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液壓傳動課件

液壓傳動課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液壓傳動課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液壓傳動課件

液壓傳動課件范文第1篇

關鍵詞:液壓傳動 教學改革 教學方法

在液壓傳動課程教學中,為在有限的教學學時內,應用先進的教學理論、開放的教學模式、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液壓傳動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實現培養生產一線的技術應用性人才的技工教育學生培養目標,我們對液壓傳動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優化教學內容

近幾年筆者學校機械類畢業學生的就業反饋信息表明,畢業學生主要是從事機械設備的使用、維修、管理等,從事設計工作的人很少,而目前市場需要的是生產一線的技術應用性人才。因此,我們以必需、夠用為原則,確定教學目標,即掌握液壓傳動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常用液壓元件的結構、工作原理及應用特點,掌握液壓系統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及應用范圍,掌握液壓傳動常見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了解液壓傳動的一些新技術和發展方向。根據確定的教學目標,我們把傳統的液壓傳動教學包括的基礎知識、液壓元件、基本回路和典型回路、系統設計等四個模塊改為三個模塊,即基礎知識、液壓元件、基本回路和典型回路。在基礎知識模塊中刪減流體力學等大量理論公式的推導,掌握對液壓油的要求和選用;在液壓元件模塊中重點放在工作原理、使用特點和選用原則上;在基本回路和典型回路模塊中重點掌握換向閥“位”“通”,各類壓力控制回路的應用,讀懂簡單的液壓系統組成、工作原理和特點。

二、優化教學手段

液壓傳動課程包含了各類原理圖、結構圖、回路圖,這些圖形結構復雜,較為抽象,而傳統教學往往會使用教學掛圖來作輔助教學,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學的輔助時間,而且學生理解仍較為困難,不夠直觀。應用動畫、圖像、文字的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生動,使學生容易接受、樂于接受。特別是動畫教學,可以把液壓元件的動作、狀態及液壓油的流動過程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比如在講解換向閥的工作原理時,如果只是使用掛圖,學生對“通”“位”概念以及閥芯動作后的通道接通、斷開狀態,不是很容易理解。而動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可以使閥芯動作后的通道接通、斷開、液流路線等控制過程一目了然。多媒體技術給了學生一個虛擬的環境,學生可以看到實驗室里才能看到的控制過程,甚至比實驗、實習還要直觀,使學生一看就懂。

三、優化實驗教學

教學過程中對液壓泵、液壓閥等元件講授較多,而元件結構復雜,學生理解較為困難,雖然輔助了多媒體技術,但效果還未達到最佳。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增加了液壓泵、液壓閥等元件的拆裝實驗,讓學生進行實際動手操作,給學生提供一個全面、直接的認識。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教師指導學生制定拆裝方案及拆裝過程的注意事項,讓學生進行拆卸、清洗、裝配。拆裝完成后,再由教師提出相關問題輔助教學,學生根據以上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實驗結束后,學生寫出實驗報告,從理論知識、動手操作、實驗態度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自我評價。通過實驗,學生不但可以清楚地了解結構圖上的復雜結構,感性認識液壓元件的外形尺寸、安裝位置,還大大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優化考核辦法

成績考核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考核,不但可以檢驗學習效果,還可以鞏固學生的知識和技能。而考核辦法是引導學生前進的指揮棒,對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影響較大。單一采用期末試卷考試,實際上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實際能力。我們從理論知識考試、實驗能力、學習和實驗態度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成績,即理論知識考試占30%、實驗能力占50%、學習和實驗態度占20%。理論知識考試在期末用統一試卷考試,實驗能力在實驗教學中進行,以實驗報告為主要依據,學習和實驗態度通過行為觀察進行評估。通過優化考核辦法,為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又重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符合技工教育的特點。

五、結束語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與跟蹤反饋,證明我們的改革是成功的。首先,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其次是加強了實驗教學,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特別是提高了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雪榮.“液壓傳動”課程教學探討[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08(7).

[2]朱新才,柏偉,官正強.加強產學研結合,培養高級應用型創新人才[J].教育與職業,2008(14).

液壓傳動課件范文第2篇

一、優化授課內容

液壓傳動的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各類元件的功能、作用以及不同類型的特點,進而掌握簡單的基礎回路,培養學生讀懂液壓傳動系統的原理圖,兼具一定的調整、更換、使用的能力。針對現有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優化,突出實用型要點,增加實例講解。主要做法如下:

精講液壓元件,課堂教學中要對液壓泵、液壓缸、控制閥(壓力/換向/流量)、部分輔助元件的結構工作原理清楚講解,讓學生掌握其選用、使用和維護的方法。典型分析液壓回路,采用逐步引導法分析回路的構架、功能,可以根據特定要求進行調整。介紹流體的工作原理以及液壓油的選用,針對液壓系統的設計計算進行刪除,補充液壓傳動前沿技術。

二、多途徑豐富教學

1.運用發散思維引導教學

液壓傳動的教學目標最終還要回歸到學生看得懂回路圖,能夠根據特定的要求對回路圖進行調整。

首先,必須清楚掌握液壓傳動系統中的控制元件的功能和作用,利用發散思維引導學生對方向控制閥(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單向閥、液控單向閥),壓力控制閥(溢流閥,先導式溢流閥,定壓減壓閥,內控/外控順序閥,卸荷閥,壓力繼電器)和流量控制閥(節流閥、串聯減壓式/并聯溢流式調速閥)進行深入探究,熟悉各類閥的應用場合,對比每類閥之間不同的功能作用。

其次,以簡單功能的基本回路為基礎,熟悉掌握換向回路,調壓回路(減壓回路,增壓回路,卸荷回路,順序動作回路),節流調速回路,速度換接回路(快進/工進、工進/工進),快速運動回路(差動連接、雙泵供油)。在學生理順之后,將多個簡單功能融合,讓學生自行設計回路。

2.一體化授課提升教學

部分元件認知、回路設計的課程采用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根據學校提供的實訓設備,按照教學的重點,編寫適合學生使用的實訓指導書。液壓傳動的一體化授課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環節進行(以回路連接設計為例):布置回路設計的工作任務-查找書本、網絡相關資料-形成回路連接的方案-教師對其方案進行審核-領用液壓元件-完成回路連接-教師審核回路-調試運行-記錄運行情況-教師評價指導。

3.信息化手段助力教學

液壓傳動教學會涉及各類元件的講解,尤其是液壓缸活塞動作。對于溢流閥、換向閥、減壓閥、節流閥等控制元件的內部結構及油液流動方向,學生認知起來比較困難。把系統分析和元件工作原理講解同naS相結合,通過將油液流動、元件的動作清晰地反映出來,對于學生認知、加深記憶、激發興趣等都是一種較好的手段。例如,設計平面磨床工作臺調速回路系統,可以清楚展示往復運動時換向閥的閥芯動作情況,或者改變節流閥的節流口大小,從而改變工作臺的移動速度。

三、創新評價方式

液壓傳動這門課程開展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學校考核與企業考核相結合,以三類考核的結果作為學生液壓傳動的綜合成績。

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主要在實習環節中體現。在過程考核中應擴大考核主體范圍,從多角度(教師、小組成員、自我)評價學生實習過程,包括工作頁的填寫、實習技能、團隊合作等。結果考核則注重學生對實習任務――回路圖的連接調試結果打分。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結合,共同作為某一課題學生的量化評價。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主要是將每一次的實踐操作成績連同期中、期末理論考試的成績按一定的比例相加,成為學生該門課程的學校打分成績。學校考核與企業考核相結合則體現在學期期末考核中,理論部分由學校教師組織考試,操作部分由學校企業兼職教師、企業技術人員、任課教師共同參與對學生進行技能考核。此過程也體現知識考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

四、小結

液壓傳動課件范文第3篇

關鍵詞:CDIO;課程內容體系重構;教學模式改革;成效與不足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6-0084-03

面對高職教育新的形式,如何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綜合素質高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現代技術教育提出由“學科系統式”向“應用系統式”轉變,強調科技服務于工程實際和社會。在這種轉變過程中,沿著“做中學”、“理實一體”、“工學結合”等基本思想,創建了許多新的先進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CDIO教育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構思—設計—實施—運行),是近年來世界各國逐漸在推廣的一種先進的工程教育模式。它以項目或產品的構思、設計、實施、運行四個過程為載體,培養學生學習技術知識、交流表達和團隊組織協作能力,拓展視野,提高動手能力,提高綜合職業素質。

“做中學”是 CDIO的精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是理論必須緊密聯系實際,二是理論知識學習、技能學習與工作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這種培養方法體現了學與做、知與行的高度結合與統一。

基于CDIO教學模式下的

《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教學改革

(一)職業能力分析

在與企業人力資源經理、生產管理人員、畢業生代表、各崗位資深從業者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企業、行業調研后,我們對《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各部分內容與崗位能力的相關程度進行了分析:(1)就設備操作而言,要求操作者能準確了解設備的各種性能,對液壓系統常見的故障能夠及時預見并作一些簡單的維護保養;(2)就設備維護與維修來說,工作者應該全面熟悉設備工作原理、結構,對液壓元件有較高的認識,對設備故障能正確診斷,迅速排除;(3)在職業生涯的高級階段,如車間技術員,要掌握液壓基本原理,能夠進行一些基本的理論計算,能夠設計一些簡單常用的液壓系統,對已有的系統進行技術改進,要能正確分析、閱讀液壓系統圖,并據此對液壓系統或設備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計算。

根據以上職業能力分析,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為:(1)掌握常用液壓與氣動元件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應用等基本知識,初步具備簡單液壓與氣壓系統回路設計和應用能力;(2)具備構建液壓和氣壓系統回路的操作能力,初步具備液壓與氣壓回路故障的檢查和排除能力,會使用液壓和氣動模擬仿真軟件,設計和檢驗常見的液壓與氣動系統;(3)具有綜合實訓能力,與他人合作共事、自我管理、運算、應用現代科技手段、自學和創新等通用能力。

(二)課程內容體系構建

依據CDIO基本思想,將《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內容體系進行重構。課程內容體系采取“自上而下”脈絡、“三層遞進”結構形式;教學過程,采取理實結合的“做中學”教學模式和“自下而上”的逐步推進方案。圖1說明的,就是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內容和教學方案。

“自上而下”脈絡,是指課程知識和技能的結構順序從上到下沿著從總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的脈絡組織教學內容。即以工程設計為導向,引入工程設計背景,給出宏觀工程概念,然后才引入微觀構思、設計所需知識和技能,即由整體工程概念到局部工程結構,導出支撐工程項目所需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三層遞進”結構,是指建立項目引導,知識、技能模塊,任務驅動學習形式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三個層次的逐步遞進、組合的內容結構。整個課程以項目為學習單元,在一個學習單元內,以一個或幾個學習任務組成知識、技能模塊,用一個或幾個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模塊支撐一個工程項目實踐的展開。

在教學過程中,知識、技能模塊的教學采取了以任務驅動形式的“做中學”方式。知識技能模塊的內容是以一條條任務的形式出現的,主要通過以學生為主體,以實驗、實訓為主要內容,教師跟蹤指導學生一步步完成“任務”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完成教學任務時,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路線。

項目展開歷經整個單元的教學過程,單元開篇就把項目計劃布置給學習小組,在單元的理論、實驗、實訓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對項目進行構思、設計、實施和運行,教學指導分為分散指導和集中指導兩種形式。

具體教學內容結構和教學環節安排以其中一個項目內容為例進行說明,如表1所示。

(三)教學組織和實施

以項目三“手動控制液壓挖掘機液壓系統構建”為例,說明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的安排:(1)學習單元開篇介紹工程項目的背景、應用,具體說明項目的內容和要求,項目開展的步驟和組織,項目評價內容和標準等(見表2)。(2)以任務15、16為載體,具體學習節流、容積調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性分析,掌握調速回路的構建基本技能,完成速度控制模塊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目標;同理以任務17、18、19、20為載體,具體學習多缸動作回路的實現和液壓回路的安裝和調速,掌握多缸同步、順序和互不干擾回路構建和特性分析的基本技能,完成多缸動作模塊的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目標,如表1所示。(3)在以上準備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基礎上,學生按組自行組織實施項目。項目實施按照CDIO模式的基本步驟——構思、設計、實施、運行四個過程逐步推進。在項目的推進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根據學生需求適時指導、啟發,指導學生查閱資料,收集相關信息,團隊協作,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尋找合適方法。教師在整個項目實現過程中,充當協助學生在“做中學”,完成工程項目的一個幕后策劃角色。(4)完成項目后,組織考核評價。考核評價要求項目小組完成PPT匯報材料并匯報說明,完成系統仿真運行和實物系統構建和運行;組成師生考評組對各項目小組進行項目答辯;綜合評定成績記錄為課程的實踐成績。通過項目考評,培養學生資料整理、信息表達、實踐操作、團隊合作以及探索學習等綜合能力。

教學改革成效與不足

(一)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取得了令人興奮的成效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完幾個知識、技能模塊,緊跟著實施一個工程項目,理論與工程實踐結合緊密,知識和技能的實用性、針對性強,學生學習目標明確,激發了學習興趣;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和范圍得到充分擴展,交流和探討內容深化,在問題的探討中,發現自身不足,這樣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當最終完成項目實施和運行時,很多學生會發出由衷的感嘆,擁有成就感,同時,對下一個學習單元(項目)充滿期待。

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從項目的構思、設計到項目實施和運行,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綜合小組成員門的集體智慧,都需要共同協作,潛移默化中團隊合作意識有了提高;考核評價中所要呈現資料的整理,PPT的制作,項目實施及運行的操作,答辯中的表達以及對自己小組和別的小組項目成果的評定,這一系列的活動和作為,都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供了課堂教學無法實現的平臺。

開發了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學習小組內,對項目構思和設計的過程,表面上看是經歷了從一人一個想法到達成一致方案的過程,深層次上看是學生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鍛煉、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需要對彼此想法、意見進行批判和肯定;需要從收集資料和已學知識中提取有用部分,提出自己獨特思路;需要綜合教師指導和參考其他小組的方案,最終形成小組自己的有特色的項目構思和設計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每名學生都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別人的優點;思考自己的思路正確與否,評價別人的觀點不到之處;都會積極搜尋自己所需的材料和知識,積極吸取教師的指點和學生的建議。

(二)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不足

第一,實驗實訓條件還需進一步完善。實驗室和實訓室只有在教學時間才開放,學生感覺動手訓練時間不足;由于學生人數比較多,同時開設實驗實訓課程時,場地和設備不足。

第二,教師知識和技能要求全面,教學能力和水平要求很高。教師備課必須充分,不僅需要整合與項目相關的知識、技能,還需要深入研究項目實施的細節,準備與液壓相關的電控、機械設計等知識和技能,感覺工作量比較大;教學時不僅要精心準備理論教學,同時還要精心組織實驗、實訓教學,項目指導和考核評價,感覺壓力很大。

第三,對于基礎知識和能力較薄弱、自覺性較低的學生,教學效果不明顯。

基于CDIO的教育模式的教學改革,基本目標和特點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將做與學結合,將教學內容與工程應用相一致。雖然在初步嘗試基于CDIO模式的教學改革中取得一些效果,但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對CDIO的思想和具體做法做深入的研究;將項目訓練納入教學計劃,以保證學時的要求;進一步開展校企合作,將項目訓練與產品開發相結合等。

參考文獻:

[1]王天寶,程衛東.基于CDIO的創新型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5-31.

[2]陸一平,查建中.繽紛課堂:源于國外的工程教育實踐教學方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137-141.

[3]趙周發.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液壓傳動技術》開發與實踐[J].科技風,2012(1):225.

[4]王倩.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液壓傳動》課程中的應用[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8-10.

[5]周美茹,沈春寶,等.“教學做一體”的CDIO教學模式實踐[J].職業,2011(26):145-146.

[6]徐亮,陳運達.基于CDIO“做中學”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施[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0(6):81-83.

液壓傳動課件范文第4篇

關鍵詞:中職 液壓傳動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053-01

我校液壓傳動課程受限于教學資源而采用傳統教材(學科體系編寫)。筆者就傳統教材,從教學內容的角度談談本課的教學方法和體會,謹供各位同行探討。

1 為什么要從教學內容談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的關系,則是前者處于第一位,后者是第二位。教師對教學內容把握不到位,即使再有新意的教學方法,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教師的這種努力,造成大量的無效工作,挫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相反,教學內容掌握得好,教學方法運用得當,教學效果也迥然不同。目前,絕大多數的中職液壓傳動課程教材先講基本概念,然后舉例,應用。由于教學資源有限,很多實例是沒有實物演示,學生在理解和接受知識時就有障礙,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重新編寫,符合學生的實際和現有的教學資源,然后再考慮怎么教的問題。

2 對教材內容的看法

教學內容關乎教學方法,什么樣的內容,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傳統教材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實際存在著不相適應的問題:一是中職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對各種液壓元件接觸很少,缺乏流體運動的感性認識,理解和接受抽象知識困難;二是學校教學資源的緊缺不能有效輔助教學。如果不能很好解決教學內容,教師即使花費很多時間研究教學方法、關注教學環節,無異于南轅北撤。教學內容確定的原則,筆者認為有兩種方式:第一,是圍繞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梳理知識點、確定重難點、關鍵點,結合教學資源,重新編寫內容,內容要符合教學規律,貼近生活和實際,按照一定的順序將完整的知識教給學生,如對教材內容處理順序:一從液壓千斤頂談起;二液壓系統的執行元件―― 液壓缸:(1)機械手的“肌肉”和“關節”;(2)一種奇妙的現象;(3)活塞行程長時怎么辦?(4)拉桿天線的啟示;(5)當壓力油輸入油泵時……三液壓系統的“心臟―― 液壓泵:(1)從人的心臟談起;(2)壓力最高的柱塞泵;(3)運轉平穩的葉片泵;(4)結構簡單的齒輪泵;(5)變量泵怎么回事;(6)壓力有注入油泵時等等;第二,是以一個個工程事例編寫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聯系工程實際,對專業知識不斷地吐故納新。

3 從教學內容的角度談教學方法

液壓傳動課程教學按總分總的方式實現,“總”指課程一開始的總體(液壓傳動工作原理,特點)介紹,讓學生對液壓傳動有個初步認識,“分”指分別介紹液壓系統組成元件(泵、閥、液壓缸、輔助元件)工作原理和圖形符號,“總”指對由“分”(如泵、閥等)組成的液壓傳動回路進行總體分析。下面就以上教學內容談教學方法:

(1)課件動畫演示教學法。液壓傳動工作原理,復雜液壓元件(壓力控制閥、調速閥)的結構和工作過程,液壓基本回路的教學采用此方法。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將其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圖1是換向閥工作原理動畫,點擊下圖的“左位”或“中位”或“右位”按鈕,閥芯的動作和油路的連通及油液流向就直觀地演示出來,內容一目了然,學生易于接受。

(2)模型和掛圖相結合的教學法。液壓傳動有諸多結構不復雜的元件,如單向閥、節流閥、液壓缸,可以借助模型,讓學生初步建立直觀的感性認識,再結合掛圖細致講解。使學生從有形的物體逐步想象、掌握這些元件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

(3)現場參觀或錄像教學法。典型液壓回路及液壓回路應用實例的教學采用此方法。通過現場參觀或錄像資料,介紹各部分的組成及其功能,并讓學生動手操作,熟悉機器設備用途和工作。

(4)實例生活化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列舉生活實例,減少學生對知識的“空洞”感,增強直觀性。如介紹壓力控制閥,以家用壓力鍋安全閥泄壓,避免壓力鍋爆炸引出液壓系統也有此類似的閥,然后闡明液壓系統壓力升高的原因,危害。因而必須要有控制壓力的閥起保護作用。

(5)討論、練習教學法。中職學生學習自覺性普遍不強、能力有限,需要外部推動。所以教師的“壓”是不能少的。對液壓元件、基本回路、液流連續性方程學習需要學生通過討論、練習的方法反復鞏固,直至掌握。

(6)類比教學法。類比法是通過類比找出其共性和個性,便于學生理解。在液壓傳動課程中,重點講授的液壓控制閥有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壓力繼電器;它們各有其自身的特點,有相似處和不同處,因此在講授四種控制閥時,要求學生將它們放在一起對比,按照每一項內容,如控制油口,閥口開啟、泄油箱、進出口壓力等,以表格形式總結,逐一列出這四種控制閥的情況,使學生一目了然,便于掌握。諸如此類的元件,還不少,如液壓泵就有四種分類、液壓缸有三種以上,這需要教師不斷地要求學生用類比法歸納總結,加深印象。

4 結語

《液壓傳動》是機械類專業的重要課程,由于其抽象的概念、回路動作不直觀等特點,使學生不易理解。只有不斷地以學生的需要為起點,并以此為準繩,確定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目標,使教師教的有效性變成為學生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液壓傳動課件范文第5篇

關鍵詞:液壓傳動;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多媒體課件;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0) 05-0000-02

Teaching Use of CAI Software in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Wang Jinfeng

(Xiamen Business Travel School,Xiamen361021,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CAI) has been more emphasis o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welcome.The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multimedia courseware production has become a powerful teaching assistant,both provide teachers with more space to play,but also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more active thinking.

Keywords:Hydraulic transmission;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 Multimedia courseware;Teaching effectiveness

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簡稱CAI)是在計算機輔助下進行的各種教學活動,以課件和對話等多種方式與學生討論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進程、進行教學訓練的方法與技術。CAI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個人化學習環境。綜合應用多媒體、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識庫等計算機技術,克服了傳統教學方式上單一、片面的缺點。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縮短學習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實現最優化的教學目標。

《液壓傳動》課程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港口機械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多年以來,教師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雖然也為社會培養出了大批的合格人才,但教學效果卻一直不理想。當我嘗試著用多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把教學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進行教學時,學生容易聽懂和接受,學習興趣大增,學生也能主動學習,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一、《液壓傳動》教學效果明顯提高的原因分析

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分析,我認為造成《液壓傳動》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質量普遍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教師教學手段落后,教法單一。受學校教學條件限制,在《液壓傳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手中無實物元件可以演示,只能是用粉筆和黑板空談,造成學生對知識難于理解,對液壓元件不了解,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二)學校教學資源緊缺,實習和實驗設備短缺。《液壓傳動》課程中含有大量液壓元件,其結構和原理比較抽象,如果學校實訓設備條件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學生感性認識較差,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就困難。

(三)學生基礎差,主動學習能力不強。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生源匱乏,入學成績較低,學生理解和自我主動學習能力也不高。

針對學生實際和現實條件,該怎樣使教師提高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合格的技術人才呢?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和多媒體技術,可以明顯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的學習興趣。

二、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和多媒體課件教學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日益普及,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已經越來越得到中等職業學校的重視和歡迎。而利用計算機技術制作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已經成為教學的有力助手,它既給教師提供了更多的發揮空間,又可使學生思維更加活躍。

(一)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課堂應用,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顯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變位。

教師在教學中和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和主動學習。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實現師生互動式的教學。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變位。

首先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改變。教師由原先的教學設計者、主導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指導者,教師走下講臺,走近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與學生共同參與、體驗、交流,產生互動。所以,教學過程不再是知識從教師到學生的簡單轉移和傳遞,而是一個復雜的知識改造過程。在師生共同努力下,教師向學生提供幫助和支持,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幫助學生形成思考和分析問題的思路,從而,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多樣化的學習情境,學生能通過親自操作、觀看課件、討論等多種方式進行自主學習。

其次學生角色也變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受體,而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更愿意學習;同時用互動式課件,可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感受到學習和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三是利用計算機課件的直觀演示,能夠帶動學生主動的學習,成為知識和信息的主動吸納者。這種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心交流、由過去的被動聽講變為主動學習,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二)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教學,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和生動

從辯證法的角度來說,學生容易接受具體、直觀和生動的事物。因此在教學中我想方設法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和直觀化,多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教學。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能激發學生探索創新和研究性學習

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更多的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能夠參與課件的操作和知識的歸納,能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在講授《液壓傳動》“液壓泵卸荷回路”時,我設計用H型滑閥機能的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可經很方便地完成,課后學生就提出也可用M型滑閥機能的三位四通換向閥完成,我馬上就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分析,而后也給予肯定,之后也有學生提出新的設計思路,我也對學生的思路進行了一一評價,這樣就大大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研究性學習的拓展。

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注意事項

一個成功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給了教師極大的發揮空間和展示才能的舞臺。但是應注意以下幾點:

1.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要操作性強。如果制作的課件操作復雜,播放麻煩,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失去觀看的興趣,同時,也會打亂教師的思緒,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是對教學內容的再創作。因此,制作的動畫、文字、圖片以及配音等,要正確反映教材的本意,要吃透教材,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和處理,一定要準確,要多與同事交流意見和看法,多查資料,對課件要做到精益求精。選擇合理的表現形式,把教學活動化難為易、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因而,要制作一個成功的教學課件,教師首先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其次要對教學內容的處理做到精益求精。只有這樣,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

四、教師和學生對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反饋

(一)教學內容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直觀,便于啟發學生思維。

(二)有利于啟發和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和想象能力。作為老師應注重啟發、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的勞動,好的課件,必然對學生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這對學生將來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教師教學重新找回了自信。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課堂活了,學生動起來了;老師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老師輕點鼠標進行教學,既輕松,又省事,可以使教師把精力集中在教材內容的分析講解上,有利于教學;同時可以節省大量課時,縮短理論課教學時間,從而加大實踐教學時間,提高了實踐教學比率。

綜上所述,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和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不僅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主動發展,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效率,教學質量必然會得到全面提高。因此,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和多媒體課件組織教學是教學方法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時期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1]邵瑞珍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J].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10

[2]黃濟,王策三主編.現代教育論[J].人民教育出版計,2000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池县| 滨州市| 雷波县| 丰顺县| 中山市| 铅山县| 赣榆县| 许昌市| 伊金霍洛旗| 启东市| 阜南县| 霞浦县| 江门市| 肥城市| 广德县| 斗六市| 焉耆| 昌平区| 平泉县| 沙河市| 朔州市| 大连市| 孝义市| 太保市| 汉阴县| 罗江县| 新泰市| 麻阳| 咸阳市| 那曲县| 石首市| 灌云县| 左贡县| 南城县| 湟源县| 五华县| 买车| 仪陇县| 广昌县| 丹巴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