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第1篇

【關鍵詞】關鍵詞:單親家庭;學校教育

【Abstract】Strengthen the kid's education of the singleparent family, ignore to the kid, to the family, to the school, be still to society all very necessity.Each teacher has to embrace to education work extreme be responsible for of attitude, should earnest completely control these a kid mental state of development regulation and mental state characteristic, adopt science of education way, help they come out youth of shadow, accept society of sunlight and rain Lou, bloom youth of blossom.

【Key words】Singleparent family;School;Education

單親家庭是指因離婚、死亡、遺棄、分居和其它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近年來,隨著社會離婚率持續上升,單親家庭越來越多,而且呈逐年增多的趨勢,由于單親家庭是殘缺的,不完整的,許多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有著突出的特殊性,單親(這里主要是指離婚)家庭學生的教育也成為當今學校的主要而現實的難題。單親家庭孩子大多有以下一些不良心理:心里脆弱,膽子小,遇到一些小問題就哭鼻子;或學習不認真,行為習慣很差,經常與老師頂嘴,鬧別扭,甚至逃學;或整天情緒低落,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很差;或經常曠課,打游戲機,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打群架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兒童權利公約》中把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作為一個重要內容,把它作為保證所有兒童都能獲得生存發展權力的重要承諾。素質教育也要求我們面向全體學生和學生的發展。因此,針對單親家庭孩子的這些不良現象,搞好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學校和教師應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這個教育職責。

1.教師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幫助孩子處理好同學間的關系

家庭成員的殘缺,使孩子在其他同學面前覺得很“丟面子”,抬不起頭,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教師可鼓勵孩子在班上交幾個要好的朋友,經常一起學習、度周末,孩子的群體生活一旦正常,許多問題便迎刃而解。如果有個別同學說了刺激性的話,教師可找這個同學聊一聊,相信貼心的談話和誠懇的態度定會使孩子體涼別人的痛苦的。班主任也可以適當的方式在班上講清道理,以便形成正確的輿論,使同學們能正確對待這種情況。

2.密切保持與家長的溝通、互動,建立學校,家庭的聯動機制

日常生活中學校要保持與家長的熱線聯系,互通學生情況,或定期家訪,把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告訴家長,同時也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如果遇到父親或母親對孩子缺乏適當監督,應及時提醒家長,指導他們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當孩子與新組建家庭成員產生矛盾或對離異父母怨恨時,要當好協調員,使孩子能體諒出“父母離異是雙方有無法化解的矛盾才發生的,離異雖然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但雙方畢竟從更大的痛苦中解脫了出來”的無奈選擇。

3.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及時解開孩子的思想疙瘩

為使孩子健康成長,學校、班主任及科任老師,要想辦法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學習動態,最好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會使他們的心理產生微妙變化,教師要多注意這些孩子的言行,若發現有異常的苗頭,要及時跟他們談心,了解情況之后,能及時疏導處理的就及時疏導處理,不能一下子解決的事情,先進行多方面的調查,找出問題的所在,再對癥下藥,同時加強孩子的心理矯正和學習輔導。

4.愛心撫慰,嚴格教育

父母之愛的缺失,使這些孩子過早地承受著巨大的思想壓力,每位教師應用愛心去撫慰他們受傷的幼小心靈,像父母一樣關心這些孩子,如發現他們情緒不穩定時及時談心,生病時熱情地噓寒問暖,成績驟然下降時,發動其他老師和成績好的學生為他們“開小灶”。若發現其沉迷于游戲機、網吧、武俠小說中應及時提醒,多方面啟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興趣且人際關系較好的同學與之同桌或者參加集體活動。對于一些違紀行為,應在課堂或課下及時批評,一旦改正,及時表揚。

5.營造充滿溫馨的集體氛圍

單親家庭孩子由于父愛或母愛的缺乏,家庭的先天不足使他們幼小的心理產生渴望被關懷的心理,班集體中應創造一種生活上互相關心,學習上既競爭有合作的良好人際關系,使他們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教師要鼓勵單親家庭學生積極參加班上各項集體活動和社會活動,使他們提高自信心。

6.要培養孩子的耐挫力和責任感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第2篇

一、加強家長工作

離異的家庭在教育幼兒方式上有兩種類型:拋棄型和溺愛型。拋棄型的家長視子女為累贅,訓斥、打罵、壓制是其常用的教養方式,幼兒常覺得生活在不安全的環境中,因而常表現出焦慮、不安、緊張恐懼、煩躁易怒、孤獨無助等消極情緒,常常出現攻擊、破壞、欺負他人的行為,而這一切行為只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

溺愛型的家長以物質生活的溺愛,精神上的專制來教養孩子,他們在生活中對孩子百依百順、包辦代替,認為孩子已經沒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庭,所以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同時又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對孩子提出一些過高的要求,往往讓孩子不能接受,而這些教養方式讓孩子做事有始無終、依賴性強、任性嬌氣、自私自利,因此,教師要針對上述兩種家庭的教育進行適當的干預,使家長注意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養,教師要站在“敬業奉獻”的高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強家長的個別工作,以自己的“誠心”換取家長教育幼兒的“熱心”和“真心”,讓家長明白,不恰當的教養會對幼兒造成的傷害,使家長做到理智、科學地教育幼兒。另外,應該取得另外的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盡他們的責任義務,使幼兒得到無可取代的親情滋潤。

二、正視理解離異家庭幼兒的消極情緒

家庭離異以及由此帶來的消極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對于離異家庭幼兒的消極情緒和行為,教師首先應做到理解和寬容,讓幼兒知道擁有消極情緒并不可恥和怪異,也不必為此感到內疚和不安。

其次,要創造機會鼓勵和支持幼兒通過合理的渠道表達宣泄消極情緒,教師要多和幼兒個別交談,樂于當幼兒的忠實聽眾和知心朋友,鼓勵幼兒談論自己的情感,教師還應當為他們創造表達的機會。

再次,要教給幼兒轉化消極情緒的方法,即利用幼兒情緒易轉移易感染的特點,引導幼兒將產生的強烈的消極情緒,使原有的消極情緒逐漸被積極情緒所取代。

三、滿腔熱情地愛孩子

由于家庭離異,幼兒源自父母的愛少了,甚至被剝奪了,安全感、滿足感和幸福感都無從體驗了,由此導致心理失衡和行為失調。同時,幼兒也時刻渴望從其他渠道中得到愛和情感的撫慰,離異家庭幼兒不聽勸說,喜歡做惡作劇,期望從自己的這些不當行為中得到成人的關注。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第3篇

關鍵詞:單親;教育;家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3-152-01

有人說,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就是:兩口子在過不下去時不必將就著過日子,可以選擇離婚。是的,對于夫妻雙方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然而婚姻走到了盡頭,受到傷害最深的卻是孩子!

在我們的教育對象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單親家庭子女。目前在校就讀的學生中,這個特殊的群體占有相當的比例。在他們當中有不少還是比較優秀的,但有一大部分,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巨變,心靈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從小就飽受家庭動蕩所帶來的磨難,形成了心理上的殘缺。很多單親家庭學生無法面對現實,無法走出陰影,從而導致各種不良心理的產生,造成心理偏差。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如何通過教育,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好地面對因家庭變故帶來的傷害,調整他們的心態,使其盡快達到平衡,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的發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課題。

研究他們性格的成因是對他們施教的關鍵,在家庭結構中,家庭成員的完整與殘缺對子女教育有著很大影響。單親家庭由于其家庭結構的特殊性,在子女教育等諸多問題上也有其特殊性。單親家庭最大的受害者,當然是失去父愛或母愛的孩子。在一個家庭中,他們是弱小的,除了父母,他們一無所有。所以失去父愛或母愛對他們的打擊和心理壓力就可想而知。這些學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

內向自卑。父母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寶,失去完整家庭的孩子,就沒有了優越感,再加上單親家庭經濟狀況的變化,以及離異父母對子女的互相推諉,家庭中的長期冷戰或爭吵都會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是孩子自卑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我教的一個班里就有這樣一個女生,父母離異之后,不斷為爭家產而爭吵,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這個孩子。她在班里少有朋友,也不愛說話,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里 ,回答問題時聲音小的恐怕連自己也聽不清,學習成績始終上不去。班主任請來她媽媽,這位媽媽當著孩子的面不停地數落父親的薄情,對孩子的教育只字不提,儼然將老師當成了家庭矛盾調解員,而女孩只能在旁邊沮喪的垂淚。看著這一幕,身為教育者的我真是為女孩悲哀。我在想:母親的溫暖在哪里,母親的關愛在哪里,那點家產比這個活生生的人更重要?那次以后,我建議女孩的班主任,不要再當著女孩的面叫家長,并且發動同學和她交朋友,幫助她學習,上課時提一些她感興趣的問題,讓她有發言的欲望,漸漸地這個孩子敢說了,愛說了,課間我們還常常能聽到她的說笑聲。

2、敏感自私。失去家庭溫暖的孩子,對周遭的人事有著很敏銳的洞擦力,別人的一言一行都會令他有不一樣的想法,喜歡猜忌。也許因為失去的痛苦揮之不去,自我保護意識極強,自己利益是不容侵犯的。曾經教過的一個叫偉偉的男孩,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他跟著媽媽長大,在我的班里當班委,開學之初,民主制定班規,別的同學提出的建議,他常常表示否定,話語中透露出“這一條影響了我”的意思,因為剛接這個班,對學生不是太了解,我沒有做判斷,下來以后找別的孩子了解了情況,才知道他的家庭情況,和他平時的為人。同學們都認為他比較自私,還開不起玩笑,真正跟他玩的同學沒有幾個。為此,我經常找他談心,并通過各種班級活動來歷練他。漸漸地,他的性格變得開朗了,人也大度起來。在中考結束不久,他組織了全班同學聚會大家玩得很開心,同學們都說經過譚老師的“改造”,偉偉已經成為真正的男子漢了!

暴躁易怒。有些單親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悶的心情無處渲泄,于是表現為性情暴躁,遇事易沖動、好斗,所以會出現打架、斗毆等行為。今年五月,一個課外活動時間,我所在的七年級(5)的幾個男生和八年級學生在球場上打籃球,不一會就有學生來反映,我們的學生和八年級的學生打起來了,我趕忙到球場上制止了這場群毆。最后了解到只是因為打球中搶球,我們的一個學生沒有搶到球爆了粗口,對方不愿意就打起來了。事后在和那個男生談話中了解到,最近他的父母正在鬧離婚,他的心情很不好,同學也有反映他這段時間經常罵人,同學們都不敢跟他說話了。和他交談著,他的眼里始終噙著淚花,這是個令人揪心的事,對我們成年人都是不小的打擊何況一個12歲的孩子!那之后對他的關照也就更多了,他的情緒慢慢趨于平靜,但憂郁總還是在他的眼中閃現。

日常生活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愛或母愛而導致心理失衡。他們常常感到孤獨、憂慮、失望,往往情緒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這種心態如不及時矯正,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變態,嚴重影響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發展。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第4篇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也隨之突飛猛進,使社會變得更為多元化的同時也出現許多惡劣影響,比如中國人離婚率的逐年增長,使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為孩子的成長留下陰影。然而由于我國教育事業、文化、心理學等方面的快速發展,學校加重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與孩子心理的關注,使單親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得到廣泛關注,因此目前解決單親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單親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

 

曾有一項關于對單親家庭的調查報告中顯示在90%以上的單親家庭中都存在許多教育子女的問題,一下幾點尤為普遍。

 

(一)家長心態失衡

 

當家庭發生變故時,由原來完整的家庭變成單親家庭后,導致獨自撫養孩子的家長會增加大量負擔。如,家庭經濟來源、家庭瑣事等都使家長壓力增大,由于許多家長不會及時排解內心壓力,導致家長心態失衡,不僅沒辦法對孩子灌輸正確的家庭教育,甚至還向孩子發火,使孩子的心理及情緒都受到很多影響,降低了對家庭、家長的信任與依賴感,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時也影響單親家庭子女未來的發展。

 

(二)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

 

在變為單親家庭后,有些家長對孩子存在很深的愧疚心理,就會想近辦法補償孩子,然而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滿足孩子各種需求,不敢對孩子要求過多,過分溺愛孩子,從而導致孩子性格過于自我,行為任性不尊重他人。

 

(三)家長陪伴孩子時間較少

 

單親家庭的經濟來源主要依賴于一方家長,家長為了保證孩子的生活質量與學校教育的經濟來源,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投向在工作方面,這樣就導致家長沒有多余時間陪伴孩子,再加上單親家庭的原因使孩子性格更加內向甚至自卑,不愿與人交流,和同學、老師之間也缺少溝通,久之,導致孩子心理陰影逐漸加重,無法健康成長。

 

二、單親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應對策略

 

(一)加強學校科學性教育

 

班主任需及時對學生家庭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后,因材施教對單親家庭子女使用科學性教育。首先班主任應試著了解單親家庭學生,通過加強與單親家庭學生的溝通,對孩子的內心進行探索,及時了解單親家庭學生的內心想法與需求,再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與協調,與家長一起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境,使單親家庭學生健康成長。

 

(二)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單親家庭子女比較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班主任應及時協助校方重視起單親家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請專業心理教師為單親家庭學生講解心理健康知識,并對單親家庭學生進行心理咨詢,了解其內心煩惱與原因。并成立校園心理咨詢室,使單親家庭學生可以通過打電話、寫信、面談等方式傾訴苦惱,并且第一時間得到疏導,使其化解苦惱,積極面對成長。

 

(三)培養單親家庭學生學會感恩

 

感恩是對社會、家庭、父母、老師等的感激之情,培養單親家庭學生擁有一顆感恩之心讓學生學會去感恩這個世界,感恩家長,會使學生重新認識對自身經歷的一切,健康陽光的成長。因此班主任應培養單親家庭學生學會感恩,首先班主任應通過舉例子的形式來感化學生,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教師不顧自身性命救出學生、母親為護孩子周全,用身體為孩子撐起一片空間、消防隊員廢寢忘食的營救被困群眾;晉朝初年王祥為救母親臥冰求鯉等,來激發學生內心情感。另外,教師也可圍繞“感恩”的話題開展班會,讓每一位學生講解自己所知道關于感恩的故事,并談談自身對“感恩”的看法,來引導單親家庭學生對“感恩”的思考,為他們塑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使他們學會感恩。

 

(四)班主任及時單親家庭學生家長進行溝通

 

為了給單親家庭學生營造健康舒適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班主任要及時與單親家庭學生進行溝通。由于有些單親家庭學生家長工作較忙,對孩子陪伴較少,影響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因此班主任要及時與家長聯系,告知家長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及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讓家長重視起學生的家庭教育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共同努力為孩子打造一個輕松溫暖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心理健康和形成良好性格。

 

結語:

 

總體而言,為了單親家庭子女能夠健康成長,班主任要結合學校與家長的雙重力量,來為單親家庭子女打造輕松舒適的成長環境。但也要兼顧單親家庭子女家長的想法,以公平的方式幫助單親家庭解決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使孩子與家長平衡心態積極面對生活,讓單親家庭子能夠快樂健康成長。

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第5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單親家庭;幼兒;幼兒教育

所謂單親家庭幼兒教育,是指在離婚、分居或喪偶等造成的只有父親或母親的家庭中對幼兒進行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幼兒家庭教育主要由幼兒的家長———如法定監護人、養護人或其親屬等承擔。其主要特點是:在家庭中進行、非定時性、個別性、隨意性、偶然性和無定規性等。幼兒家庭教育的內容與幼兒社會教育有所不同,幼兒社會教育主要在收托3歲以上幼兒的幼兒園里進行,其主要特點是:由教師承擔,集體性、定期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等表現〔1〕。

一、單親家庭幼兒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幼兒教育環境是由幼兒家庭教育環境和幼兒社會教育環境共同構成,而在單親家庭中,家庭教育環境的缺失給一些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致使一些幼兒的性格容易產生偏差。

(一)幼兒的性格出現缺陷

在單親家庭中,因為家庭角色的不完整,所以很難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有的人因為草率結婚而沒有家庭責任感,孩子尚且年幼卻要離婚,甚至為了爭奪孩子的撫養權而經常爭吵,給孩子的幼小心靈蒙上一層陰影。案例1:瑤瑤是幼兒園中班的孩子,父母無法一起生活下去了,離婚前不斷爭吵瑤瑤的撫養權問題。媽媽想瑤瑤跟在自己的身邊。而爸爸想瑤瑤跟著奶奶,奶奶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她。有一次放學,媽媽和奶奶同時來接瑤瑤,兩個人都要搶著接瑤瑤回家,把瑤瑤一個人拉扯在中間,瑤瑤滿臉的委屈和不知所措。這時,老師見狀,連忙走過去抱住瑤瑤,并告訴瑤瑤的奶奶和媽媽不要當著瑤瑤的面吵架,有什么事情私底下好好地商量,說完老師便帶著瑤瑤去玩游戲。如此反復爭吵,最后商議的結果是瑤瑤一段時間跟著媽媽,一段時間跟著爸爸。在我國,這樣的情況并不在少數,這無疑將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有的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時無法接受家庭破損的嚴酷現實,便感到悶悶不樂,無所適從,最終導致孩子變得自卑,孤僻,甚至可能變得自閉。一些人在離婚之前總是不停地爭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成天生活在恐懼和憂慮之中,沒有安全感。還有的單親家庭的幼兒往往容易給自己設限,認為父母婚姻的失敗是自己造成的,將一切的不如意都歸因于自己的不好,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內疚、自責、失望等消極的情緒體驗。

(二)幼兒的問題行為愈發突出

幼兒問題行為是指那些和普通幼兒的一般行為相比所表現出的過度、不足或不恰當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問題行為可稱為“不正常行為”。在單親家庭中,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失,致使一些幼兒的問題行為愈發突出,并成為影響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單親家庭的幼兒缺乏父母完整的愛,缺乏安全感和父母的正確指導,容易產生盲目性的行為。據調查,幼兒的問題行為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社會問題:表現為好打架,愛爭吵,擾亂別人,嫉妒,不能與別的幼兒友好相處,好炫耀,愛吹牛,有破壞等。

2.個性和情緒問題:表現為任性、自私、固執、嬌氣等,且女孩多于男孩。

3.生活衛生習慣問題:表現為睡眠、吃飯困難以及不講衛生、不準時入園等。

4.學習問題: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言語障礙,學習無信心,閱讀困難等〔2〕。單親家庭幼兒的問題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不合理的教養方式和不良的家庭氛圍所引起。父母離異或者是家庭出現重大變故將使幼兒變得脆弱而敏感,單親父母由于自身的煩惱易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或者為了彌補孩子,便溺愛孩子,從而易誘導幼兒問題行為產生。而家庭的不良心理與生活氛圍是造成幼兒攻擊、多動不安、孤僻焦慮等行為及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

(三)幼兒的性別角色出現混淆

單親家庭中的幼兒由于長期與父親或者母親生活在一起,其性格慢慢地便會傾向于父親或者母親的性格。父親往往呈現勇敢、堅強、果斷的形象,喜歡帶著孩子做一些劇烈的、冒險性的活動。而母親則往往感情細膩、做事認真、性格溫柔。男孩如果沒有父親的影響,而完全在母親的呵護下成長,往往缺乏陽剛之氣,在會表現出懦弱、膽小、依賴性強等性格特征。女孩如果缺少母親的愛護,在生活中處處受到父親的影響,很容易養成大大咧咧的性格,缺乏女性的細膩、溫柔之美。

(四)幼兒的學習出現障礙

幼兒學習障礙指幼兒在獲得或運用聽、說、讀、寫、推理及算術能力方面存在顯著困難,與幼兒的智力發育、遺傳因素、腦器質性損傷、軀體疾病、精神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有關〔3〕。在單親家庭中,除了部分幼兒可能是由于先天疾病造成智力等其他方面的障礙以外,大部分幼兒出現學習障礙同樣是由于單親父母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或者是幼兒缺乏母親或者父親的關心與愛護。單親家庭的父母在教養方式上更容易出現極端,有些父母的教養方式專制,便會使幼兒對學習產生焦慮或反抗情緒,而有些單親父母過分的放任則會使幼兒變得愈加任性頑劣,以至我行我素。單親家庭的家庭關系不完整、不和睦,常常使幼兒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溫暖而使學習出現障礙。

(五)父母溺愛幼兒

溺愛指過度的寵愛、遷就、姑息子女的態度,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4〕。在單親家庭中,為了彌補婚姻失敗帶給孩子的傷害,有的單親家庭的父親或母親往往更加疼愛孩子,寧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因為寵愛孩子,有的單親家庭的父親或母親事事包辦代替,結果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喪失自信。有的單親家庭的父親或母親過分注意孩子,處處以孩子為中心,給予孩子特殊照顧。還有的單親家庭的父母輕易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以至使孩子養成驕橫、任性的性格。

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單親家庭幼兒教育問題解決策略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近年來心理學出現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它從積極角度研究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東西,采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為主要任務,它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革命〔5〕。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幼兒教育應該關注三個主題:一是關注幼兒的積極情緒體驗,強調對幼兒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這一層面主要包括了自豪感、興趣與喜悅三個方面;二是關注幼兒的正向人格特質,強調培養幼兒“樂觀型解釋風格”的人格特質,這一層面包含了責任、樂觀和毅力三個方面;三是關注幼兒的積極他人關系,強調培養幼兒在家庭、社會和學校等組織系統中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主要表現在關懷、合作與感恩三個方面。

(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單親家庭幼兒教育問題的解決策略

1.建立積極的組織系統,保障單親家庭幼兒接受良好的教育。積極的組織系統既包括建立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等積極的社會大系統,也包括健康美滿的家庭、和諧的社區、高效的學校、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等積極的小系統,這些系統的建立要以人的主觀幸福感為出發點和歸宿,它們的建立將有利于幼兒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的形成〔6〕。因此,國家應制定有關法律法規,明確父母責任,為單親家庭孩子從小接受正常的教育提供制度保障;應加大對教育的財政支持力度,對個別困難的單親家庭的孩子給予物質上的保障,讓單親家庭的孩子不再因為物質的匱乏而失學、犯罪。同時,社會也要高度關注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建立積極的社會組織系統解決單親家庭無能力管教子女的問題,單親家庭中的孩子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

2.幼兒園應創設良好的環境,加強家園共育。良好的園內氛圍有助于單親家庭的幼兒與環境對話;使幼兒感到輕松和愉悅,為幼兒樹立起積極的情緒體驗。同時,幼兒園還要經常與家長溝通,讓單親家庭的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要求單親父母以身作則,遠離不良言行,實行積極的教育教養方式,為幼兒樹立積極向上的榜樣。幼兒園應為孩子創設一種溫馨和諧的園內環境,幫助幼兒盡快擺脫心理陰影,讓幼兒逐漸形成開朗自信的性格,從而建立起積極樂觀的人格特質。

3.教師應積極主動關心單親家庭的幼兒。對待單親家庭的幼兒,一方面教師要轉變自身教育觀念,要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培養幼兒積極的情緒體驗和正向的人格特質。通過在日常生活教育活動中正確引導幼兒,培養他們的興趣和喜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教師應投入真摯的感情,進行角色替補,從而減少幼兒的問題行為,使幼兒形成積極的個性心理特質。幼兒教師應該懷著一顆慈愛的心,給予單親家庭的幼兒以父親或母親般的呵護,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培養幼兒的堅毅品格、責任意識和樂觀活潑的人生態度,從而為幼兒樹立起正向的人格特質。此外,教師還應不斷鼓勵單親家庭幼兒融入團體,多與同伴一起游戲和交流,培養幼兒關心同伴,懂得感恩的品格,幫助幼兒建構起積極的他人關系。

4.家長應營造積極和諧的家庭氛圍,做到正確關愛幼兒。首先,單親家庭的父母應盡力彌補缺失,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單親家庭既已形成,單親家庭孩子的監護人應當在短期的抑郁、消沉、悲痛之后,盡快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勇敢面對生活,以堅強和樂觀的態度去影響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樂觀豁達的一面,避免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陰影。其次,正確關愛孩子,做到不偏不倚,避免溺愛孩子〔7〕。家長要用愛的眼睛發現孩子,鼓勵孩子;用愛的行為影響孩子,為孩子樹立榜樣;用愛的意志磨煉孩子,為孩子樹立自信。同時,愛孩子也要有原則,不能一味遷就孩子,對于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也要“拒絕”。最后,單親家庭的父母應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并正確引導孩子,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避免畸形教育的出現。良好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單親父母應與家人和睦相處,避免爭吵,并給予孩子充分的愛。

作者:林南強 單位:成都市青白江區城廂中心幼兒園

參考文獻:

〔1〕梁志燊,霍力巖.中國學前教育百科全書•教育理論卷〔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5:9.

〔2〕鄒婭,范文堅.兒童行為問題與家庭教育〔J〕.教育導刊(下半月),2002(7).

〔3〕鄭名.離異家庭母親的教養方式與幼兒行為問題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5(10).

〔4〕魏燕.幼兒問題行為的家庭原因分析〔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6(3).

〔5〕(愛爾蘭)AlanCarr.積極心理學〔M〕.丁丹,等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平县| 伊宁市| 磐石市| 永福县| 合川市| 济宁市| 离岛区| 会理县| 辉南县| 金湖县| 西和县| 宜阳县| 定日县| 苍南县| 门头沟区| 武隆县| 鹿泉市| 监利县| 多伦县| 大足县| 罗甸县| 大同县| 白玉县| 大埔区| 马鞍山市| 永州市| 伊宁市| 汉中市| 陈巴尔虎旗| 梓潼县| 斗六市| 五峰| 类乌齐县| 仙游县| 钟祥市| 巴林左旗| 西平县| 措美县| 巴南区| 蒲江县| 翁源县|