莘莊入口-滬杭高速-杭州北繞城-杭寧高速-德清出口(又被稱秋山)-09省道(稱省道304)-過G104交通島-盤山路(此段建議包車上下)-莫干山南收費口-莫干山
回程:
莫干山東收費口-三莫線-三橋-G104-交通島 G104與S09-德清入口-杭寧高速-杭州北繞城-滬杭高速-高架-上海市區
里程數:總計560公里,其中去程260左右,回程300
自駕費用:總計610元。其中汽油費400元,通行費 210元(上海段 30X2=60元,浙江段 75X2=150元)
特色飲食:
當地的燉土雞很贊,肉質細膩,味道鮮美,而炒青菜、椒鹽土豆一類的素菜也非常棒,又嫩又鮮。莫干山山頂飯店的菜肴價格比起山下來要貴20%-30%。
每頓飯,服務員都會奉上當地特有的烘豆茶。烘豆茶又被稱為防風神茶,里面有茶、烘豆、橙子皮和黑芝麻,茶水色澤清美,喝起來滿嘴芳香。
溫馨提示:
雖說莫干山是防暑勝地,山路上林蔭遮日,但七八月的午后爬山,還是會讓人覺得熱,以下小措施可以幫助您趕走暑氣――
帶一頂有小風扇的太陽帽。既可以擋太陽,又可以在沒有山風的時候帶來習習涼風;
充分利用沿途的泉水資源。將手放入水里,或者鞠一捧水撲在臉上,都能幫您驅走熱意,當然,文明和衛生起見,最好不要在水中洗腳。
(圖/白宇)
跑遍地球八百公里
6月30日,“極地跑者四大超級馬拉松”正式拉開序幕。在這一盛事中,Vibram極簡跑步先鋒及赤足跑大師極地跑者吳少剛將從美國死谷惡水超級馬拉松到法國環博朗峰超級越野跑,嘗試以Vibram高性能鞋底制造的Vibram Fivefingers 越野五指鞋和New Balance Minimus極簡跑鞋挑戰四大超級馬拉松。“極地跑者四大超馬”含蓋了世界上最艱苦、最炎熱、最嚴苛的四大超級馬拉松賽事,可以想像這也是超級馬拉松比賽所要經過的最為嚴酷的挑戰。“極地跑者四大超馬”的四大賽事包括極地跑者已經完成的日本櫻花路250公里超級馬拉松(4月20日-21日)、美國加州死谷惡水超級馬拉松135英里(7月15日-17日)、法國UTMB環勃朗峰168公里山地超馬(8月30日-9月1日)和希臘斯巴達松246公里超級馬拉松(9月27日-28日)。極地跑者吳少剛是馬來西亞籍華人,目前長期居住在中國上海。從19歲開始長跑歷程,于1988年在新西蘭完成首個馬拉松,至今已完成過超過100個馬拉松,其中包括30個超級馬拉松。足跡遍布30個國家和地區,40個城市,包括南北極和珠峰馬拉松。2008年成為亞洲首位完成七大洲,以及南北極的馬拉松大滿貫的跑者。之后開始嘗試以極簡跑鞋完成各種類型的賽事,被稱為赤足跑大師。
(圖/馬德民)
普吉島:“跑在天堂”的馬拉松
第六屆普吉島樂古浪國際馬拉松錦標賽于6月9日拉開盛大帷幕。普吉島國際馬拉松賽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的比賽。這個比賽總共有5個不同項目,即:42.195公里全程馬拉松、21.1公里半程馬拉松、10.5公里馬拉松、5公里社區徒步、2公里兒童路跑……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年齡選手紛紛參賽。作為魅力度假勝地普吉島上最精彩的賽事之一,“普吉島樂古浪國際馬拉松錦標賽”聲名遠播,已成為亞洲成長最快的馬拉松賽事,每年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際跑步愛好者競相參與。圖片上的這個家庭,帶著一個智障孩子堅持走完了5公里,在比賽終點他們得到了無數的掌聲和淚水!
(圖/于峰)
玉龍雪山:競速山水畫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