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首席執行官電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泡沫論是偽命題
阿里影業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張強不認同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泡沫論”――“去年票房達到近50%的高速發展跟票補有關系,今年票補力度在減弱,因為它確實不正常。看電影不是剛需,有季節性變化,無需大驚小怪。”
對于IP過熱現象,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葉寧認為,電影IP對大電影公司很重要,但目前真正成熟的具有改編潛力的電影IP其實沒幾個。于冬補充道,泡沫往往是由于IP落在了外行人的手上,“買來以后幾年做不出來,IP也過時了;要么就是做了做不好。”
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萬達院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曾茂軍說,中國連續3年新增銀幕數超過5000塊,“中國貢獻了全球每年新增銀幕數的80%以上。”按中國影院建設不平衡,有些地方過剩,有些地方不足的狀況來預測,“銀幕數達到7萬塊時,影院高速發展會逐步放緩,未來達到8萬塊會比較理想。”因此影院建設還有一倍的增長空間,還沒到泡沫期。
在演員、編劇、導演要價虛高的問題上,黃建新認為,由于電影行業薪酬體系不規范,導致我國電影要么大投資,要么小成本,中型制作相對太少,這樣的市場極其反常。黃建新大聲呼吁,需要政府開放更多權力,讓我們的行業協會向美國的行業工會學習,“要通過行業協會建立規矩。”
國際化發展之路
葉寧認為,現今中國電影工業剛開始高速發展,未來一定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整合和并購是國際化的必經之路。但是,整合為什么樣的企業,很考驗投資判斷力,“選對了就有未來,選錯了就一錢不值。”
曾茂軍介紹了萬達院線的國際化戰略,“第一,并購要有互補性,中美觀眾結構區別很大,很多電影中美市場表現有差異,比如最近的《魔獸》;第二是要做好文化整合。”他認為未來中國電影市場很有可能實現更豐富的回收結構。但首先要解決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電影內容,還有衍生品。“從今年開始,衍生品消費比例會逐步提高,但是不做保護,永遠突破不了瓶頸。”
“東方夢工廠”項目由中方控股55%,美方持股45%,首輪投資達3.3億美元。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夢工廠動畫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弗里?卡曾伯格將此稱作“歷史性的突破”。新公司被命名為東方夢工廠(Oriental DreamWorks),將開發和發行動畫故事片和電視劇。
精心謀劃之舉
對中國的動畫市場來說,“東方夢工廠”落戶上海的消息意味深長,其轟動性不啻于投擲了一枚重磅炸彈。《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援引一位熟悉此項協議的人士的評價稱,“合作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不亞于當年上海引進大眾汽車。”該報道稱,未來五年,三方的合資公司的總投資將會達到20億美元。
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相關人士表示,東方夢工廠將以自營及與相關伙伴合作的形式,啟動動畫技術研發、動畫影視制作、版權發行、衍生產品、演藝娛樂、數碼游戲、主題樂園等多個業務領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中外合作文化交流投資項目之一,也是中國首家中外合資的動漫電影公司。
中國擁有世界第三大電影產業,僅次于美國和印度,也是目前全球成長性最強的電影市場之一。2011年,中國電影年票房突破130億元人民幣。中國城市影院銀幕總數已從2011年初的6200多塊,發展到9000余塊,2012年將邁入“萬塊銀幕”的時代。如此龐大的市場,也難怪引人關注。
作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對核心軟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制片公司,夢工廠是動畫片領域當仁不讓的領跑者,在迄今出品的23部動畫長片中,有7部入選全球前20大賣座動畫片。據悉,夢工廠洛杉磯總部Dreamworks Campus,有近2100個工作人員,其中600人是軟件技術工程師。從夢工廠成立的第一天開始,卡森博格就決定全部用計算機制作動畫,大部分為3D技術動畫,由此將動畫產業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紀。
實際上,夢工廠覬覦中國市場已久,尤其是《功夫熊貓》在華大獲成功后,夢工廠對龐大的中國市場更是提高了期望值。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電影《功夫熊貓》在中國國內上映,“功夫”與“熊貓”兩大中國元素的創意“混搭”,反響熱烈;而去年暑期檔推出的《功夫熊貓2》在北美地區表現疲軟,僅收得1.65億美元的票房,但在中國內地卻大受歡迎,引發觀影熱潮,票房收進超過6億人民幣,幾乎占據該片海外票房的五分之一。
除此之外,其制作的《馬達加斯加》系列、《穿靴子的貓》等 在華都有不俗票房。為拓展中國市場,夢工廠還與皇家加勒比郵輪合作,打造中國市場的“海上娛樂王國”,將夢工廠旗下眾多著名的動畫明星包括功夫熊貓、怪物史萊克等隨船一同帶到中國。
與迪士尼的博弈占得先機
除了中美企業間的的合作,中國與美國已經就電影工業交流和電影文化發展等相關問題達成了部分協議:第一,中國將在原來每年引進美國電影配額約20部的基礎上增加14部3D或IMAX電影;第二,美方票房分賬從原來的13%升至25%。
中國電影市場的進一步開放,為美國電影企業帶來了巨大機遇,協議的通過得到了不少好萊塢電影公司的積極回應。迪士尼首席執行官鮑勃?伊戈爾和夢工廠首席執行官杰弗里?卡曾伯格都表示,該協議的通過將打破中美電影交流之間的堅冰,是一項有著積極作用的新舉措。
此外,美國媒體分析,此項協議的通過將會為美國電影產業帶來每年數以億計美元的收入增幅。在分賬比例提高12%以后,每一部好萊塢電影有望在中國多獲得2000萬到4000萬美元的票房提成,而3D制作電影和IMAX電影也將會在中國獲得更高的收益。
在動畫方面,據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中國在2010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動畫生產國。其中,業界公認盈利價值最高的動漫衍生品開發領域預計年均增長率維持在30%左右,2012年或可達到220億元的市場規模。
在中美電影新協議的背景下,本次合作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東方夢工廠”出品的中美合拍片很可能不會受到進口配額的限制,直接在國內上映。
卡森博格許諾,東方夢工廠將會在2015年推出第一部動畫大片,未來幾年,東方夢工廠的制作能力將會逐步提高。除了動畫片之外,東方夢工廠還將生產制作真人電影故事片。這些取材于中國本土的動畫和故事片,將會面向全球市場。與夢工廠在美國的工業流水線式的操作相仿,東方夢工廠還將會涉足衍生產品和互動娛樂領域,除品牌授權、卡通形象授權之外,還包括游戲、演出秀和音樂劇等產品。
業界認為夢工廠的搶灘中國市場之舉會對老對手迪士尼造成一定沖擊,尤其是雙方在日后中國市場衍生品開發方面的博弈將十分激烈。在美國市場,迪士尼等大型電影公司由于掌握電影上線時間,其可提前制作衍生品,甚至在電影還未上映前就銷售衍生品,迪士尼過半的收益都來自消費品、出版物、音樂劇等衍生領域,而非票房本身。但在中國市場由于進口電影數量受限,檔期不明,因此難以配套做電影衍生品。而此番夢工廠設立合資公司后,將會有利于其掌握制作、發行等流程,更好地在華拓展電影衍生品,這對迪士尼以及一些本土動漫公司來說或許競爭壓力將更大。
作為以運作好萊塢大片而聞名的制片公司,傳奇影業(Legendary Pictures)近兩年在亞洲動作頻繁,尤其是在今年宣布發起成立傳奇東方公司(Legendary East)之后。2011年8月25日,這家總部設在香港的新合資公司正式對外公布首個電影項目――《長城》(The Great Wall)―― 這是一次備受矚目的合作,匯集了中美兩地的一線公司,除了負責制片的傳奇及傳奇東方,《長城》在全球范圍的發行將由華納兄弟負責,而中國地區的發行則由傳奇東方在內地的合作伙伴華誼兄弟負責。
好萊塢版《長城》
雖然開拍日期還未確定,但作為傳奇東方公司的開山之作,《長城》迅速在中美電影界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影片的劇本創意來自傳奇影業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圖爾(Thomas Tull)和《僵尸世界大戰》(World War Z)的作者邁克斯?布魯克斯(Max Brooks)共同發展的一個故事,根據傳奇東方的描述,該片將“揭示出長城這個時代傳奇背后的重大奧秘:究竟這宏偉的建筑是如何被創造的”。
主創方面,傳奇影業為《長城》選擇的導演人選是著名導演愛德華?茲威克(Edward Zwick),茲威克上世紀90年代初憑《光榮》(Glory)和《秋日傳奇》(Legends of the Fall)成名――后者曾獲3項奧斯卡提名,前者則為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帶來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在好萊塢,茲威克被廣泛認為是一個執導路數較寬,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顧市場和獎項的主流導演,其近年來的導演作品包括2006年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血鉆》(Blood Diamond)和2008年的《反抗軍》(Defiance)。此外茲威克還作為監制參與了199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和2000年的《網絡》(Traffic)等知名電影。
雖然從影履歷不俗,不過茲威克能夠獲得《長城》的導演職位,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出于其之前在亞洲合拍方面的成功經驗――2003年,他為華納兄弟執導了以日本明治維新為背景的高成本古裝動作片《最后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領銜主演的該片收獲了不錯的評價和4項奧斯卡提名,并且獲得了北美1.11億、全球4.57億美元的優異票房。
目前,《最后的武士》的編劇、茲威克的長期合伙伙伴馬歇爾?赫斯科維茲(Marshall Herskovitz)也已確定將執筆《長城》的劇本。傳奇影業的創意總監、同時也是傳奇東方公司顧問的喬?賈希尼 (Jon Jashni)對這對編導組合表示了充分的信任:“愛德華和馬歇爾精于對歷史情懷的詮釋,以及對情感和視覺奇觀的表現,兩人的合作此前也已多次取得成功。選擇與他們這樣優秀的電影人合作,本身就體現了我們對傳奇東方的創作雄心及財務承諾的肯定”。”
制片團隊方面,賈希尼和圖爾這兩位傳奇影業的掌舵人將親自擔任《長城》的監制,而導演茲威克和編劇赫斯科維茲也將獲得制片人的頭銜。影片的制片人還包括阿特拉斯娛樂公司(Atlas Entertainment)的查爾斯?羅文(Charles Roven)和阿萊克斯?加特納(Alex Gartner),前者目前正在監制《蝙蝠俠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和《超人:鋼鐵之軀》(Man of Steel),這兩部影片同樣是傳奇影業和華納兄弟的合作項目。
傳奇的亞洲棋局
相比好萊塢其他很多電影公司的悠久歷史,傳奇影業的歷史并不算長――2004年,現任公司總裁的托馬斯.圖爾利用5億美元的私募投資創立了這家制片公司。次年,傳奇即與華納兄弟簽署了一份為期7年、合作40部影片的協議。目前雙方已合作了25部電影,包括今年還未上映的3部大制作新片――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蝙蝠俠崛起》、扎克?施耐德(Zack Snyder)執導的《超人:鋼鐵之軀》以及《諸神之戰2》(Wrath of the Titans)。在好萊塢,傳奇是一家以制作高票房的大片而聞名的制片公司,其以往參與制作的22部作品中有10部在北美的票房都超過了1億美元。
作為好萊塢頂尖的制片公司,傳奇影業近年來國際市場上也進行了不少布局,尤其是在亞洲和中國。2010年9月,內地的橙天嘉禾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傳奇影業3.3%的股份。而在今年6月,傳奇影業宣布聯手香港企業家胡景邵(Kelvin Wu)和內地的華誼兄弟,共同發起成立了傳奇東方。投資銀行出身的胡景邵曾任橙天嘉禾的首席執行官,之前也正是其一手促成了橙天對傳奇的投資。
在傳奇東方公司中,傳奇影業將擁有40.1%的股份,華誼兄弟則持股9.9%。就在《長城》對外公布之前,傳奇東方剛剛獲得了香港保華建業集團(Paul Y. Engineering Group)2.205億美元的注資,以換取其50%的股份――后者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工程企業,之前并無影視業相關經驗,此次投資傳奇東方似乎也意味著公司的整體轉型。值得注意的是,保華建業現任高層中的陳國強也是之前收購TVB的三方投資者之一。此外,作為傳奇東方的新任首席執行官也是保華建業集團的新任董事,其持有后者價值約3500萬美元的股份。
隨著傳奇東方的成立,傳奇影業在中國的舉動也漸趨高調――6月,圖爾高調亮相北京,和華誼兄弟的高層一起出席了傳奇東方的發起新聞會;隨后,他又現身上海電影節。在電影節的國際論壇上,圖爾表示傳奇東方的主攻方向就是中美合拍片,“我們希望能在中國制作能獲得全世界歡迎的電影”,《長城》正是該思路的首個產品。
作為一家制片公司,傳奇東方計劃每年制作1-2部以中國文化為背景的中美合拍片。圖爾等公司高層對外的表述中也一再強調“全球市場”的定位。胡景邵之前也表示傳奇東方的制片方向是內地前所未有的大制作,其關鍵詞同樣落在了“高成本”“中國故事”和“英語片”等字眼上。此外,他還暗示公司也計劃將一些好萊塢的熱門類型,比如超級英雄電影引進中國,“我們相信這樣的電影在內地是有廣泛空間的。”
勒布“出口”的對象主要是那些他所投資的公司。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案例就是,勒布曾寫信給美國星辰天然氣公司(Star Gas)的首席執行官艾里克?塞文(Irik Sevin),毫不留情地指責后者管理無方,建議他隱退到漢普頓的海濱別墅,在那里打打網球或與社會名流共飲暢談——于是,塞文放棄了CEO職位。
而這件事,在勒布的簡歷中似乎只是平常小事:最轟動的還是在去年5月份,勒布令雅虎前任CEO斯科特?湯普森(Scott Thompson)臉面丟光下臺一事。
當時,湯普森被指控在學歷問題上作假——雅虎監管文件及網站上描述的湯普森在石山學院專業為會計學,并獲得商業管理科學學士學位,而石山學院直到1983年即湯普森畢業4年后,才授予他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
這一發現使得勒布可以在2012年5月3日憤怒地對雅虎董事會指控:湯普森一開始并未從波士頓石山學院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當時勒布還要求雅虎4天內解雇涉嫌學歷造假的CEO。
雅虎湯普森學歷風波的最后結果是:雅虎對勒布的發現給予確認,但認為這屬于一個“無意間的疏忽”。不過湯普森也由此很快下臺,任職時間都未滿半年。
這便是勒布,讓投資者又愛又恨的人。因為有些時候因為他,投資者們可以每年都能獲得高額投資收益,但是也需要忍受著經常性受到他“無厘頭”的攻擊和指責。
頗多坎坷的成長經歷
勒布1961年出生在洛杉磯一個猶太家庭。或許他的口無遮攔是遺傳了律師父親的基因。還在上小學的時候,他就經常謾罵比自己大很多的小混混。當這些小混混揚言要打他的時候,他又靈機一動,以每天25美分的價格雇用了一個“貼身保鏢”,小混混們因此不敢接近他。
上高中的時候,勒布在外婆的引導下開始涉足股票市場,而且很快就癡迷其中,以至于整個大學時代,他都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買賣股票上。
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后,1983年,勒布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也就是在這一年,他因一次錯誤的投資幾乎賠光了辛苦積攢起來的12萬美元資金。通過這次慘痛的經歷,他從此不再將所有資產都投入到一只股票中去。
大學畢業后,他先在華平投資集團(Warbury Pincus)擔任股票分析師,后輾轉至杰弗里公司(Jeffries & Co)任分析師,之后又成為花旗集團垃圾債券部門的一名推銷員。
1995年,他在新澤西州的一個小鎮上創建了第三點投資公司(Third Point LLC),不久之后,他移師紐約曼哈頓,從而開始他傳奇的基金經理之路。
2002年,勒布遭遇了自己一生難忘的挫折:他在目睹了科技公司泡沫后,想借機買賣多只電腦科技股票撈一筆。但令他大跌眼鏡的是他居然碰上了暴跌,而他掌管的基金也在一下午損失6000萬美元。
勒布是沖浪和瑜伽的狂熱愛好者。他對沖浪的熱愛體現在公司的名字上,借用了馬布里沖浪海灘(Malibu"s Surfrider Beach)上一個沖浪點的名字;他對瑜伽的興趣也許可以通過他娶了一個名叫瑪格麗特?芒澤的瑜伽教練做妻子表現出來。
2004年婚后不久,勒布以4500萬美元的巨資在紐約中央公園西路上買下了一棟豪宅。這一價格當時創下曼哈頓最昂貴住宅紀錄。
在特殊環境下尋找價值低估者
勒布在業界的影響也與他的投資風格有關。他的資產集中度相當高,總喜歡將很大一筆資金放在單個頭寸上,成為所持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之一也是家常便飯。
正因如此,一些公司開始與勒布建立起了長期的對話,包括飛利浦、戴姆勒?克萊斯勒、英飛凌科技公司等。勒布說:“互動是卓有成效的。我們從他們身上學量的業務知識,相信他們也從我們公司獲得了有利的建議。”
勒布信中的詼諧語言也為他贏得了一大批“粉絲”,每次總有很多人期待勒布最新的信件。有人指出,他對上市公司高管的批判給墮落的華爾街帶來了久違的清風。
不管別人怎么評價,勒布并不認為自己是在通過極端的方式為資產實現增值。“我們其實并不激進。”勒布稱,他們是以全球事件為主要導向,采取多—空策略的基金。“我有能力識別那些價值被低估的資產,無論是垃圾債券還是小盤股。”
隨著年齡的增長,勒布的“狂妄”逐漸有所收斂,而且勒布也認為,當前企業的管理水平較之前已有了很大改善。
自2002年以來,勒布就一直持有一家瀕臨破產的醫療診斷產品制造商——德靈公司(Dade Behring)的股份。買入后,該公司股價以年均56%的速度飆漲,2007年的前8個月還飆升了90%。
勒布指出,當時看上這個公司是因為它經營特別出色,董事會成員的管理能力突出,而且在市場中不會面臨激烈的競爭。“有時候你的投資組合中盈利最強的是那些已經持有很長時間的頭寸。”
“要在特殊環境之下找出那些股價被低估的公司。”在勒布看來,這些公司要么徘徊在破產邊緣,要么將進行大規模的資產重組。而改革了過去的經營模式后,管理層擁有巨大動力來管理企業,利潤持續增長的現象往往會持續相當長時間。
勒布不是很喜歡應用大多數對沖基金善用的杠桿。他的多頭頭寸和空頭頭寸總是維持在對半分的水平。
有人說,勒布是一個有天賦的做空者。對于勒布這種向來喜歡“找茬”的人來說,找出有問題的公司做空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在互聯網泡沫時期,他就曾經做空Actrade金融技術公司(Actrade Financial Technologies)和彩色科技國際(Chromatics Color Sciences International)公司。
不過,勒布認為,其實做空股票比做多股票難度更大。只不過,空頭的好處是可以在舉步維艱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不至于輸得太慘。
15個月掙了6億美元利潤
2011年8月,雅虎股價一度跌至11美元。勒布看準這個機會并一舉買進雅虎股權的5.8%。此時由斯科特?湯普森領導的雅虎正面臨客戶流失的危機,而決策層的對策卻是大幅裁員,勒布認為現有高管路線有誤,他們對宣傳和拓展市場也缺乏重視。在打出了為股民維權的旗號后,勒布開始積極介入,對湯普森為首的領導層發起了進攻。
之后便是當時轟動的學歷造假一事,應該說,當時最大的贏家便是勒布,因為他如愿以償地為他的3位有著金融背景的合伙人拿到了董事席位。
在搜索引擎等核心業務不斷縮水、雅虎利潤大多來自廣告傳媒的背景下,許多雅虎股東認為雅虎應當向傳媒企業轉型,但勒布卻認為雅虎作為科技公司才能有競爭力,并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雅虎尋找一位合適的掌門人。
在之后的7月16日,董事會宣布將聘請年輕的前谷歌女高管、首位女工程師瑪麗薩?梅爾(Marissa Mayer)為下一任首席執行官。
梅爾任職當天便成為最年輕的財富500強公司掌門人,勒布對于董事會的積極性也很快讓他成為董事會內最有影響力的董事。為了和新一代的網絡科技快速接軌,新管理層決定兌現雅虎迄今為止最好的一筆投資:中國網絡公司阿里巴巴的股權,并用所得的76億美元收購新興的網絡科技公司。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筆投資是雅虎斥資10億美元收購創業僅僅5年的微博網站Tumblr。在狂風驟雨般地收購了20家新小科技企業后,雅虎宣布將回購17億美元的股票。
梅爾執掌雅虎一年內的一系列舉措讓雅虎股價翻倍,而且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權令投資者對公司股價信心滿滿。而這一切幸福似乎剛剛開始的時候,勒布于2013年7月22日以11.6億美元的價格,向雅虎賣掉了4,000萬股雅虎股票。他出售雅虎股票的價格是29.11美元,相較于他的購入成本13.8美元,勒布用15個月賺了一倍多的利潤——約6億美元的利潤。
與老牌影星克魯尼爭斗影視圈
2013年,勒布又將炮火對準了索尼公司。勒布是索尼最大的股東之一,持有該公司6.5%、價值約1150億日元的股票。
今年5月,勒布公開致信索尼總裁兼CEO平井一夫 ,指責索尼公司的娛樂部門管理不善,把該公司上映的暑期大片《重返地球》和《驚天危機》比作成本高昂的票房毒藥《未來水世界》和《伊斯達》。
勒布在信中表示,索尼娛樂至今管理不善,臃腫的企業結構、慷慨的額外津貼和表現不佳的高管,以及所謂的營銷預算不會帶來任何意義上的資本回報。這封信回應了索尼首席執行官平井一夫幾周前關于票房失利的發言,他當時表示不擔心索尼的娛樂業務。勒布在這封信中說:“令人費解的是,平井一夫并不擔心的娛樂部門剛剛發行了2013版的《未來水世界》和《伊斯達》,這家公司對索尼電影娛樂聯合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林頓和艾米?帕斯卡表示寬容,這些高管應該為失敗負責。”
在勒布的敦促下,索尼公司考慮拆分20%的電影業務。
由于勒布的一系列舉動,好萊塢老牌影星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坐不住了,他直接批評勒布試圖操縱電影市場。
克魯尼表示,勒布稱自己為激進投資者,他卻認為勒布是自以為會得勢的外來政客,并在電影廠中散布恐慌情緒。他所作的就是嚇唬電影片場,讓它們在恐懼中做出決定,為什么勒布要這么瘋狂地購入股票,因為他想操縱這個市場。
克魯尼的Smokehouse影業與索尼娛樂存在合同關系,“我已經聽過勒布的許多言論,一個把自己描述成激進分子的對沖基金經理,卻對電影行業一竅不通。就因為兩部影片接連沒有取得預期的票房,他就要拿索尼開刀嗎?《007:大破天幕殺機》、《刺殺本?拉登》和《被解放的姜戈》大賣,他卻視而不見。”
對于勒布曾經的成功,克魯尼并不買賬:“對沖基金經理如何會去呼吁責任?因為你只要觀察過這些人,就會發現他們根本沒有良心,他們的工作就是創造財富。當他們失敗了,就會找機會脫身,沒人會因此解雇。一個對沖基金經理根本沒資格做出上述判斷。對于電影行業來說,勒布是危險的。”
又瞄上了蘇富比和聯邦快遞
顯然,被他人指責并不會影響勒布自己的規劃,除了在影視圈里繼續“爭斗”之外,他已經著眼近一段時間來一直火熱的藝術品市場,而目光已經聚焦在1744年成立的傳奇拍賣行蘇富比(Sotheby’s),這從10月份里,勒布將持有該公司5%的股份提升至9%就可以看出。
面對世界上最重要的拍賣行之一,勒布繼續“發信”——公開要求蘇富比拍賣行的首席執行官比爾?魯普雷希特(Bill Ruprecht)立即辭職,并指責其奢侈的津貼和工資,同時勒布希望建立一個新的管理團隊,委任幾位第三點的董事——每一次公開信,總讓人有些似曾相識。
不過這一次,蘇富比拍賣行稱這封公開信“煽風點火并且毫無根據”,還采取了“毒丸”股東權利計劃,為第三點收購企圖設置障礙且防止了它增加其持股比例——如果敵對買家有了超過10%的股份,通過在市場中擴充額外的股份而稀釋股票的價值。但在蘇富比拍賣行的這個案例中,人們總能品出淡淡的諷刺意味——這么一家專門從事藝術品或者仿造品拍賣的公司,應該知道要為哄抬本公司股份的專業投資者設置障礙。目前蘇富比出價超過每股50美元,其股價與今年年初相比已經增值了近47個百分點——這很像勒布一貫的手法,即抨擊大型上市公司或者其高管,但卻有意無意地促使其股價上揚——很可能人們很快會看到蘇富比最后達到60美元或70美元每股,總市值達45億至50億美元。這就像他之前要求索尼拆解它的娛樂業務,即使這個分裂并沒有被執行,但其股價卻充分地上漲了,這為他管理的基金的股東與投資者贏得了巨大的勝利。
與蘇富比相比,在與聯邦快遞(FedEx)的合作規劃中,勒布就顯得順心多了。如今他已經是價值420億美元的聯邦快遞的股東一員。而且已經和聯邦快遞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弗雷德?史密斯會面,共同商討如何改善公司的業績。
史密斯于1971年創立了聯邦快遞,2014年這位傳奇人物即將70歲,與以往不同,這一次勒布并不打算讓史密斯離開。勒布表示,他是“美國最偉大的首席執行官,企業家和公司的創始人之一”。
當然,無形資產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僅只有品牌。不過我們在對130家消費品公司的品牌實力和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后發現:實力強的那些品牌平均返還給股東的總收益(TRS(比行業平均數高出1.9%而對那些實力較弱的品牌來說,則比平均數低3.1%。
為什么品牌可以為客戶“效勞”?其答案是眾所周知的,品牌可以使你每天挑選商品的過程得以簡化,比如一個定期購買佳潔士(Grest)牙膏的人,就沒有必要再在牙膏的挑選上煞費苦心;品牌可以降低那些錯綜復雜的購買決策帶來的風險,比如購買IBM主機和波音噴氣式飛機就是比較保險的選擇;品牌也可以為你帶來情感上的收益,象蒂法尼(Tiffany)珠寶就能使它的擁有者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它還能賦予你一種團體感,蘋果電腦和福特(Saturn)型轎車的擁有者會下意識地把自己劃到某一圈子里。這也就難怪高級管理者們都對這些有實力的品牌心馳神往,他們只稍閱讀一些有關如何樹立并保持品牌的書籍和文章就可以滿足自己的興趣。然而,任何一個對品牌問題悉心思考的人不久都會認識到,那些過硬的品牌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專門化的,一類是多樣化的。
作為專門化品牌的代表,戴爾(Dell)一直把視線集中在其品牌與核心產品“個人電腦”之間的聯系上。而迪斯尼作為多樣化品牌的代表,在50年代也曾有過一個專一性的品牌———主要是面向兒童的世界級動畫片;但是時至今日,迪斯尼的經營范圍已經擴展到了電影、電視、出版、電腦軟件、主題公園、酒店、游覽等行業,它甚至“占據”了一座像佛羅里達州的(C)elebration這樣的小城。現在迪斯尼的名字所代表的意思更加廣泛,是“老少皆宜、有益健康的娛樂活動”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